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九 任務五:識讀分析氣動回路與氣動系統(tǒng)_第1頁
項目九 任務五:識讀分析氣動回路與氣動系統(tǒng)_第2頁
項目九 任務五:識讀分析氣動回路與氣動系統(tǒng)_第3頁
項目九 任務五:識讀分析氣動回路與氣動系統(tǒng)_第4頁
項目九 任務五:識讀分析氣動回路與氣動系統(tǒ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九:氣壓轉動任務五:識讀分析氣動回路與氣動系統(tǒng)授課教師:某某某任務概述氣壓傳動技術是實現(xiàn)工業(yè)生產自動化的方式之一。由于氣壓傳動系統(tǒng)使用安全、可靠,可以在高溫、震動、腐蝕、易燃、易爆、多塵埃、強磁、輻射等惡劣環(huán)境下工作,所以氣動技術應用日益廣泛。本任務通過分析氣壓傳動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進而學會閱讀和分析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步驟和方法。知識與技能氣動基本回路是整個氣動控制系統(tǒng)的核心,熟悉常用的基本回路才能正確分析或設計氣壓傳動系統(tǒng)。氣壓傳動系統(tǒng)與液壓傳動系統(tǒng)一樣,都是由各種不同功能的基本回路所組成的,并且可以相互參考和借鑒。分析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步驟為:分析氣動設備對氣動系統(tǒng)的動作要求;01分析氣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元件在系統(tǒng)中的作用02分析系統(tǒng)中含有哪些基本回路,參照動作循環(huán)表看懂氣動系統(tǒng)原理圖;03歸納整個系統(tǒng)的特點以加深對系統(tǒng)的理解。04目錄CATALOG氣壓傳動基本回路01氣動系統(tǒng)實例0201氣壓傳動基本回路一、氣壓傳動基本回路1、換向回路01單作用氣缸換向回路換向回路是利用換向閥來實現(xiàn)氣動執(zhí)行元件運動方向的變化。圖9.4往復活塞式空氣壓縮機(a)二位三通換向(b)三位四通換向圖9.39(a)所示為用二位三通電磁閥控制的單作用氣缸上、下回路。該回路中,當電磁閥得電時,氣缸向上伸出,失電時,氣缸在彈簧作用下返回。圖9.39(b)所示為用三位四通電磁閥控制的單作用氣缸上、下和停止的換向回路,該閥在兩電磁鐵均失電時自動對中,使氣缸停于任何位置,但定位精度不高,且定位時間不長。02雙作用氣缸換向回路圖9.40所示為各種雙作用氣缸的換向回路。圖9.40雙作用氣缸換向回路(a)二位五通氣控換向(c)二位五通手動氣控換向

(b)三位五通氣控換向

(d)二位四通電磁換向(e)二位四通手動氣控換向(f)三位四通電磁換向2、壓力控制回路壓力控制回路的作用是使系統(tǒng)保持在某一規(guī)定的壓力范圍內。01一次壓力控制回路圖9.41一次壓力控制回路1—溢流閥;2—電接點壓力表圖9.41所示一次壓力控制回路其作用是使儲氣罐送出的氣體壓力不超過規(guī)定壓力。一般在儲氣罐上安裝一只安全閥,罐內壓力超過規(guī)定壓力時即向大氣放氣,或在儲氣罐上裝一個電接點壓力表,罐內壓力超過規(guī)定壓力時即控制壓縮機斷電。采用溢流閥控制時,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但氣量損失較大;采用電接點壓力表控制時,對電動機及控制要求較高。02二次壓力控制回路圖9.42所示為用氣動三聯(lián)件(空氣過濾器-減壓閥-油霧器)組成的二次壓力控制回路主要是控制氣動系統(tǒng)二次壓力,其作用是保證系統(tǒng)使用的壓力為一定值。圖9.42(a)所示回路同時輸出高低壓力p1、p2,該回路適用于負載差別較大的場合。圖9.42(b)所示為利用兩個減壓閥和一個換向閥構成的高低壓力p1和p2的轉換回路。圖9.42二次壓力控制回路(a)同時輸出兩種壓力控制回路

(b)高低壓轉換控制回路3、速度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的基本方法是用節(jié)流閥控制進入或排出執(zhí)行元件的氣流量。01單作用氣缸速度控制回路圖9.43二次壓力控制回路(a)雙向速度控制

(b)單向速度控制圖9.43(a)所示為兩反向安裝單向節(jié)流閥分別控制活塞桿伸出和縮回的速度。(1)節(jié)流閥調速圖9.43(b)所示為上升時可調速(節(jié)流閥),下降時通過快速排氣閥排氣,快速返回。(2)快速排氣閥節(jié)流調速02雙作用氣缸速度控制回路在換向閥前進行節(jié)流控制的回路,它是采用單向節(jié)流閥的雙向節(jié)流調速回路。(1)圖9.44(a)所示為換向閥后節(jié)流控制回路,它是采用排氣節(jié)流閥的雙向節(jié)流調速回路。(2)圖9.44(b)所示圖9.44二次壓力控制回路(a)換向閥前節(jié)流控制(b)換向閥后節(jié)流控制4、氣液聯(lián)動回路在氣動回路中,若采用氣液轉換器或氣液阻尼缸后,相當于把氣壓傳動轉換為液壓傳動,就能使執(zhí)行元件的速度調節(jié)更加穩(wěn)定,運動也更加平穩(wěn)。01氣液轉換器的速度控制回路圖9.45氣液轉換器的速度控制回路如圖9.45所示,利用氣液轉換器把氣壓變?yōu)橐簤?,利用液壓油驅動液壓缸,得到平穩(wěn)易于控制的活塞運動速度,調節(jié)節(jié)流閥可改變活塞運動速度。02氣液阻尼缸的速度控制回路如圖9.46所示的回路,采用氣液阻尼缸實現(xiàn)“快進→工進→快退”的工作循環(huán)。其工作情況如下。圖9.46氣液阻尼缸的速度控制回路(1)快進K1有信號換向閥左位工作,活塞向右運動,液壓缸右腔的油經a口流向c口進入液壓缸左腔,氣缸快速右進。(2)工進隨著活塞桿伸出活塞將a口封閉,液壓缸右腔的油經b口、經節(jié)流閥流向c口進入液壓缸左腔,由于節(jié)流閥的阻尼作用,活塞慢速工進。(3)快退K1消失K2有輸入信號,換向閥右位工作,液壓缸左腔的油通過單向閥流向b口進入液壓缸右腔,活塞快退。圖9.47延時伸出回路1—閥;2—氣罐;3—單向節(jié)流閥;4—信號切換閥5、延時控制回路01氣缸延時伸出回路圖9.47所示為延時輸出回路。當控制信號切換閥4后,壓縮空氣經單向節(jié)流閥3向氣罐2充氣。當氣罐2充滿氣、控制壓力上升至一定值后閥1換向,壓縮空氣就從閥1輸出,氣缸5伸出。02氣缸延時退回回路圖9.48延時退回回路1—按鈕閥;2—主控閥;3—氣罐;4—節(jié)流閥;5—行程閥圖9.48所示為延時退回回路按下按鈕閥1,主控閥2換向,活塞桿伸出,至行程終端,擋塊壓下行程閥5,控制氣體經節(jié)流閥4向氣容3充氣,當氣罐3充滿氣、控制壓力上升至一定值后主控閥2換向,活塞桿退回。圖9.49過載保護回路1、2、4、5—換向閥;3—順序閥6、安全保護和操作回路由于氣動機構負荷的過載、氣壓的突然降低以及氣動機構執(zhí)行元件的快速動作等原因都可能危及操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因此在氣動回路中常常加入安全回路。01過載保護回路當活塞桿在伸出過程中,若遇到突發(fā)障礙使氣缸過載時,無桿腔壓力升高,打開順序閥3,使閥2換向,閥4隨即復位,活寒立即縮回,實現(xiàn)過裁保護;若中途無障礙,氣缸一直向前運動到壓下機動換向閥5,活塞即刻返回。圖9.49所示的保護回路圖9.50互鎖回路02互鎖回路四通閥的換向受三個串聯(lián)的機動三通閥控制,只有三個都接通,主控閥才能換向圖9.50所示為互鎖回路03雙手同時操作回路雙手同時操作回路就是使用兩個啟動用的手動閥,只有同時按動兩個閥,氣缸才動作。這種回路主要是為了安全。在鍛造、沖壓機械上常用來避免誤動作,以保護操作者的安全。為使用邏輯“與”回路的雙手操作回路,為使主控閥換向,必須使壓縮空氣信號進入其左端,故兩個兩位三通手動閥要同時換向。另外,這兩個閥必須安裝在單手不能同時操作的位置上,在操作時,如果任何一只手離開,則控制信號消失,主控閥復位,活寒桿退回。圖9.51所示圖9.51雙手同時操作回路1—主控換向閥;2、3—手動換向閥02氣動系統(tǒng)實例二、氣動系統(tǒng)實例1.旋轉門的自動開閉系統(tǒng)圖9.52旋轉門自動開閉回路1—旋轉軸;2—齒條;3—氣缸1;4—踏板;5—齒輪;6—氣缸2;7、8—雙氣控閥旋轉門是左右兩扇門繞兩端的樞紐旋轉而開的門。圖9.52所示為旋轉門的自動開閉回路。此回路只能實現(xiàn)單方向開啟,不能反向打開,常用于為防止危險而只適于單向通行的地方。若行人踏上旋轉門前面的腳踏板,則因人的重力而使腳踏板產生微小的下降,檢測用閥LX被壓下,雙氣控閥7、8換向,壓縮空氣經單向節(jié)流閥進入氣缸3、6的無桿腔,活塞桿伸出,通過齒輪齒條機構,兩邊的門同時向同一方向打開。行人通過后,踏板上升回復到原位,檢測閥LX自動復位。雙氣控閥7、8換向到原來的位置,壓縮空氣經單向節(jié)流閥進入氣缸3、6的有桿腔,氣缸活塞桿后退,使門關閉。2.拉門自動開閉系統(tǒng)該裝置在拉門內、外裝踏板6和11,通過行人的踏板動作控制超低壓氣動換向閥,從而控制氣缸活塞桿的伸縮,再通過連桿機構將氣缸活塞桿的伸、縮轉換成拉門的關閉與開啟。兩個踏板的下方裝有完全封閉的橡膠管,管的一端分別與超低壓氣動閥7和12的控制口連接。當人站在踏板上時,橡膠管里壓力上升,控制超低壓氣動換向閥動作。其氣動回路如圖9.53所示。圖9.53拉門的自動開閉系統(tǒng)1—手動換向閥;2、7、12—氣動換向閥;3、5、9—單向節(jié)流閥;4—氣缸;6、11—踏板;

8—或門型梭閥;10—氣罐;13—減壓閥首先使手動閥1上位接入工作狀態(tài),空氣通過氣動換向閥2、單向節(jié)流閥3進入氣缸4的無桿腔,活塞桿伸出(門關閉)。當人站在踏板6上后,氣動控制閥7動作,空氣通過梭閥8、單向節(jié)流閥9和氣罐10使氣動換向閥2換向,壓縮空氣進入氣缸4的有桿腔,活塞桿縮回(門打開)。當行人經過門后踏上踏板11時,氣動控制閥12動作,使梭閥8上面的通口關閉,下面的通口接通(此時由于人已離開踏板6,閥7已復位),氣罐10中的空氣經單向節(jié)流閥9、梭閥8和閥12放氣(人離開踏板11后,閥12已復位),經過延時(由節(jié)流閥9控制延時的時間)后閥2復位,氣缸4的無桿腔進氣,活塞桿伸出(門關閉)。圖9.53拉門的自動開閉系統(tǒng)1—手動換向閥;2、7、12—氣動換向閥;3、5、9—單向節(jié)流閥;4—氣缸;6、11—踏板;

8—或門型梭閥;10—氣罐;13—減壓閥該回路利用邏輯“或”的功能,回路比較簡單,很少產生誤動作。行人從門的哪一邊進出均可。減壓閥13可使關門的力自由調節(jié),十分便利。3.折彎機氣動控制系統(tǒng)分析氣動系統(tǒng)的控制流程(1)圖9.54所示為折彎機氣壓系統(tǒng)圖,其工作原理是:當工件右行到指定位置后(見圖a),氣缸A的活塞桿伸出,將工件定位鎖緊后,兩側的氣缸B和C的活塞桿同時伸出,從兩側面壓緊工件,實現(xiàn)夾緊(見圖b),然后折彎氣缸進行折彎加工(見圖a)。圖9.54拉門的自動開閉系統(tǒng)(a)折彎機折彎過程(b)折彎機氣動夾緊1—腳踏板;2—機動換向閥;3、4—氣控換向閥;1~4—換向閥;5~9—單向節(jié)流閥;A—定位缸;B、C—夾緊缸分析控制動作順序(2)(1)A缸伸出(2)B、C缸同時伸出(3)B、C缸同時縮回(4)A缸縮回其動作順序為:試分析該系統(tǒng)的主氣路和控制氣路(1)A缸伸出進氣:

→閥1(左位)→單向節(jié)流閥7→氣缸A(上腔)。排氣:氣缸A(下腔)→單向節(jié)流閥8→閥1(左位)→大氣。控制氣路:缸A伸出到頭后,撞下機動換向閥2,使換向閥2換至左位。

→閥2(左位)→單向節(jié)流閥6→閥4(右端),閥4換向至右位。用腳踏下?lián)Q向閥1:B、C缸同時伸出(2)進氣:

→閥4(右位)→閥3(左位)氣缸B(左腔)→B右伸氣缸C(右腔)→C左伸單向節(jié)流閥5(控制換向時間)→閥3(右端)使閥3逐漸換向至右位(節(jié)流閥5的開度保證在B、C完全伸出夾緊、并且折彎氣缸完成折彎后換向)。排氣:氣缸B(右腔)氣缸C(左腔)閥3(左位)→大氣。B、C缸同時伸出(3)進氣:

→閥4(右位)→閥3(右位)氣缸B(右腔)→B左移氣缸C(左腔)→C右移單向節(jié)流閥9(控制換向時間)→閥1(右端)使閥1逐漸換向至右位(節(jié)流閥9的開度保證在B、C完全縮回后閥1再換向)。排氣:氣缸B(左腔)氣缸C(右腔)閥3(右)→大氣A缸縮回(4)

→閥1(右位)→單向節(jié)流閥8→氣缸A(下腔)。進氣:氣缸A(上腔)→單向節(jié)流閥7→閥1(右位)→大氣。排氣:復位(5)氣缸A縮回的同時,使機動換向閥2復位至右位,則:閥4右端→單向節(jié)流閥6(控制換向時間)→大氣,使閥4逐漸復位至左位(單向節(jié)流閥6的開度要保證在缸A上升到位后再換向)。只有再踏下腳踏閥1,才能開始下一個工作循環(huán)。注意:單向節(jié)流閥5、6、9分別控制換向閥3、4、1的換向時間,節(jié)流閥要調整到一個比較合適的開度,保證上一個動作完成后再進行換向,以免影響缸的正常動作。技能訓練訓練8分析公共汽車車門氣動控制系統(tǒng)。公共汽車車門氣壓傳動系統(tǒng)用來控制公共汽車車門開關,且當車門在關閉過程中遇到障礙時,能使車門再自動開啟,起安全保護作用。圖9.55所示為公共汽車車門氣動控制系統(tǒng)原理圖。圖9.55拉門的自動開閉系統(tǒng)1、2、3、4—按鈕換向閥;5—機動換向閥;6、7、8—或門型梭閥;9—氣動換向閥;10、11—單向節(jié)流閥;12—氣缸各元件的作用1車門的開關靠氣缸12來實現(xiàn),氣缸由氣動換向閥9來控制。而氣動換向閥由1、2、3、4四個按鈕換向閥操縱,氣缸運動速度的快慢由單向節(jié)流閥10和11來調節(jié)。通過閥1或閥3使車門開啟,通過閥2或閥4使車門關閉。起安全保護作用的機動換向閥5安裝在車門上。2.分析控制原理2當操縱手動閥1或閥3時,壓縮空氣便經閥1或閥3到梭閥7、8,把控制信號送到閥9的a側,使閥9向車門開啟方向切換。壓縮空氣便經閥9左位和閥10中的單向閥到氣缸有桿腔,推動活塞而使車門開啟。當操縱閥2或閥4時,壓縮空氣則經閥6到閥9的b側,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