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技術標準insulationboardinfloofradianth重慶現代建筑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批準部門:重床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文件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關于發(fā)布《預制溝槽泡沫混凝上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技術標準》的通知各區(qū)縣(自治縣)住房城鄉(xiāng)建委,兩江新區(qū)、經開區(qū)、高新區(qū)、萬盛經開區(qū)、雙橋經開區(qū)建設局,有關單位:現批準《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技術標準》為我市工程建設推薦性標準,編號為DBJ50/T-410-2022,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技術發(fā)展中心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2022年3月3日根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19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項目立項計劃(第一批)的通知》(渝建標〔2019〕11號文件)要求,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技術發(fā)展中心(重慶市建筑節(jié)能中心)會同有關單位,結合重慶市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討論、修改,并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A.總則;2.術語和符號;3.材料和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技術發(fā)展中心(重慶市建筑節(jié)能中心)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在本標準的實施、應用過程中,希望各單位注意收集資料,總結經驗,并將需要修改、補充的意見和有關資料反饋至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技術發(fā)展中心(重慶市建筑節(jié)能中心)(重慶市渝北區(qū)余松西路155號4幢,郵編:401147,電話:63601015,傳真:63637566,網址:.ch),以便今后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專家:主編單位: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技術發(fā)展中心(重慶市建筑節(jié)能中心)重慶現代建筑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參編單位:重慶科恒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大學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高馳國際設計有限公司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萬科(重慶)企業(yè)有限公司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工程質量總站科恒鎂晶(重慶)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天維恒創(chuàng)建材有限公司釗超林波建婷國主要起草人:趙輝楊修明陳金華張智強王永超釗超林波建婷國李光貴陳杰付靜代金禮劉擁軍李奎陳杰(科恒)曹路陶海波江麗蓉陳閣琳石宗超朱勝龍滕柯小麗李云軍劉張繼瓊羅韓安唐雷俊楊奕程杜曉慶譚科劉 1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4y……………2 33材料和設備 63.1系統性能 63.2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 2……………63.3水系統材料和設備 93.4加熱電纜材料和溫控設備 4設計 4.1一般規(guī)定 4.2構造設計 4.3房間熱負荷計算 4.4輻射面?zhèn)鳠崃坑嬎?4.5水系統設計/ 20 234.7加熱電纜系統設計 254.8溫控與熱計量1 26 27410熱工與隔聲設計 29 305.1一般規(guī)定 5.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鋪設 315.3加熱管系統安裝 5.4加熱電纜系統安裝 335.5水壓試驗 5.6面層施工 355.7廚衛(wèi)間施工 366系統調試 7驗收 398運行與維護 42本標準用詞說明 43 6…………44 A.…………45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Materialsandequipment 63.1Systemperformance 63.2Prefabricatedfoamconcreteinsulationboard 63.3Watersystemmateralsandequipment 93.4Heatingcablemateralsandtemtperaturecontrolequip-ment 4Design 114.1Generalrequirements 114.2Structuraldesign 4.3Roomheatloadcalculation 4.4Radiationsuffaceheattransfercalculation 4.5Watersystendesign 204.6Pipelinehydrauliccalculation 234.7Heatingcablesystemdesign 254.8/Tenperaturecontrolandheatmetering 2649/Electrcaldesign 274.10ThermalandSoundinsulationdesign 295Construction 305.1Generalrequirements 5.2Prefabricatedtrenchfoanconcreteinsulationboardlay-ing 5.3Heatingpipesysteminstallation 5.4Heatingcablesysteminstallation 335.5Hydrostatictest 5.6Surfaceconstruction 355.7Kitchenandbathroomconstruction 366Systendebugging l…377Acceptance r……398Operationandmaintehance 4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43Listofquotedstandards 44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51.0.1為規(guī)范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在地面輻射供暖工程中的應用,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質量可靠,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重慶市新建、改建和擴建民用建筑,以低溫熱水為熱媒或以加熱電纜為加熱元件的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維。1.0.3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維,除應執(zhí)行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2.1.1地面輻射供暖Radiantfloorheating提升地面表面的溫度,形成熱輻射面,通過輻射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形式向室內供暖的方式。2.1.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Prefabrcatedgroovedfoamconcreteinsulationboard在工廠預制,具有固定間距和尺寸的溝槽、用于現場拼裝敷設加熱管或加熱電纜的泡沫混凝土保溫板2.1.3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系統Prefabr-catedgroovedfoamconcreteinsulationboardfloorradiantheat-ingsystem建筑地面結構層上,將加熱管或加熱電纜敷設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酒槽中,加熱管或加熱電纜與保溫板溝槽尺寸吻合且上表面持平,不需要填充混凝土即可直接鋪設木地板飾面材料或薄貼地磚、石材飾面材料的地面輻射供暖構造總稱。簡稱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2.1.4均熱材料Soakingmaterial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上,鋪設在加熱管或加熱電纜之下或之上或上下均鋪設的可使加熱部件產生的熱量均勻散開的金屬導熱材料或其它高導熱涂層材料。2.1.5分水器/Watertrap用于連接供暖系統的供水管和各加熱管分支環(huán)路的配水裝置。32.1.6集水器Watercollector用于連接供暖系統的回水管和各加熱管分支環(huán)路的匯水裝置。2.1.7加熱管Heatingpipe用于進行熱水循環(huán)并加熱輻射表面的管道。2.1.8加熱電纜Heatingcable以供暖為目的、通電后能夠發(fā)熱的電纜。2.1.9溫度控制器Temperaturecontrollery能夠測量溫度并發(fā)出控制調節(jié)信號的溫度自控設備,簡稱溫控器。2.1.10隔離層Isolationlayer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種液體或地下水潮氣滲透地面等作用的構造層;當僅防止地下潮氣透過地面時,可稱作防2.1.11絕熱層Thermalingtlation輻射供暖中,用于阻擋熱量傳遞,減少無效熱損失,在現場單獨鋪設的構造層(不包括預制溝槽保溫板的保溫基板)。2.1.12防潮層Moisturebarrier防止建筑地基或樓層地面下潮氣透過地面的構造層。2.1.13溝槽間距Groovespacing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相鄰兩個標準溝槽中心線之間2.1.14溝槽邊距GrooveMargin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上靠邊溝槽中心線與板邊之間q輻射面單位面積傳熱量(W/m2)4qf輻射面單位面積輻射傳熱量(W/m2)qa輻射面單位面積對流傳熱量(W/m2)q1房間所需單位地面面積向上供熱量(W/m2)9房間單位面積平均戶間傳熱量(W/m2Q房間熱負荷(W)Q;未考慮附加的房間熱負荷(W)Q1房間所需地面向上的供熱量(W)Q2自上層房間地面向下傳熱量(W)tpj輻射面表面平均溫度(℃)t方室內非加熱表面的面積加權平均溫度(℃)tn室內空氣溫度(℃)2.2.3壓力△P加熱管的壓力損失(Pa)△Pm摩擦壓力損失(Fa)△P;局部壓力損失(Pa)2.2.4長度dw管外徑(m)△d管外徑允許誤差(m)△8管壁厚允許誤差(m)d管道內徑(m)管道長度(m)dn管子的計算內徑(m)I/接加熱電纜產品規(guī)格選定的電纜總長度(m)S加熱電纜布線間距(mm)4F房間內敷設供熱部件的地面面積(m2)M房間使用面積(m2)52.2.6速度U水的流速(m/s)水的密度(kg/m3)pλ摩擦阻力系數局部阻力系數b水的流動相似系數Re,實際雷諾數e與溫度有關的運動黏度(h2/s)Re阻力平方區(qū)的臨界雷諾數ka管子的當量粗糙度(m)對鋁塑復合管及塑料管,k一諾數K管子的當量粗糙度(m),對銅管,K-1×10-?(m)Y向下傳熱量占加熱電纜供熱功率的比例β考慮家具等遮擋的安全系數a考慮間歇供暖的修正系數,應根據熱源和供暖方式、分戶計量收費方式、供暖地面的熱容量等因素確定P加熱電纜額定電阻時的線功率(W/m),根據加熱電纜產品規(guī)格選取63.1系統性能3.1.1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性能應符合表3.1.1的規(guī)定。傳熱系數,W/(m2-K)L'nT,w(現場測量)3.1.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其他性能應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50118、《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等現行國家、行業(yè)及重慶市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3.1.3輻射供暖系統中所使用的材料均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重慶市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3.2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3.2.1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分為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平板7和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又分為預制直線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和預制曲線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泡沫混凝土保溫板構造圖示如圖3.2.1-1、3.2.1-28圖中:a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長度(mm);b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寬度(mm);h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厚度(mm);e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溝槽深度(mm)c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溝槽寬度(mm);d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溝槽間距(hm);d/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溝槽邊距(mm)。3.2.2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外觀質量和性能應符合表3.2.2的規(guī)定。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外觀質量表面應無油污層裂、疏松木應有大于30mm的缺棱掉角JG/T266干密度(kg/m3)525JG/T266導熱系數0,12GB/T10294抗壓強度(MPa)JG/T266質量吸水率(%20JG/T266抗折強度(MPa)GB/T5486放射性內照射指數(Iex)GB6566外照射指數(Ig)燃燒性能Al級GB86243.2.3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常用規(guī)格及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2.3的規(guī)定。項目規(guī)格尺寸允許偏差試驗方法長(a)+2.0JG/T266600+3,0十2,0600十3.0厚(h)+0~2.0板面平整度+2.03.2.4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溝槽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保溫板溝槽深度應大于加熱管或加熱電纜直徑;2溝槽間距應設置均勻;3溝槽邊距不應小于25mm。3.2.5均熱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均熱材料的導熱系數不應小于237W/(m·K);2敷設地磚、石材等面層時,均熱材料與粘結材料應有良好的相容性。3,3水系統材料和設備3.3.1加熱管應滿足設計使用壽命、施工和環(huán)保性能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加熱管的使用條件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冷熱水系統用熱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18991中規(guī)定的4級;2/加熱管的工作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0.4MPa;3加熱管宜使用帶阻氧層的管材。3.3.2加熱管的內外表面應光滑、平整、干凈,不應有可能影響產品性能的明顯劃痕、凹陷、氣泡等缺陷。3.3.3分水器、集水器(含連接件等)應有商標或識別標志;金屬連接件的連接密封性與構造形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冷熱水用分集水器》GB/T29730中的規(guī)定。3.3.4一次分水器、集水器(簡稱分水器、集水器)應包括分水、集水干管及閥門,排氣和泄水試驗裝置,支路閥門和連接配件等。分水器支路宜配帶能夠調節(jié)各分支路水力平衡的閥門等配件。3.4加熱電纜材料和溫控設備3.4.1加熱電纜必須有接地屏蔽層。3.4.2加熱電纜熱線部分的結構在徑向上從里到外應由發(fā)熱導電體、絕緣層、接地屏蔽層和外護套等組成。3.4.3加熱電纜的軸向上應由發(fā)熱用的熱線和連接用的冷線組成,均應在工廠加工,不得在現場連接。3.4.4加熱電纜應標有清晰的型號和商標標志,冷線和熱線接頭位置應有明顯標識。3.4.5加熱電纜應經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jiān)督檢驗部門檢驗合格。產品的電氣安全性能和機械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3.4.6溫控器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外觀不應有劃痕,應標記清晰、面板扣合開啟自如、溫度調節(jié)部件使用正常。3.4.7熱水地面供暖溫度控制用自動調節(jié)閥應符合現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4.1.1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供水溫度不應大于60℃,供回水溫差宜為5℃~10℃,具體供、回水溫度應由計算確定。供水溫度宜采用35℃~45℃。4.1.2地面輻射供暖表面平均溫度宜符合表4.1.2的規(guī)定。人員經常停留人員短期停留無人停留4.1.3輻射供暖水系統熱媒的溫度、流量和資用壓差等參數,應同熱源系統相匹配。熱源系統應設置相應的控制裝置。4.1.4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工作壓力不宜大于0.8MPa,當超過時,應按設備管道及附件所能承受的最低工作壓力和水力平衡要求進行豎向分區(qū)設置,所選用的加熱管及其系統附件應滿足系統工作壓力要求。4.1.5地面上的固定設備或衛(wèi)生器具下方,不應布置加熱部件。4.1/6房間內的生活給水管道、電氣系統管線等,不得與地面加熱部件敷設在同一溝槽內。4.1.7采用加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敷設間距等于50mm,且加熱電纜連續(xù)供暖時,加熱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于17W/m;當敷設間距大于50mm時,加熱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于20W/m;加熱電纜的線功率不應大于10W/m,且功率密度不宜大于80W/m2;3加熱電纜布置時應考慮家具位置的影響。定。采用熱水地面輻射供暖時,直徑20mm管溝槽間距不宜超過200mm,直徑16mm管溝槽間距不宜超過150mm,直徑12mm管溝槽間距不宜超過100mm。發(fā)熱電纜熱線之間的間距不應小于50mm,宜為100mm~300mm,發(fā)熱電纜熱線與外墻內表面距離不得小于100mm,與內墻表面距離宜為200mm~300mm。4.1.9泡沫混凝土保溫平板可用子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管道密集區(qū)域,也可作為保溫材料直接用于樓板的保溫隔熱4.2.1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構造應由表4.2.1中全部或部分構造層組成,基本做法可按本標準圖4.2.1-1至圖4.2.1-6選用。表4.2.1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構造序號構造層l樓板或與土相鄰的地面;2防潮層(與土壤相鄰地面)3絕熱層(與室外空氣或非采暖房間相鄰或與土壤相鄰)4保護層續(xù)表4.2.156789可發(fā)性聚乙烯(EPE)墊層(木地板面層)找平層(地磚或石材面層的潮濕房間)隔離層(地磚或石材面層的潮濕房間)圖4.2.1-4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與供暖房間相鄰地面基本構造(木地板面層)圖4.2.1-2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與供暖房間相鄰地面基本構造(地磚或石材面層)1加熱管或加熱電纜;2樓板;3粘結層;4預制消槽泡沫混凝土圖4.2.1-3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與室外空氣或不供暖房間相鄰地面基本構造(木地板面層)圖4.2.1-4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與室外空氣或不供暖房間相鄰地面基本構造(地磚或石材面層)5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G一粘結層7地磚或石材面層圖4.2.1-5/預制溝槽地面輻射供暖系統與土壤相鄰地面基本構造(木地板面層)4.2.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供暖地面構造層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防潮層:與土壤相鄰的地面必須設置防潮層;2絕熱層:直接與室外空氣接觸的樓板或與不供暖房間相鄰的地面作為供暖輻射地面時,必須設置絕熱層;3保護層直接與室外空氣接觸的樓板或與不供暖房間相鄰的地面設置絕熱層時,絕熱層上應設置保護層,保護層材料宜采用20mm水泥砂漿;4保溫板粘結層:當基層平整度偏差小于8mm時,宜采用成品粘結砂漿進行保溫板的粘貼;當基層平整度偏差大于8mm時,宜采用干硬性混凝土進行粘貼;5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溝槽尺寸應與敷設的加熱部件外徑吻合;6均熱層:當地面輻射供暖工程采用木地板面層時,均熱材料應設置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上,均熱材料可采用鋁板、鋁箔或高導熱材料;當地面輻射供暖工程采用地磚或石材面層時,加熱部件為加熱管時可不設置均熱材料,加熱部件為加熱電纜時均熱材料上應設置耐堿性的防腐材料;加熱部件為加熱電纜時,加熱電纜不應與絕熱層直接接觸;均熱材料層最小厚度宜滿足表4.2.2的規(guī)定;加熱部件類型均熱材料層最小厚度(mm)地磚等面層木地板面層管間距<200mm管間距≥200mm單層雙層單層雙層加熱電纜0.10.20,10,40.2加熱管7隔離層:潮濕房間的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與地磚或石材面層間應設置隔離層;隔離層的材料與構造做法應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的規(guī)定;8硬質飾面粘結層:飾面采用地磚或石材時,宜采用薄貼工藝,粘結層厚度不宜大于8mm;粘結層內宜配直徑不小于0.7mm網孔12.7mn×i2.7mm的熱鍍鋅電焊網金屬層,搭接寬度不應小于50mm。4.2.3當廚房或衛(wèi)生間采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時,其構造應符合圖4.2.3的要求。圖4.2.3-1廚房采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構造5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6粘結層;7地磚或石材面層圖4.2.3-2五生間采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構造4.2.4分水器、集水器與加熱區(qū)域之間的連接管,應敷設在泡沫混凝土保溫平板上。4.2.5當地面荷載大于供暖地面的承載能力時,應采取加固措施。4.3房間熱負荷計算4.3.1輻射供暖房間熱負荷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4.3.2全面輻射供暖室內設計溫度可比對流供暖系統的室內計算溫度降低2℃。4.3.3局部輻射供暖系統的熱負荷應按全面輻射供暖的熱負荷乘以表4.3.3的計算系數的方法確定。供暖區(qū)面積與房間總面積的比值KKz8.75K0.55K0.40K0.25Ks0,20計算系數10.720.540.380.304.3.4進深大于6m的房間,宜以距外墻6m為界分內、外區(qū),分4.3.5對敷設加熱部件的建筑地面,不應計算其傳熱損失。4.3.6設置地面輻射供暖且高度大于4m的房間(不含樓梯間),應在基本耗熱量和朝向、風力、外門附加耗熱量之和的基礎上算高度附加率。每高出1m應附加1%,但最大附加率不應大4.3.7采用分戶熱計量或分戶獨立熱源的輻射供暖系統,應考慮間歇運行和戶間傳熱等因素。4.4輻射面?zhèn)鳠崃坑嬎?.4.1輻射面?zhèn)鳠崃繎獫M足房間所需供熱量的需求。輻射面?zhèn)鱭y-5×10-[(ty;+273)4—(t;+273)4](4.4.1-2)9a—2.13|t;一th|0.31(ta;一tm)(4.4.1-3)21匹配時,應根據需要采取設置換熱器或混水裝置等措施。換熱器或混水裝置宜接近終端用戶。4.5.3采用集中熱源的住宅建筑,樓內供暖系統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形式;2同一對立管宜連接負荷相近的戶內系統;3共用立管接向戶內系統的供、回水管應分別設置關斷閥,其中一個關斷閥應具有調節(jié)功能;4共用立管和分戶關斷調節(jié)閥門應設置在戶外公共空間的管道井或小室內;5每戶的分水器、集水器,以及必要時設置的熱交換器或混水裝置等入戶裝置宜設置在戶內,并應遠離臥室等主要功能房間;6采用分戶熱計量的系統應安裝相應的熱計量或熱量分攤裝置。4.5.4對設置獨立熱源的戶內系統,循環(huán)水泵的流量、揚程應符合戶內供暖系統的要求,系統定壓值應符合加熱部件的承壓要求。4.5.5分支環(huán)路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連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的相同管徑的各環(huán)路長度宜接近;現場敷設加熱管時,各環(huán)路管長度不宜超過120m;當各環(huán)路長度差距較大時,宜采用不同管徑的加熱管,或在每個分支環(huán)路上設置平衡裝置;2每個主要房間應獨立設置環(huán)路,面積小的附屬房間內的加熱管。輸配管可串聯;3進深和面積較大的房間,當分區(qū)域計算熱負荷時,各區(qū)域應獨立設置環(huán)路;4不同標高的房間地面,不宜共用一個環(huán)路。4.5.6加熱管的敷設間距,應根據房間所需供熱量、室內計算溫22度、平均水溫、地面?zhèn)鳠釤嶙璧却_定。4.5.7加熱管距離外墻內表面不得小于100mm,與內墻距離宜為200mm~300mm。距衛(wèi)生間墻體內表面宜為100mm~150mm4.5.8現場敷設的加熱管應根據房間的熱工特性和保證地面溫度均勻的原則,并考慮管材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采用平行型等布管方式。熱負荷明顯不均勻的房間,宜將高溫管段優(yōu)先布置于房間熱負荷較大的外窗或外墻側。4.5.9加熱管應按系統實際工作條件確定,并應符合行業(yè)標準《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中管材選擇的相關規(guī)定。4.5.10加熱管和輸配管流速不宜小手0.25m/s。4.5.11輸配管宜采用與預制溝槽保溫板內加熱管相同的管材。4.5.12每個環(huán)路進、出水口,應分別與分水器、集水器相連接。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斷面流速不宜大手0.8nl/s。每個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環(huán)路不宜多于8路。每個分支環(huán)路供回水管上均應設置可關斷閥門。4.5.13集中式供暖系統分水器前應設置過濾器;分水器的總進水管與集水器的總出水管之間宜設置清洗供暖系統時使用的旁通管,旁通管上應設置閥門。設置混水泵的混水系統,當外網為定流量時,應設置平衡管并兼作旁通管使用,平衡管上不應設置閥門。旁通管和平衡管的管徑不應小于連接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進出口總管管徑。4.5.14分水器、集水器上均應設置手動或自動排氣閥。4.5.15設置獨立熱源的分戶式系統其分水器、集水器之間應設置壓差控制的旁通裝置。4.5.16/加熱管出地面與分水器、集水器連接時,其外露部分應加柔性塑料套管。4.5.17每個分支環(huán)路埋設部分不應有接頭。4.5.18裝配式居住建筑戶內供暖系統的供回水管道可敷設在架空地板內,并且管道應做保溫處理。當不在架空地板內時,供23暖管道應敷設在地板溝槽內。4.5.19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分、集水器宜設置在便于維修管理的位置。4.6管道水力計算4.6.1管道的壓力損失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P加熱管的壓力損失(Pa);△Pm摩擦壓力損失(Pa)△P;局部壓力損失(Pa);λ摩擦阻力系數;d管道內徑(m);管道長度(m);水的密度(kg/m3);pv水的流速(m/s);5局部阻力系數。4.6.2鋁塑復合管及塑料管的摩擦阻力系數,可按下列公式計算:dn一0.5(2dw+△dw—48—2△)(4.6.2-5)U水的流速(m/s);Ace與溫度有關的運動黏度(m2/s)Re阻力平方區(qū)的臨界雷諾數;k管子的當量粗糙度(m),對鋁塑復合管及塑料管,k-d管子的計算內徑(m);dw管外徑(m);△dw管外徑允許誤差(m);δ管壁厚(m)△8管壁厚允許誤差(m)。4.6.3銅管的摩擦系數可按下式計算:Re雷諾數d管子的計算內徑(m);K管子的當量粗糙度(m),對銅管,K-1×10-?(m);Ae與溫度有關的運動黏度(m2/s)。254.6.4塑料管及鋁塑復合管單位長度摩擦壓力損失可按行業(yè)標準《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的相關規(guī)定選用。4.6.5加熱管和輸配管的局部壓力損失應通過計算確定,其局部阻力系數可按行業(yè)標準《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的相關規(guī)定選用。4.6.6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分水器、集水器環(huán)路的總壓力損失不宜大于30kPa。4.7加熱電纜系統設計4.7.1加熱電纜長度和布線間距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L按加熱電纜產品規(guī)格選定的電纜總長度(m);Y向下傳熱量占加熱電纜供熱功率的比例,根據地面構造按表4.7.1取值;β考慮家具等遮擋的安全系數;Q1房間所需地面向上的散熱量(W),按本標準第4.4.3條計算確定;P加熱電纜額定電阻時的線功率(W/m),根據加熱電纜產品規(guī)格選取;S加熱電纜布線間距(mm);F敷設加熱電纜的地面面積(m2)。26表4.7.1加熱電纜供暖地面向下傳熱量占加熱電纜供熱功率的比例4.7.2每個房間宜獨立設置加熱電纜回路。當房間所需供熱功率和加熱電纜總長度超過產品規(guī)格中單根加熱電纜的最大總功率或總長度時,應將電纜分設成2個或多個獨立回路。每個回路加熱電纜的最大總功率或總長度確定時,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不宜超過所選溫控器的額定工作電流;2不應超過產品規(guī)格限制。4.7.3加熱電纜宜采用平行型布置。4.8溫控與熱計量4.8.1采用集中熱源的住宅熱水輻射供暖系統應設置分戶熱計量用熱量表和自動室溫調控裝置。4.8.2采用集中熱源的輻射供暖系統應能實現氣候補償,自動控制供水溫度。4.8.3地面輻射供暖水系統室溫控制可采用分環(huán)路控制和總體控制兩種方式,自動控制閥宜采用電熱式控制閥,也可采用自力式溫控閥和電動閥4.8.4/當采用加熱電纜輻射供暖時,每個獨立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環(huán)路對應的房間或區(qū)域應設置溫控器。4.8.5溫控器設置及選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室溫型溫控器應設置在附近無散熱體、周圍無遮擋物、不受風直吹、不受陽光直曬、通風干燥、周圍無熱源體、能正確反映27室內溫度的位置,且不宜設在外墻上;2在需要同時控制室溫和限制地表面溫度的場合,應采用雙溫型溫控器;3當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僅負擔一部分供暖負荷或作為值班供暖時,可采用地溫型溫控器;4對開放大空間場所,室溫型溫控器應布置在所對應回路的附近,當無法布置在所對應的回路附近時,可采用地溫型溫控器;5地溫型溫控器的傳感器不應被家具地毯等覆蓋或遮擋,宜布置在人員經常停留的位置且在加熱部件之間;6對浴室、帶沐浴設備的衛(wèi)生間、游泳池等潮濕區(qū)域,室溫型溫控器的防護等級和設置位置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用地溫型溫控器;7溫控器的控制器設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與照明開關在同一水平線上。4.8.6壁掛爐輻射供暖系統宜采用混水裝置,并宜采用室內溫控、循環(huán)水泵及壁掛爐聯動的整體控制方式。4.9/電氣設計4.9.1配電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度表的設置應符合當地供電部門規(guī)定并滿足節(jié)能管理的要求2當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用電需要單獨計費時,該系統的供電回路應單獨設置,并應獨立設置配電箱和電度表;3當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與其他用電設備合用配電箱時,應分別設置回路;4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配電回路應裝設過載、短路及剩余電流保護器。剩余電流保護器脫扣電流應為30mA。284.9.2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應采用電壓等級為220V/380V的交流供電方式。4.9.3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應做等電位連接,且等電位連接線應與配電系統的地線連接。4.9.4當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配電導線設計時,應合理布置溫控器、接線盒等位置,減少連接管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導線應采用銅芯導線;導體截面應按敷設方式、環(huán)境條件確定,且導體載流量不應小于預期負荷的最大計算電流和按保護條件所確定的電流;2固定敷設的電源線的最小芯線截面不應小于2.5mm2;3電氣線路的敷設方式應符合安全要求,導線穿管應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與加熱電纜系統的設備或元件連接的部分宜采用柔性金屬導管敷設,其長度應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4.9.5溫控器的工作電流不得超過其額定工作電流;當所控制回路的工作電流大于溫控器的額定工作電流時,可采用溫控器與接觸器等其他控制設備相結合的形式實現控制功能。4.9.6熱水系統電驅動式自動調節(jié)閥和戶內混水泵等用電設備的電氣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源回路應設置過載、短路及剩余電流保護器;2當采用220N或380V交流電壓為熱水系統用電設備供電時,不得將相關電氣線路、接線端子等部分外露;用電設備外殼等外露可導電的部分,均應進行保護接地;3學采用24V交流電壓為熱水供暖系統用電設備供電時,其電氣無件、線路應與220V交流電壓等級的電器元件、線路相互4.9.7地溫傳感器穿線管、自動調節(jié)閥電源穿線管等均應選用硬質套管。294.10熱工與隔聲設計4.10.1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保溫工程的建筑節(jié)能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yè)和重慶市相關標準,保溫層厚度應根據重慶市民用建筑相關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熱工計算確定,熱工計算構造層材料只計算至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且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最小設計厚度不應小于/40mm。4.10.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用于地面輻射供暖工程時應符合《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的有關規(guī)定。4.10.3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用于建筑地面工程時,其熱工參數應符合表4.10.3的規(guī)定類型導熱系數λ修正系數a分戶樓板底層地面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建筑地面工程隔聲設計應符合《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50118以及重慶市《綠色生態(tài)住宅(綠色建筑)小區(qū)建設技術標準》DBJ50/T-039、《公共建筑節(jié)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52、《居住建筑節(jié)能65%(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71等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305.1一般規(guī)定5.1.1施工前應滿足以下條件:1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已批準。2材料進場檢驗合格并滿足安裝要求3相關預埋等工程應驗收合格。5.1.2加熱部件的運輸、存儲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進行遮光包裝后運輸,不得裸露散裝;3不得曝曬雨淋,宜存儲在溫度不超過40℃且通風良好的室內;4應避免因機械外力受到損害,并應遠離熱源。5.1.3施工過程中應防止油漆、瀝青等化學溶劑接觸污染加熱部件。5.1.4施工時不應交及施工作業(yè),當無法避免時,應采取一定保護措施。5.1.5在保溫板鋪設施工前,地面預留預埋應施工完成。5.1.6輻射面應平整、干燥、無雜物、無積灰。5.1.7施工的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低于0℃的環(huán)境下施工時,現場應采取升溫措施。5.1.8施工過程中,加熱電纜間有搭接時,嚴禁電纜通電。5.1.9加熱部件安裝完成后,嚴禁在加熱部件敷設區(qū)域穿鑿、穿孔或進行射釘作業(yè)。5.1.10完工后應繪制竣工圖并準確標注加熱部件敷設位置及31地溫傳感器埋設位置。5.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鋪設5.2.1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鋪設基層應堅實平整、干5.2.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應用于與土壤接觸地面或潮濕地面時,應在防水防潮層施工完成后再按層間樓板的施工流程進行施工。5.2.3鋪設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應滿足下列要求:1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鋪設應平整,板間的相互接合應嚴密,宜采用通縫拼接施工;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相鄰板材上的溝槽應對接緊密、無錯縫,接縫應平順;3當標準規(guī)格尺寸的板材不能滿足工程現場施工要求時,可切割所需尺寸的保溫板對齊鋪設4當地面基層平整度偏差小于8mm時,宜采用成品粘結砂漿進行條粘法粘貼,粘貼面積不應小于50%;當地面基層平整度偏差大于8mm時,宜采用干硬性混凝土粘貼,保溫板底部滿抹10mm水泥凈漿。保溫板鋪貼后應用橡皮錘敲打粘結牢固,且用2m靠尺檢查相鄰板材之間的平整度,平整度誤差應控制在3mm以內;5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在房屋伸縮縫處應斷開;6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不應與墻體、柱等垂直構件直接接觸,其交接處應設置伸縮縫。5.2.4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鋪設完成后,飾面層為木地板時,應鋪設均熱層,均熱層宜鋪設在加熱管下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上,均熱層之間用鋁箔膠帶密封處理。5.2.5與土壤接觸地面或潮濕地面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32的墊層、粘貼層、防水層應符合《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GB5003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的規(guī)定。5.3加熱管系統安裝5.3.1管材及管件、分水器和集水器及其連接件等材料構配件進場時應對其外觀質量進行檢查驗收。5.3.2閥門、分水器、集水器組件安裝前應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試驗應在每批數量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個;對安裝在分水器進口、集水器出口的閥門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閥門應逐個作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強度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2.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1倍;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持續(xù)時間應為15s,其間壓力應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閥瓣密封面應無滲漏。5.3.3銅制金屬連接件與塑料管材的連接形式,宜為插接式、卡套式或卡壓式夾緊結構。5.3.4采用PB、PE-RT、PPR類等前端管,宜采用熱熔承插連接和電熔連接方式;管材和管件應使用同一種材料。5.3.5加熱管敷設前,應檢查加熱管外觀質量,管內部不得有雜質。加熱管應平直并完全嵌入溝槽內,加熱管安裝間斷或完畢時,敞口處應隨時封堵。5.3.6加熱管及輸配管切割應采用專用工具,切口應平整,斷口面應垂直管軸線。5.3.7/加熱管安裝時應防止管道扭曲;彎曲管道時,不得出現硬折彎;塑料管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8倍,鋁塑復合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6倍,銅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5倍。5.3.8埋設于地面面層下的加熱管及輸配管不應有接頭。在鋪33設過程中管材出現損壞、滲漏等現象時,應當整根更換,不應拼接使用。5.3.9鋪設加熱管,面層為木地板時,應用鋁箔膠帶將鋪設在保溫板溝槽內的加熱管表面與保溫板粘接固定。5.3.10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當管間距小于100mm時,可采用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平板或在加熱管外部應設置柔性套管等措施。5.3.11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加熱管敷設之前進行安裝。水平安裝時,宜將分水器安裝在上,集水器安裝在不中心距宜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應小于300mm。5.4加熱電纜系統安裝5.4.1加熱電纜及其地溫傳感器敷設前應做好下列工作:1對照施工圖紙核定加熱電纜型號,并應檢查加熱電纜外觀質量;2應確認加熱電纜冷線預留管、溫控器接線盒、地溫傳感器預留管、供暖配電箱等預留、預埋工作已完畢。5.4.2加熱電纜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纜出廠后嚴禁剪裁和拼接,有外傷或破損的加熱電纜嚴禁敷設;2加熱電纜的熱線部分嚴禁進入冷線預留管。5.4.3加熱電纜應按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間距和走向敷設,應保持平直并完全嵌水溝槽。5.4/4/加熱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生產企業(yè)規(guī)定的限值,且不得小于6倍電纜直徑。5.4.5加熱電纜的冷線與熱線接頭應暗裝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內,接頭處150mm之內不應彎曲。5.4.6電纜安裝時應禁止電纜擰勁,彎曲電纜時,圓弧的頂部應34加以限制(頂住),并進行固定,防止出現“死折”;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廠家規(guī)定值。檢查數量:全數檢查。5.4.7加熱電纜安裝完成后,在進行面層施工前應進行絕緣電阻的測試,并做自檢記錄。5.4.8加熱電纜供暖系統和溫控系統的電氣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575和《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03的規(guī)定。5.5水壓試驗5.5.1管道敷設完成,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應進行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壓試驗應在系統沖洗之后進行,系統沖洗應對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進行沖洗,沖洗合格后再進行室內供暖系統的沖洗;2水壓試驗之前,應對試壓管道和構件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護措施;3水壓試驗應以每組分水器、集水器為單位,逐回路進行;4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供暖裝置戶內系統試壓應進行兩次,分別在鋪設面層之前和之后進行;5冬李進行水壓試驗時,在有凍結可能的情況下,應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試壓完成后應及時將管內的水吹凈、吹干。5.5.2輻射供暖熱水系統水壓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應小于0/6MPa。在試驗壓力下,穩(wěn)壓1h,其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且不滲不漏。355.6面層施工5.6.1面層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條件:1加熱管水壓試驗合格且處于工作壓力狀態(tài);2加熱管、加熱電纜驗收合格;3加熱電纜電阻檢測和絕緣性能測試合格,溫控器安裝盒加熱電纜冷線穿管已布置完成;4伸縮縫已預留或設置完畢;5已通過隱蔽工程驗收。5.6.2飾面層施工時,與內外墻、柱等垂直構件交接處,應預留伸縮縫。5.6.3以木地板作為面層時,木材應經過千燥處理,方可進行地板施工。鋪設施工方法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地面輻射供暖木質地板鋪設技術和驗收規(guī)范》WB/T1037的有關規(guī)定。5.6.4以瓷磚、大理石、花崗巖作為面層時,伸縮縫處宜采用干貼施工。5.6.5面層可按下列方法施工1木地板面層可直接鋪設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上,可發(fā)性聚乙烯(EPE)墊層鋪設在保溫板上、木地板之下;2鋪設石材或瓷磚時,粘結層應滿粘,厚度不大于8mm;如需在粘結層內鋪設金屬網,金屬網應先鋪設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及其加熱部件上,金屬網直徑不應小于0.7mm,網孔距為12/7×12.7mm的熱鍍鋅電焊網,再用粘結材料粘貼石材或瓷磚,粘結層應滿粘,且厚度不大于8mm。5.6.6面層施工前應對已完工的地暖工程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5.7廚衛(wèi)間施工5.7.1衛(wèi)生間應設兩層隔離層。5.7.2衛(wèi)生間過門處應設置止水墻,在止水墻內側應設置防水措施。加熱管或加熱電纜穿止水墻處應采取隔離措施。5.7.3衛(wèi)生間的加熱管、加熱電纜不宜設置在冷熱水管、排水管的下面;加熱管、加熱電纜距排水豎管不宜水于150hm,距地面裝飾層上面層不應大于100mm。5.7.4裝配式建筑整體衛(wèi)浴、整體廚房內的供暖設備及管道應在部品安裝完成后進行水壓試驗,并預留和標識與外部管道的接口位置。376系統調試6.0.1輻射供暖系統的調試,應在施工完畢且養(yǎng)護期滿后,且具備正常供暖和供電的條件下,由施工單位負責,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督,在設計單位與建設單位參與和配合下進行。6.0.2系統調試前應編制調試方案并報送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批準。調試后應提供完整的調試資料及調試報告。6.0.3系統調試所使用的測試儀器應在使用合格檢定或校準合格有效期內,精度等級及最小分度值應滿足工程性能測定的要求。6.0.4輻射供暖系統未經調試,嚴禁運行使用。6.0.5輻射供暖系統調試應包括下列內容:1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2設備單機試運行合格后,進行系統非設計滿負荷下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6.0.6初始供暖時,水溫變化應平緩。供暖系統的供水溫度應控制在高于室內空氣溫度10℃左右,且不應高于32℃,并應連續(xù)運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溫升高3℃,直至達到設計供水溫度,并保持該溫度運行不少于24h;在設計供水溫度下應對每組分水器、集水器連接的加熱管逐路進行調節(jié),直至達到設計要求。6.0.7輻射供暖系統室內空氣溫度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h/輻射供暖時,宜以房間中央離地0.75m高處的空氣溫度作為評價依據;2溫度測量系統準確度應為+0.2℃。6.0.8輻射體表面平均溫度測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82溫度測點數量不應少于5對,其中一半測點應沿熱媒流程均勻設置在加熱管上,另一半測點應設在加熱管之間且沿熱媒流程均勻布置;3輻射體表面平均溫度應取各測點溫度的算術平均值;4溫度測量系統準確度應為+0.2℃。6.0.9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初始通電加熱時,應控制室溫平緩上升,直至達到設計要求。6.0.10熱水輻射供暖系統在非設計滿負荷條件下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熱水循環(huán)泵應排除管道系統中的空氣,系統連續(xù)運行應正常平穩(wěn),水泵的流量、壓差和水泵電機的電流不應出現10%以上的波動;2熱水系統平衡調整后,水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應為不大于10%;3熱水輻射供暖系統熱源的供回水溫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熱水流量與設計流量的允許偏差應不大于10%。397.0.1輻射供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的要求。7.0.2輻射供暖工程驗收前,應完成系統非設計滿負荷條件下的聯合試運行及調試,項目內容及質量要求應符合本標準第6章7.0.3輻射供暖工程應由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yè)技術負責人等驗收;當輻射供暖工程驗收時因季節(jié)原因無法進行帶熱負荷的聯合試運行及調試,可僅進行不帶熱源的試運行。帶熱源的試運行應在第一個采暖期內完成。7.0.4輻射供暖工程的驗收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1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文件和竣工圖;2保溫材料、主要設備和管材、配件等主要材料的出廠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及進場復驗報告;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設備、管道系統安裝及檢驗記錄;5管道系統壓力試驗記錄;6設備單機試運行記錄;7系統非設計滿負荷條件下的聯合試運行和調試記錄;8電纜電阻《絕緣電阻測試記錄;9/地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文件;10各構造層的隱蔽驗收文件;11觀感質量綜合檢查記錄;12安全和性能檢測資料的核查記錄;13工程使用維護說明書。407.0.5輻射供暖工程各系統的觀感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分、集水器的安裝位置、高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2變形縫、面層分隔縫的位置和寬度以及填縫質量符合規(guī)定。檢查數量:參照《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附錄B第Ⅱ抽樣方案。7.0.6集中輻射供暖系統進出口水溫測點宜布置在分水器、集水器上,溫度測量系統準確度應為+0.1℃/戶式供暖系統進出口水溫宜將測溫點布置在分水器、集水器上,當未布置時,以熱源設備自動檢測的水溫為準。7.0.7輻射供暖系統調試完成后,宜對下列性能參數進行檢測,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輻射體表面平均溫度滿足本標準第4.1.2條的規(guī)定;2室內空氣溫度滿足設計要求;3輻射供暖系統進出口水溫度及溫差滿足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0.8發(fā)熱電纜的熱線部分不應進入冷引線預留管。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0.9輻射供暖熱水系統運行時水泵殼體密封處不得滲漏,緊固連接部位不應松動,軸封的溫升應正常。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0.10地面輻射供暖系統面層分項工程檢驗批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411檢驗批可按施工段或變形縫劃分;2每1000m2可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0m2也為一個檢驗批;3不同構造做法的地面分項工程應單獨劃分為檢驗批。7.0.11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進場時應對其導熱系數、密度、吸水率、抗壓強度參數進行復驗,復驗應為見證取樣檢驗。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隨機抽樣送檢,核查復驗報告,其中導熱系數、密度必須在同一個報告中。檢查數量:同廠家、同品種產品,地面面積在1000m2以內時應復驗1次;面積每增加1000m2應增加4次。同工程項目、同施工單位且同期施工的多個單位工程,可合并計算抽檢面積。當獲得綠色建材認定或連續(xù)三次見證取樣檢驗均一次檢驗合格時,其檢驗面積可擴大一倍,且僅可擴大一倍。7.0.12當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工程有絕熱層設置時,其施工應符合相應標準要求,應對其導熱系數、密度、壓縮強度、燃燒性能參數進行復驗,復驗應為見證取樣檢驗。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隨機抽樣送檢,核查復驗報告,其中導熱系數、密度、燃燒性能必須在同一個報告中。檢查數量:同廠家、同品種產品,地面面積在1000m2以內時應復驗1次;面積每增加10dom2應增加1次。同工程項目、同施工單位且同期施工的多個單位工程,可合并計算抽檢面積。當獲得綠色建材認定或連續(xù)三次見證取樣檢驗均一次檢驗合格時,其檢驗面積可擴大一倍,且僅可擴大一倍。7.0.13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工程的房間之間空氣聲隔聲性能、分戶樓板撞擊聲隔聲性能應進行現場試驗。檢驗方法:現場隨機抽樣檢測,核查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同一工程、同一材料、同一生產廠家檢查一組。428運行與維護8.0.1輻射供暖系統首次運行注水前應充分排氣。系統每年首次運行時,應確保戶外戶內閥門開啟到位,過濾器無堵塞,立管進回水放氣通暢,加熱管內無氣堵。8.0.2輻射供暖系統加熱管在非供暖季應進行滿水保護。在有凍結可能的地區(qū)應排水、泄壓。8.0.3手動補水的輻射供暖水系統,應定期檢查系統壓力,低于水系統運行要求,應及時補水。8.0.4加熱電纜輻射供暖系統每年供暖期使用前,應檢查溫控器及電路系統是否正常。8.0.5輻射供暖系統的表面上應有明顯的標識,不得進行打洞、釘鑿、撞擊、高溫作業(yè)等工作。8.0.6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水每隔兩年宜進行一次水處理。43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4)表示有選擇,在十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44引用標準名錄1《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501182《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4《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575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6《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037《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8《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CJA429《供熱計量技術規(guī)程》JGJ47310《城鎮(zhèn)燃氣室內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9411《泡沫混凝土》JG/T26612《公共建筑節(jié)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5213《居住建筑節(jié)能65%(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7114《建筑節(jié)能(綠色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25515《綠色生態(tài)住宅(綠色建筑)小區(qū)建設技術標準》DBJ50/T-039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技術標準DBJ50/T-410-2022條文說明3材料和設備 493.1系統性能 493.2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 3.3水系統材料和設備 3.4加熱電纜材料和溫控設備 504設計 4.1一般規(guī)定 4.2構造設計 4.3房間熱負荷計算 4.4輻射面?zhèn)鳠崃坑嬎?4.5水系統設計 4.6管道水力計算 604.7加熱電纜系統設計 604.8溫控與熱計量 61 644.10熱工與隔聲設計 655施工 66 665.2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鋪設 675/3加熱管系統安裝 675.4加熱電纜系統安裝 685.5水壓試驗 695.6面層施工 696系統調試 707驗收 718運行與維護 …72493材料和設備3.1系統性能3.1.1目前地面整體傳熱系數無檢測標準方法,均通過建筑節(jié)能設計軟件進行模擬計算確定其相應參數。設定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隔聲性能有效地解決了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由于樓板的隔音效果差帶來的噪聲干擾,提高了建筑聲環(huán)境質量。目前國家《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50118以及重慶市《綠色生態(tài)住宅(綠色建筑)小區(qū)建設技術標準》DBJ50/T-039、《公共建筑節(jié)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52、《居住建筑節(jié)能 65%(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71等標準均對樓面的隔聲性能提出了技術要求。通過對房間之間空氣聲隔聲性能的多次現場檢測表明,構造為A00mm厚鋼筋混凝土樓板+40mm厚預制溝槽泡沫混凝保溫板十木地板面層或地磚面層采用計權標準化聲壓級差十粉紅噪聲頻譜修正量(D?I,w+C)檢測時均不小于45dB;構造為120mm厚鋼筋混凝土樓板+40mm厚預制溝槽泡沫混凝保溫板十木地板面層或地磚面層采用計權標準化聲壓級差+交通噪聲頻譜修正量(D?T,w+Ctr)檢測時均不小于51dB。通過對分戶樓板撞擊聲隔聲性能的多次現場檢測表明,構造為100mm厚鋼筋混凝土樓板+40mm厚預制溝槽泡沫混凝保溫板十木地板面層或地磚面層采用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L'oT,w)(現場測量)檢測時均不大于65dB。503.2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3.2.2本標準采用干密度500級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綜合考量了該等級泡沫混凝土既有較好的導熱系數又有一定的抗壓強度。若采用其他密度等級的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其導熱系數應按相應標準規(guī)定取值,其他性能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在工廠內標準化生產,屬于泡沫混凝土的兩種生產工藝之一,在現行行業(yè)標準《泡沫混凝土》JG/T266中已有詳細說明,因此本標準預制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主要性能檢測方法及試件制作依然按照現行行業(yè)標準《泡沫混凝土》JG/T266執(zhí)行。3.2.4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溝槽深度與溝槽寬度以滿足加熱管道和加熱電纜鋪設為宜,過小鋪設不下,過大易導致盤管不穩(wěn),溝槽邊距設置最小值是為了保證板材質量的穩(wěn)定性。3.3水系統材料和設備3.3.4一些成品分集水器配帶可調節(jié)各分支路水力平衡的閥門和流量計等配件,在各分支路長短或熱量相差過大時,能夠調節(jié)平衡各支路,使之達到設計流量,使系統能夠通過初調節(jié)達到平衡。因此推薦采用。3.4加熱電纜材料和溫控設備3.4.1強制屏蔽接地是為了保證人身安全,防止人體觸電和受到較強的電磁輻射。3.4.43.4.3、3.4.4冷熱線接頭為加熱電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應由專用設備和工藝方法加工,嚴格控制質量,不應在現場簡單連接,以51保證安全性、機械性能和使用壽命達到要求。應將冷熱線以及接頭作為一體進行檢測,還應對接頭位置設明顯標識,加熱電纜標識包括商標和電纜型號。3.4.5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地面輻射供暖系統中使用的加熱電纜生產的標準,市場上的加熱電纜多數為國外進口產品,也有引進技術國產化的電纜,均以《額定電壓300/500V生活設施加熱和防結冰用加熱電纜》GB/T20841/IEC60800作為檢驗標準,具體內容見《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檢測電纜的機構必須具有國家認可的檢驗資質。3.4.7溫控器產品標準主要包括:國家現行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第十部分:溫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GB14536.10、《溫度指示控制儀》JG874等/水路自動調節(jié)閥產品標準主要包括:國家現行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14536.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第九部分:電動水閥的特殊要求及機械要求》GB14536.9、《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第十六部分:電起動器的特殊要求》GB14536.16、《散熱器恒溫控制閥JG/T195等。4.1一般規(guī)定4.1.1本條從地面輻射供暖的安全、壽命和舒適考慮,規(guī)定供水溫度不應超過60℃。從舒適及節(jié)能考慮。地面供暖供水溫度宜采用較低數值,國內外經驗表明,35℃~45℃是比較合適的范圍。保持較低的供水溫度,有利于延長化學管材的使用壽命,有利于提高室內的熱舒適感;控制供回水溫差/有利于保持較大的熱媒流速,方便排除管內空氣,也有利于保證地面溫度的均勻。故作此推薦。應在保證室內溫度的基礎上選擇設計供水溫度。4.1.2輻射供暖時,輻射體表面平均溫度要求。對于人員經常停留的地面,美國相關標準根據熱舒適理論研究得出地面溫度在210~24℃時,不滿意度低于8%;EN15377-1:2005中推薦,經常停留地面溫度上限為29℃,非經常停留地面溫度上限為35℃。舊本相關資料研究表明,地面溫度上限為31℃時,從人體健康、舒適考慮,是可以接受。考慮到生活習慣,本標準將人員經常停留地面的溫度上限值規(guī)定為29℃。4.1.4豎向分區(qū)設置規(guī)定。設置豎向分區(qū)主要目的是減小設備、管道及部件所承受的壓力,保證系統安全運行,避免立垂直失調等現象。4.1.5/在地面有遮擋覆蓋的情況下,地面供暖系統的熱量難以通過地表面充分散熱,就會造成局部升溫。對低溫熱水系統,回水溫加熱電纜系統仍然持續(xù)加熱,可能會產生安全隱患。因此,應考慮盡量避免覆蓋遮擋,在固定設備或衛(wèi)生器具下方不應布置加熱電534.1.8重慶的氣候特征宜采取間歇式供暖,要求地暖升溫快,節(jié)約能源,不需要持續(xù)供暖,宜采用直徑16mm管溝槽不超過150mm的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4.1.9由于分水器、集水器與加熱區(qū)域之間的連接管道較多,如采用開槽較多的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保溫板容易斷裂,因此該區(qū)域管道宜直接鋪設在泡沫混凝土保溫板平板上。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倡導發(fā)展模塊化保溫隔聲功能部品,推廣干式工法樓地面,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符合產業(yè)政策,又是市場急需的產品類型,應大力推廣使用,其設計與施工可參考本標準執(zhí)行,驗收可參照《建筑節(jié)能(綠色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255執(zhí)行。4.2構造設計4.2.2為減少輻射地面的熱損失,直接與室外空氣接觸的地面、與不供暖房間相鄰的地面,必須設置絕熱層,絕熱材料宜采用EPS保溫板和XPS保溫板。為盡量增加加熱管或加熱電纜向上的有效散熱量,且不影響木地板的直接鋪設,規(guī)定預制溝槽保溫板及其金屬導熱層的溝槽尺寸應與敷設的加熱管或加熱電纜外徑吻合。限定均熱層最小厚度為0.1mm主要是為了保證均熱層的牢均熱層要求其導熱效果好,一般采用薄鋁板或鋁箔,也可采用高導熱的其他材料,因此采用其導熱系數作為金屬材料的最小本著厲行節(jié)約資源的精神,加熱管上薄貼地磚、石材時,不設置均熱層,本系統亦能快速升溫的特點,可減少均熱層的設置。加熱電纜敷設地磚、石材等面層時,噴涂在均熱層上的防腐54材料的耐堿性可以參照《合成樹脂乳液內墻涂料》GB/T9756中面漆的耐堿性執(zhí)行。4.2.4此處由于匯集管道較多,采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不能滿足施工要求,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溫平板方能滿足管道鋪設要求。4.2.5當地面荷載大于供暖地面的承載能力時,可在預制溝槽泡沫混凝土保溫板上增設細石混凝土或硬質板材等材料加固措施。4.3房間熱負荷計算4.3.2輻射供暖系統室內設計溫度。實踐證實,人體的舒適度受輻射影響很大,歐洲的相關實驗也證實了輻射和人體舒適度感覺的相互關系。根據國內外資料和國內一些工程的實測,輻射供暖用于全面供暖時,在相同熱舒適條件下的室內溫度可比對流供暖時的室內溫度低2℃。4.3.3當輻射供暖用于局部供暖時,熱負荷計算還要乘以表4.3.3所規(guī)定的計算系數(局部供暖的面積與房間總面積的面積比大于75%時,按全面供暖耗熱量計算)。4.3.4為適應外區(qū)較大熱負荷的需求,確保室溫均勻,對進深較大房間作此規(guī)定。例如:住宅內通戶門的大起居室,距外墻6m以內無圍護結構傳熱負荷,但有戶門開啟負荷,需分別加以計算。4.3.5敷設加熱部件的地面,不存在通過地面向外的傳熱負荷,因此房間外圍護結構熱負荷不包括敷設加熱部件輻射面的傳熱負荷。輻射面向外的傳熱負荷應計算在輻射供暖房間熱媒的供熱量中。4.3.6實際工程的高大空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美容師個性化服務設計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長沙高中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汽車維修專業(y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要求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聯合體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寵物營養(yǎng)科學與社會發(fā)展試題及答案
- 新消防法解讀教育培訓
- 2024年二手車評估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黃石市經開區(qū)2022-2023學年三年級下學期英語期中試卷(含答案)
- 小自考視覺傳播設計會議策劃與組織技巧及試題及答案
- 傳播設計中的用戶滿意度提升試題及答案
- 第四單元第九課第一框題 日益完善的法律體系 同步練習(無答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 2025年上海市各區(qū)中考語文一模卷【綜合運用題】匯集練附答案解析
- 季度物業(yè)工作總結
- 2024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
- 第二單元+新音樂啟蒙+課件【高效課堂精研】高中音樂粵教花城版必修音樂鑒賞
- 2025年全球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的未來展望
- 體育業(yè)務知識培訓課件
- 《淞滬會戰(zhàn)》課件
- 《社區(qū)共治共建共享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300字
- 軟件代碼審計與測試作業(yè)指導書
- 上消化道出血護理疑難病例討論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