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重點課件_第1頁
內科學重點課件_第2頁
內科學重點課件_第3頁
內科學重點課件_第4頁
內科學重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科學整理

呼吸系統(tǒng)

第三章慢性支氣管炎與COPD

可L簡述慢性支氣管炎的定義及臨床表現

①、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②、臨床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或有喘息。每年發(fā)病持續(xù)3個月或更長時間,22年

③、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病

可2、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

根據咳嗽,咳痰,喘息,每年發(fā)病持續(xù)3個月,連續(xù)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其他有類似癥狀的疾病

不可3、COPD

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是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其氣流受限多

呈進行性發(fā)展

不可4、可以導致持續(xù)氣流受限的疾病有哪些

①、支擴②、肺結核纖維化病變③、嚴重的間質性M疾病

④、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⑤、閉塞性細支氣管炎⑥、哮喘

不可5、證明氣流受限的金指標為

在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EFVl/FVC<0.70,表明存在持續(xù)氣流受限

可6、COPD發(fā)病機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

炎癥機制

尚可7、COPD的臨床表現(癥狀與體征

癥狀:慢性咳嗽(晨間明顯

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性痰

氣短或呼吸困難(逐漸加重,以致在日?;顒由踔列菹r也感到氣短,是標志性癥狀

喘息和胸悶

體征:視診:胸廓前后徑增大,肋間隙增寬,劍突下胸骨下角增寬,稱為桶狀胸,呼吸淺快

觸診:雙側語顫減弱

叩診:肺部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

聽診:兩肺呼吸音減弱,呼氣期延長,部分患者可聞及濕性羅音和干性啰音

不可&COPD的診斷

①、根據吸煙等高危因素史

精品文庫

②、臨床癥狀(咳嗽,咳痰,氣短等,及體征

③、肺功能檢查

④、排除可以引起類似癥狀和肺功能改變的其他疾?。ㄒ?題

可9、COPD的肺功能分級P24

不可10、COPD病情嚴重程度的綜合估計及其主要治療藥物P25

不可11、COPD的并發(fā)癥有哪些

①、慢性呼吸衰竭:慢阻肺急性加重,發(fā)生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出現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現

②、自發(fā)性氣胸:多因肺大皰破裂導致

③、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尚可12、COPD的穩(wěn)定期及急性期治療

穩(wěn)定期

①、勸導患者戒煙,脫離不良環(huán)境

②、支氣管擴張劑:長效短效陽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茶堿類藥

③、糖皮質激素

④、祛痰藥

⑤、長期家庭氧療

急性期:出現超越日常狀況的持續(xù)惡化(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比平時嚴重,咳黃痰)

或者是需要改變基礎的常規(guī)用藥

①、確定加重的原因及病情嚴重程度

②、支氣管擴張劑:同穩(wěn)定期

③、糖皮質激素

④、祛痰劑

⑤、低流量吸氧

⑥、抗生素:呼吸困難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膿性痰時應加用

尚可13、COPD氧療的指征、方法、目的

目的:使患者在靜息狀態(tài)下,達到PaO2260mmHg和使SaO2升至90%以上,提高慢阻肺并發(fā)呼吸

衰竭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指征:①、PaO2455mmHg,或SaO2488%,有或沒有高碳酸血癥

②、PaO255-60mmHg,或SaO2<89%,并有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所致水腫或紅細胞增

多癥

方法:一般用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1.0~2.0L/min,吸氧時間為10-15h/d

第四章支氣管哮喘

精品文庫

不可1、支氣管哮喘

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其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

臨床特征為反復發(fā)作性的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等。

可2、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機制

①、氣道免疫-炎癥機制:氣道炎癥形成,氣道高反應,氣道重構

②、神經調節(jié)機制

尚可3、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表現,體征

①、典型癥狀為發(fā)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夜間及凌晨發(fā)作加重。青少年可有運動性哮喘

還有咳嗽變異性哮喘,胸悶變異性哮喘等

②、體征:雙肺可聞及廣泛的哮鳴音,呼氣音延長,但嚴重的哮喘發(fā)作,哮鳴音反而減弱甚至完全消

失,表現為"沉默肺(名解)”

尚可4、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

①、癥狀:反復發(fā)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

②、體征:發(fā)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③、上述癥狀可經平喘藥物治療后緩解或自行緩解

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

⑤、臨床表現不典型者有下列至少一項陽性:

1)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

2)支氣管舒張郵陽性

3)晝夜PEF變異率220%

1~4條或4,5可診斷為哮喘

不可5、支氣管哮喘的鑒別診斷與并發(fā)癥

鑒別診斷: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難(肺循環(huán)淤血),COPD,上氣道阻塞(主要是吸氣性呼困)

并發(fā)癥:氣胸,縱膈氣腫,肺不張,COPD,支氣管擴張,肺心'病

不可6、急性哮喘的治療原則

目標是:盡快解除氣道痙攣,糾正低氧血癥,恢復肺功能,預防進一步惡化或再次發(fā)作,防治并發(fā)癥

①、輕度:經MID吸入SABA,lh內每20分1-2噴

②、中度:吸入SABA(常用霧化吸入),lh內可持續(xù)霧化吸入

③、重度至危重度:持續(xù)霧化吸入SABA,聯(lián)合霧化吸入短效抗膽堿藥,激素混懸液以及靜脈茶堿類

藥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酸堿失衡

尚可7、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分類

緩解性藥物控制性藥物

精品文庫

短效02受體激動劑(SABA)發(fā)作首選長效陽受體激動劑(LABA)

短效吸入型抗膽堿能藥物(SAMA)

短效茶堿緩釋茶堿

全身用糖皮質激素吸入型糖皮質激素(ICS)控制最有效,可單用

白三烯調節(jié)劑(可單用),色甘酸鈉,抗igE抗體

聯(lián)合藥物,如ICS+LABA

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可1、肺炎的解剖分類

大葉性肺炎(肺泡性),小葉性肺炎(支氣管性),間質性肺炎

不可2、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定義及診斷標準

是指在醫(yī)院外罹患的感染曲市實質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潛伏期內

發(fā)病的肺炎

①、癥狀:新近出現的的咳嗽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加重,并出現濃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體征:發(fā)熱,肺實變體征和(或)聞及濕性啰音。

③、實驗室:WBC>10*10人9人或<4x10八9/L,伴或不伴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④、影像學:胸部X線檢查檢查顯示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間質性改變。

不可3、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定義及診斷標準

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潛伏期,而入院48h后在醫(yī)院內發(fā)生的肺炎

X線檢查出現新的或進展的肺部浸潤影+

①、發(fā)熱超過38℃

②、血白細胞增多或減少

③、膿性氣道分泌物

不可4、肺炎鏈球菌性M炎的病理分期

充血期,紅肝變期,灰肝變期,消散期

第七章肺結核

可1、肺結核的病原菌主要是

結核分枝桿菌(90%以上)

可2、人感受結核分枝桿菌后,首先做出反應的是~,細胞免疫保護作用主要以~

巨噬細胞,Thl為主

精品文庫

可3、肺結核最重要的傳播途徑為

飛沫傳播

不可4、結核病在人體發(fā)展的主要過程

①、原發(fā)感染

②、結核病免疫和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

③、繼發(fā)性結核

尚可5、結核病的基本病理變化為,各有何特點

①、炎性滲出:主要出現在結核性炎癥初期階段或病變惡化復發(fā)時,可表現為局部中性粒細胞浸潤

②、增生:為典型的結核結節(jié),主要發(fā)生在機體抵抗力較強,病變恢復階段

③、干酪樣壞死:發(fā)生在結核分支桿菌毒力強,感染菌量多,機體超敏反應增強,抵抗力低下的情況

尚可6、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①、咳嗽,咳痰兩周以上,痰中帶血

②、部分患者有咯血,多數少量,少數大量

③、呼吸困難多見于干酪樣肺炎和大量胸腔積液患者

④、常有午后低熱,盜汗,倦怠乏力,食欲減退

可7、診斷結核病的常規(guī)方法與金標準分別是

胸部X線檢查,痰培養(yǎng)

可8、結核分支桿菌感染后需~才建立充分的變態(tài)反應

4~8周

可9、原發(fā)綜合征的X線表現

X線胸片表現為啞鈴型陰影,有原發(fā)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腫大的肺門淋巴結

尚可10、結核病的分類為

①、原發(fā)性肺結核:含原發(fā)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

②、血行播散判市結核:急性粟粒性肺結核多見

③、繼發(fā)型肺結核:浸潤性,空洞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結核球,干酪性肺炎

尚可11、肺結核的診斷程序。

①、可疑癥狀患者的篩選持續(xù)咳嗽2周及以上、咯血、午后低熱等

②、是否肺結核凡X線檢查肺部發(fā)現異常陰影者,必須通過系統(tǒng)檢查,確定病變性質是結核性或其

他性質。

③、有無活動性若診斷為肺結核,應進一步明確有無活動性。

精品文庫

④、是否排菌明確是否排菌,是確定傳染源的唯一方法。

⑤、是否耐藥

⑥、明確是初治還是復治:治療方案不同

尚可12、肺結核藥物治療的原則

早期、規(guī)律,全程,適量,聯(lián)合,整個治療方案分為強化和鞏固兩個階段

第八章原發(fā)性支氣管癌

可1、肺癌的解剖學分類,病理學分類

解剖學:中央型肺癌,周圍型肺癌

組織病理學:非小細胞癌(鱗癌,腺癌,大細胞癌),小細胞癌

不可2、哪些臨床表現為可疑肺癌需早期診斷

無原短,反原影,孤原無

①、無明顯誘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續(xù)2~3周,治療無效

②、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質改變

③、短期內持續(xù)或反復痰中帶血或咯血

④、反復發(fā)作的同一部位肺炎,特別是肺段性肺炎

⑤、原因不明的四肢關節(jié)疼痛及杵狀指

⑥、影像學提示局限性肺氣腫

7、孤立性圓形病灶和單側性肺門陰影增大

⑧、原有肺結核病灶已穩(wěn)、定,而形態(tài)或性質發(fā)生改變

⑨、無中毒癥狀的胸腔積液,尤其是呈血性、進行性加重者

可3、Horner征

肺尖部肺癌,易壓迫頸部交感神經,引起病側眼瞼下垂、瞳孔縮小、眼球內陷,同側額部與胸壁少汗

或無汗。

尚可4、上腔靜脈綜合征

是由于上腔靜脈被轉移性淋巴結壓迫或右上肺原發(fā)性肺癌侵犯,或腔靜脈內癌栓阻塞靜脈回流引起。

表現為頭面部和上半身淤血水腫,頸部腫脹,頸靜脈擴張。

第十一章肺源性心臟病

發(fā)病機制在PU1

不可1、肺心病定義和并發(fā)癥

精品文庫

定義:肺源性心臟?。ǚ涡牟。┦侵赣芍夤芤环谓M織、胸廓或肺血管病變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產

生肺動脈高壓一繼而右心室結構或(和)功能改變的疾病。

并發(fā)癥:

①、肺性腦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神經系統(tǒng)癥狀的一種綜合征,是

慢生市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②、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慢性肺心病出現呼吸衰竭時,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機體發(fā)揮最大

限度代償能力仍不能保持體內平衡時,可發(fā)生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③、心律失常:其中以紊亂性房性心動過速最具特征性。

④、休克:不多見,一旦發(fā)生,預后不良。

⑤、消化道出血

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不可2、慢性肺心病的病因有

慢阻肺(最常見),支氣管哮喘,支擴,肺結核,肺血栓

不可3、簡述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原則

積極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積極處理并發(fā)癥

①、控制感染參考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這是急性加重期治療的關鍵。

②、氧療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前提下,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③、控制心力衰竭對治療無效的重癥患者,可適當選用利尿藥、正性肌力藥或擴張血管藥

④、控制心律失常更據心律失常類型選用藥物

⑤、抗凝治療應用普通肝素防止肺微小動脈原位血栓形成

⑥、加強護理工作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心肺功能的監(jiān)護

尚可4、肺心病的X線診斷標準

①、右下肺動脈干擴張,橫徑215mm或橫徑與氣管橫徑比值21.07

②、肺動脈段明顯突出或高度23mm

③、中心肺動脈擴張和外周分支纖細,形成"殘根"征

④、圓錐部顯著突出或高度27mm

⑤、右心室增大

任意一條即可診斷

不可6、肺心病的超聲心動圖檢查

①、右心室流出道內徑230mm

②、右心室內徑220mm

不可7、我國滲出液最常見的是,漏出液常見的是

精品文庫

結核性胸膜炎,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十五章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

不可1、呼吸衰竭

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以致在靜息狀態(tài)下亦不能維持足夠的氣體交

換,導致低氧血癥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癥,進而引起一系列相應臨床表現的綜合征。

不可2、呼吸衰竭的病因

①、氣道阻塞性病變:COPD最常見

②、肺組織病變:肺炎,肺氣腫,肺水腫

③、肺血管病變

④、心臟病變

⑤、胸廓胸膜病變:連枷胸,氣胸等

⑥、神經肌肉病變

不可3、呼吸哀竭按照動脈氣血分類

I型呼衰II型呼衰

別稱彳氐氧性呼吸衰竭高碳酸性呼吸衰竭

定義低氧而無C02潴留缺氧伴有C02潴留

血氣結果PaO2<60mmHgPaO2<60mmHg

PaC02正常或下降PaC02>50mmHg

原因肺換氣功能障礙肺通氣功能障礙

常見疾病間質性肺疾病COPD

尚可4、呼吸衰竭的發(fā)病機制與病理生理

①、肺通氣不足: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口型呼衰

②、彌散障礙:氣體通過肺泡膜進行交換時發(fā)生障礙(I型呼衰

③、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常導致低氧血癥,無C02潴留(I型呼衰

④、肺內動-靜脈解剖分流增加:靜脈血未經氧合直接進入動脈,PaO2分壓I(I型呼衰

⑤、耗氧量增加

不可5、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

①、呼吸困難:最早出現的癥狀,可有呼吸頻率,節(jié)律和幅度改變

②、發(fā)絹:缺氧的典型表現

③、精神神經癥狀:缺氧引起:精神錯亂,狂躁,昏迷,抽搐等。

C02潴留可引起嗜睡,淡漠,撲翼樣震顫

精品文庫

④、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率T,周圍循環(huán)衰竭,血壓I,心律失常

⑤、肝腎功能障礙,上消化道出血

不可6、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療

①、保持呼吸道通暢:最基本,最重要

②、氧療:保證PaO2>60mmHg

I型呼衰采用高濃度吸氧(>35%),但應防止氧中毒

II型呼衰采用持續(xù)低流量給氧

③、呼吸興奮劑:要保持呼吸道通暢,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基本正常,適用于中樞抑制為主,通氣量不

足引起的呼衰

④、機械通氣

⑤、病因治療:治療呼吸衰竭的根本所在

⑥、一般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循環(huán)系統(tǒng)

第二章心力衰竭

沒考過大題

尚可1、心力衰竭

是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損,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組織代謝

需要,以肺循環(huán)和(或)體循環(huán)淤血,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為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主要表現

為呼吸困難,體力活動受限和體液潴留。

不可2、心衰的基本病因

①、原發(fā)性心肌損害

1)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梗

2)心肌炎和心肌?。涸l(fā)性擴張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

3)心肌代謝障礙性疾?。禾悄虿⌒募∽畛R?/p>

②、心臟負荷過重

1)壓力負荷過重(后):高血壓,肺A高壓,主A瓣狹窄,肺A瓣狹窄

2)容量負荷過重(前):瓣膜關閉不全,左右心分流,循環(huán)血量增加

尚可3、心衰的誘因

①、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見,最重要

精品文庫

②、心律失常:房顫最重要

③、血容量增加:輸液過多過快,鈉鹽攝入過多

④、勞累或情緒激動:妊娠,分娩,暴怒

⑤、治療不當:不恰當使用洋地黃,降壓藥

⑥、原有心臟病:冠心'病心梗,合并甲亢,貧血

尚可4、心衰的分期

①、前心衰階段:存在高危因素

②、前臨床心衰階段:可有結構性心臟病

③、臨床心衰階段

④、難治性終末期心衰階段

不可5、心衰的病理生理

①、代償機制

1)Frank-starling機制:增加心臟前負荷,回心血量增多,心室舒張末期容積增加,從而增加

心排血量及心臟做功量,但同時也導致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增高,心房壓,靜脈壓隨之增高,達

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靜脈淤血

2)神經體液機制:交感系統(tǒng)增強,RAAS系統(tǒng)激活

3)心肌肥厚

②、心室重塑

③、舒張功能不全

④、體液因子改變

不可6、左心衰的臨床表現(還有體征

以肺循環(huán)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為主要表現

①、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1)勞力性呼吸困難

2)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

3)端坐呼吸

4)急性肺水腫

②、咳嗽咳痰、咯血:早期為白色漿液性泡沫痰,晚期為典型的粉紅色泡沫血痰

③、缺血缺氧表現:乏力,疲倦,運動耐量降低,少尿和腎功能損害表現

④、肺部體征:濕性羅音

⑤、心臟體征:心臟擴大,相對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反流性雜音,肺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亢進,舒張期

奔馬律

尚可7、右心衰的臨床表現

以體循環(huán)淤血為主要表現

精品文庫

①、消化道癥狀:胃腸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是最常見癥狀

②、勞力型呼吸困難

③、水腫:身體低垂部位的對稱性凹陷性水腫

④、頸靜脈征:頸靜脈充盈,怒張,肝頸靜脈反流征陽性更具特征性

⑤、肝臟腫大:肝淤血腫大常伴壓痛

⑥、心臟體征:右心室擴大而出現三尖瓣關閉不全的反流性雜音

尚可8、心衰的鑒別診斷

①、支氣管哮喘:左心衰患者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常稱之為“心源性哮喘",與支氣管哮喘鑒別。

前者多見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發(fā)作時必須坐起,重癥患者肺部有干濕羅音,甚至咳粉紅色泡沫

痰。后者多見于青少年有過敏史,發(fā)作時雙肺聞及典型哮鳴音,可出白色粘液痰后呼吸困難可緩

解。

②、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因腔靜脈回流受阻可引起頸靜脈怒張,肝大,下肢水腫。根據病史,

心臟及周圍血管征進行鑒別。

③、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腫

不可9、心衰的治療目標

目標:防止和延緩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長期預后,降低病死率

與住院率

尚可10、心衰的治療

①、生活方式管理:患者教育,體重管理,飲食管理

②、休息與活動:急性期病情不穩(wěn)定應限制活動,臥床休息降低心臟負荷,適宜的活動可以提高骨骼

肌功能,改善運動耐量

③、病因治療

④、利尿劑:慢性心衰急性發(fā)作與明顯體液潴留應用

⑤、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⑥、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

7、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⑧、腎素抑制劑

⑨、B受體拮抗劑

10、正性肌力藥:洋地黃

第三章心律失常

沒考過大題

不可1、心臟傳導系統(tǒng)P177

精品文庫

可2、竇性心律超過~稱為竇性心動過速,低于~稱為竇性心動過緩

100次60次

尚可3、竇性心律失常的分類

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征

不可4、病竇綜合征的心電圖表現

①、持續(xù)而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

②、竇性停搏與竇房傳導阻滯

③、竇房傳導阻滯與房室傳導阻滯并存

④、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

尚可5、房性心律失常包括

心動過速,期前收縮,心房撲動,心房顫動,

可6、典型房撲的頻率為,終止房撲最有效的方法是

250~300次/分,直流電復律

不可7、房顫的聽診特點09

①、心律絕對不齊

②、第一心音強弱不等

③、脈率低于心率,這種脈搏脫漏稱為脈搏短促

可8、房顫治療最重要的是

抗凝治療(因為栓塞發(fā)生率較高

可9、房顫的臨床分類

①、首診房顫:首次確診

②、陣發(fā)性房顫:持續(xù)時間47天(通常為48小時,能自行終止

③、持續(xù)性房顫:持續(xù)時間>7天,非自限性

④、長期持續(xù)性房顫

不可10、房顫的心電圖

①、P波消失,代之以形態(tài)與振幅變化不定的f波,頻率約350~600次/分

②、心室率極不規(guī)則

③、QRS波形態(tài)通常正常,當心室率過快,發(fā)生室內差異性傳導,QRS波增寬變形

第四章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精品文庫

可1、動脈硬化的共同特點為

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縮小

不可2、AS,CHD的高危因素

①、吸煙②、高血壓③、血脂異常

④、早發(fā)冠心病家族史(男<55,女<65發(fā)?。?/p>

⑤、年齡: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⑥、糖尿病

可3、CHD

指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簡稱冠心

病,也稱缺血性心臟病

不可4、CHD的分類

①、慢性冠脈病

穩(wěn)定型心絞痛SA,缺血性心肌病,隱匿性冠心病

②、急性冠脈綜合征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尚可5、冠心病的二級預防

預防在于積極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①、一般防治措施

1)發(fā)揮患者的主管能動性配合治療

2)合理的膳食

3)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5)提倡不吸煙不飲烈酒

6)積極控制與本病有關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②、藥物治療

1)調整血脂藥物

2)抗血小板藥物

3)溶血栓和抗凝藥物

4)針對缺血癥狀的相應治療

可6、穩(wěn)定型心絞痛

也稱勞力性心絞痛,是在冠狀動脈固定性嚴重狹窄基礎上,由于心肌負荷的增肌引起心肌急劇的,暫

時的缺血缺氧的臨床綜合征。特點為陣發(fā)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或憋悶感覺,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

射至心前區(qū)和左上肢尺側,常發(fā)生于勞力負荷增加時

精品文庫

可7、心絞痛發(fā)作時常見心電圖為

心內膜下缺血區(qū)的ST段壓低

尚可8、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

是一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主要包括(UA)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NSTEMI)非5丁段

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可9、心絞痛的誘發(fā)因素

①、增加心肌氧耗:感染,甲亢,心律失常

②、減少冠狀動脈血流:低血壓

③、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貧血和低氧血癥

可10、心梗時間窗

6小時內溶栓,12小時內放支架

不可11、UA/NSTEMI定義及其治療目的,治療包括內容

是由于動脈粥樣斑塊破裂或糜爛,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血管痙攣及遠端血管栓塞導致的一

組臨床癥狀

目的:即刻緩解缺血和預防嚴重不良反應后果

內容:抗缺血治療,抗血栓治療和根據危險度分層進行有創(chuàng)治療

尚可12、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三種臨床表現

①、靜息型心絞痛:發(fā)作于休息時,時間通常>20分鐘

②、初發(fā)型心絞痛:通常在首發(fā)癥狀1~2個月內,很輕的體力活動可誘發(fā)(CCS3級

③、惡化型心絞痛:在相對穩(wěn)定的勞力性心絞痛基礎上心絞痛逐漸增強(更劇烈,更頻繁,CCS至少

3級)

不可13、STEMI

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壞死,大多是在冠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生冠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

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不可14、急性心肌梗塞癥狀

①、疼痛最先出現的癥狀,多發(fā)生于清晨。

②、全身癥狀有發(fā)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③、腸胃道癥狀疼痛劇烈時常伴有頻繁的惡心、嘔吐和上腹疼痛

④、心率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⑤、低血壓和休克疼痛緩解后,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尿量減少

⑥、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精品文庫

可15、AMI引起心力衰竭的killip分級

I級:尚無明顯心力衰竭

II級: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50%肺野

m級:有急性肺水腫,全肺大,小,干,濕啰音

IV級:有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程度或階段的血流動力學變化

不可16、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電圖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壞死區(qū)周圍心肌損傷區(qū)的導聯(lián)上出現

②、寬而深的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壞死區(qū)的導聯(lián)上出現

③、T波倒置,在面向損傷區(qū)周圍心肌缺血區(qū)的導聯(lián)上出現

不可17、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鑒別診斷要點

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

①、疼痛

1)部位中下段胸骨后相同,但可在較低位置或上腹部

2)性質壓榨性或窒息性相似,但程度更劇烈

3)誘因勞力,情緒激動,受寒,飽食不常有

4)時限短:1~5分鐘或15分鐘內長,數小時或1~2天

5)頻率頻繁發(fā)作不頻繁

6)硝酸甘油療效顯著緩解作用較差或無效

②、氣喘或肺水腫極少可有

③、血壓升高或無顯著改變可降低,甚至發(fā)生休克

④、心包摩擦音無可有

⑤'壞死物質吸收的表現

1)發(fā)熱無常有

2)血白細胞增加(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同上

3)血沉增快同上

4)血清心肌壞死標記物升高同上

⑥、心電圖變化無變化或暫時型ST段和T波變化有特征性和動態(tài)性變化

尚可18、心肌梗死的并發(fā)癥

①、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最常見):多發(fā)生在二尖瓣后乳頭肌

②、心臟破裂:少見,多為心室游離壁破裂

③、栓塞:可引起腦、腎、脾或四肢等動脈栓塞

④、心室壁瘤:主要見于左心室

⑤、心肌梗死后綜合征:可反復發(fā)生,表現為心包炎、胸膜炎、肺炎,有發(fā)熱,胸痛癥狀。

精品文庫

尚可19、心肌梗死需做哪些檢查確診,如何處理

檢查:心電圖、放射性核素檢查、超聲心動圖、實驗室檢查

處理:

①、監(jiān)護和一般治療:休息,監(jiān)測,吸氧,護理,建立靜脈通道,阿司匹林

②、解除疼痛:哌替咤,嗎啡,硝酸酯,B受體拮抗劑

③、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ADP受體拮抗劑

④、抗凝治療

⑤、再灌注心?。航槿胫委?、溶栓療法

⑥、ACEI,ARB治療

7、調脂治療

⑧、消除心律失常:避免演變?yōu)閲乐匦穆墒СI踔菱?/p>

⑨、控制休克:補充血容量,應用升壓藥等

10、治療心力衰竭:以應用嗎啡和利尿劑為主

尚可20、急性心梗各種酶出現的時間,高峰時間

①、肌紅蛋白:起病后2h升高,12h高峰,24~48h恢復

②、肌鈣蛋白(cTnl或cTnT):起病3-4h升高

I蛋白ll~24h高峰,7~10d恢復

T蛋白24~48h高峰,1034d恢復

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4h內升高,16~24h高峰,3~4天恢復

第五章高血壓

尚可1、簡述高血壓定義與分級

定義: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診室收縮壓2140mmHg,和(或)舒張壓290mmHg

分級:

分級收縮壓舒張壓

正常血壓<120和<80

正常高值血壓120~139和(或)80~89

高血壓>140和(或)>90

1級高血壓(輕度)140~159和(或)90~99

2級高血壓(中度)160~179和(或)100~109

3級高血壓(重度)>180和(或)>110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140和<90

可2、高血壓并發(fā)癥

①、腦血管病: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腔隙性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②、心力衰竭和冠心病

精品文庫

③、慢性腎衰竭

④、主動脈夾層

可3、高血壓的診斷

①、非同日三次測量血壓收縮壓均140mmHg和(或)舒張壓290mmHg

②、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正常也診斷為高血壓

③、也可參考家庭自測血壓收縮壓2135mmHg和或舒張壓285mmHg

不可4、高血壓治療原則

①、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減重,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鉀鹽,減少脂肪,戒煙限酒,增加運動

②、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2級及以上,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高血壓有靶器官損害,高血壓控制不佳

③、血壓控制目標值:

1)一般主張血壓控制目標值應<140/90mmHg

2)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穩(wěn)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

130/80。

3)老年期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收縮壓控制于150mmHg以下,可耐受可降至140

4)盡早降壓,但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數在數周數月達標,年輕病程短者可快速達標。老年人

病程較長,有合并靶器官損害的應適當緩慢

尚可5、高血壓治療常用藥物

①、利尿藥:氫氯曝嗪,吠塞米

②、B受體拮抗劑:普蔡洛爾

③、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

④、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

⑤、ARB血管緊張素H受體拮抗劑

尚可6、局血壓急癥

是指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在某些誘因作用下,血壓突然和明顯升高(一般超過180/120)

伴有進行性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

尚可7、繼發(fā)性高血壓分類

①、腎實質性高血壓:有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性腎病,慢性腎盂腎炎等,最常見

②、腎血管性高血壓: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引起的高血壓

③、嗜銘細胞瘤

④、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⑤、皮質醇增多癥

⑥、主動脈縮窄

精品文庫

可8、心肌病包括

擴張型,限制型,肥厚型

第八章心臟瓣膜病

可1、心臟瓣膜病包括

①、風濕性心臟瓣膜?。憾獍昃佣啵鲃用}瓣其次

②、梅毒性心臟瓣膜病

③、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

④、松弛瓣膜綜合征

可2、二尖瓣瓣膜面積與狹窄程度

正常:4~6cm2輕度狹窄L5~2.0cm2中度狹窄5cm2

重度狹窄<1.0cm2

尚可3、二尖瓣狹窄的臨床表現

①、呼吸困難:最早最常見,早期為誘發(fā)性,隨病情進展可有靜息呼吸困難,夜間陣發(fā),端坐呼吸

②、咳嗽:多在夜間睡眠或勞動后出現

③、咯血:大咯血,痰中帶血或血痰,肺梗死時咯膠凍狀暗紅色痰,粉紅色泡沫痰

④、血栓栓塞:嚴重并發(fā)癥

不可4、二尖瓣狹窄的聽診四要素

①、瓣葉尚柔軟時,可在心尖區(qū)聞及亢進的第一心音,呈拍擊樣,可聞及開瓣音

②、出現肺動脈高壓時,P2亢進和分裂

③、特征性雜音:心尖區(qū)舒張晚期低調的隆隆樣雜音,呈遞增型,左側臥位明顯

④、嚴重肺動脈高壓時,胸骨左緣第2肋間可聞及遞減型高調嘆氣樣舒張早期雜音

不可5、二尖瓣狹窄的并發(fā)癥

房顫,急性肺水腫,血栓栓塞,右心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肺部感染

可6、二尖瓣狹窄的根本治療手段為

人工瓣膜置換術

尚可7、主動脈瓣狹窄三聯(lián)征為

心絞痛,暈厥,心力衰竭

不可8、主動脈瓣狹窄的典型聽診表現為

胸骨右緣1~2肋間粗糙而響亮的收縮期雜音

精品文庫

尚可9、心包炎的分類(病程,病因

病程:急性,亞急性,慢性

病因:感染性,非感染性,過敏性或免疫性

第十一章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

不可1、心臟驟停

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突然停止。最常見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顫和室速

不可2、心臟性猝死

是指急性癥狀發(fā)作后lh內發(fā)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征的,有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可3、心臟性猝死的四個時期

前驅期,終末事件期,心臟驟停,生物學死亡

可4、心臟驟停的處理

①、識別心臟驟停

②、呼救

③、初級心肺復蘇:CAB(胸外按壓和早期除顫,開通氣道,人工呼吸)

④、高級心肺復蘇:通氣供氧,電除顫電復律,藥物治療(腎上腺素是首選藥物)

消化系統(tǒng)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尚可1、胃食管反流病

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癥狀,根據是否導致食管黏膜糜爛、潰瘍,分為反流性

食管炎,非糜爛性反流病

可2、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癥狀為

燒心,反流

可3、Barrett食管

食管下段鱗狀上皮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替代,稱之為~

可4、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目的為

精品文庫

控制癥狀,治愈食管炎,減少復發(fā)和防治并發(fā)癥

可5、非糜爛性反流病

定義同胃食管反流病,但不導致食管黏膜糜爛,潰瘍

第四章胃炎

尚可1、慢性胃炎的內鏡分型

淺表性,出血性,糜爛性,萎縮性

可2、慢性胃炎的組織學特點為

顯著炎癥細胞浸潤,上皮增殖異常,胃腺萎縮及瘢痕形成

可3、慢性胃炎的診斷依靠

胃鏡及黏膜活檢

尚可4、消化性潰瘍

指胃腸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潰瘍,可發(fā)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腸、胃-空腸吻合口以及含有胃

黏膜的Meckel憩室

尚可5、最常見的消化性潰瘍?yōu)?/p>

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不可6、消化性潰瘍的病因

①、HP感染:主要病因,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感染率達90~100%,胃潰瘍?yōu)?0-90%

②、藥物:NSAIDs類為最常見導致胃黏膜損傷的藥物

③、遺傳易感性

④、胃排空障礙

不可7、消化性潰瘍癥狀特點

①、慢性過程:可達數年或數十年

②、周期性發(fā)作

③、部分患者有與進餐相關的節(jié)律性上腹痛,如饑餓痛或餐后痛

④、腹痛可被抑酸藥或抗酸劑緩解

不可8、特殊潰瘍類型(可考名解,單條背

①、復合潰瘍

指胃和十二指腸均有活動性潰瘍,多見于男性,幽門梗阻發(fā)生率較高

②、幽門管潰瘍

精品文庫

餐后很快發(fā)生疼痛,早期出現嘔吐,易出現幽門梗阻

③、球后潰瘍

指發(fā)生在十二指腸降段,水平段的潰瘍

④、巨大潰瘍

指直徑>2cm的潰瘍,常見于有NSAIDs服用史及老年患者

⑤、老年人潰瘍

臨床表現多不典型,癥狀不明顯,疼痛無規(guī)律,易出現體重減輕和貧血

⑥、無癥狀性潰瘍

無腹痛或消化不良癥狀,常以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為首發(fā)癥狀,多見于服用NSAIDs

患者及老年人多見

7、難治性潰瘍

經正規(guī)抗?jié)冎委煻鴿內晕从险?/p>

尚可9、消化性潰瘍的并發(fā)癥

①、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見的病因

②、穿孔:潰破入腹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潰破穿孔并受阻于比鄰實質器官如肝脾腎

穿入空腔器官形成瘦管

③、幽門梗阻:多由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幽門管潰瘍引起

④、癌變:幾率<1%

尚可10、消化性潰瘍的治療目的為

去除病因,控制癥狀,促進潰瘍愈合,預防復發(fā)和避免并發(fā)癥

尚可11、消化性潰瘍檢查

輔助檢查:胃鏡及黏膜活檢,X線鋼餐,Hp檢測,糞便隱血

尚可12、Hp根治方案

1種PPI+2種抗生素或1種鋤劑+2種抗生素

尚可13、消化性潰瘍的手術適應癥,兩種最常用的術式

①、大量出血經藥物、胃鏡及血管介入治療無效

②、急性穿孔,慢性穿透潰瘍

③、瘢痕性幽門梗阻

④、胃潰瘍疑有惡變

胃大部切除術,迷走神經切斷術

第八章炎癥性腸病

精品文庫

不可1、炎癥性腸病

是一類多種病因引起的,異常免疫介導的腸道慢性及復發(fā)性炎癥,有終生復發(fā)傾向,潰瘍性結腸炎,

克羅恩病是其主要類型

可2、潰瘍性結腸炎的病變主要限于~,呈~分布

大腸黏膜與黏膜下層,連續(xù)性彌漫性

不可3、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分型

①、初發(fā)型:無既往史的首次發(fā)作

②、慢性復發(fā)型:臨床上多見,發(fā)作期與緩解期交替

③、慢性持續(xù)型:癥狀持續(xù),間以癥狀加重的急性發(fā)作

④、急性型:急性起病,病情嚴重,全身毒血癥狀明顯,可伴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敗血癥等

不可4、潰瘍型結腸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為

中毒性巨結腸

不可5、克羅恩?。–D)

是一種慢性炎性肉芽腫性疾病,多見于末段回腸和鄰近結腸,但從口腔至肛門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

呈節(jié)段性或跳躍式分布

不可6、CD的特征性臨床表現為

瘦管形成

第十章功能性腸胃病

可1、功能性胃腸病

是一組表現為慢性或反復發(fā)作的胃腸道癥狀,而無器質性改變的胃腸道功能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是

胃腸道的相關癥狀

不可2、功能性消化不良"報警癥狀與體征”的提示指針

①、45歲以上,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癥狀

②、消化不良癥狀進行性加重

③、有消瘦,貧血,嘔血,黑便,吞咽困難,腹部腫塊,黃疸

精品文庫

不可3、功能性消化不良

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而無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不可4、腸易激綜合征

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yōu)樘卣鞫鵁o器質性病變的常見功能性腸病

第十五章肝硬化

不可1、肝硬化(信息量很大

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jié)為組織學特征的進行性慢性

肝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后期因肝臟變性硬化,肝小葉結構和血液循環(huán)途徑顯著改變,臨床以門靜脈

高壓和肝功能減退為特征,常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fā)感染等死亡

可2、肝硬化的最常見病因為

乙肝最常見,其次為丙肝

尚可3、肝硬化的臨床表現

①、代償期:大部分患者無癥狀或癥狀較輕,可有腹部不適,乏力,食欲減退等

②、失代償期:主要有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兩類臨床表現

1)肝功能減退:消化吸收不良,營養(yǎng)不良,黃疸,出血和貧血,低蛋白血癥

內分泌失調:性激素代謝障礙(蜘蛛痣肝掌的出現于雌激素增多有關)

2)門靜脈高壓:

1、腹水是肝功能減退與門靜脈高壓的共同結果

2、門-腔側支循環(huán)開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常發(fā)生出血,難止),腹壁靜脈曲張,

痔靜脈曲張,腹膜后吻合支曲張,脾胃分流

3)脾功能亢進及脾大

尚可4、腹水產生機制

①、門靜脈高壓:腹腔內臟血管床靜水壓增高,組織液回吸收減少而漏入腹腔,是決定性因素

②、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RAAS系統(tǒng)激活,腎重吸收減少,排鈉排尿量減少

③、低蛋白血癥:白蛋白低于30g/L,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毛細血管內液體漏入腹腔或組織間隙

④、肝淋巴量超過了淋巴循環(huán)引流能力

⑤、肝臟對醛固酮和抗尿激素滅能作用減弱

不可5、肝硬化并發(fā)癥

①、上消化道出血②、膽石癥③、感染

精品文庫

④、門靜脈血栓形成或海綿樣變

⑤、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⑥、肝腎綜合征,肝肺綜合癥,肝性腦病

7、原發(fā)性肝癌

不可6、肝硬化的診斷內容

確定有無肝硬化,尋找肝硬化原因,肝功能評估

可7、終末期肝硬化的最佳治療方法為

肝移植

不可8、肝硬化的治療

①、保護或改善肝功能:抗HBV,HCV治療,慎用損傷肝臟的藥物,維護腸內營養(yǎng),保護肝細胞

②、門靜脈高壓癥狀及其并發(fā)癥治療

1)腹水:限制鈉水攝入,利尿,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排放腹水加輸注白蛋白

2)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治療

③、手術:各種分流,斷流及限流術

④、其他并發(fā)癥的治療

⑤、患者教育

第十六章原發(fā)性肝癌

考過病例

可L原發(fā)性肝癌的病理分型,組織分型

病理:塊狀型,結節(jié)型,彌漫型

組織:肝細胞肝癌(90%),膽管細胞癌,混合型肝癌

尚可2、小肝癌

單個癌結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