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3年)高考生物真題匯編1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學生用)_第1頁
(2019年-2023年)高考生物真題匯編1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學生用)_第2頁
(2019年-2023年)高考生物真題匯編1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學生用)_第3頁
(2019年-2023年)高考生物真題匯編1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學生用)_第4頁
(2019年-2023年)高考生物真題匯編1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學生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考點1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和應用

[2023年高考真題』

1.(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種植物的寬葉/窄葉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寬葉性狀:高莖/矮

莖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莖性狀。這2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為研究該種植物的基因致死

情況,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兩個實驗,實驗①:寬葉矮莖植株自交,子代中寬葉矮莖:窄葉矮莖=2:1;

實驗②:窄葉高莖植株自交,子代中窄葉高莖:窄葉矮莖=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錯誤的是()

A.從實驗①可判斷A基因純合致死,從實驗②可判斷B基因純合致死

B.實驗①中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寬葉矮莖的基因型也為Aabb

C.若發(fā)現(xiàn)該種植物中的某個植株表現(xiàn)為寬葉高莖,則其基因型為AaBb

D.將寬葉高莖植株進行自交,所獲得子代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4

2.(2023?山西?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研究小組從野生型高稈(顯性)玉米中獲得了2個矮稈突變體,為了研究

這2個突變體的基因型,該小組讓這2個矮稈突變體(親本)雜交得B,Fi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中表型

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若用A、B表示顯性基因,則下列相關推測錯誤的是()

A.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i的基因型為AaBb

B.F2矮稈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

C.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高稈,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極矮稈

D.F2矮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2,F2高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16

3.(2023?廣東?統(tǒng)考高考真題)雞的卷羽(F)對片羽(f)為不完全顯性,位于常染色體,F(xiàn)f表現(xiàn)為半卷羽;

體型正常(D)對矮?。╠)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卷羽雞適應高溫環(huán)境,矮小雞飼料利用率高。為培

育耐熱節(jié)糧型種雞以實現(xiàn)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研究人員擬通過雜交將d基因引入廣東特色肉雞“粵西卷羽雞”,

育種過程見圖。下列分析惜誤的是()

A.正交和反交獲得Fi代個體表型和親本不一樣

B.分別從Fi代群體I和II中選擇親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

C.為縮短育種時間應從Fi代群體I中選擇父本進行雜交

D.F2代中可獲得目的性狀能夠穩(wěn)定遺傳的種雞

4.(2023?北京?統(tǒng)考高考真題)純合親本白眼長翅和紅眼殘翅果蠅進行雜交,結果如圖。F2中每種表型都有

雌、雄個體。根據(jù)雜交結果,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P白眼長翅(帛)x紅眼殘翅(丁)

F,紅眼長翅(辛)白眼長翅(『)

耳雌、雄交配

F,白眼長翅白眼殘翅紅眼長翅紅眼殘翅

3:1:3:1

A.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

B.Fi雌果蠅只有一種基因型

C.F2白眼殘翅果蠅間交配,子代表型不變

D.上述雜交結果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5.(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其翅形長翅和殘翅、眼色紅眼和紫眼為兩

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丫染色體。現(xiàn)用長翅紫眼和殘翅紅眼昆蟲各1只雜

交獲得Fi,Fi有長翅紅眼、長翅紫眼、殘翅紅眼、殘翅紫眼4種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慮突變、交叉

互換和致死。下列關于該雜交實驗的敘述,簿誤的是()

A.若Fi每種表型都有雌雄個體,則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兩對染色體

B.若Fi每種表型都有雌雄個體,則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體

C.若Fi有兩種表型為雌性,兩種為雄性,則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體

D.若Fi有兩種表型為雌性,兩種為雄性,則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對染色體

6.(2023?湖北?統(tǒng)考高考真題)人的某條染色體上A、B、C三個基因緊密排列,不發(fā)生互換。這三個基因

各有上百個等位基因(例如:Ai~An均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組成如下表。下列敘述正

確的是()

父親母親兒子女兒

基因組成A23A25B7B35c2c4A3A24B8B44c5c9A24A25B7B8c4c5A3A23B35B44c2c9

A.基因A、B、C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遺傳

B.母親的其中一條染色體上基因組成是A3B44c9

C.基因A與基因B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D.若此夫妻第3個孩子的A基因組成為A23A24,則其C基因組成為C4c5

7.(2023?湖南?統(tǒng)考高考真題)為精細定位水稻4號染色體上的抗蟲基因,用純合抗蟲水稻與純合易感水稻

的雜交后代多次自交,得到一系列抗蟲或易感水稻單株。對親本及后代單株4號染色體上的多個不連續(xù)

位點進行測序,部分結果按堿基位點順序排列如下表。據(jù)表推測水稻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了隨機互換,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

…位點1…位點2…位點3…位點4…位點5…位點6...

A/AA/AA/AA/AA/AA/A純合抗蟲水稻親本

G/GG/GG/GG/GG/GG/G純合易感水稻親本

測序結果G/GG/GA/AA/AA/AA/A抗蟲水稻1

A/GA/GA/GA/GA/GG/G抗蟲水稻2

A/GG/GG/GG/GG/GA/A易感水稻1

A.抗蟲水稻1的位點2-3之間發(fā)生過交換

B.易感水稻1的位點2-3及5-6之間發(fā)生過交換

C.抗蟲基因可能與位點3、4、5有關

D.抗蟲基因位于位點2-6之間

8.(2023?山西?統(tǒng)考高考真題)果蠅常用作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果蠅翅型的長翅和截翅是一對相對性狀,

眼色的紅眼和紫眼是另一對相對性狀,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組以

長翅紅眼、截翅紫眼果蠅為親本進行正反交實驗,雜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別為,長翅紅眼雌蠅:長

翅紅眼雄蠅=1:1(雜交①的實驗結果);長翅紅眼雌蠅:截翅紅眼雄蠅=1:1(雜交②的實驗結果)?;?/p>

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雜交結果可以判斷,翅型的顯性性狀是,判斷的依據(jù)是o

(2)根據(jù)雜交結果可以判斷,屬于伴性遺傳的性狀是,判斷的依據(jù)是=

雜交①親本的基因型是,雜交②親本的基因型是o

(3)若雜交①子代中的長翅紅眼雌蠅與雜交②子代中的截翅紅眼雄蠅雜交,則子代翅型和眼色的表型及其

比例為o

9.(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譜圖如圖所示。已知兩病獨立遺傳,各由一對等位基

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丫染色體。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2500。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判斷依據(jù)是。

(2)從系譜圖中推測乙病的可能遺傳方式有種。為確定此病的遺傳方式,可用乙病的正?;蚝椭?/p>

病基因分別設計DNA探針,只需對個體(填系譜圖中的編號)進行核酸雜交,根據(jù)結果判定

其基因型,就可確定遺傳方式。

(3)若檢測確定乙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同時考慮兩種病,1%個體的基因型可能有種,

若她與一個表型正常的男子結婚,所生的子女患兩種病的概率為o

(4)研究發(fā)現(xiàn),甲病是一種因上皮細胞膜上轉運cr的載體蛋白功能異常所導致的疾病,乙病是一種因異

常蛋白損害神經(jīng)元的結構和功能所導致的疾病,甲病雜合子和乙病雜合子中均同時表達正常蛋白和

異常蛋白,但在是否患病上表現(xiàn)不同,原因是甲病雜合子中異常蛋白不能轉運C1,正常蛋白;

乙病雜合子中異常蛋白損害神經(jīng)元,正常蛋白不損害神經(jīng)元,也不能阻止或解除這種損害的發(fā)生,

雜合子表型為0

10.(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種觀賞植物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兩種?;ㄉ饕怯苫ò曛兴胤N

類決定的,紅色色素是由白色底物經(jīng)兩步連續(xù)的酶促反應形成的,第1步由酶1催化,第2步由酶2催

化,其中酶1的合成由A基因控制,酶2的合成由B基因控制?,F(xiàn)有甲、乙兩個不同的白花純合子,某

研究小組分別取甲、乙的花瓣在緩沖液中研磨,得到了甲、乙花瓣的細胞研磨液,并用這些研磨液進行

不同的實驗。

實驗一:探究白花性狀是由A或B基因單獨突變還是共同突變引起的

①取甲、乙的細胞研磨液在室溫下靜置后發(fā)現(xiàn)均無顏色變化。

②在室溫下將兩種細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變成紅色。

③將兩種細胞研磨液先加熱煮沸,冷卻后再混合,混合液顏色無變化。

實驗二:確定甲和乙植株的基因型

將甲的細胞研磨液煮沸,冷卻后與乙的細胞研磨液混合,發(fā)現(xiàn)混合液變成了紅色。

回答下列問題。

(1)酶在細胞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所具有的特性是(答出3點即可);煮

沸會使細胞研磨液中的酶失去催化作用,其原因是高溫破壞了酶的o

(2)實驗一②中,兩種細胞研磨液混合后變成了紅色,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3)根據(jù)實驗二的結果可以推斷甲的基因型是,乙的基因型是;若只將乙的細胞研磨液煮

沸,冷卻后與甲的細胞研磨液混合,則混合液呈現(xiàn)的顏色是o

11.(2023.湖南.統(tǒng)考高考真題)基因檢測是診斷和預防遺傳病的有效手段。研究人員采集到一遺傳病家系

樣本,測序后發(fā)現(xiàn)此家系甲和乙兩個基因存在突變:甲突變可致先天性耳聾;乙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編碼產(chǎn)物可將葉酸轉化為N5-甲基四氫葉酸,乙突變與胎兒神經(jīng)管缺陷(NTDs)相關;甲和乙位于非同

源染色體上。家系患病情況及基因檢測結果如圖所示。不考慮染色體互換,回答下列問題:

(1)此家系先天性耳聾的遺傳方式是o1-1和1-2生育育一個甲和乙突變基因雙純合體女兒的概

率是o

(2)此家系中甲基因突變?nèi)缦聢D所示:

正常基因單鏈片段5'-ATTCCAGATC.......(293個堿基)...CCATGCCCAG-3'

突變基因單鏈片段5'-ATTCCATATC.......(293個堿基)...CCATGCCCAG-3'

研究人員擬用PCR擴增目的基因片段,再用某限制酶(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為能號:氏三)酶切檢

t

測甲基因突變情況,設計了一條引物為5JGGCATGS,另一條引物為(寫出6個堿基即可)。

用上述引物擴增出家系成員II-1的目的基因片段后,其酶切產(chǎn)物長度應為bp(注:該酶切

位點在目的基因片段中唯一)。

(3)女性的乙基因純合突變會增加胎兒NTDs風險。葉酸在人體內(nèi)不能合成,孕婦服用葉酸補充劑可降低

NTDs的發(fā)生風險。建議從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1個月開始補充葉酸,一般人群補充有效且安全劑量

為0.4?l.Omg.dLNTDs生育史女性補充4mg.dL經(jīng)基因檢測胎兒(III-2)的乙基因型為據(jù)此推

薦該孕婦(II-1)葉酸補充劑量為_mg.d-i。

12.(2023?山東?高考真題)單個精子的DNA提取技術可解決人類遺傳學研究中因家系規(guī)模小而難以收集足

夠數(shù)據(jù)的問題。為研究4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關系,以某志愿者的若干精子為材料,用以

上4對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單個精子的DNA為模板進行PCR后,檢測產(chǎn)物中的相關基因,檢測結果如

表所示。已知表中該志愿者12個精子的基因組成種類和比例與該志愿者理論上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

種類和比例相同;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現(xiàn)象,所有個體的染色體均正常,各種配子活力相同。

等位基因AaBbDdEe

單1+++

2+++4-

精34-++

4++4-4-

5+++

6+++4-

7+++

84-4-+4-

9+++

10++++

114-4-+

12++++

汪“+"表示有;空白表示無

(1)表中等位基因A、a和B、b的遺傳(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依據(jù)是o據(jù)

表分析,(填“能”或“不能”)排除等位基因A、a位于X、丫染色體同源區(qū)段上。

(2)已知人類個體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互換而形成的重組型配子的比例小于非重組型配

子的比例。某遺傳病受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只要有1個顯性基因就不患該病。該志愿者

與某女性婚配,預期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7/18,據(jù)此畫出該女性的這2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

的相對位置關系圖:。(注:用“—”形式表示,其中橫線表示染色體,圓點表示基因在

染色體上的位置)。

(3)本研究中,另有一個精子的檢測結果是:基因A、a,B、b和D、d都能檢測到。已知在該精子形成

過程中,未發(fā)生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和染色體結構變異。從配子形成過程分析,導致該精子中同時

含有上述6個基因的原因是0

(4)據(jù)表推斷,該志愿者的基因e位于__________染色體上?,F(xiàn)有男、女志愿者的精子和卵細胞各一個可

供選用,請用本研究的實驗方法及基因E和e的引物,設計實驗探究你的推斷。

①應選用的配子為:;②實驗過程:略;③預期結果及結論:o

13.(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乙烯是植物果實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斷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實不能正常成熟,

這一特點可以用于解決果實不耐儲存的問題,以達到增加經(jīng)濟效益的目的?,F(xiàn)有某種植物的3個純合子

(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現(xiàn)為果實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丙表現(xiàn)為果實能正常成熟(成熟),

用這3個純合子進行雜交實驗,F(xiàn)i自交得F2,結果見下表。

實驗雜交組合Fi表現(xiàn)型F2表現(xiàn)型及分離比

①甲X丙不成熟不成熟:成熟=3:1

②乙X丙成熟成熟:不成熟=3:1

③甲X乙不成熟不成熟:成熟=13:3

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物理、化學等因素處理生物,可以使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從而獲得新的品種。通常,基因突變是

指O

(2)從實驗①和②的結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判斷的依據(jù)是o

(3)已知丙的基因型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夠催化乙烯的合成,則甲、乙的基因型分別是;

實驗③中,F(xiàn)2成熟個體的基因型是,F2不成熟個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o

14.(2023?廣東?統(tǒng)考高考真題)種子大小是作物重要的產(chǎn)量性狀。研究者對野生型擬南芥(2n=10)進行誘

變篩選到一株種子增大的突變體。通過遺傳分析和測序,發(fā)現(xiàn)野生型DAI基因發(fā)生一個堿基G到A的

替換,突變后的基因為隱性基因,據(jù)此推測突變體的表型與其有關,開展相關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擬采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將野生型DAI基因轉入突變體植株,若突變體表型確由該突變造成,則轉基因

植株的種子大小應與________植株的種子大小相近。

(2)用PCR反應擴增DAI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對PCR產(chǎn)物和.進行切割,用DNA連接酶

將兩者連接。為確保插入的DAI基因可以正常表達,其上下游序列需具備

(3)轉化后,T-DNA(其內(nèi)部基因在減數(shù)分裂時不發(fā)生交換)可在基因組單一位點插入也可以同時插入多

個位點。在插入片段均遵循基因分離及自由組合定律的前提下,選出單一位點插入的植株,并進一

步獲得目的基因穩(wěn)定遺傳的植株(如圖),用于后續(xù)驗證突變基因與表型的關系。

]農(nóng)桿菌(T-DNA攜帶ZL遽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花序浸沒于農(nóng)桿菌菌液進行轉化

卡那霉素選擇培卞器藜擇培磔慧普強培

養(yǎng)基篩選種子養(yǎng)基篩選種子

To代A代馬代代

①農(nóng)桿菌轉化To代植株并自交,將Ti代種子播種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上,能夠萌發(fā)并生長的陽性個體即表

示其基因組中插入了o

②Ti代陽性植株自交所得的T2代種子按單株收種并播種于選擇培養(yǎng)基,選擇陽性率約%的

培養(yǎng)基中幼苗繼續(xù)培養(yǎng)。

③將②中選出的T2代陽性植株(填“自交”、“與野生型雜交”或“與突變體雜交”)所得的T3

代種子按單株收種并播種于選擇培養(yǎng)基,陽性率達到%的培養(yǎng)基中的幼苗即為目標轉基

因植株。為便于在后續(xù)研究中檢測該突變,研究者利用PCR擴增野生型和突變型基因片段,再使

用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X切割產(chǎn)物,通過核酸電泳即可進行突變檢測,相關信息見下,在電泳圖中

將酶切結果對應位置的條帶涂黑o

一,5'CCTTTTCAIT-?AGGACTCTGCCTT-TIACAAGTTA3',"八,、

野生型(150bp)

刃土土3'GGAAAAGTAA??????CTCCTGAGACGGAA?AATGTTCAAT5'

5,CCTTTTCAITHAGGACTCTGCCTT……TTACAAGTTA3,

突變型(150bp)

yGGAAAAGTAA-?TTCCTGAGACGGAA……AATGTTCAAT5f、

10i50…………(150bp)

限制性內(nèi)切酶XAAGG;NNNNNNCCTT

識另及切割序列TTCCNNNNNNIGGAA(N代表任意核昔酸)

?

核酸電泳圖標準參照物野生型突變型

150bp

100bp

50bp旨核昔酸對)

15.(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野生型個體的翅形和眼色分別為直翅和

紅眼,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員通過誘變育種獲得了紫紅眼突變體和卷翅

突變體昆蟲。為研究該昆蟲翅形和眼色的遺傳方式,研究人員利用紫紅眼突變體卷翅突變體和野生型昆

蟲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

雜交組合PFiF2

甲紫紅眼突變體、紫紅眼突變體直翅紫紅眼直翅紫紅眼

乙紫紅眼突變體、野生型直翅紅眼直翅紅眼:直翅紫紅眼=3:1

丙卷翅突變體、卷翅突變體卷翅紅眼:直翅紅眼=2:1卷翅紅眼:直翅紅眼=1:1

T卷翅突變體、野生型卷翅紅眼:直翅紅眼=1:1卷翅紅眼:直翅紅眼=2:3

注:表中Fi為1對親本的雜交后代,F(xiàn)2為Fi全部個體隨機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蟲的生殖力相同。

回答下列問題:

(1)紅眼基因突變?yōu)樽霞t眼基因?qū)儆冢ㄌ睢帮@性”或“隱性”)突變。若要研究紫紅眼基因位于常

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還需要對雜交組合的各代昆蟲進行_______鑒定。鑒定后,

若該雜交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為,則可判定紫紅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2)根據(jù)雜交組合丙的Fi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狀外,還具有純合效應。

(3)若讓雜交組合丙的Fi和雜交組合丁的Fi全部個體混合,讓其自由交配,理論上其子代(F2)表型及

其比例為o

(4)又從野生型(灰體紅眼)中誘變育種獲得隱性純合的黑體突變體,已知灰體對黑體完全顯性,灰體(黑

體)和紅眼(紫紅眼)分別由常染色體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體(黑體)基因和紅眼(紫

紅眼)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現(xiàn)有3種純合品系昆蟲:黑體突變體、紫紅眼突變體和

野生型。請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分析討論。

(說明:該昆蟲雄性個體的同源染色體不會發(fā)生交換;每只昆蟲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

實驗的具體操作不作要求)

①實驗思路:

第一步:選擇進行雜交獲得Fi,o

第二步:觀察記錄表型及個數(shù),并做統(tǒng)計分析。

②預測實驗結果并分析討論:

I:若統(tǒng)計后的表型及其比例為,則灰體(黑體)基因和紅眼(紫紅眼)基因的遺傳

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II:若統(tǒng)計后的表型及其比例為,則灰體(黑體)基因和紅眼(紫紅眼)基因的遺傳

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16.(2023?湖北?統(tǒng)考高考真題)乙烯(C2H4)是一種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重要作用。為研究乙

烯作用機制,進行了如下三個實驗。

【實驗一】乙烯處理植物葉片2小時后,發(fā)現(xiàn)該植物基因組中有2689個基因的表達水平升高,2374個

基因的表達水平下降。

【實驗二】某一穩(wěn)定遺傳的植物突變體甲,失去了對乙烯作用的響應(乙烯不敏感型)。將該突變體與

野生型植株雜交,B植株表型為乙烯不敏感。Fi自交產(chǎn)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與敏感型的植

株比例為9:7.

【實驗三】科學家發(fā)現(xiàn)基因A與植物對乙烯的響應有關,該基因編碼一種膜蛋白,推測該蛋白能與乙烯

結合。為驗證該推測,研究者先構建含基因A的表達載體,將其轉入到酵母菌中,篩選出成功表達

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乙烯(IK2H4),再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實驗,其中

實驗組是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表達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時,通過離心分離酵母菌,再檢測

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結果如圖所示。

g

,

H

o

,

_

&

?

?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可通過分析葉肉細胞中的(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

(2)實驗二F2植株出現(xiàn)不敏感型與敏感型比例為9:7的原因是o

(3)實驗三的對照組為: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混合6小時,通過離心分離酵母菌,再檢測酵母

菌結合14c2H4的量。

(4)實驗三中隨著14c2H4相對濃度升高,實驗組曲線上升趨勢變緩的原因是O

(5)實驗三的結論是o

[2022年高考真題D

17.(2022?全國甲卷?高考真題)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a控制花

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

為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子一代中紅花植株數(shù)是白花植株數(shù)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是1/12

C.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數(shù)的3倍

D.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相等

18.(2022?山東?高考真題)野生型擬南芥的葉片是光滑形邊緣,研究影響其葉片形狀的基因時,發(fā)現(xiàn)了6

個不同的隱性突變,每個隱性突變只涉及1個基因。這些突變都能使擬南芥的葉片表現(xiàn)為鋸齒狀邊緣。利

用上述突變培育成6個不同純合突變體①?⑥,每個突變體只有1種隱性突變。不考慮其他突變,根據(jù)表中

的雜交實驗結果,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雜交組合子代葉片邊緣

①X②光滑形

①X③鋸齒狀

①X④鋸齒狀

①X⑤光滑形

②X⑥鋸齒狀

A.②和③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B.③和④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鋸齒狀

C.②和⑤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D.④和⑤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

19.(2022?山東?高考真題)家蠅丫染色體由于某種影響斷成兩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體獲得

XY,個體,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丟失。含s基因的家蠅發(fā)育為雄性,只含一條X染色體的雌蠅胚胎致死,其

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蠅體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對黑色基因m為完全顯性。如圖所

示的兩親本雜交獲得F1,從F1開始逐代隨機交配獲得艮。不考慮交換和其他突變,關于F1至Fn,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A.所有個體均可由體色判斷性別B.各代均無基因型為MM的個體

C.雄性個體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D.雌性個體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20.(2022?山東?高考真題)某兩性花二倍體植物的花色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無控

制色素合成的功能?;駼控制紅色,b控制藍色?;?不影響上述2對基因的功能,但i純合的個體為

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基因型為A_B_I一和A_bbl_的個體分別表現(xiàn)紫紅色花和靛

藍色花?,F(xiàn)有該植物的3個不同純種品系甲、乙、丙,它們的花色分別為靛藍色、白色和紅色。不考慮突

變,根據(jù)表中雜交結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雜交組合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

甲X乙紫紅色紫紅色:靛藍色:白色=9:3:4

乙X丙紫紅色紫紅色:紅色:白色=9:3:4

A.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2測交,可確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狀的基因型

B.讓表中所有F2的紫紅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1/6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4,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種

D.若甲與丙雜交所得Fi自交,則F2表型比例為9紫紅色:3靛藍色:3紅色:1藍色

21.(2022甲卷.全國.高考真題)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頂端長雄花

序,葉腋長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異株植物。玉米的性別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

顯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顯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個體為雌株。現(xiàn)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

丙(雌株)、T(雄株)4種純合體玉米植株。回答下列問題。

(1)若以甲為母本、丁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需進行人工傳粉,具體做法是=

(2)乙和丁雜交,F(xiàn)i全部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Fi自交,F(xiàn)2中雌株所占比例為,F?中雄株的基因型

是;在F2的雌株中,與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o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為了確定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某研究

人員將糯玉米純合體與非糯玉米純合體(兩種玉米均為雌雄同株)間行種植進行實驗,果穗成熟后依據(jù)果

穗上籽粒的性狀,可判斷糯與非糯的顯隱性。若糯是顯性,則實驗結果是;若非糯是顯性,

則實驗結果是o

22.(2022?全國乙卷?高考真題)某種植物的花色有白、紅和紫三種,花的顏色由花瓣中色素決定,色素的

合成途徑是:白色'紅色'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

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回答下列問題。

(1)現(xiàn)有紫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與紅花雜合體植株雜交,子代植株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子代中紅

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子代白花植株中純合體占的比例為o

(2)已知白花純合體的基因型有2種。現(xiàn)有1株白花純合體植株甲,若要通過雜交實驗(要求選用1種純合

體親本與植株甲只進行1次雜交)來確定其基因型,請寫出選用的親本基因型、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23.(2022?廣東?高考真題)《詩經(jīng)》以“蠶月條?!泵枥L了古人種桑養(yǎng)蠶的勞動畫面,《天工開物》中“今寒家

有將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種”,表明我國勞動人民早已擁有利用雜交手段培有蠶種的智慧,現(xiàn)代生物技術

應用于蠶桑的遺傳育種,更為這歷史悠久的產(chǎn)業(yè)增添了新的活力?;卮鹣铝袉栴}:

(1)自然條件下蠶采食桑葉時,桑葉會合成蛋白醇抑制劑以抵御蠶的采食,蠶則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

制劑的作用。桑與蠶相互作用并不斷演化的過程稱為。

(2)家蠶的虎斑對非虎斑、黃繭對白繭、敏感對抗軟化病為顯性,三對性狀均受常染色體上的單基因控制且

獨立遺傳?,F(xiàn)有上述三對基因均雜合的親本雜交,Fi中虎斑、白繭、抗軟化病的家蠶比例是

若上述雜交親本有8對,每只雌蠶平均產(chǎn)卵400枚,理論上可獲得只虎斑、白繭、抗軟

化病的純合家蠶,用于留種。

(3)研究小組了解到:①雄蠶產(chǎn)絲量高于雌蠶;②家蠶的性別決定為ZW型;③卵殼的黑色(B)和白色(b)

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控制;④黑殼卵經(jīng)射線照射后攜帶B基因的染色體片段可轉移到其他染色體上且

能正常表達。為達到基于卵殼顏色實現(xiàn)持續(xù)分離雌雄,滿足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對雄蠶需求的目的,該小組設計了

一個誘變育種的方案。下圖為方案實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結果。

輻射誘變黑殼卵(Bb)

孵化后#選雌蠶為親本

與雄蠶(bb)雜交

產(chǎn)卵(黑殼卵、白殼卵均有)

選留黑殼卵、孵化

統(tǒng)計雌雄家蠶的數(shù)目

統(tǒng)計多組實驗結果后,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組別家蠶的性別比例與I組相近,有兩組(IkIII)的性別比例非常特殊。

綜合以上信息進行分析:

①I組所得雌蠶的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染色體上。

②將II組所得雌蠶與白殼卵雄蠶(bb)雜交,子代中雌蠶的基因型是(如存在基因缺失,

亦用b表示)。這種雜交模式可持續(xù)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中,其優(yōu)勢是可在卵期通過卵殼顏色篩選即可達到分離

雌雄的目的。

③盡管III組所得黑殼卵全部發(fā)育成雄蠶,但其后代仍無法實現(xiàn)持續(xù)分離雌雄,不能滿足生產(chǎn)需求,請簡要

說明理由o

24.(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題)果蠅的正常眼和星眼受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受等位基因B、

b控制其中1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為進一步研究遺傳機制,以純合個體為材料進行了雜交實驗,各組合

重復多次,結果如下表。

雜交組合PFi

?d$3

甲星眼正常翅正常眼小翅星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

乙正常眼小翅星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星眼小翅

丙正常眼小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小翅

回答下列問題:

(1)綜合考慮A、a和B、b兩對基因,它們的遺傳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中的o組合甲中母本的基

因型為=果蠅的發(fā)育過程包括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雜交實驗中,為避免影響實

驗結果的統(tǒng)計,在子代處于蛹期時將親本=

(2)若組合乙Fi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獲得F2,則F2中星眼小翅雌果蠅占0果蠅的性染色體數(shù)目

異??捎绊懶詣e,如XYY或X0為雄性,XXY為雌性。若發(fā)現(xiàn)組合甲F,中有1只非整倍體星眼小翅雄果

蠅,原因是母本產(chǎn)生了不含的配子。

(3)若有一個由星眼正常翅雌、雄果蠅和正常眼小翅雌、雄果蠅組成的群體,群體中個體均為純合子。該群

體中的雌雄果蠅為親本,隨機交配產(chǎn)生Fi,Fi中正常眼小翅雌果蠅占21/200、星眼小翅雄果蠅占49/200,

則可推知親本雄果蠅中星眼正常翅占O

(4)寫出以組合丙Fi的雌雄果蠅為親本雜交的遺傳圖解。o

25.(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題)某種昆蟲野生型為黑體圓翅,現(xiàn)有3個純合突變品系,分別為黑體鋸翅、

灰體圓翅和黃體圓翅。其中體色由復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為研究突變及其

遺傳機理,用純合突變品系和野生型進行了基因測序與雜交實驗?;卮鹣铝袉栴}:

(1)基因測序結果表明,3個突變品系與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個基因位點發(fā)生了突變,并且與野生型對應的

基因相比,基因長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變最可能是由基因中堿基對發(fā)生___________導致。

(2)研究體色遺傳機制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PFiF2

雜交組合

?3?6?6

I黑體黃體黃體黃體3黃體:1黑體3黃體:1黑體

II灰體黑體灰體灰體3灰體:1黑體3灰體:1黑體

III灰體黃體灰體灰體3灰體:1黃體3灰體:1黃體

注:表中親代所有個體均為圓翅純合子。

根據(jù)實驗結果推測,控制體色的基因Ai(黑體)、A2(灰體)和A3(黃體)的顯隱性關系為(顯

性對隱性用"/表示),體色基因的遺傳遵循定律。

(3)研究體色與翅形遺傳關系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雜交PFiF2

組合?3?3?

灰體黑體灰體灰體3灰體圓翅:1黑體圓翅:3灰

IV6灰體圓翅:2黑體圓翅

圓翅鋸翅圓翅圓翅體鋸翅:1黑體鋸翅

黑體灰體灰體灰體3灰體圓翅:1黑體圓翅:3灰3灰體圓翅:1黑體圓翅:3灰

V

鋸翅圓翅圓翅鋸翅體鋸翅:1黑體鋸翅體鋸翅:1黑體鋸翅

根據(jù)實驗結果推測,鋸翅性狀的謾:傳方式是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O

(4)若選擇雜交m的F2中所有灰體圓翅雄蟲和雜交V的F2中所有灰體圓翅雌蟲隨機交配,理論上子代表現(xiàn)型

有種,其中所占比例為2/9的表現(xiàn)型有哪幾種?o

(5)用遺傳圖解表示黑體鋸翅雌蟲與雜交III的Fi中灰體圓翅雄蟲的雜交過程。

R2021年高考真題》

26.(2021年湖北高考真題)甲、乙、丙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純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種,甲分別與乙、丙雜交

產(chǎn)生Fi,Fi自交產(chǎn)生F2,結果如表。

組別雜交組合

FiF2

1甲X乙紅色籽粒901紅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甲X丙紅色籽粒630紅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根據(jù)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乙與丙雜交,F(xiàn)i全部為紅色籽粒,則F2玉米籽粒性狀比為9紅色:7白色

B.若乙與丙雜交,F(xiàn)i全部為紅色籽粒,則玉米籽粒顏色可由三對基因控制

C.組1中的Fi與甲雜交所產(chǎn)生玉米籽粒性狀比為3紅色:1白色

D.組2中的Fi與丙雜交所產(chǎn)生玉米籽粒性狀比為1紅色:1白色

27.(2021.6月浙江高考真題)某玉米植株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YR:Yr:yR:yr=l:1:1:1。若該

個體自交,其Fi中基因型為YyRR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A.1/16B.1/8C.1/4D.1/2

28.(2021遼寧高考真題)水稻為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花為兩性花?,F(xiàn)有四個水稻淺綠葉突變體W、X、

丫、Z,這些突變體的淺綠葉性狀均為單基因隱性突變(顯性基因突變?yōu)殡[性基因)導致。回答下列問題:

(D進行水稻雜交實驗時,應首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并套上紙袋。若將W與野生

型純合綠葉水稻雜交,F(xiàn)i自交,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o

(2)為判斷這四個突變體所含的淺綠葉基因之間的位置關系,育種人員進行了雜交實驗,雜交組合及Fi葉色

見下表。

實驗分組母本父本Fi葉色

第1組WX淺綠

第2組WY綠

第3組WZ綠

第4組XY綠

第5組XZ綠

第6組YZ綠

實驗結果表明,W的淺綠葉基因與突變體的淺綠葉基因?qū)儆诜堑任换?。為進一步判斷X、丫、

Z的淺綠葉基因是否在同一對染色體上,育種人員將第4、5、6三組實驗的Fi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F2的表現(xiàn)

型及比例。不考慮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互換,預測如下兩種情況將出現(xiàn)的結果:

①若突變體X、Y、Z的淺綠葉基因均在同一對染色體上,結果為。

②若突變體X、丫的淺綠葉基因在同一對染色體上,Z的淺綠葉基因在另外一對染色體上,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