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復習:第1-3章+期中共4套學情評估測試卷匯編(含答案解析)_第1頁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復習:第1-3章+期中共4套學情評估測試卷匯編(含答案解析)_第2頁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復習:第1-3章+期中共4套學情評估測試卷匯編(含答案解析)_第3頁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復習:第1-3章+期中共4套學情評估測試卷匯編(含答案解析)_第4頁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復習:第1-3章+期中共4套學情評估測試卷匯編(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復習:第1-3章+期中共4套學情評估測試卷匯編第一章運動的世界學情評估測試卷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2024·廣安期末]小明在作文中寫道:“我坐在奔馳的火車里,靜靠在椅背上,欣賞著窗外的景物,看到路旁的樹木迅速向后退去……”。文中“奔馳”“靜靠”“后退”所選用的參照物分別是()A.火車、地面、椅背 B.椅背、火車、地面C.地面、椅背、火車 D.都是地面2.[2024·泉州期末]2023年9月21日下午,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夢天實驗艙內(nèi)進行“天宮課堂”授課。航天員演示了奇妙的“乒乓球”實驗,將水球當作乒乓球來打。當被打出去的水球在空中運動時()A.以航天員為參照物,水球是靜止的B.以夢天實驗艙為參照物,水球是靜止的C.水球不能用來作為參照物D.以球拍為參照物,水球是運動的3.[2023·湛江期末]某學生在測量記錄中忘記寫單位,下列哪個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mm()A.普通課本一張紙的厚度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書的長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4.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空氣被嚴重污染,有害物質含量嚴重超標,其中PM2.5是天氣陰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單個PM2.5隱藏在空氣的浮塵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關于PM2.5顆粒物直徑的單位換算,正確的是()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讀數(shù)時,多估讀幾位數(shù)字,可以減小誤差B.測量物體的長度,選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D.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避免誤差6.[2024·成都??糫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測量物體長度時,可以隨意使用刻度尺測量B.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C.使用停表來測量時間,讀數(shù)時大表盤讀出的單位是分D.改進實驗方法不可以減小實驗誤差7.[2023·長沙期中]小張駕駛電瓶車以36km/h的速度前進,小王以4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李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300m。則三人速度從小到大的順序是()A.小張、小王、小李 B.小王、小李、小張C.小王、小張、小李 D.小張、小李、小王8.[2023·西安期末]甲、乙兩物體同時由同一位置開始在水平面上向東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第8題)A.在0~2s內(nèi),甲物體比乙物體運動得快B.在2~4s內(nèi),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前4s內(nèi),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第4s末,兩物體的運動速度恰好相等9.我國運動員在2023年世界泳聯(lián)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單人10m跳臺預賽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動作。將其下落階段中的一段運動簡化為直線運動,其中A、B、C、D四點是她下落過程中的四個位置,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5s,距離如圖所示。關于該運動員在此段過程中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9題)A.在AC段做勻速直線運動B.經(jīng)過C點的速度為5m/sC.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5m/sD.在AD段的平均速度為11.25m/s10.某汽車沿直線運動時,前半段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駛,后半段路程以30m/s的速度行駛,在整個路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A.25m/s B.24m/s C.20m/s D.30m/s二、填空題(每空1.5分,共27分)11.晉代束皙在《隋書·天文志》中曾寫道,“仰游云以觀,日月常動而云不移”。以“游云”為時,太陽和月亮是運動的;“日月”與“游云”之間是相對的。12.如圖是用刻度尺測量一小木塊的長度的情景,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的單位是,所測木塊的長度是cm。(第12題)13.職業(yè)足球運動員進行體能測試的方法是進行12min跑,這與田徑比賽中的800m賽跑雖然同樣是比較快慢,但兩者的方法不同。職業(yè)足球運動員的12min跑是在時間一定的情況下,比較的長短;田徑比賽中的800m賽跑是在路程一定的情況下,比較的長短。14.[2024·濟南萊蕪區(qū)一模]為提高車輛通行量,一些城市把車流量較大的路段打造成綠波帶。在市區(qū)建成的綠波帶道路上,車輛只要保持綠波速度就能一路綠燈通行。如圖所示為某路段的綠波速度標牌,一輛汽車經(jīng)過該路段上相距3km的2個路口,用時180s。該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km/h,(填“能”或“不能”)“綠波通行”。(第14題)15.我國自主研制的超音速巡航戰(zhàn)斗機,具備電磁隱身、超視距攻擊等優(yōu)異性能,該戰(zhàn)斗機最大航行速度達2.5倍聲速。該戰(zhàn)斗機以2倍聲速的航行速度飛行5min通過的路程為km;該戰(zhàn)斗機從敵人上空自東向西飛過,當敵人聽到戰(zhàn)斗機從頭頂傳來的轟鳴聲時,戰(zhàn)斗機在敵人的(填“東”“上”或“西”)側。(設聲速為340m/s)16.聰聰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4.49cm、4.05cm、4.06cm、4.07cm,則聰聰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這塊木塊的長度為。17.為了增強學生體質,學校組織學生到游泳館進行游泳訓練。小明在一次游泳訓練中,游50m所用時間為1min40s,則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m/s,以池邊的座椅為參照物,正在游泳的小明是的。18.王老師積極響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的號召,堅持每天步行上下班。他用手機APP軟件記錄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分析可知,他本次步行時間為h,通過的路程為km。1500總步數(shù):步100步頻:步/分鐘4.80時速:千米/小時90消耗:大卡19.小林上學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是4m/s,該速度值的物理意義是。小林和小明上學路上的平均速度之比為4∶5,從家到學校通過的路程之比為5∶4,上學路上所用時間之比為。三、實驗題(每空1.5分,共18分)20.[2023·九江統(tǒng)考]親愛的同學,你會使用下列基本儀器嗎?(1)如圖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木塊的長度為cm。(2)如圖乙所示,機械停表的讀數(shù)為s。(3)如圖丙所示,小明利用測量工具測量出圓的直徑,則這個圓的直徑為cm。(4)如圖丁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刻度尺使用有誤的是,選用刻度尺更精確。21.[2023·遼源聯(lián)考期末]如圖所示,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算出小車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距離sAB=cm,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AB會偏。(3)測量小車在某段的平均速度時應多次測量,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由靜止開始下滑。(4)實驗可測得vABvBC,vBCvAC。(均填“>”“<”或“=”)。四、計算題(22題12分,23題13分,共25分)22.[2023·無錫錫山區(qū)期末]下表是一款當下流行的運動APP記錄的某次跑步者的數(shù)據(jù)。6.60運動路程/千米無錫錫山區(qū)10月22日07:5006'40″平均配速/(分鐘/千米)00:44:00時長/(時:分:秒)323.1熱量/千卡7500步數(shù)/步約170平均步頻/(步/分鐘)□步幅/米(1)由表中信息可知,此跑步者的“步幅”(每步距離)為多少米?(2)該跑步者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米每秒?(3)若此次配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請判斷在t1、t2和t3三個時刻中哪一時刻運動得最快?作出簡要說明。23.[2023·葫蘆島統(tǒng)考期末]如圖是某高速路上的一個區(qū)間測速的相關標識,某車輛以80km/h的速度進入全長為76km的區(qū)間測速路段,行駛了一段距離后又以120km/h的速度行駛了0.3h,然后再以80km/h的速度繼續(xù)行駛直至離開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請計算:(1)若該車以限定速度行駛,通過該測速路段需要多少小時?(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2)該車以120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是多少?(3)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該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該車是否超速?

參考答案1.C【點撥】火車相對于地面位置不斷變化,以地面為參照物,火車是運動的;“靜靠”被研究的對象是小明,小明和椅背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所以以椅背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路旁的樹木迅速向后退去”是以行駛的火車為參照物的。2.D【點撥】航天員與水球間的空間位置發(fā)生變化,以航天員為參照物,水球是運動的,故A錯誤;夢天實驗艙與水球間的空間位置發(fā)生變化,以夢天實驗艙為參照物,水球是運動的,故B錯誤;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所以水球可以用來作為參照物,故C錯誤;球拍與水球間的空間位置發(fā)生變化,以球拍為參照物,水球是運動的,故D正確。3.C【點撥】7mm接近一本書的厚度,普通課本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07mm;茶杯的高度是10cm=100mm左右;物理書的長度約為25.2cm,即252mm;他自己的身高是16.7dm=1670mm。4.B【點撥】2.5μm=2.5×10-3mm=2.5×10-4cm=2.5×10-5dm=2.5×10-6m,故B正確。5.C【點撥】讀數(shù)時,為了減小誤差,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故A錯誤;測量長度時,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分度值,并不是越小越好,故B錯誤;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改進實驗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以及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故C正確,D錯誤。6.B【點撥】測量長度時,要根據(jù)測量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不能隨意使用刻度尺測量,故A錯誤;同一物體相對不同的參照物,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不同的,即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故B正確;使用停表來測量時間,讀數(shù)時大表盤讀出的單位是秒,故C錯誤;改進實驗方法可以減小實驗誤差,故D錯誤。7.B【點撥】小張的速度v1=36km/h=10m/s,小王的速度v2=4m/s,小李的速度v3=st=300m1×60s=5m/s,故v1>v3>v2,所以三人速度從小到大的順序是小王、小李、小張8.C【點撥】在0~2s內(nèi),甲物體運動的路程始終小于乙物體運動的路程,由v=st得,甲物體比乙物體運動得慢,故A錯誤;在2~4s內(nèi),乙物體運動的路程保持不變,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B錯誤;前4s內(nèi),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相等,均為8m,由v=st得,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確;第4s末,乙靜止,速度為0,甲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兩物體的運動速度不相等,故9.C10.B【點撥】設總路程為2s,則前半段路程的運動時間t1=sv1=s20m/s;后半段路程的運動時間t2=sv2=s30m/s;則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11.參照物;運動【點撥】以“游云”為參照物時,太陽和月亮與“游云”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太陽和月亮是運動的。根據(jù)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可知,“日月”與“游云”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因此是相對運動的。12.mm;3.20【點撥】刻度尺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被平均分為10小格,1小格表示0.1cm=1mm,即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的單位是mm(毫米)。所測木塊左端在3.00cm位置,右端在6.20cm位置,長度是6.20cm-3.00cm=3.20cm。13.路程;時間【點撥】職業(yè)足球運動員進行的12min跑,是在時間為12min時,比較職業(yè)足球運動員的運動路程,運動路程長的運動快;800m賽跑,是在運動路程為800m時,比較運動員的運動時間,時間短的運動快。14.60;能【點撥】該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v=st=3km1803600h=60km/h;由標志牌可知,綠波速度為6015.204;西【點撥】該戰(zhàn)斗機以2倍聲速的航行速度飛行5min通過的路程s=vt=2v聲t=2×340m/s×5×60s=2.04×105m=204km。16.0.1;4.06cm【點撥】根據(jù)刻度尺的讀數(shù)規(guī)則可知,讀數(shù)的最后一位為估讀位,則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四組數(shù)據(jù)中4.49cm是錯誤數(shù)據(jù),應刪除,則這塊木塊的長度為4.05cm+4.06cm+4.07cm3=17.0.5;運動【點撥】小明游泳的平均速度v=st=50m1×60s+40s=0.518.0.25;1.2【點撥】王老師的總步數(shù)為1500步,步頻為100步/分鐘,那么他本次步行的時間t=1500步100步/分鐘=15min=0.25h他步行的時速為4.80km/h,根據(jù)s=vt可知,他通過的路程s=vt=4.80km/h×0.25h=1.2km。19.1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4m;25∶16【點撥】平均速度是4m/s,該速度值的物理意義是指在1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4m。由v=st可得,小林和小明用時之比t林∶t明=s林v林∶s明v明=s林s20.(1)1mm;2.05(2)337.5(3)1.50(4)B;A【點撥】(1)刻度尺每一大格為1cm,每一大格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為0.1cm=1mm,故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即為1mm。木塊左邊緣對準的刻度線示數(shù)為4.00cm,右邊緣對準的刻度線示數(shù)為6.05cm,木塊的長度L=6.05cm-4.00cm=2.05cm。(2)從小表盤上看,時間多于5.5min但未到6min,大表盤上指針對準的刻度線應為37.5s,故t=5min+37.5s=300s+37.5s=337.5s。(3)圓的直徑d=3.50cm-2.00cm=1.50cm。(4)在測量時,應將刻度尺的刻度線緊貼被測長度,故B刻度尺使用有誤??潭瘸叩姆侄戎翟叫。瑴y量越精確,A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B的分度值為0.2cm,故A刻度尺更精確。21.(1)40.0;25(2)小(3)同一位置(4)<;>【點撥】(1)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則AB段的距離sAB=80.0cm-40.0cm=40.0cm,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sABtAB=40.0cm1.6s=25cm/s。(2)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AB段測量的時間會偏大,由v=st可知,測得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小。(3)測量小車在某段的平均速度時應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故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4)小車在斜面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做加速運動,速度越來越大,故vAB<vBC22.【解】(1)由表可知,跑步者通過的路程為6.60km=6600m,步數(shù)為7500步,則6600m7500步=0.88m/步,即步幅為0.88(2)跑步者通過的路程為6600m,運動時間為44min=2640s,則該跑步者全程的平均速度v=st=6600m2640s=2(3)由表和圖中信息可得,配速是指通過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時間。平均配速是指通過1km所用的平均時間,此數(shù)值越大,運動越慢,此數(shù)值越小,運動越快,由圖知,t2時刻的配速值最小,運動最快。23.【解】(1)由v=st得,該車以限定速度行駛,通過該測速路段需要的時間t=sv=76km90km/(2)該車以120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s1=v1t1=120km/h×0.3h=36km。(3)該車以80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s2=s-s1=76km-36km=40km,該車以80km/h的速度行駛的時間t2=s2v2=40km80km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該車行駛的時間t3=t1+t2=0.3h+0.5h=0.8h,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該車的平均速度v3=st3=76km0.8因為95km/h>90km/h,所以該車超速。第二章聲的世界學情評估測試卷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我國勞動人民發(fā)明了很多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如琴、箏、簫、笛、二胡、琵琶、嗩吶、鼓等。下列幾組民族樂器中,發(fā)聲原理不同的是()A.二胡與古箏 B.古箏與琵琶 C.二胡與嗩吶 D.簫與笛子2.下列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A.禁止鳴笛 B.機場員工佩戴耳罩C.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 D.在家上網(wǎng)課時將書房的門窗關閉3.“2023秦嶺熊貓音樂節(jié)暨漢中燒魚節(jié)”在天漢大劇院西側草坪啟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演唱者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B.現(xiàn)場的觀眾根據(jù)聲音的響度分辨演唱者C.歌聲通過空氣傳入現(xiàn)場觀眾的耳朵中 D.歌手可以通過音響來提高聲音的頻率4.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60s內(nèi)振動了480次,你不能聽到這種聲,是因為這種聲()A.頻率是480Hz B.頻率是8dB C.是次聲波 D.是超聲波5.[2024·南京鼓樓區(qū)二模]如圖所示是戰(zhàn)國早期的一套大型禮樂重器——曾侯乙編鐘。演奏時如果想發(fā)出響度較大的低音,可以()(第5題)A.用較小的力敲擊體積較小的鐘 B.用較大的力敲擊體積較小的鐘C.用較小的力撞擊體積較大的鐘 D.用較大的力撞擊體積較大的鐘6.《中國詩詞大會》是科教頻道自主策劃的一檔大型文化益智節(jié)目,節(jié)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中華優(yōu)秀詩詞中有很多對聲音的描述,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是指說話聲的響度沒有改變B.“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笛聲是由空氣柱的振動產(chǎn)生的C.“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通過音調判斷是鳥叫聲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句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7.如圖是生活中的兩個情景,圖甲是某居民小區(qū)噪聲監(jiān)測器,顯示環(huán)境噪聲為60.6分貝。圖乙是鋼琴調音師用手機上的調音軟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標準音來校準琴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7題)A.分貝是音調的單位 B.60.6分貝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C.2048Hz的音屬于超聲波 D.2048Hz音比256Hz的音音調高8.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音叉所發(fā)出的聲音在同一個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則()A.甲音叉和乙音叉振幅相同,乙音叉響度小B.甲音叉振動頻率低,音調高C.乙音叉振幅小,響度大D.乙音叉振動頻率高,音調高9.如圖所示的情景中說法正確的是()A.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把靜止的乒乓球彈開,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B.“玻璃罩鬧鐘抽氣實驗”能直接驗證真空不能傳聲C.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可以用來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D.8個相同玻璃瓶裝不同高度的水,從左向右對著瓶口吹氣時音調越來越高10.[2023·成都雙流區(qū)期末]如圖所示是一款降噪耳機(圖甲),耳機里的降噪系統(tǒng)產(chǎn)生與外界噪聲“相等”的反向聲波,將噪聲中和,實現(xiàn)降噪效果(圖乙)。關于這款耳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10題)A.它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B.它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C.噪聲一向為人所厭惡,沒有可利用的地方D.與外界噪聲“相等”的反向聲波,“相等”是指聲速相同二、填空題(每空1.5分,共39分)11.如圖是出土于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的新石器時代的骨笛,距今七千余年,可吹奏出六聲或七聲音階。吹奏時骨笛由于管內(nèi)空氣柱而發(fā)出聲音;用手指按住骨笛上不同的小孔,聲音的會發(fā)生改變。(第11題)12.現(xiàn)代建筑質量標準不斷提高,大多數(shù)窗戶都采用雙層玻璃密封,兩層玻璃間幾乎是真空,這種玻璃是利用的原理起到減弱噪聲的;從聲音傳播的途徑分析,這是在減弱噪聲的。13.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有一種次聲武器發(fā)出次聲波,其頻率(填“小于20Hz”或“大于20000Hz”),讓敵方士兵感到心情煩躁喪失戰(zhàn)斗力;在我們小汽車上安裝倒車雷達會發(fā)出(填“超聲波”或“次聲波”),根據(jù)遇到障礙物的距離發(fā)出長短不同的信號說明聲(填“具有能量”或“能傳遞信息”)。14.媽媽大聲喊在院子里玩耍的小銘回家吃飯,媽媽的叫聲是由聲帶產(chǎn)生的,它是通過傳入小銘耳中的。漁民可以利用電子發(fā)聲器把魚吸引到網(wǎng)中來,表明(填“固體”“液體”或“氣體”)能傳聲。15.醫(yī)生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時,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減少了聲音的分散,這樣可以增大聲音的(填“音調”或“響度”),同時說明聲音能傳遞。16.音箱發(fā)聲是由喇叭的紙盆產(chǎn)生的,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動物的聲音,這里的模仿指的是聲音的相似。休息時,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輕音樂舒緩身心,但音量不宜過大,這里的“音量”是指聲音的要適中,以免影響他人。17.古書《夢溪筆談》中記載: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其原因是。昆曲被譽為“百戲之祖”,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演唱昆曲時以三弦、曲笛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吹奏曲笛時,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變曲笛中空氣柱振動的快慢,從而改變發(fā)出聲音的(填“音調”“響度”或“音色”)。18.近年來被稱為“水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得到了有效保護。海豚發(fā)聲頻率范圍非常大,當海豚發(fā)出8000Hz的聲音時,人耳(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海豚利用回聲尋找沙丁魚群,假如經(jīng)1s后海豚聽到回聲(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則此時海豚與沙丁魚群的距離為m。(第18題)19.中式婚禮上鑼鼓喧天。打鼓時鼓面因發(fā)聲;若在月球上打鼓,人耳(填“能”或“不能”)直接聽到聲音。喜慶的氣氛下鑼鼓聲屬于(填“樂音”或“噪聲”);鄰居家小強正在看電視,喧天的鑼鼓聲屬于(填“樂音”或“噪聲”)。20.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發(fā)生兩次7.8級地震,造成了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高郵市藍天救援隊隊員戴小冬出征土耳其,參加救援。利用地震波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jiān)測震源的位置。地震發(fā)生時,伴隨有聲波產(chǎn)生;從圖中可知縱波傳播速度橫波傳播速度。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監(jiān)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8s,則震源到該監(jiān)測站的距離為km。(第20題)三、實驗題(21題9分,22題5分,共14分)21.[2024·青島期末]實驗:探究聲音的特性。步驟方法①如圖,將鋼尺伸出桌面2cm,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②保持大致相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觀察鋼尺振動的,并聽發(fā)出的聲音音調的高低。本實驗用到的研究方法是;③用鋼尺探究響度和的關系,將鋼尺分別下壓1cm、2cm、3cm,并保證鋼尺每次伸出桌邊的長度,同時聽響度的大小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內(nèi)下壓距離/cm123響度大小小較大大結論④鋼尺伸出桌面越短,鋼尺振動得越,音調越;振幅越大,越大22.如圖所示是探究“聲音的傳播”的實驗裝置。(1)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用抽氣設備抽出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在抽氣的過程中,聽到的鈴聲將會;由此可以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內(nèi)空氣完全抽出,我們將(填“能”或“不能”)聽到鈴聲。(2)實驗結論:聲音不能在中傳播。(3)實驗中需要將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完全抽出,但現(xiàn)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nèi)抽成真空狀態(tài),即實驗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得出這一結論呢?你的答案是。A.用實驗直接證實B.通過生活經(jīng)驗得出C.建立在實驗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得出(4)通常人們會從噪聲的產(chǎn)生、傳播及接收三個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中,與上述實驗結論相符合的是。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 B.在高噪聲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接近居民區(qū)的高架橋安裝隔音墻 D.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四、計算題(23題8分,24題9分,共17分)23.一輛汽車某一時刻鳴笛,司機在2s后聽到從峭壁反射回來的聲音(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請你根據(jù)所給條件分別計算下列各題:(1)若汽車靜止不動,求鳴笛時汽車到峭壁的距離。(2)若汽車是以20m/s的速度向著峭壁開去,求汽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行駛距離。(3)若汽車是以20m/s的速度向著峭壁開去,求司機鳴笛時到峭壁的距離。24.小陽同學所在班級開展課外活動,想要估測某金屬軌道的長度,但由于沒有合適的長度測量工具,所以不能直接進行測量。但在學習了聲學的知識后,他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實驗:首先,小陽同學在這段金屬軌道的一端用錘子敲擊一下軌道,同組的小軍同學在這段軌道的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響,并用秒表記錄得到數(shù)據(jù):第一次聽到響聲的時間為0.17s,第二次聽到響聲的時間為2.6s。結合查閱到的關于聲音在各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如表):物質聲速/(m/s)物質聲速/(m/s)空氣340鋁5000鐵5200銅3750(1)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和本題所給信息解釋為什么小軍會聽到兩次聲響?(2)求軌道的長度是多少?(3)請根據(jù)已知條件判斷該軌道的材質。

參考答案1.C【點撥】二胡和古箏都是靠弦振動發(fā)聲的;古箏和琵琶都是靠弦振動發(fā)聲的;二胡靠弦振動發(fā)聲,嗩吶靠空氣柱振動發(fā)聲,二者發(fā)聲原理不同;簫與笛子都是靠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的。故選C。2.D【點撥】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機場員工佩戴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家上網(wǎng)課時將書房的門窗關閉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3.C【點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演唱者發(fā)出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音色是聲音的特色,可以分辨不同的聲音,所以現(xiàn)場的觀眾根據(jù)聲音的音色分辨演唱者,故B錯誤;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音樂節(jié)現(xiàn)場有空氣,歌聲通過空氣傳入現(xiàn)場觀眾的耳朵中,故C正確;音響的作用是提高聲音的響度,故D錯誤。4.C【點撥】已知昆蟲的翅膀在60s內(nèi)振動了480次,則每秒鐘振動8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8Hz,低于20Hz,故屬于次聲波,故選C。5.D【點撥】用鐘錘敲擊編鐘時發(fā)出的聲音是編鐘振動產(chǎn)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鐘,鐘振動的幅度不同,產(chǎn)生的響度不同,輕敲,響度小,重敲,響度大。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鐘,體積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體積越大,振動頻率越小,音調越低,發(fā)出的是低音。故選D。6.B【點撥】“鄉(xiāng)音無改”是指人的音色沒有改變;“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笛聲是由笛管內(nèi)空氣柱的振動產(chǎn)生的;人們通過音色來判斷是鳥叫聲的;“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句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選B。7.D【點撥】分貝是響度的單位,故A錯誤;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聲音分貝數(shù)為30~40dB,60.6分貝是一般說話時的聲音分貝數(shù),故B錯誤;超聲波的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2048Hz的聲波不屬于超聲波,故C錯誤;256Hz的聲音和2048Hz的聲音比較,2048Hz的聲音頻率高,音調高,故D正確。8.D【點撥】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它由發(fā)聲體的振幅決定,振幅就是物體振動時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由圖可知,甲、乙音叉發(fā)出聲音的波形振幅相同,則響度相同,故AC不符合題意;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由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頻率是物體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甲振動的次數(shù)少,頻率低,音調低;乙振動的次數(shù)多,頻率高,音調高,故B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9.C【點撥】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因此能把靜止的乒乓球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當空氣被不斷抽出后,鈴聲逐漸減弱,直至聽不到鈴聲,但是空氣不可能被抽盡,由此推理可知,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使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可以用來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故C正確;8個相同玻璃瓶裝不同高度的水,從左向右對著瓶口吹氣時,瓶內(nèi)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空氣柱越長,其振動的頻率越低,音調越低,所以從左向右對著瓶口吹氣時音調越來越低,故D錯誤。10.B【點撥】由題意可知,這款耳機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A錯誤,B正確;噪聲一向為人所厭惡,但也有可利用的地方,例如:噪聲除草,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不同的植物對不同的噪聲敏感程度不一樣,根據(jù)這個道理,人們制造出噪聲除草器,C錯誤;由圖可看出,噪聲聲波與反相位聲波頻率相同響度相同,D錯誤。11.振動;音調【點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吹奏時,骨笛由于管內(nèi)空氣柱振動而發(fā)出聲音。吹奏時,用手指按住骨笛上不同的小孔,空氣柱的長短不同,振動頻率不同,故聲音的音調會發(fā)生改變。12.真空不能傳聲;傳播過程中【點撥】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13.小于20Hz;超聲波;能傳遞信息【點撥】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倒車雷達是超聲波的應用,在小汽車上安裝倒車雷達會發(fā)出超聲波,根據(jù)遇到障礙物的距離發(fā)出長短不同的信號,說明聲能傳遞信息。14.振動;空氣;液體【點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媽媽的叫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媽媽發(fā)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漁民可以利用電子發(fā)聲器把魚吸引到網(wǎng)中來,表明液體能傳聲。15.響度;信息【點撥】橡皮管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使聲音的響度變大,醫(yī)生可以聽得更清楚。醫(yī)生可以通過聲音判斷病人的健康狀況,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16.振動;音色;響度17.固體可以傳聲;音調【點撥】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其原因是固體可以傳聲。吹奏曲笛時,笛內(nèi)空氣柱振動發(fā)聲,按住不同的孔,笛內(nèi)空氣柱的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不同。18.能;750【點撥】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20000Hz,海豚發(fā)出8000Hz的聲音時,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內(nèi),所以人耳能聽到這種聲音。由v=st得,海豚與沙丁魚群的距離s=vt=1500m/s×12×1s=75019.振動;不能;樂音;噪聲【點撥】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打鼓時鼓面因振動發(fā)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月球上打鼓,人耳不能直接聽到聲音。喜慶的氣氛下,鑼鼓聲沒有影響其他人,屬于樂音。從環(huán)保角度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到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室外的鑼鼓聲影響小強看電視,所以對小強來說是噪聲。20.次;大于;135【點撥】自然災害發(fā)生時往往伴隨著次聲波的產(chǎn)生,所以地震發(fā)生時,伴隨有次聲波產(chǎn)生;由圖可知,縱波的速度v1=s1t1=100km20s=5km/s;橫波的速度v2=s2t2=75km25s=3km/s;則縱波傳播速度大于橫波傳播速度。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監(jiān)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8s,設震源到該監(jiān)測站的距離為s,由題意可得,sv2-sv1=1821.②撥動鋼尺的力大??;長度;快慢;控制變量法③振幅;相同④快;高;響度【點撥】②要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要保持撥動鋼尺的力大小大致相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并聽發(fā)出的聲音音調的高低。本實驗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要探究響度和振幅的關系,將鋼尺分別下壓1cm、2cm、3cm,并保證鋼尺每次伸出桌邊的長度相同,同時聽響度的大小。發(fā)現(xiàn)下壓1cm時,響度小,下壓2cm時,響度較大,下壓3cm時,響度大。實驗發(fā)現(xiàn),鋼尺伸出桌面越短,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2.(1)變??;不能(2)真空(3)C(4)C【點撥】(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用抽氣設備將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抽出,在抽氣設備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鈴聲會逐漸減弱。如果把玻璃罩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玻璃罩內(nèi)就成了真空,沒有了將聲音傳出玻璃罩外的介質,所以我們不能聽到鈴聲。(2)以上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如果玻璃罩內(nèi)成了真空,沒有了將聲音傳出玻璃罩外的介質,聲音就無法傳播,由此表明真空不能傳聲。(3)將一只正在響鈴的鬧鐘放進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漸往外抽氣,我們聽到鈴聲越來越弱。但現(xiàn)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nèi)抽成真空狀態(tài),即實驗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加科學的推理得出“聲音在真空中無法傳播”的結論,這叫理想實驗法,故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4)上述實驗中是靠真空阻斷了聲音的傳播,是在傳播過程中阻斷聲音。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在高噪聲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安裝隔音墻可以阻斷噪聲的傳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3.【解】(1)若汽車靜止不動,鳴笛時汽車到峭壁的距離s=12s聲=12v聲t=12×340m/s×2s=(2)若汽車是以20m/s的速度向著峭壁開去,汽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行駛的距離s車=v車t=20m/s×2s=40m。(3)若汽車是以20m/s的速度向著峭壁開去,司機在2s后聽到從峭壁反射回來的聲音,則司機鳴笛時到峭壁的距離s'=12(s聲'+s車')=12×(340m/s×220m/s×2s)=360m。24.【解】(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較慢,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較快,聲音分別通過空氣和金屬軌道從軌道的一端傳到另一端時,在金屬中傳播時間較短,所以小陽會聽到兩次聲響,小陽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從金屬軌道傳來的,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從空氣傳來的。(2)由v=st可得,金屬軌道的長度s軌道=s空氣=v空氣t空氣=340m/s×2.6s884m。(3)聲音在金屬軌道中傳播的速度v軌道=s軌道t軌道=884m0.17s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軌道的材質是鐵。第三章光的世界學情評估測試卷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如圖是攝影愛好者在興化市李中水上森林公園拍到鳥兒在水中覓食的場景:一束陽光從右側射向水面的白鳥,白鳥左側和下方的水面出現(xiàn)了兩個“影子”。兩個影子形成的原因分別是()(第1題)A.光的色散和光的反射 B.光的反射和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線傳播 D.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2.如圖所示,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蒙上一層半透明紙,再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觀察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第2題)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B.半透明紙上成的像是實像C.在罐底部開2個小孔,在半透明紙上看到一個像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間距離越大,像也越大3.[2023·漯河期末]關于光的色散實驗,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 B.色散現(xiàn)象表明,白光是復色光C.單色光通過三棱鏡時,傳播方向不會發(fā)生改變 D.單色光通過三棱鏡時,不會發(fā)生色散4.[2024·天津河西區(qū)模擬]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時規(guī)律”的實驗時,作圖記錄實驗現(xiàn)象,但沒有標出光傳播的方向,如圖所示,ON是法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第4題)A.AO一定是入射光線 B.AO一定是反射光線C.入射角是30° D.反射角是60°5.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反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判斷液面高低的,如圖所示,一束光與液面的夾角為40°,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第5題)A.此時反射角的大小是50° B.該裝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C.當液面下降時,光電屏上光斑S右移D.當液面升高時,入射角會隨之減小6.小銘通過平面鏡看到小熊及堅果罐的情況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第6題)A.現(xiàn)實中小熊是用右手抱著魚B.如小熊走近鏡子,堅果罐所成像的位置也向鏡子靠近C.如小熊走近鏡子,堅果罐所成像的位置遠離鏡子D.如小熊走近鏡子,堅果罐所成像變大7.魚兒在清澈的河水里游動,有經(jīng)驗的漁民看到魚后,可以用漁叉將魚叉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漁民看到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淺是因為人眼發(fā)出的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發(fā)生折射B.漁民看到的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C.漁民能看到水中的魚是因為水中的魚反射的光經(jīng)折射后,進入了人的眼睛D.漁民應該用漁叉瞄準魚的下方位置,才能將魚叉到8.一束光線跟水平面成60°角,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時,發(fā)生了反射和折射,則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一定()A.小于120° B.大于120° C.等于120° D.小于60°9.[2024·深圳南山區(qū)校級三模]小明在科技節(jié)中表演魔術:從投幣口投入只有正面透明的棋盤格空箱的紙幣消失了!隨后他揭秘:這是平面鏡和棋盤格共同形成的結果。那么他應該如何放置平面鏡才能實現(xiàn)這個魔術效果呢() A.鏡面朝上 B.鏡面朝下C.鏡面朝上 D.鏡面朝下10.[2024·蘇州太倉市一模]在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中,老師做了“水中的蠟燭”實驗,為了使學生看清水中的蠟燭,老師采取的措施正確的是()A.使用厚玻璃板B.讓學生在玻璃板左側觀察水中的蠟燭C.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D.點燃的蠟燭靠近玻璃板,盛水的玻璃杯也應靠近玻璃板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8分)11.[2024·深圳南山區(qū)一模]圭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天文儀器,如圖甲所示,圭表通過測量一年中每日正午時日影長度來推測二十四節(jié)氣,日影是光的形成的。圭表的原理如圖乙所示,為了在圭尺上觀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填“透明”或“不透明”)物體制作,立春節(jié)氣正午日影比夏至長,說明立春節(jié)氣正午太陽在位置(填“A”或“B”)。(第11題)12.如圖所示為司機開啟前照燈在瀝青路上行駛時,光線在干燥或者潮濕路面上反射的情況,圖(填“甲”或“乙”)是汽車在干燥路面的行駛情況。當對面無來車時,司機看潮濕的路面更暗,理由是。(第12題)13.在研究光學實驗時,將一支激光筆固定在鐵架臺上,打開激光筆讓激光照射在對面的白墻上,從墻上看到紅色的光點,白墻對激光發(fā)生(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在光的傳播路徑上噴水霧我們看到光是傳播的,在激光筆下方放一點燃的酒精燈,我們看到白墻上的光點在晃動,可見光在通過不均勻的介質時發(fā)生了。14.[2024·綿陽安州區(qū)二模]一只燒杯中裝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線豎直向下照在水面上?,F(xiàn)在B端下方墊一個小木塊C,使木板傾斜5°,則此時水面上的反射角會(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此時保持入射點不變,使入射光線順時針轉過10°,則此時的反射角為。(第14題)15.一束與鏡面成30°的光射在平面鏡上,這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反射角為;當入射角增大10°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是。16.醫(yī)生在為張紅同學檢查視力時,如圖所示,張紅同學觀看的是平面鏡中視力表的像,張紅與平面鏡的距離是m,張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m。(第16題)17.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氣兩種物質中傳播,在分界面發(fā)生了反射和折射,如圖所示,MM'和NN'互相垂直,是分界面或者法線,其他為光線,根據(jù)圖中角度關系可知,為分界面,此時的折射角為,入射角為。(第17題)18.[2024·合肥廬陽區(qū)二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將“F”字光源和薄玻璃板分別豎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B位置,從B側向A觀察,看到的“F”字如圖2中甲所示。為了證明平面鏡成等大的像,他在C處放上如圖2中(填“甲”“乙”“丙”或“丁”)的“F”字光源,在A側透過玻璃板向C觀察時恰好發(fā)現(xiàn)像與C處“F”字重合。若在C處換上光屏,在B、C之間直接觀察光屏(填“能”或“不能”)觀察到像。三、作圖題(4分)19.(1)如圖甲,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光被物體BC阻擋后,在墻壁上留下了物體BC的影,請在圖中作出物體BC的影B'C'。(保留作圖痕跡)(2)鞋店的“試鞋鏡”高度比較低,為了讓顧客看到穿上新鞋的效果,試鞋鏡一般傾斜放置。請畫出圖乙中眼睛看到鞋上A點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光路圖。四、實驗題(20題12分,21題9分,22題7分,共28分)20.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中,如圖乙、丙所示,平面鏡M平放在平板上,E、F為兩粘起來的硬紙板,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動。次數(shù)入射角反射角160°60°250°50°330°60°(1)請在圖甲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2)如圖乙,當E、F在同一平面內(nèi)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如圖丙,把紙板F向后折,則不能在紙板F上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填“仍存在”或“不存在”),這個實驗說明。(3)不斷改變?nèi)肷涔饩€的位置,發(fā)現(xiàn)反射光線總是出現(xiàn)在法線的(填“右”或“左”)側。(4)當入射角減小時,發(fā)現(xiàn)反射角也隨之減小,并測得了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其中有一處錯誤,請分析錯誤的原因,較合理的是。A.誤將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當成了反射角B.實驗儀器導致的實驗誤差C.因為光路是可逆的改正數(shù)據(jù)后,得到的結論是。21.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組裝器材時,應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2)小明移動玻璃板后面未點燃的蠟燭B,人眼在(填“蠟燭A”或“蠟燭B”)側觀察,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3)拿掉蠟燭B,在蠟燭B的位置豎起一張白紙并調節(jié)白紙的位置,在白紙上(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蠟燭A的像。(4)小明在家中用媽媽的化妝鏡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無法觀察到平面鏡后的蠟燭B,于是將中間Ⅱ區(qū)域的反光膜去掉一部分,形成玻璃板,如圖乙、丙所示。實驗中移動蠟燭B,使蠟燭B與(填“Ⅰ”“Ⅱ”或“Ⅲ”)區(qū)域蠟燭A較清晰的像重合,從而確定像的位置。測出此時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填“>”“<”或“=”)實驗中Ⅰ區(qū)域燭焰的像距。22.[2024·南充三模]王老師選用圖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轉的光屏(帶刻度)等器材,用于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規(guī)律”。(1)如圖乙,光屏可折轉,是為了觀察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2)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將實驗結果畫在圖丙中,其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別表示各次入射光線和對應折射光線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填“增大”“減小”或“保持不變”),且折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折射角等于。(3)圖丙中當激光從水中沿4'方向射向O點時,折射光線將會沿著(填“1”“2”“3”或“4”)的方向射出。

參考答案1.D2.C【點撥】圖中的成像原理是小孔成像,成的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半透明紙上成的像是實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在罐底部開2個小孔,2個小孔均能成像,在半透明紙上看到兩個像,故C錯誤,符合題意;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間距離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3.C4.D【點撥】由圖可知,ON是法線,∠AON=60°,∠NOB=90°-30°=60°,則∠AON=∠NOB=60°,由于圖中未標出光路的方向,所以AO可能是入射光線,也可能是反射光線,故AB錯誤;雖然不能判斷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且∠AON=∠NOB=60°,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60°,故C錯誤,D正確。5.D【點撥】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與液面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為90°-40°=50°,所以反射角也為50°,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該裝置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反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判斷液面高低的,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當液面下降時,入射角不變,入射點會右移,因此光電屏上光斑S右移,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當液面升高時,入射角不會改變,但光電屏上光斑S會左移,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6.A【點撥】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左右顛倒,現(xiàn)實中小熊是用右手抱著魚,故A正確;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小熊走近鏡子,而堅果罐相對鏡子是靜止的,堅果罐所成像的位置不變,故BC錯誤;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大小相等,如小熊走近鏡子,堅果罐所成像的大小不變,故D錯誤。故選A。7.A【點撥】看水中的魚時,魚反射的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人眼逆著射來的光線看去,看到的是比魚實際位置偏高的虛像,所以叉魚時應對準魚的下方,故選A。8.A【點撥】一束光線跟水平面成60°角,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時,入射角為90°-60°=30°,所以反射角也為30°,反射光線和水平面成60°角;折射角在空氣中,則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角大于30°,所以折射光線和水平面的夾角小于60°,故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大于60°,小于60°+60°=120°,故A正確。9.B【點撥】由圖A可知,此時從圖觀察口看到正前方是平面鏡的背面,因此整體看起來不是一個空箱子,故A錯誤;由圖B可知,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中會成箱子底面的像,此時從圖觀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體看起來是一個空箱子,且紙幣投入鏡子背面箱中,看不到紙幣,B正確;由圖C可知,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中會成頂面的像,此時從圖觀察口看到正前方是箱子的頂面,整體看起來不是一個空箱子,且能看到紙幣,C錯誤;由圖D可知,此時從圖觀察口看到正前方是平面鏡的背面,因此整體看起來不是一個空箱子,且能看到紙幣,D錯誤。10.D【點撥】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為了避免出現(xiàn)重影現(xiàn)象,使用的玻璃板應該薄一些,A錯誤;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應該在物體一側觀察,所以應讓學生位于玻璃板右側觀察水中的蠟燭,B錯誤;為了使平面鏡所成的像更清晰,該實驗應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C錯誤;由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當點燃的蠟燭靠近“鏡子”,盛水的玻璃杯也應靠近“鏡子”,D正確。11.直線傳播;不透明;B【點撥】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為了在圭尺上觀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不透明物體制作;立春節(jié)氣正午日影比夏至長,則立春節(jié)氣的太陽位置低,在位置B。12.甲;光線在潮濕的路面發(fā)生鏡面反射,對面無來車時,沒有反射光線進入司機的眼晴【點撥】干燥的路面比較粗糙,燈光照射到干燥的路面上會發(fā)生漫反射,所以圖甲是汽車在干燥路面的行駛情況。潮濕的路面比較光滑,光在其表面會發(fā)生鏡面反射,所以司機所開車輛的燈光反射到前方;當對面無來車時,沒有反射光線進入司機的眼晴,司機看到的路面是暗的。13.漫反射;沿直線;折射【點撥】白墻比較粗糙,光在白墻表面發(fā)生漫反射。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在光的傳播路徑上噴水霧可以顯示光路??諝獗痪凭珶艏訜岷笞兊貌辉倬鶆?,光在通過不均勻的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即發(fā)生了折射。14.不變;10°【點撥】在B端下方墊一個小木塊C,使木板傾斜5°,但水面總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線仍與水面垂直,故此時水面上的反射角不變。若此時保持入射點不變,使入射光線順時針轉過10°,則此時入射角為10°,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此時的反射角也為10°。15.60°;140°【點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30°,因此入射角是90°-30°=60°;反射角和入射角始終相等,也為60°;當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則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是(60°+10°)×2=140°。16.2.1;4.6【點撥】張紅與平面鏡的距離是2.5m-0.4m=2.1m;平面鏡成的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所以,張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2.1m+2.5m=4.6m。17.NN';30°;70°【點撥】法線與分界面垂直,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圖中C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OB是折射光線,NN'是分界面,MM'是法線。折射角為折射光線OB與法線MM'的夾角,大小為90°-60°=30°;入射角為入射光線CO與法線MM'的夾角,大小等于反射角大小,為90°-20°=70°。18.乙;不能【點撥】在B處豎直放置一塊薄玻璃板,在AB之間觀察玻璃板中的像,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且左右相反,所以小明看到的像是圖2中乙,為了證明平面鏡成等大的像,他在C處應放上如圖2中乙的“F”字光源;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則在B、C之間觀察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不能觀察到像。19.【解】(1)如圖甲所示。(2)如圖乙所示。20.【解】(1)如圖所示。(2)仍存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3)右(4)A;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1.(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垂直(2)蠟燭A(3)不能(4)Ⅱ;<【點撥】(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既可以成像,又可以透過玻璃板看到替代蠟燭A的像的蠟燭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組裝器材時,應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垂直,若不垂直,像會偏上或者偏下,導致像與物體無法重合,無法確定像的位置。(2)小明移動玻璃板后面未點燃的蠟燭B,人眼在蠟燭A側觀察像。(3)平面鏡成的是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中間Ⅱ區(qū)域的反光膜去掉一部分,此區(qū)域能夠透過光線,能夠看到替代像的蠟燭B;蠟燭A在Ⅱ區(qū)域是前表面反射成像,蠟燭A在Ⅰ區(qū)域是后表面反射成像,故此時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小于實驗中Ⅰ區(qū)域燭焰的像距。22.(1)折射(2)增大;小于;0°(3)4【點撥】(1)只有當可折轉的光屏在同一平面內(nèi)才能看到折射光線,說明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所以使用可折轉的光屏,是為了觀察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2)由圖丙知,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的傳播方向沒有改變(即折射光線與法線重合),所以折射角等于0°。(3)在圖丙中將光沿著4'方向射向O點時,因為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所以光在空氣中沿著4方向射出。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學情評估測試卷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2024·廈門同安區(qū)三模]人的身體中藏有很多“尺”,如圖所示,可以幫助我們估測物體的長度,身高170cm的小明對身邊事物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A.單人課桌長3拃(zhǎ),約0.6m B.黑板長1庹(tuǒ),約10mC.教室長5步,約35m D.文具盒寬4指,約0.05cm2.如圖是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面額10元的銀質圓形紀念幣,小明用刻度尺測出它的直徑為39.9mm,則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A.1cm B.1mm C.1nm D.1μm3.動漫電影《長安三萬里》的熱映讓古詩詞的魅力再次展現(xiàn)在國人面前,其中李白的詩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更是引起了觀眾深刻的共鳴和感動?!拜p舟已過萬重山”的參照物是()A.輕舟 B.山 C.舟上的詩人 D.水流4.聲紋鑒定技術有助于公安機關破獲手機詐騙案件,利用聲紋具有唯一性、同一性的特點,可以成功鎖定抓捕目標,快速偵破案件。聲紋特征鑒定主要指的是人說話的()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聲速5.[2024·濟南萊蕪區(qū)校級模擬]下列選項中,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A.圖甲: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 B.圖乙: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C.圖丙:摩托車安裝的消聲器 D.圖?。航值郎巷@示分貝的裝置6.[2023·周口??计谥衇下列光現(xiàn)象中,每個選項中的兩種現(xiàn)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A.管中窺豹風吹草低見牛羊 B.湖光映彩霞潭清疑水淺C.坐井觀天杯弓蛇影 D.鏡花水月一葉障目7.[2024·贛州模擬]如圖所示的軍事觀察孔,人可以通過孔觀察外面,現(xiàn)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磚后觀察的范圍將()(第7題)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確定8.如圖所示是一款聲波滅火裝置,通過發(fā)出30~50Hz的聲波,能夠在幾秒之內(nèi)撲滅火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8題)A.該裝置的聲源每分鐘振動30~50次B.該裝置發(fā)出的聲波能在真空中傳播C.該裝置發(fā)出的聲波屬于次聲波D.聲波可以滅火說明聲波具有能量9.[2023·??谛?计谥衇如圖所示是頻閃相機拍攝的小球運動軌跡,每兩次拍攝的時間間隔相同。則能描述該小球運動的大致圖像是() A B C D10.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中傳播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10題)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C.NN'是界面 D.MM'的右邊是玻璃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6分)11.[2024·聊城模擬]如圖甲所示,冰壺運動是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之一。小明用刻度尺測量冰壺的高度AB如圖乙所示,其高度為cm。若以運動的冰壺為參照物,則座位上觀看冰壺比賽的觀眾是(填“運動”或“靜止”)的。(第11題)12.如圖所示是一款超聲波驅鼠器。它工作時發(fā)出的超聲波是由物體產(chǎn)生的,但是由于這種聲波的(填“振幅”或“頻率”)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內(nèi),所以我們無法聽到。(第12題)13.鄭州北三環(huán)的彩虹橋全長近370m,設計為雙向8車道,緩解了鄭州市北部區(qū)域交通壓力,提升了城市品質。假期里小明全家出去游玩,駕車以72km/h的平均速度通過彩虹橋,至少需要s。小明發(fā)現(xiàn)橋上兩側安裝有隔音墻,這是在減弱噪聲。14.全班同學都能看到講桌上的物體,這是光在物體表面發(fā)生的緣故。甲通過平面鏡看見乙時,乙通過平面鏡也看見了甲,這表明反射時光路是的。15.跳繩比賽時,小云發(fā)現(xiàn)選手掄繩子的速度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尖,這說明與有關。16.[2023·??谛?计谥衇??谑兰o大橋宛如一條臥龍,橫貫于海甸河上,非常雄偉壯觀。若橋下水深為20m,水面上方100m處有一只小鳥,小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距m。小鳥俯沖向水面的過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7.現(xiàn)在有些樓房的外部安裝了平板玻璃幕墻。當人靠近幕墻時,像的大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人垂直靠近一樓自動玻璃門,站在某位置時玻璃門會向左平移打開,此時像的位置(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18.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則反射角等于;如果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增大5°,則反射角將會(填“增大5°”“減小5°”“增大10°”或“減小10°”)。19.甲、乙兩人從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甲的速度為m/s;計時5min,甲、乙兩人相距m。(第19題)三、實驗題(20題6分,21題6分,22題8分,共20分)20.[2024·長春德惠市二模]如圖所示是測量平均速度實驗。(第20題)(1)本實驗的原理是。(2)實驗中除秒表外,用到的器材還有。(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4)實驗中可以發(fā)現(xiàn)vBC(填“>”“<”或“=”)vAC。21.聲,看不見,摸不著,有的聲(如超聲波和次聲波)人們甚至無法聽到。那么聲真的能傳遞能量嗎?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小宇自己動手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但在實驗設計時,小宇遇到兩個問題,請你幫他解決:(1)選取什么作為聲源?小宇有一個袖珍收音機、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組合音響,你認為小宇應選用作為聲源,理由是。(2)如何直觀地表現(xiàn)聲的能量?小宇想到了兩種直觀表現(xiàn)聲能的方案:第一種,如圖甲所示,在聲源前放一個輕小的紙條,通過觀察紙條是否運動來作出分析與判斷;第二種,如圖乙所示,在聲源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通過觀察燭焰是否運動來作出分析與判斷。你認為第種方案較好。理由是。22.如圖所示,在進行光學實驗的探究過程中:(1)小明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硬紙板應與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鏡。其中有一個可折轉的光屏,這個光屏在實驗中除了能呈現(xiàn)光線外,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可探究。(2)小明利用圖乙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本實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實驗中選取A、B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3)在圖丙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四、計算題(23題6分,24題8分,共14分)23.汽車已經(jīng)進入千家萬戶,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人人都要增強安全意識。下面幾個問題與交通安全有緊密關系,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解決:(1)在高速公路上,小汽車司機看到如圖甲所示的路牌,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小汽車通過區(qū)間測速路段的最短時間是多少小時?(2)為了督促司機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高速公路上設置了一些固定測速儀,如圖乙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途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超聲波信號,測速儀從發(fā)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4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汽車接收到超聲波信號時,距測速儀多少米?當測速儀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之后又過了3.8s汽車剛好到達測速儀所在的位置,若此路段限速也如圖甲所示,請判斷汽車是否超速?24.小宇對轎車啟動到勻速運動做了研究,某次轎車從A點開始沿平直的公路行駛到2000m遠的B點,啟動完成加速后,轎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前40s內(nèi)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前10s轎車運動的路程為100m。求:(1)前10s轎車運動的平均速度。(2)前40s內(nèi)轎車在勻速直線運動階段通過的路程。(3)轎車從A點到B點共需要的時間。

參考答案1.A【點撥】1拃約20cm,單人課桌長3拃,約0.6m,A正確;1庹約1.6m,黑板長1庹,約1.6m,B錯誤;1步幅在1m左右,5步幅應該在5m左右,C錯誤;文具盒寬4指,一指約1cm,則文具盒寬約為4cm,D錯誤。2.B【點撥】長度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刻度尺測出它的直徑為39.9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故選B。3.B4.B5.C【點撥】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控制噪聲;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摩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