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渭南韓城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
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
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
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關于“鼻沖水”的記載明確指出:“鼻沖水,出西洋,……貯以玻璃瓶,緊塞其口,
勿使泄氣,則藥力不減……惟以此水瓶口對鼻吸其氣,即遍身麻顫出汗而愈。虛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边@里的“鼻
沖水”是稀硫酸、氫氟酸溶液、氨水、醋酸溶液中的一種。下列有關“鼻沖水”的推斷正確的是()
A.“鼻沖水”滴入酚醐溶液中,溶液不變色
B.“鼻沖水”中含有5種粒子
C.“鼻沖水”是弱電解質(zhì)
D.“鼻沖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
2、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為上述四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所組
成的物質(zhì)。已知A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C、D有漂白性。五種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Y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比Z的高
B.X、Y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極性鍵
C.Z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W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
3、其他條件不變,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C)和溫度(T)或壓強(P)關系如圖,其中滿足關系圖的是()
A.3A(g)+B(s)、、C(g)+D(g);AH<0
B.A(g)+B(s),'C(g)+D(g);AH<0
C.A(g)+B(s),'2C(g)+D(g);AH>0
D.A(g)+2B(s),、C(g)+3D(g);AH>0
4、溫度恒定的條件下,在2L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開始充入4moi的SO2
和2moi的Ch,10s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c(SO3)=0.5mol?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v(SO2):V(O2)=2:1B.10s內(nèi),v(S03)=0.05moFlAs-i
C.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25%D.平衡時容器內(nèi)的壓強是反應前的5/6倍
5、為探究NaHCCh、Na2cO3與Imol/L鹽酸反應(設兩反應分別是反應I、反應U)過程中的熱效應,進行實驗并
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序號液體固體混合前溫度混合后最高溫度
①水
35mL2.5gNaHCO320℃18.5℃
②35mL水3.2gNa2cO320℃24.3℃
③鹽酸
35mL2.5gNaHCO320℃16.2℃
④35mL鹽酸3.2gNa2cO320℃25.1℃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僅通過實驗③即可判斷反應I是吸熱反應
B.僅通過實驗④即可判斷反應II是放熱反應
c.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I、n分別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
D.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I、II分別是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6、CO2催化加氫制取甲醇、乙醇等低碳醇的研究,對于環(huán)境問題和能源問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已知一定條件下
的如下反應:
1
CO2(g)+3H2(g)CH3OH(g)+H2O(g)AH=-49.0kJ-mol
1
2cO2(g)+6H2(g)CH3cH20H(g)+3H2O(g)AH=-173.6kJ-mol'
下列說法不亞南的是
A.CH3OH(g)+CO2(g)+3H2(g)CH3CH2OH(g)+2H2O(g)AH<0
B.增大壓強,有利于反應向生成低碳醇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
C.升高溫度,可以加快生成低碳醇的速率,但反應限度降低
D.增大氫氣濃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
7、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1molC6H12中含碳碳鍵的數(shù)目一定小于6NA
B.18g果糖分子中含羥基數(shù)目為0.6NA
18
C.4.0g由H2O與D^O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shù)為2NA
D.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46%的乙醇溶液與足量的鈉反應,放出H2的分子數(shù)目為0.25NA
8、將Na2(h與過量NaHCCh混合固體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加熱反應后,排出氣體后最終剩余固體是()
A.NaOH和NazChB.NaOH和Na2cO3
C.Na2cO3D.Na2O2
9、CIO2是一種消毒殺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處理劑,可通過以下反應制得C1O2:
2KCIO3+H2c2O4+H2so4—2CIO2T+K2so4+2CO2T+2H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ImolKClCh參加反應就有2mol電子轉(zhuǎn)移
B.CKh是還原產(chǎn)物
C.H2c2。4在反應中被氧化
D.KCIO3在反應中得到電子
10、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采用的相同措施是()
A.水浴加熱B.冷凝回流
C.用濃硫酸做脫水劑和催化劑D.乙酸過量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新戊烷的系統(tǒng)命名法名稱為2-二甲基丙烷
B.可以用氫氣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C.己烷中加漠水振蕩,光照一段時間后液體呈無色,說明己烷和漠發(fā)生了取代反應
D.苯中加濱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蕩后,溶液分層,上層呈橙紅色
12、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mol鐵在一定條件下分別和氧氣、氯氣、硫完全反應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都為2NA
B.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氫原子數(shù)為4NA
C.12g石墨烯(單層石墨)中含有六元環(huán)的個數(shù)為2NA
D.2.1gDTO中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為NA
13、工業(yè)生產(chǎn)水煤氣的反應為:C(s)+H2O(g)CO(g)+H2(g)-131.4kJ,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反應物能量總和大于生成物能量總和
B.CO(g)+H2(g)fC(s)+H2O(1)+131.4kJ
C.水煤氣反應中生成1體積CO(g)吸收131.4kJ熱量
D.水煤氣反應中生成lmolH2(g)吸收13L4kJ熱量
14、用下列實驗方案及所選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選)就能實現(xiàn)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方案所選玻璃儀器
將混合物制成熱的飽和溶液,冷卻酒精燈、燒杯、玻璃
A除去KNO3中少量NaCl
結晶,過濾棒
相同溫度下用pH試紙測定濃度均
證明CH3coOH與HCIO的酸
B^0.1mol-L-,NaClO>CH3coONa玻璃棒、玻璃片
性強弱
溶液的pH
配制1L1.6%的CuSO4溶液將25gCUSO4-5H2O溶解在975g水燒杯、量筒、玻璃棒
C
(溶液密度近似為中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
試管、燒杯、酒精燈、
D檢驗蔗糖水解產(chǎn)物具有還原性浴加熱幾分鐘,再向其中加入新制
滴管
的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
A.AB.BC.CD.D
15、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乙醇的水溶液俗稱酒精
B.由苯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C6H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C.化學式為C4H10O的飽和一元醇有4種
D.糖類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最終產(chǎn)物都是葡萄糖
16、近期,我國爆發(fā)了新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很多現(xiàn)象可以利用化學知識加以解釋。下列過程不涉及化學反應
的是
A.使用醫(yī)用酒精殺死病毒的過程
B.制藥廠中合成抗病毒藥物達蘆那韋的過程
C.患者呼出的病群形成氣溶膠的過程
D.病毒在被感染的宿主細胞中的增殖過程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用兩種不飽和點A和D為原料可以合成一類新藥有機物J,合成路線如下:
RCOOH
已知①LfirMW乙般ARMgBr一
①R|Y-
①HQ
②有機物J結構中含兩個環(huán)。
回答下列問題:
(1)C的名稱是.
(2)A-B試劑和反應條件為.
(3)H-J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0
(4)已知c上型史乙酰?足“".N符合下列條件的N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
②CO?催化劑
環(huán)上只有3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4:4:1,寫出符合條件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含有基團二]、環(huán)上有三個取代基②與NaHCCh反應產(chǎn)生氣泡③可發(fā)生縮聚反應,M的所有同分異構體在下列
表征儀器中顯示的信號(或數(shù)據(jù))完全相同是.
a.質(zhì)譜儀b.紅外光譜儀c.元素分析儀d.核磁共振儀
0H
⑸利用題中信息和所學知識,寫出以A和甲烷為原料,合成,一:/KH的路線流程圖.(其它試劑自選)。
18、由化合物A合成黃樟油(E)和香料F的路線如下(部分反應條件已略去):
CH.Br,
IK'H,MgBr12)H0
C}
CO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填選項字母)。
a.化合物A核磁共振氫譜為兩組峰
b.CIhBn只有一種結構
c.化合物E能發(fā)生加聚反應得到線型高分子
d.化合物B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
(2)由B轉(zhuǎn)化為D所需的試劑為?
(3)D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C的同分異構體中具有順反異構的名稱是(不必注明"順”"反
(4)寫出A-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o
(5)滿足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W有種(不含立體異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五組峰且峰面積之比是
1:2:2:2:3的結構簡式為o
①ImolW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能消耗2molNaOH
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③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取代基,能發(fā)生聚合反應
CHaCHj
(6)參照上述合成路線,寫出以丙酮為主要原料(無機試劑任選),設計制備一
/CHaCHa
的合成路線O
19、連二亞硫酸鈉(Na2s20,俗稱保險粉,是一種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實驗室制備連二亞硫酸鈉流
程如下:
加適他飽和食鹽水
_____▼
反應n—也t.,冷卻結晶|一只的$。.?2HO
反應1t
(約35V)
4
通液
(1)反應I是制備SO2,下圖裝置可制取純凈干燥的SO2:
①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接口,順序為a-__-f,裝置D的作用是
②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反應II所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部分裝置省略)。
①通SO2之前先強力攪拌,將鋅粉和水制成懸濁液,其目的是;控制反應溫度的方法是一
②反應n的離子方程式為_o
(3)“濾渣”經(jīng)洗滌、灼燒,可得到一種工業(yè)產(chǎn)品是(填化學式);加入適量飽和食鹽水的目的是_
(4)產(chǎn)品Na2s2O40H2O久置空氣中易被氧化,其氧化產(chǎn)物可能是(寫2種)。
20、實驗室常用MnCh與濃鹽酸反應制備CL(反應主要裝置如圖一所示,其它裝置省略)。當鹽酸達到一個臨界濃度時,
反應就會停止。為測定反應殘余液中鹽酸的臨界濃度,探究小組同學提出了下列實驗方案:
甲方案:將產(chǎn)生的Ch與足量AgNCh溶液反應,稱量生成的AgCl質(zhì)量,再進行計算得到余酸的量。
乙方案:采用酸堿中和滴定法測定余酸濃度。
丙方案:余酸與已知量CaCCh(過量)反應后,稱量剩余的CaCO3質(zhì)量。
丁方案:余酸與足量Zn反應,測量生成的H2體積。
具體操作:裝配好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接下來的操作依次是:
①往燒瓶中加入足量MnCh粉末
②往燒瓶中加入20mL12moi?L“濃鹽酸
③加熱使之充分反應。
(1)在實驗室中,該發(fā)生裝置除了可以用于制備CL,還可以制備下列哪些氣體?
A.O2B.H2C.CH2=CH2D.HC1
若使用甲方案,產(chǎn)生的CL必須先通過盛有(填試劑名稱)的洗氣瓶,再通入足量AgNCh溶液中,這樣做
的目的是;已知AgClO易溶于水,寫出CL與AgNC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進行乙方案實驗:準確量取殘余清液,稀釋5倍后作為試樣。準確量取試樣25.00mL,用1.500mol-L-lNaOH標
準溶液滴定,選用合適的指示劑,消耗NaOH標準溶液23.00mL,則由此計算得到鹽酸的臨界濃度為—mol?L」(保
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選用的合適指示劑是。
A石蕊B酚配C甲基橙
(3)判斷丙方案的實驗結果,測得余酸的臨界濃度(填偏大、偏小或一影響)。(已知:Ksp(CaCO3)=2.8xl0\
u
Ksp(MnCO3)=2.3xl0)
(4)進行丁方案實驗:裝置如圖二所示(夾持器具已略去)。
(i)使Y形管中的殘余清液與鋅粒反應的正確操作是傾斜Y形管,將轉(zhuǎn)移到中。
(ii)反應完畢,需要讀出量氣管中氣體的體積,首先要,然后再,最后視線與量氣管刻度相平。
(5)綜合評價:事實上,反應過程中鹽酸濃度減小到臨界濃度是由兩個方面所致,一是反應消耗鹽酸,二是鹽酸揮發(fā),
以上四種實驗方案中,鹽酸揮發(fā)會對哪種方案帶來實驗誤差(假設每一步實驗操作均準確)?
A.甲B.乙C.丙D.T
21、研究化學反應時,既要考慮物質(zhì)變化與能量變化,又要關注反應的快慢與限度?;卮鹣铝袉栴}:
(1)NH3還原NO是重要的煙氣脫硝技術,其反應過程與能量關系如圖所示
①上圖中因為改變了反應條件,反應的活化能:b(填“或"=")a。
②脫硝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反應物一生成物△!!=__(用Ei、E2的代數(shù)式表示)。
③研究發(fā)現(xiàn),一定條件下的脫硝反應過程可能如圖所示,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zhì)的作用,NO為一劑,脫硝總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為。
(2)一定溫度下,將不同物質(zhì)的量的H2O(g)和CO分別通入容積為1L的恒容密容器中,進行反應H2O(g)+
CO(g),^CO2(g)+H2(g),得到如表所示的三組數(shù)據(jù)
起始量/mol平衡量/mol
試驗編號溫度//達到平衡時間/min
H2O(g)CO(g)CO(g)H2(g)
16512.14.13.11.15
29111.12.11.81.24
3911abcdt
①4mim內(nèi),實驗2中v(CC>2)=—;911℃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降低溫度時,平衡常數(shù)會一(填“增大”“減小”
或"不變")。
②651℃時,若在此容器中充入2.1molH2O(g)、l.lmolCO(g),1.1molCO2(g)^xmolH2(g),要使反應在開始時向正
反應方向進行,則x應滿足的條件是o若a=2.Lb=l.l,則平衡時實驗2中H2O(g)和實驗3中CO(g)的轉(zhuǎn)化率
(a)的關系為a(H2O)__(填或"=?)a(CO)。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解析】
根據(jù)鼻沖水貯存在玻璃瓶中可知鼻沖水不是氫氟酸,根據(jù)性質(zhì)可判斷其易揮發(fā),又因為宜外用,勿服,因此可判斷應
該是氨水,據(jù)此解答。
【詳解】
A.氨水顯堿性,滴入酚酰溶液中,溶液變紅色,A錯誤;
B.氨水中含NH3、H2O,NH3?H2O,H\NH4\OH,含有分子和離子的種類為6種,B錯誤;
C.由鼻沖水(氨水)可知,氨水為混合物,而弱電解質(zhì)為化合物,則氨水不是弱電解質(zhì),而一水合氨為弱電解質(zhì),C
錯誤;
D.氨水顯弱堿性,不能溶解二氧化硅,D正確。
答案選D。
2、C
【解析】
A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含有18個電子的分子有:Ar、F2>HCkH2S、PH3、SiH4>H2O2、N2H4、C2H6、CH3OH
等,C>D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物質(zhì)有Na2O2、O3、H2O2、NaClO>Ca(ClO)2>SO2、活性炭,根據(jù)五種物質(zhì)間的
轉(zhuǎn)化關系,A為H2S,B為S,C為SO2,D為H2O2,E為02,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
元素,則X為H元素,Y為O元素,Z為S元素,W為C1元素,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
A.Y為O元素,Z為S元素,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分別為H2O、H2S,由于H2O分子間形成氫鍵,則Y的簡單氫化物的
沸點比Z的高,故A正確;
B.X為H元素,Y為O元素,X、Y組成的化合物為H2O和H2O2,H2O中只含有極性共價鍵,H2O2中既含有極性
共價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故B正確;
c.Z為S元素,W為C1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Z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可形成
硫酸,W可形成次氯酸,硫酸的酸性強于次氯酸,故c錯誤;
D.W為C1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則W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
故D正確;
答案選C。
3、B
【解析】
利用化學平衡圖像分析的方法:“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的原則,根據(jù)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C)和溫度(T)關系圖,可得T2>TI,
升高溫度,生成物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減小,平衡向逆向(吸熱的方向)移動,因此正反應放熱,即AHVO,故C、D
錯誤;根據(jù)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C)和壓強(P)關系圖,可得P2>Pi,增大壓強,生成物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減小,平衡向
逆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因此正反應方向為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故答案選B。
【點睛】
利用化學平衡圖像分析的方法:“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的原則是指圖像中的曲線先拐,在該條件下先達到平衡狀態(tài),對應
影響的條件數(shù)值大??煽焖倥袛嗤饨鐥l件影響下平衡移動的方向。
4、D
【解析】
A.根據(jù)2sO2(g)+O2(g)=二2sO3(g),任何時刻都存在NSO2):v(O2)=2:1,故A正確;
11
B.10s內(nèi),v(SO3)==0.05mol-L^,故B正確;
C.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C(S€>3)=0.5moi?L-1,則生成的三氧化硫為ImoL反應的二氧化硫也是ImoL則SO2的平衡轉(zhuǎn)
化率為xl00%=25%,故C正確;
Sic:
D.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平衡時容器內(nèi)二氧化硫為3m01,氧氣為L5moL三氧化硫為
Imol,平衡時壓強是反應前的倍,故D錯誤;
Kc:?二5F一:?工zg:53
故選D。
5、C
【解析】
A.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碳酸氫鈉溶于水為吸熱反應,不能僅根據(jù)實驗③混合后溶液溫度降低而判斷碳酸氫鈉與鹽酸
的反應為吸熱反應,需要結合實驗①綜合判斷,故A錯誤;
B.根據(jù)實驗②可知,碳酸鈉溶于水的過程為吸熱過程,所以不能僅根據(jù)實驗④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后混合液溫度升高
判斷反應II是放熱反應,故B錯誤;
C.根據(jù)實驗①可知,碳酸氫鈉溶于水后混合液溫度從20℃降低到18.5℃,而實驗③中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后混合液
溫度從20℃降低16.2℃V18.5℃,通過反應I后混合液溫度更低,證明反應I為吸熱反應;同理根據(jù)實驗②碳酸鈉溶
于水,混合液溫度從20℃升高到24.3C,實驗④中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溫度從20℃升高到25.1℃>24.3℃,碳酸鈉與
鹽酸反應后混合液的溫度比碳酸鈉溶于水后升高的溫度更高,證明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C正確;
D.根據(jù)選項C的分析可知,反應I為吸熱反應、反應II為放熱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6、B
【解析】
A.根據(jù)蓋斯定律,用第二個反應減第一個反應得:
CH3OH(g)+CO2(g)+3H2(g)-CH3CH2OH(g)+2H2O(g)AH=-124.6kJ/mol,故A正確;
B.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B錯誤;
C.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可以加快,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進行,即平衡逆向移動,反應限度降低,故
C正確;
D.反應物中氫氣和二氧化碳都是氣體,增大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以提高另一種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故D正確;
故選:Bo
7、C
【解析】
A.C6H12可能為己烯或環(huán)己烷,Imol己烯含有4moic-C鍵和lmolC=C鍵,共5mol碳碳鍵,但環(huán)己烷含6molC-C鍵,
則1molC6Hi2中含碳碳鍵的數(shù)目不一定小于6NA,A項錯誤;
B.果糖的摩爾質(zhì)量為180g/mol,則18g果糖為O.lmol,一分子果糖含有5個羥基,則18g果糖含有羥基數(shù)目為0.5NA,
B項錯誤;
C.周18。的摩爾質(zhì)量為20g/mol,分子中含中子數(shù)=18-8=10,口?】。。的摩爾質(zhì)量為20g/mol,分子中含中子數(shù)
18
=1x2+16-8=10,則4.0g由H2O與D216O組成的混合物的物質(zhì)的量為二T:=02mol,則所含中子數(shù)為0.2molxI0
20g/mol
NA=2NA,C項正確;
50gx46%”,
D.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物質(zhì)的量為二~-=0.5mol,乙醇與鈉反應生成氫氣滿足以下關系
式:2c2H5OH~H2,則由乙醇與鈉反應生成氫氣物質(zhì)的量為0.25mol,而水也能與鈉反應生成氫氣,則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
46%的乙醇溶液與足量的鈉反應,放出H2的分子數(shù)目大于0?25NA,D項錯誤;
答案選C。
8、C
【解析】
加熱時碳酸氫鈉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別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當碳酸氫鈉過量時,生成二氧
化碳過量,最終產(chǎn)物為碳酸鈉。
【詳解】
加熱時碳酸氫鈉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當碳酸氫鈉過量時,生成二氧化碳、水均過
量,則反應后生成的固體中不可能存在過氧化鈉,過氧化鈉先與過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則最終產(chǎn)物為碳酸
鈉;
故答案選Co
9、A
【解析】
A.根據(jù)化學方程式,KCQ中C1元素由+5價下降到+4價,得到1個電子,所以ImolKCKh參加反應有l(wèi)mol電子轉(zhuǎn)
移,故A錯誤;
B.反應2KCIO3+H2c2O4+H2sO4-2C1O2T+K2so4+2CO2T+2H2。中,化合價升高元素是C,對應的產(chǎn)物CO2是氧化產(chǎn)
物,化合價降低元素是CL對應的產(chǎn)物CKh是還原產(chǎn)物,故B正確;
C.化合價升高元素是C元素,所在的反應物H2c2。4是還原劑,在反應中被氧化,故C正確;
D.反應2KCIO3+H2c2O4+H2so4-2CIO2T+K2so4+2CO2T+2H20中,KCKh中Cl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故D
正確;
故選Ao
10、C
【解析】
A.乙酸乙酯沸點770,C,乙酸正丁酯沸點1260。C,制備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需要的溫度較高,需要用酒精燈直接
加熱,不能用水浴加熱,A項錯誤;
B.乙酸乙酯采取邊反應邊蒸儲的方法,但乙酸丁酯則采取直接冷凝回流的方法,待反應后再提取產(chǎn)物,B項錯誤;
C.制備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都為可逆反應,用濃硫酸做脫水劑和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兩者措施相同,C項正確;
D.制備乙酸乙酯時,為了提高冰醋酸的轉(zhuǎn)化率,由于乙醇價格比較低廉,會使乙醇過量,制備乙酸丁酯時,采用乙酸
過量,以提高丁醇的利用率,這是因為正丁醇的價格比冰醋酸高,D項錯誤;
答案選C。
11、C
【解析】
A.新戊烷的系統(tǒng)命名法名稱為2,2-二甲基丙烷,故A錯誤;
B.用氫氣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除去乙烯的同時會引入氫氣雜質(zhì),故B錯誤;
C.己烷中加濱水振蕩,光照一段時間后液體呈無色,說明己烷和澳發(fā)生了取代反應得到的產(chǎn)物鹵代煌沒有顏色,故C
正確;
D.苯中加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蕩后,溶液分層,下層是密度大的溶有漠單質(zhì)的四氯化碳層,故D錯誤。
故選C。
12、D
【解析】
A、1mol鐵在一定條件下分別與氧氣、氯氣、硫完全反應,與氧氣生成四氧化三鐵,轉(zhuǎn)移了|mol電子,與氯氣反應
生成氯化鐵,轉(zhuǎn)移了3moi電子,與S反應生成FeS,轉(zhuǎn)移了2moi電子,故A錯誤;
B、葡萄糖和冰醋酸最簡式相同為CH2O,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含有原子團CH2O的物質(zhì)的量
30g
=—=lmob含有的氫原子數(shù)為2NA,故B錯誤;
30g/mol
C、石墨烯中每一個六元環(huán)平均含有2個碳原子,故12g石墨烯即Imol石墨中含ImolC原子,含有0.5mol六元環(huán),
即0.5NA個六元環(huán),故C錯誤;
2.1g
D.2.1gDTO的物質(zhì)的量為—7=0.1moL而一個DTO中含10個質(zhì)子,故O.lmolDTO中含NA個質(zhì)子,故D正確;
2lg/mol
答案選D。
13、D
【解析】A、根據(jù)能量守恒可知該反應是吸熱反應,所以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A錯誤。B、C(s)+H2O(g)
fCO(g)+H2(g)-131.4kJ,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其逆反應為放熱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比生成氣態(tài)水放出的熱
量多,所以放出的的熱量的數(shù)值應該大于131.4,B錯誤。C、該反應中生成lmolCO(g)吸收131.4kJ熱量,而不是
指1體積的CO氣體,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C錯誤。D、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zhì)
的物質(zhì)的量,所以該反應中生成lmolH2(g)吸收131.4kJ熱量,D正確。正確答案為D
14、C
【解析】
A.二者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同,冷卻結晶后過濾可分離,則玻璃儀器還需要漏斗,故A錯誤;
B.HC1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試紙測pH,故B錯誤;
C.在燒杯中配制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溶液,計算后稱量、溶解,則25gCuSOr5H2O溶解在975g水中,質(zhì)量分別為16%,
1000g
但溶液體積是=1000mL=lL,故C正確;
lg?mL1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加熱幾分鐘,此時溶液呈酸性,要加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或弱堿性,再向
其中加入新制的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故D錯誤;
故選C。
15、C
【解析】
A.乙醇俗稱酒精,A錯誤;B.由苯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C6116a6的反應屬于加成反應,B錯誤;C.丁基有4種,
因此化學式為C4H10O的飽和一元醇有4種,C正確;D.糖類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最終產(chǎn)物不一定都是葡萄糖,也可以產(chǎn)
生果糖,D錯誤,答案選C。
16、C
【解析】
A.酒精可以使蛋白質(zhì)變性,從而殺死病毒,這個過程是一個化學變化,A項錯誤;
B.復雜的藥物都是從簡單的化工原料一步步合成的,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化學變化,B項錯誤;
C.氣溶膠不過是膠體的一種,而膠體又是分散系的一種,將一種或多種物質(zhì)分散到一種物質(zhì)里,這個過程不涉及化學
變化,C項正確;
D.病毒在增殖時需要復制其核酸和蛋白質(zhì),這些過程都伴隨著化學變化,D項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我們常用質(zhì)量分數(shù)來表示濃度,例如98%濃硫酸就是質(zhì)量分數(shù),但是注意醫(yī)用酒精是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質(zhì)
量分數(shù)和體積分數(shù)是完全不一樣的。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H
+H2O19H3c—/~V°、
17、鄰漠苯甲醛Bn、FeBrK或Fe)椒:氣
'~'COOH
^^^COOH
HOOC~<V\HO<YCHJC
X~/CH3一fCOOH
-----Mn<>:-?^~\-CHO-OH
Oj.△||oy-v1
CHCHi
Hr.Mg
CIH丸息?CHiBr—乙?guī)?-CHiMgBr-
【解析】
可知C的結構式為C[,F為
由題可知,A和D為兩種不飽和的燒,根據(jù)已知①,C和F發(fā)生反應生成G,
CH3
%Cf—MgBr,則E為H3cCBr,D與HBr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E,故D為1,15到(3為催化氧化,則B為
1IHbC^C——CHg
C%CHs
V
―出
A發(fā)生取代反應得到B,故A為II-I,6在該條件下得到H,結合已知①可以得到H為
1I
V
由于有機物J結構中含兩個環(huán),故可能是H發(fā)生分子內(nèi)的酯化,得到JQ八丫CH、。,據(jù)此分析解答問題。
0
【詳解】
⑴根據(jù)上述分析,c的結構式為[1],叫做鄰澳苯甲醛,故答案為:
鄰濱苯甲醛;
(2)AfB為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條件為B。、FeBn(或Fe)9故答案為:Bri>FeB「3(或Fe);
V
V
(3)H為-VCH、OH,由于有機物J結構中含兩個環(huán),故可能是H發(fā)生分子內(nèi)的酯化,得到JH-J
0
理
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2sO4+HO,故答案為:
A2
(4叱①Mg,乙酸,M足量”,N,根據(jù)以上分析C為「由轉(zhuǎn)化關系可推出M為廣丫“,N為
②CO?催化劑^^^COOH
/X^CHOH
2,其分子式為c8Hl4。3,N的同分異構體中符合下列條件:①含有基團〔]、環(huán)上有三個取代基②與
NaHCCh反應產(chǎn)生氣泡說明含有陵基③可發(fā)生縮聚反應,說明含有竣基和羥基,則環(huán)上有三個不同取代基分別為甲基、
羥基和竣基。先分析環(huán)上有兩個取代基時共有4種結構(鄰間對和同一個碳上),這4種結構對應的第三個取代基的取
代產(chǎn)物分別有6種,6種,4種,3種,所以共有6+6+4+3=19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環(huán)上只有3組峰,
且峰面積之比為4:4:1且滿足條件的物質(zhì)有出、H00C
xfx
~COOH~/CH3>~ftOOH
M的同分異構體的元素組成相同,在元素分析儀中顯示的信號完全相同,故答案為:c;H3C-<X
x~fCOOH
HOOC—HO■/~~y0b(任選其一即可);
CH3'~fCOOH
c%OH
⑸根據(jù)題干信息,以口和甲烷為原料,合成一I川H的路線如下:
OH
理一cmH0
Br2Mg
Cl<4*CHiBr———CHiMgBr
18、be液漠、Fe(或液澳、FeBr3)觸鍵、漠原子1-漠丙烯
OOCH
Of+CH2Bn>2NaOHCh1+2NaBr*2HzO9
JOH
Ofa+cHaex.ex,
CH3-C-CH3
2)HzO小A』"小
0\/obat
【解析】
根據(jù)A的分子式和性質(zhì),判斷為酚,再根據(jù)D的結構,可以判斷A
tn
(Da.A為鄰二苯酚(「工),核磁共振氫譜為三組峰,故a錯誤;b.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因此CH2B。只有一種結
構,故b正確;c.化合物E為-J",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聚反應得到線型高分子,故c正確;d.B
為f1["A,不存在醛基,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故d錯誤;故選be;
⑵由B轉(zhuǎn)化為D是在苯環(huán)上引入澳原子,需要試劑為液澳、Fe,故答案為液漠、Fe;
⑶根據(jù)D的結構可知,其含有的含氧官能團為酷鍵和濱原子,C的同分異構體中具有順反異構的是1-澳丙烯,故答案
為雄鍵、澳原子;1-澳丙烯;
(5)E為,E的同分異構體W滿足:①ImolW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能消耗2moiNaOH;②能發(fā)
生銀鏡反應;③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取代苯,能發(fā)生聚合反應,說明苯環(huán)上含有2個側(cè)鏈,其中含有碳碳雙鍵、醛基或?qū)?/p>
于甲酸某酯,結合E的結構,W屬于甲酸苯酚酯,即HCOO-qJ>,另一個側(cè)鏈為-CH2cH=CH2或-CH=CH2CH3或
-C(CH3)=CH2,每種側(cè)鏈對應與鄰位、間位、對位3種結構,共9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五組峰且峰面積之比是
1:2:2:2:3的結構簡式為HC(QQ>-C(CH3)=CH2,故答案為9;HCOO--C(CH3)=CH:;
CH3cH3
⑹以典、CH-CH發(fā)生題中類似F-G的
QM3c-3為主要原料制備可以將丙酮,與OfMgBr
o
反應,得到醇再與濱化氫反應后,得漠代點,在鎂的作用下,兩個分子之間發(fā)生類似題中C+D-E的反應,合成路線
故答案為
OH
點睛: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與合成、有機物結構與性質(zhì)、有機反應類型、同分異構體等知識,是對有機物化學基礎的
綜合應用,側(c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本題的難點是(6)的合成路線的設計。
19、d-e-c-*b防止倒吸CU+2H2SO4(^)=SO2t+CuSO4+2H2O加快SO2與Zn的反應速率水浴加
35℃
2
熱2SO2+Zn+2OHZn(OH)2+S2O4ZnO減小Na2s2O4的溶解度Na2so3、NaHSCh、Na2sCh或
NaHSOM任寫2種)
【解析】
(1)①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硫,生成的二氧化硫中含有水蒸氣,需要干燥;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氣
大,可以與水反應,應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時氣體應長進短出,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需要尾氣
處理,吸收尾氣時,需要安裝防倒吸裝置,則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接口,順序為a-d-e-c-b-f;二氧化硫被氫
氧化鈉吸收,使裝置內(nèi)壓減小,易發(fā)生倒吸,則D為防倒吸裝置;
S
②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2H2s。4(濃)SO2t+CUSO4+2H2O;
(2)①SO2與Zn粉直接接觸反應,接觸面積太小,通SO2之前先強力攪拌,將鋅粉和水制成懸濁液,可增大SO2與Zn
粉反應時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SO2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間投資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文
- 企業(yè)間房產(chǎn)轉(zhuǎn)讓合同細則
- 軍人離婚正式合同書模板
- 9 古詩三首 雪梅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2 日晷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四年級下冊大象版
- 小學2024年教育教學專項發(fā)展規(guī)劃執(zhí)行、完成情況
- 個人土地交易合同及相關條款
- 10《我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寒假教學設計day7
- 員工服裝合同范本
- 《會展經(jīng)濟與策劃》課件
- 工廠廠區(qū)道路拆除實施方案
- 公寓管家培訓課件
- 新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民間工藝美術》課件
- 車站值班員(中級)職業(yè)鑒定題庫(含答案)
- 2025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
- 分娩前的準備
-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作文教學計劃
- 中學生勞動安全課件
- 辦公樓維修改造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