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表格教案_第1頁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表格教案_第2頁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表格教案_第3頁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表格教案_第4頁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表格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第三單元第1課時主備人:投放日期:年月日

一次備課二次備課

9短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漫、濤”2個生字,讀準“啊”“膝”等音變和易誤讀字音,會

寫“繁、漫”等8個生字,理解“漫滅”“思潮”等詞語。

2.通過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詩歌韻味,熟讀成誦。

3.初步了解現(xiàn)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情感。

4.根據(jù)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韻味。

教學難點:

1.展開想象,體悟情感,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

2.根據(jù)需栗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漫、濤”2個生字,讀準“啊”“膝”等音變和易誤讀字音,會

寫“繁、漫”等8個生字,理解“漫滅”“思潮”等詞語。

2.初讀課文,讀出節(jié)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釋義詩題

1.《紙船》—寄母親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我仍是不

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親,倘若

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

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這是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詩。讓我們一起朗讀欣賞。詩歌,讓我們用美麗的

眼睛看世界。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冰心先生的三首短詩。

2.(板書課題:繁星)學生齊讀課題“繁星”。解釋“繁星”,指導書寫

“繁”字,上下結構,注意下面的“紋絲底”寫的寬一些,上面的部分寫

得扁一■些。

3.詩集介紹: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詩集,詩集收入詩人1919年冬至1921年

秋所寫小詩164首,最初發(fā)于北京的《晨報》。《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

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將一些"零碎

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總的說來,它們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將母愛、童真、

自然融為一體。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今天,我們就和作家冰心先生一起,體會母愛、童真、自然的美好。

5.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冰心(1900年10月5日一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

長樂人。中國詩人,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散文家,社會活

動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19年8月的《晨報》上,

冰心發(fā)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

庭》。

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xù)發(fā)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

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

位外籍女教授,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于1951年返回中國。1999年

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y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

人”。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詞

1.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

字詞。

2.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1)讀準字音

漫滅波濤繁星藤蘿膝上躲到

自由讀,指名讀。

師生共同指正讀音:注意讀準前鼻音“漫、繁”,后鼻音“藤”,讀準

易錯音“膝”。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藤膝”。

“藤”上窄下寬,上面的草字頭的一橫要寫長一些。下面的部分是

“滕”,不是“騰”。

“膝”左窄右寬,右邊的部分,需要注意,上面是個“木”,撇捺要注意

避讓穿插,下面不是“水”。

(3)理解詞語

漫滅:磨滅,模糊不清。

回憶:想過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藤蘿:又名紫藤蘿,是優(yōu)良的觀花藤木植物,纏繞莖,羽狀復葉,小葉長

橢圓形??偁罨ㄐ?,春季開花,花淡紫色,具有優(yōu)美的姿態(tài)和迷人的風

采。

思潮:某一時期內在社會上流行的思想傾向;腦海里涌現(xiàn)的念頭。

清響:清脆的響聲。

三、有板有眼,讀出節(jié)奏

環(huán)節(jié)一:朗讀《繁星》(一五九)

1.發(fā)現(xiàn)韻腳:發(fā)現(xiàn)“了”“里”,了解同字成韻。

2.讀出節(jié)奏:指導分句朗讀,讀出分句間的強弱對比,感受現(xiàn)代詩高低起

伏的節(jié)奏。

環(huán)節(jié)二:朗讀《繁星》(七一)

1.發(fā)現(xiàn)特點:發(fā)現(xiàn)無韻詩,句式相同,節(jié)奏相仿的特點。

2.讀出節(jié)奏:指導朗讀“母親的膝-上一”讀出節(jié)奏,引發(fā)思考。

環(huán)節(jié)三:朗讀《繁星》(一三一)

1.比較思考:現(xiàn)代詩與古詩之間的異同,發(fā)現(xiàn)詩“韻”。

2.讀出節(jié)奏:感知“光”“香”“響”ang的韻腳,了解同音成韻,關注

問號的語氣,讀出節(jié)奏。

3.情境朗讀:師生合作,接讀“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

過渡:讀著讀著,你不僅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詩的節(jié)奏,你還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詩的什么

特點呢?預設: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詩押韻的特點。

預設: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詩字數(shù)不要求相同的特點。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字詞,讀通了詩歌。初步了解了詩歌的一些特點。下

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三首詩歌的內容及表達的情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詩歌韻味,熟讀成誦。

2.初步了解現(xiàn)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情感。

3.根據(jù)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誦三首短詩。

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繁星》蘊含的愛與真,這節(jié)課,我

們將繼續(xù)跟隨冰心先生走進詩歌的意境,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母愛的

偉大。

二、有聲有色,讀出想象

環(huán)節(jié)一:想象《繁星》(七一)

這些事——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1.延長頓逗: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展開想象。

2.補白想象:指導破折號和“中”“下”“上”停頓并增加音長,仿照朗

讀。想象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預設:作者漫步在月明的園中,走到了藤蘿的葉下,趴在母親的膝上,聽

母親講美妙的故事。

3.“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喚起了你怎樣的感受?

(一種閑適、溫馨、充滿母愛的感受。)

4.理解詞語:通過補白想象理解“永不漫滅”的含義。

預設:“永不漫滅”是對美好童年的回憶永不漫滅,對母親的依戀,

對母愛的回憶永不漫滅。

(板書: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

5.情景朗誦:教師引導學生,想象情景積累背誦。

環(huán)節(jié)二:想象《繁星》(一五九)

母親??!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1.詩中兩個“風雨”有什么不一樣?

(1)“天上的風雨”是指什么?

預設:狂風暴雨、傾盆大雨、暴雨如注...

引導學生朗讀重音,分角色朗讀,想象“風雨”景象。

(2)“心中的風雨”又是指的什么呢?

(預設:困難、挫折、痛苦……)

(板書:風雨:狂風暴雨困難挫折痛苦)

作者冰心此時“心中的風雨”又是指的什么?

預設:學生課前搜集資料如下:

(1)1900年出生的冰心,從小便體弱多病(2)1911年,辛亥革命爆

發(fā),革命對于11歲的冰心來講是可怕的,是槍林彈雨,是無家可歸……

2.過渡:現(xiàn)代詩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想象,你又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詩的什么特點?

三、有情有思,讀出情感

環(huán)節(jié)一:悟情《繁星》(一五九)

1.品讀“風雨”:在補白想象的基礎上,感受母親懷抱中濃濃的母愛。

2.體會情感:結合作者經(jīng)歷,理解“心中風雨”的內涵,通過復沓朗讀體

會情感。

(1)1900年出生的冰心,從小便體弱多病,每次生病就會想起,母

親啊……

(2)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革命對于11歲的冰心來講是可怕

的,是槍林彈雨,是無家可歸……想到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會說,母親

啊...

(3)1921年,經(jīng)歷人生風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詩集《繁

星》,她把對母親的愛寫在這首詩中,母親啊……

風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對母親懷抱的依戀。

(板書:心情、對母親的依戀)

環(huán)節(jié)二:悟情《繁星》(一三一)

1.情景朗讀:播放海浪聲音,情景朗讀體會作者對大海的摯愛之情。

2.體會情感:補充資料,體會大海對作者寫作帶來的靈感與思考。

(1)“我的童年是在海邊度過的。我特別喜歡大海,所以,在我的

早期作品中經(jīng)常有關海的描寫?!?-《冰心自傳》

(2)“每次拿起筆來,頭一件事憶起的就是海?!币弧锻隆?/p>

大海是作者寫作靈感的源泉,是心靈寄托的地方,作者對海眷戀、感

(板書:對大海的眷戀、感激)

3.共同誦讀:伴著海浪聲,引導學生誦讀詩歌,內化背誦。

環(huán)節(jié)三:悟情《繁星》(七一)

這些事——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1.品悟月明:月是中國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懷,舉頭望明月……月明時

分又寄托著作者怎樣的情感?

2.體會情感:母親給予我們生命,養(yǎng)育我們長大,誰言寸草心……母

親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預設:是一種依戀的感覺。

預設:趴在母親膝上是一種安全、溫馨的感覺。

四、情動辭發(fā),仿寫《繁星》

1.仿寫詩句,喚起自我感受。

出示“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

◎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再仿照著寫一寫。

這些事--這些事---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的(),

藤蘿的葉下,()的(),

母親的膝上。()的()。

2.教師巡視,相機評價。

3.朗讀仿寫,分享自創(chuàng)“繁星”。

4.朗讀成誦,齊背三首《繁星》。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學習冰心先生的詩,被她濃濃的對母愛的贊美之情,對大自然的頂

禮膜拜所打動。

2.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朗讀現(xiàn)代詩集《繁星?春水》,摘錄喜愛的現(xiàn)代詩寫清作者和出處,

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開展班級詩歌朗誦會。

板書內容:

(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

r

風雨:狂風暴雨

繁星I困難挫折痛苦

,心情、對母親的依戀

〔對大海的眷戀、感激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第三單元第2課時主備人:投放日期:年月B

一次備課二次備課

10綠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擠、叉”2個生字,會寫“瓶、擠”等4個生字,掌握“墨

水瓶、交叉、舞蹈、教練、指揮、按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jié)拍飄動。

3.感受作者對“綠”色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

4.根據(jù)需栗收集資料,初步學會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綠”色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

2.了解作者所描繪的“綠”。

教學難點:

在品讀課文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jié)拍飄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出示春天圖)這是一幅由各種綠色繪制而成的圖畫,知道

畫中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嗎?它給你們帶來什么感覺?

2.師小結:我們剛從冰雪中走來,看到這生機勃勃的綠實在賞心悅目。

綠是春天的象征,還是希望的象征。詩人艾青就寫了一首詩《綠》,就讓

我們跟著他一起走進春天綠意盎然的畫卷中吧!

3.板書課題:(板書:10綠)

4.全班齊讀課題。

5.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嗎?(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28年入杭州國

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

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lián)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洞笱吆印业谋D贰?/p>

發(fā)表后引起轟動,一舉成名??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艾青在漢口、重慶等地投

入抗日救亡運動,任《文藝陣地》編委、育才學校文生系主任等職。1941

年赴延安,任《詩刊》主編。

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去走進''綠”的世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把課文朗讀一遍。自學生字詞語。

2.檢查生字詞語:

(1)讀準字音。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練、指揮、按著節(jié)拍整齊集中墨綠嫩

綠淡綠粉綠

指名逐詞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叉”,后鼻音“瓶”。

(2)理解詞義。

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

出來全班討論。

(3)重點指導:

交叉:方向不同的幾條線或條狀物互相穿過。

節(jié)拍:是衡量節(jié)奏的單位,在音樂中,有一定強弱分別的一系列拍子在每

隔一定時間重復出現(xiàn)。

指揮:指導演奏的人。

整齊:有秩序,協(xié)調一致。

重疊: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互相覆蓋。

(4)指導書寫。

大家讀準了字音,了解了字義。請把要寫的字在課堂本上每個字寫一

個,一定要看準每個字的筆畫,端正、工整地把每一個字寫好,注意寫字

的姿勢。

教師重點指導“瓶、擠”

“瓶”左右結構,注意右邊的“瓦”,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橫折穹鉤不

要寫得太長。

“擠”左窄右寬,注意右邊的上面是“文”,不是“文”。3.指名說說

本課的主要內容。

這首詩表現(xiàn)的“綠”,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詩人的感覺風一吹,就隨著

節(jié)拍整齊地飄動在一起。

三、梳理內容,明確結構

1.學生分組討論,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2.學生匯報,教師明確:

第一段(1-3小節(jié)):寫到處都是“綠”。

第二段(4?5小節(jié)):具體介紹“綠”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四、總結回顧,布置作業(yè)

1.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徜徉在綠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種綠色,

感受到綠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詞語3遍。

(2)課下朗讀課文,并背誦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jié)拍飄動。

2.感受作者對“綠”色的贅美,對春天的謳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練、指揮、按著節(jié)拍整齊集中墨綠嫩綠

淡綠粉綠擠在一起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發(fā)現(xiàn)了春天有各種各樣的綠,這些綠

給作者什么感覺?下面我們跟著詩人艾青的腳步來到綠色的春天,體會春

的美妙。

二、誦讀課文,感悟體會

1.聽著錄音(最好配有音樂)輕聲朗讀全文,邊讀邊思:春姑娘用巧手為

我們調出了哪些綠色?

2.板書:黑綠淺綠嫩綠翠綠淡綠粉綠(同時貼出色卡)

3.感受綠的多:是不是只有這些“綠”?你還知道有哪些綠?(了解省略

號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節(jié):

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

難怪作者說(出示第二節(jié))

到哪兒去找這么多的綠:

墨綠、淺綠、嫩綠、

翠綠、淡綠、粉綠……

綠得發(fā)黑,綠得出奇;

自己輕聲朗。指名讀。全班齊讀。

5.感受綠的美:這各種各樣的綠,卻綠得發(fā)黑,綠得出奇?知道“出”是

什么意思嗎?(不同尋常)

(板書:綠得發(fā)亮、綠得出奇)

6.齊讀第一、二小節(jié)。

7.這么多的綠集中在一起,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朗讀課文三、四、五

小節(jié)。

(1)輕聲地、自由讀三、四、五小節(jié)。

(2)你覺得哪個小節(jié)寫得最有趣,挑選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再仔細讀讀。

隨機:第三小節(jié):

(1)出示說話練習。

說:

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綠色。

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綠色。

陽光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綠色。

(學生挑選其中一個交流)

(2)指名讀,全班齊讀。

第四節(jié):

(1)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所有的綠集中起來,擠在一起,重疊在

一起,靜靜地交叉在一起?!?板書:擠、重疊、交叉)

(2)指名讀,男女生對讀。

第五節(jié):

(1)為何所有的綠會按著節(jié)拍飄動?(板書:按著節(jié)拍飄動)

預設:這是因為,一陣風吹來,使所有的物體都隨風擺動。

預設:這是作者看到風吹過后,春天的景物隨風擺動,那么和諧,整齊劃

一_O

(2)出示說話練習。

說一說:一陣風吹來,小草,柳條,樹枝O

(3)指讀,師范讀,全班讀。

二、拓展運用,讀寫訓練

1.拓展運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綠色,你見過

“所有”的綠集中起來的情景嗎?

2.閱讀鏈接

讀一讀“閱讀鏈接”,說一說:艾青筆下的綠給我們留下很多想象的空

間,宗璞筆下的“綠”,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預設:宗璞筆下的綠是一種撲面而來的綠,滿眼都是綠。

預設:宗璞筆下的綠是一種靜態(tài)的綠,艾青筆下的綠是有動態(tài)感的。

3.學生交流,句式訓練

春天到了,校園里O

公園里O

田野里O

4.試背課文。

板書內容:

黑綠淺綠嫩綠翠綠淡綠粉綠對綠的贊美

綠得發(fā)黑、綠得出奇對春的熱愛

擠、重疊、交叉

按著節(jié)拍飄動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第三單元第3課時主備人:投放日期:年月日

一次備課二次備課

11白樺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本課“樺、涂”等11個生字,

學會本課新詞、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3.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會詩人的情感。

4.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

5.通過閱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及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學習現(xiàn)代詩。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本課“樺、涂”等11個生字,學

會本課新詞、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介紹作者

1.猜謎語:花下樹旁正相會(打一樹名)。

你猜出來了嗎?(樺)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贊美白樺的詩。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白樺》)

今天我們來學習《白樺》這首詩,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白樺長什么樣

子,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就是白樺樹。(出示白樺樹圖片)

3.簡介作者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1895—1925),俄羅斯田園派詩人。生

于梁贊省一個農民家庭,由富農外祖父養(yǎng)育。1912年畢業(yè)于師范學校,

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廠當一名校對員,同時參加蘇里科夫文學音樂小

組,兼修沙尼亞夫斯基平民大學課程。1914年發(fā)表抒情詩《白樺》,

1915年結識勃洛克、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詩集

《亡靈節(jié)》。

二、初讀詩歌,了解內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以小組合作讀,自讀,賽讀,要求讀準

字音,讀通順。

2.小組賽讀,男女同學賽讀。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測生字詞預習和對課文的感知情況。

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認讀易錯的字詞。

生字:繡瀟綻朦朧暉徜徉

樺涂茸穗寂霞抹

詞語:白樺毛茸茸瀟灑花穗朦朧寂靜朝霞

①注意讀準平舌音“穗”,翹舌音“綻徜”。

②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繡瀟穗霞”

“繡”左窄右寬,第九筆是橫折折折鉤。

“瀟”左窄右寬,注意第十筆之后的筆畫是:豎點點撇豎。

“穗”左窄右寬,兩部分部分組成“禾+惠”。

“霞”上窄下寬,上面是“雨字頭”,不是“雨”,下面注意書寫筆

順:橫折橫豎橫橫橫折橫橫撇捺。

(2)理解詞義。

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

出來全班討論。

(3)重點指導:

流蘇: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臺服裝的裙

邊下擺等處。

姍姍來遲:比喻走得緩慢從容?,F(xiàn)在形容慢騰騰地很晚才到來或來得很

慢。

白雪皚皚: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茸茸:細毛叢生的樣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寧;陶醉于某事物當中。

(4)齊讀詞語。

大家讀準了字音,了解了字義。請把要寫的字在課堂上每個字寫一

個,一定栗看準每個字的筆畫,端正、工整地把每一個字寫好,注意寫字

的姿勢。

(二)指名說說本課的主要內容。

1.本文有幾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寫了什么?

《白樺》一詩一共有4個小節(jié),

第一節(jié)寫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

第二節(jié)寫了白樺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節(jié)寫白樺在朦朧的寂靜中的美。

第四節(jié)寫白樺在朝霞中的美。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

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

約。

四、課堂小結

讀了這首詩歌你有什么收獲?

讀這首詩,認識并會寫了生字,理解了詞語,讀通了詩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會詩人的情感。

3.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

4.通過閱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聽寫,回顧前文

1.聽寫詞語:白樺毛茸茸瀟灑花穗朦朧寂靜朝霞

2.《白樺》是一首現(xiàn)代詩,它和古詩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下面,我們就來讀讀《白樺》這首詩,相信通過同學們的學習,就會明白

的。

現(xiàn)在請大家翻開語文書自由地讀詩歌。

二、品讀詩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讀詩歌,并邊讀邊想象:

(1)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什么畫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體會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班上交流,師相機引導:

(1)看到的是“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

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板書:看到:披

銀霜,綻花穗)(2)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tài)的美

感。白樺那么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板書:想到:高尚人

格)

(3)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板書:情

感:熱愛之情)

4.讀一讀,選擇以下幾個短語描述這棵白樺,說說白樺給你留下了怎

樣的印象?

潔白的流蘇燦燦的金暉姍姍來遲的朝霞

晶亮的雪花銀色的光華白雪皚皚的樹枝

預設:

(1)這是一棵白樺樹,枝頭毛茸茸的,一串串花穗起綻放,潔白的流蘇

美如畫。

(2)傍晚,這棵白樺樹在在燦燦的金暉中,閃著晶亮的雪花。

(3)早晨,姍姍來遲的朝霞,又在白雪皚皚的樹枝上抹了一層銀色的光

華。

三、再讀課文,總結特點

1.學習飽含感情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你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詩與古詩的區(qū)別是什么?

古詩,一般講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押韻;現(xiàn)代詩不像古詩那樣在字

數(shù)和押韻上栗求那么嚴格,它的寫法比較自由,句子長短自由,分為若干

小節(jié)。

3.詩歌有什么特點?

詩歌的特點: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

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板書:高度概括抒情言志豐富的想象具有音樂美)

四、課后練筆,延續(xù)感情

1.你知道哪些與植物有關的詩歌,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

梨樹(希爾達?杜利特爾)

銀色的塵霧

從地面升起

我的手夠不著

你升得那么高

哦,白銀

我手夠不著

你花團錦簇向著我們

沒別的花能開出

如此堅挺純白的花瓣

沒別的花能從如此罕見的白銀

再分離出白銀

哦,潔白的梨花

你一簇簇花團

怒放在枝頭

用你紫色的心

帶來夏天,帶來成熟的果實

2.師:試著當一回小詩人,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寫的時候注意分行。寫

完后,和大家分享。

3.同學們,學習新詩,我們分享了白樺的美,領略了白樺高潔的品格,體

會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板書內容:

白樺

看到:披銀霜,綻花穗

想到:高尚人格

情感:熱愛之情

新詩:高度概括抒情言志

豐富的想象具有音樂美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第三單元第4課時主備人:投放日期:年月H

一次備課二次備課

12在天晴了的時候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炫、怯”

等6個生字及其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讀到

寫,學會描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

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從中感悟自然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介紹作者

1.出示一組雨過天晴的圖片,師:看著這組圖片,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雨后初霽、云開日出、云消霧散)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

2.師:雨過天晴,正是我們出去走走的好時候,你有這樣的經(jīng)歷嗎?向大

家介紹一下吧。(學生自由介紹)

3.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戴望舒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讀課題)

(板書:在天晴了的時候)

4.戴望舒簡介,學生初步了解。

三、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今杭州

余杭區(qū))人。是現(xiàn)代中國詩壇上負有盛名的“雨巷詩人”。中國現(xiàn)代派象

征主義詩人,為中國現(xiàn)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他的詩歌和詩論極富個性,

雖然總量不多,卻“以少勝多”,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一位現(xiàn)

代派象征主義詩歌代表人物,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他的《雨巷》《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詩篇,堪稱中國新詩的

杰作。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一)初讀,解決字詞。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2.出示詞語。

潤過涼爽溫柔炫耀膽怯綻透飾彩曝著陽光涉過赤腳涉過圓

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赤、涉”,讀準易錯字“怯(qi?。薄捌兀╬

u)"O

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

理解“炫耀、塵垢、膽怯、曝著、陰霾、閑游、暈皺”等詞語。(方

法:可以查字典,可以選用想象畫面,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

理解詞語。)

炫耀:賣弄夸耀。

塵垢:塵埃和污垢,比喻細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塵世。

陰霾:1.天氣陰晦、昏暗。2.比喻人的心靈上的陰影和不快的氣氛。

(二)讀懂詩意

1.指名朗讀,糾正。栗求讀通順。

2.想一想,詩歌寫了什么內容呢?

(雨過天晴的時候,風景很美,告訴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深入研讀,欣賞美景

1.自由朗讀詩歌的第一節(jié),想一想文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用橫

線把景物名稱畫出來。指名反饋。(小路、小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