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1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2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3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4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1.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總敘》載:“公舉一大酋總攝之,匪惟不世及(世襲),且不四載即受代。”“議事聽訟,選官舉賢,皆自下始,眾可可之,眾否否之……三占從二,舍獨徇同;即在下預議之人,亦先由公舉,可不謂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A.肯定英國政治制度的優(yōu)點 B.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C.開始探索西體中用的途徑 D.傳統(tǒng)夏夷觀念發(fā)生變化解析:選D題干中“即在下預議之人,亦先由公舉,可不謂周乎?”說明魏源對美國共和制持肯定的態(tài)度,說明其傳統(tǒng)的夷夏觀念發(fā)生了變化。2.晚清馮桂芬主張設立船炮局并聘洋人為師,“招內地善運思者從受其法……工成與夷制無辨者,賞給舉人,一體會試;出夷制之上者,賞給進士,一體殿試”。這反映出()A.科舉制度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B.天朝上國理念阻礙社會進步C.西方列強侵略引發(fā)制度變革D.工業(yè)文明沖擊促進觀念革新解析:選D材料顯示了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清朝開明知識分子的觀念革新,故D項正確。3.馬建忠特別強調外貿在國家經濟中占頭等重要的地位,認為外貿是國家財富的來源,而外貿順差就是財富增殖。他分析西方國家之所以富強,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船堅炮利”,而是在于商業(yè)尤其是對外貿易的高度發(fā)展上。這一觀點()A.帶有濃厚的重商主義色彩B.是對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的否定C.沒有突破重農抑商的思想D.改變了中國在外貿中的不利地位解析:選A重商主義是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即一國的國力基于通過貿易的順差,即出口額大于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馬建忠認為:“外貿是國家財富的來源,而外貿順差就是財富增殖”,故A項正確。4.李鴻章憑淮軍實力日漸強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時說道:“孔子不會打洋槍,今不足貴也?!崩铠櫿逻@樣評價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A.“師夷長技”思想萌發(fā) B.“中體西用”思潮興起C.“托古改制”思想產生 D.“尊孔復古”思潮泛濫解析:選B李鴻章屬于地主階級洋務派,材料中“孔子不會打洋槍,今不足貴也”反映了其思想,即“中體西用”思想,故B項正確。5.嚴復認為:“生民之大要三:一曰血氣體力之強,二曰聰明智慮之強,三曰德行仁義之強。西方政治學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定民種之高下,未有三者備而民生不優(yōu),亦未有三者備而國威不奮者也。”“三民思想”的提出()A.為解決中國社會問題指明了出路B.體現(xiàn)維新派圖強標本兼治思想C.表明資產階級認識到救亡的根本D.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先導解析:選B嚴復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希望通過變法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由于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這條道路在中國走不通,故A項錯誤;嚴復的觀點是從“民力、民智、民德”來看的,體現(xiàn)了圖強標本兼治,故B項正確;近代中國救亡的根本是進行反帝反封建,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嚴復“三民思想”并未認識到救亡的根本,故C項錯誤;孫中山三民主義主要涉及政治經濟方面內容,與嚴復“血氣體力之強”“德行仁義之強”無關,故D項錯誤。6.維新派號召全國人民“合一群,同道德,同法律,同風俗,同文學美術,而組織一完全無缺之國家”,斷言“世界由是而文明,歐美由是而進者也”。該言論意在強調()A.自由思想的重要性 B.民族意識的重要性C.民主權利的重要性 D.集體觀念的重要性解析:選B材料中強調全國人民共同的道德、法律、風俗等,體現(xiàn)民族意識(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經濟生活及歷史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往往與民族的歷史遭遇和所處地位有密切關系),故B項正確。7.《新青年》經??墙榻B自然科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事跡,介紹生物的起源、醫(yī)學、生理、體育等各方面的科學知識,宣傳宇宙是可以認識的,物質是實在的等唯物主義觀點。材料說明《新青年》旨在()A.借助天演論宣傳變法思想B.把反迷信作為反封建的重要內容C.大力弘揚民主和自由思想D.將啟蒙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解析:選B借助天演論宣傳變法思想的是甲午戰(zhàn)爭后維新思想家嚴復,故A項錯誤;《新青年》著重宣傳西方的自然科學和唯物主義思想,有利于破除封建迷信,符合新文化運動的宗旨,故B項正確;題中提到的是《新青年》宣傳西方自然科學和唯物主義思想,沒有直接涉及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故C項錯誤;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主要內容,而題中的“唯物主義觀點”不完全等同于馬克思主義,故D項錯誤。8.陳獨秀指出:“立憲政治而不出于多數國民之自覺、多數國民之自動,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賢人政府,其卑屈陋劣與奴隸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賢相施行仁政無以異也。”這說明陳獨秀()A.認為走民主共和之路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B.認為奴隸制和君主專制制度阻礙中國的進步C.主張君主立憲制反對中國現(xiàn)行的民主共和制D.認識到只有解放民眾思想才能真正實現(xiàn)立憲解析:選D根據材料“立憲政治而不出于多數國民之自覺、多數國民之自動”說明陳獨秀認為應該培養(yǎng)公民的政治意識,故D項正確。9.“他們號召用現(xiàn)代西方的標準,重新評價中國的文化遺產,樂意地與導致中國衰弱的那些因素決裂……對中國過去引入了一種全面否定的新態(tài)度。就深度和廣度而言,這場思想變革超過1895~1911年期間的變革。”文中的“這場思想變革”()A.為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做了思想準備B.為結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C.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D.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國開始傳播解析:選A材料反映的這場思想變革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做了思想準備,故A項正確。10.有學者認為:“新文化運動批判偽道德,正是覺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難企及,結果就硬撐門面,就偽裝為善……而‘虛偽’恰恰是對人性破壞最烈、腐蝕最大的毒劑?!痹诖?,作者認為新文化運動()A.揭露了舊文化的缺失 B.夸大了對人性的贊美C.顛覆了國人的道德觀 D.全盤否定了傳統(tǒng)文化解析:選A根據題干中的“偽道德”“硬撐門面”“偽裝為善”“虛偽”“毒劑”可知作者認為新文化運動揭露了舊文化的缺失,故A項正確。題干材料中并未提到B、C、D三項內容,均排除。11.20世紀初,有學者認為,“張三李四是同時人。張三記了古典來做古文;李四又記了古典,去讀張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時事,要曉得那時的事,所以免不了翻著古典;現(xiàn)在兩位既然同時,何妨老實說出,一目了然”。該學者旨在()A.強調科學地看待讀經問題B.提倡使用白話文C.糾正“文學革命”的形式主義偏向D.既反對白話文也反對文言文解析:選B本題的題眼在于“老實說出,一目了然”。材料所述的中心意思,正是新文化運動中文學革命的內容,即提倡淺顯易懂的白話文,故選B項,排除D項。A、C兩項不是材料的主旨,均排除。12.1919年3月,《申報》報道一名參議院議員指責北京大學某教授“有離經叛道之鼓吹”。這是指該教授()A.抨擊尊孔復古 B.抨擊軍閥統(tǒng)治C.提倡科學精神 D.提倡民生主義解析:選A從材料中的時間信息可知當時正值新文化運動時期。北京大學某教授“有離經叛道之鼓吹”是指該教授抨擊傳統(tǒng)儒家思想和傳統(tǒng)倫理道德,故A項符合題意。13.一位學者評價說:“當時知識分子不但沒有全盤反傳統(tǒng),而且使不少被塵封或淹沒了的傳統(tǒng)重現(xiàn)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話小說,成了中國文學史的重要內容;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民間文學,第一次真正進入了大學的學術殿堂。”這一觀點認為新文化運動()A.反對舊道德崇尚現(xiàn)代文化B.混淆了先進與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價值D.存在對舊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解析:選D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意在考查考生對文字材料信息的解讀能力。題干材料中“民間文學……進入了大學的學術殿堂”等說明了新文化運動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故答案是D項;材料中既沒有體現(xiàn)道德問題也沒有體現(xiàn)文言文的價值,所以A、C兩項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不符合題意。14.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中國思想界最突出的轉變是()A.從實業(yè)救國到宣傳民主科學B.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學習思想文化C.從崇拜西學到回歸傳統(tǒng)文化D.從學習歐美到以俄為師,宣傳社會主義解析:選D從實業(yè)救國到宣傳民主科學發(fā)生在1915年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學習思想文化發(fā)生在1895年維新派興起時;從崇拜西學到回歸傳統(tǒng)文化在一戰(zhàn)后即1918年未發(fā)生,故A、B、C三項錯誤;1918年,李大釗發(fā)表了《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從民主科學轉為以俄為師,宣傳馬克思主義,故D項正確。15.張?zhí)自谄洹吨袊锩\動和中國的學生》一文中寫道:“在五四運動之后,這種對舊社會思想的攻擊幾乎完全停頓,一切新出版物都換了戰(zhàn)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爭了?!薄皩εf社會思想的攻擊”早夭的原因是()A.對傳統(tǒng)文化絕對地否定B.對西方文化絕對地肯定C.十月革命的勝利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D.僅局限于知識分子中傳播解析:選C當新文化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材料中“在五四運動之后……局限于政治斗爭了”相符,故C項正確。16.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指出:“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數,而出鬻器械無數,此火器局之可推廣者二?!说跒槲饕闹L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長不徒船炮也”。材料表明魏源()A.認識到西方只有軍事技術發(fā)達B.認為西方民用技術優(yōu)于中國C.具有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的思想D.正式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解析:選C根據材料中“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人但知船炮為西夷之長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長不徒船炮也”可知當時魏源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故C項正確。17.曾國藩說:“余以為欲制(夷)人,不宜在關稅之多寡、禮節(jié)之恭倨上著眼?!彷呏壑?,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傷毀我宗廟社稷,目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發(fā)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國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強之道,總以修政事、求賢才為急務,以學作槍炮、學造輪舟為下手工夫。”曾國藩這段話旨在()A.用外交的挫敗來宣揚內政改革的必要性B.主張?zhí)幚砗煤臀鞣絿业年P系C.宣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D.要求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解析:選A材料“余以為欲制(夷)人……欲求自強之道,總以修政事、求賢才為急務”反映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地主階級代表曾國藩主張內政改革,故A項正確。18.1866年郭嵩燾奏稱:“夫將欲使中國火輪船與洋人爭勝,徒恃官置之一二船無當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輪船以分洋人之利,能與洋人分利,即能與爭勝無疑矣?!边@一認識()A.表明洋務思想有新發(fā)展B.反映了維新派的政治主張C.加快了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D.是對中體西用思想的否定解析:選A郭嵩燾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不僅在官府創(chuàng)辦企業(yè)的基礎上,提出還有商民應該創(chuàng)辦企業(yè),故A項正確;材料中所涉及的經濟發(fā)展的問題,與維新派的政治主張無關,故B項錯誤;19世紀60年代是民族工業(yè)剛剛產生的時期,故C項錯誤;中體西用,材料中主張發(fā)展從官府到商民引進西方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企業(yè),是中體西用的一種運用,故D項錯誤。19.1884年,清朝官員張樹聲說:“西人立國,自有本末。育才于學校,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一心,此其體也。輪船、大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步趨,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足恃歟?”此段材料的核心主張是()A.改革教育,振興中華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運用西學,體制變革 D.設立議院,民主共和解析:選C根據材料可知,其反對僅僅學習西方的“用”,而不學習西方的“體”,所以其核心主張應該是運用西學,進行體制變革,故C項正確。20.“能變則存,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涤袨樯瞎饩w皇帝第五書集中表達了“維新派變法必須是全面的‘大變’,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變’”的觀點。這主要反映了維新派()A.急于求成的躁進心態(tài)B.與傳統(tǒng)體制決裂的勇氣C.“跪著”變法的策略D.對變法成果的樂觀預期解析:選B根據題目中康有為主張“全面的‘大變’”,結合所學知識,近代中國無法實現(xiàn)社會轉型的重要阻礙即是腐朽不堪的封建政治、經濟、文化觀念,故“全面的‘大變’”是符合歷史潮流的,B項正確。21.近代中國人的觀念不斷更新:“師夷長技”更新了“華夏變夷”的觀念,“維新變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觀念,民主、民權更新了“君權神授”的觀念,理智、務實更新了偏頗和尚虛的觀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的觀念。這主要體現(xiàn)了()A.傳統(tǒng)文化的漸趨衰落 B.民主憲政的艱苦探索C.獨立富強的不懈追求 D.人性束縛的逐漸解放解析:選C近代中國人思想觀念更新的過程就是向西方學習的過程,是為了尋求強國御侮之道,實現(xiàn)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故C項正確。22.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將孔子描繪成改革的先師;而譚嗣同則在他的名著《仁學》中將儒家的“仁”推而廣之,主張用資產階級的博愛、平等、自由來代替封建倫常。兩者的共同目的是()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傳統(tǒng)文化B.以儒家思想作為改革的理論基礎C.為維新變法創(chuàng)造歷史依據D.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則解析:選C康有為和譚嗣同主要是立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尋找維新變法的理論依據,減少變法阻力,故C項正確。23.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適在1919年發(fā)表的《“新思潮”的意義》中說:“……就是從亂七八糟里面尋出一個條理脈絡來;從無頭無腦里面尋出一個前因后果來;從胡說謬解里面尋出一個真意義來;從武斷迷信里面尋出一個真價值來?!惫屎m倡導“整理國故”運動。這表明胡適()A.對傳統(tǒng)思想文化完全否定B.與新文化運動的宗旨背道而馳C.反對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傳播D.力圖推動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轉型解析:選D根據題意,胡適主張是“整理國故”,而非完全否定傳統(tǒng),故A項錯誤;新文化運動主張民主與科學,陳獨秀等人主張完全否定傳統(tǒng)文化,而胡適等人主張推動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轉型,故B項錯誤;批判的繼承傳統(tǒng)文化并非反社會主義,故C項錯誤,D項正確。24.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時,其治校理念之一是“大學不僅要致力于介紹西方文明,還要創(chuàng)造新的中國文化;不但要保存國粹,還要用科學的方法對之重估”??梢姴淘?)A.注重學習借鑒 B.重視自然科學C.強調學術自由 D.提倡學貫中西解析:選A蔡元培的意思是既要保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要借鑒西方文明中科學的方法或內容來重新改造傳統(tǒng)文化,故A項正確。25.一位學者評價說:“當時知識分子不但沒有全盤反傳統(tǒng),而且使不少被塵封或淹沒了的傳統(tǒng)重現(xiàn)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話小說,成了中國文學史的重要內容;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民間文學,第一次真正進入了大學的學術殿堂?!边@一觀點認為()A.維新派借助傳統(tǒng)文化宣傳維新變法思想B.白話小說和民間文學成為近代中國文學主流C.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化”,新中有舊D.袁世凱的“尊孔復古”行為遭人唾棄解析:選C材料“當時知識分子不但沒有全盤反傳統(tǒng),而且使不少被塵封或淹沒了的傳統(tǒng)重現(xiàn)光芒”可知新文化運動對傳統(tǒng)文學形式批判繼承創(chuàng)新,故C項正確。26.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寫道:“吾以為今日而言文學改良,須從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边@一思想()A.促使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B.否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C.有利于文化的普及D.展示了西學的優(yōu)勢解析:選C材料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可知避免了生澀難懂的內容,使文學作品通俗化,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故C項正確。27.下面是一段學生日記:孔子誕生日為什么放假?孔子在專制時代,他的道德和學術,真可算是成萬世帝王的好商品,無怪乎到這日子,要喧鬧了一番?!鬃蛹热徊皇乾F(xiàn)今的人,他的道德、學術配不上做現(xiàn)在的榜樣,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空廢了一天的工夫,放無意識的假呢!——陳昌標,1920該日記作為個案反映了當時新青年()A.推崇“尊孔復古”思想B.要求推翻封建君主專制C.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D.對傳統(tǒng)文化批判有片面性解析:選D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雖然維護專制制度,但也有培養(yǎng)個人品質,塑造民族氣節(jié),形成中華民族優(yōu)秀美德等積極作用,材料因其消極作用而否定它,具有片面性,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教育制度發(fā)展史表明:中國的教育制度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波浪式發(fā)展過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形成“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的局面。但這些變化遭到了嬴秦執(zhí)政時期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沉重打擊。兩漢以來,中國古代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有三個大高峰,即西漢高峰、隋唐高峰和北宋高峰(如圖所示)。入漢之后,漢代教育制度對文教政策和教育目的作了較大的調整,形成了第一個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的高峰。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多元融合的教育思想的開創(chuàng),到隋唐時多元融合的教育制度得以確立,形成了第二個高峰。而發(fā)展至宋,教育思想創(chuàng)新與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形成了第三個高峰?!幾岳顕x、王炳照主編的《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材料二近代以來,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各階層人民的教育觀念發(fā)生了相應的轉變。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維新派積極推進新式學堂的開辦。維新派認為,中國積貧積弱的主要原因是沒有良好的教育,為了變法,必先改革教育。從京師大學堂到各省的實業(yè)學堂、南洋公學等各教學機構紛紛成立。長沙創(chuàng)辦的時務學堂和京師大學堂設立后,把經學、理學、掌故學等列為普通學,以高等算學、格致學、農學、礦學、商學、衛(wèi)生學等實學為專門學?!幾詮埡yi等編《中國近代史》(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漢代的教育制度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相比有何變化。指出唐宋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的共同原因。(15分)(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當時維新派與洋務派教育改革的共同之處。如何認識教育與時代發(fā)展的關系?(10分)解析:第(1)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代的教育制度與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分不開,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相比,漢代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較完備的教育體系,辦學形式、教育內容以及教育目的都發(fā)生了變化。從政治上科舉制度的推動、經濟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思想上學術思想的發(fā)展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問,根據“以高等算學、格致學……實學為專門學”得出內容設置重視西學,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維新派和洋務派興辦教育都是為了救亡圖存,培養(yǎng)人才,都創(chuàng)辦了新式學堂,都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根據材料一、二不同時期教育的不同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