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_第1頁
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_第2頁
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_第3頁
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_第4頁
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促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情節(jié)內容。了解此篇小說的寫作特點。

2.掌握歸納歸納文言知識。

3.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重點]

1.理清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線索,把握作品主題。

2.整理歸納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一、導語

蟋蟀是一種非常普通的昆蟲,在野外隨處可見,但它的知名度卻比別的昆蟲高很多,在很多經典的文學名篇里都有它的身影。在我國最古老的一本詩集《詩經》當中,就是有《蟋蟀》篇,“蟋蟀在堂,歲聿其莫。"《詩經·豳風·七月》當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人常用昆蟲對氣候變化的反應來表示時序更易,詩人從蟋蟀由野外遷至屋內,寫出天氣漸漸寒涼,在堂就是在宇、在戶、入床下。在堂是對在野而言。蟋蟀本在野地,由野而堂是為了避寒。蟋蟀又叫促織,因為古人特別敏感。認為蟋蟀的叫聲和織布聲相仿,又值深秋,一聽到促織叫聲,婦女就準備冬衣,懷念征人游子,促織在詩歌中充滿溫馨浪漫的,但在蒲松齡的小說《促織》中,一只小小的東西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一個家庭的興衰更迭,悲喜交替。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就是《聊齋》中的名篇《促織》。

二、作者簡介

作者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19歲應童子試,連中縣、府、道的第一名,他是在家上學的那一種,他的父親親自教他,因為他的父親請不起老師。他非常聰明,讀書過目不忘,所以19歲就連中縣、府、道的第一名,但此后屢試不第,擠不進官場。一直到71歲才按例補了一個歲貢生,不是自己考上的,是朝廷看著那些讀書很多年都沒有考取功名的,就給他們一個恩典,允許他們去上學。剛剛補了一個歲貢生,4年以后就去世了。他是怎么去世的呢?“倚窗危坐而卒”,倚著窗,端坐著,去世了。他這一生都是非常不得志,而他一生其實對功名還是很熱衷的,他想要實現自己的價值。蒲松齡在很多的小說里邊都表達了自己在功名方面不得志的一種憤懣和傷感。蒲松齡20歲左右開始創(chuàng)作《聊齋》,40歲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斷有所修改和增補,直到死前為止。

《聊齋志異》中“聊齋”是作者的書齋名,“志異"就是記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誕不經的奇聞異事。書里收集了大量的民間神話傳說,書中極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魚精花妖為題材,正如該書自序所說:“集腋成裘,忘續(xù)明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托如此,亦是悲矣。”至于藝術特色,則誠如魯迅先生說的:“用傳奇之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它代表了我國文言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二、教學過程

1.通讀課文:

(1)自讀要求:

①注意文中字詞的讀音。

②對照注釋逐段通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句子。

③思考:作者以什么為線索展開全文,緊扣線索,用幾個字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簡要歸納段意。

(同學們可以暫停屏幕,借助課本注釋以及古漢語字典通讀全文。這篇文章較長,同學們要一節(jié)節(jié)來疏通課文。)

①注意文中字詞的讀音。

迂訥nè___裨益bì

爇香ruò___翕辟xīpì

掭tiàn___不啻chì

搶呼欲絕qiāng惙然chuò

蹄躈qiào_____龁hé

覘視chān___俾入邑庠bǐxiáng

②對照注釋逐段通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句子。

1).此物故非西產

譯文: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出產的。

這句話非常妙,是相當精彩的一筆。說得特別地好。這句話說得很明確了,既然這個地方沒有促織,那么,小說里有關促織的悲劇就不該發(fā)生在這個地方。因為“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又因為“華陰令欲媚上官”?!坝?是什么?從根本上說,其實就是奴性。因為這些原因沒有蛐蛐的地方偏偏就出現了關于蛐蛐的悲劇,這里頭一下子就有了荒誕的色彩,魔幻現實的色彩。所以,“此物故非西產”這句話非常妙,是相當精彩的一筆。

2).操童子業(yè),久不售。

譯文:從事讀書(意譯:是個讀書人),長期未考中秀才。

“操童子業(yè)”,意思是正在讀書,準備應考。“操……業(yè)”,就是從事……行業(yè)。童子就是童生??婆e時代,對還沒考取秀才的讀書人,不論年紀大小,都稱為“童生"?!笆邸北緛硎恰百u"的意思,把自己“賣”出去,也就是讓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常用引申義,引申為成功,達到,這里指考取。“久不售"指長期沒有考中。

3)為滑胥報充里正役

譯文: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里,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

里正,就是里長。明代的時候,以鄰近的110戶人家為一里。在這里邊呢,會挑選那種家里人口多土地也多的人家的主人來擔任里長,并且這個里長的職務是會輪流更替的,任期滿了后會重新統(tǒng)計人口和土地,重新挑選。里長負責督管這110戶人家的一些事務,包括繳納賦稅啊等等之類,也就是相當于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村長。里長的職務是在官也在民。他自己本身是百姓,但是他在百姓當中又是一個小頭兒,得負責上下的交接,所以成名的工作往往是兩頭受氣的,催繳賦稅,他可能做不到,但是上級那邊呢,他又要交差。

注意,這里使用了一個被動句。當里正,是他自己愿意的嗎?不是。被奸滑的公差把他的名字報上去充當里正,所以他是被動的。

4)唇吻翕辟,不知何詞。

譯文:嘴唇一張一合,不知在說些什么。

唇:嚴格地說,上嘴唇;吻:嚴格地說,下嘴唇;翕辟:一張一合的樣子。很神,既神秘,又神奇,還有點神圣。駝背巫是不可能說話的,即使說了,也不可能聽得懂,——否則他或者她就不是駝背巫。最好的辦法是交代他或者她的動態(tài):上嘴唇和下嘴唇一張一合。這一張一合有內容嗎?沒有,所以,讀者“不知何詞”。

5)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譯文:莫非是指給我捉蟋蟀的地方嗎?

6)又試之雞,果如成言。

譯文:又用雞試探它,果真像成名說的那樣。

7)當其為里正,受撲責時,豈意其至此哉!

譯文:當他充當里正,受到責打的時候,哪里想到他會有這種境遇呢!

③作者以什么為線索展開全文,緊扣線索,用幾個字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簡要歸納段意。

線索是促織。

征促織——覓促織——卜促織——得促織——失促織——化促織——斗促織——獻促織——評促織

《促織》的故事情節(jié)由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部分組成,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自然時間順序記敘。請學生們再次仔細閱讀文章,將文章分一下段落。

起因(第1段):征蟲。

開端(第2段):寫成名因繳不上促織而遭受的痛苦(覓蟲)。

發(fā)展(第3,4段):寫求卜得蟲為成名一家?guī)斫饷摽嚯y的希望(求蟲——得蟲)。

高潮:(第5,6,7段):寫成名失蟲和再得異蟲(失蟲——化蟲——斗蟲)。

結局(第8段):成名因禍得福(獻蟲)。

作者的評語(第9段)是一段評述性的文字,這也是筆記體小說常用的一種形式,通過評語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類似于司馬遷的《史記》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

三、課后作業(yè)

1.朗讀課文,掌握通假字、詞語活用的重點字。

2.預習:翻譯“異史氏曰”一段,并對照課文第1段思考下列問題:

①為了一頭蟋蟀,造成百姓傾家蕩產的罪魁禍首是誰?為什么?

②安排成名發(fā)財致富的結局是否削弱了本文的批判力量?

第二課時

一、鑒賞分析

1.思考:本文的情節(jié)的確曲折跌宕、引人入勝、扣人心弦,懸念一、老實忠厚的成名因交不出合格的蟋蟀,不僅傾家蕩產,而且遍體鱗傷,往后會如何?

懸念二、成名妻子問卜后得到一張畫,它靈驗嗎

懸念三、蟋蟀死,兒癡呆,成名夫婦會走上絕路嗎?

懸念四、好不容易捉到的蟋蟀,卻又那么弱小,會有用嗎?

懸念五、成名的小蟲斗得過“蟹殼青"嗎?

但同學們仔細想想這樣的情節(jié)符合生活真實嗎?小說哪些情節(jié)非常離奇?把這些不符合現實生活實際的情節(jié)找出來。

提示歸納:1)卜促織;2)化促織;3)喜劇性的結尾

成名夫妻由求神問卜得促織——這個情節(jié)提煉了現實生活、舊時人們陷入絕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問卜。但神圖那么靈驗卻是虛幻的。從現在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因此這個情節(jié)是虛幻的。作者虛構這個虛幻情節(jié),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婦實際上已無生路,

魂化蟋蟀則更不可能。但這個虛幻情節(jié)卻有著強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其意圖在于證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蟲去讓皇帝玩賞,這正是鞭笞皇帝視民命如玩小蟲。非但沒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從更高的層次上強化了批判力量。試想,一個九歲孩子,經歷著多么大的肉體和精神折磨,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絕境,更使讀者感到心情沉重。這是大的悲哀。但是這是不是最大的悲哀呢?最大的悲哀是什么?社會體制的不公平,需要喪失生命,甚至喪失人性,扭曲靈魂來獲得生存的機會以及發(fā)達的機會。所以他說這個社會的體制才是最大的悲哀。

結尾的的喜劇結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擺脫厄運,裘馬揚揚也就純屬幻想。但這個情節(jié)卻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讀者讀了,自會聯系當時官場的黑暗現象。作者將人間悲劇化為喜劇,非但沒有削弱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譴責力量,相反蘊含著更為深沉的悲哀,以喜寫悲,叫人開心不起來,反而更讓人覺得沉痛。這里寄托了作者對成名的同情,對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譴責。

我們看一段史料,看看當時的現實生活是怎樣的:

宣宗酷好促織之戲,遣使取之江南,價貴至數十金。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謂駿馬所易,必有異,竊視之,躍出為雞啄食,懼,自縊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自經焉。

(呂毖《明朝小史》)

《野史》是一大悲劇,蒲松齡改寫的《促織》卻是“喜劇”,兩文比較,還有幾處不同:

①《野史》為駿馬來換蟋蟀;

②妻失促織,懼而自縊;

③雞啄食促織;

④夫亦自經。

蒲松齡的高超之處在于想象豐富,在寫作技法上將現實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相結合。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那樣的喜劇形式所暗含隱藏的仍是不可言說的巨大悲劇,因此有人把這樣喜劇的形式悲劇的內核結局比喻為“帶笑的淚"。由上可見,將人間悲劇化為喜劇,非但沒有削弱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譴責力量,相反蘊含著更為深沉的悲哀,以喜寫悲,叫人開心不起來,反而更讓人覺得沉痛。這里寄托了作者對成名的同情,大家有沒有發(fā)現“成名”這個名字的玄機?我們有一句古話是怎么說的?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蒲松齡給主人公取名“成名”,你覺得他寄托了什么樣的意味?成名是個讀書人,蒲松齡希望讀書人能夠怎樣?

他希望讀書人能夠靠著自己的才華和學問獲得自己應有的地位。然而如今呢?成名他獲得榮華富貴的手段,或者說途徑,是什么?是他的兒子“成蟲”了。他的兒子成了蟲,他,才能成名。他不是靠自己的學問,不是靠自己的苦讀,不是靠自己的才華,他是靠兒子的成蟲,這是一個很深的悲哀。對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譴責。

2.思考: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些情節(jié)?

歸納總結:

1)、這些虛構的情節(jié)推動整個故事不斷向前發(fā)展;

2)、以非現實的手法來強有力地揭露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集團的腐敗;

3)、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主旨。

由此可見,作者結尾的虛幻情節(jié),不僅僅是為了表達美好的愿望,也不僅僅是為了引人入勝,更不僅是為了離奇而離奇,而是通過這種曲折離奇,波瀾迭起的情節(jié),來強有力地揭露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從而實現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樣的手法我們以前其實也見過,如《孔雀東南飛》的結尾,還有《梁?!坊墓适?。

二、品讀重點語段,深入感悟心理描寫

1.中國古代小說一般不大重視心理描寫,這篇小說的心理描寫真實細膩,這也是小說寫作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跳讀課文,勾畫出描寫成名心理的詞句。

覓蟲:“憂悶欲死”,“唯思自盡”

得蟲:“大喜"

失蟲:“如被冰雪”“僵臥長愁"

得蟲:“喜而収之”“惴惴恐不當意"

斗蟲:“自增慚怍”“大喜"駭立愕呼”“頓足失色"驚喜”

2.請學生仔細閱讀,從文中選出成名的心理變化的單音節(jié)詞語,填入括號內,并體會心理描寫的妙處和作用。

成名聽說兒子誤斃促織則(怒),得子尸于井則轉而為(悲),見子氣息惙然則轉而為(喜),但顧蟋蟀籠虛則又轉而為(愁)。忽聞門外蟲鳴則既驚且(喜),然見促織短小則認為它(劣);視之,意似良,又轉而為(喜)。將獻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爺意,心中又(恐)。

由怒而悲,由悲而喜,起伏地心理變化深刻地寫出了這小小的促織是如此得牽動著老百姓的心,主宰著人的命運,有力地揭示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官貪吏虐致使百姓的罪惡現實。

3.你能參照第六節(jié)的分析方法,同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