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5屆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先秦與古希臘:中西文化之源》中某章節(jié)的目錄,請根據目錄名稱擬出最合適的章的名稱A.環(huán)境:黃色土地與藍色海洋 B.政體:帝制與共和C.傳統(tǒng):專制與民主 D.學術:重倫理與愛智慧2.若以“市舶司”“十三行”“鴉片戰(zhàn)爭”“北伐戰(zhàn)爭”等概念來介紹某城,此城是A.南京 B.武漢 C.上海 D.廣州3.甲午戰(zhàn)后,輪船招商局依據商部奏定的《商律》與官府力爭,將企業(yè)由“官督商辦”變?yōu)椤巴耆剔k”;民國成立后,政府曾有接收招商局的舉動,但因招商局抵制而即刻撤回,且表示出對招商局主權的尊重:這說明A.官企改制是大勢所趨 B.洋務運動已經難以為繼C.中央權力重心的下移 D.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有所改善4.“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chuàng)造了—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chuàng)造了—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對‘新的、不同類型”的正確理解是A.確立了現代政黨制度 B.實現了民族的獨立C.確立了議會主權的原則 D.開創(chuàng)了現代政體的新形式5.兩廣總督李侍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說:“外洋各國夷船到粵,販運出口貨物,均以絲貨為重……統(tǒng)計所買絲貨,一歲之中,價值七八十萬兩(白銀),或百余萬兩?!湄浳锞到愕仁∩堂褙溸\來粵,轉售外夷,載運回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廣州是當時官方指定的對外貿易港口②絲綢開始成為中國主要的出口貨物③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貿易非常興盛④外商貿易瓦解了中國朝貢貿易體系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中國古人常用“膏腴”一詞形容華美高貴的家族門第。少數民族王朝北魏沿襲魏、晉慣例,特別是在士族化風潮狂飆疾進的洛陽時代(494年至534年),“膏腴”由約定俗成的習語變成閥閱等級制度中固定的一級。這一現象A.穩(wěn)固了當時的統(tǒng)治秩序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C.不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 D.推動了多元文化的整合7.從總理衙門的設立到其改為外務部,這一變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權力的削弱過程B.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C.洋務運動的興衰過程D.維新變法運動興敗的過程8.1982年,在聯合國第二屆裁軍大會上,中國就裁軍問題提出了基本原則,包括反對軍備競賽;各國均有權在平等的基礎上參加討論和解決裁軍問題,而不應由少數大國包辦壟斷;制止侵略,公正合理地解決地區(qū)沖突等。1985年6月和1997年9月,中國主動宣布單方面裁減100萬和50萬軍隊員額。此舉表明,中國A.打破美國遏制所形成外交僵局 B.外交主導了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C.倡導建立公正合理國際新秩序 D.將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9.(巴黎)公社應該成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設在專區(qū)首府里的代表會議,應當主管本專區(qū)所有一切農民公社事務,而這些專區(qū)的代表會議則應派代表參加巴黎的全國代表會議……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巴黎公社實行了直接民主B.基層公社擁有社會管理權C.國家政權由人民當家作主D.法國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10.“他是烏魯克國王,他非人非神。眾神創(chuàng)造了他完美的身軀,并賦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無法具有的完美品質?!痹搨髡f出現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兩河流域 C.古代中國 D.古代印度11.下表是不同史籍資料對晚清徐繼畬《瀛環(huán)志略》的相關敘述,據此推斷記述出處繼畬初入覲,宣宗(編者注:道光帝)詢各國風土形勢,奏對甚悉,退遂編次為書,曰《瀛環(huán)志略》?!肚迨犯逍炖^畬傳》……后在閩藩任內,偶著《瀛環(huán)志略》一書。甫經付梓,即騰謗議。先師(編者注:福建巡撫吳文榕)獨加褒贊,囑令再加修飾,鈔繕進呈。徐繼畬私人信件“西土之例,國有兵事,則聚鄉(xiāng)紳于公會,令其籌辦兵餉”……此制歐羅巴諸國皆從同,不獨英吉利也。《瀛環(huán)志略卷七》《瀛環(huán)志略》從無人問津到總理衙門印制,并作為同文館的教科書之一?!盗赫J為“西人治國有法度”后,乃復閱?!都~約時報》A.作者著書出自于皇帝授意 B.作者對專制制度有所反思C.該書主要內容介紹西方制度 D.民族危機推動國人學習西方12.16世紀上半葉法國處于法蘭西斯一世統(tǒng)治之下。當時法國的國家政治體制為A.封建等級制 B.等級君主制 C.君主專制 D.君主立憲制13.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不久,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就租賦問題向天王洪秀全上奏章,提出了“照舊交糧納稅”的方案,得到洪秀全的批準。這說明A.太平天國政權性質發(fā)生了變化 B.太平天國面臨統(tǒng)治危機C.中國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 D.《天朝田畝制度》未能實施14.2016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其他國家等待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是大規(guī)模反對其倡導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的示威游行,民調顯示德國民眾對于自由貿易的支持度從2014年的90%降至2016年的56%。材料信息說明()A.經濟全球化阻礙世界經濟發(fā)展 B.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C.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發(fā)展 D.經濟區(qū)域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經階段15.1933年3月12日,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利用當時比較流行的一種新聞媒介,發(fā)表了首次“爐邊談話”。他以親切誠摯的聲音,闡釋了自己的施政主張,極大地鼓舞了美國人民。這種新聞媒介應該是A.報刊 B.電報 C.廣播 D.電話16.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事件發(fā)生在19世紀初英國倫敦普通低層婦女瑪麗身上可能性最小的是A.每天要到附近的工廠上班 B.聽說有一部已經實施的《工廠法》C.十歲的兒子找了一份工作 D.每天用電烤箱為家人準備面包等晚餐17.1720—1721年,英國頒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進口印花棉布,并限制私人出售印花棉布。議會甚至通過法律要求喪葬時使用羊毛裹尸布。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費者對棉布的狂熱。這說明A.工業(yè)革命初見成效 B.國王真正統(tǒng)而不治C.國內外市場刺激紡織業(yè)變革 D.新技術導致產業(yè)發(fā)展不平衡18.如圖為成都市郊漢墓畫像磚上的《收獲圖》,此圖可以說明當時A.農業(yè)生產技術世界領先 B.農業(yè)工具運用較為充分C.小農經濟形態(tài)趨于成熟 D.成都平原成為農業(yè)中心19.坦克是現代陸上作戰(zhàn)的主要武器之一。其首次戰(zhàn)場使用于A.① B.② C.③ D.④20.“王者承天意以從事?!边@體現了A.孟子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人之性惡”思想C.董仲舒的“君權神授”思想 D.朱熹的理學思想21.“五四時代是個分水嶺,從此軍閥要過時,國會的花要謝,從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幕府以來的士,從袁世凱訓練下來的新兵,都要讓給新的知識分子與北伐革命軍了?!边@一觀點認為五四運動A.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 B.促使社會主導力量發(fā)生了變化C.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D.沖擊辛亥革命以來的民主秩序22.鄧小平說:“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磳α?,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么,堅持這種態(tài)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盇.經濟建設既要防“左”又要防“右” B.經濟體制改革要勇于嘗試不怕出錯C.拋開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大膽借鑒勇于實踐 D.市場經濟并非資本主義獨有23.“史學便是史料學”,近代史學家傅斯年先生此語意在突出A.了解歷史的首要前提 B.史學等同于史料學C.“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D.思考的邏輯和方法24.胡錦濤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會上說:“雖然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但它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边@里“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敝饕窤.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B.推翻了滿族貴族的專制獨裁統(tǒng)治C.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D.頒布了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25.二戰(zhàn)后,“現代化”這個新詞便應運而生,因為它可以簡明地表達所有建設現代化社會的相似愿望而不論其地域和傳統(tǒng)如何。還有學者認為:不同于蘇聯史學界,在西方學術界,使用ModernTimes(現代)時,一般泛指15-16世紀地理大發(fā)現以來的歷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國學術界現在習慣采用的“近代”、“現代”和“當代”三個時間段,現代化是發(fā)展中的社會為了獲得發(fā)達的工業(yè)社會所具有的一些特點,而經歷的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過程。材料表明這一“現代化”概念A.就是“西方化”“工業(yè)化”,專屬于西方社會B.更加準確地體現出世界近代以來的深刻變化C.與蘇聯,中國傳統(tǒng)史學觀點既相近又相背離D.其本質就是強調世界范圍內全面資本主義化26.20世紀30年代,在江西和廣東邊界地區(qū)的市鎮(zhèn)上,可以買到英美煙草公司的哈德門牌卷煙。1934年,一名中國記者寫道:“許多村民不知道孫中山,但幾乎沒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煙的”。這反映當時A.辛亥革命對農村的影響有限 B.底層農民是外國煙草的消費主力C.英美加強對中國的煙草傾銷 D.中國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日趨緊密27.二戰(zhàn)后,美國對日本實行單獨占領和管制。1948年,美國陸軍部長羅亞爾在舊金山發(fā)表演講:“我們力求在日本確立穩(wěn)定而強有力的自主的民主主義,使之獨立,并由此在阻止遠東可能發(fā)生的下一次集權主義戰(zhàn)爭中發(fā)揮作用?!泵绹鴮θ照咦兓闹饕康脑谟贏.清除法西斯勢力 B.實施馬歇爾計劃C.推廣美國式民主 D.應對亞太局勢變化28.“二人山下說詩(絲)文,三炮打進四川城,十月十日來相會,三人牽牛一路行?!边@首詩的謎底是“徽州朝奉”。“朝奉”本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賈的,他們不愿人們稱其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稱謂,久之,到明末,世人統(tǒng)稱徽商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稱老板,本質上說明了()A.徽商文化上的謙虛 B.明清對商人的壓制和歧視C.走官商結合之路 D.徽商虛偽的反映29.東漢的士大夫領袖常?!耙蕴煜嘛L教為己任”,居高臨下,居于道德世界價值裁判者地位:而北宋的士大夫如范仲淹等人則方正平易,“以天下為己任”。這一變化反映A.士人主體意識的強化 B.君主專制制度的衰落C.理學成為主流價值觀 D.市民階層力量的壯大30.在二戰(zhàn)前的1100多年中,法國和德國一共打了200多場戰(zhàn)爭,平均5年就開戰(zhàn)一次。歷史給這兩個持續(xù)對抗了幾個世紀的國家兩敗俱傷的慘痛教訓,也啟迪了它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這種“政治智慧”始于A.《羅馬條約》 B.《歐洲煤鋼聯營條約》C.《歐洲聯盟條約》 D.歐元的啟用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政治后一千年的穩(wěn)固基礎?!X穆《國史新論》材料二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禎皇帝自縊于北京禁苑煤山。l649年1月30日,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臺。有學者把東西方這兩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視為兩個民族歷史的一個楔子——世界的天平開始失衡。問題:(1)材料一中的“這兩種制度”為什么說它們“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政治后一千年的穩(wěn)固基礎。”?(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東西方這兩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視為兩個民族歷史的一個楔子”?32.新中國的重大對外戰(zhàn)略決策與冷戰(zhàn)進程存在同步,日益靈活務實,不斷走向成熟。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共中央選擇“一邊倒”,站在蘇聯陣營一邊和與美國對抗,是中共領導人當時在兩極對抗的國際格局中做出的反應,結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伊始,便加入蘇聯陣營并與蘇聯結成軍事同盟,并因此而進入冷戰(zhàn)的兩極體系和對抗之中,這是不爭的事實?!\姟独鋺?zhàn)時代的中國戰(zhàn)略決策》材料二在美蘇爭霸過程中,形成了蘇攻美守的局面,蘇聯對中國安全的威脅日益加劇。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擺脫兩線作戰(zhàn)的不利局面,中國外交戰(zhàn)略進行了新的調整,提出了“一條線”的思想,其主旨是團結包括美國在內的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反對蘇聯霸權主義。至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總體得到改善?!幾渣S慶、王巧榮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材料三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我國不再“以蘇劃線”、“共同制蘇”,而是提出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尤其是反對美國、蘇聯的霸權主義,堅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邊。改變過去與美國建立針對蘇聯的“戰(zhàn)略關系”,適當拉開距離,推動中蘇關系正?;轿贿M行外交活動。中國實行真正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經受住了蘇聯東歐劇變的沖擊,堅守了社會主義陣地,取得了內外工作的重大勝利?!幾詤嵌鬟h等著《改革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確立“一邊倒”戰(zhàn)略時的國際格局。結合建國初期的歷史,簡述中國“站在蘇聯陣營一邊和與美國對抗”的事實。(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70年代中國對外戰(zhàn)略的變化及重大外交成就。(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時期中國對外交往政策的內涵,歸納這一政策對世紀之交的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20世紀初,關于西方思想的最大權威是嚴復。他早年被清政府派到英國學習,在那里也讀了一些當時流行的人文學科的書?;貒院?。他譯出了以下著作:赫胥黎《天演論》,亞當·斯密《原富》(即《國富論》),斯賓塞《群學肆言》,穆勒《群己權界論》、《名學》(前半部),甄克思《社會通詮》,孟德斯鳩《法意》(即《論法的精神》),以及耶方斯《名學淺說》(編譯)。嚴復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開始翻譯這些著作的。此后他就非常出名,他的譯本廣泛流傳?!毒幾择T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材料二歐洲刊印孔子的著作是在1687年。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在巴黎印行了《中國哲學家孔子》。作為首次向歐洲介紹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獻,該譯本一出版就引起了強烈反響?!袊浀浯蠖嘞缺环g成拉丁文,但很快就被轉譯成法文、德文和英文。由于法國傳教士在翻譯、介紹、研究中國典籍方面不遺余力,法國成為后來歐洲漢學研究的中心。他們除了翻譯中國經書。還撰寫有關中國的文章。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鋒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等都接觸過中國文化并對之有或貶或褒的評價,換句話說,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對他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孔子的思想成為當時歐洲思想界反對宗教文化的一個武器,從而使中國的儒家學說成為18世紀歐洲思想所吸收的外來成分之一?!幾粤赫婊荨吨袊寮覍W說的譯介對歐洲啟蒙運動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嚴復翻譯西方著作的原因,并分析其譯本廣泛流傳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歐洲譯介中國經典的特點。并說明其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古代和希臘的政治制度。先秦逐漸走向專制,古希臘逐漸走向民主,C正確;A與材料無關;中國帝制確立于秦朝,故B錯誤;D與材料無關。2、D【解析】

清朝在廣州設立“十三行”允許與外商貿易,“鴉片戰(zhàn)爭”從廣州開始,“北伐戰(zhàn)爭”也是從廣州出發(fā),另外廣州在宋朝、明朝等均為“市舶司”,故答案為D;ABC均不能與材料吻合,排除。3、D【解析】

輪船招商局依據法律將企業(yè)改為完全商辦,民國時期也抵制了政府的接受,法律保護和政府的尊重行為說明當時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有所改善,D正確;輪船招商局一個企業(yè)改為商辦,不能證明整個行業(yè)的趨勢,排除A;甲午戰(zhàn)后,洋務運動即宣告失敗,排除B;企業(yè)問題屬于經濟領域問題,C與題無關,排除。4、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美國獨立后建立了分權制衡的民主共和制度,開創(chuàng)了現代政體的新形式,D項正確;政黨制度、確立議會主權是英國,排除AC兩項;民族獨立不能說明創(chuàng)造“新及不同類型”的國家,排除B項。故選D。5、A【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外洋各國夷船到“粵”(“粵”就是指廣州)足以證明廣州是當時官方指定的對外貿易港口。其貨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販運來粵,轉售外夷,載運回國則足以證明當時的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貿易非常興盛,所以①③正確;絲綢開始成為中國主要的出口貨物是早在西漢時期,乾隆時期清朝閉關鎖國,與外商貿易有限,不足以瓦解了中國朝貢貿易體系,所以②④錯誤。因此,本題答案就是A。6、C【解析】

由材料“由約定俗成的習語變成閥閱等級制度中固定的一級”等信息可知,在北魏時期,士族化風潮繼續(xù)發(fā)展,社會分化繼續(xù)存在并發(fā)展,這一現象不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故選C項;隨著階層固化,士族與下層民眾的矛盾日益激化,這不利于當時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固,排A項;對社會階層的劃分與民族融合無直接關系,排除B項;材料中北魏的這一做法并不是一項文化舉措,不會推動多元文化的整合,排除D項。7、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總理衙門的設立到其改為外務部”和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是沒有關系的,更不能反映出清政府中央權力的削弱,但是卻能在客觀上反映出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偫硌瞄T改為外務部是辛丑條約的內容,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所以這一變化能夠反映出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B??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總理衙門從設立到改為外務部所反映的問題8、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反對進行軍備競賽,要求各國要有平等的討論權,并率先做出了裁軍的表率,反映出中國倡導建立公正合理國際新秩序,故C正確;A項是中國重返聯合國,排除;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意思,排除D項。9、C【解析】

根據材料“公社應該成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專區(qū)首府里的代表會議,主管本專區(qū)所有一切農民公社事務”、“專區(qū)的代表會議則應派代表參加巴黎的全國代表會議”等信息,可以看出基層公社代表人民擁有社會管理權和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表明國家政權由人民當家作主,C項正確;巴黎公社是選舉代表,沒有實行直接民主制,A項錯誤;B項對材料解讀不全面,排除;法國未建立社會主義制度,D選項排除。故選C。10、B【解析】

依據材料“他是烏魯克國王,他非人非神。眾神創(chuàng)造了他完美的身軀,并賦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無法具有的完美品質”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史詩《吉爾伽美什》的內容,《吉爾伽美什》是西亞兩河流域的上古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部優(yōu)秀文學作品。B正確;古代埃及、古代中國、古代印度不符合題意,ACD錯誤。故選B。11、D【解析】

《瀛環(huán)志略》描述了西方國家的相關情況,體現了民族危機下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傾向,故選D項;根據“偶著《瀛環(huán)志略》一書”可知該書著作不是出于皇帝授意,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作者對專制制度的反思,排除B項;該書主要介紹了西方國家的風俗和地理,并不著重于制度,排除C項。故選D。12、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6世紀上半葉,法蘭西斯一世統(tǒng)治時期,君主專制基本確立,王權較強大,因此C選項正確。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基本確立于11世紀前后,14世紀后逐漸衰落,不是16世紀上半葉法國的國家政治體制,A選項錯誤;1302年舉行的法國三級會議標志著法國等級君主制的初步形成,16世紀上半葉法蘭西斯一世的登基標志著它的終結,不是此后法國的國家政治體制,B選項錯誤;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開啟了先例,16世紀上半葉的法國并未實行君主立憲制,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3、D【解析】

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以后,不得不提出“照舊交糧納稅”的方案,這說明太平天國政權沒有改變封建土地關系,平分土地根本沒有實施,故D正確;材料體現不出太平天國政權性質的變化,故A錯誤;這一方案適應了革命現實的需要,不能說明太平天國面臨統(tǒng)治危機,故B錯誤;該方案和小農經濟根深蒂固無關,故C錯誤。14、C【解析】

據材料的描述可知,英國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說明歐盟受到了沖擊,而歐盟是由發(fā)達國家組成的經濟區(qū)域化組織;美國發(fā)起成立的TTIP遭到了許多國家的反對,該協定屬于經濟區(qū)域化的范疇。而經濟區(qū)域化是經濟全球化在當今的主要表現,因此上述信息說明隨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雖然不可阻擋,但其發(fā)展進程則是曲折的,因而選擇C項;A項與當今世界的經濟發(fā)展的實際不符;B選項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屬于表面現象,不能反映材料信息的內涵。故選C。15、C【解析】

“爐邊談話”是由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所開創(chuàng)的廣播發(fā)言形式,故C正確;報刊、電報與題干中的“聲音”不符,AB排除;“電話”不屬于“新聞媒介”,故D排除。故選C。16、D【解析】

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19世紀初”“英國倫敦”可知是工業(yè)革命時期,由于電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此時還沒有電,不可能出現D項的情況,故D符合題意,選D。工業(yè)革命在生產組織形式上出現了工廠,故A可能出現;隨著工廠的增多,政府頒布《工廠法》的可能性存在,故B可能出現;資本家為追求利潤的更大化,利用童工,降低成本,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故C可能出現。17、C【解析】

據材料“1720—1721年”“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費者對棉布的狂熱”等信息可知,消費者對棉布的狂熱,使生產者加快速度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促進了紡織業(yè)技術的變革,故C選項正確;這時期工業(yè)革命還未開始,故A選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國王統(tǒng)而不治的內容,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沒有涉及新技術的信息,故D選項錯誤。18、B【解析】

材料中的《收獲圖》體現的是使用的農具較多,說明當時農業(yè)工具運用的較為充分,B正確;材料未涉及和世界其它地區(qū)的農業(yè)技術進行比較,A排除;材料是對東漢莊園經濟的描述,C排除;D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B。19、B【解析】

坦克最早運用于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索姆河戰(zhàn)役,英國使用坦克攻擊德國陣地,②是索姆河戰(zhàn)爭,故選B;①③④不符合索姆河戰(zhàn)役,排除AC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坦克”“首次戰(zhàn)場使用”,聯系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史實分析解答。20、C【解析】

“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意味著王和天相結合,體現了董仲舒“君權神授”思想,C正確;“仁政”思想主要指的是軍主要愛惜民力,更注重民本,排除A;題干與人性善惡無關,排除B;朱熹理學思想強調天理和三綱五常,與題干所涉內容無關,排除D。21、B【解析】

據材料“從袁世凱訓練下來的新兵,都要讓給新的知識分子與北伐革命軍了”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中國社會的主導力量開始發(fā)生改變,B正確;國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軍閥統(tǒng)治,排除A;五四運動促進中華民族的覺醒的說法與題意主旨不符,排除C;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并未建立起民主秩序,排除D。22、C【解析】

材料意思是鄧小平對待“證券、股市”這些資本主義的事物友好進行大膽嘗試,敢于借鑒,故選C;A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材料是對“證券、股市”的引進,不是體現經濟體制的嘗試,B錯誤;材料并不是講市場經濟,D錯誤。23、C【解析】

“史學便是史料學”強調的是史學研究需要有史料證據,論從史出,“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故C正確;材料主旨與了解歷史的前提無關,排除A項;二者不能等同,排除B項;材料主旨與邏輯無關,排除D項。24、A【解析】

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和綱領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體現反封建和政治上的近代化的性質,雖然不是完全的反殖民侵略,但也表明了民族獨立的要求。因此“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故A項正確;這里的民主民族革命是指反帝反封建的綱領,并不是推翻滿族的專制統(tǒng)治、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以及頒布的憲法,B、C和D排除。故選A。25、B【解析】試題分析:A項就是“西方化”“工業(yè)化”顯得單一,“專屬于西方社會”是錯誤的;C項“與蘇聯、中國傳統(tǒng)史學觀點既相近又相背離”與材料、史實均不符;D項“強調世界范圍內全面資本主義化”與材料、史實均不符。故B項正確??键c:世界近代化?世界近代化的發(fā)展歷程?表現【名師點睛】近代西方與中國工業(yè)化的差異

西方工業(yè)化

中國工業(yè)化

發(fā)展進程

西方工業(yè)化隨著資本主義萌芽和新航路的開辟開始發(fā)展,雖然有來自封建勢力的阻礙,但政府的重商主義政策推動了西方工業(yè)化的進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和工業(yè)革命的開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業(yè)化的進程

中國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沒有獨立成長為資本主義經濟;鴉片戰(zhàn)爭后的工業(yè)化進程受到內部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榨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阻礙,進程曲折緩慢

領導力量

在西方工業(yè)化過程中,資產階級一直扮演著主角,開始是商業(yè)資本家,后來是工業(yè)資本家、金融寡頭推動工業(yè)化

中國工業(yè)化一開始時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在其過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資產階級沒有真正掌握領導權

資金來源

西方工業(yè)化的資金來源于資本的原始積累

中國的洋務企業(yè)多靠政府投資,民族資本主義則是在資本主義萌芽被外來侵略截斷的情況下出現的,缺少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資金嚴重不足

工業(yè)化的次序

西方工業(yè)化先是從輕工業(yè)如棉紡織業(yè)開始,再發(fā)展重工業(yè)

中國洋務企業(yè)一開始就發(fā)展重工業(yè),輕工業(yè)是輔助,而民族工業(yè)始終以輕工業(yè)為主,重工業(yè)比重較小,工業(yè)結構極不合理

26、D【解析】

據材料“買到英美煙草公司的哈德門牌卷煙”“許多村民不知道孫中山,但幾乎沒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煙的”可知,在較偏遠農村地區(qū)都知道英美的香煙,本質上反映了中國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日趨緊密,故D選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涉及辛亥革命的影響,故A選項錯誤;材料反映了中國逐漸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無法得出底層農民是外國煙草的消費主力的結論,故B選項錯誤;英美加強對中國的煙草傾銷是材料表象,不是本質,故C選項錯誤。27、D【解析】

材料主要體現了美國由占領日本到“使之獨立”,其主要目的是使日本成為美國亞洲戰(zhàn)略的棋子,把日本打造成反共堡壘,這主要源于中國大陸形勢的變化,國民黨敗退,使美國“扶蔣反共”,進而利用中國遏制蘇聯的企圖成為泡影,美國轉而扶植日本,利用日本遏制共產主義,故選D項;美國對日政策變化的主要目的在于適應形勢變化,利用日本對抗共產主義,故A.C兩項錯誤;馬歇爾計劃是歐洲復興計劃,故B項錯誤。故選D。28、B【解析】試題分析:聯系史實可知,此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聯系史實可知在明清時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而稱他們?yōu)槔习鍎t表明他們是商人無疑,因此他們不愿人們稱其為“老板”而改為朝奉,這是重農抑商政策深入人們思想觀念的表現。故此題應選B項考點: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點評:此題為推理型選擇題。對這類選擇題可以通過推理達到解題目的。這類題目往往涉及一些規(guī)律性問題,以考查學生通過對歷史規(guī)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來分析具有同類性質的歷史現象。解答這類選擇題可采用推演法,即通過必要的推理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guī)律、邏輯關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象、總結歷史規(guī)律并掌握運用。29、A【解析】

東漢士大夫以教化天下為己任,北宋士大夫則以天下為己任,角色的變換體現了北宋士大夫責任擔當意識的強化,即主體意識的強化,故選A;材料未涉及君主專制制度,排除B;士大夫觀念變化不能體現理學成為主流價值觀和市民階層力量的壯大,排除CD。故選A。30、B【解析】法德是歷史的宿敵,西歐國家要想走向一體化,關鍵是法德的和解,1958年,法國和德國等六個國家建立《歐洲煤鋼聯營條約》,實現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夙愿,故B項正確;A是1958年簽訂原子能和經濟共同體總稱;C是1991年簽署;D是1999年啟用。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材料一所說的是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婆e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政府,為歷朝沿用,有利于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加強。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權,以其保證了皇權獨尊,此后歷朝基本都沿襲這種制度。(2)西方的崛起和東方的沒落明顯加快。東方的中國封建王朝進入到末期,統(tǒng)治者不斷加強王權來維護封建統(tǒng)治;西方的英國不久后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有利于英國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窘馕觥?/p>

(1)依據材材料一“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可知是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依據所學從科舉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加強以及三省六部對于皇權獨尊的作用回答。(2)依據明朝時期和西方英國的社會特征從西方的崛起和東方的沒落明顯加快以及東西方方不同的政治制度對于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回答。32、(1)國際格局:美蘇兩極格局。事實: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中蘇結盟;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