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鐵路頂管穿越施工方案_第1頁
公路、鐵路頂管穿越施工方案_第2頁
公路、鐵路頂管穿越施工方案_第3頁
公路、鐵路頂管穿越施工方案_第4頁
公路、鐵路頂管穿越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4:公路、鐵路頂管穿越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工程簡介格拉管線改造工程與青藏公路、新建青藏鐵路如有交叉,管線穿越鐵路可采用鐵路頂管穿越施工,鐵路穿越長度計28米;越套管采用DN1500×150×2000鐵路專用涵管,套管總長度為24米;3次青藏公路穿越均在30M左右,穿越采用套管DN600,施工作業(yè)采用液壓千斤頂頂管方法,同時采用人工鑿巖或精細爆破。2.施工方法施工前應與鐵路部門取得聯(lián)系,如果鐵路部門認為套管施工必需由其專業(yè)部門進照鐵路主管部門的要求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報其批準。2.1方法簡介頂管穿越施工設備主要包括千頂、高壓液壓站、工具管、頂鐵及運土設備等。施工前開挖工作坑,將設備安裝就位,吊裝套管、安裝頂環(huán),利用液壓千斤頂頂推套管每頂進一定行程套管繼續(xù)頂進,循環(huán)作業(yè),直至套管頂至對面接收坑;拆除設備,清理套管內余土,進行主管穿越。3.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措施3.1施工準備3.1.1組織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進行技術交底,探討施工質量保證措施。3.1.2開工前預先與鐵路主管部門聯(lián)系按照公路鐵部門的要求辦理穿越施工手續(xù),按其要求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3.1.3應向公路、鐵路等有關部門了解清楚穿越地段內地下是否有通訊線路,管道等設施,對于此類設施應請主管部門的有關人員現(xiàn)場指定位置,人工開挖,使之暴露保護方案應得到主管部門認可。3.1.4頂管設備、配套設備及各種機具材料準備齊全。3.2修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與管線便道平順相接。3.3場地平整、測量放線3.3.1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若操作坑開挖深度能夠一次開挖的,在工作坑一側平整出一寬30,長30m的施工場地。3.3.2測量放線1)根據(jù)設計給定的控制樁位,用經緯儀放出穿越中心軸線,并定穿越中心樁,施工帶邊線樁,撒上白灰線。2)放線同時放出操作坑與接管坑的位置和開挖邊線。3)保護好鐵路兩側中心線上的標志木樁,以便按該樁測量、審核操作坑開挖深度和穿越準確度。3.4作業(yè)坑開挖3.4.1根據(jù)設計要求在穿越道路兩端各開挖一個工作坑一個作為作業(yè)頂進工作坑,另一個作為接收首節(jié)管的工作坑。3.4.2操作坑寬度為5米,工作坑的長度與管節(jié)長度、千斤頂長度及后背墻的尺寸穿越套管以2m計算,操作坑長度為5m。3.4.3工作坑的深度由設計管底高程及基礎厚度而定,即管底高程加上軌道及基礎度,就是坑底標高。3.4.4在挖作業(yè)坑時,后背墻的原土層不得破壞,后背墻具體要求如下:1)要考慮有充分的強度,在頂進中能承受液壓千斤頂?shù)淖畲蠓醋饔昧Χ黄茐摹?)要有足夠的剛度,當受到千斤頂?shù)姆醋饔昧r,應使壓縮變形小,當反作用力取消時,應能基本恢復原位,以充分發(fā)揮千斤頂?shù)挠行_程。3)后背墻表面要平直,并且垂直于頂進管道的軸線,以充分避免產生偏心受壓。4選材要均勻堅固,以承受較大的后座力,避免造成后背墻受力不均,發(fā)生傾斜現(xiàn)象。3.5頂管設備安裝就位3.5.1設備下坑前,要對已挖好的坑基進行測量找平,符合技術要求。3.5.2作業(yè)坑處理完畢,用16t汽車吊安裝后靠背擋板,支撐托架及推進軌道等,量校正導軌面,保證套管中心線與設計中心相吻合,保證施工精確度。3.5.3安裝護圈護圈裝于首節(jié)管端部,護圈由外殼內環(huán)和肋板三部分組成,護圈外殼套于頂進管外部,遮板端部呈20°~30°角,尾板寬度15~20厘米。1—遮板 —尾板3—套管壁 4—環(huán)梁5—筋板3.5.4安裝管節(jié)管節(jié)安裝下坑前應先進行外觀檢查包括管端面的平直度,管壁表面的光潔度及端面上有無縱向裂縫,檢查合格的管子用吊車吊到頂管工作導軌上,準備連接頂進詳見頂管穿越示意簡圖3.5.4-1:3.5.5千斤頂著力點被頂管端面上的部位是離管底1/3管徑處故千斤頂下面需要鐵,方頂鐵和橫鐵。環(huán)形頂鐵安放在管端面處它的內外徑尺寸要與管端面尺寸相適應厚度300~500毫米。它的作用是使方頂鐵傳來的頂力較均勻地分布到被頂管端面上,以免管端面頂壞。方頂鐵是在頂管過程中調節(jié)間距的墊鐵,因此方頂鐵的長度要根據(jù)千斤頂?shù)牟豢墒褂?。因為頂端間不平行,在作業(yè)時容易發(fā)生頂鐵外彈。頂管橫鐵安在千斤頂與方頂鐵之間將多只千斤頂?shù)捻斖屏鬟f到兩側的方頂鐵上。橫鐵斷面尺寸300×300毫米,長度按被頂管口徑及千斤頂數(shù)量確定,公路套管規(guī)格DN600mm鐵路套管規(guī)格為DN1500mm砼混凝土管橫鐵長度應為1.6米制做時,2231554867675m5m1.邊坡 .管 鐵 5.鐵 .頂 木 軌道頂管穿越示意簡圖3.5.4-1要求工作面要平行和平整,特別是中間一條焊縫要避免凸出。3.6頂管作業(yè)3.6.1后頂,隨挖隨頂”的施工原則。千斤頂頂進一個沖程后,千斤頂復位,在橫鐵和環(huán)形頂鐵間裝進合適的頂鐵,然后繼續(xù)頂進。頂鐵安裝應平直,頂進時嚴防偏心,以免使頂鐵崩出傷人。頂進時注意油壓變化發(fā)現(xiàn)不正常時立即停止頂進并檢查原因千斤頂活塞伸展長度應在規(guī)定范圍內以免損壞千斤頂結構。在整個頂進操作中應堅持連續(xù)作業(yè)。3.6.2管道接口管節(jié)穩(wěn)定后,在管內側兩管節(jié)對口的地方按設計要求用墊油氈或麻—石棉水泥填充密封在管內用鋼漲圈將兩節(jié)管接口支撐牢固使接口處于剛性連接,避免在頂進中受力產生錯口保證頂進過程中高程和方向的準確性鋼漲圈是用6~10mm鋼圈焊成的圓環(huán)寬26~300mm環(huán)外徑比鋼筋混凝土管內徑小30~40mm。 1—木楔2—套管3—鋼漲圈4—麻辮3.6.3人工鑿挖或精細爆破頂進管節(jié)的方向和高程的控制主要取決于人工鑿挖操作工作面上人工鑿挖但影響頂進效率,更重要影響質量控制,這就要求對人工鑿挖有嚴格的要求。1)必須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開挖,不得超挖,管底巖石弧度在120°~135°范圍內一定要保持套管壁與原巖石層表面吻合。2至0.1~0.2運。3)鑿巖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精細爆破。3.6.4碎巖石外運輸至工作坑內,然后垂直提升至地面。3.7設備吊拆進行誤差測量。進行主管穿越施工。3.8穿越管預制3.8.1在穿越套管之前,根據(jù)設計要求,選擇主管,進行布管,然后用外對口器進行度4m3.8.2組裝焊接技術要求應同一般地段相同。3.8.3組焊完畢后進行100%X射線探傷和100%超聲波探傷質量達到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3.8.4探傷合格后,按設計要求進行防腐補口。3.8.5按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對組焊完的管道進行單獨試壓。在管段兩端加封頭、進閥、放空閥和壓力表,進行水壓試驗。3.9主管的穿越3.9.1將已試壓合格的管段用吊管機吊入溝內,按設計圖紙要求安裝好套管與主管間的支撐管卡和鎂陽極帶緩慢地穿入套管中。3.9.2按設計要求進行套管與主管之間的封堵工作和陰極保護工作。3.10回填、恢復地貌3.10.1回填,并恢復至原地貌。3.10.2將穿越施工中留下的廢鋼鐵防腐材料污水油跡及其它廢棄物等全部清除。4.套管穿越施工機具配置4.1施工設備、機具表序號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用途1600噸1臺2液壓站1臺動力32臺41臺吊裝51臺6風鎬1臺716座1輛8工具房1座4.2手段用料表序號1名稱吊管規(guī)格數(shù)量2根用途2道木25×20根支撐3J21套測量4電纜三芯電源線序號5名稱小推車規(guī)格數(shù)量1臺用途推土6安全燈4盞照明7鋼絲繩吊裝8靠背板2×1付止推96m1付10頂鐵15001付推進11頂鐵15001付推進12頂鐵16001付推進13頂鐵20001付推進141付15尼龍繩φ牽引16液壓油17爬梯1幅下溝18鐵鍬20把除土19出土斗1副出口20碘鎢燈6盞照明21鋼漲圈φ13副5.人員配備(不包括管線安裝)序號工種人數(shù)工種人數(shù)1機組長132測量1機械43管工2電工24起重1電焊工25司機3氣焊工16普工107共計34人5.施工工期進度計劃表(包括主管預制)作業(yè)工期約30天,頂進作業(yè)每臺班進尺按6m計算。6.HSE保證與質量保證措施6.1HSE保證措施6.1.1現(xiàn)場設備較多,并且穿越時需連續(xù)晝夜作業(yè),機械手精神會高度緊張,因此要求施工人員相互關照,協(xié)同作業(yè),時刻注意安全。6.1.2注意現(xiàn)場的安全用電。必須由專業(yè)電工進行電工作業(yè),要時刻注意線路是否電。6.1.3試壓要有專人負責,嚴格按照試壓方案去做,要做好試壓時的安全防護工作。6.1.4穿越施工要由專業(yè)起重工指揮吊裝,要采用通俗、易懂的專業(yè)手勢、旗語等要平衡操作,嚴格遵守安全管理條例。6.1.5各工序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組織,要有齊全的安全管理資料。6.2質量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