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試驗 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試驗 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試驗 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試驗 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 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試驗 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第4部分:土壤吸附/解吸試驗警示——使用本標準的人員應有正規(guī)實驗室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本標準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問題。使用者有責任采取適當?shù)陌踩徒】荡胧?,并保證本文件適用于為化學農(nóng)藥登記而進行的土壤吸附/解吸試驗,不適用于極易降解、揮發(fā)GB/T32726-2016土壤質量-NY/T52土壤水分測定法ISO11274土壤質量持水能力的測定實驗室方法(Soilquality-Determinationofwater-retentioncharacteristic-Laboratorym23.13.2分配系數(shù)distributioncoefficient,kd在固液兩項間的分配達到平衡時,被試物在固液兩相間的濃度之3.3弗侖德利奇吸附系數(shù)Freundlichadsorptioncoefficient,kf液相中平衡濃度為1μg/mL時,固相中3.4有機碳吸附系數(shù)organiccarbonadsorptioncoefficient,koc/kfoc將kd或kf按吸附劑的有機碳含量歸一化。3.5選取有機碳含量、黏粒含量及pH等參數(shù)有顯著差異的土壤,加入0.01mol/LCaCl2溶液,衡法測定土壤的吸附系數(shù)和解吸系數(shù)??刹捎瞄g接法或直接法a)間接法:將被試物用0.01mol試驗應在20℃~25℃恒溫條件下進行。36.2供試土壤b)土壤有機碳含量宜≥0.3%,但應≤10%;6.2.2.1不應采集4年內(nèi)使用過被試物或與被試物結構類似農(nóng)6.2.2.3應記錄采集區(qū)的地理位置、植被、農(nóng)藥和肥料使用情況及其他污染情況。土壤采集后應去除較大的動植物殘體和石塊,然后過2mm篩,在室溫下(宜為20℃~25℃之間)風干,充分混勻。過篩時不應過分碾壓土壤改變土壤的原始結構,防止改變土壤的原始結47.3液體閃爍計數(shù)儀、氧化燃燒儀等放射性檢測儀器。8.1.2使用同位素標記的被試物時,其放射化學純度應≥95%;使用非標記的被試物時,其純度應≥b)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f)在黑暗條件下的化學穩(wěn)定性(水解h)解離常數(shù)(對于易質子化或去質子化的被試物8.2對照物59.1.2被試物水中溶解度較低時(溶解度<10-4g/L)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a)適當使用助溶劑。助溶劑應滿足以下條件:),b)將被試物溶于有機溶劑,取一定體積加入到土壤和0.9.2.1確定最佳水土比9.2.1.1試驗設計稱取適量土壤,以一定比例與0.01mol/L9.2.1.2水土比設置9.2.1.3被試物添加9.2.1.4對照組設置6同時設置以下對照處理置于與試驗體系完全相同的條件和步驟下,以驗證被試物在0.01mol/La)未添加土壤的被試物溶液(0.01mol/LCaCl2)的對照處理;9.2.1.5水相濃度分析a)并行法:制備一系列水土比相同的樣品,根據(jù)試驗所需的時間間),),9.2.1.6吸附率計算9.2.2吸附平衡時間和平衡狀態(tài)下吸附量的測定根據(jù)9.2.1,Ati或cs-時間關系圖可以估算吸附平衡時間和在平衡狀態(tài)下被吸附的被試物的量(詳9.2.3試驗容器的表面吸附和被試物的穩(wěn)定性9.3.2計算每個時間點Ati和(或)時間間隔AΔti的吸附率,并繪制與時間對應的曲線。計算平衡狀態(tài)下的吸附常數(shù)kd和土壤吸附系數(shù)koc。9.3.3如計算得出的kd<0.3mL/g,7壤質量的吸附量繪制被試物平衡濃度曲線。采用弗侖德利奇(Freundl9.4.2解吸動力學試驗mol/LCaCl2溶液振蕩至吸附平衡后,離心去除溶液CaCl2溶液。振蕩混合物直至解吸平衡。9.4.2.2計算每個時間點Ati和/或時間間隔A?ti的吸附率,并繪制與時間對應的曲線。在吸附平衡時間的2倍以內(nèi)達到解吸平衡,且總解吸量大于吸附量的75%時,認為吸附是可逆的。9.4.3解吸附等溫線狀態(tài)下仍吸附在土壤上的被試物含量和水相中被試物的濃度函數(shù)繪圖(見第10章),采用Freundlich等被試物性質穩(wěn)定且在容器壁上不明顯吸附時,按公式(1)計算每個時間點tiAti——ti時間點的吸附率(%8m(ti)——ti時間點土壤上吸附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0——試驗開始時,試管中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 C0——與土壤接觸的試驗溶液的初始質量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Cs(ti)——在時間點ti時水相中被試物的質量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a)按公式(4)計算在第n個時間間隔?tn=tn?tn?1內(nèi)土壤吸附被試物的量。mds(?tn)——在時間間隔?tn內(nèi)土壤吸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s(tn)——在時間tn上試樣(V)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V——測量的被試物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A?ti——時間間隔為?ti的相應吸附率(%2)按公式(6)計算得出時間點ti上的吸附率。b)按公式(7)計算在平衡穩(wěn)定時間teq時土壤吸附的被試物9n?ti=1mds(eq)——吸附平衡時土壤吸附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s(eq)——吸附平衡時水相中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n?ti=1Aeq——吸附平衡時的吸附率(%)。10.2吸附平衡時土壤吸附的被試物含量c(eq)——吸附平衡時土壤吸附的被試物含量,單位為微克每克(μg/gcs(eq)——吸附平衡時溶液相中被試物的質量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采用間接法msoil——土壤質量,以土壤干重計,單位為克(g10.3分配系數(shù)m(eq)——吸附平衡時土壤吸附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s(eq)——吸附平衡時水相中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Aeq——吸附平衡時的吸附率(%)。c(eq)=kfadscs(eq)1?n lgc(eq)=lgkfads+1?ncs(eq) kfads——Freundlich吸附系數(shù);只有當1/n=l時,系數(shù)維度為mL/g;其他情況下,系數(shù)維度需將斜率1/n引入(μg1-1/n·mL1/n·g-1)。10.5有機碳吸附系數(shù)10.5.1將kd按土壤的有機碳含量歸一化,以koc表示,見公式(14)10.5.2將kfads按土壤的有機碳含量歸一化,以kfoc表示,見公式(15)mE——試驗土壤和容器壁萃取出的被試物總量,單位為微克(μgc0——與土壤接觸的試驗溶液初始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vrec——吸收平衡后回收的上清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10.7解吸率Dti——時間點ti解吸率,%;m(eq)——吸附平衡時土壤中吸附被試物的量,單位為μg。1)按公式(18)計算由于體積置換不完全導致m——由于體積置換不完全導致殘留在體系內(nèi)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s(eq)——吸附平衡時水相中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s(ti)——在時間點ti解吸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ti)——在時間點ti上,用于分析的水相體積vri中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3)按公式(20)計算時間間隔?ti期間解吸i?1j=1ms(?ti)——時間間隔?ti期間解吸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2)按公式(22)計算在時間間隔?ti期Dti——時間點ti的解吸率(%換解吸動力學試驗之后從試管中取出的上清液的體積(VR解吸動力學試驗期nVT——串行方法進行的解吸動力學試驗中與試驗體m——由于體積置換不完全導致殘留在體系內(nèi)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1)按公式(26)計算在第n個時間間隔?tn=tn?tn?1內(nèi)解吸被試物的量。2)按公式(27)計算時間tn仍吸附在土壤表面的被試物質n?13)按公式(28)計算第n個時間間隔?tn的解吸率Dti。4)按公式(29)計算得出時間點ti上的解吸率Dti。m(?tn)——在時間間隔?tn之后仍吸附在土壤上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s(?tn)——在時間間隔?tn期間解吸的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tn)——時間tn仍吸附在土壤表面的被試物質量,單位為微克(μgm(eq)——解吸平衡時仍吸附在土壤上的被試物含量。5)按公式(30)計算由于體積置換不完全導致殘留在體系內(nèi)的被試物的質量。10.8解吸系數(shù)(kdes)kdes——解吸系數(shù),單位為毫升每克(mL/gms(eq)——解吸平衡時從土壤中解吸的被試物的總量,單位為微克(μg10.9解吸平衡時土壤吸附殘留被試物的含量按公式(32)計算解吸平衡時土壤吸附殘留被試c(eq)——解吸平衡時土壤中殘留被試物的含量,單位為微克每克(μg/g10.10解吸平衡時解吸出來的被試物的總質量按公式(33)計算解吸平衡時解吸出來的被試物m(eq)——解吸平衡時溶液相中分析檢測出被試物的量,單位為微克(μgms(eq)——吸附平衡時溶液中被試物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VrF——解吸平衡時,為測量被試物的質量而從試管中抽取出來的溶液體積,單位為毫升(mLc(eq)=kfdes×cs(eq)1?n lgc(eq)=lgkfdes+1?nlgcs(eq) n——回歸常數(shù);cs(eq)——解吸平衡時溶液相中被試物的質量濃度(μg/mL)。(0.01mol/L)溶液和土壤,振蕩4h,離心分離出水相,在水相中土壤基體效應。被試物回收率應為90%~11.2分析方法的重現(xiàn)性11.3分析方法的靈敏度4)儲存時間和儲存條件。5)吸附等溫線、解吸等溫線圖及分配系數(shù)kd、koc或kfoc相關系數(shù)等;試驗流程A.1試驗流程通過圖B.1方法可選擇適當?shù)乃帘?。在該圖中,假定吸附方程是R=msoil/,Aeq/100=圖B.1不同吸附率下水土比與kd的關系土比,以便在溶液中保留一定量的被試物。但是當缺乏適宜的分析方法時,可應用基于pow值的估算技術來預測kd值(附錄C)。此估算方法適用于pow<C.1koC或kom估算方法。估算方或ko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