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_第1頁
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_第2頁
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_第3頁
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_第4頁
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北京中科院辦公大樓初步設計說明信息科技前沿交叉綜合研究平臺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第一部分設計說明編制單位: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集團)北京時空筑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09信息科技前沿交叉綜合研究平臺建設項目初步設計項目總負責人:XXX技術總負責人:XXX法定代表人:XXX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集團)本項目組設計人員名單設計說明目錄第一篇設計總說明第二篇建筑設計第三篇結構設計第四篇給排水設計第五篇采暖通風空調、熱力設計第六篇強電設計第七篇弱電設計第八篇節(jié)能、節(jié)水設計第九篇環(huán)保設計第十篇消防設計專篇第十一篇人防設計專篇設計總說明工程名稱: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研究所項目信息科技交叉綜合研究平臺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研究所工程地點:北京市海淀區(qū)聯想園區(qū)建設用地:768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3032.31平方米設計階段:初步設計一、工程設計主要依據1.(1)設計任務書與設計工程委托合同,工程編號為:SK-09-0012(2)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規(guī)劃意見書附件(條件)(2009規(guī)意條字0018號)(3)甲方提供的用地紅線和地形圖(4)工程地質勘查報告2.(1)《總圖制圖標準》GB/T50103-2001(2)《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3)《建筑制圖標準》GB/T50104-2001(4)《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5版)(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6)《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2-95(7)《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98-98(2001版)(8)《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GB50038-94(2003版)(9)《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T50033-2001(10)《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01(1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12)《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T50011-2001(13)《汽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100-98(14)《辦公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67-2006(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JGJ50-2001(16)《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2001(17)《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18)《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19)《建筑樓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2002(20)《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2004(21)《玻璃幕墻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GJ/T139-2001(22)《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10-2002(23)《關于發(fā)布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玻璃使用規(guī)定通知》[京建法(2001)2號](24)<<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J01-621-2005(25)<<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范>>GB/T50353-2005(26)<<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8年版(27)其它相關國家與地方規(guī)范、規(guī)定與標準二、工程建設規(guī)模與設計范圍1.建設規(guī)模與項目組成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聯想園區(qū)南端,基地西側為科學院南路,東側緊臨已建成科研樓,基地北側為待拆六層住宅,南側為現狀十二層住宅;擬建項目分乙樓和丙樓兩棟建筑,總建筑面積約為43032.3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29486.2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13542.02平方米。乙樓地上16層,地下2層,首層層高為6米,2~16層層高為4.2米,地下一層層高為4.8米,地下2層(人防)高為3.6米,建筑總高度(女兒墻)為70.65米;丙樓地上5層,地下3層,首層層高為6米,2~5層層高為4.2米,地下一層層高為4.8米,地下2層層高為3.6米,地下3層(人防)層高為3.6米,建筑總高度(女兒墻)為24.45米。2.設計范圍本次設計范圍包含本工程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概算專業(yè)。三.設計指導思想與設計特點1、本工程設計全面貫徹國家的有關政策,嚴格執(zhí)行各項有關設計規(guī)范和規(guī)程,滿足建設單位的要求,力求使本工程結合建設用地條件,因地制宜、精心設計,創(chuàng)造良好的科研建筑形象與有益于科研創(chuàng)造活動的室內空間。2、在設計中盡量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做到節(jié)電、節(jié)水、節(jié)能;其節(jié)能設計詳見各專業(yè)節(jié)能篇。3、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劃分圖》、《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本工程抗震烈度按8度計算設防。4、本案工程的建筑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進行防火設計和設置各種自動滅火系統與火災報警系統,詳見各專業(yè)消防篇。6、本工程設計重視環(huán)境保護,力求環(huán)境不受污染。詳見環(huán)保篇。7.本工程乙樓地下2層和丙樓地下3層設置人防地下室,分別按五級和六級人防工程設防,平戰(zhàn)結合使用,人防部分詳見人防圖紙。四.經濟技術總指標新建建筑總用地面積7680㎡新建總建筑面積43032.31㎡其中:地上總建筑面積29486.29㎡其中:乙樓22887.88㎡丙樓6598.41㎡地下總建筑面積13542.02㎡其中:乙樓3174.89㎡丙樓10371.13㎡新建建筑基底面積2759.44㎡其中:乙樓1567.67㎡丙樓1191.77㎡建筑層數5/-3~16/-2建筑高度(女兒墻)24.45~70.65建筑密度35.93%容積率3.84綠化率35%園區(qū)統一考慮停車位315輛地上:115輛地下:200輛自行車位300輛第二篇建筑設計一、設計依據(從略)二、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研究所項目信息科技前沿交叉綜合研究平臺2.建設地點:海淀區(qū)中關村聯想園區(qū)3.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研究所4.建筑耐火等級:一級,一類高層建筑5.結構形式: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部分為鋼結構。6.抗震設防等級:8度7.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8.防水等級:地下室防水為一級,屋面防水為二級。9.建筑高度(女兒墻):本工程乙樓高度為70.65M,丙樓高度為10.使用性質:本工程為科研辦公樓,分為乙樓和丙樓,乙樓地上十六層,地下二層;丙樓地上五層,地下三層。11.防空地下室:防護類別:甲類抗力等級:乙樓為核5常5級,丙樓為核6常6級防化等級:丙級/丁級戰(zhàn)時功能:乙樓為二等人員掩蔽,丙樓為物資庫平時功能:乙樓為自行車庫,丙樓為汽車庫三、總體設置1.場地:本工程位于海淀區(qū)聯想園區(qū)內,場地地狀標高52.150m2.本工程±0.000相當的絕對標高為52.550,室內外高差0.450m。3.交通組織:由于人流多來自于東北方向,乙樓主出入口設置在北側,在南側設置輔助出入口;丙樓西側臨街,在西側設置主出入口,北側設置輔助出入口。汽車入口沿用原東入口,汽車出口在北側設置兩個,其中一個與原有出口合用;由于平面尺寸限制,乙樓和丙樓平面均為中心核心筒設計,分別設兩座疏散樓梯,四部客梯和一部消防電梯,客梯采用1350kg,速度為1.75米/秒,消防電梯采用1350kg.速度1.75米/秒,平時兼做服務梯。四、消防設計消防設計詳專篇。五、人防設計人防設計詳專篇。六、環(huán)保設計環(huán)保設計詳專篇。七、安全與無障礙設計1.本工程參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規(guī)范,地面設總停車位2%的無障礙停車位,乙樓和丙樓每層設殘疾人廁衛(wèi),主入口室內外高差為0.015m,各入口處設1:12坡道,方便輪椅通行,電梯驕箱設殘疾人設施,并可到達各樓層。2.所有玻璃幕墻、外門與大于1.5m3.樓梯欄桿水平段>500mm長度的欄桿高度為11004.上人屋面欄桿高度不小于1100mm5.落地玻璃窗處安裝1100mm八、平立剖面設計1.平面功能布局:乙樓:地下二層平時地下自行車庫與設備夾層,戰(zhàn)時二等人員掩蔽。地下一層變配電室,空調機房,電話機房,消防水池,水泵房。首層入口大廳,消防控制室,研究員辦公(網絡重點實驗室)。二層研究員辦公,開敞式辦公(網絡重點實驗室)。三層~四層研究員辦公,開敞式辦公(低成本信息化研究中心)。五層~七層研究員辦公,開敞式辦公(信息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八層~十層研究員辦公,開敞式辦公(高性能計算機國家工程中心)。十一層~十六層研究員辦公,開敞式辦公(CPU國家工程實驗室)。丙樓:地下三層平時地下汽車庫,戰(zhàn)時人防物資庫。地下二層地下汽車庫地下一層地下汽車庫首層入口大廳,研究生教室,活動中心二層標準辦公單元,開敞式辦公(管理職能部門)三層~五層研究員辦公,開敞式辦公(數字音視頻標準國家工程中心)2.立面(1).立面設計采用自相似形的造型設計手法,強烈的虛實對比,加以適當使新型科研綜合樓內斂外張的建筑性格,得以充分體現。(2).所有外墻材料均貼瓷質外墻磚,色彩待定,墻身鋪貼變化處,另詳外檐節(jié)點詳圖。3.剖面設計(1)層高:乙樓地下二層層高為3.6米,地下一層層高為4.8米,丙樓地下二~三層層高為3.6米,地下一層為4.8米;乙樓和丙樓一層層高為6米,以上各層為4.2米。乙樓與一期在銜接部位結合大臺階做三層通高過渡空間,提供辦公人員交流空間。丙樓和乙樓在5層以下連通,便于使用功能延伸。乙樓在十五與十六層與原科研樓頂部玻璃通廊相互連通,增強與一期的整體協調感,也方便各期部分功能共享。(2)電梯機房層高待訂貨后確定(3)標高標注:除屋頂平面、檐口、門窗洞口標高為結構標高外,其余均為建筑標高;、門洞距地標高:所有鋼筋混凝土墻上洞口,均以結構專業(yè)圖紙標高為準;所有內隔上洞口標高,(H+2.000)均為距本樓層建筑標高(H)尺寸表示。九、主要材料與做法1.墻體工程(1)結構形式: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體系(2)外墻:地上除鋼筋混凝土柱外,外墻均采用300mm厚保溫砌塊填充墻?!?.000以下,除特殊標注尺寸外,所有墻體均為3(3)內墻:除特殊注明外,二層以上內墻均為輕鋼龍骨復合石膏板,軸線居中100mm.一層內墻為200mm厚小型混凝土砌塊管道井為2.樓面工程:(1)樓面面層做法詳<室內裝修做法表>。(2)玻璃隔斷部位的具體設計,待二次裝修設計。3.屋面工程:(1)上人屋面:水泥磚屋面,找坡層為加氣混凝土碎塊找2%坡,最簿處30厚;防水層為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層(4+3)保溫層為60厚擠塑聚苯板,做法參屋3。(2)不上人屋面:水泥砂漿面層,找坡層為加氣混凝土碎塊找2%坡,最簿處30厚;防水層為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層(4+3)保溫層為60厚擠塑聚苯板,做法參屋24A1。(3)車道屋面:做法詳屋21C3(4)種草兼停車屋面:詳屋27C14.防水工程:(1)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一級,耐久年限20年。(2)地下室防水工程做法為鋼筋混凝土底板,外墻自防水加(3+3)SBS改性瀝青防水層,外加50厚聚苯板保護,用500寬1:0.25坡度2:8灰土壓緊;(3)衛(wèi)生間樓面防水層采用1.5厚水泥基涂膜防水層。(4)屋面防水: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耐用年限15年,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層(4+3)5.其它工程:做法詳<室內裝修做法表>。臺階:臺13花崗石臺階;散水:散6花崗石散水(800寬);坡道:坡5現制混凝土車行坡道(主入口,花崗石坡道內嵌發(fā)光玻璃帶)6.門窗工程(1)門窗立口:除特殊注明外,一般門窗只標注內皮定位尺寸,保護欄桿詳外檐詳圖建(2)當上下層為通窗幕墻時,幕墻外包結構梁,中空玻璃和鋼筋砼梁間需填實巖棉并用1mm厚鍍膜鋁板保護玻璃,以保證上下之間消防與隔音的需求。(3)落地窗需加1100高的護欄;(4)外門窗均為鋁合金中空玻璃門窗,幕墻部分采用LE中空玻璃幕墻所有內門窗做法大樣均詳精裝修,施工之前需經甲方確認;7.室外工程路面、道牙、停車綠化、院落圍墻均同聯想園區(qū)鄰近工程,由甲方統一考慮;十、需提請下一步解決和明確的問題1.更詳細的外網條件;2.擬采用的電梯型號與土建資料;3.其它需要在施工圖階段提供的資料。十一、選用圖集目錄1.88J1-3(2005)<<工程做法(2)>>2.88J2-10(2005)<<公共建筑節(jié)能構造>>3.國標FJ01-04(2004)<<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十二、室內裝修做法表室內裝修做法表丙樓房間乙樓房間樓面做法厚度踢腳做法內墻做法天棚做法地下三層物資庫(地下車庫)樓63B改細石混凝土樓面150厚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電梯間管理用房樓1F鋪地磚樓面100厚踢6C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風機房樓63B改細石混凝土樓面150厚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地磚踢腳內墻38釉面磚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地下二層地下車庫樓63B改細石混凝土樓面15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前室樓梯間樓梯間前室樓8D鋪地磚樓面50/100厚踢6C地磚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風機房樓63B改細石混凝土樓面150厚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自行車庫濾毒室風機房樓1B細石混凝土樓面5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防化值班室配電間樓1B細石混凝土樓面5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電梯間管理用房電梯間管理用房樓8D鋪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地下車庫樓63B改細石混凝土樓面15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地下一層樓梯間前室樓梯間前室樓8D鋪地磚樓面50/100厚踢6C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風機房樓63B改細石混凝土樓面15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電梯間管理用房管理用房樓8D地磚樓面50厚1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變配電室樓2D水泥樓面2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空調機房新風機房水泵房樓2F改水泥樓面100厚踢2C水泥踢腳吸聲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電話機房樓61C網絡地板樓面100厚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一層研究員辦公室研究員辦公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大廳、研究生教室、活動中心大廳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60金屬格柵式吸聲扳吊頂樓梯間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電梯間前室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樓8F2鋪地磚樓面(防滑)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C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新風機房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52C礦棉吸聲板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二層標準辦公室研究員辦公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大廳、開暢式辦公大廳、開暢式辦公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60金屬格柵式吸聲扳吊頂樓梯間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電梯間前室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樓8C地磚樓面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新風機房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地磚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三層標準辦公室研究員辦公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大廳、開暢式辦公大廳、開暢式辦公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60金屬格柵式吸聲扳吊頂樓梯間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電梯間前室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樓8C地磚樓面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新風機房樓2F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52礦棉吸聲板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四~五層標準辦公室研究員辦公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大廳、開暢式辦公大廳、開暢式辦公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60金屬格柵式吸聲扳吊頂樓梯間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5B2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電梯間前室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樓8C地磚樓面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C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新風機房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4噴涂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六層研究員辦公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大廳、開暢式辦公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60金屬格柵式吸聲扳吊頂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樓8C地磚樓面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C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52C礦棉吸聲板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七~十層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樓8F2地磚樓面(防滑)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C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52C礦棉吸聲板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十一~十三層研究員辦公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大廳、開暢式辦公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60金屬格柵式吸聲扳吊頂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樓8C地磚樓面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52C礦棉吸聲板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十四~十六層研究員辦公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33M裝飾石膏板吊頂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大廳、開暢式辦公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60金屬格柵式吸聲扳吊頂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電梯間前室樓16A花崗石樓面100厚踢11C花崗石踢腳內墻47C花崗巖墻面棚55金屬條形格片吊頂衛(wèi)生間樓8C地磚樓面8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38釉面磚墻面棚53鋁合金方板吊頂新風機房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52C礦棉吸聲板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十六屋面樓梯間樓8D地磚樓面5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走道、工具間樓8A地磚樓面100厚踢6C-3地磚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水箱間樓2F改水泥樓面80厚踢2C水泥踢腳內墻6乳膠漆墻面棚2板底掛膩子噴涂頂棚結構設計一、工程概況:1.位置:本工程為中國科學院科研辦公樓,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聯想園區(qū),分為乙樓、丙樓和乙樓與原建筑相接的鋼結構部分,其中丙樓分為兩個單體,丙樓A座和丙樓B座。本工程共四個單體:乙樓、丙樓A座、丙樓B座、乙樓與原建筑相接的鋼結構部分。2.功能:辦公、車庫。3.層數:乙樓為地下二層,地上十六層。地下二層為五級防空地下室,平時為自行車庫,地下一層為設備用房。地下二層層高為3.6米,地下一層層高為4.8米。地上一層層高6.0米,2~16層層高為4.2米。丙樓A座為地上五層,地下三層。地下三層為六級防空地下室,平時為汽車庫,層高為3.6米,地下二層為汽車車庫,層高為3.6米,地下一層為汽車車庫,層高為4.8米,地上一層層高6.0米,2~5層層高均為4.2米。丙樓B座為地下三層。地下三層為六級防空地下室,平時為汽車庫,層高為3.6米,地下二層為汽車車庫,層高為3.6米,地下一層為汽車車庫,層高為3.6米。高度:乙樓74.40米;丙樓A座27.60米;丙樓B座為地下三層車庫,頂標高為-1.200。埋深:見基礎圖4.結構形式:1)抗側力體系:乙、丙樓A座、丙樓B座為框架-剪力墻結構,乙樓與原建筑相接的部分為鋼結構。2)樓蓋體系: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3)基礎形式:乙樓和丙樓A座為筏板基礎,丙樓B座為獨立基礎加防水板與墻下條形基礎。4)地基持力層:見基礎圖二、設計依據:1、甲方提出的有關設計要求文件2、《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3、《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4、《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475、《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9、《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GB50038-200510、《地下工程防水設計規(guī)范》GB50108-200111、參考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2002年12月22日提供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科研樓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12、建筑、給排水、通風、電氣等各專業(yè)提供的技術條件。三、自然條件與主要設計參數:1、本工程±0.000高程詳建筑圖。2、抗震設防烈度: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2g,3、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4、建筑場地土類別:Ⅲ類5、基本風壓:0.45kN/m26、雪荷載:0.40kN/m27、地面粗糙度:C類8、場地標準凍結深度:0.8m四、結構設計等級:1、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丙類2、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3、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4、結構重要性系數:1.05、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6、結構抗震等級:框架抗震等級:乙樓建筑:一級(構造措施按一級);丙樓A座建筑:二級(構造措施按二級)丙樓B座建筑:三級(構造措施按三級)抗震墻抗震等級:乙樓建筑:一級(構造措施按一級);丙樓A座建筑:一級(構造措施按二級)丙樓B座建筑:三級(構造措施按三級)7、地下室混凝土結構環(huán)境類別為三類,地上部分環(huán)境類別為一類(露天部分,地下室與土壤與水接觸一側為三類)8、地下室、水池防水等級為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五、使用活荷載標準值:1、地下室頂板(車庫):4.0kN/m22、辦公室、衛(wèi)生間:2.0kN/m23、水泵房、變配電室:7.0kN/m24、室外消防通道:20.0kN/m25、門廳:2.5kN/m26、樓梯間:3.5kN/m27、不上人屋面:0.5kN/m28、上人屋面:2.0kN/m29、空調機房,電梯機房:7.0kN/m210、設備用房:10kN/m211、消防水池:30kN/m212、實驗室、庫房:5.0kN/m213、水箱間:10kN/m2六、主要結構材料:1、鋼筋:梁、板、柱、墻主筋均采用三級鋼,箍筋采用一級鋼。2、混凝土:1)基礎墊層C15。2)墻、梁、板.柱砼強度等級見各單體圖紙。3)地下室外墻、底板、人防頂板為防水混凝土,抗?jié)B等級S6。4)二次結構混凝土構造柱、圈梁:C20。3、型鋼、鋼板、鋼管:QB235七.地基與基礎:根據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2002年12月22日提供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科研樓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本工程的地形、地質分布與地下水情況如下:1、地質環(huán)境背景:根據本次勘察資料,該場地埋深50.00m深度范圍內,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以分為以下7層。埋深0-2.5米為①層人工填土。埋深2.5-7.0米為②層粉質粘土。埋深7.0-9.5米為③層粉質粘土。埋深9.5-24.3米為④層粉質粘土。埋深24.3-33.8米為⑤層卵石。埋深33.8-37.3米為⑥層粉質粘土。埋深37.3-45.4米為⑦層中砂。埋深45.4-48.1米左右為⑧層卵石。2、工程水文條件概述:勘察期間所有鉆孔見二層地下水,第一層地下水為潛水型地下水,初見水位埋深4.00m~8.40m,絕對標高在42.87m~47.21m之間,穩(wěn)定水位埋深3.40m~5.80m,絕對標高在45.54m~47.81m之間,第二層地下水為層間水,含水層為卵石⑤層與以下各層,初見水位埋深24.80m~26.40m,絕對標高在24.52m~26.07m之間,穩(wěn)定水位埋深24.60m~26.20m,絕對標高在24.82m~26.27m之間。該場地歷年最高水位曾接近自然地面,近三~五年最高水位在絕對標高50.00m左右。地下水腐蝕性評價:本場地潛水對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均不具弱腐蝕性,層間水對混凝土不具腐蝕性,但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在干濕交替條件下有弱腐蝕性。3、建議采用的地基基礎方案: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場地屬均勻地基,場區(qū)內無不良地質作用存在,為地震非液化地基。對于擬建建筑物,當基礎埋深處為④層粉質粘土層,屬均勻地基。其承載力標準值Fak可采用200kPa。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建議,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選用地基持力層為④層粉質粘土層,承載力標準值Fak可采用200kPa。對于擬建丙樓B座,可采用獨立基礎加防水板與墻下條形基礎。對于擬建丙樓A座采用筏板基礎。對于擬建乙樓采用筏板基礎。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較淺,應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保證基礎順利施工。4、基礎分析:本工程基礎采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的JCCAD軟件進行計算。乙樓、丙樓A座建筑基礎采用筏板基礎,由于丙樓A座有地下三層,基礎埋深比乙樓深,所以丙樓A座與乙樓相接處丙樓A座基礎沿45度包住乙樓基礎,大樣詳見基礎圖紙。乙樓基礎采用1400mm厚的筏板,混凝土等級C40;丙樓A座基礎采用1000mm厚的筏板,混凝土等級C40;丙樓B座采用獨立基礎加防水板與墻下條形基礎,防水板厚為600mm,并在防水板下設置聚苯等易壓縮性材料,混凝土等級C30。基礎布置,主要構件尺寸和混凝土強度等級見相關圖紙。八、結構設計:1.乙樓、丙樓A座、丙樓B座為框架-剪力墻結構,乙樓與原建筑相接的部分為鋼結構。丙樓建筑立面高差較大,加之超長,所以結合建筑立面和使用功能設置沉降縫(也是抗震縫、溫度縫),將結構分為較規(guī)則的兩部分。丙樓A座與乙樓相接處墻體在地下雙柱雙墻合并,地下一層做為嵌固層,地上分開。樓板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布置。丙樓B座地下車庫頂部有0.552、主要構件尺寸:乙樓建筑:存在轉換結構,轉換梁處框架柱由1300x1300漸變至700x700,砼等級由C45漸變至C30。其它框架柱由1000x1000漸變至700x700。主梁:轉換主梁900x2000(加腋部分2400),其它主梁500x600~900,砼等級C40漸變至C30。墻體厚由400mm漸變至250mm。丙樓A座:框架柱由900x900漸變至700x700,砼等級C45漸變至C30,主梁:500x600~900,砼等級C40漸變至C30。墻體厚由400mm漸變至250mm。丙樓B座:框架柱650x650漸變至600x600。砼等級C30。乙樓與原建筑相接的鋼結構采用250x800mm工字鋼梁。建筑結構布置,主要構件尺寸和混凝土強度等級見相關圖紙。九、結構計算分析:本工程采用多層與高層建筑結構空間分析計軟件SATWE進行整體分析,分析時考慮雙向地震作用,上部結構嵌固于地下室頂板?;A分析軟件JCCAD。根據計算結果,本工程各建筑結構布置基本合理,結構在風荷載和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滿足規(guī)范要求,水平構件(框架梁、板)的強度和剛度以與豎向構件(柱)的強度和軸壓比等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主要計算結果如下:乙樓:周期:T1=1.9249s,T2=1.7353s,T3=1.6232s。地震作用下最大位移:X向:最大值層間位移角1/802,Y方向最大值層間位移角:1/816。剪重比:Q0x/Ge=3.31%,Q0y/Ge=3.48%。丙樓A座:周期:T1=0.7958s,T2=0.7035s,T3=0.6841s。地震作用下最大位移:X向:最大值層間位移角1/806,Y方向最大值層間位移角:1/968。剪重比:Q0x/Ge=6.35%,Q0y/Ge=7.11%。丙樓B座:周期:T1=0.1129s,T2=0.1038s,T3=0.0743s。剪重比:Q0x/Ge=11.83%,Q0y/Ge=12.96%。給排水設計一、設計依據:7、建筑與相關專業(yè)提供的有關資料與要求;8、給水排水與消防有關的國家現行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主要規(guī)范如下:(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001版)(GB50045-95)(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001版)(GBJ16-87)(4)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內部發(fā)行)(2003年版)(GB50038-94)(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guī)范(GB50084-2001)(6)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7)氣體滅火系統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2003年版)(GB50263-97)(8)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1997年版)(GBJ140-90)(9)建筑中水設計規(guī)范(GB50336-2002)(10)北京市“三委”第2號文“關于加強中水設施建設管理的通告”。二、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聯想園區(qū),東臨中關村南三街,西鄰科學院南路,本項目為二期工程,工程性質為辦公綜合樓與配套項目,規(guī)劃用地7680㎡,總建筑面積43032㎡,其中地上29486㎡,地下13542㎡。地上共設乙樓和丙樓,其中乙樓地下2層,地上16層,建筑高度(檐口):70.65m。丙樓地下3層,地上5層,建筑高度(檐口):24.45m。建筑類別為一類高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本工程主要功能分布為:乙樓地下二層為人防層;地下一層為設備用房;地上一層~十六層為辦公用房。丙樓地下三層戰(zhàn)時為人防物資庫,平時作為汽車庫;地下一層~二層為汽車庫;地上一層~五層為辦公用房。本工程市政給水排水規(guī)劃為:中關村南三街與科學院南路現均設有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給水管道,經建設方計算并認可均滿足本建筑的供水和排放條件三、設計范圍:1、本設計范圍包括建筑紅線以內的室內給排水管道與消防管道,分為乙樓、丙樓等子項設計。2、建筑紅線以內小市政管線設計與中水處理站由建設方統一在室外規(guī)劃設計,中水處理站處理后中水主要用于綠化。3、特殊消防系統: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因各生產供應商提供產品性能要求不同而異,均由專業(yè)消防工程設計公司負責二次設計。本次設計提供技術參數,預留鋼瓶間,并提出控制和排氣泄壓等要求。4、由外單位配合設計的內容,需滿足我院提供的技術參數和設計要求。四、系統說明:本工程設有生活給水系統、生活污水系統、生活廢水系統、雨水排水系統、屋面冷卻水循環(huán)系統和補水系統、消火栓給水系統、濕式自動噴水給水系統、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1、生活給水系統:(1)水源:本工程的供水水源為城市自來水,據甲方提供的設計資料,從科學院南路與中關村南三街分別引入DN200的給水管,經總水表后接入,在紅線內以DN200的管道構成環(huán)狀供水管網,供水壓力0.32MPa。(2)乙樓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為140m3/d,最大時為26.0m丙樓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為45m3/d,最大時為8.5m(3)根據建筑高度,分區(qū)如下。乙樓低區(qū):地下二層~地上三層,利用市政自來水壓力直接供水,該區(qū)最大時用水量為6m3乙樓中區(qū):四層~九層,與高區(qū)與丙樓共用一套無負壓供水設備供水(恒壓值0.95MPa),中區(qū)供水減壓,設計秒流量2.4L/s。乙樓高區(qū):十層至十六層、與中區(qū)與丙樓共用一套恒無負壓供水設備供水(恒壓值0.95MPa),設計秒流量2.60L/s。乙樓冷卻塔補水設計秒流量按4.20L/s。丙樓低區(qū):地下三層~地上三層,利用市政自來水壓力直接供水,該區(qū)最大時用水量為11m3丙樓高區(qū):四層~五層,與乙樓中區(qū)供水主干管連接,設計秒流量1.4L/s。給水采用無負壓供水設備,設置于乙樓地下一層設備房;無負壓供水設備主要包括2臺變頻水泵,(一用一備,互為備用);一座水箱;1套變頻控制柜。設備供水能力Q=8L/S,H=95m。設備投入運行時,當管網的供水能力滿足供水要求時,自來水管網壓力維持在正常供水壓力范圍內,防負壓模塊控制電動閥打開,水泵運轉實現疊壓供水;當管網供水能力不足時,防負壓模塊自動調整電動閥開度至關閉,此時自動轉為水箱供水。全套設備均有廠商提供。(4)系統分區(qū)內保證最大靜水壓力不超過0.45MPa.(5)設備房用水、乙樓屋頂消防水箱與冷卻塔補水由供水設備單獨設置一條供水管道,管道始端設置倒流防止器;屋面水箱設低液位與溢流液位信號報警至消防控制室。4、開水供應:開水供應均采用飲水機,根據平面布局統一考慮。5、屋面冷卻水循環(huán)系統與補水系統:本次子項設計包括乙樓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其設計參數為:空調用冷卻水:循環(huán)水量860m3/ht1/t2:32℃最高日冷卻補水量為300m3/d,最大時為15m(1)空調用冷卻水由2臺430m3(2)塔全部選用雙面進風型;各冷卻塔集水盤間的水位平衡通過設集水盤連通管保持。(3)冷卻塔補水由供水設備單獨引出的一路管線補水(恒壓值0.95MPa).(4)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水質處理采用旁濾與投藥裝置,旁濾水量按循環(huán)水量的5%設計。旁濾設備與投藥裝置均設在乙樓地下一層循環(huán)水處理房內。投藥量與藥劑品種由專業(yè)公司負責。(5)屋頂冷卻塔基礎設置減震措施,冷卻塔考慮防霧措施。6、生活排水系統:(1)本工程污、廢水為分流制排水系統,二層以上污水自流至室外(底部污水立管管徑放大一號),一層污水單獨排放至室外,經室外化糞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2)本工程糞便污水排放量最高日為120m3/h,平均時為12m(3)盥洗廢水、空調冷凝水、自噴系統報警閥組排水、屋頂消防水箱泄水與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的排污水排入廢水管道。(4)%%p0.00以下污、廢水合流匯集至集水坑,用潛水泵提升排出室外。每一集水坑設2臺潛水泵(除新風機房),一用一備。交替運行。潛水泵由集水坑水位自動控制。當一臺泵來不與排水達一定水位時,兩臺泵同時工作,達報警水位時報警。集水坑潛水泵采用自動攪勻無堵塞大通道潛水泵。(6)衛(wèi)生間排水管設專用通氣立管,每隔兩層設結合通氣管與污水立管相連。7、雨水排水系統:(1)屋面雨水設計重現期P=10年,降雨歷時5分鐘,設計暴雨強度q5=5.84L/S·100㎡。乙樓屋面雨水量設計涇流量約為59L/S;丙樓屋面雨水量設計涇流量約為76L/S;屋面雨水排水與溢流口總排水能力按50年重現期的雨水量設計。(2)屋面雨水采用傳統內排水系統,經室內雨水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3)地下車庫、自行車庫入口設雨水溝將截流的雨水排至室外雨水管道。8、消防系統:室外消防為低壓制。由市政自來水兩路供水,在本建筑周圍布置成DN200環(huán)狀管網。在該管網上沿消防車走道與建筑物均勻布置室外消火栓,各消火栓間距不超過120米。室外消防水量30L/s,火災延續(xù)時間3h;室內消火栓水量40L/s,火災延續(xù)時間3h;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按各部分危險等級的最大值(車庫-中危險Ⅱ級)的噴水強度8L/min·㎡和作用面積160㎡取值,設計流量為30L/s,噴水滅火1h;室內消防用水全部存于乙樓地下一層消防水池內,容積600m3;乙樓屋面高位水箱間設18m(1)室內消火栓系統①乙樓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由專用消火栓加壓泵供水;地下二層人防層單獨設一分區(qū)減壓供水。丙樓由消防加壓泵主管道減壓供水。消火栓栓口動壓大于0.5MPa者采用減壓穩(wěn)壓消火栓,減壓栓栓口壓力為0.3MPa。②消火栓加壓泵設計參數為:Q=40L/s,H=105m,N=90kW,共二臺,一用一備。設于乙樓地下一層消防水泵房內。(1)室內消火栓系統①乙樓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豎向分為二個區(qū),地下二層~地九五層為低區(qū),十層~頂層為高區(qū),由高區(qū)消火栓加壓泵供水;低區(qū)消防系統由高區(qū)干管減壓供給;丙樓消防系統主干管與乙樓低區(qū)連接。消火栓栓口動壓大于0.5MPa者采用減壓穩(wěn)壓消火栓。②消火栓加壓泵設計參數為:Q=40L/s,H=110m,N=90kW,共二臺,一用一備。設于乙樓地下一層設備層內。③為保證乙樓最不利點水壓不小于10m充實水柱,乙樓高位水箱間設置增壓穩(wěn)壓裝置,其設備參數為:穩(wěn)壓泵Q=5.0L/s,H=39m,N=1.5kW。穩(wěn)壓罐有效容積300升。④建筑室外設置3套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距離室外消防栓距離不超過40m。⑤消火栓采用鋁合金柜式箱,箱內配DN65消火栓(或SNJ65減壓穩(wěn)壓消火栓)1個,DN65、長25m襯膠龍帶1條,DN19水槍1支,DN25消防水喉設備1套(DN25,L25m膠帶1盤,DN6小水槍1支),以與消防按鈕、應急指示燈和消防水泵啟動反饋信號燈。⑥地下各層柜式消火栓箱內配2具4kg裝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地上各層柜式消火栓箱內配2具2kg裝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⑦裝修時應將消火栓做明顯標志,不得封包隱蔽。箱體厚度大于墻體厚度的地方,箱體向房間內凸出。⑧由于地下車庫不采暖且大量室外風進入,不能保證室內不凍溫度,故在不采暖區(qū)域內設置的消火栓管道采用電伴熱保溫。電伴熱帶保溫由專業(yè)廠家設計安裝,本次設計只予留電量。⑨消火栓系統控制(A)穩(wěn)壓泵由氣壓罐連接管道上的壓力控制器控制。當管網壓力達到0.42MPa時,穩(wěn)壓泵停止;當壓力下降至0.36MPa時,穩(wěn)壓泵啟動;當管網壓力繼續(xù)下降至0.33MPa時,輸出啟動位于西塔地下四層消防泵房內的1臺低區(qū)消火栓泵,并發(fā)出聲光報警,同時穩(wěn)壓泵停止運轉。(B)消火栓處啟泵按鈕啟動任一臺消火栓加壓泵,消火栓加壓泵啟動后,水泵運轉信號反饋至消防中心與消火栓處。消火栓信號指示燈閃亮。消火栓加壓泵也可在消防中心和消防泵房內手動控制啟停,消防結束后手動停泵。(C)消火栓加壓泵設置二臺,一用一備,備用泵自動投入。(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①設置范圍:除面積小于5㎡的衛(wèi)生間和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均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由于地下車庫不采暖且有大量室外風進入,不能保證室內不凍溫度。故在不采暖區(qū)域內設置預作用式自動噴水系統,其余部位設置濕式自動噴水系統。②危險等級:地下車庫為中危險Ⅱ級,其他部位均為中危險Ⅰ級。③乙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豎向分為四個區(qū),1區(qū)為地下一層~地下二層,2區(qū)為一層~五層,3區(qū)為六層~十層,4區(qū)為十一層~十六層;各配水管入口壓力大于0.40MPa時,采用減壓孔板減壓。丙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豎向分為三個區(qū),1區(qū)為地下三層,2區(qū)為地下二層~地下一層,3區(qū)為一層~五層各配水管入口壓力大于0.40MPa時,采用減壓孔板減壓。丙樓噴淋干管與乙樓噴淋泵連接。④自動噴水加壓泵設計參數為:Q=30L/s,H=110m,N=90kW,共二臺,一用一備。設于乙樓地下一層消防水泵房內。⑤為保證乙樓5區(qū)最不利點噴頭水壓不于0.10MPa,乙樓高位水箱間設置增壓穩(wěn)壓裝置,其設備參數為:穩(wěn)壓泵Q=1.0L/s,H=29m,N=1.5kW。穩(wěn)壓罐有效容積150升。⑥乙樓室外相應位置設置2套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局本建筑室外消防栓距離不大于40米。⑦本系統共設3組預作用報警閥,5組濕式報警閥,根據系統管道布置。分設在不同報警閥組間。水力警鈴分別引至就近公共區(qū)域內,每個報警閥控制的噴頭數不超過800個。⑧在每層每個防火分區(qū)均設水流指示器和電觸點信號閥,每個報警閥所帶的最不利點處,設末端試水裝置,每個水流指示器所帶的最不利點處,均設DN25的試水閥。預作用系統末端設快速排氣閥與電動閥。⑨噴頭選用(A)地下各層采用68℃(B)除以上注明外,其余所有地方設置68℃⑩每種噴頭的備用量大于同類型總數的1%,且不應少于10個。⑾圖中所注噴頭間距如與其他專業(yè)施工發(fā)生矛盾或裝修中須改變噴頭位置時,必須滿足以下要求:(A)凡屬中危級房間內噴頭之間距離≤3.4m(矩形布置長邊<3.6m);≥2.4m,噴頭與墻邊之間距離≤1.7m,≥0.6m;>1.2m寬的風道下加設噴頭。其他地方噴頭間距≤3.6m,≥2.4m,噴頭距墻之距離≤1.8m,≥0.6m。(B)噴頭距燈具和風口距離≮0.4m。(C)直立上噴噴頭濺水盤與樓板底面的距離≥75mm,≤150mm。⑿在無采暖地下車庫內預作用報警閥組前充水管道,采用電伴熱帶保溫。⒀濕式自動噴水系統的控制(A)穩(wěn)壓泵控制同消火栓系統。(B)噴頭噴水,水流指示器動作,即相對的報警閥組動作,敲響水力警鈴,壓力開關報警,一同反映到乙樓消防中心火警控制器自動或手動啟動相對應的自噴加壓泵。消防中心能手動或自動啟動自噴加壓泵,也可在泵房內就地控制,其運行情況亦反映到東西塔消防中心和泵房控制盤上。(C)自噴加壓泵為2臺,一用一備,備用泵自動投入。(D)各層水流指示器,電觸點信號閥和報警閥動作,均應向消防控制中心發(fā)出聲光信號。(E)報警閥前后的電觸點信號閥動作,均應向消防控制中心發(fā)出聲光信號。⒁預作用式自動噴水系統控制(A)每套預作用閥組包括2個電觸點信號閥。3組預作用報警閥組共用1臺空壓機和1套空氣維護裝置。平時閥組后管道內充有低壓氣壓,0.03MPa<壓力<0.05MPa。閥組前水壓由屋頂消防水箱保證。閥組后管道內氣壓由壓力控制器和空氣維護裝置組成的聯鎖裝置控制。當管路發(fā)生破損或大量泄露時,空壓機的排氣量不能使管路系統中的氣壓保持在規(guī)定范圍內,低氣壓報警開關發(fā)出故障報警信號?;馂臅r,安裝在保護區(qū)的火災探測器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火災報警控制器在接到報警信號后發(fā)出指令信號,打開相應預作用閥上的電磁閥(常閉)和快速排氣閥前的電磁閥,使閥前壓力水進入管路內,同時水路報警壓力開關接通聲光顯示盒,顯示管網中已充水。同時空壓機停機,系統轉為濕式系統。系統繼續(xù)充水過程中,消防中心接到報警閥上壓力開關的報警信號后,自動啟動自動噴水加壓泵。向系統快速充水,同時水力警鈴報警。在噴頭未動作之前,如消防中心確認是誤報警,手動停泵。(B)水流指示器動作,反映到火災控制器,表明著火部位。(C)電觸點信號閥和報警閥動作,均向消防控制中心發(fā)出聲光信號。(D)預作用系統每個防火分區(qū)管網上設電磁閥和快速排氣閥。電磁閥(常閉)應在接到火災探測信號后開啟。(4)FM200(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①保護部位:乙樓地下一層變配電間與通信機房。②FM200(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設計參數:滅火濃度:7.5~8.6%;滅火劑噴射時間,通信機房≮7S,其它保護區(qū)≮10S;氣瓶儲存壓力:2.50MPa;環(huán)境溫度:0~20℃③氣體滅火系統設計,待分包商確定后再進行詳細設計,本次設計僅預留氣瓶間位置。④防護區(qū)的要求(A)維護結構耐壓強度不低于3000Pa。(B)通風機和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在噴放滅火劑前自動關閉。(C)在防護區(qū)凈高2/3以上的外墻上設置泄壓裝置,泄壓壓力低于圍護構件最低耐壓強度2400Pa。⑤氣體滅火系統待廠家確定后,由承包廠家二次詳細設計。⑥控制方式系統控制方式為:自動、電氣手動、機械應急手動。當有人工作或值班時采用手動控制。在無人情況下采用自動控制。(5)移動式滅火器車庫接中危險級B類配置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其余均接中危險級A類配置滅火器。車庫每點配置4kg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2只,其余每點配置2kg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2只,均放置在柜式消火栓箱內。(6)所有消防器材與設備需經中國消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消防建審部門和設計單位的認可。五、管道材料與管道接口1、室內管道所采用的管材與接口見下表。序號管道名稱管道部位管材接口備注1生活給水管道DN<80不銹鋼管卡箍式連接DN≥80焊接2消火栓給水管DN≤100熱鍍鋅加厚鋼管絲扣連接DN>100溝槽連接3自動噴水給水管DN≤100內外壁熱鍍鋅鋼管絲扣連接DN>100熱鍍鋅加厚鋼管溝槽連接4FM200氣體管熱鍍鋅無縫鋼管絲扣連接5循環(huán)冷卻水管冷卻塔補水管設備機房補水管DN≤100內外壁熱鍍鋅鋼管絲扣連接DN>100內外壁熱鍍鋅鋼管溝槽連接6污、廢水管DN≥100柔性抗震機制排水鑄鐵管承插壓蘭式立管立管、橫干管DN<100機制排水鑄鐵管卡箍式支管7壓力排水管DN≤100內外壁熱鍍鋅鋼管絲扣連接DN>100內外壁熱鍍鋅鋼管溝槽連接8雨水管DN≤150熱鍍鋅鋼管溝槽連接DN>150熱鍍鋅無縫鋼管溝槽連接2、閥門與附件(1)閥門①給水管:DN≤50mm者采用銅球閥;DN>50mm采用蝶閥。工作壓力同各部分管材的工作壓力。②消火栓管道上的閥門采用工作壓力1.6MPa有明顯啟閉標志的蝶閥。自動噴灑管道上采用工作壓力1.6MPa的電觸點信號蝶閥,試水裝置上采用1.6MPa的銅截止閥。③潛水泵上采用工作壓力1.0MPa的蝶閥和污水專用球形止回閥。④冷卻塔進出水管上采用工作壓力為1.0MPa的蝶閥。⑤人防臨空墻內側的防爆波閥門采用工作壓力≥1.0MPa的閘閥。⑥水泵接合器處的止回閥工作壓力1.6MPa,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止回閥最小開啟壓力小于或等于0.3m。(2)減壓閥①減壓閥均要求能減靜壓和動壓,減壓閥減壓要求詳見各系統圖。其工作壓力同各部分閥門的壓力一致。②安裝減壓閥前全部管道必須沖洗干凈。減壓閥前過濾器需定期清洗和去除雜物。③消防系統的減壓閥,至少每3個月打開泄水閥運行一次,以免水中雜質沉積而堵塞或損壞閥座。水平安裝的減壓閥出氣孔應向下。(3)附件①地漏均采用防返溢地漏,鍍鉻箅子,水封高度大于或等于50mm。地漏箅子表面應低于該處地面5~10mm,地下車庫采用帶網框不帶存水彎的地漏。②地面清掃口采用銅制品,清掃口表面與地面平。丙樓地下二、三層車庫排水采用側墻地漏。③采用節(jié)水型衛(wèi)生器具與與衛(wèi)生潔具配套的節(jié)水型鍍鉻配件。洗面器采用單把混合龍頭,洗面器、座便器、小便器均采用紅外探測開關。④水池、水箱人孔采用加鎖井蓋;集水泵坑采用密封型防臭鑄鐵或鑄鋁井蓋,特殊要求處采用鑲嵌密封井蓋。3、管道敷設(1)管道穿鋼筋混凝土墻壁與嵌墻槽暗敷時,應根據圖中所注標高、位置配合土建專業(yè)預留孔洞或預留套管。預留孔洞尺寸宜較管外徑大50~100mm。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wèi)生間與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面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穿墻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管道的接口不應設在套管內。嵌墻暗管墻槽尺寸的寬度宜為DN+50mm,深度宜為DN+30mm。管道穿地下室外墻時,預留金屬剛性防水套管。管道穿水池壁時,預留金屬柔性防水套管。所有穿人防圍護結構的管道,在穿越處預埋密閉套管,并在人防內側的管道上裝抗力大于或等于1.0MPa閘閥。穿過防火墻的管道,應用不燃燒材料將其周圍的空隙填塞密實。(2)自動噴灑管道穿墻體和樓板時按照《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261-96(2003年版)執(zhí)行。(3)≥300mm的樓板留洞在結構專業(yè)圖紙中表示,結構專業(yè)圖紙中未表示樓板留洞的管道應在管道施工時現場鉆孔、打洞??锥闯叽缫话銥镈(外徑)+50~100mm。除注明者外,鉆孔、打洞盡量貼梁、貼柱。管道安裝完后應塞密封膏封閉嚴密。立管周圍應做高出樓板面20mm,寬度大于或等于30mm的阻水圈。接入立管的橫支管DN>100mm時,在管道穿過管井,墻體時應設置阻火圈或預埋防火套管,套管長度不得小于300mm,且在管井、墻體外部有長度大于或等于200mm明露的防火套管管段。橫干管穿過防火分區(qū)隔墻時,管道穿越墻體的兩側應設置阻火圈。明裝立管穿樓板處設置阻火圈。(4)管道坡度:各種管道除圖中注明外,均按下列坡度安裝,如表3-1所示。表3-1管徑(mm)DN50DN75DN100DN150DN200生活污水管、廢水管標準坡度0.030.030.020.010.008通氣管以0.01的上升坡度坡向通氣立管。(5)管道支架:管道支架或管卡應固定在梁中側面,板下或承重結構上。當采用鋼支架時,管道與支架間應設軟隔墊。固定支架宜設在變徑、分支、接口或穿越承重墻和樓板的兩側。不銹鋼管的支架應采用硬橡膠或硬塑料制品,或用外包絕緣材料的支架,如用鋼支架時,管和支架間隙應插入絕緣材料。支架應安裝在管接頭附近,并應在管接頭卡壓前安裝支架。泵房內采用減振吊架與支架。管束的托吊盡量采用獨立管卡,少用角剛整體托吊。管束密集處應配合土建在梁中或板下預埋埋件。鋼梁下托吊管的固定采用專用的鋼梁管卡或柳釘。①鋼管水平安裝支架間距,不得大于表3-2數據(m)。表3-2公稱管徑(mm)保溫管2.02.52.52.53.03.04.04.04.56.0不保溫管2.53.03.54.04.55.06.06.06.58.0立管每層裝一管卡(層高大于5m時,每層設2個),安裝高度為距地面1.8~1.5m。②自動噴水管的吊架與噴頭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300mm,距末端噴頭間的距離小于或等于750mm,吊架應位于相鄰噴頭間的管段上,當噴頭間距小于或等于3.6m時,可設一個;小于1.8m,可隔斷設置。垂直安裝的配水干管應在其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管卡固定,其安裝位置距地面或樓面1.5~1.8m。③各種立管底部應有牢固的固定措施。(6)預作用自動噴水系統凡局部下翻部分管道加設帶閥門的泄水管。(7)熱水供回水管,在局部上凸處最高點設自動排氣閥,局部下凹處最低點設泄水閥。(8)排水立管檢查口距地面或樓板面1.00m。管井內排水立管檢查口應朝向管井檢修門。室內消火栓栓口距地面或樓板面1.10m。(9)暗裝在吊頂、管井內的管道、凡設閥門與檢查口處均應設檢修門或400mm×400mm檢修口。閥門安裝時將手柄留在易于操作處。(10)水泵、設備等基礎螺栓孔位置,以到貨的實際尺寸為準。4、系統試壓(1)所有壓力管道安裝完畢后均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如下:序號管道名稱試驗壓力1市政給水管0.6MPa2加壓給水管1.5MPa3消火栓給水管1.5MPa4自動噴水給水管1.5MPa對不能參與試壓的設備、儀表、閥門與附件應加以隔離或拆除。(2)嚴密性試驗:在管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為設計工作壓力,穩(wěn)壓24h,無滲漏為合格。(3)預作用系統還應進行氣壓嚴密性試驗,介質采用空氣或氮氣,試驗壓力為0.28MPa,穩(wěn)壓24h,壓力降不應大于0.01MPa。(4)排水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分層進行通水試驗,排水系統按給水系統1/3配水點同時開放,檢查排水是否暢通,有無滲漏。埋地或暗裝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進行灌水試驗,灌水高度不得低于底層地面高度,灌滿水15min后,在灌滿延續(xù)5min,以液面不下降為為合格。(5)雨水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斗。(6)氣壓給水裝置按照國家對壓力容器的有關規(guī)定,由廠家負責試壓后交付使用。(7)水箱、水池做滿水試驗,靜置24h,無滲漏為合格。(8)壓力排水管按水泵揚程的2倍進行水壓試驗。(9)水壓試驗的試驗壓力表應位于系統或試驗部分的最低部位。5、系統沖洗與消毒(1)壓力給水管道驗收前應進行通水沖洗。沖洗前應對系統的儀表、閥門(如止回閥、報警閥等)采取保護措施。自動噴水管道沖洗水流速宜大于3m/s;其他管道沖洗水流速宜大于2m/s;沖洗時應不留死角,生活給水管每個配水點龍頭應打開。系統最低點應設放水口并應與排水系統可靠連接。沖洗應連續(xù)進行,當出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與入口處水基本一致時,沖洗方可結束。沖洗結束后,應將拆除的儀表、閥門與時復位。(2)生活飲用水管道在使用前應用20~30mg/L游離氯的水灌滿管道進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應停留24h以上。消毒完后,再用飲用水沖洗,并經檢測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后方可使用,驗收時應有衛(wèi)生防疫部門的檢驗報告。6、管道防腐、涂色(1)在涂刷底漆前,必須清除表面的灰塵、污垢、銹斑、焊渣等物。涂刷油漆應厚度均勻,不得有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現象。(2)明裝金屬管道、設備和容器必須涂刷一道防銹漆,兩道面漆。如有保溫和防結露要求應涂兩道防銹漆。(3)暗裝金屬管道,涂兩道防銹漆。(4)管道色標為:給水管-淺藍;消火栓管-紅色;自動噴水管-紅底黃環(huán);冷卻水供回水管-黃色;冷卻塔補水管-黃底藍環(huán);污水管-黑底單白環(huán);雨水管-白色。色環(huán)間距2m。(5)金屬管道支架除銹后刷樟丹二道,灰色調和漆二道。(6)埋地鋼管外壁應做加強防腐層,做法按照《建筑給水排水與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執(zhí)行。(7)管道、設備和容器的保溫應在防腐與水壓試驗合格后進行。7、管道和設備保溫(1)地下層汽車庫內的給水管、消火栓管、濕式噴灑管、預作用閥上游的噴灑干管做防凍保溫。屋頂冷卻塔循環(huán)水管與補水管做防凍保溫。除防凍保溫以外的所有給水管、、排水管做防結露保溫。(2)水管防凍保溫厚度30mm,防結露保溫厚度10mm。(3)保溫材料在無吊頂區(qū)域內采用PVC/NBR橡塑保溫管殼(外層不燃復合鋁泊)。氧指數>32。在有吊頂區(qū)域內采用離心玻璃棉保溫(容重為75kg/cm3。外覆特強防潮防腐蝕W38貼面)。所選保溫材料必須經消防部門認可。(4)保溫應在水壓試驗合格,完成除銹防腐處理后進行。8、其他(1)圖中所注尺寸除管長、標高以米計外,其余均以毫米計。(2)管道標高:所有壓力管道(含壓力排水管道)均以管中心標注,所有重力管道均以管內底標注。共用支架的壓力管道標高指管外底標高。(3)室內0.00米相當于絕對標高52.550m。(4)本說明和設計圖紙具有同等效力,兩者均應遵照執(zhí)行。若兩者有矛盾時,甲方與施工單位應與時提出,并以設計單位解釋為準。(5)施工承包商應與其他專業(yè)承包商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和設備,器材,管道的設置位置,避免碰撞和返工。(6)本工程衛(wèi)生間潔具樓板留洞,設計先按國家標準圖位置留洞。施工前甲方需確定衛(wèi)生潔具型號,以便潔具排水口穿樓板準確留洞定位。(7)除本設計說明外,還應按:《建筑給水排水與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261-96(2003年版);《建筑給水鋼塑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ECS125:2001;《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J141-90;《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GB50268-97;9、人防設計說明1.水源:市政自來水。2.核五級二等人防人員掩蔽功能,設戰(zhàn)時生活飲用水箱、生活水箱與供沖洗染毒區(qū)水龍頭(由手搖泵加壓)。3.掩蔽人數為750人。戰(zhàn)時用水量標準:飲用水4L/人.d,生活水4L/人.d;貯水時間飲用水15天,生活水10天。戰(zhàn)時總飲用水為75.0m3;生活水為30m35m3。設4mX3.5mX2.5(h)m飲用水45m3設4X5X(h)4.所有穿越人防臨空墻處均預埋I型剛性防水套管且在內側設大于等于1.0MPa的銅芯閘閥一個.5.1#,2#,3#,戰(zhàn)時集水坑設電源插座,可由移動潛水泵排水。6.壓力排水采用熱鍍鋅鋼管,給水管采用襯塑鋼管,排水采用機制鑄鐵管管。7.本說明未詳之處參照國家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與人防、質檢部門規(guī)定執(zhí)行。主要設備表序號名稱型號與規(guī)格單位數量備注1無負壓給水Q=9L/SH=95mN=20kW套1乙樓地下一層泵房2消火栓給水加壓泵Q=40L/SH=110mN=90kW臺2一用一備乙樓地下一層泵房3自動噴水給水加壓泵Q=30L/SH=110mN=90kW臺2一用一備乙樓地下一層泵房4消火栓穩(wěn)壓裝置Q=5L/SH=39mN=1.5kW套1屋面5噴淋穩(wěn)壓裝置Q=1L/SH=29mN=1.5kW套1屋面6車庫排污泵Q=17m3/hH=25mN=3kW臺*組2*12一用一備地下一至三層車庫7消防電梯排污泵Q=40m3/hH=30mN=7.5kW臺*組2*2一用一備地下消防電梯8設備機房排污泵Q=20m3/hH=25mN=4.0kW臺*組2*2一用一備乙樓地下一層9衛(wèi)生間排污泵Q=20m3/hH=25mN=4.0kW臺2一用一備乙樓地下一層10人防排污泵Q=20m3/hH=N=4.0kW臺*組2*6一用一備乙樓地下二層11紫外線消毒器Q=25m3臺2一用一備乙樓地下二層暖通設計一、設計依據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5)3、《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4、《辦公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67-895、《建筑給排水與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6、《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7、《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內部發(fā)行)GB50038-94(2005年版)8、建筑專業(yè)相關圖紙與相關專業(yè)的條件。二、設計范圍根據相關的設計依據與相關文件要求,本設計范圍為乙樓和丙樓兩棟建筑的冷熱源、空調風系統、空調冷熱水系統、空調冷卻水系統、通風系統、人防與防排煙系統等相關內容。三、設計計算參數1、室外空氣計算參數夏季:大氣壓力:998.6hpa風向與風速:CN1.9m/s空調計算干球溫度:33.2空調計算濕球溫度:26.4空調計算日平均溫度:28.5通風計算溫度:30冬季:大氣壓力:1020.4hpa風向與風速:C.NNW.N2.8m/s空調計算干球溫度:-12空調計算相對溫度:45%通風計算溫度:-52、室內空調設計計算參數見表一房間名稱夏季冬季新風溫度℃濕度℃溫度℃濕度℃m3/h人辦公室2555204030會議室2555204030大堂2655184030衛(wèi)生間26—18—3、建筑物傳熱系數外墻:0.8W/m2窗:2.0W/m2屋頂:0.55W/m2四、空調系統說明:集中冷凍站:1、在夏季的設計冷負荷如下:冷負荷(kW)39302、冷凍水由設在地下一層的集中冷凍站提供。冷凍站內設有電驅動離心式冷水機組共2臺(600RTx2臺),并配置相應的冷凍和冷卻水泵。冷卻塔設置在16層頂部的平臺上。冷水機組的冷媒采用環(huán)保無氟型,如:R134a。3、冷凍水的設計溫度為供水7℃,回水12℃,冷卻水的供回水溫度為32℃4、本項目采用定流量的一次泵系統。設3臺冷凍水泵,其中一臺備用。5、在集中冷凍站內設有板式熱交換器,在冬季以冷卻塔內的8/13℃冷卻水(最低水溫為5/10℃)作為冷源,為建筑的內區(qū)提供10/15℃6、裝設在室外的冷卻塔集水盤和冷卻水管分別配設有電加熱器和伴熱電纜以防止在冬季運行時室外水的凍結。區(qū)域供熱站:1、在冬季建筑物各部分的設計熱負荷如下:2050KW2、空調系統熱源一次水為市政熱水,二次水空調熱水為60/503、空調系統供熱換熱機組布置在地下一層冷熱源機房內,換熱機組包括板式換熱器、循環(huán)水泵、等設備,將市政高溫熱水轉換為低溫熱水作為空調系統的熱源??照{系統:1、本建筑采用4管制的風機盤管加預處理新風系統。2、預處理新風通過新風機房內的新風處理機集中進行預處理,由管道輸配至每個空調房間。乙樓每層空調機房內設置帶熱回收裝置新風機組。3、丙樓新風機房設置在頂層屋頂,帶熱回收功能得新風處理機集中進行處理,由豎向管道輸配至每層房間。4、新風機均內置表冷器、加熱器、加濕器和初中效過濾器。5、風機盤管采用溫控器+三速開關進行控制,它可以為用戶提供方便的控制系統,即在房間內自行設定所偏好的溫度和風速。6、新風處理機組內的風機為變頻風機;在過渡季節(jié),風機可以高速運行,將室外的新風送到室內,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7、消防控制中心采用風機盤管進行降溫,并預留電插座為夜間使用分體空調用。五、通風1、所有的設備房、配電室、地下車庫、儲藏室、衛(wèi)生間、垃圾房、廚房均設有機械通風系統。2、衛(wèi)生間設有集中排風系統,每個衛(wèi)生間設有排氣扇??照{區(qū)域的正壓風則作為各衛(wèi)生間排風系統的補風。3、地上部分每層設有排風系統,以保證新風空調系統在加大新風量時能正常工作。4、變配電室設有送排風系統,通風量由房間內的設備負荷通過計算而得到。5、在地下車庫為每個防火分區(qū)設置機械送排風/排煙系統;通過不同的豎井將廢氣排到室外。6、物資庫人防通風系統:1)丙樓地下3層為人防區(qū)域(6級物資庫),平時作為車庫,戰(zhàn)時作為人防。2)本地下車庫平時通風與火災時排煙合用一套系統,設一套機械排風(排煙)系統和一套機械補風系統,通風量與排煙量均按換氣次數6次/h,送、排風系統均為三臺風機并聯,排風機選用消防排煙軸流風機,平時排風,火災時排煙。送風機選用混流式通風機,人防通風系統按平戰(zhàn)結合原則設計。送、排風系統與平時合用,戰(zhàn)時清潔通風使用并聯風機其中的一臺。滿足戰(zhàn)時不小于每小時1次換氣進行通風。當室外染毒時采用隔絕式通風。3)進排風均通過擴散室與室外相連,與擴散室相連的風管采用3mm厚的鋼板制作。風管要求坡向出口。7、人員掩蔽所人防通風系統:1)乙樓地下二層人防工程戰(zhàn)時為五級二等人員掩蔽所,平時為自行車庫。掩蔽面積750平方米掩蔽人數為750人。2)進風系統:戰(zhàn)時由防爆波活門和擴散室進風。3)戰(zhàn)時五級二等人員掩蔽所設清潔、濾毒、隔絕三種通風方式。進風系統由防爆波活門、濾塵器、手動密閉閥門、過濾吸收器、送風機等組成。清潔式通風量為3750m3/h(>5m3/h.p);濾毒式通風量為1500m3/h(>2m3/h.p);4)設置在染毒區(qū)的進、排風管道采用厚度為2~3mm厚的鋼板焊接成型,其抗力和密閉防毒性能均應滿足戰(zhàn)時需要,且風管應有0.5%的坡度坡向室外。其它風管均采用厚度為0.75mm的鍍鋅鋼板制作法蘭連接.六、防排煙系統、防火設計防煙系統:1)防煙系統主要是由疏散樓梯與前室(包括消防電梯前室)正壓送風系統與相應的控制系統組成。2)樓梯間送風口采用自垂百葉風口,每隔兩層設置一個送風口。前室與合用前室采用常閉送風口,每層設置一個。火災發(fā)生時,火災層所屬的樓梯與前室加壓系統開啟運行,為火災層與其上下層的前室/合用前室送風。3)為地下室疏散用的防煙樓梯間,設計有單獨的正壓送風系統。排煙系統:排煙系統包括內走道排煙,中廳排煙、地下車庫的排煙與相應的控制系統組成。1)地上建筑部分采用自然排煙方式,即利用可開啟外窗排煙??砷_啟外窗的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