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地理模擬題17一、單項選擇題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奧爾松的中國北極黃河站(78°55'N,11°56'E),中國大學生北極科考團迎來極夜后首次日出。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
科(江南博哥)考團拍攝日出照片時,當地地方時和拍攝方向約是______。A.0時
正北B.6時
正東C.12時
正南D.18時
正西正確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這是極夜后首次日出,出現在一天中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時候,即正午12點左右,日出方向為正南。
2.
推測該年北極黃河站極晝開始的時間是______。A.3月31日前后B.6月11日前后C.7月3日前后D.9月12日前后正確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黃河站從3月9日極夜結束,到春分3月21日晝夜等長,中間需12天。因此由晝夜等長到極晝開始同樣需要12天,也就是4月2日左右極晝開始,與3月31日前后最接近。
3.
夏至日,北極黃河站的觀測者觀測到的最小太陽高度約為______。A.0°B.12.5°C.22°D.34.5°正確答案:B[解析]夏至日,黃河站出現極晝,最小太陽高度為0時的太陽高度。夏至太陽直射緯度為23.5°N,黃河站緯度為79°N,所以黃河站0時的太陽高度=90°-(90°-23.5°)-(90°-79°),可得為12.5°。
讀城市中心與郊區(qū)垂直(H)方向上的氣壓(P)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4.
根據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城郊之間正確的環(huán)流方向是______。A.E→F→H→G→EB.E→G→H→F→EC.G→E→F→H→GD.G→E→H→F→G正確答案:B[解析]城市中心區(qū)為熱島,溫度高,氣流上升,近地而為低壓,高空形成高壓,所以垂直方向上氣壓差異?。唤紖^(qū)氣溫低,近地面形成高壓,高空形成低壓,所以垂直方向上氣壓差異大。所以G為市中心近地面,E為郊區(qū)近地面,熱力環(huán)流的流向為E→G→H→F→E。
5.
在上圖所表示的高度范圍內,下圖中正確表示城郊之間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差(Dn)的是______。
A.
B.
C.
D.正確答案:D[解析]隨海拔升高,水平方向上的氣壓差先減小后增大。
下圖為某年1月19日中央氣象臺發(fā)布的當月20~23日降水量預報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6.
下列城市中,從20日到22日天氣由雨轉雪的是______。A.西安B.合肥C.廣州D.長沙正確答案:D[解析]由圖中的雨雪分界線可知,從20日到22日南雨轉雪的城市為長沙。
7.
形成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從20日到23日雨雪過程的天氣系統是______。A.冷鋒B.暖鋒C.反氣旋D.江淮靜止鋒正確答案:A[解析]1月份亞洲高壓強盛,冷空氣南下,造成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此時的天氣系統為冷鋒,故選A項。
讀“水庫蓄洪功能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8.
隨著水庫中泥沙淤積不斷增多,a、b的變化為______。A.a延長,b增大B.a縮短,b增大C.a縮短,b減小D.a延長,b減小正確答案:C[解析]水庫泥沙淤積量增加,導致水庫容量減小,洪峰提前到來且流量變大,所以a縮短,b減小。
9.
若在我國某大型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以調洪蓄洪功能為主的水庫,則該河______。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運能力增強B.防洪標準降低C.下游流量季節(jié)性變化增大D.三角洲面積增速加快正確答案:A[解析]水庫在洪水期蓄水,河流下游流量減??;枯水期放水,下游流量增大,流水的搬運能力增強,因此修建水庫后河流下游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減小。修建水庫使得河流下游水量減少,泥沙含量減少,海水侵蝕增強,三角洲面積增速減緩。水庫的蓄洪作用提高了防洪標準。
離堆山,又稱“曲流環(huán)繞島”,指被廢棄的河曲所環(huán)繞的孤立山丘。它曾是深切河曲未裁彎前的凸岸陸地。下圖中甲、乙、丙、丁四處大體體現了離堆山形成的不同階段。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0.
下列排序符合離堆山發(fā)育過程的是______。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甲—丙—丁D.乙—丙—甲—乙正確答案:B[解析]河流深切形成凸岸高地,由于河流不斷地侵蝕,河流凸岸的彎曲程度越來越大,最后河流“截彎取直”便留下了離堆山。符合這一過程的是甲—丙—丁—乙,故選B項。
11.
形成離堆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A.地殼運動B.巖漿活動C.河流侵蝕D.風力沉積正確答案:C[解析]離堆山是巖石經曲流下切侵蝕作用之后,河流裁彎取直形成的,所以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侵蝕。
下圖為我國某山地植被帶垂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2.
圖中甲帶是______。A.山地草原帶B.山地針葉林帶C.山地常綠闊葉林帶D.山地落葉闊葉林帶正確答案:B[解析]從圖中可看出,在山地垂直帶的分布中,甲帶位于山地針闊混交林帶和高山灌叢帶之間,最可能是山地針葉林帶。
13.
圖中山地______。A.各植被帶間有明確的分界線B.植被帶間的分界線隨季節(jié)變化C.可能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qū)D.植被帶更替以水分變化為基礎正確答案:C[解析]山地各植被帶間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且植被帶間的分界線是比較穩(wěn)定的。山地植被帶的更替是以水熱變化為基礎的。由圖可推測該山地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可能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qū)。
下圖為“某年我國部分地區(qū)城鄉(xiāng)65歲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總人口比重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4.
城鄉(xiāng)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______。A.東部超大城市的城鎮(zhèn)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區(qū)的城鄉(xiāng)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全國各地區(qū)均已進入老齡化階段D.東北地區(qū)農村老齡化現象比城市明顯正確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東部超大城市上海、北京、天津的城鎮(zhèn)老年人口比重較高,排名前列,A項正確。大部分中西部地區(qū)的農村老年人口占比較高,而城市老年人口占比較低,B項錯誤。青海、新疆等地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未達到7%,沒有進入老齡化階段,C項錯誤。東北三省的城鎮(zhèn)老年人口比農村老年人口占比高,城市老齡化現象比農村明顯,D項錯誤。
15.
影響貴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農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______。A.人口出生率B.人口遷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正確答案:B[解析]貴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由于中青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老人多留守農村,導致農村老年人口占比高。因此可知人口遷移是影響貴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農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
下圖為某城市房價等值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6.
圖中房價最可能相等的地方是______。A.甲、乙B.乙、戊C.乙、丙D.甲、丙正確答案:C[解析]從房價等值線圖中可得,房價甲地>6000,5000<乙地<6000,5000<丙地<6000,丁地<4000,戊<4000,所以乙地和丙地房價可能相等。
17.
從環(huán)境效益的角度考慮,若在丁處布局印染廠主要是因為其______。A.距市中心較遠B.地處盛行風的下風向C.位于河流下流D.房價較低正確答案:C[解析]印染廠會產生大量污水,為了減小對市區(qū)環(huán)境的影響,應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18.
若乙處為新開樓盤,下列廣告詞中,能反映其優(yōu)美自然環(huán)境的是______。A.毗鄰大學,學術氛圍濃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達C.視野開闊,俯瞰全城D.絕版水岸名邸,上風上水正確答案:D[解析]A、B、C三項分別反映的是學術氛圍、交通和地勢情況,只有D項說明了乙地位于河流沿岸,且位于河流上游和盛行風的上風向,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
19.
若戊地適宜建造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影響該決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A.土地價格B.地租支付力C.交通條件D.土地利用效益正確答案:A[解析]城市功能分區(qū)主要受地租和交通條件影響。題中戊地房價較低,說明土地價格較低,適宜建造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
2017年9月20日,國土資源部和農業(yè)部召開聯合記者會,宣布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總體完成。全國落實保護面積15.50億畝,其中水田和水澆地面積占劃定面積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劃定面積的88%;城市周邊劃定9740萬畝。通過優(yōu)先確定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把城市周邊圍住,把公路沿線包住。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
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A.摸清耕地分布家底B.保障國家糧食安全C.優(yōu)化農業(yè)生產布局D.統籌我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正確答案:B[解析]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防止任意占用耕地,影響糧食安全。摸清耕地分布家底、優(yōu)化農業(yè)生產布局、統籌我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不是主要目的。
21.
城市周邊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有利于______。A.保證城市農副產品的供應B.限制農業(yè)人口遷入城市C.限制城市用地無限無序擴張D.促進都市農業(yè)健康發(fā)展正確答案:C[解析]國家城市發(fā)展的政策是禁止亂占耕地。城市周邊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有利于限制城市用地無序擴張?;巨r田發(fā)展糧食生產,不能保證城市的副產品供應。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與農業(yè)人口遷入城市無關,利于促進郊區(qū)農業(yè)健康發(fā)展。
22.
我國永久基本農田面積最大的區(qū)域位于______地區(qū)。A.南方B.北方C.西北D.青藏高原正確答案:B[解析]我國永久基本農田面積最大的區(qū)域,應是平原面積廣闊的區(qū)域。北方地區(qū)有華北平原、東北平原,耕地面積廣,因此永久基本農田面積最大的區(qū)域可能位于北方地區(qū)。南方低山丘陵分布廣,平原面積小。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自然條件較為惡劣,不是基本農田的主要分布區(qū)。
下圖為某地區(qū)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23.
以下圖層組合最適合用遙感(RS)技術獲取信息的是______。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正確答案:A[解析]遙感是利用地面上不同物體的電磁波信息來區(qū)分地表物體的,所以適合用遙感來獲取的信息都是地表物體,如居民點、水系、地形等。
24.
進行農業(yè)適宜性評價可以利用的圖層組合是______。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正確答案:C[解析]某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需要考慮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需要疊加的圖層是②③④⑥。
25.
諺語《九九歌》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述地區(qū)______。A.水稻種植業(yè)發(fā)達B.冬寒夏熱,四季分明C.內河航運能力強D.多沙塵暴、臺風災害正確答案:B[解析]由諺語可知,該地區(qū)冬季出現結冰現象,為北方地區(qū),所以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受臺風影響小。水稻種植業(yè)和內河航運發(fā)達的是南方地區(qū)。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4分)1.
簡述對《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解。正確答案:地理課程著眼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重視校內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著力拓展學習空間,倡導多樣的地理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
①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功能。
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根據調查可知,現在一個學生在課堂所學到的學科知識只占到其所擁有的整個該學科知識的60%的份額,甚至還要低。開放的社會、開放的課程,已經使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從過去的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學習狀態(tài)從“被動地接受”變?yōu)椤爸鲃拥靥骄俊?,學習源泉從“單一課本”到“多種渠道”,知識視野從狹窄變?yōu)殚_闊。“見多”才能“識廣”,當我們的學生真正開始自覺汲取現代地理科學精華作為養(yǎng)料的時候,一個活躍的、負責任的、會生活的公民的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就為期不遠。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放的地理課程激活了學生思維的靈感和靈氣,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的沖動和欲望,使地理知識變得有趣,使地理重歸于生活。
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由于開放式的地理課程表現形式多樣,活動內容豐富,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每個學生學習的需要。
②開放式地理課程的具體表現。
地理課程的開放性表現為課程內容的開放性、課程目標的開放性、課程形態(tài)的開放性、課程實施的開放性、課程資源的開放性。
2.
繪制出我國溫度帶的分布狀況簡圖,簡要分析各溫度帶對應的范圍以及主要農作物和熟制。正確答案:溫度帶范圍熟制和主要農作物熱帶臺、粵、滇的南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qū))一年三熟。我國熱帶作物和熱帶經濟林的重要產區(qū),生產甘蔗、橡膠等亞熱帶秦淮一線以南的大部分地區(qū),青藏高原以東一年兩熟到三熟。我國水稻、油菜及亞熱帶水果、經濟林的重要產區(qū)暖溫帶秦淮一線以北,包括山東全省和陜、晉、冀等省的大部分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我國冬小麥、玉米、谷子及溫帶水果(蘋果、梨、葡萄等)的主產區(qū)中溫帶東三省和內蒙古的絕大部分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春小麥、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等寒溫帶黑、內蒙古的最北部一年一熟。以生長期較短的早熟作物為主,如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高原氣候區(qū)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青稞等,發(fā)展高寒農業(yè)、河谷農業(yè)和陽光農業(yè)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52分)材料一
漢唐時期的北方“絲綢之路”主要經過水草豐美的歐亞草原,沿線有許多古文明中心,是東、西方物資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來逐漸衰落。
材料二
古代和現代“絲綢之路”示意圖(下圖)。
問題:1.
從地理環(huán)境變化的角度,說明北方古“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正確答案: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沿線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
由高速鐵路和公路運輸、管道運輸、海上運輸、航空運輸、光纜信息傳輸等組成的新“絲綢之路”,體現出地域聯系方式的哪些發(fā)展趨勢?正確答案:網絡化;綜合化(立體化、多樣化);高速化;專業(yè)化;大型化(規(guī)?;?。(答出3點即可)
3.
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我國西部一些城市作為新“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jié)點,將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這些城市應如何適應這種變化?正確答案:發(fā)展外向型經濟;提升對外服務功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材料:
對如何突破“居民和聚落”的教學重難點,王老師做了如下處理:
(1)從教材中的“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得出不同階段人口增長速度不一樣,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是難點,學生此類知識基礎不夠。若換成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的動畫,學生從動畫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不同階段人口增長的速度。
(2)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如何?可以利用圖片疊加的方法來突破,用世界人口分布圖分別與帶有緯線的空白地圖、世界地形圖、早期工農業(yè)分布圖相疊加,從而找到人口稠密地區(qū)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和平原地區(qū)的規(guī)律。這些地區(qū)地勢相對平坦,熱量充足,水網密集,經濟發(fā)達,自然條件優(yōu)越。
(3)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qū)環(huán)境如何?可以這樣做,首先將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qū)圈出,接著追問,這些地區(qū)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是什么。本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自主查找各個人口稀疏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然后歸納出人口稀疏地區(qū)的分布規(guī)律及原因。
(4)新課標對于宗教知識學習的要求是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qū),而教材沒有提供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區(qū),因此,師生可以從網絡上找到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圖,通過讀圖說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區(qū)。接著探討問題——人種有無優(yōu)劣之分??勺寣W生自己利用網絡查找答案,在活動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種觀,反對種族歧視。
(5)談論聚落形成和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時,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查找影響城市、鄉(xiāng)村聚落的因素,結合已經學過的自然因素,嘗試分析聚落形成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進而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問題:4.
結合教育心理學理論和課標理念分析王老師對教材和教學處理的適宜性。正確答案:①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從教材中“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得出不同階段人口增長速度不一樣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是難點,學生此類知識基礎不夠。王老師將圖片換成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的動畫,學生從動畫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不同階段人口增長的速度。
②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應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從事物和現象中去發(fā)現原理,這是構成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學不再是傳遞客觀而確定的現成知識,而是激發(fā)學生原有的相關知識經驗促進知識的生長,促進知識重新組織、轉化和創(chuàng)新。對于宗教的學習,王老師讓學生自己利用網絡查找答案,在活動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種觀,反對種族歧視;在談論聚落形成和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時,讓學生自己利用網絡查找影響城市、鄉(xiāng)村聚落的因素,結合已經學過的自然因素,嘗試分析聚落形成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③新課標理念強調“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王老師讓學生利用網絡自主查找各個人口稀疏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然后歸納出人口稀疏地區(qū)的分布規(guī)律及原因;讓學生自己利用網絡查找答案,在活動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種觀,反對種族歧視;利用網絡查找影響城市、鄉(xiāng)村聚落的因素,結合已經學過的自然因素,嘗試分析聚落形成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等均體現了這種理念。
5.
談談你對該部分教材內容處理的意見。正確答案:王老師對這部分教材內容的處理較為合理,使教材中的知識點得到了較好的呈現,鍛煉了學生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但是,王老師對教材內容的結構處理得不夠恰當,知識過于零散,沒有將這部分知識結構化,使學生“見樹不見林”,無法掌握知識結構。
材料:
下面為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材(人教版)“現代化的畜牧業(yè)”片段。
現代化的畜牧業(yè)
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他們的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
歐洲人的這種飲食結構與這里發(fā)達的畜牧業(yè)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圖)。
歐洲人飲食結構深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
問題:6.
教材“現代化的畜牧業(yè)”中以歐洲某地一家人的就餐情境圖像作為學習情境,請說明該情境教學的功能。正確答案:①教學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化和形象化。
②教學情境體現了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統一。
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保護學生的樂學情緒。
總之,創(chuàng)設適合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科學和藝術結合起來,使課堂生動、活潑。
7.
完成“歐洲西部畜牧業(yè)與歐洲人的飲食結構”的地理邏輯關系圖。正確答案:
8.
問題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整合相關學習內容,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協同合作,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的思維方式,建立與問題相關的知識結構,并由表及里、層次清晰地分析問題,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1)(2)基礎上,運用問題式教學對“歐洲西部畜牧業(yè)發(fā)達”進行教學設計。
要求:①設計該教學內容的教學流程并說明設計意圖;②設計能夠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特點。正確答案:【創(chuàng)設情境】歐洲西部居民的餐桌
教師:這是陽陽拍攝的一組照片,你覺得歐洲西部居民餐桌上的食物,跟我們比什么種類食物居多?
學生回答預設:肉乳產品多。
教師:俗話說“飲食知農業(yè)”。這與當地的農業(yè)結構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常見的農業(yè)部門有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林業(yè)和漁業(yè)。根據歐洲居民餐桌上的食物,我們可以推知歐洲西部哪個農業(yè)部門發(fā)達?
學生回答預設:畜牧業(yè)。
設計意圖:采用情境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化和形象化,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地理課堂。
【問題探究】歐洲西部畜牧業(yè)發(fā)達的原因
教師:同學們,根據以前所學的地理知識,你認為農業(yè)發(fā)展主要與自然環(huán)境中的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回答預設:氣候和地形。
教師:下面我們就分別探究氣候和地形對歐洲西部農業(yè)的影響。
①氣候與農業(yè)
教師:請大家閱讀歐洲西部農業(yè)分布圖和歐洲西部氣候分布圖,思考:
a.歐洲西部的畜牧業(yè)主要分布在什么氣候區(qū)內?
b.結合課本圖,你能描述該氣候的分布范圍嗎?
學生回答預設:畜牧業(yè)主要分布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主要分布在挪威沿海、瑞典南部、大不列顛群島、愛爾蘭島和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等國的西部。
教師:結合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并從農作物生長需要的光照、熱量、水分三個方面來分析該氣候對農業(yè)的影響。
學生分組討論并回答。
教師總結:由此可見,溫帶海洋性氣候為本區(qū)畜牧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多汁牧草。
②地形與農業(yè)
學生活動: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完成探究題目。
a.歐洲西部的地形以什么為主?
b.找出歐洲西部的南、中、北部的主要地形區(qū)。
c.歐洲西部地勢特點是什么?
d.這種地勢特點對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范圍有何影Ⅱ向?
學生回答預設:
歐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積廣大。歐洲西部整體上看,地勢低平,海拔較低,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中部有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等地形區(qū)。地勢特點是南北高,中間低。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和山脈的走向,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范圍廣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設計意圖:采用探究法可以提高學生提出地理問題、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水平,使學生從地理現象中獲取地理信息,加工和處理地理信息,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也符合地理新課程標準中倡導的“注重對地理問題的探究”的理念。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24分)閱讀關于“世界的氣候”的圖文資料,按要求完成教學設計任務。
材料一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內容標準要求:“運用氣溫、降水量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量隨時間的變化特點。運用世界氣候分布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p>
材料二
以下方框內是人教版教科書(2012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氣候”的部分內容摘錄。
第四節(jié)
世界的氣候
氣候的地區(qū)差異
我們已經知道,世界各地的氣溫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以及氣溫和降水的變化差異很大。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不同地區(qū)的氣溫和降水情況不一樣,氣候就很不相同。世界上有的地區(qū)終年炎熱多雨;有的地區(qū)長冬無夏,終年寒冷;有的地區(qū)干旱少雨;有的地區(qū)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夏季炎熱,雨水集中。根據各地氣候的差異,人們將氣候分為不同類型。
讀圖分析氣候的地區(qū)差異
閱讀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可以認識一個地區(qū)的氣候特點。下圖顯示了閱讀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的一般方法(圖1)。
圖1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
按圖1提示的方法,比較圖2中溫帶大陸西岸的A地與大陸東岸的B地的氣候差異。
圖2A、B兩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
要求:1.
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正確答案:[參考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熟知氣候的概念及氣候兩大要素;學會判讀和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
【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填圖等方法熟悉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全球氣候分布和氣候特征的了解,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情感。
2.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科書內容設計本課的教學要點。(包括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想)正確答案:[參考設計]
教學要點: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世界不同地區(qū)的景觀圖,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閩派古琴的歷史、現狀及文獻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育的場館學習環(huán)境測評體系與優(yōu)化機制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產品個性化定制的共享制造資源協同調度優(yōu)化理論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電網信息化系統運維與電力市場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黨政機關會議酒店住宿及會議場地租賃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經營權續(xù)包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個人個人房產買賣合同(含裝修及配套設施)2篇
- 2025年度鋼材行業(yè)投資合作開發(fā)合同
- 2025年個人購房合同(含房屋保險服務)
- 二零二五版南京房地產抵押物拍賣合同4篇
- 海員的營養(yǎng)-1315醫(yī)學營養(yǎng)霍建穎等講解
- 《現代根管治療術》課件
- 肩袖損傷的護理查房課件
- 2023屆北京市順義區(qū)高三二模數學試卷
- 公司差旅費報銷單
- 我國全科醫(yī)生培訓模式
- 2021年上海市楊浦區(qū)初三一模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精校word打印版)
- 八年級上冊英語完形填空、閱讀理解100題含參考答案
- 八年級物理下冊功率課件
- DBJ51-T 188-2022 預拌流態(tài)固化土工程應用技術標準
- 《長津湖》電影賞析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