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
文
教
案
任教班級:____________
教師姓名:____________
2022年春季學期
第五單元
一、單元目標
1.會寫24個字,正確讀寫37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文言文,注意朗讀停頓;
能背誦文言文。
3.能對照《文言文二則》中的注釋,知曉每句(個性化修改)
話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故事的內容;明白《表
里的生物》中“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體會文
章是如何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
4.體會在作者的想象中,未來的上學方式和今
天有什么不同;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更加豐
富的想象。
二、單元重難點
1、練習辯論,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學會全面地
看待事情、處理問題。
2、發(fā)揮想象,編寫科幻故事。
三、知識框架
本單元圍繞著“科學與發(fā)現(xiàn)”這一主題,安排
了《文言文二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表
里的生物》《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四篇課文?!段?/p>
言文二則》中,《學弈》講述了兩個人同時學下棋,
效果卻大不一樣的故事;《兩小兒辯日》講述了兩個
孩子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墩胬碚Q生于一百個問號
之后》用事實論證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fā)問,不
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就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真
理。《表里的生物》記敘了作者小時候一段幼稚可笑
的經(jīng)歷,體現(xiàn)了小孩的好奇心?!端麄兡菚r候多有趣
啊》描繪了在作者的想象中,未來的上學方式和今
(個性化修改)
天的不同。
二、教具學具準備
三、教學時數(shù)
14.文言文二則................2課時
15.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2課時
16.表里的生物................2課時
第14課文言文二則
教學目標:
1.會寫“援、懼”等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能對照注釋,
想想每句話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內容。
4.懂得《學弈》中蘊含的道理,知道《兩小兒辯日》中
兩個小孩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5.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言詞句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內容。
2.懂得《學弈》中蘊含的道理,知道《兩小兒辯日》中
兩個小孩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學弈》
課時目標
1.會寫“援、俱、弗”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故事的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解讀課題
1.故事導入:孟母三遷。
2.了解孟子:誰來給我們介紹下孟子的生平?
學生交流后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名軻,戰(zhàn)國時
期鄒國(現(xiàn)山東鄒城)人。戰(zhàn)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繼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
子合稱為“孔孟”。
3.解釋課題。
“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相機出示
古人下棋的圖片)
4.引導質疑。
教師相機點撥,梳理問題并歸納。(板書:誰學下棋?跟
誰學下棋?學的結果怎么樣?)
二、指導朗讀,熟讀課文
1.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朗讀時有困難的地方。
(2)指名讀,發(fā)現(xiàn)容易讀錯的詞句。
2.范讀課文,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
(最好能背誦)。
(2)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一些重點句子,適當進行教讀。
(3)指導學習多音字:''繳"和“為
(4)正音:”為是其智弗若與”一句中的“為”讀四聲。
課件出示: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
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
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
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5)指導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
二是停頓要得當。
3.反復練讀,熟讀課文。
(1)讓學生反復朗讀,讀通讀順。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錯誤。
(3)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
齊讀等。
三、理解詞句,把握文意
1.對照注釋,理解字詞。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
(2)理解故事的內容,教師及時指導。
2.合作學習,及時點撥。
(1)同桌合作學習,互相解疑釋惑。
(2)教師指導難理解的詞句。
①理解“之”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
②學習通假字“與”:同“歟”,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
跟“嗎”“呢”的作用相同。
③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弗若:不如。然:這樣。
3.疏通全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由結合注釋讀懂句子的意思,再將每句話的
意思連起來。
(2)小組合作交流課文大意。
(3)指名說說課文大意。
四、領悟道理,深化認識
1.啟發(fā)思考,領悟道理。
(1)這兩個人是怎么學下棋的?在文中畫出相關的句
子。
(2)學的結果怎么樣?(課件出示:雖與之俱學,弗若
之矣)
(3)是什么原因使后一個徒弟“雖與之俱學,弗若之
矣”?是后一個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個嗎?
(4)他們倆學下棋時各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
(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2.聯(lián)系生活,深化認識。
3.練習寫字,鞏固延伸。
4.同桌互相講故事。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八/專心致志■成功
學學習之理
弈貴在專心
三心二意失敗
第2課時
《兩小兒辯日》
課時目標
1.會寫“辯”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故事內容,明白課文中兩個小孩的觀點各是什
么,懂得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教學過程
-、品讀名句,導入新課
1.名句導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p>
是知也。"你們知道這兩句話是誰說的嗎?(孔子)
2.交流資料。
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3.師:孔子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然而,兩個小孩提出
的問題竟難倒了孔子,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知道嗎?那
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L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請同學們把課文試讀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若遇到讀不
準的字,請畫出來,查工具書,同桌交流或舉手詢問老師。
2.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3.教師領讀,提升能力。
(1)教師領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齊讀。
(3)分小組讀。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自讀理解,合作交流。
(1)邊讀課文邊看注釋,把課文讀懂。
(2)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注釋自由讀懂課文,理解每
句話的意思,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在組內交流,組內不能
解決的問題由小組長記錄下來,再在全班交流。
(3)組織交流。先由小組長交流本組不懂的問題,再抽
幾位學生說說課文的大意。
(4)課件出示幾個句子,并要求完成練習。
課件出示:
解釋帶點的字,并說出這句話的意思。
?問其收。
?改日中則如盤盂。
?我/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孰為汝多年乎?
2.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出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課件出示:
?兩個小孩爭論的是什么問題?
?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
?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2)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在書上圈點勾畫。
(3)對話交流。
①兩個小孩爭論的是什么問題?
爭論的是太陽離人遠近的問題。
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
③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
小兒甲: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
者小而近者大乎?(視覺)
小兒乙: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
者熱而遠者涼乎?(觸覺)
小結:他們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的方法,分別從視覺、
觸覺的角度說明各自的觀點。
(4)過渡語:他們爭執(zhí)不下,就去問誰?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匯報交流,領悟寓意。
(1)孔子最后做出判斷了嗎?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不能決也)
(2)兩小兒爭辯的問題究竟怎樣解答?這個問題能難倒
古代的圣人孔子,但難不倒掌握了現(xiàn)代科學知識的我們,你
們愿意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幫他們解答嗎?學生匯報自己查
找的資料和對問題的解答。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和討論,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么
啟示?學生自由發(fā)言。
(4)演一演。
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一組合作
練習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2.總結學法,拓展延伸。
(1)總結學法:我們是采用什么方法學習這篇文言文
的?
(2)拓展閱讀:我們可用這樣的方法在課外閱讀其他的
文言文,老師給你們推薦幾篇文言文小故事,如《報苗助長》
《鄭人買履》《掩耳盜鈴》。
小練筆:讀《兩小兒辯日》后所想到的。
15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教學目標
1.會寫''慣、圃"等12個字,正確讀寫“真理、司空見
慣”等20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
點。
4.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fā)現(xiàn)的故事,知道每個故事是按照
什么順序寫的。能根據(jù)具體事例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
個問號之后”的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
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fā)現(xiàn)的故事,知道每個故事是按照
什么順序寫的,正確理解課題的含義。
2.體會課文的寫作特點,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慣、圃”等12個字,正確讀寫“真理、司空見
慣”等20個詞語。
2.了解課題,明確作者的觀點;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fā)現(xiàn)的故事,知道每個故事是按照
什么順序寫的。
教學過程
一、標點導入,點明觀點
1.書寫標點,觀察思考。
(1)課件出示“?”,教師提問:這是一個什么標點符
號?它有什么含義?
(2)學生自由發(fā)言。
(3)把問號的上半部分拉直,就會變成什么標點符號?
它又有什么含義?(課件演示動畫,把“?”拉直變成“!”)
(4)學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課題,解釋“真理
二、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1.自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
①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
具書。
②先把句子讀通順,再朗讀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①認讀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課件出示:
真理領域建樹司空見慣疑問敏感提取
明顯無獨有偶無聊不可思議吻合
偶然文獻證據(jù)系統(tǒng)整理見微知著靈感
機遇
②理解重點詞語“司空見慣”“見微知著
2.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1)提出要求。
①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指讀。
②思考: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
什么?
課件出示:
理清課文說明順序,填一填。
本文先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
點、,然后列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
事例,最后總結:只有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
現(xiàn)問題,追根求源,才能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真理。
(2)匯報交流。
三、理解事例,填寫表格
1.初步了解,概括事例。
(1)找出文中列舉事例的段落,快速瀏覽,用自己的話
概括事例。
(2)作者為了說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個
觀點,舉了哪幾個事例?誰能用自己的話簡要地說一說?
(3)學生交流。
第一個事例是化學家波義耳從紫羅蘭花瓣遇鹽酸會變色
的現(xiàn)象中受到啟發(fā),制成了石蕊試紙。
第二個事例是魏格納通過蚯蚓的分布情況提出了“大陸
漂移學說:
第三個事例是俄裔美國睡眠研究專家阿瑟林斯基發(fā)現(xiàn)睡
覺時眼珠的轉動和做夢有關。
2.深入理解,填寫表格。
(1)學習有關第一個事例的段落,師生合作填寫相關的
表格。課件出示:
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找到真理
羅蘭花瓣
事例1遇鹽酸會反復試驗和研究發(fā)明了石蕊試紙
變紅
事例2
事例3
(2)現(xiàn)在再請大家細讀有關另外兩個事例的段落,同桌
合作補全表格。
(3)交流表格的填寫,課件出示答案:
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找到真理
羅蘭花瓣遇鹽酸會變
事例1反復試驗和研究發(fā)明了石蕊試紙
紅
南美洲東海岸的凸出提出了“大陸場
事例2搜集證據(jù),研究推論
部分與非洲西海岸的說”
凹陷部分互相吻合
睡覺時眼珠為什么會當睡覺的人眼考
事例3反復觀察實驗
轉動時,他確實正在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默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
點。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fā)現(xiàn)的故事,知道每個故事是按照
什么順序寫的。能根據(jù)具體事例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
個問號之后”的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
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回顧學法
1.歸納敘述順序。
(1)觀察表格,回顧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
順序敘述這三個事例的?
(2)學生先討論,然后舉手發(fā)言。
(3)小結:這三個事例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真理的過程是相似
的,作者寫這三個事例都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的:先偶然
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復的研究和實驗;最后解
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課件出示:
發(fā)現(xiàn)問題一研究問題一找到真理
過渡:書上有一段話和大家說的意思是一樣的,請大家
找出這個自然段。(第2自然段)
2.理解關鍵句子。
課件出示:
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那些在科學領域有所
建樹的人,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
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
成“!”,找到真理。
(1)齊讀這段話。
點撥: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追根求
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這就是一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2)引導理解問號和感嘆號的含義。
①在這一段話中,“?”和“!”有什么含義呢?它們各
指什么呢?(“?”的含義是: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追問;“!”的
含義是:通過探索,解決了疑問,發(fā)現(xiàn)了真理)
②那么,"把‘?‘拉直變成表示的意思和文中哪
句話相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③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形象、直觀、易懂)
3.拓展舉出事例。
(1)列舉事例:科學史上,從生活的細微現(xiàn)象中受到啟
發(fā),不斷實驗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還有很多,你能
舉出幾個嗎?
(2)學生匯報搜集的資料。
(3)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情況進行補充,課件出示事例。
課件出示:
?瓦特從水蒸氣推動壺蓋的現(xiàn)象中受到啟發(fā),改良了蒸
汽機。
?魯班的手被植物葉子劃傷,后來他發(fā)明了鋸子。
?牛頓在蘋果樹下被掉下來的蘋果砸到了頭,后來他發(fā)
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4)小結:這么多的事例說明了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
不遙遠。只要你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追
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就可以找到真理。
(5)師生合作讀。
二、感梧科學精神,總結觀點
L找關鍵詞,感悟精神。
(1)默讀課文,提出要求。
真理的發(fā)現(xiàn)也是有條件的,那么科學家們是靠著怎樣的
科學精神,在漫漫的科學長途中尋找到真理的呢?
(2)默讀課文,畫出關鍵詞語,并聯(lián)系事例理解。
(3)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4)匯報交流:你覺得他們憑借什么找到了真理?
①見微知著。
a.第3自然段中哪一句話體現(xiàn)了波義耳這種見微知著的
本領呢?(見微知著:見到一點兒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向
或問題的實質)
b.指導朗讀句子,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
誰知過了一會兒,濺上鹽酸的花瓣竟奇跡般地變紅了。
波義耳立即敏感地意識到,紫羅蘭中有一種物質遇到鹽酸會
變紅。
c.在魏格納和阿瑟林斯基身上能找到這種見微知著的本
領嗎?
d.學生交流。
小結:看來要想發(fā)現(xiàn)問題,有所成就,就得練就一雙銳
利的眼睛,善于觀察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并能見微知著。
②善于發(fā)問。
為什么睡覺時眼珠會轉動?這會不會與做夢有關?會是
什么關系呢?
③不斷探索、獨立思考、鍥而不舍。
2.總結觀點,暢談體會。
(1)總結觀點,反復讀課題。
是啊,這個“?”和“!”凝結了科學家們多少難以名狀
的情感啊!如果你是波義耳,在抓住問號不放并進行反復的
研究之后,制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堿試紙一一石蕊試紙,你
一定會贊同作者的觀點,一定會驕傲地對世人說:“真理誕生
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2)暢談體會。
學習課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三、領悟課文寫法,仿寫練習
1.總結寫法。
(1)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
同?(本文先點明觀點,然后通過具體事例說明觀點,最后總
結觀點)
(2)教師總結:這篇課文圍繞著“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
號之后”這一觀點,列舉具體事例加以說明,最后總結觀點,
這樣的文章叫作議論文。
2.仿寫練習。
(1)題目要求:“失敗乃成功之母"''團結就是力量"''一
分耕耘,一分收獲”“有志者事竟成”這些格言也是真理,現(xiàn)
在就請你們仿照本文的寫法來寫一篇短文,論證某句格言。
(2)口頭交流短文的選材,思考應該怎樣選材。
提示:圍繞自己的觀點選擇具體的事例。
課件出示:
團結就是力量提出觀點
事例1:
舉出事例
事例2:
總結觀點
(4)學生開始寫作。(如果時間不夠,可以放到課后去
寫)
板書設計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提出觀點證明觀點總結觀點
V真理誕生于到成石工:我樂見微知著
二』又稼一百個問號之后提出“大陸深善于發(fā)問
C/安繇移學說”不斷探索
工'睡覺時眼球轉
動與做夢有關
16表里的生物
教學目標
1.會寫“脆、攔”等8個字,正確讀寫“洪亮、盲人”
等17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聯(lián)系課題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體會“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能從文中找出相關
的語句,和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4.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描寫,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
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歷理解課文結尾。
教學重難點
體會“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能從課文中找出相關
的語句,和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機械手表。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脆、攔”等8個字,正確讀寫“洪亮、盲人”
等17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聯(lián)系課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自學字詞
1.激趣導入,讀題設問。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大自然中的什么聲
音?請描述一下。
(2)討論:除了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沒有能發(fā)出聲
音的無生命的東西?(如雷、海浪、風等)
(3)(出示舊式機械手表)這塊手表能夠發(fā)出聲音,里
面有生物嗎?
(4)板書課題。
2.自讀課文,引導質疑。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
字詞可以查字典或詢問同學。
(2)交流自己讀懂了些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初讀課文,提出要求。
課件出示:默讀全文,聯(lián)系課題,想一想:課文主要寫
了一件什么事?
2.匯報交流。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
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表里有個小蝎子的說法。
(2)學生口頭“填一填”。
課件出示:
課文先寫“我'’認為"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聽到父親的懷表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就認為里面一定有一個小
生物,然后寫一次父親打開表蓋讓“我”看,并說這擺來擺
去的小東西是小蝎子的尾巴,最后寫“我”信以為真,見人
就說父親的表里有一個小蝎子。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讀寫“洪亮、盲人”等17個詞語。
2.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描寫,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
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歷理解課文結尾。
3.體會“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能從課文中找出相
關的語句,和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合作學習,深入交流
1.小組合作學習,思考:
(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2)文中有很多處心理描寫,用橫線畫出來。
(3)文中的“我”是個集樣的孩子?說說理由。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師生交流自學情況。
(1)首先請同學們來談談第一個問題。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表里的生物”的特別之處:
我的面前立即呈現(xiàn)出一個美麗的世界:藍色的、紅色的
小寶石,釘住幾個金黃色的齒輪,里邊還有一個小尾巴似的
東西不停地擺來擺去。這小世界不但被表蓋保護著,還被一
層玻璃蒙著。
(3)讀一讀你畫出的心理描寫的句子并談談體會。
預設:父親說“不許動”,表里邊會是什么東西在響呢?
我對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樹上的蟬,草里的蟲,
都不會輕易被人看見,我想:表里邊一定也有一個蟬或蟲一
類的生物吧,這生物被父親關在表里,不許小孩子動。
引導體會:這段話對“我”的心理描寫非常細膩,從中
可以感受到“我”對表里的生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
文章中還有多處這樣的文字,將心理描寫夾雜在敘事之中,
如----
課件出示:
?我嚇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惡而恐怖的東西,為什么
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里呢?
?我只想,大半因為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蝎
子都沒有這么好聽的聲音,也許這里邊的蝎子與一般的
不同。
聯(lián)系上下文,邊讀邊體會,作者就像在與人傾心交談,
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內心世界,感受到童年的天
真無邪。指導學生在體會的基礎上讀好句子,讀出兒童的好
奇和天真。
(4)讀了上面的幾個句子,你覺得“我”是個怎樣的孩
子?
(5)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補充:“我”對事物有著強
烈的好奇心,是個善于觀察、愛思考的孩子。
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的句子來印證剛才表述的觀
點。
課件出示:
?越不許我動,我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不但它的秒針會自己走動,而且它堅硬的表蓋里還會
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嘀嗒,嘀嗒……沒有一刻的休息,這
聲音比蟬鳴要柔和些,比蟲的歌曲要單調些。
?“為什么還蒙著一層玻璃呢?”
?“這就是叫你只許看,不許動?!备赣H回答。
?“為什么呢?"我又問。
引導:從第1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因沒有滿足好
奇心,“我”感到很痛苦)
從第2句話中你能體會到''我”的什么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27章 圓27.2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1點與圓的位置關系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5從“京派、海派”之爭辨析民間委托炒股合同的效力
- 2025合同模板股東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借款合同版(單位住房)
- 2025勞動合同的有效要件范本
- 2025代工生產(chǎn)合同
- 清洗施工方案
- 路燈燈具整改施工方案
- 路燈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A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五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乘除法)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匯編
- 上海市楊浦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英語期末考卷(含筆試答案無聽力答案、原文及音頻)
- 2024年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銀行金融機構銀行金融服務協(xié)議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壓千斤頂
- 《消防機器人相關技術研究》
- 游泳館安全隱患排查
- 《媒介社會學》課件
- 成人手術后疼痛評估與護理團體標準
- zemax-優(yōu)化函數(shù)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