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海珠區(qū)2023學年第一學期質量監(jiān)測試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區(qū)、學校、姓名、考生號、試室號及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作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共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赡苁且驗槠喍獭群S富,在費孝通先生的一系列著作中,《鄉(xiāng)土中國》及其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是流傳最廣、最為人們所熟悉的了。但是,熟悉并不一定能保證理解的準確,有時甚至反而可能對不經意的誤解失去了敏感。而對此書的一個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它看作是一部單純研究解讀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著作,把“鄉(xiāng)土中國”理解為一個關于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概念,而沒有將它看作是解讀中國整體社會的著作。事實上,與“鄉(xiāng)土社會”對應的不是空間形態(tài)意義上的城市社會,而是歷史序列上的“現代社會”。費先生用“鄉(xiāng)土中國”這個概念所要刻畫描述的,是不同于現代社會的獨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傳統(tǒng)社會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就如同現代社會的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并不僅僅限于城市,這種獨具中國特點的傳統(tǒng)社會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也不僅僅限于中國鄉(xiāng)村。那么,“鄉(xiāng)土中國”是何種形態(tài)的社會?在《鄉(xiāng)土中國》以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中,費先生為我們描畫展示了“鄉(xiāng)土中國”之社會形態(tài)的一系列特征,包括經濟形態(tài)、社會關系形態(tài),政治——社會治理格局和文化價值觀念。這四個方面大體上概括了費先生筆下作為中國整體社會形態(tài)之“鄉(xiāng)土中國”的基本特征,或者說,作為“理想類型”的“鄉(xiāng)土中國”。但是,自晚清開始,隨著中國被動地與西方現代資本主義相遇而不能不步履蹣跚地邁向現代世界,“鄉(xiāng)土中國”這種社會形態(tài)越來越難以為繼而不得不走向解體或終結。而且這種社會形態(tài)走向解體和終結的方式是扭曲的、病態(tài)的,因為它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入侵的情況下不自主地,被迫地發(fā)生的。首先不由自主地走向解體和終結的是“鄉(xiāng)土中國”的經濟形態(tài),實際上也就是這個社會形態(tài)的根基,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中國農民單靠農業(yè)生產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準,更不可能養(yǎng)得起整個地主階級并支撐起繁榮的城市消費經濟,因此,實際上“中國從來不是個純粹的農業(yè)國家”,而是農工并重的混合經濟體。但是,近現代以來,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侵入,中國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工業(yè)由于無法與擴張進入中國的西方工業(yè)競爭而走向崩潰。鄉(xiāng)土工業(yè)的崩潰使得傳統(tǒng)上靠農工相濟而維持的不饑不寒的生活難以為繼,從而直接帶來了農村的貧窮,與此同時,鄉(xiāng)土工業(yè)的崩潰也激化了圍繞土地問題的農村社會矛盾,因為,“中國的租佃制度并不直接建筑在土地生產的剩余上,而間接地建筑在農民兼營的鄉(xiāng)村工業(yè)上”,鄉(xiāng)土工業(yè)崩潰了,但地主并不因此減收或不收地租,相反,由于西洋奢侈品(洋貨)的進入刺激了其消費的欲望,提高了其享受的水平,因而變得更加不能放松對地租的攫取。而佃戶們由于喪失了鄉(xiāng)土工業(yè)的補貼,交了地租就無法生存了,佃戶和地主于是發(fā)生了嚴重的沖突。鄉(xiāng)土工業(yè)在西洋工業(yè)競爭下的崩潰在造成農村貧困、激化農村社會矛盾的同時,還進一步惡化了原本已經相克的城鄉(xiāng)關系。與“鄉(xiāng)土中國”之經濟形態(tài)的解體和終結同步,其傳統(tǒng)的“政治——社會”治理格局也走向崩潰瓦解。一方面,從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趨勢講,隨著“鄉(xiāng)土性地方自足”時代的過去,現代生活中必須動用政治權力才能完成的有關人民福利的事情越來越多,因此,無為主義必然難以為繼(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而另一方面,近代以來,作為國家權力試圖深入地方的一種努力,保甲制度的推行則把傳統(tǒng)雙軌政治中自下而上的軌道給破壞了,進而瓦解了基于紳權禮治的地方自治。隨著“鄉(xiāng)土中國”之經濟形態(tài)和政治——社會治理格局的瓦解癱瘓,作為傳統(tǒng)中國之整體社會形態(tài)的“鄉(xiāng)土中國”也就終結了。“鄉(xiāng)土中國”的終結實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問題不在于這種社會形態(tài)要不要終結,而是如何終結。作為一名富有科學精神的杰出的社會科學家,費先生的“鄉(xiāng)土重建”理論自然認識到中國的特定國情,但鄉(xiāng)土重建不是對傳統(tǒng)“鄉(xiāng)土中國”的簡單回復或修補,而是直面和回應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及挑戰(zhàn)的整體“重構”,或者說,是對于傳統(tǒng)“鄉(xiāng)土中國”之另一種良性的終結形式和邁向現代社會的中國道路的自覺探索。費先生對于傳統(tǒng)“鄉(xiāng)土中國”之良性的終結方式的構想也是在整體社會系統(tǒng)的視野下展開的,因而實際上是整體社會形態(tài)的轉型:既是農村的轉型,也是城鎮(zhèn)以及城鄉(xiāng)關系的轉型;既是經濟的轉型,同時也是政治社會乃至社會心態(tài)的轉型。費先生的這種注重從整體社會形態(tài)之現代轉型的角度,來分析探討傳統(tǒng)“鄉(xiāng)土中國”終結的認識方式,對于今天我們如何認識看待正在實踐進行中的“新型城鎮(zhèn)化”頗有啟示。(摘編自王小章《“鄉(xiāng)土中國”及其終結: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理論再認識》)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鄉(xiāng)土中國》可能是費孝通先生諸多著作中流傳最廣且最為人熟悉一部,但人們常因熟悉而產生不經意的誤讀。B.近代以來,西方工業(yè)的進入導致了不能與之競爭的中國鄉(xiāng)土工業(yè)崩潰,進而激化了圍繞土地問題產生的農村社會矛盾。C.在西方資本主義入侵的情況下,“鄉(xiāng)土中國”的經濟形態(tài)和傳統(tǒng)的政治——社會治理格局先后解體,意味著中國社會的終結。D.研究費孝通先生“鄉(xiāng)土中國”的相關理論,有助于我們今天正確認識和看待正在實踐中的“新型城鎮(zhèn)化”這一現實問題。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鄉(xiāng)土中國”對應的不是空間形態(tài)意義上的城市社會,獨具中國特點的傳統(tǒng)社會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也不僅僅局限于中國鄉(xiāng)村。B.對于“鄉(xiāng)土中國”的終結形式,理論上看存在著良性的和病態(tài)的兩種可能,而近代中國社會特定的歷史條件決定了其必定不是良性的。C.由于人多地少,中國農民單靠農業(yè)生產難以維持最低生活水準,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大力發(fā)展農業(yè)的同時努力開拓鄉(xiāng)土工業(yè),實現農工并重。D.盡管“鄉(xiāng)土中國”的終結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卻并不妨礙費孝通先生基于中國特定國情,直面現實,積極探索邁向現代社會的中國道路。3.下列選項出自《鄉(xiāng)土中國》中“禮治秩序”一章,最適合作為本文“紳權禮治”走向瓦解這一觀點的論據一項是()A.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B.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C.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tǒng)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xiāng)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D.禮治社會是并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的,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特色。4.在本文中,作者認為“鄉(xiāng)土中國”不僅是一個關于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概念,而是解讀中國整體社會的著作。請簡要概括作者的依據。5.“議論要有針對性”是論述類文章寫作要遵循的一項原則,請簡要分析本文“針對性”的具體表現?!敬鸢浮?.C2.C3.C4.①依據之一是類比推理,即“現代社會的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不局限于城市”,推導出“鄉(xiāng)土中國”不僅是局限在鄉(xiāng)村。

②依據之一是“鄉(xiāng)土中國”描繪的是全面的社會各方面,即是解讀中國整體。

③依據之一“鄉(xiāng)土中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格局的變化導致整體社會的變革。5.①針對的是誤解《鄉(xiāng)土中國》是單純研究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著作。

②針對認為中國是單純的農業(yè)國家而提出“農工并重的混合經濟體”。

③針對的是如何在鄉(xiāng)土社會終結后,實現更好的現代化的轉變?!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意味著中國社會的終結”錯誤。原文“或者說,是對于傳統(tǒng)‘鄉(xiāng)土中國’之另一種良性的終結形式和邁向現代社會的中國道路的自覺探索”可知,“鄉(xiāng)土中國”解體后,中國社會邁向了現代社會,并非終結。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C.“唯一的解決辦法”過于絕對。原文“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中國農民單靠農業(yè)生產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準,更不可能養(yǎng)得起整個地主階級并支撐起繁榮的城市消費經濟,因此,實際上‘中國從來不是個純粹的農業(yè)國家’,而是農工并重的混合經濟體”可知,“農工并重的混合經濟體”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原文沒有說明是唯一的辦法。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凹潤喽Y治”走向瓦解的觀點是:禮治社會無法完成的工作由現代社會的制度來代替。A.說明了禮是行為規(guī)范,按照禮來行為才是對的行為。無法論證“紳權禮治”走向瓦解。B.說明了禮是在教化中養(yǎng)成。無法論證“紳權禮治”走向瓦解。C.說明禮治在鄉(xiāng)土社會可以有效的解決問題,但是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這種有效性難以為繼,只有被現代制度代替,可以論證“紳權禮治”走向瓦解。D.說明禮治社會是變化緩慢的社會,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無法施行禮治。無法論證“紳權禮治”走向瓦解。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費先生用‘鄉(xiāng)土社會’這個概念所要刻畫描述的,是不同于現代社會的獨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傳統(tǒng)社會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就如同現代社會的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并不僅僅限于城市,這種獨具中國特點的傳統(tǒng)社會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也不僅僅限于中國鄉(xiāng)村”“費先生對于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之良性的終結方式的構想也是在整體社會系統(tǒng)的視野下展開的,因而實際上是整體社會形態(tài)的轉型:既是農村的轉型,也是城鎮(zhèn)以及城鄉(xiāng)關系的轉型;既是經濟的轉型,同時也是政治社會乃至社會心態(tài)的轉型”可知,依據之一是類比推理,即“現代社會的結構、文化和運行形態(tài)不局限于城市”,推導出“鄉(xiāng)土中國”不僅是局限在鄉(xiāng)村。由原文“費先生為我們描畫展示了‘鄉(xiāng)土中國’之社會形態(tài)的一系列特征,包括經濟形態(tài)、社會關系形態(tài),政治——社會治理格局和文化價值觀念”可知,依據之一是“鄉(xiāng)土中國”描繪的是全面的社會各方面,即是解讀中國整體。由原文“首先不由自主地走向解體和終結的是‘鄉(xiāng)土中國’的經濟形態(tài),實際上也就是這個社會形態(tài)的根基”“鄉(xiāng)土工業(yè)在西洋工業(yè)競爭下的崩潰在造成農村貧困、激化農村社會矛盾的同時,還進一步惡化了原本已經相克的城鄉(xiāng)關系”與“‘鄉(xiāng)土中國’之經濟形態(tài)的解體和終結同步,其傳統(tǒng)的‘政治——社會’治理格局也走向崩潰瓦解”可知,依據之一“鄉(xiāng)土中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格局的變化導致整體社會的變革。【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文體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的能力。由原文“但是,熟悉并不一定能保證理解的準確,有時甚至反而可能對不經意的誤解失去了敏感。而對此書的一個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它看作是一部單純研究解讀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著作”可知,針對的是誤解《鄉(xiāng)土中國》是單純研究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著作。由原文“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中國農民單靠農業(yè)生產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準,更不可能養(yǎng)得起整個地主階級并支撐起繁榮的城市消費經濟,因此,實際上‘中國從來不是個純粹的農業(yè)國家’,而是農工并重的混合經濟體”可知,針對認為中國是單純的農業(yè)國家而提出“農工并重的混合經濟體”。由原文“問題不在于這種社會形態(tài)要不要終結,而是如何終結”“或者說,是對于傳統(tǒng)‘鄉(xiāng)土中國’之另一種良性的終結形式和邁向現代社會的中國道路的自覺探索”“費先生的這種注重從整體社會形態(tài)之現代轉型的角度,來分析探討傳統(tǒng)‘鄉(xiāng)土中國’終結的認識方式,對于今天我們如何認識看待正在實踐進行中的‘新型城鎮(zhèn)化’頗有啟示”可知,針對的是如何在鄉(xiāng)土社會終結后,實現更好的現代化的轉變。(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共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旅途王佐良車子要開的時候,爹和媽站在月臺上頻頻向我揮手,囑咐了一些小心冷熱之類的話;自己的心上卻一點別意也沒有,只喜洋洋地看著這鋼鐵的怪物:野獸的頭部一樣的機車和拖在后面的長長的列車,心想明天晚上它就要將我和我的同學們——這些南方的孩子載到遙遠的北平,這豈不是機械文明的賜予嗎?輪子轉動的聲音有旋律地起了,月臺上的人臉漸漸看不清楚,車上的我們卻熱鬧起來。誰都對這旅行感覺興趣,誰都對于北平和在北平的我們的學校有著美好的憧憬,便相互望著,終于忍不住笑了起來。話像是無窮盡的;有時大家傾神聽著一人的敘述,有時則因人人急于表白自己的快樂心懷而搶著說了。同車的人漸漸注意著我們。①“老北平”聽見我們那種虛擬的稚氣的關于北平的描繪時,忽然展開風塵的臉笑了。窗外是廣坦的田野,蓋覆在藍藍的初秋的天空之下。鐵軌近處的地土還有一部分淹著水,路基在水的中央,如一條長堤。田里有農夫在工作,身子被太陽曬成紫褐色。但是列車過去時沒有一人抬頭瞧。生活是一條緊抽著的鞭子,他們連興趣也沒有了。他們的苦處,我們定全然不知的。車子走過武勝關時,兩旁全是崇山峻嶺,住在都市里的我們全驚奇地叫起來了。過此,便是河南境界。山漸漸遠了,窗外是干枯的大地,②樹的綠色因蒙上了灰塵而顯得粗俗凝滯,蟬聲那樣沉重地,偶然透過輪轉的聲音傳了過來。黃昏在火車的突突聲中到來了。新秋的天更加藍得可愛,田地上的植物漸漸模糊起來。過一會,我看見幾顆星在原野的邊際上閃耀著。吃了飯,同學們有的躺著睡了。車上靜了下來,只有突突的火車走動的聲音。我一人獨自望向窗外。那是無邊際的大地,黑暗籠罩著,看不出什么來。③星子卻加多了,像人的眼睛般聰明地向我眨著。風從原野上吹來,帶著一種可愛的氣息,可是卻很有點寒冷。我加了一件絨背心,不覺想起燈明人多的家。旋律的車聲像一曲催眠歌了,車子搖動得像嬰孩的搖籃,我的頭沉重起來,迷糊里入睡……“看黃河呵!”我一聽這聲音便立刻坐起來?!澳睦铮睦??”我強睜著眼睛問。同學笑了:“還沒過鄭州呢!”又不知過了多少時候。車子停在一個站口,鳴笛。有人說:“黃河南站了?!蔽覀內饋?,披著毯子走到車廂外面去看。車子慢慢地走動了,在全國聞名的黃河大橋上。全是鐵做的:梁,柱子,軌道。每走幾丈路,便有一盞電燈照著。此刻黃河只是沙灘,黑暗中看不清有多寬多大,只見地形起伏著,如影片中所見的沙漠。岸旁有幾塊很大很大的石頭,看下去,表面顯得很光滑;那必是幾大堆黃土經幾千年河水的沖擊而成的。我如見著原始的野獸似的感覺它們的古老和可怕。車走了幾分鐘,所見的仍是沙灘,在我的胸中涌起“浩瀚”這兩個字。過一會,我聽到橋下的水聲了,很響很響的。水的速度很大,沖擊著橋腳直打漩渦;那勢頭,真像是一群憤怒的人洶涌著前來——不,不是人,在這莽蒼無邊的天地之間,人是太渺小了,水真像是從天上來的,如同地球的年歲永不回轉,它奔馳著,沖過人工的堤岸,到那吼著笑著的海里去!我們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河流,沒有船只,在黑暗中也辨不清河岸,那么雄偉地奔流著,打破空間的寂靜。抬起頭來,是莽蒼蒼的天,空闊到無以復加,一大塊青黑色,有濃黑的云如山峰起伏,幾顆星膽怯地閃爍著,在這無邊的“大”里,它們是太渺小了。終于又想到了人,因為機械的力量已如此偉大,它處處同自然敵對起來了。雖是如此,“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仍然有它的氣勢。再過,又是沙灘?;赝麃硖帲珵闈鉂獾暮诎邓?。哪里是序,哪里是邊呢?在無垠的浩大里,我忽然害怕起來。車子的速度忽然加快,到電炬齊明的北岸站。我像如有所得地進了車廂,埋頭就睡,會兒,也就安然入夢了。醒來時紅日滿窗,外面的景色與河南有顯著的不同。一塊大平原,邊際連著天,看不見一座山。④地上種著一類桿子長長的植物,頭上披幾片葉,樣子像大戲中武生拿的槍。這干百株高粱整齊地排著,外面的人果然看不見里面,大概是所謂青紗帳吧?不期然地,便想起另外一片更廣闊的平原,以及那里的青紗帳,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接著浮上了心頭。以后便看到土做的村屋的墻,房子矮得出奇,色彩也很不悅目。卻是這一帶的樹,枝干伸得高高的,挺而秀。邯鄲,望都?!粋€個古老的城鎮(zhèn)過去了。我不能不想到古昔的歷史。蒙恬、衛(wèi)青的大軍,他們都曾把足跡印在這平原上嗎?我想見往古如火如荼的軍容,勇士們廓清漠北萬里的雄心,以及那些高大的白馬,那些在北風里疾卷著的大旗!如今呢,長城也擋不住胡沙了,光榮的遠古的歷史反令我們慚愧起來。毫無改變的景色令我厭倦起來。同學們談談天,只希望著看北平,到后來北平是看到了,但是因為在夜里,結果連前門都沒有認清地匆匆進了城。第二天才滿處跑了一趟。古老雄偉的城樓默默地蹲著,如在思念昔日“三朝畿輔”的榮光。但是遠來的少年卻看清了它面上的灰塵,以及展開在它面前的一頁凄涼的歷史了。1935年(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部分,少年的毫無別意和父母的不舍形成反差,自然引入后文以“我”的視角對沿途所見風物的摹寫。B.火車前行,景物變換,從廣坦的田野到崇山峻嶺,從浸水的路基到干枯的大地,車行景移,如畫卷般緩緩展開。C.以“立刻坐起來”“全跳起來”等細節(jié)突顯黃河作為母親河對于這群北上的少年的重大意義,向往之情溢于言表。D.火車之旅給同行的少年帶來了同樣的視覺和心理的沖擊,他們忘我地談天,以致于夜里進了北京城也沒有發(fā)現。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中“風塵的臉”繪出同車旅客的樣貌,他們熟悉北平,嘲笑我們的幼稚描繪。B.句子②中的“粗俗凝滯”形象地寫出了窗外樹葉蒙塵之后顏色難看、毫無生機的樣子。C.句子③生動地描寫夜空星星閃爍之美,暗示時間流逝的同時還勾起“我”的思念之情。D.句子④“像大戲中武生拿的槍”描摹了高粱剛健有力的風姿,也自然引出“青紗帳”。8.“車子慢慢地走動了”這個段落具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點。請簡要分析景與情是怎樣完美融合在一起的。9.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提出一組關鍵詞“旅途·現實·歷史”,請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敬鸢浮?.D7.C8.本段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描寫了車經過黃河之時的景色。作者將對雄偉浩瀚的黃河的無比景仰、敬畏之情,融于所見到的闊遠的沙灘、寬廣的河面和聽到的宏大水聲中,情融景中,情景完美交融。9.①本文以“旅途”的所見所感為線索,串連了“現實”和“歷史”。②“現實”中的所見之景,引發(fā)了年青的作者的新鮮、好奇。③旅途中所經的古老城鎮(zhèn),使作者聯想到光榮的遠古“歷史”,進而又由歷史回到現實,今昔的對比使作者慚愧?!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他們忘我地談天,以致于夜里進了北京城也沒有發(fā)現”錯,由“但是因為在夜里,結果連前門都沒有認清地匆匆進了城”可知,“進了北京城也沒有發(fā)現”的原因是“在夜里”。故選D。【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C.“暗示時間流逝的同時還勾起‘我’的思念之情”錯,由“風從原野上吹來,帶著一種可愛的氣息,可是卻很有點寒冷。我加了一件絨背心,不覺想起燈明人多的家”可知,勾起我思念之情的是原野上吹來的風所帶來的寒冷。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表現手法的能力。由“岸旁有幾塊很大很大的石頭,看下去,表面顯得很光滑;那必是幾大堆黃土經幾千年河水的沖擊而成的。我如見著原始的野獸似的感覺它們的古老和可怕。車走了幾分鐘,所見的仍是沙灘,在我的胸中涌起‘浩瀚’這兩個字”可知,這是從視覺的角度來描寫黃河的寬闊,在描寫的同時加入了“感覺它們的古老和可怕”“在我的胸中涌起‘浩瀚’這兩個字”這些視覺沖擊后的感受,在景物之中融入了作者對黃河的敬畏之情。由“我聽到橋下的水聲了,很響很響的。水的速度很大,沖擊著橋腳直打漩渦;那勢頭,真像是一群憤怒的人洶涌著前來——不,不是人,在這莽蒼無邊的天地之間,人是太渺小了”可知,這是從聽覺的角度來描寫黃河的雄偉,在描寫的同時加入了“人是太渺小了”這樣的聽覺沖擊后的主觀感受,在景物之中融入了作者對黃河的敬仰之情。在本段中,作者將對雄偉浩瀚的黃河的無比景仰、敬畏之情融入到用視覺和聽覺描繪的黃河景色之中,情與景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由“輪子轉動的聲音有旋律地起了”“窗外是廣坦的田野,蓋覆在藍藍的初秋的天空之下”“車子走過武勝關時,兩旁全是崇山峻嶺”“車子慢慢地走動了,在全國聞名的黃河大橋上”“車子的速度忽然加快,到電炬齊明的北岸站”“邯鄲,望都……一個個古老的城鎮(zhèn)過去了。我不能不想到古昔的歷史”可知,本文是以“旅途”的所見所感為線索,串連了“現實”和“歷史”。由“誰都對這旅行感覺興趣,誰都對于北平和在北平的我們的學校有著美好的憧憬”可知,作者在“興趣”“憧憬”的驅使之下瀏覽了所經過的平原、山川、古城,這一切景物給作者帶來了新鮮、好奇的感受體驗。由“……一個個古老的城鎮(zhèn)過去了。我不能不想到古昔的歷史”“我想見往古如火如荼的軍容,勇士們廓清漠北萬里的雄心,以及那些高大的白馬,那些在北風里疾卷著的大旗”“如今呢,長城也擋不住胡沙了,光榮的遠古的歷史反令我們慚愧起來”可知,作者在旅途中見到現實中的古城鎮(zhèn),禁不住聯想到古時令人驕傲的歷史,可“現實”與“歷史”相比,卻讓作者慚愧。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撸懈瓒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碧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保ü?jié)選自蘇軾《赤壁賦》)材料二:太史公《伯夷傳》,蘇東坡《赤壁賦》,文章絕唱也。其機軸略同,《伯夷傳》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語設問,謂夫子稱其不怨,而《采薇》之詩猶若未免于怨,何也?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而達觀古今,操行不軌者多富樂,公正發(fā)憤者每遇禍,是以不免于怨也。雖然,富貴何足求,節(jié)操為可尚,其重在此,則其輕在彼。況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伯夷顏子得夫子而名益彰則所得亦已多矣又何怨之有!《赤壁賦》因客吹簫而有怨慕之聲,以此設問,謂舉酒相屬,凌萬頃之茫然,可謂至樂,而簫聲乃若哀怨,何也?蓋此乃周郎破曹公之地,以曹公之雄豪,亦終歸于安在?況吾與子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須臾,宜其托遺響而悲怨也。雖然,自其變者而觀之,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必羨長江而哀吾生哉!矧江風山月,用之無盡,此天下之至樂,于是洗盞更酌,而向之感慨風休冰釋矣。東坡步驟太史公者也。(節(jié)選自羅大經《鶴林玉露》)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況君子疾A沒B世而名不稱C伯夷顏子得D夫子而名E益彰F則所得G亦已多矣H又何怨之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安在,在哪里,《師說》中“句讀之不知”意為不明句讀,兩者結構相同。B.友,與……結為朋友,跟成語“兄友弟恭”中的“友”詞義和用法都相同。C.發(fā)憤者,與不軌者相對,是指勤奮努力、發(fā)奮振作的人,伯夷即這一類人。D.屬,指勸請,與《岳陽樓記》“屬予作文以記之”中的“屬”詞義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由江上夜月想起曹操的詩句,由詩句聯想到曹操兵下江南、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進而產生了“千古風流人物”不免“浪淘盡”的感慨。B.《赤壁賦》以主客問答的形式闡述觀點,先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和苦惱,再以“蘇子”的身份抒發(fā)俯察人生與宇宙后的哲學領悟。C.羅大經指出,天道應該是不偏私的,為善之人順應天道理應受到善待,但是回看歷史,這些人又總難免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如伯夷等人。D.羅大經認為,蘇軾在從變化的角度領悟到物我無盡、風月不竭的道理后,此前有關人生短暫、生命渺小等一系列的感慨也如風般飄散。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2)雖然,富貴何足求,節(jié)操為可尚。14.《伯夷傳》構思巧妙,先借孔子稱頌伯夷不怨,接著指出伯夷所作《采薇》未免于怨,進而分別闡釋怨與不怨的原因。《鶴林玉露》認為,蘇東坡的《赤壁賦》與《伯夷傳》的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敬鸢浮?0.CFH11.B12.D13.(1)簫聲使深谷中的蛟龍聽了起舞,使獨坐孤舟的寡婦聽了落淚。(2)雖然如此,何必刻意求取富貴,應該崇尚節(jié)操。14.《赤壁賦》先借吹洞簫之“客”來表明自己內心的苦悶,接著“主”以水與月設問安慰“客人”要擺脫苦悶,最后從不變與變的角度闡釋原因?!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何況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聲不被傳揚,伯夷顏回得到孔子的贊美而名聲更加顯揚,那么他們得到的也已經很多了,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君子……而名……”與“伯夷顏子……而名……”結構一致,構成對比,所以在C處斷開?!皠t所得亦已多矣”,由“則”承接上句,發(fā)出感慨,“矣”為句末語氣詞,所以在F和H處斷開。故選CFH?!?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A.正確。賓語前置。句意: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不懂得斷句。B.錯誤。與……結為朋友,動詞/友愛,形容詞。句意: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間互愛互敬。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C.正確。D.正確。勸請,引申為勸酒/同“囑”,囑咐。句意:認為舉起酒杯互相勸酒。/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D.“從變化的角度”錯誤,根據原文“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矧江風山月,用之無盡……而向之感慨風休冰釋矣”可知,應該是從“不變的角度”。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1)“舞”,使……起舞;“泣”,使……哭泣;“嫠婦”,寡婦。(2)“雖然”,雖然如此,雖然這樣;“求”,刻意求?。弧吧小?,崇尚,推崇。【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概括能力。認真審題可知,此題可結合文本按照《伯夷傳》構思來作答。根據“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可知,《赤壁賦》先借吹洞簫之“客”來表明自己內心的苦悶;根據“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可知,作者針對客人悲觀的情調,以水與月設問來安慰“客人”,勸其要擺脫苦悶;根據“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可知,最后從不變與變的角度闡釋原因。參考譯文:材料一:這時候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會吹洞簫的客人,按著節(jié)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凄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聽了落淚。蘇軾的容色憂愁凄愴,(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么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嗎?(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蒼翠,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zhàn)船延綿千里,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橫執(zhí)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代梟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我們)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我們)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我想)與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我)知道這些不可能輕易得到,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并沒有增加或減少??梢姡瑥氖挛镆鬃兊囊幻婵磥?,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fā)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節(jié)選自蘇軾《赤壁賦》)材料二:太史公司馬遷的《伯夷傳》,蘇東坡的《赤壁賦》,是文章中的絕唱。它們構思、手法大致相同,《伯夷傳》用“求仁得仁,又何怨(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的語句設問,說孔子稱贊他們不怨恨,但是(伯夷、叔齊寫的)《采薇》這首詩還是不免于怨恨,這是為什么呢?大概上天不分親疏,經常眷顧善于順應天道的人,而遍觀古今,操守品行越出常軌、不守法度的人大多富貴享樂,堅持公正、勤奮努力、發(fā)奮振作的人常常遭遇災禍,因此人們難免怨恨不平。雖然這樣,何必刻意求取富貴,應該崇尚節(jié)操,要把道德看得重,將富貴看得輕。何況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聲不被傳揚,伯夷顏回得到孔子的贊美而名聲更加顯揚,那么他們得到的也已經很多了,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赤壁賦》借客人吹簫而有因不得相見而思慕之聲,以此設問,認為舉起酒杯互相勸酒,越過那茫茫的江面,可以稱得上人間至樂,然而簫聲卻如此哀怨,為什么呢?大概這里是周瑜打敗曹操的地方,以曹操的雄豪,也最終歸于消亡(在哪里)了?何況我與你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自然把這感慨托寄在簫聲中而悲傷怨恨。雖然如此,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fā)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何必羨長江的無窮無盡而哀嘆我們一生的短暫呢!何況江風山月,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這是天下最大的快樂,于是清洗杯盞重新斟酒,而先前的感慨像風一樣停止、像冰融化一樣消失了。蘇軾與司馬遷寫文章采用的是同樣的手法。 (節(jié)選自羅大經《鶴林玉露》)(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下面小題。赤壁圖(節(jié)選)①元好問至今圖畫見赤壁,仿佛燒虜留遺蹤。令人長憶眉山公,載酒夜俯馮夷宮。事殊興極憂思集,天澹云閑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誰是出群雄?可憐當日周公瑾,憔悴黃州一禿翁。[注]①赤壁圖:金代畫家武元直創(chuàng)作的紙本墨筆畫,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冻啾趫D》全詩共十八句,前八句描繪了赤壁之戰(zhàn)的畫面,節(jié)選的是后十句。②馮夷宮:傳說中的水神宮殿。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看到赤壁圖就好像能看到曹軍被火燒遺留的痕跡,極贊赤壁圖之逼真。B.詩人攜酒夜探馮夷宮,不禁回憶起東坡,“長憶”表達詩人對蘇軾的仰慕。C.東坡被貶黃州,夜游赤壁,想到周瑜破曹軍而意氣風發(fā)的情景,感慨良多。D.詩歌綰結古今,以“古”結蘇軾,以“今”啟自己,以“同”連接兩人。16.詩人提出“凡今誰是出群雄”的設問,詩中是如何回答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C16.①詩人用“可憐當日周公瑾,憔悴黃州一禿翁”來回答。詩人緊扣詩題《赤壁圖》來指點“出群雄”:一是可愛當年火燒曹軍的周公瑾,一是因不得志憔悴了的禿了發(fā)的貶到黃州游赤壁的蘇東坡。②詩人極力夸贊周瑜這位當年燒赤壁,破強虜的英雄,蘊涵了對在金國衰亡之際將帥無能,救國無人的哀痛。;從對蘇東坡的推譽中又可以看出詩人自比蘇子,為斯人憔悴而感傷的情思?!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東坡……感慨良多”錯,應該是詩人而不是東坡。詩人借蘇東坡之事從四個方面抒發(fā)自己對人事的感慨,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心境。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和賞析藝術手法的能力?!暗靡饨皆谘壑?,凡今誰是出群雄?”,詩人由眼前的江山令人暢心滿意,從而提出疑問:今天誰又是出類拔萃的英雄?最后兩句,詩人評點英雄,揭出主旨?!翱蓱z當日周公瑾,憔悴黃州一禿翁”,寫詩人緊扣詩題《赤壁圖》來指點“出群雄”:一是可愛的當年火燒曹軍的周公瑾,一是因不得志憔悴了的禿了發(fā)的貶到黃州游赤壁的蘇東坡了。詩人極力夸贊周瑜這位當年燒赤壁,破強虜的英雄,蘊涵了對在金國衰亡之際將帥無能,救國無人的哀痛。從對蘇東坡的推譽中又可以看出詩人自比蘇子,為斯人憔悴而感傷的情思?!翱蓱z當日周公瑾,憔悴黃州一禿翁:”卒章顯志,突現出詩人贊譽前賢,寄寓感慨的主旨。(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勸學》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者”等生活中的例子,水到渠成地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論。(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句,又繼之以“____________”一句,境界曠遠,意象宏闊。(3)小勇臨摹了一幅曹操的畫像,想在上面題兩句詩,以突顯其求賢若渴的形象特點。李老師提醒他不妨直接在曹操寫的詩句中選取,小勇立刻想到了《短歌行》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君子生非異也②.善假于物也③.無邊落木蕭蕭下④.不盡長江滾滾來⑤.青青子衿⑥.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書寫:假、蕭、衿、掇。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有所中學舉行過一次數學測驗,有一道幾何題說:已知正方形邊長為a,求側面積等于這個正方形的面積、高等于這個正方形邊長的直圓柱體的體積。事后統(tǒng)計,有96.%的學生把這道題做錯了,原因是①。本來題目求的是“直圓柱體的體積”,可是這七個字直到句尾才出現,離“求”字很遠,而緊挨著“求”字的正好是“側面積”三個字,因此很多人就誤認為題目求的是“側面積”了。②,事實上卻變成了一次語文測驗。由此想到,現在不論是社會上還是學校里,大家都很看重數理化。相形之下,語文課就很不為人重視了。我不打算在這里強調語文課的重要性,只想指出一點,語文基礎要是太差了,③。中學語文課里的語法知識該講些什么,該怎么講。這些年來只在主、謂、定、狀、賓、補幾個概念里兜圈子的辦法肯定是不行的。改進的關鍵是要讓所講的語法知識能夠真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點幫助。從這一點考慮,我覺得重點似乎應該放在長句結構分析的用法上。說“結構分析”似乎有點嚇人,其實目的不過是弄清楚句子的層次和脈絡,因此最好把它放在常識范圍里去講,盡量避免用太多的語法術語。18.畫波浪線的句子是一個長句,結構復雜,難以讀懂。請你將這句話改成三個較短的語句,使句意清晰??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0.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寫道:“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東西,表現在黨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說里面,卻生怕人家駁,非常膽怯,于是就靠裝樣子嚇人?!逼渲小把b樣子”與文中加點的詞“兜圈子”,在詞語使用上有相似的妙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8.①求一個直圓柱體的體積,②這個直圓柱體的側面積等于正方形的面積,③高等于正方形的邊長。19.①學生求的是直圓柱體的側面積。②表面上這是一道幾何題。③題目都看不懂。20.“裝樣子”與“兜圈子”詼諧幽默,具有諷刺性,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把b樣子”,指裝模作樣,生動形象表現了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危害,諷刺了黨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說;“兜圈子”,指繞圈子,含蓄幽默地指出近幾年來中學語文課語法知識教學的問題?!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變換句式的能力。首先,找到這句話的主干句,然后獨立成句,作為答案的第一句話。主干句為:求一個直圓柱體的體積。然后,把長句中的修飾成分單獨提出,獨立成句,改為“這個直圓柱體的側面積等于正方形的面積”“高等于正方形的邊長”。最后根據邏輯關系,調整語序,確定答案。故修改為:求一個直圓柱體的體積,這個直圓柱體的側面積等于正方形的面積,高等于正方形的邊長?!?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處,根據前文“因為”和后文“本來題目求的是‘直圓柱體的體積’,可是這七個字直到句尾才出現,離‘求’字很遠,而緊挨著‘求’字的正好是‘側面積’三個字,因此很多人就誤認為題目求的是‘側面積了”,可知此處內容為分析學生把這道題做錯的原因,所以可填“學生求的是直圓柱體的側面積”。第二處,根據后文“事實上卻變成了一次語文測驗”,可知前后兩句話之間是轉折關系,所以此處可填“表面上這是一道幾何題”。第三處,根據前文“我不打算在這里強調語文課的重要性,只想指出一點,語文基礎要是太差了”,可知通過對前面學生因審題問題而把題目做錯的分析,引出語文基礎的重要性,所以此處可填“題目都看不懂”。【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詞語表達效果的能力。根據原文“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東西,表現在黨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說里面,卻生怕人家駁,非常膽怯”,可知“裝樣子”,指出了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表現,指出了黨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說的特征,語言幽默,具有諷刺意味和趣味性。根據原文“這些年來只在主、謂、定、狀、賓、補幾個概念里兜圈子的辦法肯定是不行的”,可知“兜圈子”,生動形象地表現中學語文語法教學的問題,只注重主、謂、定、狀、賓、補幾個概念,語言生動形象,詼諧幽默。(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氨狈降谋鶡?,潔白,透明?!崩像R緩緩地說著,好像同時在心里欣賞著那些冰燈。“每到春節(jié)的時候,那里每家農民都做,用各種容器脫胎做成,各種式樣的冰燈,圓的,方的,放在門外面,晚上燈里點上一支蠟燭。那冰燈還可以做成各種顏色,不過,我還是喜歡無色的?!崩像R停了步,靈巧地劃著火柴,點起了一支煙。飛舞的雪花似乎都向這一點火光撲了過來?!懊磕暌坏奖鶅鰰r期,我就做?!崩像R把煙圈在手掌里面,說道,“我喜歡冰燈,我更欽佩那給予冰燈以生命的燭光,……”“你想想看,”老馬說得更慢了,吸一口煙,說幾個字,仿佛每一個字,他都斟酌、掂量,然后又把它們包裹在煙里,一起噴出來:“那一點微弱的,小小的燭光,在冰的環(huán)繞當中,籠罩下面,它居然燃著,燒著,發(fā)出熱的,紅的,亮的光輝,勇敢地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