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1頁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2頁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3頁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4頁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試卷八年級語文溫馨提醒:本卷共17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詩·志◎追溯詩歌之源閱讀下面語篇,完成1-3題。翻開典(1)jí______,品讀中國。《經典常談·詩經第四》中說“詩的源頭是歌(2)yáo______,它的節(jié)奏主要靠重疊或叫復沓”。那一聲“關關雎鳩,在河之(3)zhōu_______”,是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源頭活水?!睹娦颉酚醒浴霸娬撸局?。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我們在古老的《詩經》里看到了古代哲學的思想萌芽,求真向善的共同心愿,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3分)(1)典jí______ (2)歌yáo______ (3)在河之zhōu______2.《詩經》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幾個字不同,造成回環(huán)往復的表達效果,請默寫《詩經·關雎》中的相關句子(兩句即可)尋一處例證。(3分)3.閱讀下面內容,按要求完成表格。(3分)“志”字釋義卡《說文解字》中提到:志,意也。從心,之聲。“志”本義為心意?!豆艥h語常用字字典》中關于“志”的義項有:①<名>心意;②<名>志向;③<名>標志,標記;④<動>記,記??;⑤<動>記述。請為下列加點的“志”字選擇恰當?shù)牧x項(填序號)。(1)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毛詩序》義項:______(2)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短一ㄔ从洝妨x項:______(3)《齊諧》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魚》義項:______◎探尋詩歌之志4.根據(jù)語境,完成對話。(6分):我發(fā)現(xiàn),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君子之志”隨處可見,它是蘇軾的“揀盡寒枝不肯棲,(1)______”;是杜甫的“(2)______,______!風雨不動安如山”;是韓愈的“(3)______?其真不知馬也!”;這些蘊含在詩作中的“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是呢,這些詩句中都含有“不”字:不肯,不動,不知。《馬說》中的“不知”是說養(yǎng)馬人不知曉千里馬的習性,表達作者“對養(yǎng)馬人的憤慨和千里馬被埋沒的痛惜”這一情志。:我來說說蘇軾的“不肯”吧:(4)______5.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1)(2)兩題。(7分)【甲】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①。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②響到明。[注釋]①霜晴:霜降前后的晴天。②連枷:用來擊打谷類,使殼剝落的農具?!疽摇刻锷醄宋]范成大呼喚攜鋤至,安排筑圃①忙。兒童眠落葉,烏雀噪斜陽。煙火村聲遠,林菁野氣香。樂哉今歲事,天末稻云黃。[注釋]①圃:打谷場。(1)請判斷【甲】【乙】兩詩中所繪場景發(fā)生的先后,并說明理由。(3分)(2)結合相關詩句,闡述【甲】【乙】兩詩在寫作內容、情感上的相同之處。(4分)文·心閱讀下文,完成6—9題。(12分)吳興山水清遠圖記[宋]趙孟頫①昔人有言:“吳興山水清遠”。非夫悠然獨往有會于心者,不以為知言。南來之水出天目之陽,至城南三里而近,匯為玉湖,汪汪且百頃。玉湖之上有山,童童②狀若車蓋者,曰車蓋山。繇③車蓋而西,山益高,曰道場。自此以往奔騰相屬弗可勝圖矣。其北小山坦迤④,曰峴山。山多石,草木疏瘦如牛毛。諸山皆與水際,路繞其麓,遠望唯草樹緣之而已。中湖巨石如積,坡陀磊磈⑤,葭葦叢焉,不以水盈縮為高卑,故曰浮玉。浮玉之南,兩小峰參差,曰上下釣魚山。又南長山,曰長超。越湖面東與車蓋對峙者,曰上下河口山。又東四小山,衡視則散布不屬,縱視則聯(lián)若比鱗,曰沈長、曰西余、曰蜀山、曰鳥山。又東壤,曰毗山。遠樹微茫,中突,若覆釜。玉湖之水,北流入城中,合苕水于城東北,又北東入于震澤。春秋佳日,小舟泝⑥流城南,眾山環(huán)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與舡⑦低昂,洞庭諸山蒼然可見,是其最清遠處耶。選自《松雪齋文集》【注釋】①趙孟頫:宋末元初,書法家、畫家、文學家?!秴桥d山水清遠圖》是其與弟子陳琳合作。②童童:茂盛貌,重疊貌。③繇:從。④坦迤(yī):謂山勢平緩而連綿不絕。⑤坡陀(tuó)磊磈(kuī):巨石攢積的樣子。⑥泝:同“溯”。⑦舡(chuán):同“船”。6.根據(jù)語境推敲加點詞的意思。(4分)(1)南來之水出天目之陽() (2)繇車蓋而西()(3)不以水盈縮為高卑() (4)衡視則散布不屬()7.用“/”給文中畫橫線處斷句(限斷兩處)。(2分)自此以往奔騰相屬弗可勝圖矣。8.本文是趙孟頫為《吳興山水清遠圖》寫的一篇題畫文。你覺得哪一幅畫最有可能是《吳興山水清遠圖》?(2分)A. B.我選______(填序號)。9.“清遠”在畫中之景也在作畫之人。聯(lián)系全文,說說“清遠”在文中的具體體現(xiàn)。(4分)閱讀下文,完成10—12題。(9分)高鐵“遛娃艙”:鐵道部門動足腦筋了①“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胡蘿卜蹲!”“哈哈哈哈……”2024年1月29日下午,在廈門開往上海的G1654次高鐵列車上,一群小旅客在乘務員的帶領下玩著趣味小游戲,整節(jié)車廂都沉浸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原來,這趟列車的餐車部分區(qū)域被臨時改造成了“遛娃艙”,小旅客可以在家長陪同下參與趣味游戲、借用兒童玩具或閱覽書籍。②這幅和諧的畫面令人感慨。近年來,高鐵上因孩子而引起的爭議頻頻發(fā)生,不時成為輿論焦點。就在不久前,有網(wǎng)友發(fā)文稱,坐火車時,對面的小孩一直尖聲吵鬧,自己就突然“發(fā)起了瘋”,用尖叫、學狗叫等方式把孩子家長“嚇得不行”,贏得了車廂的安寧。這種“發(fā)瘋魔法”讓許多網(wǎng)友感嘆像“爽文”。③此前,還有一名“高鐵判官”曾火上熱搜。起因是一名女子嫌前座孩子吵,對母子倆大聲呵斥。帶小孩的媽媽解釋,和孩子只是正常講話,但該女子還是不依不饒。一名男子當場化身“高鐵判官”,對其怒斥:孩子是正常音量,這里是公共交通,想當巨嬰回家當。④類似的爭端頻頻上演,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口水戰(zhàn)中。為此,曾有不少人呼吁,設置專門的“帶娃”車廂,把帶孩子的家長和普通旅客分隔開來,以徹底消除類似沖突。但是,人群分隔真的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嗎?⑤必須承認的是,兒童是一個不同于成年人的群體,在公共場合,我們確實應對他們給予更多的包容。這不是“他還是個孩子”式的狡辯,而是根據(jù)人的生理發(fā)育特點得出的結論。比如,兒童的大腦尚未發(fā)育完成,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對較弱。他們天性好動,對陌生事物充滿好奇心,常常會依循本能去探索世界……如果不能理解并適當引導他們的行為,沖突就很容易發(fā)生。⑥人都是從嬰兒、幼兒慢慢成長,最終才成為一個理性成熟的成年人。近年來,我們呼吁建立兒童友好社區(qū)、兒童友好城市,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但兒童友好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硬件上,同樣也該體現(xiàn)在“軟件”上。比如,理解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應對,就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友好”。⑦當有關孩子的沖突發(fā)生時,有人選擇忍氣吞聲,也有人選擇硬懟,還有人不但不勸阻,甚至借助只言片語放大矛盾,并拍攝下來發(fā)到網(wǎng)上去收割流量。顯然,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一些過激做法只會導致輿論撕裂,加劇社會裂痕的形成。⑧高鐵“遛娃艙”的設置引發(fā)網(wǎng)友紛紛點贊,這就提醒我們,帶娃出行的問題并非無解。只要管理更精細化、服務更人性化,總能找到更好的解法。就像一名網(wǎng)友所說:“包容孩子,同時有解決措施,這就是巨大的進步啊!”⑨當然,也得看到,一個高鐵“遛娃艙”,無法解決所有與孩子相關的出行問題。最根本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換位思考。所謂“1米高度看世界”,不光是要為孩子的生活提供便利,更要試著去理解孩子。這也是高鐵“遛娃艙”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不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分裂,而是用更友好的態(tài)度,去理解孩子,消弭矛盾。⑩點贊鐵路部門的主動作為,更期待“遛娃艙”多起來,激發(fā)更多“兒童友好”的靈感。(澎湃新聞2024年02月01日)10.通讀全文,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鐵道部門設立“遛娃艙”這一舉措,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與“靜音群體”之間的矛盾。B.所謂“兒童友好”就是在理解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解決與孩子有關的出行問題。C.“遛娃車廂”體現(xiàn)了一種思維,就是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磨合、疏解、包容。D.設立“遛娃車廂”才能解決家長們的燃眉之急,也才能讓孩子們在旅途中找到快樂。11.請仿照“母嬰室”的百度詞條,根據(jù)文章內容,為“高鐵遛娃艙”創(chuàng)建一個準確、全面、精煉的詞條(50字左右)。(3分)【“母嬰室”百度詞條】母嬰室是為了便于攜嬰父母對哺乳期嬰兒進行護理、哺乳、集乳、喂食、備餐的需要,在大型公共場所專門設立的區(qū)域。抱歉,百度百科尚未收錄詞條“高鐵遛娃艙”,歡迎您來創(chuàng)建,與網(wǎng)友分享該詞條信息。開始創(chuàng)建詞條:【高鐵遛娃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請闡述“高鐵遛娃艙”的出現(xiàn)對社會、鐵路部門、出行群體的意義。(4分)閱讀下文,完成13-16題。(17分)哪條路上山程澤①這天,我們一早啟程。山在縣郊,途經大片大片的稻田?!続】展光薄霧之下,微風刮著稻香,車子一直往秋天里開去,叫人心曠神怡。②山腳,游人三兩,不似名山勝水那樣熙攘,倒是正合人心。③初來乍到,只得問山下人家:哪條路上山?④他們順手一指:這邊上山更好,還能看到老虎洞呢。⑤幾個人循路拾階而上。山中秋色已深,紅葉如火,黃葉似霞,熱鬧絢爛。翻過青石板鋪成的山路,就是一段隨高就低的彎路。曲曲折折走完,又是一截山中石塊壘成的山道。樹高林密,溫度雖高,陽光落下來,卻不灼人。穿過密林,眼前已是陡崖峭峰,山路石階彎來拐去,走完一程,才能望見下一程。有時,石階頂處豁然開朗,正好望見那些遠處山谷人家;有時,石階彎處是一棵古松,其貌不揚,但必是山中老者,有名有傳寫在旁邊。接下來,越往上越陡,越往前越直……⑥擦肩而過的下山人,口中低喃:這邊太陡了,還是那邊上山好?、呷絻尚?,忽見路牌:喘不過氣了吧,從這里再往上爬100階就登頂了,加油哦。于是,士氣大振,咬著牙,100階一氣呵成。⑧【B】人在山頂,舉目望遠,山風拂面,山屏四開,一座矮峰也有這番氣勢。自古便要登高遠望,也就可想而知。⑨想起剛才人的話:那邊上山更好。⑩稍作停歇,從另一條路下山。一路青石板臺階順坡而下,沒有回環(huán)轉變,也沒有蜿蜒曲折,平平淡淡直達山腳。他們所說的“好”,大概就是這樣的平平淡淡,一順到底了。?兩條上山的路,皆非野路,是有人開荒鋪路。兩條路上花的心思顯然也不一樣。一條輾轉崎嶇卻風光莫測,一條舒適順當卻山色平淡,這才明白山腳那戶人家指路的用意:征服一座山的趣味,全藏在山路里。上山仔細,下山潦草,他們不愿我們錯過,那些開山人為我們準備好的趣味。?沒有哪一條山路,是隨意修設的,路上,有山的慷慨,也有開山人花下的無限心思。◎游·移步換景13.通讀全文,補全思維導圖。(4分)◎品·字中真味14.請結合語境,在下面句子中任選一句,自選角度進行賞析。(3分)【A】晨光薄霧之下,微風刮著稻香,車子一直往秋天里開去,叫人心曠神怡?!綛】人在山頂,舉目望遠,山風拂面,山屏四開,一座矮峰也有這番氣勢。我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悟·上山之行15.《哪條路上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認識與思考?請選擇合適的關鍵詞,提煉你的觀點,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體驗簡要闡述。(5分)關鍵詞參考:選擇追求探索……◎思·如“山”之人16.每一座高山都有它獨特的氣質與樣貌,它們或激勵我們追求高尚的品德,或鼓勵我們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挑戰(zhàn)。生活中、文學作品里都存在如“山”一樣的人。請從以下三個人物中任選一個,結合名著相關內容闡釋他如“山”的理由。(5分)A.孫少平(《平凡的世界》) B.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C.托爾斯泰(《名人傳》)我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意17.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寫作。(40分)以下是一幅以“路”為主題的漫畫,它引起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可記敘經歷,可發(fā)表議論,也可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要求:①題目自擬;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作、抄襲;④不得出現(xiàn)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2023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試卷八年級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3分)(1)籍(2)謠(3)洲(各1分)2.(3分)[示例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其中兩句即可)[示例二]“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其中兩句即可)(3分,找對句子2分,默寫正確得1分;若埋頭默寫整首僅得2分)3.(3分)(1)②(2)③(3)⑤(各1分)4.(6分)(1)寂寞沙洲冷(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3)其真無馬邪(4)“揀盡寒枝不肯棲”中的“不肯”寫鴻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作者以鴻自喻,表現(xiàn)了蘇軾心境的孤獨和志趣的高潔。(6分,其中(1)—(3)題每空1分),第(4)題2分)5.(1)(3分)[示例]乙詩所繪場景先于甲詩。理由:從乙詩中的“天末稻云黃”可知,金黃的水稻還在田里等待收割。甲詩中的“家家打稻趁霜晴”和“一夜連枷響到明”是對打稻子場面的描寫。乙詩中的“安排筑圃忙”寫的是在修筑打谷場的忙碌場面,甲詩中“新筑場泥鏡面平”說明新修的打谷場平整如鏡。(判斷得1分,理由2分,寫出一個理由即可).(2)(4分)[示例]內容上:兩詩都寫了人們忙于農事。甲詩中的“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寫出家家戶戶都忙著在打稻子,擊打谷物的連枷聲此起彼伏,像雷聲一樣響,響徹整個晚上。乙詩中的“呼喚攜鋤至,安排筑圃忙”寫出了人們忙著修筑打谷場的場面,“兒童眠落葉”從側面寫出了人們忙于修筑打谷場,無暇顧及小孩的情景。情感上:兩詩都傳達出田園秋收的歡樂。甲詩中“笑歌聲里輕雷動”中的“笑”“歌聲”里可見人們打稻時的開心快樂。乙詩中人們互相呼喚著去修筑打谷場,小孩子們則歡快地躺在落葉堆里;尾聯(lián)“樂哉今歲事”,也直接點出了“樂”的情緒。(4分,內容和情感各2分,能結合詩句分析,意對即可)6.(4分)(1)山的南面(2)向西(3)增長(4)通“橫”(各1分)7.(2分)自此以往/奔騰相屬/弗可勝圖矣。8.(2分)B9.(4分)[示例]“清遠”在于畫中山水的清幽、深遠:①玉湖以“玉”名湖,“汪汪且百頃”,湖水源出天目,流經城中,出而會苕水,入震澤,體現(xiàn)其清遠;②春秋佳日,泛小舟溯游城南,看眾山環(huán)繞四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與小舟起伏低昂,洞庭諸山與水天一色,湖光山影,蒼然可見,可見山水的清遠;③點綴在湖中的山、石,以及各類草木,也極盡“清遠”。“清遠”也在于看山水的人:從“非夫悠然獨往有會于心者,不以為知言。”中可見看景人內心的清靜獨遠。(答出“清遠”在于景、“清遠”在于人各得2分,只答出其中一點且分析詳細最多得3分。)10.(2分)C11.(3分)[示例]高鐵“遛娃艙”是為了方便攜帶嬰幼兒的父母在乘坐高鐵時帶娃進行游戲、進食等需要,讓孩子的天性在旅途中得到釋放,而在高鐵中專門設立的區(qū)域。(意對即可)12.(4分)[示例]社會:“遛娃艙”的出現(xiàn)是用更友好的態(tài)度,去理解孩子,消弭矛盾,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換位思考,促進了社會的和諧,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鐵路部門:“遛娃艙”的創(chuàng)設展現(xiàn)了鐵路部門對旅客出行的細致關懷和人性化的服務理念,是一種創(chuàng)新嘗試和主動擔當。出行群體:“遛娃艙”給帶娃出行群體帶來了便利,讓有靜心需求的旅客也更舒心。(能從三個角度合理闡述得3分,表述恰當?shù)?分)13.(4分)①(初到問路)游人三兩,正合人心②山風拂面,山屏四開,豁然開朗(每空2分,意對即可)14.(3分)[示例]我選A。角度一:“刮著”這一動詞,讓微風充滿動感,寫出稻香撲面,一行人出行的喜悅與期待。角度二:這一句用詞富有詩意,如“往秋天里開去”“微風”“稻香”等,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田園秋光圖,讓人仿佛能聞到稻田中散發(fā)出的清新香氣,表達了作者一行人出行的喜悅與期待。[示例]我選B。角度一:四字短語連用.句式整散結合,寫出了風的溫柔和山的層疊,巧妙地勾勒出了一幅山頂遠眺的自然畫卷,更寫出了作者一行人登上山頂之后的驚喜和震撼。角度二:調動多種感官,畫面感十足,“舉目望遠”和“山屏四開”等詞讓人感受到登高之神氣清爽;“山風拂面”給人以溫柔的觸感,“山屏四開”則寫出了山的層疊和遼闊,巧妙地勾勒出了一幅山頂遠眺的自然畫卷,更寫出了作者一行人登上山頂之后的驚喜和震撼。(任意一個角度進行賞析,言之有理即可)15.(5分)[示例一]關鍵詞: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是成長的機遇。每一條道路都有其獨特的風景,勇敢且理性地選擇合適的路往往能夠引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人生旅程。文中山下人家說這邊上山更好,可以看到老虎洞等特有的風景,為旅行增添樂趣和刺激感;下山人則覺得另一條平平淡淡的坦途更為輕松安全,可以減少意外和困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能力和期望,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并且勇于面對路上的挑戰(zhàn)。文章也引發(fā)我們思考:不同的上山路徑隱喻了人生的不同選擇,了解自己并根據(jù)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路徑至關重要。[示例二]關鍵詞:追求。追求是人生的動力源泉。人生如登山,需要我們不斷前行,不斷地追求更好的狀態(tài)。文章強調了追求夢想和目標的重要性,無論是蜿蜒曲折的上山路還是平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