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表現(xiàn)手法專項指導與訓練_第1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表現(xiàn)手法專項指導與訓練_第2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表現(xiàn)手法專項指導與訓練_第3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表現(xiàn)手法專項指導與訓練_第4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表現(xiàn)手法專項指導與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考情簡述: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義非常廣泛,簡單來說包括各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結構技巧等方面。表達技巧既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xiàn)手法的使用。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荚嚧缶V中對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鑒賞的考查要求是: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表達技巧的鑒賞,側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考查時,可以就其中的一個方面進行,也可以綜合在一起進行。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是高考的高頻考點,每年必考。二、提問方式:(1)詩中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詩句分析。(2)請賞析這首詩的表達技巧(藝術手法、表現(xiàn)手法)。(3)詩人是如何抒發(fā)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4)某聯(lián)在景物描寫上有什么特點?(5)請從某手法的角度賞析某聯(lián)。三、答題步驟:第一步:準確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何種技巧。第二步:結合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第三步:指出運用該手法的作用(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傳達了怎樣的旨趣,產(chǎn)生了怎樣的效果等。)專題提升(一)(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東漢無名氏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冬”指農歷十月,“三五”指農歷十五日,“蟾兔”是月亮的代稱。主人公面對襲來的寒氣、凜冽的北風,發(fā)出了寒徹心髓的驚嘆。B.客人在信中前半講相思長久,后半講長時間的離別,可見相思之苦。C.本詩細膩地捕捉到了思婦的動作,突出了思婦對書信的珍視,流露出思婦的無盡相思。D.結尾兩句,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寫出了思婦對游子的思念之情,表現(xiàn)其堅定不移的愛情。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2.分析全詩是如何表現(xiàn)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的。(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①和前韻即席答之黃庭堅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②。身健在,且加餐③。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發(fā)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咀ⅰ竣偈窇好T,眉山人,落魄無檢。②倒著冠:《世說新語·任誕》“山季倫為荊州,時出酣暢。人為之歌曰:‘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瓘湍艹蓑E馬,倒著白接籬?!卑捉踊h,頭巾。③《古詩十九首》:“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李白《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直是為君餐不得,書來莫說更加餐。”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即席”“酒杯”“橫笛”“舞裙歌板”可知,詞人與史應之同處宴會。B.“曉寒”“風雨”“冷眼”暗示著詞人同時面臨季節(jié)的寒意和人生的寒意。C.詞人表面放浪形骸、不屑世俗,但內心卻郁結著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憤懣不平。D.“身健在,且加餐”并不是詞人胸無大志、只知享樂,而是無奈妥協(xié)之語。4.詞人是如何塑造自我形象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三)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江城子·重陽酒邊陳著人生難滿百年心,得分陰,勝千金。吹帽風流,時節(jié)又相尋?;厥踪n萸休說夢,真率具,自山林。逢迎一笑且開襟,酒頻斟,量猶禁。相勸相期,長健似如今。醉也從他兒女手,爭把菊,滿頭簪。[注]據(jù)《晉書·孟嘉傳》記載,九月九日孟嘉與友人集會,風吹帽落而不覺。后以“吹帽”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認為人生漫長,難以實現(xiàn)圓滿自得,所以應珍惜每一分光陰,不能虛擲。B.又到重陽時節(jié),詞人回憶起往昔賜萸登高、風流雅集的場景,不由心生感慨。C.醉酒后詞人菊花滿頭的形象,充分體現(xiàn)了他健康長壽的心愿和對生活的熱愛。D.這首詞緊扣“重陽”抒情達意,節(jié)日特點突出,生活氣息濃郁,感情真切自然。6.詞的上闋寫到“真率具”,下闋是如何表現(xiàn)詞人“真率”這一性情特點的?(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行行且游獵篇李白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知游獵夸輕趫。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金鞭拂雪揮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弓彎滿月不虛發(fā),雙鸧迸落連飛髇①。海邊觀者皆辟易,猛氣英風振沙磧?!咀ⅰ竣袤n,鳴鏑,即響箭。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寫邊城兒不務讀書,專事游獵,以輕捷相夸,由此引出下文對游獵場景的具體描摹。B.秋天草白馬壯,邊城兒縱馬游獵,乘醉呼鷹。其騎騁之迅疾,似可趕上日影。C.“?!奔础板!?,引申為“四海”之意。此句指全天下之人都為邊城兒的氣勢震懾。D.全詩筆觸流利,一氣呵成,絕少板滯之感。邊城兒的猛氣英風貫穿始終,溢于言外。8.古文狀物寫人,追求“千古若活”“真如活現(xiàn)”的傳神效果。而本詩對“邊城兒”形象的刻畫,同樣也達到了類似的藝術效果。請結合詩句,談談本詩是如何塑造的。參考答案:1.B2.①直抒胸臆。結尾處直接抒情,思婦全心全意地思念游子,擔心對方不能體會自己的心意。②環(huán)境描寫。“孟冬”兩句景物描寫烘托了思婦凄然獨處的哀婉感傷,表達對久別游子的思念。③反襯?!叭濉币痪渫ㄟ^十五的圓月反襯自己的孤獨寂寞。④動作描寫。思婦夜不能寐,仰望星空,把書信放在衣袖里珍藏,這些動作都表現(xiàn)了思婦對游子的思念之情。3.D4.①動作描寫。橫起笛子對著風雨吹,頭上插花倒戴帽,這些動作表現(xiàn)出詩人酒后的浪漫舉動和醉中狂態(tài)。②用典。借“身健在,且加餐”表達于世事紛擾中,只愿身體長健、追求眼前的快樂?!暗怪凇边\用《世說新語》中的典故,表現(xiàn)不拘世俗、風流自賞的生活態(tài)度。③環(huán)境烘托(比喻象征)。深秋的清晨,黃菊枝頭顯露出了陣陣寒意,斜風細雨,烘托下出詩人不同流俗、獨具雅趣的清士形象。(風雨比喻外來的打擊坎坷,菊花是詞人孤傲形象的象征)。5.A6.①細節(jié)描寫。具體描寫了開懷暢飲、相勸相期、爭插菊花等細節(jié)。②用語淺近。多用生活口語,直白而又不失生動。③直抒胸臆。如“逢迎一笑且開襟”“相勸相期,長健似如今”。7.C8.①動作描寫(理解為正面描寫亦可)。寫邊城兒揮鞭策馬,乘醉呼鷹,彎弓射獵,箭射雙鸧,以“騎”“拂”“呼”“彎弓”等一系列動作刻畫邊城兒矯健的身姿和高超的射箭技藝,展現(xiàn)了邊城兒英武豪邁的氣概。②側面描寫。寫觀者為邊城兒的英風所驚服,全部避讓,以“觀看的人”的表現(xiàn)來側面烘托邊城兒高超的射箭技藝和英武豪邁的氣概。③夸張,寫邊城兒騎騁迅疾,似可趕上日影,以夸張的筆法寫邊城兒馳騁的情景,展現(xiàn)邊城兒矯健的身姿。④比喻,寫邊城兒揮動的白色馬鞭,宛如雪花飛舞;拉開的彎弓,宛如滿月,展現(xiàn)邊城兒策馬游獵時的矯健身姿。專題提升(二)一、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二首(其一)蘇軾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拄杖閑挑菜,秋千不見人。殷勤木芍藥,獨自殿余春。注:這首詩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木芍藥:牡丹花。殿:在最后。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句扣詩題“雨晴”,第二句以“蛙聲”寫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點。B.海棠花已凋謝,如夢一樣難覓蹤影,表達了作者對海棠生命短暫的悲嘆。C.作者以“梅子欲嘗新”暗示季節(jié)的更迭,“欲”在這里是快要、而不是想要的意思。D.作者看似悠閑,實則孤寂,這可以從“拄杖挑菜”的細節(jié)描寫中看出。2.尾聯(lián)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二、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江主簿(南朝·梁)何遜夕鳥已西度,殘霞亦半消。風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旅人多憂思,寒江復寂寥。爾情深鞏洛①,予念返漁樵。何因適歸愿,分路一揚鑣。注:①鞏洛:指京都。1.下列關于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兩句開篇點題,以景語導入,寫“夕望”所見之景。夕陽西下,飛鳥歸巢,殘霞半消,一派日暮景象,羈旅之情,歸去之心在景物的暈染中流露出來。B.三、四句描寫竹林搖曳發(fā)出的沙沙聲,那長流的江水泛著橋影,整個畫面顯得動蕩不寧,讓人感受到詩人寧靜恬淡的內心世界。C.“旅人”一聯(lián)點明遠望而生憂思,寒江寂寥,倍增羈旅落寞之感,在全詩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D.最后四句在手法上運用對比手法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形成反襯,鮮明地表達了詩人對游宦羈旅厭倦和對歸隱江湖的向往。2.這首詩是如何描寫夕望江橋所見景色的?請簡要賞析。(6分)三、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晚泊岳陽歐陽修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點明停舟的地點和時間。兩句倒裝,因“系舟岳陽城下樹”才“臥聞岳陽城里鐘”,起句樸素自然。B.頷聯(lián)的“空江”兩個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的空曠景象,也點明了詩人剛從遐想中醒來的一點輕快之情。C.頸聯(lián)描繪月下晚唱,江月似乎故弄清輝,照明詩人高潔澄清的本心,提示詩人要堅守超拔脫俗的人生志趣。D.全詩寫旅中思歸,卻深藏不露。景中自有縷縷情思,以有意之“聽”照應無意之“聞”,表現(xiàn)了感情的變化。2.此詩中有對漁歌的描寫,《琵琶行》中有對樂聲的描寫,兩首詩對音樂的描寫有何相通之處?請簡要分析。(6分)四、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浣溪沙歐陽修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片首句,描寫出堤上踏青賞春之人隨著畫船行走的情形;一個“逐”字,不禁讓人想到游人之多、景況之熱鬧。B.第三句是寫一群少女在綠楊掩映的臨水人家的庭院里蕩著秋千、怡然自樂的美妙情景,歡歌笑語,讓人心馳神往。C.下片首句中,“白發(fā)”當是詞人自指。全句通過“白發(fā)戴花”這一細節(jié),刻畫出詞人曠達不羈、樂而忘形的狂態(tài)。D.下片末句作者發(fā)出感嘆,表達出忘卻貶官煩惱、愿在春醪中一醉方休的思想情感;然歡快之中卻透出對人生的感慨。2.這首詞在情感抒發(fā)上有何特點?請結合全詞內容加以分析。(6分)五、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①東禪莊院蘇軾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數(shù)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注:①女王城:在黃州城東十五里。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蘇軾是北宋詩壇最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才情豪邁,揮灑自如,本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B.開篇以一“搖”字活畫出春風蕩漾、江柳輕拂的神態(tài),表現(xiàn)了春天到來的迅疾。C.頷聯(lián)巧用疊詞,前者擬溪流潺潺之聲,后者描碧草新綠之色,視聽結合更顯得春意盎然。D.這首詩前四句寫“往岐亭”途中所見,五六句寫女王城餞別?!皵?shù)畝荒園”,點明了詩人的目的地。2.請簡要賞析本詩的最后兩句。(6分)六、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陸游白發(fā)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注:武均州:即武巨。當時武巨任果州團練使,知均州,兼管內安撫使,節(jié)度忠義軍。西京:指洛陽。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復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掃。1.下列關于這首詩的賞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3分)A.首聯(lián)寫得知捷報后興奮不已,揮筆喜賦此詩,歌頌白發(fā)將軍武巨收復西京的壯舉,感佩武將軍老當益壯,雄心猶存。B.頷聯(lián)用“千年計”和“一日回”進行對比,強調天道正義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統(tǒng)治中原的計謀終成迷夢,一朝破滅。C.頸聯(lián)運用“疾風雷”的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國家中興的的赦令會像風雷一樣迅速頒布到收復的西京,安撫歸順后的臣民。D.本詩和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異,相同的是都有收復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詩含有自己功業(yè)無成的傷感。2、這首詩的尾聯(lián)廣受后人的稱道,請賞析這一聯(lián)的精妙之處。(6分)七、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太原早秋①李白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②。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注:①此詩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這年夏季作者應友人元演之邀,同來太原,意欲攀桂以求聞達,然而輾轉三晉,時歷數(shù)月,終未能得到實現(xiàn)抱負之機會,到了秋季便寫下了這首詩。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A.詩歌開頭兩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節(jié)。從律詩的結構來說,這一聯(lián)是起,以寫景起頭,是詩歌創(chuàng)作常見模式。B.頷聯(lián)中“威”就是威力、威風,在此處指秋霜很濃?!叭敝高吶?,“河”指黃河。這兩句直接描寫了太原自然氣候。C.鑲嵌是一種修辭手法,指在詞句中鑲嵌有特定意義的字,具有突出和強調意義的作用。頷聯(lián)即運用了該手法,巧妙照應標題。D.頸聯(lián)形式上相對,意義上層層遞進,轉入對邊關國事的掛念,寫的是詩人夢境,含蓄地寫出詩人正處在異域他鄉(xiāng)。2.本詩尾聯(lián)頗受稱道,請賞析其妙處。(6分)八、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七夕李賀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鵲辭穿線月,螢入曝衣樓。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注:螢:據(jù)黎簡校版本,一作“花入曝衣樓”。曝(pù)衣樓:皇宮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處。金鏡:圓月。七夕,月未圓,故云“分金鏡”,又借用陳代徐德言與妻子樂昌公主分鏡的故事(《本事詩》)。蘇小?。耗淆R時錢塘名妓。更:《全唐詩》?!耙蛔饔帧?。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描繪了銀河云水迷茫的景象,詩人半夜時分獨對羅帷想到此夜牛郎織女相會情景,再思及自身,不由黯然神傷。B.“辭”字寫喜鵲們無奈地辭別月光下結彩縷、穿七孔針乞巧的少女,“入”字寫流螢在憑欄之人周遭飛舞。C.頸聯(lián)借用寫景和用典手法表現(xiàn)了天上牛郎織女的合而復分,人間有情人望著天上的缺月渴望相聚的心情。D.這首閨怨詩多處運用神話或典故,想象豐富,意象獨特,天上人間,盡顯浪漫色彩,體現(xiàn)了李賀詩歌的獨特風格。2.在《李長吉詩集批注》中,徐文長評本詩末二句:“一篇之妙,全在此結?!睂Υ?,你怎樣理解?請結合詩作加以賞析。(6分)九、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秋風(其二)杜甫秋風淅淅吹我衣,東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搗練急,石古細路行人稀。不知明月為誰好,早晚孤帆他夜歸。會將白發(fā)倚庭樹,故園池臺今是非。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A.詩的第一句直陳題目,寫秋風的聲響,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讓人似感身上寒意。B.詩的第二句和“不盡長江滾滾來”一樣雖表達了桑榆晚景的感傷,但都營造了磅礴之感。C.詩的前四句從不同角度寫景,寫詩人所感、所見,所聽,天地四方,暮景處處,寒冷凄絕。D.詩中“白發(fā)”代指詩人自己;“庭樹”則化用陶潛《歸去來兮辭》中的“眄庭柯以怡顏”。2、請結合詩的后兩聯(lián),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6分)十、閱讀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太白嶺王安石太白巃嵷東南馳,眾嶺環(huán)合青紛披。煙云厚薄皆可愛,樹石疏密自相宜。陽春已歸鳥語樂,溪水不動魚行遲。生民何由得處所,與茲魚鳥相諧熙。注:巃嵷(lóngsng):山勢高峻的樣子。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化靜為動,形象地寫出了太白嶺山勢的高聳綿延和山色的青翠紛披。B.頷聯(lián)借厚薄變幻的煙云和疏密相間的樹石,表達了詩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詩人認為太白嶺這樣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處所。D.本詩前六句寫景,后兩句抒情,體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關注百姓的情懷。2、本詩頸聯(lián)的景物描寫別具特色,請賞析其精妙之處。(6分)參考答案一、1.B(解析:“表達了作者對海棠生命短暫的悲嘆”錯,應該是表達對春天易逝的惜春傷春之情。)2.(1)擬人?!耙笄凇薄蔼氉缘睢钡仍~語賦予“木芍藥”以人的感情,表達了作者的感激與贊美。(2)對比。木芍藥與上文的海棠、梅子對比,體現(xiàn)了“木芍藥”善解人意,延續(xù)保持春光到最后的特點。(3)借物抒情。借對木芍藥的感激與贊揚,表達自己惜春而不得的傷春之情。(每點2分)二、1.B.“寧靜恬淡”內心世界不對,而是“紛亂不平”的內心世界的反映。2.①由遠及近,由高而下。首聯(lián)即寫“夕望”所見之景:夕陽西下,飛鳥歸巢,殘霞半消;隨后詩人的視線由高而下,由遠及近,遂于次聯(lián)描寫了風吹竹動、水波蕩漾、長橋倒映的景致,句法頗為巧妙。②視聽結合。第三句風吹密竹有聲是從聽覺寫的,第四句水波蕩漾長橋是從視覺寫的。③動靜結合。第一聯(lián)為靜景,寫出夕陽西下,飛鳥歸巢,只有殘霞半消,一派日暮景象。第二聯(lián)為動景,表現(xiàn)了風吹篁竹、水波蕩漾,倒映長橋的景色。(每點2分,答出其中兩種,并能結合詩的內容分析即可)三、答案1.解析:“點明”“輕快”等說法不對。2.兩首詩都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都用月夜的美景來烘托樂聲,《琵琶行》寫琵琶女彈奏結束時“惟見江心秋月白”,以安靜的氛圍烘托音樂讓人沉醉,而此詩寫江月清輝也是烘托漁歌給人帶來美好的感受。都用聽眾的反應來側面表現(xiàn)樂聲的美妙?!杜眯小芬浴敖菟抉R青衫濕”寫樂聲打動人心,此詩以“聽不盡”來寫歌聲所具有的吸引力。四、1.B(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此項中“一群少女在綠楊掩映的臨水人家的庭院里蕩著秋千、怡然自樂的美妙情景,歡歌笑語,讓人心馳神往”表述不當。詞的第三句只寫到“綠楊掩映的小樓外面有人蕩著秋千”,而未必全是少女;且也未寫到“歡歌笑語”和“讓人心馳神往”。)2.(考查鑒賞古代詩歌運用藝術手法(抒情手法)的能力。本詞上片緊扣“景語”為境,下片緊扣“事語”為境。)詞的上片是借景抒情。作者以質樸的語言描摹出明媚秀麗的春景:堤上游人如織,湖中春水無邊,綠楊樓外秋千悠悠;一片歡樂祥和的情景中,流露出詞人賞春時的歡快心情。詞的下片先是以事傳情,通過畫舫中宴飲情況的描寫,表達作者樂而忘憂之情;繼是直抒胸臆,進一步表達飲酒之樂。五、1.(3分)D【解析】“‘數(shù)畝荒園’,點明了詩人的目的地”錯,數(shù)畝荒園指的是女王城東禪莊院,是餞別的地點。2.(1)尾聯(lián)虛寫,回憶“去年今日”,前一年蘇軾赴黃州,凄風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細雨斷魂,暗寓遷謫之感。(3分)(2)運用對比,一年以前的孤獨和凄涼正好與今年朋友送別的深情厚誼形成對比,即不只是回憶“去年今日”,也是在寫“今年今日”,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消釋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3分)六、1、D【解析】D項,錯在“對自己功業(yè)無成的傷感”。從全詩看,詩人寫這首詩時的情緒是樂觀的,毫無傷感可言。故選D。2、(1)尾聯(lián)運用了想象和以景結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2)詩人想象收復西京后,在來年的寒食節(jié)朝廷派出的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绑A路梨花處處開”畫面優(yōu)美,充滿詩意,(3)形象而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喜悅之情,令人回味無窮。七、1.D(頸聯(lián)在上面描寫“早秋”的景色中,轉入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皦衾@邊城月”寫的是夢境,含蓄地寫出詩人正處在異域他鄉(xiāng)?!靶娘w故國樓”寫夢醒之后的狀況。E.詩人雖心緒不高,而此詩格調自高,且?guī)н吶娭劢?。?.①本詩尾聯(lián)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流水的意象,以水喻情,也是“流水”這一意象所蘊含的意義之一。(2分)②“悠悠”本就是憂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聯(lián)系“思歸若汾水”來看,“悠悠”也有綿延不斷的意思。這兩句是說,我思念歸家之情時時刻刻縈繞心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