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素養(yǎng)評價: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_第1頁
課時素養(yǎng)評價: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_第2頁
課時素養(yǎng)評價: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_第3頁
課時素養(yǎng)評價: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_第4頁
課時素養(yǎng)評價: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課時素養(yǎng)評價五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25分鐘·6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的含義是指 ()A.實現私營企業(yè)的國有化B.實現農業(yè)的集體化C.實現手工業(yè)的合作化D.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解析】選D?!耙换摹敝械摹耙换笔侵笇崿F社會主義工業(yè)化,D正確;其余選項不符合題意。2.“到1956年底,在全國共建立75.6萬個合作社。入社農戶達96.3%,農業(yè)合作化在全國基本實現……”以上內容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 B.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C.手工業(yè)的合作化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析】選B。農業(yè)合作化是我國對農業(yè)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B正確;A錯誤,土地改革在1952年完成;C錯誤,實現手工業(yè)的合作化是從1958年開始的;D錯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改革開放時期的政策。3.下面為我國1953—1956年農業(yè)總產值示意圖,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開展了 ()A.土地改革 B.農業(yè)合作化運動C.“大躍進” D.人民公社化運動【解析】選B。從圖中可以看出1953—1956年我國農業(yè)總產值逐年提高,根據時間判斷這主要得益于農業(yè)合作化運動,B正確。【補償訓練】河南安陽一個村支部書記表示:“我是共產黨員,家里再困難,三天不吃飯,也要領導大家把社辦下去,絕不向困難低頭?!蹦阒浪f的“社”是指()A.農業(yè)生產合作社B.股份制企業(yè)C.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D.文革小組【解析】選A。本題考查國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農業(yè)進行改造的方式是建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的道路,A符合題意。4.同仁堂是馳名中外的商標品牌。如果你要考察當年有關其公私合營的概況,你必須查閱哪一階段的歷史資料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解析】選A。公私合營是在“三大改造”期間,時間是1953年—1956年,A符合要求;其余時間與公私合營時間不符。5.流行語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現實的反映,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語中反映了三大改造時期史實的是 ()①“公私合營”“改造”②“網蟲”“一帶一路”③“開國大典”“站起來”④“合作化”“社會主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選D。①④反映了三大改造時期歷史史實;“網蟲”“一帶一路”等概念均是當前出現的新名詞,②不符合題意;“開國大典”“站起來”是在三大改造之前,③不符合題意?!局R拓展】公私合營,是我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全行業(yè)的公私合營是指整個行業(yè)實行公私合營,企業(yè)的生產資料歸國家支配,資本家對企業(yè)的資產按固定的利率領取定息,年息為5%。即有代價地把剝削階級的生產資料收歸國有,這種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chuàng)舉。6.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革命完成C.“一五計劃”完成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析】選A。1956年年底,我國完成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正確。7.“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個體的農業(yè)經濟和手工業(yè)經濟,是可能和必須謹慎地、逐步地而又積極地引導它們向著現代化和集體化的方向發(fā)展的,任其自流的觀點是錯誤的?!被谶@種認識,新中國實行了 ()A.土地改革 B.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析】選B。根據材料中“個體的農業(yè)經濟和手工業(yè)經濟……向著現代化和集體化的方向發(fā)展”可知,其是1953年~1956年為適應國家工業(yè)化的要求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B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實行的是農民土地私有制,A錯誤。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所有制形式都是公有制,C、D錯誤。8.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遵義會議 D.開國大典【解析】選B。從材料中“1956年4月25日”的信息可知,需要選擇的事件應該出現在1956年4月以后,中共八大召開的時間是19569.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的歷史事件是 ()A.中共八大B.社會主義改造完成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整風運動【解析】選A。1956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八次代表大會,分析了國內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成為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開端。10.黨的八大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方面的重大貢獻是 ()A.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指導地位B.提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來C.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D.對當時我國的主要矛盾及黨的主要任務的分析基本是正確的【解析】選D。黨的八大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建立,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yè)化,D符合題意。A是黨的七大的貢獻;B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C是黨的八大前提出的。二、非選擇題(共15分)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兩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國社會經濟結構和國民經濟面貌已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鐣髁x改造的任務,已經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產關系這種根本的變化,為我國社會生產力開辟了迅速發(fā)展的道路。材料二我國1952年鋼產量135萬噸,發(fā)電量72.6億度,煤炭6649萬噸,原油43.6萬噸,棉布38.3億公尺。1957年鋼產量535萬噸,發(fā)電量193億度,煤炭13000萬噸,原油146萬噸,棉布50.5億公尺。1957年比1952年鋼增長296%,發(fā)電量增長166%,煤炭增長96%,原油增長235%,棉布增長——以上材料均選自1959年(1)請列舉出兩個當時建立,并長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企業(yè)名稱。(6分)(2)你認為依據材料二的內容能夠證明材料一中的哪些歷史結論?(9分)【解析】第(1)問需要結合時間背景來考慮。我國在“一五”計劃中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目標,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如至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企業(yè)有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鞍山鋼鐵公司等;第(2)問需要結合材料一提到的完成“一五”計劃目標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出現的變化。答案:(1)至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企業(yè)有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鞍山鋼鐵公司。(2)①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②我國社會經濟結構和國民經濟面貌發(fā)生重大變化。③三大改造完成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20分鐘·3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10分)12.解讀表格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出現下表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年份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公私合營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全民所有制經濟195271.8%6.9%0.7%1.5%19.1%19567.1%07.3%53.4%32.2%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行C.“一五”計劃的完成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解析】選A。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實行公私合營后,集體經濟和全民所有制經濟得到全面發(fā)展,A正確;B、D與材料主旨內容不符;C不符合這一階段的特征、歷史事實。13.1956年,黨的八大分析了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 ()A.要以階級斗爭為綱B.要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C.要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D.實現國家工業(yè)化的正確路線【解析】選C。黨的八大分析了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要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C正確;其余選項與材料主旨內容不符。二、非選擇題(共25分)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將是我國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的第一年?!薄肮I(yè)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因此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1953年元旦社論材料二這次大會規(guī)定了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1)根據材料一,指出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黨和政府為實現這個“最高利益”而編制的建設規(guī)劃叫什么?(10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這次大會”是指哪次大會?這次大會召開的貢獻和意義是什么?(15分)【解析】第(1)問可以依據材料中的時間1953年得知,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編制和實施階段,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因此,這里的“最高利益”是工業(yè)化;第(2)問中提到會議的主要任務提出集中力量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