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5篇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選篇1)
目標
1.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其他單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納米.各個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2.知道測量長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3.能正確讀出測量結果,知道測量數(shù)值由準確值和估計值組成.
4.知道什么是誤差,什么是錯誤并區(qū)別誤差和錯誤.
目標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對圖形和圖像觀察,了解通過視覺判斷的長度與實際測量不同;通過觀察刻度尺,認識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線.
2.培養(yǎng)能力:通過單位換算,學會換算的一般.
德育目標
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好習慣,例如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過讓觀察圖和估測1分鐘的時間,認識到人的感覺并非可靠的,從而引出了用測量工具進行實際測量的重要性.列舉了熟悉的測量工具,并指出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測量工具,教材利用圖片幫助分析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教材要求教學中注重觀察的環(huán)節(jié).對于“長度的單位”提供了兩個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形成一般長度的概念.在關于“誤差”的內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了誤差為什么產生,和錯誤的區(qū)別以及減小的方法.
教法建議
關于測量部分,由于學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經驗,對測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應當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兩個例子,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學生認識到利用感覺器官做判斷的局限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可以讓學生總結出“感覺并不總是可靠的,需要進行測量”的結論.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聯(lián)系實際,說明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應用大量的測量、精確的測量等.
關于長度的單位,應當著眼形成長度的具體觀念初中英語,所以在教學中展示圖片、圖像和一些關于長度的視頻,教學方法應當注意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實踐.
關于正確使用刻度尺,先觀察刻度尺的零點、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測量工具也有類似的問題,從而形成學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規(guī)律”的觀念.在此基礎上,用觀察法自己得到正確的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方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組織討論小組,其后,引導學生勤于思考著重理解,分析正確的和錯誤的測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確的測量.
關于正確記錄測量結果,結果要注明單位,應當在今后的學習中進一步鞏固,提示學生要重視這個問題就可以了.在正確讀數(shù)這個問題上,講清得到讀數(shù)的步驟,學生在此基礎上,用練習鞏固,形成學習習慣為宜,不宜讓學生弄清細節(jié)和原理.
關于誤差的教學,講清誤差和錯誤的區(qū)別,并知道減小誤差的方法,關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具體應用,在測量電阻中才會較高要求的應用.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電磁波的產生和傳播。
知道光是電磁波,電磁波在真空的傳播速度。
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演示了解電磁波的產生,電磁波在真空的傳播。
重、難點:
電磁波的產生。
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收音機、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
1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電話的傳播需要電話線,收音機、電視信號的傳播沒有導線,它們靠什么傳播?……電磁波
進行新課:
1、電磁波的產生:
演示:課本80頁試驗
結果:產生了電磁波(為什么電流要時斷時續(xù))
結論:變化的電流產生電磁波
項目:振動源,波的形成
水波
聲波
電磁波,木棍的上下振動
發(fā)聲體的往復振動
導體中電流不斷變化
2、電磁波的傳播:
在很多介質中可以傳播,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c=3_108m/s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
①波長:用λ表示,單位是m
②頻率:1秒鐘變化的次數(shù),用f表示,單位Hz
1MHz=1000kHz=1000000Hz
它們的關系:c=λf
3、電磁波的分類:
課本81頁圖示,分類的依據(jù)是頻率或波長
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閱讀“科學世界”
錄像……電磁波的海洋
3、達標練習:課本后83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課本后練習。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明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根據(jù)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初步判斷物體是否做功;(2)初步理解功的計算公式,知道功的單位是焦耳,并會進行有關計算;
(3)知道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物體通過的距離垂直時,該力不做功;
(4)知道功率的概念,會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
經過舉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養(yǎng)從生活現(xiàn)象中分析物理本質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用力未做功的實例,引起學生適當焦慮,激起其學習功的知識內容的好奇心,使之積極參與判斷是否做功的討論。
【實踐活動】
課外小實驗:測出自己上樓時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時間。
要求:
1.測出:
(1)體重G;
(2)樓層高h;
(3)上樓所用的時間,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時間t1,快速跑上去所需時間t2。
2.計算:
(1)上樓所做的功;
(2)兩次登樓過程的功率。
【板書】
第一節(jié)功
1.功的定義:
如果物體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動了一定的距離,就說力對物體做了功。2.功的計算:
功=力_距離
公式:W=Fs
單位:焦耳符號:J
3.功率: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用P表示。
公式:P=W/t
單位:W
1W=1J/s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a.會利用吸熱公式和放熱公式進行有關吸、放熱計算
b.在條件足夠情況下會計算物質的比熱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過例題,運用所學比熱概念,歸納總結出物體吸熱公式,然后再通過例題寫出放熱公式,加深學生對物質比熱的理解。
分析二:本節(jié)內容突出體現(xiàn)對學生計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議
建議一:我們可以先復習比熱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體升高的溫度不止1℃怎么計算吸熱?若物質的質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計算吸熱?若升高的溫度不止1℃,同時物質的質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計算吸熱?由此引出課題,并運用例題1進行驗證。最后由吸熱引申到放熱情況的計算,引出例題2。
建議二:在講完方法后,可以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如何計算物體的比熱,并給出例題。
教學設計示例課題
教學重點
會利用吸熱公式和放熱公式進行有關吸、放熱計算
教學難點
會利用吸熱公式和放熱公式進行有關吸、放熱計算
教學方法
講授
一、復習比熱的知識
二、物體吸熱的計算
Q吸=cm(t-t0)
例題1:把質量為2千克、溫度為30℃的鋁塊加熱到100℃,鋁塊吸收的熱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熱表,知道鋁的比熱,然后代入公式計算。
過程見課本
三、物體放熱的計算
Q放=cm(t0-t)
例題2:有一根燒紅的鐵釘,溫度是800℃,質量是1.5克,溫度降低到20℃時,放出的熱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熱表,知道鐵的比熱,然后代入公式計算。
過程見課本
四、比熱的計算
例題3;某物質吸收4.2_104焦耳的熱量后,溫度升高5℃,則該物質的比熱為多少?已知該物質共2千克。
解:已知m=2kg,Δt=5℃,
Q=4.2_104J
所以
五、作業(yè)
課本P27第7、8題
提出問題:若物體升高的溫度不止1℃怎么計算吸熱?若物質的質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計算吸熱?若升高的溫度不止1℃,同時物質的質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計算吸熱?
引導學生解題
指導學生
引導學生
學生回憶
思考計算吸熱、放方法
學生自己解題
總結比熱的計算方法
學生板書
探究活動
調查北方冬天有關取暖的問題,用所學知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能舉例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
2,理解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能舉例說明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
3,分析和解釋實例,說明過程,動能、勢能、機械能的變化情況。
4,建立能量的概念,樹立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念,為后面學習能的轉化和守恒大小基礎。
5、通過分析生產和生活中的實例,養(yǎng)成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習慣和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安排了麥克斯韋滾擺實驗來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接著又安排了把用細線懸掛起來的金屬小球拉到一定高度放開,以及木球與彈簧片碰撞兩個實驗,來說明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使學生一開始就注意到動能和這兩種勢能都可以相互轉化。在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中,機械能減少轉化為內能的問題安排在下一章講,在這里沒有涉及。教材最后分析了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目的是加強物理知識與現(xiàn)代科技的聯(lián)系,使學生了解他們所學的物理知識,也可以用來解釋一些高科技中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法建議
注重實驗教學,分析上拋小球的實驗到觀察麥克斯韋實驗,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和觀察物理現(xiàn)象,清楚具體的過程,從速度變化、高度變化到能量變化,學生能從能量變化中知道能量的轉化。
課本實驗中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不用細致分析,但是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注意觀察的分析木球碰撞彈簧片的過程,由于碰撞非常短,所以應當幫助學生想象彈簧片的形變,從而理解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
教學中注意把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注重分析實例,例如分析射箭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分析衛(wèi)星運行時。在分析衛(wèi)星運行時,應當利用板圖標出遠地點和近地點,使學生養(yǎng)成畫圖幫助分析的習慣。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jié)
【課題】
【重點難點解析】;分析轉化過程。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過程中的能量轉化過程。
【教學過程】
1,實驗引課
觀察滾擺實驗,用板圖幫助分析。
實驗時要注意觀察:滾擺在下降過程中速度如何變化;上升階段速度如何變化。
注意分析的問題:到最高點時,高度、速度特點;說明了什么;到最低點時,高度、速度特點;說明了什么;在下降過程中,高度、速度如何變化,說明了什么;在上升過程中,高度、速度如何變化,說明了什么。
實驗結論: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新授課:。
1)分析實例
方法1: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學生自己列舉能體現(xiàn)動能和重力勢能相互轉化的現(xiàn)象,并具體分析能量轉化的過程。用討論分析的方法完成課堂學習。
方法2:一般情況下,可以分析重點實例,例如分析乒乓球從某一高度自由下落過程中,不考慮空氣的阻力,注意分析:乒乓球從某他高度下落到接觸地面的過程;乒乓球從接觸地面到發(fā)生最大彈性形變的過程;乒乓球逐漸恢復原來形狀到反彈起來的瞬間;乒乓球反彈起來后上升到最高點的過程。
2)結論: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是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在乒乓球發(fā)生彈性形變過程和恢復原來的形狀的過程中,是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所以動能也可以和彈性勢能相互轉化。
3)其他實例分析:可以做課本上的實驗2和實驗3,并由學生自行分析在實驗過程中的能量轉化。
4)難點分析: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繞地球轉動的過程中,分析能量的轉化。
方法1,一把般情況下,學生由板圖觀察近地點和遠地點的高度和速度的特點,從而分析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從近地點到遠地點和從遠地點到近地點移動的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并知道機械能的總量是保持不變的,也為以后學習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礎。
方法2,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板圖觀察近地點和遠地點的高度的特點,并告知學生在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轉動的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讓學生分析在衛(wèi)星到達近地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陜西教職工勞動合同修改合同3篇
- 2025關于技術秘密轉讓合同樣本
- 中間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紹興維修車間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鈑金展柜研發(fā)與市場拓展合作合同2篇
- 潛水設備租賃合同小區(qū)潛水須知
- 無人機設計委托設計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住宅項目專用工程瓷磚供貨合同2篇
- 攝影采風大院租賃合同
- 戲曲節(jié)場記招聘合同
- 牙科門診病歷
- 2023年小學科學教研組教研工作總結(5篇)
- 三年級上冊遞等式計算練習300題及答案
- 政治畫像品德操守自我評價3篇
- 奶茶督導述職報告
- 山東萊陽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白熊效應(修訂版)
- 視頻監(jiān)控維保項目投標方案(技術標)
-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培訓
- 立項報告蓋章要求
- 被執(zhí)行人給法院執(zhí)行局寫申請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