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3/22/wKhkFmZ9SIiANr_wAAOGFi51XJI615.jpg)
![《芣苢》《插秧歌》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3/22/wKhkFmZ9SIiANr_wAAOGFi51XJI6152.jpg)
![《芣苢》《插秧歌》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3/22/wKhkFmZ9SIiANr_wAAOGFi51XJI6153.jpg)
![《芣苢》《插秧歌》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3/22/wKhkFmZ9SIiANr_wAAOGFi51XJI6154.jpg)
![《芣苢》《插秧歌》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33/22/wKhkFmZ9SIiANr_wAAOGFi51XJI61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勞動成詩,歌以詠之——《芣苢》《插秧歌》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誦讀詩歌,劃分朗讀節(jié)拍,讀出詩歌的韻律美、畫面美和情感美。2.描繪情景,還原詩歌中的勞動場面,體會勞動者的情感,思考勞動精神的內(nèi)涵。3.比較古今勞動內(nèi)涵,感受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局R鏈接】一、《詩經(jīng)》1、《詩經(jīng)》本名《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古代樂歌總集,所輯多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共305篇。至漢代,被列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始稱《詩經(jīng)》。2、《詩經(jīng)》“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陳述鋪敘。如《國風·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睂﹄u回巢棲、夕陽西沉、羊牛下山的描寫就是平鋪直敘,用了“賦”的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對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如《國風·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敝焙襞`主剝削階級為可憎的大老鼠,就用了“比”的手法。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內(nèi)容。如《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和鳴的鳥起興,說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3、重章疊句: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這種手法具有回環(huán)往復的表達效果,同時也具有音韻美、意境美、含蓄美。在內(nèi)容和主題上: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在詩歌表現(xiàn)力上: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4、誠齋體:因楊萬里而得名。其特點是:①幽默詼諧,風趣活潑。他的詩多從尋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詩中打諢取笑,涉筆成趣。如《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政人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②多寫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攝入鏡頭,構成一幅情趣盎然的圖畫,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③語言通俗明快,多用口語、俗語,使詩歌就像日常對話那樣生動有趣。如《竹枝歌七首(其一)》“吳依一隊好兒郎,只要船行不要忙”。5、白描:是用最樸素、最簡練的筆墨,不事雕琢,不加烘托,如實地勾勒人物、事件與景物的情態(tài)畫面。可用于寫景,如《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用于寫人,如《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用于敘事,如《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運用白描,,能使描寫的對象主體突出,簡潔明了,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和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窘虒W過程】【導語設計1】我們知道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我們
3000
多年前的一首古詩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擊壤歌〔先秦〕佚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于我何有哉!【導語設計2】齊讀下面的詩句,看看它們共同描繪的是什么內(nèi)容。⑴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⑵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⑶晨星理荒穢,戴月荷鋤歸。它們共同描繪的是勞動情形。勞動是最美的,是因為辛勤的勞動綻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為辛勤的勞動結出了累累的碩果。勞動是最美的,更是因為那辛勤勞作中的癡癡執(zhí)著,更是因為那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堅持,更是因為它所帶來的催人奮進的希冀。今天,讓我們走進《詩經(jīng)》,走進楊萬里的《插秧歌》,和古人一起親歷勞作的情景?!緦W習任務一】(一)整體感知誦讀詩歌,劃分朗讀節(jié)拍,讀出詩歌的韻律美。讀準字音,讀懂字義,讀出節(jié)奏,讀出情感。詩歌是文字的音樂,它是語言的藝術。我們先來讀一讀《詩經(jīng)》,看一看《詩經(jīng)》有什么樣的語言特色。
芣苢
《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明確:重章疊句,回環(huán)往復,運用疊詞,音韻和諧
插秧歌
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明確:押韻,淺顯曉暢,通俗易懂(二)誦讀指導1.《芣苢》誦讀感知⑴播放童聲朗讀,注意讀音,把握基本意思。⑵讀準字音。⑶結合注釋理解詩歌的意思,翻譯詩歌。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來。⑷朗誦這首詩歌要注意哪些要領?①把握好節(jié)奏: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②注意輕重音:助詞適當輕讀,動詞適當重讀。③讀出勞動的歡欣,內(nèi)心的熱情。2.《插秧歌》誦讀感知⑴解題:淳熙六年(1179)春,楊萬里常州任滿,西歸故鄉(xiāng)吉水,途經(jīng)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時值農(nóng)田大忙季節(jié),詩人目睹一戶農(nóng)家插秧之辛勞,作該詩。⑵指名朗讀,讀準字音(見課件)。⑶把握節(jié)奏,再次朗讀。朗讀指導:七律閱讀節(jié)拍有兩種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讀時要注意節(jié)奏,讀起來要有抑揚頓挫之感。插秧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⑷指名翻譯詩歌。種田的農(nóng)夫?qū)⒀砻鐠佋诎肟眨r(nóng)婦一把接住,小兒子把秧苗拔起,大兒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頭盔,蓑衣是戰(zhàn)甲,但似乎沒什么用,雨水從頭上進入,直濕到肩胛。喊他停下來吃早餐好休息一會兒,那農(nóng)夫低頭彎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種也還沒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鵝小鴨,不要讓它們來破壞秧苗。⑸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全詩生動地描繪了江南農(nóng)戶全家總動員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婦、大兒、小兒各有分工,拔秧、拋秧、接秧、插秧,緊張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純用描寫手法,極富表現(xiàn)力;后四句宛若一組特寫鏡頭,繪形繪聲。3.誦讀比拼女生誦讀《芣苢》,男生誦讀《插秧歌》。(三)分析詩歌的情感【分析《芣苢》】第一章:發(fā)現(xiàn)芣苢的激動。一群田家女子在田野里發(fā)現(xiàn)了芣苢(車前草),那么的鮮嫩,于是說:“我們趕緊去采,不采就老了。”于是,姐妹們就要把這些芣苢采回家。(激動心情)第二章:采摘芣苢的過程。田家姐妹開始還是一棵一棵地摘(掇:摘取,東挑西揀),后來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不管三七二十一,姐妹們加快進度,一把一把地捋(捋:動作弧度比“掇”大)也不挑揀了,一股腦兒地弄到衣兜里。(由少到多,興奮心情)第三章:采摘芣苢的收獲。開始時用提起衣襟,隨便包一下,后來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干脆把衣服扎進腰帶,直接放入衣服里,可以裝好多。(越來越多,喜悅心情,熱鬧場景)【補充】《芣苢》芣苢看似平常,實則可以入藥,據(jù)說古代人用其治療婦女不孕或難產(chǎn),反正跟女子生育有關聯(lián)。生兒育女對于人類而言可是繁衍生命的大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代尤其如此。于是,采摘芣苢的勞動,就因為充滿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氣息而具有很神圣的意義了?!镀]苢》這首詩表達出了對生命活動的感受,聞一多先生稱之為“母性本能的最赤裸最響亮的呼聲”。簡單來說,就是具有一種原生態(tài)的美。【學習任務二】描繪情景,還原詩歌中的勞動場面,體會勞動者的情感?!镀]苢》芣苢又叫車前草,我們書現(xiàn)有注釋,這種植物易得而多用,七八月間它的種子成熟之后采集就可以成藥。這就是車前草,是我們田野當中很常見的一種植物。車前草成熟了之后,種子可以曬干成藥,所以藥店里面是有車前子的。古人認為芣苢吃了的話,可以生孩子,我們講多子多福,對于勞動力缺失的古代來說,這是很重要的。1.【思考】重章疊句,都是相同的結構,換了一個詞,結構相同,只在個別的字眼上換動一下。變動的有哪些詞語——采、有、掇、捋、袺、擷——壓縮一下可以嗎?明確:在采采芣苢和薄言的重復中,節(jié)奏放緩了,畫面里的人也放慢了腳步。那是一群農(nóng)家女,在春日的暖陽里,正在無憂無慮的笑著,叫著,興高采烈,載歌載舞,在平原曠野上采著芣苢。在春光中,大家腳踏晨露,各自向田埂、路邊的雜草叢中尋找芣苢,他們興致勃勃的邊走邊唱:“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在春草的清香里,她們穿梭往來,不停地尋找著,摘取著,她們越采越多,越采越高興,熱烈的勞動,伴隨著抒情的歌聲,使整個田野都充滿了歡快的氣氛。語言的反復,重章疊句里是她們對勞動的熱愛。2.【思考】這
6
個字可以變換順序嗎?“采”是動作,而“有”是結果。從“采”到“有”,就對采集這個過程有了一般性描繪。“掇”是拾取、摘取,動作比較精細;而“捋”是成把地取下,動作比較粗放。從說文解字來看,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袺”與“襭”這兩個動詞是用裙襟盛取芣苢的具體動作。但一個是提起衣襟兜起來,另一個是兜的滿滿的,掖起衣襟兜回來??梢姡觽兊氖斋@是越來越多,真可謂是滿載而歸了?!拘〗Y】這一首詩僅僅通過六個字的變化,就把女子們發(fā)現(xiàn)芣苢、采摘芣苢再到滿載而歸的過程生動的描繪了出來。真是佩服先民們這么細致的觀察力和這么形象的語言。而這大概就是因為這些場景是他們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吧,是他們平凡生活中有趣的歌謠吧。3.請幾位同學來表演采芣苢的過程。4.請同學聆聽《芣苢》的吟唱。【總結】所以,方玉潤曾這樣評價:“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xù),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元吳師道:“終篇言樂,不出一樂字,讀之自見意思?!笨梢哉f《芣苢》是一曲勞動的快樂歌?!恫逖砀琛啡绻f《芣苢》是勞動者的群像,遠遠的向我們展示著勞動的歡樂,那讓我們再把鏡頭拉近,讀一讀楊萬里的《插秧歌》,感受田野里的特寫景象。1.觀看一段插秧視頻。2.用一個字來概括這一個插秧歌的勞動狀態(tài)?!竞献魈骄俊亢汀镀]苢》相比,《插秧歌》里的勞動有具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請結合相關詩句分析。(學生自主討論發(fā)言,教師引導補充。)預設:(1)辛苦。相關詩句: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關注細節(jié):時間、天氣。朝餐就是早飯,一大早就起來了,連早飯都沒顧得上吃。偏偏天公又不作美,還下起了雨,他們身上都被淋濕了,還得堅持干活。的確,在江南插秧一般在農(nóng)歷的三四月間,暮春時節(jié),春寒料峭,冷雨瀟瀟,他們冒雨插秧,即使戴了斗笠,穿著蓑衣,渾身上下也都濕透了,真的很辛苦。(2)緊張。相關詩句:①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關注四個動詞,體現(xiàn)了全家人都在田間地頭來忙碌著,一家人組成了流水線作業(yè),相互配合、秩序井然、齊心協(xié)力、其樂融融。②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關注比喻?!绑沂嵌钓仕蚴羌住鼻擅畹寞B用兩個比喻,把草笠比作頭盔,把蓑衣比作鎧甲,化靜為動,造成一種緊張的,似乎生命攸關的氣勢,繁忙的農(nóng)活,短暫的時間,惡劣的天氣,農(nóng)人們就像戰(zhàn)士一樣勞作著,從而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即使雨從頭濕到腳,農(nóng)民們也沒有停止勞作。農(nóng)諺說“不誤農(nóng)時”,這是要搶時間,怕耽誤了農(nóng)時,緊張到了什么程度?水田如戰(zhàn)場,插秧如作戰(zhàn)。③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關注細節(jié):朝餐、半霎。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為了搶時間,他們很早就起床干活兒,甚至當早飯送到了田間,他們都不愿意停下來歇會兒?!钥嗄蛣诘木瘼苎砀蠢紊P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關注對話:他對送飯的人說,插的秧苗根基還不牢固,照管好鵝兒和小鴨,不能讓他們下地來毀壞秧苗。言外之意就是說,至于我們吃飯和休息的事兒,那是顧不上了。這樣簡短而質(zhì)樸的話語,蘊含著多么豐富的內(nèi)容呀!【合作探究】《芣苢》《插秧歌》不同點:
明確:
拓展閱讀觀刈麥⑴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⑵。婦姑荷簞食⑶,童稚攜壺漿⑷,相隨餉田去⑸,丁壯在南岡⑹。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⑺,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⑻。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⑼,右手秉遺穗⑽,左臂懸敝筐⑾。聽其相顧言⑿,聞者為悲傷⒀。家田輸稅盡⒁,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⒂,曾不事農(nóng)桑⒃。吏祿三百石⒄,歲晏有余糧⒅。念此私自愧⒆,盡日不能忘⒇。⑴刈(yì):割。⑵覆(fù)隴(lǒng)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覆:蓋。隴:同“壟”,這里指農(nóng)田中種植作物的土埂,這里泛指麥地。⑶婦姑:媳婦和婆婆,這里泛指婦女。荷(hè)簞(dān)食(shí):用竹籃盛的飯。荷:背負,肩擔。簞食:裝在簞笥里的飯食。⑷童稚(zhì)攜壺漿(jiāng):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湯與水。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或湯。⑸餉(xiǎng)田: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飯。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⑻但:只。惜:盼望。⑼其:指代正在勞動的農(nóng)民。傍:同“旁”。⑽秉(bǐng)遺穗:拿著從田里拾取的麥穗。秉,拿著。遺穗,指收獲農(nóng)作物后遺落在田的谷穗。⑾懸:挎著。敝(bì)筐:破籃子。⑿相顧言:互相看著訴說。顧:視,看。⒀聞者:白居易自指。為(wèi)悲傷:為之悲傷(省略“之”)。⒁輸稅(shuì):繳納租稅。輸,送達,引申為繳納,獻納。⒂我:指作者自己。⒃曾(céng)不事農(nóng)桑:一直不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曾:一直、從來。事:從事。農(nóng)桑:農(nóng)耕和蠶桑。⒄吏(lì)祿(lù)三百石(dàn):當時白居易任周至縣尉,一年的薪俸大約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吏祿:官吏的俸祿?!盯謿q晏(yàn):一年將盡的時候。晏,晚。⒆念此:想到這些。⒇盡日:整天,終日。創(chuàng)作背景《觀刈麥》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這首詩大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間,是白居易任縣尉時有感于當?shù)厝嗣駝趧悠D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請你選取最有感悟的句子說一說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勞動者形象和詩人形象。明確:勞動者:辛勤勞作的人們,驕陽似火,揮汗如雨的他們,累到精疲力盡也不得休息。然而繁重的賦稅壓榨了他們所有的口糧,即便是起早貪黑也依然食不果腹,饑腸轆轆的婦人只能靠田間拾來的一點麥子充饑。詩人: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體現(xiàn)了詩人的道德觀念和為民著想的形象。表現(xiàn)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緦W習任務三】1.理解勞動精神,創(chuàng)作時事短評有人說,勞動讓人“吃苦”?!恫逖砀琛访枥L一家四口農(nóng)忙時冒雨插秧的緊張生活,表現(xiàn)出農(nóng)事的辛苦與繁忙;有人說,時代變了,我們完全可以用AI人工智能,機器人代替采摘插秧這樣的勞動。對于這些觀點、現(xiàn)象,你怎么看?結合這兩首詩談談你的觀點,寫一則300字左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 六 測量第2課時 課桌有多長說課稿 北師大版
- 《1 負數(shù) 》(說課稿)-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2024秋四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第19課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說課稿 新人教版001
- 代銷材料合同范例
- 路塹紫穗槐種植施工方案
- 5《守株待兔》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慶城硅pu跑道施工方案
- 5《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說課稿-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京東店鋪運營合同范例
- 住宅劃地出售合同范本
- 蟲洞書簡全套8本
- 2023年《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法》專題普法宣傳
-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下冊口算題大全
- 和平精英電競賽事
- 熱應激的防與控
- 輸液港用無損傷針相關知識
- 高標準農(nóng)田施工組織設計(全)
- 職業(yè)安全健康工作總結(2篇)
- 14S501-1 球墨鑄鐵單層井蓋及踏步施工
- YB 4022-1991耐火泥漿荷重軟化溫度試驗方法(示差-升溫法)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設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