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華文明的起源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1.3 中華文明的起源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1.3 中華文明的起源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1.3 中華文明的起源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1.3 中華文明的起源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中華文明的起源欄目導航預習案·自主學習探究案·深度學習訓練案·效果評價預習案·自主學習一、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源1.早期國家形成過程:大約在5000多年前,早期城市逐步形成→社會成員之間的分化加劇,出現了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和祭祀權力的王→以王為首的統治階級對內進行統治,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從而形成了

。

2.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

、階級和國家的產生。

早期國家私有制二、良渚古城與陶寺古城1.概況遺址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地點浙江余杭山西襄汾距今時間約5300—4300年約4300—4000年出土器物大量精美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軍事指揮權的玉鉞陶鼓、石磬、玉鉞、陶盤等階級情況社會的

已經相當明顯

嚴重遺址發(fā)現的意義證實距今約5000年,

.地區(qū)已經出現早期國家

表明當時

地區(qū)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

階級分化階級分化長江下游黃河中游2.考古的共同意義: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發(fā)現,表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fā)展具有

的特征。

三、遠古的傳說1.炎黃聯盟(1)背景:五六千年前,我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2)形成①阪泉之戰(zhàn):黃帝聯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敗

,兩大部落結成聯盟。

②涿鹿之戰(zhàn):炎黃部落聯盟在涿鹿打敗蚩尤部落,黃帝被推舉為聯盟首領。多元一體炎帝點擊進入素養(yǎng)點撥(3)影響:炎黃部落聯盟逐漸演化為后來的

,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

2.堯舜禹的禪讓(1)禪讓制:堯舜禹時期,聯盟首領傳位給賢德之人。(2)首領①堯:鼓勵人們發(fā)展生產。②舜:制定

,完善制度,穩(wěn)定局勢,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③禹:治水有功,被尊稱為“

”。

華夏族人文初祖刑法大禹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早期國家的產生]探究案·深度學習良渚古城遺址陶寺古城遺址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約5300—4300年,由宮殿區(qū)、內城和外城組成。古城北部和西北部有一個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是同時期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內外權貴們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上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禮器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約4300—4000年,遺址中有圍墻環(huán)繞的宮城。城內有多處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陶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城內還出土小件青銅器和帶有書寫符號的陶壺點撥:本問考查學生對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的了解和認識。根據材料“由宮殿區(qū)、內城和外城組成”“遺址中有圍墻環(huán)繞的宮城”可得出都發(fā)現了宮殿或宮城;根據材料“城內外權貴們的墓地里”“城內有多處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可得出都發(fā)現了高等級墓葬;根據材料“隨葬著數十件至上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禮器”“墓中往往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陶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可得出都發(fā)現了禮器。宮殿、禮器等的出現,表明距今約5000—4000年,我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就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1)說出表格中兩處遺址的考古發(fā)現有哪些共同點,并概括這些考古發(fā)現的重要意義。答案:共同點:都發(fā)現了宮殿或宮城;都發(fā)現了高等級墓葬;都發(fā)現了禮器。重要意義:表明距今約5000—4000年,我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就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中華文明的特征]經歷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專家們在浙江良渚古城遺址、山西陶寺古城遺址、陜西石峁遺址和河南二里頭遺址等地開展大規(guī)??脊耪{查和發(fā)掘,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傳承,自此不再僅僅是史書中泛黃的記憶;每一塊鑄就民族血脈的基石上,都深深鐫刻著文化自信。(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fā)展有哪些特點。點撥:本問考查學生對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呈現特點的了解。根據材料“經歷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專家們在浙江良渚古城遺址、山西陶寺古城遺址、陜西石峁遺址和河南二里頭遺址等地開展大規(guī)??脊耪{查和發(fā)掘,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大地5000年文明”可知,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豐富多樣;根據材料“悠久的文明傳承,自此不再僅僅是史書中泛黃的記憶;每一塊鑄就民族血脈的基石上,都深深鐫刻著文化自信”可知,中華文明不斷傳承。答案: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豐富多樣;不斷傳承。知識點一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源1.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有()①私有制②階級③國家的產生④磨制石器出現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B訓練案·效果評價知識點二良渚古城與陶寺古城2.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習近平主席發(fā)來賀信。國家如此重視良渚古城遺址,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里()A.出現了最早的階級分化B.產生了非常發(fā)達的手工業(yè)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D.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D3.從山西陶寺古城遺址考古發(fā)掘的1300余座墓葬看,有的大型墓隨葬品豐富精致,有鼉鼓、特磬、彩繪龍紋陶盤等重要禮器;而占墓葬總數90%的小墓,死者身無長物,應是社會的平民階層。這些現象反映出()A.社會的貧富分化已經很明顯B.山西已經出現早期的國家C.黃河流域已經進入文明社會D.陶寺先民崇尚祭祀文化A4.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距今5000年左右黃河流域的陶寺古城遺址、長江流域的良渚古城遺址、西遼河流域的牛河梁遺址等。它們凸顯了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是()A.繼承發(fā)揚 B.歷史悠久C.一脈相承 D.多元一體D知識點三遠古的傳說5.學者費孝通指出:“距今3000年前,在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若干民族集團匯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在這一匯集和逐步融合的過程中,被尊崇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黃帝 B.堯和禹

C.堯和舜 D.舜和禹6.神話傳說中,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推舉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稱為()A.選舉制 B.投票制

C.世襲制 D.禪讓制AD7.禪讓制下,部落聯盟首領位子傳承的依據是()A.財富 B.武力C.德才 D.門第8.我們的祖先在與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如圖反映的是()A.精衛(wèi)填海 B.夸父追日C.后羿射日 D.大禹治水CD9.遠古傳說雖蘊含著一些歷史信息,但不能等同于真實歷史,而史實是真實的、客觀存在的。下列屬于史實的是()A.炎帝歸順黃帝

B.北京人使用天然火C.堯舜禹傳位實行禪讓制

D.炎黃部落聯盟大戰(zhàn)蚩尤部落B10.浙江良渚古城遺址(距今約5300—4300年)發(fā)現了同時期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山西陶寺古城遺址(距今約4300—4000年)宮城內有多處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這些考古成果共同反映了()A.早期人類的演進和變化規(guī)律B.農業(yè)的產生與發(fā)展及聚落形成C.炎黃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D.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與組織能力D11.“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睆倪@段話中可以看出華夏民族()A.發(fā)祥地是黃河流域B.交通便利,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黃帝創(chuàng)立D.雜居相處,在不斷交往中融合而成D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吨芤住は缔o下》材料二

《史記·夏本紀》中記載:“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逼渚袷来鷤鞒?于是有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材料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抖Y記·禮運》(1)材料一中的“神農氏”就是傳說中的炎帝。依據材料一指出,當時已經出現了一種什么樣的社會現象。答案:人們開辟集市,以物換物,互通有無,從事一些簡單的交換活動。(2)材料二的典故與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哪位歷史人物有關?從他治水的事跡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他身上怎樣的精神品質?答案:禹。堅韌不拔、勤勞勇敢、無私奉獻的高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