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江中學2025屆高考生物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西柳江中學2025屆高考生物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西柳江中學2025屆高考生物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西柳江中學2025屆高考生物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西柳江中學2025屆高考生物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柳江中學2025屆高考生物四模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海帶中含有植物生長素(IAA)和脫落酸(ABA)等激素,為研究激素對海帶生長的影響,某研究組開展了系列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海帶增長率與IAA含量呈負相關B.海帶寬度的增長率與ABA含量呈正相關C.兩種激素的變化對海帶長度的影響大于對寬度的影響D.海帶在后期生長緩慢,原因是IAA降低而ABA增高2.我國科學家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西瓜的幼苗,獲得四倍體植株,發(fā)現(xiàn)四倍體植株上所結的西瓜少籽。再將萘乙酸(生長素類似物)涂抹在四倍體植株花的雌蕊上,誘導子房發(fā)育得到完全無籽西瓜。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體聯(lián)會出現(xiàn)紊亂造成B.完全無籽西瓜果肉細胞中只有2個染色體組C.涂抹萘乙酸前后應設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D.涂抹的萘乙酸促進了四倍體西瓜果實的發(fā)育3.調查某種單基因遺傳病得到如下系譜圖,在調查對象中沒有發(fā)現(xiàn)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個體。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B.Ⅲ-1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于Ⅰ-1C.該家系圖譜中已出現(xiàn)的女性均攜帶致病基因D.若Ⅲ-4為女性,則患病的概率為1/24.油菜素內酯(BR)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長生長旺盛的部位,已被國際上譽為第六植物激素。科研工作者用BR對水稻進行了處理,實驗1檢測了實驗組和對照組水稻葉片幾丁質酶的活性(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結果如下圖所示。實驗2研究了不同濃度的油菜素內酯對水稻幼苗生長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編號123456油菜素內酯濃度(mg/l)11.111.211.311.411.51水稻幼苗的平均株高(cm)162138514221實驗2A.由實驗1可推測BR可以提高水稻對真菌細胞壁的水解作用,提高抗病性B.實驗2能證明BR對水稻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C.BR對水稻生長作用的最適濃度的取值范圍是1.31--1.41D.BR是植物體特定腺體分泌,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5.在豌豆的DNA中插入一段外來的DNA序列后,使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導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最終導致豌豆種子中淀粉的合成受阻,種子成熟曬干后就形成了皺粒豌豆。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插入的外來DNA序列會隨豌豆細胞核DNA分子的復制而復制,復制場所為細胞質B.在核糖體上合成的DNA聚合酶均在細胞核起作用C.淀粉分支酶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D.插入的外來DNA序列使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結構發(fā)生了改變,因此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6.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溫度和營養(yǎng)物質X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進行的實驗及其結果如下表所示:實驗組別實驗處理實驗條件實驗結果實驗1?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進行培養(yǎng)實驗2培養(yǎng)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實驗3培養(yǎng)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5℃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1處理應為培養(yǎng)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B.實驗2在該實驗中起對照作用,其對應的實驗結果為曲線a所示C.b組前6天種群密度對其增長的制約逐漸減弱·增加培養(yǎng)液后曲線與a一致D.計數(shù)時若視野內酵母菌數(shù)目太多,須通過預實驗確定最適稀釋度再進行統(tǒng)計7.金魚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觀賞魚類之一,發(fā)源于中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據(jù)研究,金魚中紫色魚雌雄交配,后代均為紫色個體。純種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無論正交、反交,F(xiàn)1均為灰色。用F1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正反交后代灰色魚與紫色魚的數(shù)量比都約為15:1。下列推測錯誤的是()A.金魚的灰色性狀對紫色性狀為顯性B.灰色和紫色由三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C.控制灰色和紫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D.F1自由交配,理論上F2中紫色個體可占1/2568.(10分)基因在表達過程中如有異常mRNA會被細胞分解,如圖是S基因的表達過程,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異常mRNA的出現(xiàn)是基因突變的結果B.圖中所示的①為轉錄,②為翻譯過程C.圖中②過程使用的酶是反轉錄酶D.S基因中存在不能翻譯成多肽鏈的片段二、非選擇題9.(10分)食用泡菜是四川人的傳統(tǒng)飲食習慣,在自貢幾乎家家都備有泡菜壇子自制泡菜。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泡菜時,所用鹽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在冷卻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陳泡菜水是為了_______________(2)泡菜腌制過程中若泡菜壇有沙眼,常導致腌制的蔬菜臭而不酸,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泡菜美味但卻不宜多吃,因為在腌制泡菜的過程中,蔬菜中的硝酸鹽會被微生物還原成_。測定其含量的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該物質和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一1一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學欲用新鮮的泡菜液分離純化乳酸菌,應首先用_____________對泡菜液進行梯度稀釋,須進行梯度稀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某雌雄異株植物,其性別分化受等位基因M、m控制。研究發(fā)現(xiàn),含基因M的受精卵發(fā)育成雄株。該植物剛萌發(fā)形成的嫩莖有綠色、紫色與紅色三種類型,依次由基因aB、ab、a控制,且前者對后者完全顯性。(1)該植物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綠莖雄株有_______種基因型。(2)在一個該植物的種群中,雌株與雄株的數(shù)目比為1∶1,m基因的頻率為_________。(3)該植物的嫩莖具有很髙的食用與藥用價值,研究發(fā)現(xiàn),雄株萌發(fā)產生的嫩莖數(shù)量多、品質好。為讓雜交子代全為雄株,育種工作者成功培育出一種“超雄株”。該“超雄株”的基因型為______。育種工作者培育“超雄株”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11.(14分)為研究西瓜果肉顏色的遺傳規(guī)律,研究人員以白瓤西瓜自交系為母本(P1)、紅瓤西瓜自交系為父本(P2)開展如下雜交實驗。自交系是由某個優(yōu)良親本連續(xù)自交多代,經過選擇而產生的純合后代群體。西瓜的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請回答:(1)與豌豆雜交實驗相比,西瓜雜交實驗不需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2)這對性狀不可能只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依據(jù)是___。(3)若西瓜果肉顏色受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則:①P1的基因型為___?;駻(a)與B(b)位于___,且兩對等位基因對果肉顏色的影響可能表現(xiàn)為下列中的_____效應。②回交二后代與回交一后代相同的基因型是__,該基因型個體在回交二后代的白瓤瓜中占____。③為驗證第①題的假設,研究人員選擇親本雜交的F1個體之間隨機傳粉,若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則支持假設。12.某淡水湖曾因污染物排入和過度養(yǎng)魚,水質嚴重惡化。近幾年經過生態(tài)治理,水質基本恢復。據(jù)此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淡水湖中,魚類呈現(xiàn)一定的分層現(xiàn)象,造成這種分層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有溫度、光、氧氣和_________。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看,魚類屬于_________。(2)治理前,通常需要調查該淡水湖中不同種類生物的_________,為評估污染情況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學依據(jù)。(3)在生態(tài)治理過程中,向該淡水湖引入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并放養(yǎng)適量的濾食性魚類,這樣的治理提高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能力。水質基本恢復后,為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_________效益,常選用網(wǎng)眼大小合適的漁網(wǎng)捕撈,使魚類種群處于_________型的年齡結構,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

植物激素亦稱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內源激素,是指植物體內產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調節(jié)(促進、抑制)自身生理過程的有機化合物。已知植物體內產生的激素有五大類,即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復雜、多樣。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植物發(fā)芽、生根、開花、結實、性別決定、休眠和脫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能促進植物生長和發(fā)育過程,而脫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則是抑制植物生長,促進成熟和衰老?!驹斀狻緼、從圖中可知,生長素含量越高,海帶月增長率大,說明海帶增長率與IAA含量呈正相關,A錯誤;B、從圖中可知,生長素含量越高,海帶寬度的增長率越小,說明海帶增長率與ABA含量呈負相關,B錯誤;C、從增長率的幅度來看,兩種激素的變化對海帶長度的影響小于對寬度的影響,C錯誤;D、IAA促進生長,ABA抑制生長,結合圖可知,海帶在后期生長緩慢,原因是IAA降低而ABA增高,D正確。故選D。2、B【解析】四倍體西瓜植株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由于部分細胞內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配子,因此也無法通過受精作用形成種子,導致西瓜少籽,A正確;由于完全無籽西瓜是用萘乙酸(生長素類似物)涂抹在四倍體植株花的雌蕊形成的,而用萘乙酸涂抹在四倍體植株花的雌蕊只會促進果實的發(fā)育而不能改變其染色體及染色體組數(shù)目,因此完全無籽西瓜果肉細胞中有4個染色體組,B錯誤;萘乙酸(生長素類似物)可以促進四倍體西瓜果實的發(fā)育,但將萘乙酸(生長素類似物)涂抹在四倍體植株花的雌蕊獲得完全無籽西瓜時,需要對四倍體植株花做去雄套袋處理,否則如果接受了其他四倍體西瓜的花粉,會產生有籽西瓜,C、D正確?!军c睛】本題考查無子西瓜的形成過程。注意與所學的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方法不同。解答本題需要學生正確分析所得的四倍體西瓜少籽的原因,還需要注意在用萘乙酸(生長素類似物)獲得無子果實時需要去雄處理,且此方法不會改變物種的染色體數(shù)目。3、C【解析】

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從而使發(fā)育成的個體患疾病,這類疾病都稱為遺傳性疾病,簡稱遺傳病。單基因遺傳病是由染色體上單個基因的異常所引起的疾病。從II-3和II-4生下III-3可知,該病為隱性遺傳病,由隱性基因控制??赡転榘閄隱性遺傳,也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驹斀狻緼、從II-4生下III-3可知,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A錯誤;B、若為伴X隱性遺傳,Ⅲ-1的致病基因來自于II-4,與Ⅰ-1無關,B錯誤;C、不論是伴X遺傳還是常染色體遺傳,該家系圖譜中已出現(xiàn)的女性均攜帶致病基因,C正確;D、若Ⅲ-4為女性,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則患病的概率為1/4,若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則患病的概率為0(父親正常),D錯誤。故選C。4、A【解析】

題圖分析:圖中用油菜素內酯(BR)處理與對照組比較,幾丁質酶的活性有較大提高。分析表格:油菜素內酯濃度在1--1.31范圍內,隨著油菜素內酯濃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漸升高;油菜素內酯濃度在1.31--1.51范圍內,隨著油菜素內酯濃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漸降低?!驹斀狻緼、由圖1可知,BR可以提高水稻體內幾丁質酶的活性,從而提高水稻對真菌細胞壁的水解作用,提高抗病性,A正確;B、由實驗2可知,BR對水稻生長都是促進作用,不能體現(xiàn)兩重性,B錯誤;C、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BR對水稻生長作用的最適濃度的取值范圍是1.21-1.41,C錯誤;D、BR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激素,無特定腺體分泌,D錯誤。故選A?!军c睛】本題結合圖示,考查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5、D【解析】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復制場所為細胞核,A項錯誤;DNA聚合酶可在細胞核、線粒體中起作用,B項錯誤;淀粉分支酶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C項錯誤;插入的外來DNA序列僅使一個基因發(fā)生結構改變,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D項正確。6、B【解析】

本課題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和營養(yǎng)物質X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所以自變量是溫度和有無營養(yǎng)物質X,所以實驗1加入無菌水,溫度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微生物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驹斀狻緼、實驗1處理應為無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若為培養(yǎng)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環(huán)境溫度28℃,曲線前期應上升較快,A錯誤;B、實驗2養(yǎng)分充足、溫度適宜,起到了對照作用其結果對應曲線a,B正確;C、b組對應實驗3,前6天種群密度對其增長的制約逐漸增強,若增加培養(yǎng)液其曲線也無法與a組一致,因其還受溫度制約,C錯誤;D、計數(shù)時,若視野內酵母菌數(shù)目太多可增大稀釋度,不一定必須通過預實驗來確定稀釋度,預實驗可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并不能確定最適的稀釋度,D錯誤。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相關知識,關鍵是要根據(jù)曲線圖中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規(guī)律分析出酵母菌生長的條件,找準實驗自變量和因變量。7、B【解析】

根據(jù)題意,金魚中紫色魚雌雄交配,后代均為紫色個體,純種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無論正交、反交,F(xiàn)1均為灰色,說明灰色為顯性性狀,紫色為隱性性狀;用F1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正反交后代灰色魚與紫色魚的數(shù)量比都約為15:1,紫色個體的比例是1/16,紫色個體是隱性純合子,1/16=(1/2)4,相當于4對等位基因的測交實驗,因此金魚的體色由至少4對等位基因控制,且4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驹斀狻緼、根據(jù)題意,純種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無論正交、反交,F(xiàn)1均為灰色,說明金魚的灰色性狀對紫色性狀為顯性,A正確;B、據(jù)分析可知,F(xiàn)1與紫色金魚雜交,符合4對等位基因測交實驗的結果,因此金魚體色的這對相對性狀至少由4對等位基因控制,B錯誤;C、根據(jù)題意,純種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無論正交、反交,F(xiàn)1均為灰色,推測控制灰色和紫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C正確;D、據(jù)分析可知,金魚的體色由至少4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假設金魚的體色受4對基因控制且獨立遺傳,則4對基因隱性純合(aabbccdd)時金魚體色表現(xiàn)為紫色,用F1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正反交后代灰色魚與紫色魚的數(shù)量比都約為15:1,即aabbccdd比例為1/16,則F1灰色魚基因型為AaBbCcDd,F(xiàn)1自由交配,理論上F2中紫色個體可占1/4×1/4×1/4×1/4=1/256,D正確。故選B。8、D【解析】由圖可以直接看出異常mRNA出現(xiàn)是對前體RNA剪切出現(xiàn)異常造成的,不是基因突變的結果,A錯誤;圖示②為對前體RNA剪切的過程,不需要反轉錄酶,BC錯誤;S基因轉錄形成的RNA前體需經過剪切才能指導蛋白質合成,說明S基因中存在不能翻譯多肽的序列,D正確。二、非選擇題9、殺滅微生物和去掉鹽水中的溶氧提供乳酸菌菌種有氧條件下乳酸菌不發(fā)酵,而其它雜菌繁殖后導致蔬菜腐敗發(fā)臭亞硝酸鹽玫瑰紅染料無菌水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濃度較高,直接培養(yǎng)很難分離到單個菌落【解析】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實驗原理為: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會引起亞硝酸鹽的含量的變化;溫度過高,食鹽用量不足10%、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亞硝酸鹽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亞硝酸鹽的含量開始下降;(3)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目測比較,估算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驹斀狻浚?)制作泡菜時,所用鹽水需煮沸,其目的是殺滅微生物和去掉鹽水中的溶氧;在冷卻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陳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數(shù)量。(2)乳酸菌是厭氧菌,若泡菜腌制過程中若泡菜壇有沙眼,導致氧氣含量增加,有氧條件下乳酸菌不發(fā)酵,而其它雜菌繁殖后導致蔬菜腐敗發(fā)臭。(3)蔬菜中的硝酸鹽會被微生物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測定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4)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濃度較高,直接培養(yǎng)很難分離到單個菌落,因此需要用無菌水對泡菜液進行梯度稀釋。10、mmMm375%MM單倍體育種【解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該雌雄異株植物的性別分化受等位基因M、m控制,含基因M的受精卵發(fā)育成雄株,則雌株基因組成為mm。由于嫩莖有綠色、紫色與紅色三種類型,依次由基因aB、ab、a控制,且前者對后者完全顯性,則綠色莖的基因型為aBaB、aBab、aBa共3種,紫色莖的基因型為abab、aba共2種,紅色莖的基因型為aa共1種?!驹斀狻浚?)根據(jù)題意可知,含基因M的受精卵發(fā)育成雄株,即雌株基因組成為mm,由于雌株只能產生m,所以子代不會出現(xiàn)MM,故雄株的基因組成是Mm。綠色莖的基因型為aBaB、aBab、aBa,故綠莖雄株的基因型為aBaBMm、aBabMm、aBaMm共3種。(2)在一個種群中雌雄比例為1∶1,由于雌株基因組成為mm,雄株的基因組成是Mm,則M基因頻率為1/2×1/2=1/4,m的基因頻率為1-1/4=3/4,即75%。(3)含基因M的受精卵發(fā)育成雄株,超雄株的后代全為雄株,說明雄株只產生一種類型的配子M,可推測超雄株的基因型是MM。這種超雄株的培養(yǎng)可能是采用了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植株幼苗,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得到正常二倍體雄株,這種育種方法為單倍體育種?!军c睛】本題考查基因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基因頻率的計算和育種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1、去雄回交二后代中白瓤西瓜:紅瓤西瓜比值接近3:1而不是1:1AABB非同源染色體上重疊AaBb1/3白瓤西瓜:紅瓤西瓜=15:1【解析】

分析題干信息可知:以白瓤西瓜自交系為母本(P1)、紅瓤西瓜自交系為父本(P2)開展雜交實驗,F(xiàn)1全為白瓤,證明白瓤為顯性;回交實驗二讓F1白瓤(雜合子)與親代紅瓤雜交,后代白瓤:紅瓤≈3:1,則可推知該性狀不止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驹斀狻浚?)因西瓜的花為單性花,故與豌豆雜交實驗相比,西瓜雜交實驗不需要進行的操作是去雄。(2)由以上分析可知:若為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該性狀,則回交實驗二中紅瓤:白瓤應接近1:1,實際上回交實驗二讓F1白瓤(雜合子)與親代紅瓤雜交,后代白瓤:紅瓤≈3:1,故這對性狀不可能只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3)①由以上分析可知,白瓤為顯性性狀,且P1為純合的白瓤,故其基因型為AABB;F1基因型為AaBb,由回交實驗二F1白瓤(AaBb)與親代紅瓤(aabb)雜交,子代白瓤:紅瓤=3:1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