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昌樂博聞學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6/0C/wKhkFmar5DCARZHdAAK6_jTHATc790.jpg)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博聞學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6/0C/wKhkFmar5DCARZHdAAK6_jTHATc7902.jpg)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博聞學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6/0C/wKhkFmar5DCARZHdAAK6_jTHATc7903.jpg)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博聞學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6/0C/wKhkFmar5DCARZHdAAK6_jTHATc7904.jpg)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博聞學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36/0C/wKhkFmar5DCARZHdAAK6_jTHATc79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博聞學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馮夢龍在《警世通言敘》中指出,小說可以“令人為忠臣,為孝子,為賢婦,為良友,為義夫,為節(jié)婦,為樹德之士,為積善之家”;鐘離睿水指出李漁的《十二樓》的創(chuàng)作目的是“今是編以通俗語言,鼓吹經傳;以人情啼笑,接引頑癡?!庇纱丝赏浦髑逍≌fA.深受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B.是封建儒學世俗化的產物C.使人們普遍受到文化熏育 D.有利于強化社會政治功能2.有學者指出,在古代雅典,“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驗樗辉试S一個公民比其他公民更優(yōu)秀,在這種制度下,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一夜之間可能從最高自由墮入苛酷的奴隸狀態(tài)”。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是,古代雅典A.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B.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C.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D.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3.在古希臘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詞由“人民”(Demos)和“統治”(kratos)復合而成。這說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強調A.公民的廣泛參與和直接管理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C.城邦政治決策的人民性和廣泛性 D.公民大會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訴求4.下圖中德國人沮喪、日本人得意,那么中國人的反應應是A.竊喜 B.憤怒C.麻木 D.同情5.古代中國歷朝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刑事審判權的行使。宋代在各路設提點刑獄司,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并規(guī)定凡死刑需報中央,由刑部復核執(zhí)行,有時皇帝還派人到各地處理案件,并經常用各種手段控制刑事審判權。其目的是A.提高依法辦事的行政效率 B.建構與維護統治秩序C.建立自上而下的監(jiān)察體系 D.解決官員的腐敗問題6.在雅典,公民大會發(fā)言時,說話者(討論的雙方)像面對法官那樣面對聽眾,通過針鋒相對的辯論、有力的證據、符合證明和證偽的模式、表達的藝術,最后由聽眾以舉手表決的方式在辯論雙方提出的觀點之間做出選擇。一切觀點、議案、決議、決定都必須通過論證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這反映了A.雅典公民都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B.公民政治蘊含著一定的理性原則C.雅典城邦決策方式有很大隨意性D.演說和辯論使城邦個人主義盛行7.有學者在談到雅典民主制時指出,當古羅馬發(fā)展到羅馬帝國后,民主制就為元首制、帝制所取代,而近代西方大國則創(chuàng)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其意在強調雅典民主A.開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 B.適用于小國寡民式城邦制度C.是狹隘的男性公民的民主 D.對后世西方政治的影響有限8.下列示意圖中,?處最合適的內容是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歐洲共同體C.歐洲聯盟 D.獨立國家聯合體9.宋代,以蘇軾為代表的文人畫家主張“以畫為心畫”,“不求形似”,鄙棄對事物的如實描摹,不囿于傳統的畫理、技法,以意趣為宗,只憑才情性致信筆揮灑。宋代文人畫的興盛得益于A.商品經濟的繁榮 B.科舉制度的完善C.科學技術的進步 D.儒家思想的發(fā)展10.《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捌)》中一篇簡文以虞、夏、商、周為例,論述其禮樂等各方面由樸素走向奢華,導致夏代“海外有不至(朝見、歸附)者”,商代“海內有不至者”,周代“海外之諸侯歸而不來”。這一論述反映A.奢靡導致三代滅亡的客觀事實B.時人倡導以儉治國的歷史認識C.戰(zhàn)國理性的政治倫理秩序確立D.先秦地方出現離心離德的傾向11.社會保障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德國1960年為1.7%,1970年為2.7%,1980年為3.3%。法國1960年為4.9%,1980年為5.1%,1985年為35%,1990年為3.4%。據此可推知A.國家干預經濟刺激了經濟發(fā)展 B.西方社會福利覆蓋面逐步擴大C.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端逐漸顯現 D.經濟危機導致西歐陷入了困境12.下圖為1957年和1986年無錫農戶家庭收入情況統計。這種變化說明A.產業(yè)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B.對外開放擴大收入來源C.農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D.農業(yè)生產受到嚴重沖擊13.1815—1860年英國手工織工人數變化表。這可以說明當時英國A.紡織行業(yè)漸趨衰落 B.階級矛盾不斷緩和C..機器生產日益增多 D.工人生活日趨困苦14.榮氏企業(yè)有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發(fā)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經歷了1922-1924年的蕭條之后,在1925五卅運動的推動下,企業(yè)經營再次好轉。這反應了A.民族主義運動促進了工業(yè)化發(fā)展B.列強侵略是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最大障礙C.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充滿艱辛D.民族企業(yè)家踐行實業(yè)救國思想15.抗戰(zhàn)勝利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主要是因為A.蔣介石集團統治力量被削弱B.中共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壯大C.全國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反對內戰(zhàn)D.扭轉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屢敗局面16.1935年3月,紅軍到達四川劍閣并駐扎了1個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級蘇維埃政府,還組織群眾大力宣傳和講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墻上書寫的《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條文等。這些活動A.為遵義會議順利召開創(chuàng)造了條件 B.可佐證長征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種C.表明持久抗戰(zhàn)方針日益深入人心 D.推動了土地革命在全國的順利發(fā)展17.宋代城市中,除固定商鋪外,還存在大量流動性攤點,主要經營市民生活所需的食物、果蔬、鮮花等。這反映出A.商業(yè)活動突破空間限制 B.城市功能轉為以經濟活動為主C.市場交易品種逐漸增多 D.草市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18.在北京奧運會上的盛大開幕式上,展示了數千年文明古國的風采,其中有一部分題材來自遠古時期豐富多彩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等。對神話的認識最符合歷史學要求的是A.歷史久遠基本沒有歷史價值 B.是古代先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C.對了解先民活動,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D.是口耳相傳的第一手資料19.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體系?!辈⒄J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解決技術問題、環(huán)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鄙鲜稣f法應出現于A.英國光榮革命成功時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時C.兩極格局瓦解時 D.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時20.20世紀20年代時,梁啟超譴責西方帝國主義和盲目崇拜科學是沖突的根源,并且認為中國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矯正這種不平衡現象。梁漱溟也宣稱應該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發(fā)展本身的長處。二梁都督促國人:“到東方去!”材料反映了二梁“到東方去”的認識是基于A.新文化運動啟蒙 B.一戰(zhàn)的理性反思C.馬克思主義傳播 D.西學東漸的深入21.《萬國公報》編輯范瑋曾言:“至每月發(fā)行之《萬國公報》,尤明目張膽講平等,說自由,推美國之民主主義與立憲政體,而嘆息痛恨于滿洲朝廷之不進步。后來種族思想勃發(fā)而不可遏,中華民國成立于一舉之間,則廣學會之書報與之有勞也?!睋丝芍狝.輿論宣傳促進戊戌變法運動 B.《萬國公報》是近代報刊的先驅C.清政府注重輿論構建與引導 D.公共傳媒具有啟迪民智的作用22.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取消了上議院對下議院議員的提名權。《1911年國會法案》又剝奪上議院駁回下議院大多數法案的權力,只保留了拖延通過的權利。這說明英國A.議會是國家權力的中心 B.民主政治進一步發(fā)展C.議會兩院之間相互制衡 D.貴族喪失了政治特權23.武王滅商以后,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此外,還封紂子武庚祿父。從材料看,西周分封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A.開發(fā)國家邊遠地區(qū)擴大統治區(qū)域B.安撫舊貴族為了鞏固西周的統治C.勾連舊貴族與周天子的血緣關系D.構成對殷人的合圍之勢提高王權24.在殷商時代,只有具有忠敬和誠信之心的人才可以祭祀,要對神靈講誠信,不失信于神。春秋時期,主張變法改革的管仲認為誠信是集結人心、使天人團結一致的保證。這一變化反映出A.誠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 B.誠信賦予了人文精神的內涵C.先秦文化具有宗法血緣特性 D.“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齊國萌發(fā)25.據宋初《太平寰字記》所載戶數,大致秦淮以南戶數已占到全國59.1%,以北僅有40.9%.以十萬戶以上州府論,北方二南方三;以五萬至十萬戶州府論,北方五南方十七。這說明宋初A.南北方經濟均得到迅速發(fā)展B.南方百姓的賦稅負擔相對沉重C.南北方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經形成26.1877年,清政府采納駐英公使郭嵩燾的建議,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此后,又在美國舊金山、日本橫濱、神戶、大阪及南洋華僑聚居的商埠設立了領事館,這反映了清政府()A.力圖拜托不平等條約的約束 B.外交上開始出現制度性變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轉變 D.國際地位得到提高27.“春秋決獄”是指西漢在審理案件時不適用已有的法律條文,而是用儒家經義(即儒家所宣揚的倫理通德),特別是孔子修訂的《春秋》一書中的“微言大義”,附會漢朝法律,作為審判的依據,據此可知A.法律規(guī)范與道德規(guī)范相統一 B.司法判決遭到了嚴重的破壞C.倫理綱常成為立法基本原則 D.基本上維護了法律的權威性28.有學者認為,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為“1918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基礎”。下列各項能夠作為其論斷依據的是A.德國繼承了普魯士軍國主義B.德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麥宰相實行“鐵血政策”D.德國推行世界政策爭霸全球29.下列措施,對舊貴族政治特權產生直接沖擊的是①秦國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②日本明治政府規(guī)定新土地稅以貨幣支付③梭倫按財產多少將雅典公民劃分為四個等級④俄國“二一九法令”規(guī)定農民可以贖買一塊份地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30.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說:“毛及其同僚依靠組織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大規(guī)模的勞力動員,以實現農業(yè)奇跡;鄧及其同僚同樣依賴改變組織方式—盡管在類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來提高農業(yè)生產率?!焙笠粋€“改變組織方式”是指()A.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 B.建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實現土地歸農民所有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世界格局的變化材料一:殖民地面積表(單位:萬平方千米)英國法國德國1860年25020無1880年77070無1899年930370100(1913年)工業(yè)產量排位與殖民地占有比較表英德美法工業(yè)產品數量所占位次3214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452材料二:世界格局變化的根本動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變化以及力量對比的變化。國家力量是決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個基本因素。充當世界格局主角的國家力量平衡是相對的,發(fā)展不平衡是絕對的。一些發(fā)展較早、實力較強的主角由于經濟滯后、政策失誤也會落后,甚至喪失主角地位。一些后起的主角經濟發(fā)展、政策適當,發(fā)生跳躍式的發(fā)展,以致后來居上。一旦主角力量消長及實力對比發(fā)生變化,世界政治格局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俞源:《淺析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演變的動因》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怎樣的發(fā)展特點?(2)結合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論證說明材料二的觀點。32.材料維利.勃蘭特(亦作威利.勃蘭特WillyBrandt,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國政治家,1969年一1974年任西德總理。1970年3月勃蘭特訪問了民主德國,之后簽訂了兩國關系基礎條約。此后他又訪問了蘇聯、波蘭、捷克,先后與這些國家簽訂了包括放棄使用武力、承認戰(zhàn)后邊界和領土現狀、促進相互關系正?;葍热莸臈l約,統稱《東方條約》。從此,西德和蘇聯以及其它東歐國家的關系大大改善。1970年12月7日上午,整個東歐大雪壓境,這是東歐最寒冷的季節(jié)。勃蘭特訪問波蘭時,冒著凜冽的寒風,來到華沙猶太死難者紀念碑下。他向紀念碑獻上花圈后,肅穆垂首,這本來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儀式,隨行的人開始等著這個儀式的結束,突然,勃蘭特的雙腿跪在了猶太人死難者的紀念碑下,他這一舉動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1971年,勃蘭特獲得了當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同年美國《時代》周刊把他評為“1971年新聞人物”。勃蘭特達到了他事業(yè)的頂峰。——搜狐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勃蘭特實施新東方政策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勃蘭特獲得1971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33.“中國”與“中國人民”材料一“中國”一詞最早出現于西周初年青銅器“何尊”。何尊有銘文122字,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河南洛陽)之事。其中有“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句,意思是“以此地(洛陽)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周成王時期的青銅器——“何尊”大約成書于公元前5世紀的《尚書》在《梓材》篇中也記述了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之事。文中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句,意思是“上天既已把中國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給先王”。這是“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文獻中。材料二就我所知,“中國人民”這一名稱的提出,首先見于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貨殖列傳》。《史記》成書于公元前1世紀,就是說“中國人民”這一概念從提出到現在已有2000多年了?!敦浿沉袀鳌匪f的中國人民,實際上包含漢朝所設郡縣內的各個民族?!M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1)指出材料一所引兩則史料的類型,并分析其價值。(2)閱讀材料一、材料二,分別指出“中國”與“中國人民”的含義。由此,你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有何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令人為忠臣,為孝子,為賢婦,為良友,為義夫,為節(jié)婦,為樹德之士,為積善之家”、“鼓吹經傳……接引頑癡”等內容可知明清小說起到社會教化的作用,故選D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說的社會教化功能,沒有體現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更不能說明使人民普遍受到文化熏育,排除AC項;明清小說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產物,反映的是市民階層的價值觀,不是封建儒學世俗化的產物,排除B項。故選D。2、B【解析】
依據材料中“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薄ⅰ皞€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古代雅典民主的實質是,民主制度就是一種進行集體決策的統治體系。這就意味著社會不允許給獨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許個人得到保護,它完全吞沒了個人。其主要依據是古代雅典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少數服從多數,因此B選項正確。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和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都不能說明古代雅典犧牲個人利益,推崇公民集體利益至上,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3、A【解析】
民主政治指的是人民成為統治階級。依據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可知,希臘所有的公民都享有公民權,可以參與政治的管理,表明了公民的廣泛參與和直接管理。A正確;只有雅典公民享有政治民主,‘所有的雅典人’說法不符合史實,B錯誤;材料只反映了公民可以參與政治管理,但未體現政治決策,C錯誤;公民大會代表了雅典公民的利益訴求,不是‘雅典居民’,D錯誤。故選A。4、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從圖片中“沮喪的德國人”“得意的日本人”以及“山東省”的信息,可知是指巴黎和會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交給了日本,由此引發(fā)了中國的五四運動,因此中國人的反應是憤怒,故B項正確??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五四運動5、B【解析】
宋代采用各種手段控制刑事審判權,是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鞏固統治,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故選B;宋代加強控制刑事審判權,對待死刑需要復核,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防止冤假錯案的出現,但是卻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A;控制刑事審判權不屬于監(jiān)察體系的內容,排除C;材料主旨和解決官員腐敗無關,排除D。故選B。6、B【解析】
材料“一切觀點、議案、決議、決定都必須通過論證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反映了希臘人對話語權、辯論作用以及言論自由的重視,體現了實證思考精神。故選B;辯論和演說不一定和文化素質高低有必然聯系,據此判斷希臘公民都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太過于武斷,排除A;辯論和舉手表決的方式看不出城邦決策方式隨意,排除C;材料沒有看到因演講和辯論而出現的社會風氣的變化,D項不能體現。故選B。7、B【解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羅馬帝國”、“西方大國”使得民主制變?yōu)樵字苹蛴芍苯用裰髯優(yōu)殚g接民主,這都是因為國家變大后的結果。因此材料“意在強調”雅典民主是適用于小國寡民式城邦制度,故選B;A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雅典民主對后世西方政治產生深遠影響,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羅馬帝國”、“西方大國”,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分析解答。8、B【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在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發(fā)展潮流中,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其后逐步發(fā)展壯大,故答案為B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于1949年,且是一個軍事政治集團,排除A項;歐洲聯盟成立于1993年,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于1991年,排除C、D項。9、D【解析】
據材料“宋代,以蘇軾為代表的文人畫家主張‘以畫為心畫’,‘不求形似’,鄙棄對事務的如實描摹,不囿于傳統的畫理、技法,以意趣為宗,只憑才情性致信筆揮灑”并結合所學可知,宋代的文人畫追求意境,突出自身修養(yǎng)、才情、性致,這是受宋明理學影響的結果,D正確;風俗畫是深受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材料體現的是文人畫,A錯誤;B、C與材料無關。10、B【解析】
簡文認為當時社會存在奢侈之風,而且認為夏商周都存在因奢華導致歸附者減少,這是一種勸誡的口吻,說明當時人倡導以儉治國的歷史認識,B正確;奢靡并未導致三代滅亡,A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與題無關,脫離了題干提倡節(jié)儉主旨,排除;歸附者不至不等同于地方離心離德,排除D。11、C【解析】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二戰(zhàn)后西方國家社會保障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較高,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制約了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七十年代許多國家經濟進入“滯漲”狀態(tài);80年代以后,許多西方國家開始減少福利開支,國家經濟開始復蘇,故C符合題意;據材料“社會保障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并結合所學可知,社會保障支出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制約了國家經濟的發(fā)展,A錯誤;材料沒有涉及“社會福利覆蓋面”,B與題意無關;據材料可知,材料強調的是“社會保障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D不是材料主旨。12、A【解析】
材料圖示可知,1986年工資性收入呈大幅上升趨勢,家庭經營收入呈上升趨勢,表明農戶家庭收入來源發(fā)生了改變,表明產業(yè)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故A選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的是經濟體制改革后,產業(yè)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而不是強調對外開放,故B選項錯誤;材料無錫農戶家庭收入分類變化,沒有體現農民生活水平,故C選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農業(yè)生產是否受沖擊的信息,故D選項錯誤。13、C【解析】
材料顯示,這一時期英國手工織工人數急劇減少,結合材料時間1815—1860年可知,這與機器生產日益增多密切相關,C項正確;手工織工人數減少不能作為紡織行業(yè)衰落的表征,前者不能證明后者,排除A;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階級矛盾不斷上升,排除B;D與題無關,排除。14、A【解析】
榮氏企業(yè)有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都是在民族主義運動的推動下出現的,說明民族主義運動促進了工業(yè)化發(fā)展,故A正確;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列強侵略”,排除B;材料說明榮氏企業(yè)的三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無法體現“充滿艱辛”,排除C;材料信息與“實業(yè)救國思想”無關,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發(fā)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經歷了1922-1924年的蕭條之后,在1925五卅運動的推動下”,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15、B【解析】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發(fā)動民眾力量,為即將到來的解放戰(zhàn)爭打下來堅實的民眾基礎,所以說抗戰(zhàn)勝利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B正確;A不是主要原因;C是抗戰(zhàn)勝利后形式;D是抗日戰(zhàn)爭意義。16、B【解析】
依據材料“1935年3月”“建立了各級蘇維埃政府,還組織群眾大力宣傳和講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墻上書寫的《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條文等”并結合長征過程可知,共產黨的這些舉措對于喚醒民眾,發(fā)展工農武裝,開辟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B正確;遵義會議于1935年1月召開,不可能為遵義會議做準備,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國共十年對峙,持久抗戰(zhàn)的方針還未產生,C錯誤;在全國順利發(fā)展的說法有誤,D錯誤。故選B。17、A【解析】
結合古代商業(yè)發(fā)展可知,此前貿易只能在固定的場所進行,而現在卻出現了流動攤點,說明商業(yè)活動突破了空間的限制。A正確;材料體現了城市商業(yè)的發(fā)展,但沒有與政治功能的比較,無法體現城市以經濟功能為主,B錯誤;材料信息未反映之前的交易品種,不能體現交易種類增多,C錯誤;材料介紹的是城市中的市場,而非草市,D錯誤。故選A。18、C【解析】
“夸父逐日、女媧補天”屬于神話故事,通過了解先民活動,有一定的歷史價值,C正確;歷史價值不在于存在遠近,A錯誤;神話并不是先民真實寫照,B錯誤。口傳史料是二手史料,D錯誤。19、C【解析】
題干認為西方世界的優(yōu)越性在于其民主制度,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已經結束,經濟流通、技術問題和環(huán)境問題等成為世界性問題,說明這一時期冷戰(zhàn)結束,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政治日趨民主化,而且環(huán)境問題、科技問題等成為突出問題,C正確;光榮革命成功時,社會主義制度尚未建立,因此還不存在意識形態(tài)問題,排除A;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完成時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時期,這一時期不存在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排除B;世貿組織成立時間是1995年,此時冷戰(zhàn)尚未結束,排除D。20、B【解析】
梁啟超譴責西方帝國主義和盲目崇拜科學是沖突的根源,梁漱溟主張國人發(fā)展本身的長處,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病,使二梁重新認識中西文明,故B正確;新文化運動宣傳西方的思想文化,二梁主張理性對待中西文化,故A錯誤;材料信息與馬克思主義傳播無關,排除C;根據“到東方去!”可知,二梁主張發(fā)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yōu)點,D錯誤。21、D【解析】
根據“則廣學會之書報與之有勞也”可得出材料強調《萬國公報》等報紙傳媒有啟迪民智的作用,故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戊戌變法運動,排除A項;“先驅”表述不正確,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是清政府的行為,排除C項。22、B【解析】
材料表明,代表人民利益的下院受代表貴族的上院制約程度越來越小,表明了英國民主政治獲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B正確;光榮革命后,議會已經成為國家權力的中心,A排除;材料未體現下院對上院的制衡,C排除;上院權力減小,不能代表貴族喪失了特權,D排除。故選B。23、B【解析】西周分封這些人是舊貴族,分封舊貴族是安撫他們然后到達鞏固西周的統治的目的,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A是次要目的而非主要目的,不符合題意,排除;舊貴族與周天子不存在血緣關系,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不是對殷人的合圍而是安撫他們,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24、B【解析】
殷商時期,“只有具有忠敬和誠信之心的人才可以祭祀”;春秋時期,“誠信是集結人心、使天人團結一致的保證”。這一變化強化了誠信的作用,這反映出誠信被賦予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故B正確;材料信息未強調儒家文化,故A錯誤;宗法血緣特性不符合管仲的看法,故C錯誤;天人團結一致不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故D錯誤。25、D【解析】
依據材料“大致秦淮以南戶數已占到全國59.1%,以北僅有40.9%.以十萬戶以上州府論,北方二南方三;以五萬至十萬戶州府論,北方五南方十七”等信息來看,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在宋初已經形成。故答案為D項。A項材料未體現南北方經濟均迅速發(fā)展,排除;B項南方人口較多說明南方賦稅負擔相對較小,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南北方經濟差距縮小,排除?!军c睛】本題側重于考查宋代的人口格局,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逐漸多于北方人口數量。26、C【解析】考查對材料的閱讀分析能力。結合材料“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南洋華僑聚居的商埠設立了領事館”,運用近代化史觀,判斷C項正確。材料指領事館機構的設立,未涉及大使領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項;A、D項材料無法體現?!究键c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洋務運動27、A【解析】
由材料“用儒家經義(即儒家所宣揚的倫理通德),附會漢朝法譚,作為審判的依據”可以得出,漢代審理案件的時候將儒家經義和法律融合,體現了法律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的統一,故A正確;材料只是涉及審判依據的變化,沒有體現司法被破壞,故B不正確;材料只是強調儒家思想對法制的影響,沒有涉及漢代立法以儒家為依據,故C不正確;由材料“西漢在審理案件時不適用已有的法律條文”可以得出D不正確。28、A【解析】
據材料“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1918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基礎”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1年德意志完成國家統一,繼承了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這為其在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的失敗埋下伏筆,故A正確;B選項是德國統一的后果作用,故B排除;“鐵血政策”是統一的具體政策,故C排除;推行世界政策爭霸全球,也是由軍國主義導致的,故D排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信息“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1918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基礎”,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的影響入手,即可排除無關選項。29、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國商鞅變法中按照軍功大小授予爵位,直接沖擊力貴族政治下世卿世祿制。梭倫按照財產標準劃分等級打破了舊貴族壟斷政權的局面,C正確;A概括不全,排除;日本明治政府的舉措對舊貴族經濟方面有沖擊,而非政治特權,②錯誤,排除B、D。30、C【解析】
根據所學,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鄧小平領導下進行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在堅持農村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將土地使用權和經營權釋放給農民,從而提高了勞動效率,C符合題意;ABD項內容不是在鄧小平時期的改革內容,排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與政治發(fā)展出現了不平衡性。(2)論證:作者主要闡述了“國家力量是決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個基本因素”的觀點,并舉出了“發(fā)展較早的主角”和“后起的主角”的兩種情況來說明這一觀點。在表格中的英國是“發(fā)展較早、實力較強的主角”是最早完成工業(yè)革命的英國,1860年擁有了“世界工廠”的稱號,所以,表一中其殖民地面積也最大,奠定了其“日不落”帝國和世界強國的位置。但從1913年的表格中看到,英國工業(yè)退居第三位,后起的美德在工業(yè)上超過了英國,但其殖民地的位次遠遠落后于老牌的英國和法國,出現了經濟與政治發(fā)展的嚴重不平衡性,新老殖民者的矛盾加劇,以英德矛盾為主要矛盾的激化,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這兩種情況都說明了國家力量是決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個基本因素,而一旦主角力量消長及實力對比發(fā)生變化,世界政治格局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的觀點。(注:僅寫出作者觀點一種情況的,分數減半)【解析】
(1)根據材料一表格內容可以看出,英法德所占據的殖民地面積不斷增長,但數量相差較大;英法美德的工業(yè)產品數量所占位次和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不相匹配。綜合以上信息可說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10 Unit 2 You shouldn't be late(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五年級上冊001
- 16 滑輪 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青島版001
- 3 珍貴的淡水資源(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科學下冊大象版
- 3 我不拖拉 第2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3二年級數學上冊 二 角的初步認識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西師大版
- 19《夜宿山寺》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
- 2023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維護國家利益 第八課 國家利益至上 第1框 國家好 大家才會好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 第五課 我國基本制度 第2框 根本政治制度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秋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 第3課 古代印度說課稿2 新人教版001
- 2025北京建筑材料購貨合同
- 小學生必備古詩
- 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單詞默寫表
- SRE Google運維解密(中文版)
- 綜合性學習公開課《我的語文生活》一等獎課件
- IBM:中建八局ERP解決方案
- 高考語文復習高中語文文言文注釋集萃
- 初中歷史 教材分析與教學策略 課件
- 幼兒剪紙-打印版
- 中小學2021年秋季開學第一課手心班會圖文精品
- 如何提高和加強人力資源隊伍的建設
- 四川省綿陽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