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語文園地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課時
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
1.學生結合所學詩詞交流學習古詩詞的好方法。
學習目標2.學會抓住關鍵字詞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3.學會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讀懂文字,提煉關鍵信息。
4.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指代的內容。
學習1.運用一些方法去理解古詩詞的含義、欣賞詩歌的美。
重難點2.閱讀時要抓住關鍵字詞和關鍵信息。
3.了解一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經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在回顧所學內容后,將所獲得的是碎片化的方法梳理、總結、歸
學情分析納并加以拓展。教師應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
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要加強語文同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充分地感知生活、體
驗生活、理解生活,從而更好地生活。
教學輔助1.多媒體課件。
2.學生完成自主預習卡。
教學過程
學習任務一:交流平臺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回顧課文,調動學習經驗,習得有效方法;發(fā)揮“交流平臺”的作用,梳理總
結方法,實現(xiàn)經驗由少到多、逐漸積累的目的。)
1.玩游戲:詩詞大串燒。
師:這一學期,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詩詞了,如果算上語文園地中的古詩,我們一共學習了9首古詩
詞。大家能說出這些詩詞的題目嗎?(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板書詩題。)那么大家都會背了嗎?我們現(xiàn)
在就來一起玩一個詩詞大串燒游戲,看看大家能否把它們準確、流利地背誦下來。
【游戲規(guī)則】:教室第一排的某位同學選擇一首詩,念出詩名,再背誦出第一句。坐在正后方的同學
接龍背誦下一句,坐在正方后的同學依次接龍。一首詩背完,可以再選擇另一首詩。背不出來的同學可以
用“過”,以示跳過。哪一組跳過的次數(shù)最少,背誦的詩句最多,哪一組就獲勝。
2.學生閱讀課本上的文字,結合自己學習詩詞的體會,交流其中提到的學習方法。
(1)請學生概括其中提到的幾種方法,并結合已學過的詩詞說一說。
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字詞。
明確:古典詩詞中的字詞比較凝練,許多字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少用,所以結合注釋或通過查古漢語
字典等途徑來疏通字義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舊時茅店社林邊”一句,“茅店”
是什么?“社林”又是什么?如果不結合注釋,我們是不理解的。
②通過想象去體會有畫面感的詩句,邊讀邊想邊體會。
【預設】:此方法我們在第一單元的學習中運用較多,比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詩中充滿
了奇麗的想象,在誦讀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也展開想象便能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生動的景象,學生多半可能會
結合“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來說。
③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預設】: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稍顯欠缺,只能靠平時的積累。比如《江南春》一詩中“南朝四百八
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如果學生對南朝崇尚佛教的歷史不熟悉,那么就無法理解這句詩中的“憂思”。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相關的文化、背景、歷史等知識。
(2)出示有代表性的詩詞,請學生試著用以上提及的幾種方法來品讀。
欣賞詩詞并不僅僅只有這幾種方法,但是卻是比較實用、比較貼近我們認知的幾種方法。我們接下來
就結合學過的一首詩來交流一下吧!
①出示詩歌《過故人莊》。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②學生交流欣賞詩詞的方法。
【預設】
生1:雖然這首詩我們已經學過,但再讀這首詩,我發(fā)現(xiàn)還是有些字詞很難理解,比如“雞黍”“郭”
“軒”“場圃”“桑麻”,還好我做了筆記,我再結合注釋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了。
生2:詩人的朋友的家所處的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我讀到“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一句,就閉上眼睛
想象了一下,仿佛看到了村邊綠樹環(huán)繞,城外青山連綿不斷,畫面感特別強。
生3:我知道重陽節(jié)有登高望遠、賞菊飲酒的習俗,所以詩人便和朋友約好在重陽日再相聚,一起飲酒
賞菊。
3.師生共同交流其他欣賞詩詞的好方法。
過渡:除了這幾種方法,大家一定還有欣賞詩詞的其他方法,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預設】: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古詩詞已經學了不少,肯定也掌握了一些閱讀古詩詞的方法,但
讓他們概括出來或許有些困難,教師可先讓學生發(fā)言,再進行點撥、引導,最后總結出來。
4.教師結合具體的例子,講解欣賞古詩詞的其他方法。
(1)反復誦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時候在反復的吟誦中,會突然意會到詩人想表達的情
感。所以我們在學習詩歌時應反復地讀,在讀中去悟。
(2)結合詩人的經歷、時代背景去欣賞詩詞。
【預設】:可結合學過的詩來談,比如《宿建德江》一詩,雖然重在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但如果能
結合孟浩然坎坷的經歷,則更能體會出景物描寫中隱含著一股淡淡的憂愁。再比如《春日》一詩,結合詩
人的生活時代,可知詩人并未去過詩中提到的泗水,從而可知詩歌另有深意,可以有另一種理解方法。
(3)留心標題,領悟情感。標題有時可暗示詩歌的主旨和情感。
【預設】:教師可出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說說從中可看出這是一首什么主題
的詩。從標題的“送”字可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詩往往寫的是詩人送別朋友或親人時的所見、所想、
所感,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抒發(fā)送別時的離愁別緒。
(4)抓住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去理解詩詞,如送別詩中常用“柳”,表達思念常用“雁”“紅豆”,表
現(xiàn)志趣常用“竹”“蘭”“梅”“菊”等。這也屬于文化常識,但更具體。
【預設】:出示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紅豆代表著相思,所以詩中才會說“愿君多采
擷,此物最相思”。還可出示蘇軾的《贈劉景文》中“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句,句中提到了菊,可見菊的
精神,其中便有一種贊美之情。
(5)留心詩歌中描寫景物的色彩,體會作者的情感基調。
【預設】:一般來說暖色調顯示出積極的、歡快的、昂揚的感情基調,而冷色調則顯示出悲苦的、孤
寂的、冷清的基調。教師可出示一些詩句,如“千里鶯啼綠映紅”“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里的色彩是明麗、鮮艷的,寫出了詩人輕快、舒展的心情;“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則用黃、白這
種凄清的色彩抒發(fā)了一種悲涼、衰老之感。
(6)尋找詩眼。有些詩中有反映詩人心情的動詞或形容詞,如“惜”“哀”“愁”“悲”“痛”“思”等。
【預設】課件出示詩句,讓學生尋找其中的詩眼。
①但悲不見九州同(“悲”寫出了詩人悲憤的情緒。)
②日暮客愁新(“愁”寫出了詩人行旅之中的愁思。)
③低頭思故鄉(xiāng)(“思”寫出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④獨釣寒江雪(“獨”刻畫出釣者遠離塵俗,清高脫俗、傲岸不群的個性特征。)
小結:同學們,古典詩詞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深深挖掘、不斷探尋。所以,盡管我們
剛才一起交流了這么多學習古詩詞的方法,但也只是皮毛而已,而每一首詩詞,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在以
后的學習中,希望我們能真心愛上古詩詞,用心去傾聽詩人的吟哦,用心去感受詩歌的意境,用心去體會
詩人的情感。
學習任務二:日積月累
(設計意圖:“交流平臺”的主題是詩詞,“日積月累”的主題是傳統(tǒng)文化知識,它們都是我國傳統(tǒng)文
化的結晶。在學完“交流平臺”之后,又用詩的形式自然過渡到含數(shù)字“五”的詞語的學習。)
1.教師出示詩句,學生齊讀,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過渡: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讀了不少古詩詞,大家是不是還意猶未盡呢?那么現(xiàn)在請大家再齊讀下
面這些詩句,讀完后請大家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我給大家提示一下,這些詩句有一些共同點。大家開始讀
吧!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
有時五峰氣,散風如飛霜。(杜甫)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姍)
城闕輔三秦,烽煙望五津。(王勃)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李白)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李商隱)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白居易)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
2.學生讀一讀課本上的字詞,注意讀準字音。
?易讀錯的音:
“五行”的“行”讀作xing,不要誤讀作hang。
“五音"中的''角”讀作jue,不要誤讀作ji言。。
3.請學生自行翻看詞典,疏通字義。教師可出示相關圖片,以助理解。
字詞解釋: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我國古代思想家試圖用這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
中醫(yī)則用五行來說明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xiàn)象。
[五谷]五種谷物,古書上有不同的說法,如稻、麥、黍、菽、稷或稻、黍、稷、麥、豆,總之是泛
指糧食作物。
[五音]我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相當于現(xiàn)行簡譜上的1、2、3、5、6。古代叫作宮、商、角、徵、
羽。
[五彩]原指黃、青、赤、白、黑五種顏色,后泛指各種顏色。
4.學生通過查看詞典,找到更多用“五”來概括事物類別或種類的詞語,依照課本中的例子進行概括,可以
加以解釋。
示例:
[五官]耳、目、口、鼻、舌[五毒]蝎、蛇、蝶蚣、壁虎、蟾蛛
[五方]東、西、南、北、中[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臟]心、肝、脾、肺、腎[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德]溫、良、恭、儉、讓[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倫理關系)
[五經]《易》《書》《詩》《禮》《春秋》(這是五種儒家經書)
小結:其實不僅僅是數(shù)字五,其他數(shù)字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都有著非常特殊的含義。數(shù)字文化是我國傳
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從一到十,幾乎涉及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四”,就有四方、
四海、四呼、四聲、四體;再比如“九”,有九天、九鼎、九宮、九泉、九州……。大家如果感興趣,可
以多找找這方面的資料,相信大家會有更多收獲。
學習任務三:詞句段運用(一)
(設計意圖:這里是要求學生結合課題尋找課文中的關鍵句,但要跟學生明確,課文中的關鍵句不止
一句,可能每個自然段都會有一個關鍵句,通過數(shù)個關鍵句加以概括,我們便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1.教師提示學習內容,學生閱讀“詞句段運用”第1小題。
導語:同學們,如果大家留意本單元的單元導讀頁上的文字,就會知道我們這個單元學習的一種重要
的閱讀方法就是抓關鍵句來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在學習本單元的課文時,我們便多次運用這種閱讀方法
去把握作者的觀點,體會作者的情感。所以,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們要把這種方法復習一下,大家都掌握得
怎么樣呢?請大家閱讀課本第1小題,可讀出聲,反復多讀幾遍。
2.同桌間互相交流,找出這段話中的關鍵句。
3.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預設】:這段文字主要講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前兩句講人們在城市里植樹,把樹木花草比作“綠色
衛(wèi)士”“城市之肺”。后一句則具體講了花草樹木是如何來改善城市居住環(huán)境的。這三句話,到底哪一句
是關鍵句?學生可能會選擇第一句,那么教師可讓學生把后面的文字遮住,再來看一看單從這一句話中能
得到哪些信息。很明顯,這句話只是單純敘述了人們在城市里種植花草樹木的事實,囊括不了后面的內容,
從中也無法看出作者的觀點如何。學生也可能會選擇第三句,這句話比較長,介紹了“綠色衛(wèi)士”的具體
工作機制,但如果我們抓住句首的“因為”,便可知這句話是在解釋第二句話中為什么給予了花草樹木以
“綠色衛(wèi)士”和“城市之肺”的稱號,可見這句話是在解釋第二句話。所以這段文字的關鍵句應該是第二
句。
概括觀點:在城市中種植花草樹木非常重要,它們是城市的“綠色衛(wèi)士”“城市之肺”,改善著城市
的居住環(huán)境。
4.結合更多實例,學習尋找關鍵句、通過關鍵句把握主要觀點的閱讀方法。
(1)明確關鍵句的含義和類別。
(課件出示文字)
關鍵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引領性,在表達上常以議論或抒情的方式出現(xiàn),語言凝練。在形式上表現(xiàn)
為總領句、總起句、評價句、過渡句、哲理句等。抓關鍵句是一個很重要的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2)結合課內語段,讓學生嘗試抓住關鍵句概括主要觀點。
語段一:(課本第11課《故宮博物院》第2自然段。)
語段二:(課本第15課《夏天里的成長》第2自然段。)
預設:讓學生將課本翻至對應頁碼,閱讀這兩個自然段,再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這兩個段落比較有
代表性,學生找出關鍵句的難度不大?!豆蕦m博物院》中第2自然段的關鍵句在段末,《夏天里的成長》
中第2自然段的關鍵句在段首。
(3)結合本單元課文,體會尋找關鍵句的好方法一一結合課題。
過渡:我們學習的這個單元的《只有一個地球》和《青山不老》這兩篇課文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課題
即文章主題和中心的提煉,我們通過先看題目,再去找關鍵句會更明顯地體會到這一點。讓我先把這兩篇
課文的課題寫下來。
①板書課題,分別寫在黑板的左右兩邊,以方便后來書寫相應關鍵句。
②學生分成小組,分別尋找兩篇課文中與課題相關的關鍵句。
③匯報所找的句子,若不全面或有錯誤,其他小組成員可進行補充或糾正。
明確:
《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青山不老》: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
學習任務四:詞句段運用(二)
(設計意圖:遵循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規(guī)律,提煉信息,重新整合,比較分析,將單點的信息連成線、
結成網、筑成塊,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構建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方式。)
1.談話引入。
過渡:同學們平時是怎么上學的?有自己乘坐公交車來上學的嗎?(學生舉手示意。)能跟大家說說
你每天是怎么乘坐公交車的嗎?請把乘車時間、路線跟大家說清楚。
預設:六年級的學生獨自乘坐公共汽車并不是什么難事,肯定有學生每天獨自乘坐公交車上學,讓他
給大家分享一下,能自然過渡到接下來的學習中。而且肯定也有些學生沒有自己一個人乘坐過公交車,聽
其他同學講獨自乘坐公交車的事,也能起到一些激勵作用,鼓勵他們也嘗試獨立出行。
2.閱讀課本第2小題中的圖文,讀完后用筆圈畫出重點信息。
(1)交流關鍵字詞和信息。
明確關鍵詞:“溫泉鎮(zhèn)”“早上九點以前”“宋家洼”。
(2)弄清小林同學的乘車要求,交流關鍵字詞和信息。
明確要求:①從溫泉鎮(zhèn)到宋家洼;②早上九點以前到達。
3.采用排除法確定乘車方案。
(1)閱讀泡泡框中的提示文字,讀懂其中的信息。
(2)同桌交流共有幾種乘車方案,再從中選擇最佳方案。
(3)匯報交流。
【預設】
生1:我看了三個公交站牌上的首班車時間,763路首班車是9點,很顯然可以把它排除在外,因為小
林希望九點以前到達外婆家,搭這路車是不可行的。
生2:排除了763路,86路和65路車都不能從溫泉鎮(zhèn)直達宋家洼,所以只能換乘。小林可在溫泉鎮(zhèn)乘
坐65路車,在四通橋站或桐蔭街站下車,再換乘86路車到達宋家洼。這是兩種乘車方案。
生1:可是如果在四通橋站下車換乘86路車的話,就要再坐四站路才能到達宋家洼,公交車??康恼?/p>
點越多,需要的時間就越長。所以最好在桐蔭街站換乘86路車,這樣只用再坐一站就到宋家洼了。
生2:對,在桐蔭街站換乘這種方案只需乘坐6站。如果選擇在四通橋站換乘的話,共需乘坐8站。
4.學生結合乘坐公交車的經驗,說說乘坐公交車還需注意什么。
預設:除了注意首班車時間、末班車時間、選擇最佳換乘方案外,還有一些細節(jié)在搭乘公交車時要注
意的。學生們說完后,教師可以進行補充、小結。
示例:
(1)注意去行和回行,不要坐反方向。注意站牌上的箭頭指向,指向哪邊就表示公交車去往哪個方向。
(2)有些公交車在某些站點會有去行無或回行無的情況,也就是去的時候??磕痴军c,但回來的時候
卻不在這個站點??俊?/p>
(3)看清公交車上的數(shù)字,不要上錯車。比如618和6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尿病疾病知識及護理
- 13垃圾的分類收集與處理(教學設計)-青島版科學六年級下冊
- 22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文言文(2)19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 粵教版必修4
- 4《氣味告訴我們》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教科版
- 13 我能行 (教學設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Unit5 Reading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牛津深圳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開設餐館合伙經營協(xié)議7篇
- 《平安出行》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道德與法治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語音交友廳培訓
- 人工智能在運維自動化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招聘事業(yè)單位真題2024
- 《商務溝通與談判》課件 第一章 商務溝通概述
- 2025年浙江臺州溫嶺市糧食收儲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徽省皖北縣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A卷)(原卷版+解析版)
- 物流運輸過程中的法律法規(gu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分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幼兒園保教實習 課件 第十章 第二節(jié)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合作互動實訓
- 中國技能大賽-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水處理技術”項目技術工作文件
- 公司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
- MOOC 批判性思維-南京林業(yè)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