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19篇(原文+譯文+賞析+考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C/34/wKhkGWaJ3lqAMWJcAAMmmtoECEA298.jpg)
![202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19篇(原文+譯文+賞析+考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C/34/wKhkGWaJ3lqAMWJcAAMmmtoECEA2982.jpg)
![202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19篇(原文+譯文+賞析+考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C/34/wKhkGWaJ3lqAMWJcAAMmmtoECEA2983.jpg)
![202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19篇(原文+譯文+賞析+考點)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C/34/wKhkGWaJ3lqAMWJcAAMmmtoECEA2984.jpg)
![202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19篇(原文+譯文+賞析+考點)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C/34/wKhkGWaJ3lqAMWJcAAMmmtoECEA29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文19首01觀滄海(曹操)【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咀g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壯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來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举p析】《觀滄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皷|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坝^”字起到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體現(xiàn)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詩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yún)s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于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fā)性,更能激發(fā)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這首詩全篇寫景,其中并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讀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fā)進取,立志統(tǒng)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huán)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寫景部分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xiàn)了大海,也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于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xiàn)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主題】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抱負?!緦懛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詩歌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虛寫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氣勢宏偉,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2.意境開闊,氣勢雄渾?!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詩人在《觀滄?!芬辉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2.《觀滄?!芬辉姷闹饕磉_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是:,。3.《觀滄?!分型ㄟ^豐富奇特的想象創(chuàng)造宏偉意境,抒發(fā)了作者寬廣胸懷和豪邁氣概的詩句,;,。4.《觀滄?!芬辉娭袑懘蠛K▌邮?,山島高聳突兀的句子是:,。5.《觀滄?!分性敿殞懺娙艘姷降木跋蟮木渥邮牵?,。,。6.《觀滄?!分忻鑼懺娙讼胂笾械木跋蟮木渥邮牵海?,?!敬鸢浮?.樹木從生,百草豐茂。2.東臨碣石,以觀滄海。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4.水何澹澹,山島竦峙。5.樹木從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二、閱讀理解1.本詩作者,不僅是建安時期一位杰出的詩人,還是封建社會一位杰出的、軍事家。2.按要求填寫原詩中的語句。①實寫詩人所見之景的句子是:。②虛寫詩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3.前三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寫的是動景,寫的是靜景。4.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所表現(xiàn)的畫面描述出來。5.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辭手法是?詩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7.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這首詩通過寫作者在遠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見的壯觀景象,展現(xiàn)了詩人寬廣的胸襟。B.詩歌前四聯(lián)寫詩人登上碣石山看見山島聳立,樹木茂盛,大海波瀾壯闊的景象。C.第五、六聯(lián)通過豐富的想像,寫出滄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氣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壯的樂曲,在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悲從中來,發(fā)出感慨?!敬鸢浮?.曹操政治家2.①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3.①水何澹澹、秋風蕭瑟、洪波涌起;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動景靜景各寫一點即可)4.(樹木凋零)秋風陣陣,呼呼作響,詩人站在遼闊的在海邊,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心潮與大海一起涌動,感慨萬千。(只作翻譯1分,有想象內容1分)5.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6.互文?!叭簟笔呛孟氲囊馑迹瑢懗龃蠛M掏氯赵滦浅降膲验熤?,體現(xiàn)詩人的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7.D0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原文】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咀g文】樹上楊花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jīng)過五溪。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賞析】王昌齡和李白都是唐時著名的詩人,兩人是很要好的朋友。李白寫這首詩的緣由,從詩題可以直接知道:李白聽到好朋友王昌齡被貶謫(左遷)到荒遠的龍標去的消息,遙對著朋友所在的方向,寫下這首詩寄給他。一二句寫景敘事。在揚花落盡、子規(guī)悲啼的暮春時節(jié),忽然聽到好友遠貶龍標的消息,這于作者無異晴天霹靂。在這時節(jié),作者眼前飄舞的只是零落的揚花,耳邊聽到的只是子規(guī)的悲啼?!皳P花”,含飄零之感,喚起讀者對王昌齡流落遠方的擔憂;“子規(guī)”,有離別之恨,觸發(fā)宦游異鄉(xiāng)的人們的心頭的凄情;“五溪”,本已是極偏遠的地區(qū);而“龍標”,卻還在更荒僻的遠方……這種種的愁情離緒疊加在作者心頭,更加以悲景襯托離情,表現(xiàn)出作者對好友旅途艱辛、貶所荒遠的深切同情。三四句借景抒情?!拔摇币獙⒆约旱倪@一片憂愁之心托寄給明月,讓它陪伴著好友一直跟隨到夜郎西。在這里,作者大膽想象,直接袒露自己聽到朋友遠謫后的內心情感。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對好友身遭貶謫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所有這些,真切地傳達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貶后的心靈震撼以及由此而引發(fā)出來的強烈的主觀感情。全詩就事寫景,借景抒情,特別是運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關照和安慰之情,從而使這首詩成為友情詩中的名篇?!局黝}】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借明月來表達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安慰之情。【寫法】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寫景,獨取漂泊不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切合當時情境,雖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xiàn)。2.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3.想象奇特,將月亮人格化,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這體現(xiàn)了李白浪漫主義風格,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和痛惜之情。【常見考題】一、復習要點1、前兩句:寫景兼點明時令、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融情入景、寫景和敘事相結合、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2、后兩句:借月抒懷、表達對友人的思念、浪漫主義詩風的表現(xiàn)、表現(xiàn)愁的詩句。二、常見考題(一)理解性默寫1.詩中與蘇軾的詞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境相似,借月來表達美好祝愿的詩句是:,。2.本詩中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意境相近的詩句是:,。3.本詩中以景寫哀,襯托作者聽到友人貶遷的消息后傷感的詩句是:,。4.本詩中借月抒懷,表達對即將遠去的友人的關懷惦念之情的詩句是:,。5.詩中融情于景,突出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寫出貶謫之地偏遠的詩句是:,。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詩人對友人強烈思念的詩句是:,。【答案】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3.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5.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6.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二)閱讀理解1.第一句選取了楊花與子規(guī)兩個意象,有什么作用?2.第二聯(lián)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作者為什么要把“愁心”寄與“明月”?4.首句點出,第二句傳達出。5.請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這句詩,從修辭和作者情感兩個角度進行賞析。6.這首詩的作者是:。7.詩人通過哪些景物表達離別傷感的愁緒?8.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詩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請結合詩句內容分析擬人手法的作用。9.首句中寫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樣的氣氛?10.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詩人運用了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個角度,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其作用。11.全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12.詩歌后兩句語言凝練,內涵豐富,你從中讀出了哪幾層意思?13.詩人通過描寫景物,表達了。14.請從修辭的角度對詩歌的后兩句進行賞析?!敬鸢浮?.楊花與子規(guī)兩個意象作用是:點明時令,點明主旨,營造基調氣氛。楊花象征離別與漂泊,子規(guī)啼聲悲哀。2.第二聯(lián)把明月人格化,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與同情。3.因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見月如見作者。4.聞訊的時節(jié)——暮春。詩人為朋友的不幸而悲傷的感情。5.擬人,抒發(fā)了作者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關心之情。6.李白7.楊花、子規(guī)、明月(兩個即可)8.示例:擬人修辭,把明月當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夜郎西。9.楊花和子規(guī)鳥。渲染了無限悲涼感傷的氣氛。10.示例1:擬人修辭,把明月當作使者,表達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示例2:奇特的想象,把無知無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夜郎西。示例3:情景交融(或以景傳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11.抒發(fā)了詩人對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關心,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涼而充滿了深深的擔憂之情。12.(1)詩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給明月;(2)詩人和朋友可以同時看到高照的明月。(3)希望明月盡快帶去詩人對朋友的問候。13.離別傷感的愁緒。14.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詩人把離別的愁緒托付給明月;希望明月盡快帶去詩人對朋友的問候。03次北固山下(王灣)【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咀g文】彎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走。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海上的太陽在殘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舊年未盡時已至。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該怎樣寄回家鄉(xiāng),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賞析】這是一首五律詩,最早見于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岳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shù)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鳖i聯(lián)被明代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時序匆匆交替,這怎不讓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是人物一說理。卻在描寫景物中蘊含理趣。海日生于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而引發(fā)的懷鄉(xiāng)情思,熔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全詩和諧優(yōu)美,妙趣橫生。堪稱千古名篇。該詩以對偶句發(fā)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扒嗌健秉c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xiàn)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lián)馳譽當時,傳誦后世,但并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優(yōu)美的?!局黝}】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fā)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緦懛ā吭⑶橛诰埃爸泻?。海日生于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以小景與大景相互映襯,寫出江面開闊景象)的句子是:。2.現(xiàn)在可用來表示客觀形勢大好,事業(yè)發(fā)展勢頭正旺的詩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游子思鄉(xiāng)情深的詩句是:。4.《次北固山下》蘊含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未來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現(xiàn)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guī)律;晝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悅)是:。【答案】1.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3.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二、閱讀理解1.“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2.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3.首聯(lián)中的、兩個詞已暗含身在異鄉(xiāng)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4.詩的前二聯(lián)中,描寫遠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5.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展現(xiàn)的畫面。6.首聯(lián)中總寫北固山秀麗景色的兩個詞語是、。7.頸聯(lián)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任意選擇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8.“潮平兩岸闊”的“闊”字,用得極妙,請簡析。9.對這首詩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以對偶句發(fā)端,寫了詩人回鄉(xiāng)看到的家鄉(xiāng)美景。B.詩的頷聯(lián)寫景致的缺憾:殘夜中的海日和舊年中的江春,使人頓生惆悵之情。C.頸聯(lián)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代勝過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詩寫景逼真,虛實結合,抒情真摯,首尾呼應,渾然一體。10.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游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B.詩的頸聯(lián)寫景致的缺憾:殘夜中的海日和舊年中的江春,使人頓生惆悵之情。C.尾聯(lián)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D.在唐朝的詩人里,王灣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這首五言絕句卻使他留名青史。11.找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A.首聯(lián)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xiāng)、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B.誦讀頷聯(lián)時應該使用上揚的語調,體現(xiàn)詩句平野開闊、大江直流的宏大氣勢。C.頸聯(lián)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通過擬人手法,在描寫景物和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D.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xiāng)的喜悅、激動的心情?!敬鸢浮?.停泊,停留2.思念故鄉(xiāng)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3.客路行舟4.潮平兩岸闊5.春潮涌漲,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齊平,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6.青山、綠水。7.示例一: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更蘊含自然理趣:新生的美好事物往往產(chǎn)生于舊事物中。示例二: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示例三:表現(xiàn)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身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頓生思鄉(xiāng)之情。示例四:將“生”和“入”擬人化,把“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景中寓情,思鄉(xiāng)而不低沉,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哲理,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引發(fā)人們對未來美的遐想,是千古傳誦的佳句。8.①“闊”表現(xiàn)長江水波激蕩,春潮涌流,江水幾與岸平,顯得江面廣闊浩渺,視野也因之開闊。②又寫出了春天已到,冰雪消融,大地回春,春意已濃的景象。③“闊”字,又抒發(fā)胸懷,展示詩人開闊的胸襟。9.D10.D11.D04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譯文】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举p析】《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悲秋的作品,秋木的凋零讓人聯(lián)想到生命的衰老和終結,難免讓人感到悲傷。整首小令只有五句,但是卻描繪出了一副凄涼動人的場景,表達出旅人遠在他鄉(xiāng)的凄苦心境。這首小令的前三句都是名詞和形容詞,作者根據(jù)意向將它們排列起來,表達出了自己豐富的情感,抒發(fā)了羈旅游子的悲苦情懷。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其藝術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凄涼悲苦的意境。二、使用眾多密集的意象來表達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詩情。三、善于加工提煉,用極其簡練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遠行圖。四、采用悲秋這一審美情感體驗方式,來抒發(fā)羈旅游子的悲苦情懷,使個人的情感獲得普遍的社會意義??傊?,《天凈沙·秋思》屬于中國古典詩歌之中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盡管它屬于曲體,但實際上,在諸多方面體現(xiàn)著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征?!局黝}】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蒼茫蕭瑟的夕照秋景圖,表達了游子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凄苦、惆悵之情?!緦懛ā?.對比映襯。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2.情景交融?!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散曲家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寫秋天農(nóng)村晚景的句子是:。2.《天凈沙·秋思》中不僅寫景,而且寫人,于暮色蒼茫中,烘托出一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xiāng)、羈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3.《天凈沙·秋思》中點名主旨,寫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4.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渲染蕭條、冷落、凄涼氣氛的寫景的句子是:。5.該曲的主旨句是:。6.《天凈沙·秋思》中將不同景物組接在一起,從正反兩反面拱托出羈旅游子內心的凄楚與悲愴(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繪了一幅秋原黃昏行旅圖)的句子是:。7.用一幅清雅、安適的畫面反襯出天涯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答案】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5.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6.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7.小橋流水人家二、閱讀理解1.這首元曲的作者是(人名),號,元代戲曲作家、散文家。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寫自然景物的不朽之作,被譽為“”,為歷代所傳誦。抒發(fā)了詩人的情緒。2.曲中的“昏鴉”是指。3.這首小令描寫了九種景象,渲染了的氣氛,表現(xiàn)了一個長期漂泊的異鄉(xiāng)人的悲傷惆悵之情,表現(xiàn)全曲中心的句子是。4.下列各句中,與“斷腸人在天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項是()A.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B.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D.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5.下列各句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用具有特點的景物寫秋,描繪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B.景與情結合,表現(xiàn)了天涯游子的悲涼感情C.“夕陽”“天涯”交代了時間、地點。“斷腸人”今夜宿誰家?在“小橋流水人家”D.讀者是隨著秋思滿腹的主人公的腳步、視線、思緒進入這幅畫卷的。6.下面對本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枯藤老樹昏鴉”,渲染了一種蕭條暗淡的氣氛。B.“古道西風瘦馬”,描繪出一幅冬風蕭瑟、蒼涼凄苦的畫面。C.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D.這首詩句法別致,前三行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義豐。7.下列對“夕陽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點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時間。B.渲染既溫情又悲涼的特殊氛圍。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渾然一體。D.烘托抒情主體悵惘若失的心緒。8.以下對該曲內容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對故鄉(xiāng)所發(fā)的情思。B.曲中凄涼與溫馨的景象交織,催發(fā)了游子的感觸。C.曲中“古道西風瘦馬”與“斷腸人”等詞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D.前三句用九個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營造出悲涼的氛圍。9.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10.用簡要的語言欣賞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1.簡要分析“夕陽西下”一句的表達作用。12.“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3.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15.積累句子。(1)積累兩句有關“秋”的詩句或詞句。(2)中國古代關于清明、七夕、重陽的詩詞很多,請你選擇其中一個節(jié)日,寫出相關的詩句或詞句。(3)積累兩句以“思鄉(xiāng)”為主題的詩句?!敬鸢浮?.馬致遠“東籬”“秋思之祖”因思鄉(xiāng)產(chǎn)生的孤寂愁苦2.黃昏時歸巢的烏鴉3.蕭條,冷落,凄涼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C5.C6.B7.C8.D【解析:“前三句用九個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表述不對,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有枯藤、老樹、昏鴉,以及西風”?!?.深秋晚景圖。10.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1.點明了游子思鄉(xiāng)的特定時間;渲染了悲涼氛圍;同時使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12.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離人思鄉(xiāng)的孤寂愁苦情緒。13.用西下的夕陽襯托,又直接抒發(fā)游子孤苦寂寞的思鄉(xiāng)之情。14.孤寂愁苦,思念家鄉(xiāng)。15.(1)示例一: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罚┦纠汉馇镌聝上嗪?,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2)示例:(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七夕)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重陽)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3)示例: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②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05峨眉山月歌(李白)【原文】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咀g文】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從清溪出發(fā)奔向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举p析】《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在途中寫的一首依戀家鄉(xiāng)山水的詩。詩人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間吐出的半輪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總是隨江流。夜里船從清溪驛出發(fā),要向三峽駛去,船轉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見了。全詩用了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xiàn)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構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也有思鄉(xiāng)的情懷?!局黝}】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依戀家鄉(xiāng)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寫靜態(tài)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tài)之景。第三句寫出發(fā)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寫法】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也有思鄉(xiāng)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常見考題】一、理解性默寫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游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寫月映清江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fā)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是,?!敬鸢浮?.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二、閱讀理解1.“半輪秋”“影”分別是什么意思?2.詩歌首句點出了詩人遠游季節(jié)的是“”字,第一、二兩句分別以仰望和的不同視角,寫出動靜之景。詩歌三、四兩句寄托了詩人的情感。3.詩中連用五個地名,這在絕句中是獨一無二的,請寫出這五個地名,結合詩歌內容說說這樣寫的作用。4.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詩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畫面。5.說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處。(寫出了峨眉山月怎樣的一種動中之景?)6.這首詩構思精巧,歷來為人稱道。其精巧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7.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答案】1.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影:皎潔的月影,或月光的影子。2.秋俯視對朋友的思念(對朋友的不舍、牽掛等具體化且意近詞語均可,若只答“復雜”這樣不具體的不得分,或只答“不舍”或“思念”等這樣不準確的也不得分)3.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構思精巧,連用五個地名構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4.峨眉山巍峨聳立,半輪淡淡的秋月悄然懸掛在山頭,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塊碧玉晶瑩可愛,江水流動,月影也隨著江水前行。5.“入”和“流”兩個動詞描繪出這樣一幅畫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6.連用五個地名構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7.抒發(fā)了作者離鄉(xiāng)江行思友之情和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或:表達了作者的依依惜別和對故鄉(xiāng)(友人)的思念之情。)06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原文】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譯文】岐王府邸里時常相見,崔九堂前您的音樂多次聽聞。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風景,在落花時節(jié)又重逢李君?!举p析】這是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卻包含著豐富的時代生活內容。四句詩,從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聞”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聞”、“逢”之間,聯(lián)結著四十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盡管詩中沒有一筆正面涉及時世身世,但透過詩人的追憶感喟,讀者卻不難感受到給唐代社會物質財富和文化繁榮帶來浩劫的那場大動亂的阻影,以及它給人們造成的巨大災難和心靈創(chuàng)傷。確實可以說“世運之治亂,華年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孫洙評)。正像舊戲舞臺上不用布景,觀眾通過演員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極廣闊的空間背景和事件過程;又像小說里往往通過一個人的命運,反映一個時代一樣。這首詩的成功創(chuàng)作似乎可以告訴我們:在具有高度藝術概括力和豐富生活體驗的大詩人那里,絕句這樣短小的體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現(xiàn)如此豐富的內容時,又能達到怎樣一種舉重若輕、渾然無跡的藝術境界?!局黝}】前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著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之情;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緦懛ā咳娬Z言極平易,而含意極深遠,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表達了時世凋零喪亂與人生凄涼飄零之感?!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表達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念的兩句是:,。2.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隱寫“風景不殊,江河有異”的亂世時難的景況,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敬鸢浮?.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二、閱讀理解1.解釋下列詞語。尋常:。聞:。正是:。好風景:。2.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誼之深,又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開元盛世”的繁華。B.詩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時節(jié)”比喻詩人和李龜年潦倒凄涼的處境和唐王朝國運的衰落。C.詩的前兩句敘事,后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現(xiàn)主題。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落花時節(jié)”有什么特殊含義?5.賞析后兩句詩的表現(xiàn)手法及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敬鸢浮?.尋常:經(jīng)常。聞:聽過。正是:現(xiàn)在正值。好風景:明媚美好的春日。2.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C)3.對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對國運衰微的現(xiàn)實的無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4.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時不再。(不只是寫景。不僅點明暮春時令,而且隱喻著彼此飄零、社會動亂、民生凋敝等家國之情。)5.表現(xiàn)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襯離亂世事和沉淪身世。思想感情:抒發(fā)對時世之凋敝喪亂與人生凄涼飄零的感慨之情。07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原文】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咀g文】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zhàn)場旁邊盛開?!举p析】這是一首五言絕句,詩作表現(xiàn)的不是一般的節(jié)日思鄉(xiāng),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前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早結束戰(zhàn)亂的渴望。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劈頭一個“強”字,則表現(xiàn)了詩人在戰(zhàn)亂中的凄清景況。第二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據(jù)《南史·隱逸傳》記載:陶淵明有一次過重陽節(jié),沒有酒喝,就在宅邊的菊花叢中獨自悶坐了很久。后來正好王弘送酒來了,才醉飲而歸。這里反用其意,是說自己雖然也想勉強地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可是在戰(zhàn)亂中,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來送酒助興。此句銜接自然,明白如話,巧用典故,寫出了詩人旅途的寂寞和凄涼,暗寓著題中“行軍”的特定環(huán)境。第三句寫詩人在佳節(jié)之際想到了長安故園。開頭一個“遙”字,渲染了自己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烘托了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接著詩人將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濃縮到了“故園菊”上,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思念?!皯z菊”再次呼應了題目中的“九日”,又點出了“長安故園”。最后一句是想象,緊扣詩題中的“行軍”二字,詞句虛實結合,將惜花、思鄉(xiāng)、感時傷懷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寄寓著詩人對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國事的憂慮,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強烈愿望。【主題】此詩以重陽登高為題,表達的不是一般的節(jié)日思鄉(xiāng),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深深關切?!緦懛ā繌男形乃悸飞峡矗@首詩由欲登高而引出無人送酒的聯(lián)想,第二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又由無人送酒遙想故園之菊,復由故園之菊而慨嘆故園為戰(zhàn)場,蟬聯(lián)而下,猶如彈丸脫手,圓美流轉。全詩語言樸實,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寫自己對飽受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等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等渴望的詩句是:。2.表現(xiàn)出強烈的無可奈何的情緒,也寫旅況的凄涼蕭瑟,無酒可飲,更無菊可賞,暗寓著題中“行軍”的特定環(huán)境的句子:。【答案】1.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2.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二、閱讀理解1.這首詩寫到了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這首詩寫了這一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從、等詞語中可以看出。3.“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4.“遙憐”二字別有韻味,請從藝術表現(xiàn)手法以及表達思想情感這兩方面加以簡析。5.詩人在詩中提到了與重陽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哪些風俗?6.怎樣理解“強欲登高去”中的“強”字?7.作者特別強調思念、憐惜長安故園的菊花,你能說出菊花的深層含義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8.從本詩中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懷?9.下列對詩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xiàn)的不是一般的節(jié)日思鄉(xiāng),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B.首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劈頭一個“強”字,則表現(xiàn)了詩人在戰(zhàn)亂中的凄清境況。C.第三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說自己雖然也想勉強地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可是在戰(zhàn)亂中,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來送酒助興。D.結句用的是敘述語言,樸實無華,但是寓巧于樸,寓意深長,耐人咀嚼,使全詩的思想和藝術境界出現(xiàn)了一個飛躍。10.這首詩與孟浩然《過故人莊》都有“菊”這個意象,它們有什么不同?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敬鸢浮?.重陽節(jié);“登高”“送酒”“菊”(答出其中一點即可)2.重陽節(jié)“九日”“登高”3.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詩人一是直抒其情,“遙憐”一詞將詩人對故園的思念和擔憂直接表現(xiàn)出來;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繪了長安故園紛飛的戰(zhàn)火,殘垣斷壁間叢叢寂寞開放的菊花,以寫故園菊來寫故園長安,讓讀者仿佛看到幅鮮明的戰(zhàn)亂圖,從而形象地表達詩人對故園的思念和對國事的憂慮。4.作者運用想象,描繪了在戰(zhàn)場中開放的故園菊花,表達了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以及對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其他意思合理也可)5.登高、飲酒、賞菊6.強,是勉強,是不愿為之而又不得不為之的心態(tài)體現(xiàn)。7.以“故園菊”代表整個故園長安,這樣寫,以個別代表一般,顯得形象鮮明,具體可感。8.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9.C10.示例:岑詩中的菊花盛開在戰(zhàn)火紛飛的家鄉(xiāng),表達的是詩人思鄉(xiāng)的惆悵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寄托著對和平的渴望;孟詩中的菊花開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生活富足的農(nóng)家小院中,表達了作者對恬靜閑適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08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原文】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咀g文】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举p析】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愫的詩作。全詩把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于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觸發(fā)了征人鄉(xiāng)思的情愫。“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月夜聞笛時的迷惘心情?!耙灰埂焙汀氨M望”寫出了征人深重而急切的思鄉(xiāng)之情,不盡的鄉(xiāng)愁溢于言表。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xiāng)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xiāng)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末句用擬想中的征人望鄉(xiāng)的鏡頭加以表現(xiàn),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局黝}】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xiāng)情的詩作,從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濃烈的鄉(xiāng)思和滿心的哀愁之情?!緦懛ā窟@首詩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平緩,寓情于景,以景寫情,寫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常見考題】一、理解性默寫1.《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表現(xiàn)邊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2.《夜上受降城聞笛》表現(xiàn)征人滿懷愁緒,凝望故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是:。【答案】1.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2.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二、閱讀理解1.這是一首邊塞詩,說說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詩歌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畫面?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技巧?3.前兩句用“沙似雪”、“月如霜”營造了怎樣的環(huán)境氣氛?4.請簡要分析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首詩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的絕唱,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5.詩中“沙似雪”、“月如霜”兩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出邊塞怎樣的環(huán)境特點?6.發(fā)揮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描繪一二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敬鸢浮?.詩作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愫和滿心的哀愁。2.畫面:詩歌前兩句寫了“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圖?;蛘呋卮鸫竽乱箞D。藝術技巧:①詩人采用比喻的修辭,將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將明月比作嚴霜,生動而形象地寫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烘托了人物悲涼的心情,為下文思鄉(xiāng)做鋪墊;②情景交融:詩的前兩句通過寫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環(huán)境的凄清與寒苦,為下兩句寫戍邊將士思鄉(xiāng)做鋪墊。3.營造了邊塞的荒涼、凄冷的氛圍。4.抒發(fā)了詩人濃烈的思鄉(xiāng)、滿心的哀愁。(表達了詩人懷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情感。)(答出思鄉(xiāng)即可)5.描繪出一種寒冷、凄涼的環(huán)境特點。6.舉目遠眺,蜿蜒數(shù)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臺,回樂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飛舞,烽火臺上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描繪出兩個比喻句“沙似雪”“月如霜”)09秋詞(劉禹錫)【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咀g文】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秋日晴空萬里,一只仙鶴排開云層扶搖直上,便引發(fā)我的詩情飛上云霄?!举p析】劉禹錫,字夢得,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篇。其作品《陋室銘》為人們所熟知。一生經(jīng)歷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貶為連州刺史,又接連被貶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這首詩是劉禹錫被貶朗州后所作。詩人一改傳統(tǒng)秋詞的凄涼情調,贊美了秋天的開闊明麗,反映出詩人樂觀情緒和不屈的斗志。首句,從自古詩家詞人逢秋而悲落筆,道出了詩人們對秋天的悲涼心緒,傾訴悲涼寂寞之感。一個“悲”字寫盡歷代詩人逢秋之心境,為下文詩人寫出與眾不同之筆盡其所能。第二句,詩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個“春”字點出富有朝氣,充滿生機與活頁紙力,恰與前句的“寂寥”形成鮮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詩人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不因秋景之衰而氣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順而自餒。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為背景,用“一鶴”正振翅沖破云層,翱翔天空來托物言志,借鶴而寫離開“樊籠”復返自然,擺脫羈絆的欣喜躍然紙上。寫景開闊明麗,令人精神爽朗,耳目為之一新,這是一只多么灑脫自在,奮發(fā)向上的鶴??!尾句,“引”字不僅有獨樹一幟,標新立新之效,還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鯤鵬展翅九萬里”的遠大志向。全詩落筆恢弘,從遙遠的時空下筆,一幅“秋日晴空”既給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點化出與眾不同的觀點,寫景為言志作鋪陳,在一片開闊美麗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圖,這種大開大闔之作在唐詩之中也不多見?!局黝}】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贊頌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緦懛ā咳姎鈩菪蹨啠饩硥邀?,融情、景、理于一爐,表現(xiàn)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扒锶談俅撼保脤Ρ仁址ǎ瑹崆橘澝狼锾?,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的有力否定?!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詩中能夠表現(xiàn)詩人昂揚奮發(fā)的創(chuàng)作精神的句子:。2.詩中體現(xiàn)詩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獨創(chuàng)新視角的句子:。3.詩中運用鮮明的對比來表現(xiàn)作者觀點的句子:。4.詩中描寫秋天美景的詩句:。5.白居易有詩云:“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斷腸是秋天?!睒O言秋之悲涼,本詩中與之情調相反的句子:。6.詩中熱情歌頌秋天的句子:。7.詩中能夠表現(xiàn)作者推陳出新,賦予秋天新內涵的句子:?!敬鸢浮?.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6.我言秋日勝春朝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二、閱讀理解1.詩歌的一、二兩句用到了的寫作手法,表達作者的心情。2.前人寫詩填詞講究煉字,談談詩歌第三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中“排”字的表達作用。3.本詩作者表達了對秋的什么迥異態(tài)度?4.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詩中的“鶴”的?5.詩的一、二句表露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6.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7.賞析“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句。8.賞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詩句。9.“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10.你認為這首詩最可貴的是什么?11.秋天可寫的景物很多,劉禹錫在詩中為什么只寫沖天而上的一鶴?有何深意?12.結合具體形象簡要說說最后兩句詩對你人生態(tài)度的影響。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秋詞》描繪了一幅鶴飛沖天的畫面,在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傾訴詩人的情懷。B.這首詩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寫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悟。C.這首詩通過對秋景的描寫,體現(xiàn)了蕭瑟空虛、冷落荒涼的感傷情調。D.這首詩抓住一鶴凌云這一事物進行描繪,展現(xiàn)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翾浮的開闊景象,體現(xiàn)了越向上,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答案】1.對比樂觀開闊2.“排”,在這里是“排開、推開”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黃鶴一飛沖天,仿佛沖破白云阻隔的氣勢,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3.借“鶴”,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飛,排云直上,矯健凌厲,體現(xiàn)了激越向上,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4.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奮發(fā)有為。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xiàn)。5.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豁達的心境。用了對比的手法,即將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頌秋進行對比來表現(xiàn)的。6.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激越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氣爽的天氣,看見黃鶴直沖云霄,詩人心情豁然開朗,詩情廣闊,于是說“我言秋日勝春朝”。7.詩人抓“鶴飛沖天”的景觀加以描繪,展現(xiàn)出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云的鶴,似乎也載著詩人的一縷詩情,直沖霄漢。在詩人看來“鶴”是不屈的化身,它給于讀者的感受,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8.自古以來文人筆下的秋天,往往是肅殺、冷清,令人傷感凄涼。而在我看來秋天遠勝初春。詩人一反常情,表達了對秋天的贊美,抒發(fā)了詩人積極樂觀的思想情感。9.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詩人看來更易激發(fā)靈感和激情,使人產(chǎn)生積極奮發(fā),昂揚向上的精神氣概。詩中蘊含著詩人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10.這兩首詩最可貴的是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11.借托鶴沖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運面前決不低頭、奮發(fā)向上的積極精神。12.屬主觀題,可從雖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饒,具備奮斗精神這個角度闡述。13.C10夜雨寄北(李商隱)【原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漲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咀g文】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xiāng),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么思念你!【賞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隱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很有意境。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的形式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作者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的思想感情。后兩句通過設想來日重逢暢談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余味無窮。李商隱的愛情詩多以典雅華麗、深隱曲折取勝,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指妻子。詩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滿了深深的懷念之情。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局黝}】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寫法】三、四句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想象將來與親友團聚、剪燭夜話的詩句是:。2.表達詩人思念朋友,渴望團聚的詩句是:。3.設想未來相逢景象,表達深沉離情的句子是:。4.盼望有朝一日與友人相聚的歡快快場景的語句是:。5.超越時空,想象日后重逢時的情景的詩句:。6.詩中蘊含宦途失意、羈旅他鄉(xiāng),思鄉(xiāng)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涼蕭瑟的景色之中的詩句是:。7.《夜雨寄北》詩中寫思歸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詩句是:,;寫出了對未來歡聚的向往之情的詩句是:,。【答案】1.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3.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5.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6.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7.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二、閱讀理解1.文學常識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學史上有“大李杜”之稱,而本詩的作者和杜牧則有“小李杜”之稱。2.解釋下列詩句中加下畫線的字的意思。①何當共剪西窗燭[何當]:②卻話巴山夜雨時[卻話]:3.詩人想像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邊剪去燃盡的燭芯,一邊回味這巴山的綿綿夜雨。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怎樣的心情?4.簡析詩中“漲”字的妙處。5.“秋”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兩個“期”字,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6.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詩人今夜的心境。7.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8.從寫法的角度賞析“君問歸期未有期”的表達效果。9.想象一下,“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所描繪的場景,并寫下來。10.結合詩境體會“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一虛寫的妙處。11.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復的,這首詩卻有意打破常規(guī),“期”的兩次出現(xiàn),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復使用,具有怎樣的藝術效果?12.對《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君問歸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無法盡快與好友相見的無奈。B.“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說自己處境的孤寂凄冷。C.“何當共剪西窗燭”是指對與好友促膝深談的深切期盼。D.詩中最后兩句是實寫自己的經(jīng)歷。13.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誤的一項是()A.第一句寫詩人雖日日思歸,卻沒有準確歸期,無可奈何之情躍然紙上。B.第二句寫想象景象,把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幻想中連綿的夜雨、漲滿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時空,把當前的時間推移到未來,讓未來的歡聚反襯出今夜的愁苦。D.全詩“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造成回環(huán)往復的意境,抒發(fā)了詩人羈旅他鄉(xiāng)時思“君”的深情。14.對李商隱《夜雨寄北》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币粏栆淮饘懗隽嗽娙藲w期臨近時無法抑制的激動心情。B.“巴山夜雨漲秋池。”寫夜雨交織,綿綿密密,漲滿秋池之景,作者沒說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顯現(xiàn)。C.“何當共剪西窗燭,”中“何當”是從“君問歸期未有期”中引發(fā)而來,“共剪”是對未來歡樂的憧憬。D.“卻話巴山夜雨時?!币痪洌瓮谥鼐鄣臍g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未來的樂反襯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了的談話材料。15.選出賞析有誤的一項()A.這首七絕情思委婉,清新流暢。詩人以眼前之景預測未來,遙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貫注其中。B.第一句一問一答,跌宕有致,極富表現(xiàn)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C.“何當”為想像希望之詞。對坐西窗,共剪燭花,想像美麗,寫得逼真,揭示出詩人深摯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現(xiàn)作者看重這異鄉(xiāng)奇景,要將它描述給親友聽。16.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誤的一項是()A.第一句寫詩人雖日日思歸,卻沒有準確歸期,無可奈何之情躍然紙上。B.第二句寫想象景象,把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幻想中連綿的夜雨、漲滿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時空,把當前的時間推移到未來,讓未來的歡聚反襯出今夜的愁苦。D.全詩“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造成回環(huán)往復的意境,抒發(fā)了詩人羈旅他鄉(xiāng)時思“君”的深情。17.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像用詩寫的回信,通過歸期的問詢和回答,抒寫詩人羈旅他鄉(xiāng)對友人思念的深情。B.一、二句詩人將自己與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異鄉(xiāng)的夜雨景色貼切地融合在一起,綿綿雨中,更見兩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寫在巴山秋雨之夜,與久別重逢的親人徹夜暢談的歡聚場面。D.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造成回環(huán)往復、纏綿曲折的意境。18.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之中兩個“期”字,先停頓后轉折,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B.一個“漲”字,富于動態(tài)形象,既寫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現(xiàn)出詩人愁思的綿綿深重。C.后兩句超越時空,把當前的時間推移到未來,以未來想象中的歡聚許諾友人,不僅是暫且寬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D.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xiàn),令人的思緒在現(xiàn)實和想象的時空之間徘徊不已,如此表達思“君”的深情,覺得有點累贅?!敬鸢浮?.李商隱2.①何時能夠②回頭說,追述。3.表達了詩人渴望和妻子團聚的心情。4.“漲”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從而襯托出詩人深重綿綿的愁思?!皾q”字一詞,用詞準確,富于動態(tài)感。5.點名了季節(jié),同時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6.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歸期無期的無奈、相見共語的期盼……7.全詩表達了游子羈旅巴山的孤寂和思鄉(xiāng)之情。8.這句采用對比的寫法,將“問歸期”的滿懷希望與“未有期”的無限失望相對照,突出的表現(xiàn)了思念無邊的沉重和悲愴。9.詩人和思念的人在長久的分離后終于得以團聚,相談甚歡,直至秉燭,他們談論些什么呢?原來談論的就是現(xiàn)在彼此思念的情狀。10.這兩句是想象兩人相逢后暢談的景象,以相見的歡樂來襯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轉化為重聚的希冀,更顯得思念情深。11.“期”字的兩見,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構成了音調與章法的回環(huán)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xiàn)了時間與空間回環(huán)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12.D13.B14.A15.D16.B17.C18.D11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原文】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譯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xiāng)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守衛(wèi)邊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举p析】《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年近七旬的陸游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因景生情,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詩篇。詩的前兩句直接寫出了詩人自己的情思?!敖┡P”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一“僵”一“孤”凄涼之極,為什么還“不自哀”呢?因為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xiàn)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后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因關心國事而形成戎馬征戰(zhàn)的夢幻,以夢的形式再現(xiàn)了“成輪臺”的志向,“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xiàn)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報國殺敵之心卻更強烈了。而“鐵馬冰河”的夢境,使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xiàn)。作者的滿腹愁緒就這樣通過大氣的筆觸一一展現(xiàn),現(xiàn)實的理想就這樣借助廝殺的夢境去實現(xiàn),他渴望萬里從戎、以身報國的豪壯理想?yún)s也表達了壯志難酬、無路請纓的悲憤心情。這個夢境使整首詩洋溢著一種豪邁悲壯的風格,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永遠給人以鼓舞?!局黝}】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緦懛ā咳木涮搶嵔Y合,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1.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直接表達了自己雖然年老體弱,但仍想守衛(wèi)邊疆,報效祖國的心愿的詩句是:。2.陸游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觸景生情,把現(xiàn)實與夢想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以抒發(fā)強烈感情等是:?!敬鸢浮?.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2.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二、閱讀理解1.陸游:詩人,號。從他的詩句“位卑未敢忘憂國”可以看出,他一生最大抱負就是。2.詩的前兩句寫自己雖,,但仍不自悲自傷,期待著江山一統(tǒng)。后兩句詩寫,表達自己為、而獻身的強烈愿望,抒發(fā)了熾熱的。3.這首詩的后兩句,巧借自然界的風雨把現(xiàn)實與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借此抒發(fā)之情。4.理解“風吹雨”在文中的作用。5.詩中的“僵”“孤”,寫出了詩人怎樣的處境?它們在詩中有何作用?6.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7.對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風雨大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集中在一個“思”字上,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報效祖國的愛國之情。B.頷聯(lián)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幻化出的是詩人魂牽夢繞的情境。C.全詩格調積極向上,具有強烈地感染力。D.“僵臥”道出了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真切地寫出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凄涼情景。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于“僵臥孤村”,而且風雨大作,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哀嘆連連。B.“風吹雨”既寫實,扣題“風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風雨飄搖。C.詩中兩次寫到了北疆戰(zhàn)事,但都是詩人的意想,并非身臨疆場。D.全詩奔放雄沉而又略帶蒼涼,愛國之情,感有肺腑?!敬鸢浮?.南宋愛國放翁收復失地2.年老體衰,閑居僻野夢中報國殺敵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愛國情懷3.夢境愛國4.通過“風吹雨”把現(xiàn)實和夢境結合起來,自然而又巧妙。“風吹雨”照應了詩題,同時窗外的風雨聲與戰(zhàn)場上的馬蹄聲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5.“僵”“孤”意為臥病在床,孤苦無助,其作用以“僵臥孤村”來反襯“不自哀”,更顯出意志堅定不移。6.表達作者要收復失地,統(tǒng)一國家而獻身的愿望。7.D8.A12潼關(譚嗣同)【原文】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咀g文】千年的高云聚集在這座雄關之上,陣陣秋風吹散了“得得”的馬蹄聲。滔滔的黃河與遼闊的原野還嫌不夠舒展,從華山進入潼關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賞析】十九世紀末葉,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空前高揚的時代。透過少年譚嗣同這首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山水絕句,我們仿佛聽到一個迅速臨近的新時代的腳步聲。公元1882年秋,十七歲的譚嗣同,從湖南故鄉(xiāng)赴甘肅父親任所途中,經(jīng)過陜西潼關,在這里飽覽了一番北國山河的壯麗風采。這位英氣勃發(fā)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jiān)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云濤里。啊,云濤,云濤,四面八方盡是滾滾云濤,大概從古到今,這巍峨的雄關就被白云;團團簇擁著,一直不曾解圍吧?偉大的壯觀還在更高更遠的地方。潼關地處陜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點,南鄰華山群峰,東望豫西平原。詩人立馬城關,眼見黃河從北面高原峽谷奔騰怒吼而來,到懸崖腳下猛然一轉彎,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但氣勢卻不見緩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緊;而那連綿不斷的山峰,在關東并不怎樣惹眼,剛入潼關便突兀而起、聳入云天,一座座爭奇斗險,唯恐自己顯得平庸!自然,所謂大河“猶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黃河、華山的磅礴氣勢在詩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應,反映著這位少年詩人豪邁奔放的激情和沖決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這愿望,這激情,同當時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變革圖強的社會潮流,是完全合拍的。【主題】此詩以雄健豪放的筆觸描繪了潼關一帶山河的雄偉壯闊,折射出詩人一種沖決一切羅網(wǎng)、昂揚進取的心態(tài)。【寫法】全詩豪邁奔放,寫景與言情巧妙結合,含蓄又生動。【常見考題】一、理解性默寫1.《潼關》譚嗣同表現(xiàn)作者渴望沖決落網(wǎng)、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等句子是:。2.這首詩描寫奔騰壯闊山勢不遜的詩句是:。【答案】1.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2.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二、閱讀理解1.這首詩用了和的修辭手法。2.用自己的話描寫一二兩句描寫的景象。3.請用一句話概括這首詩的主題。4.第二句詩展現(xiàn)了一個空曠遼遠的境界,請你展開想象進行描寫。5.大河“猶嫌束”、群山“不解平”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豪情?請結合譚嗣同的經(jīng)歷簡要分析。6.詩歌描繪了北方怎樣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案】1.擬人對偶2.天空中翻卷著一團團云霧,異峰突起,久遠的高云簇擁著潼關古城,那景象壯闊極了。一陣陣獵獵的秋風吹來,將清脆的馬蹄聲吹散了,古城又顯出了它的寂寞。3.對王朝更替興亡的感慨,對廣大被壓迫人民的同情。4.示例:詩人在潼關道上單騎孤行,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的秋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云濤里。5.表現(xiàn)了詩人沖破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6.描繪了北方遼遠而壯闊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沖破羅網(wǎng)、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課內文言文《世說新語》二則原文展示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全文翻譯詠雪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與子侄輩談論文章的義理。不久,雪下大了,謝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哥哥的兒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大體可以相比。”太傅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比不上柳絮隨風飛舞的樣子。”謝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就是謝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友人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友人才到。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友人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都沒有到,他已經(jīng)離開了?!庇讶吮闵鷼獾卣f:“不是人?。『蛣e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家門。閱讀理解1.《詠雪》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從“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可以看出謝安一家其樂融融的情景,屋外天寒雪驟,室內談笑風生?!肮廊弧焙汀按笮贰?,可以看出謝安與子侄輩親密無間的感情和把玩詩句的雅興。2.對于胡兒和謝道韞,你認為謝太傅更欣賞誰的才氣?文章結尾,謝太傅雖未對兩人的優(yōu)劣作任何點評,但從“公大笑樂”,以及最后補充交代謝道韞的身份,可看出謝太傅更欣賞的是后者的才氣。3.陳元方反駁“客”的話精彩在何處?陳元方的反駁有三個特點。首先是言簡意賅,內容凝練?!捌谌罩小笔乔疤?,“日中不至”是無信,“對子罵父”是無禮,表述得很清楚;其次,條理清晰,有理有據(jù),先說前提,再指出言而無信和無禮的表現(xiàn),有根據(jù),有結論;最后,用詞講究分寸,“無信”“無禮”義正詞嚴,不失身份,也不過火。4.《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友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樣的性格特點?由“怒”到“慚”,走下車子拉元方,表明友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體現(xiàn)了他知錯能改的特點。5.《陳太丘與友期行》一文給我們怎樣的啟示?通過陳太丘的行為,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通過元方的言行舉止,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堅持原則的人;通過友人的行為,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知錯就改的人。而友人又作為一個反面教材告訴我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否則會失去朋友,失去友誼?!墩撜Z》十二章原文展示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ā稙檎罚┳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釉唬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釉唬骸帮埵枋?,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ā蹲雍薄罚┳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全文翻譯孔子說:“學習了然后按時溫習,不也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因此惱怒,不也是君子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講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練習了呢?”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時有所成就,四十歲時內心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就明白上天的意旨,六十歲時能聽取各種見解并加以容納,七十歲時就能隨心所欲,卻不會逾越法度?!笨鬃诱f:“溫習學過的知識,然后從中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笨鬃诱f:“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疑惑?!笨鬃诱f:“顏回多么高尚??!一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街巷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種困苦,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樂趣。多么高尚啊,顏回!”孔子說:“懂得某種學問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比不上以研究這種學問為快樂的人?!笨鬃诱f:“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境設計的藝術性與審美培養(yǎng)探討
- 生產(chǎn)線作業(yè)計劃與實時調度分析
- 班級紀律執(zhí)行與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關系
- 生態(tài)城市規(guī)劃中的綠色交通系統(tǒng)建設
- 現(xiàn)代辦公中的網(wǎng)絡教育平臺應用
- Unit 6 My family(說課稿)-2024-2025學年滬教版(五四制)(2024)英語一年級上冊
- 2024年二年級品生下冊《大自然的奧秘》說課稿 冀教版001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jīng)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3 古代中國的商業(yè)經(jīng)濟說課稿 人民版必修2
- 10的認識和加減法(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2024)001
- 14《圓明園的毀滅》第二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中國人口研究專題報告-中國2025-2100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西南財經(jīng)大學x清華大學-202501
- 2025年度廚師職業(yè)培訓學院合作辦學合同4篇
- 《組織行為學》第1章-組織行為學概述
- 25版六年級寒假特色作業(yè)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市場營銷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 護理指南手術器械臺擺放
- GB/T 19228.1-2024不銹鋼卡壓式管件組件第1部分:卡壓式管件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380題(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礦山資源儲量管理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