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暑假起跑線】20222023學年新七年級歷史新課知識點梳理預習(部編版)第8課百家爭鳴【知識梳理】背記卡片一老子1、1、思想觀點:EQ\o\ac(○,1)順應自然;EQ\o\ac(○,2)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EQ\o\ac(○,3)主張“無為而治”。2、典籍:《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2)著名戰(zhàn)役: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長平之戰(zhàn)。(3)影響:為加速結束分裂,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1.成就:①政治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仁”;主張1.成就:①政治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仁”;主張以德治國。②教育思想成就:創(chuàng)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總結出許多教育規(guī)律,提出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等)。2.典籍:他的思想后來由其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3.影響:孔子學說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規(guī)范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1.背景: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崩潰,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史稱“諸子百家”。2.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思想派別、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墨家:創(chuàng)始人是1.背景: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崩潰,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钴S,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史稱“諸子百家”。2.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思想派別、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墨家:創(chuàng)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提倡節(jié)儉。2)、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zhàn)爭。儒家: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張實行禮治。3)、道家:代表人是莊子,主張治國要順其自然和民心;人生應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獨立的人格。4)、法家:代表人是韓非,主張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3.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就卣寡由臁俊铩镂覀儗Υ齻鹘y(tǒng)文化的態(tài)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铩锎呵飸?zhàn)國時期各學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借鑒或啟示:老子(辯證地看待問題);孔子(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采取科學的學習方法);墨子(構建和諧社會;反對侵略戰(zhàn)爭;勤儉治國);莊子(積極地面對和看待問題);韓非(積極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緢D片解讀】(1)老子像;(2)孔子像解讀:(1)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國人,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2)春秋后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后來由其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習題精選】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咱們山東人的驕傲。孔子去世的“公元前479”還可以記載為A.公元前4世紀前期 B.公元前4世紀后期C.公元前5世紀前期 D.公元前5世紀后期【答案】C【詳解】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每100年為一世紀,1~100年為1世紀,101~200年為2世紀,以此類推。而判斷處于世紀早晚期,若處于公元前,在1~100之前,數(shù)字越小,越為晚期,數(shù)字越大,時間越早,因此公元前479年屬于公元前5世紀前期,所以C項符合題意;而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2.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促進教育向民間發(fā)展、打破“學在官府”的舉措是A.主張“有教無類”、創(chuàng)辦私學 B.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C.提出“仁者愛人”的道德規(guī)范 D.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tǒng)治者為政以德;在教育思想上,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注意因材施教。因此他促進教育向民間發(fā)展、打破“學在官府”的舉措是主張“有教無類”、創(chuàng)辦私學。選項A符合題意;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與題干是孔子教育主張不符,B排除;提出“仁者愛人”的道德規(guī)范,與題干是孔子教育主張不符,C排除;注重道德教育與他促進教育向民間發(fā)展的內容不符,D排除。故選A。3.法國索邦大學教授格扎維?!ね郀柼卦f:“孔子是‘沒有疆域的國王’,他的思想對中國人影響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類要繼續(xù)前行,應當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當今人類從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包括①仁者愛人②為政以德③以法治國④無為而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孔子倡導“為政以德”“以禮治國”的思想,故①②符合題意,故A符合題意;③以法治國是法家思想與孔子無關,故③不符合題意,故BD不符合題意;④無為而治是道家思想與孔子無關,故④不符合題意,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A。4.“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難以治理,恰是因為統(tǒng)治者“有為”。這體現(xiàn)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C.道家的“無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答案】C【詳解】根據(jù)材料“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和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材料反映的是道家的“無為而治”,因此C項說法正確。材料體現(xiàn)思想是“無為而治”,法家的思想主張是以法治國,故排除A項;儒家思想的主張是“仁政”,故排除B項;墨家的思想主張是兼愛非攻,故排除D項。故選C。5.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tǒng)治者的默認?!边@一評論中孟子的“正確思想”包括A.“兼愛”“非攻” B.“無為而治”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D.以法治國;【答案】C【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孟子認為國家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統(tǒng)治者失去了民心,國君只要時刻牢記“民貴君輕”的治國理念,心懷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國泰民安,故C正確;兼愛非攻是墨子的觀點,“無為而治”是老子的觀點,以法治國是韓非子觀點,故ABD錯誤。綜上故選C。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大成果。追根溯源,我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提出法治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韓非 D.墨子【答案】C【詳解】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法家主張君主治國要依靠法令、權術和威勢,以使臣民懾服。戰(zhàn)國末期的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依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C正確;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A排除;孔子在政治上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B排除;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反對各國相互攻伐兼并,殘害生命。D排除;故選C。7.習總書記在關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xié)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下列主張體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心和善道德觀的是①老子的“世間萬物都有對立面”②孟子主張“仁政”、“民貴君輕”③韓非主張“以法治國”“樹立君主權威④莊子主張“順應自然和民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答案】D【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體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心和善道德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莊子主張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因此②④體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心和善道德觀的。選項D符合題意;老子認為一切事物有對立面,可互相轉換,①與題干內容不符,可排除。故AC不符合題意;韓非主張"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③與題干內容不符,可排除。故B不符合題意;故選D。8.漢初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政權、穩(wěn)定局勢,采取了“無為而治”的措施,主張“順民之情,與之休息”。其思想來源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答案】B【詳解】根據(jù)題干“采取了‘無為而治”的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措施來源于老子的政治主張。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根據(jù)題干“主張‘順民之情,與之休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主張來源于莊子的思想。戰(zhàn)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莊子,他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強調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因此,題干措施和主張來源于道家思想,故選B項;儒家主張“以德治國”“仁政治國”,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9.天氣轉冷,四位同學討論穿衣問題。甲說:“天冷多穿一點,天熱少穿一點,穿衣應合乎四季的變化?!币艺f:“穿衣服要依身份與地位而定,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北f:“講究穿著是一種浪費,穿著簡單樸素為好?!倍≌f:“何必麻煩,按學校規(guī)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嗎?”他們四人的說法恰好與春秋戰(zhàn)國的四種思想相吻合,下列對應正確的是A.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C.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D.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答案】C【詳解】甲同學的觀點是順應自然,屬于道家觀點;乙同學的觀點是強調身份等級,屬于儒家觀點;丙同學主張簡單樸素,屬于墨家節(jié)用的觀點;丁同學注重學校規(guī)章制度,屬于法家觀點。所以C符合題意,排除ABD。10.我們國家現(xiàn)在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和諧”“誠信”“友善”“法治”等內容,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主張“仁”“信”,墨家主張“兼愛”,法家主張以“法”治國等內容。這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照搬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B.是現(xiàn)代中國建設的經(jīng)驗總結C.植根于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D.是人類歷史自然發(fā)展的產物【答案】C【詳解】依據(jù)題干的內容可知,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文明源于古代社會的思想,即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C符合題意;ABD三項的說法都不正確,排除;故選C。11.當代某學者在提及幾位古代思想名人時作了如下評論,這些評論主要體現(xiàn)了A.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B.中國智慧,惠及世界C.學術思想,兼容并蓄 D.中華藝術,豐富多彩【答案】B【詳解】依據(jù)圖片的文字內容分析可知,第一幅圖反映了道家的道法自然對環(huán)保的影響;第二幅圖反映了孟子對政治統(tǒng)治的影響;第三幅圖墨子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圖片說明古代的百家思想對今天社會發(fā)展仍有積極影響,中國古代思想惠及世界,B正確;材料反映的不僅僅是儒家思想,還有道家、墨家,A排除;材料和兼容并蓄無關,三種觀點并立存在,C排除;D項沒有體現(xiàn)百家思想對今天的影響,沒有反映材料主旨,D排除;故選B。12.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此時,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他們之間相互批駁又相互影響,這一思想繁榮的局面被稱為“百家爭鳴”。由此可以看出A.社會變革推動思想繁榮 B.百家爭鳴推動社會進步C.百家爭鳴導致時局動蕩 D.社會變革導致諸侯混戰(zhàn)【答案】A【詳解】根據(jù)“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可得出,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與當時社會變革與轉型的環(huán)境有關,因此說明社會變革推動思想繁榮,A正確;材料沒有強調百家爭鳴的影響,排除B;C項因果關系顛倒了,排除C;材料強調思想方面的內容,而不是政局動蕩,排除D。13.學習歷史有一個基本的結論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現(xiàn)實的反映”。“百家爭鳴”局面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是A.“有教無類”使社會上有學問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聲四起C.西周滅掉商朝,實行分封制 D.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答案】D【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社會急劇變化,為解決社會矛盾,社會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D正確;孔子“有教無類”,使社會上有學問的人增多,說明孔子的教育貢獻,排除A;夏桀暴政,人民怨聲載道,說明夏朝滅亡的原因,排除B;西周滅掉商朝,實行分封制,這說明西周的建立和對地方的管理,排除C。故選D。14.戰(zhàn)國時期某思想家主張:“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秱鳌吩唬骸?,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酥^也”。這一主張體現(xiàn)了A.法家的集權思想 B.儒家的民本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 D.道家的無為思想【答案】B【詳解】根據(jù)材料“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秱鳌吩唬骸?,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酥^也”結合所學知識,該主張從尊君的角度來論述民本思想,即君舟民水,這是戰(zhàn)國思想荀子的思想,B正確;材料反映的主張與法家的集權思想、墨家的非攻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無關,排除ACD。故選B。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1)材料一中圖一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核心思想?該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圖二是戰(zhàn)國時期這一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提出的“民貴君輕”的思想,這位代表人物是誰?(3分)材料二戰(zhàn)國時期,學術思想領域非?;钴S,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影響最大。各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他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嗣窠逃霭嫔纭吨袊鴼v史七年級上冊》(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戰(zhàn)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xiàn)了什么局面?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4分)材料三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家學派思想?戰(zhàn)國時期采用該派思想進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2分)(4)穿越時空的七年級某班學習小組組員小華幫助電視臺招聘一些節(jié)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員最后入圍,請你幫忙給他們安排最合適的節(jié)目主持。(4分)入圍人員:孔子、莊子、孫臏、韓非、墨子人與自然——();法制在線——();軍事天地——()教育論壇——();勤儉持家——()【答案】(1)儒家;孔子;孟子。(2)百家爭鳴;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3)法家;商鞅變法。(4)莊子、韓非、孫臏、孔子、墨子?!驹斀狻?1)仔細觀察圖片,圖一是孔子,圖二是孟子;材料一中圖一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儒家的核心思想;該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圖二是孟子,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民貴君輕”的思想??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張愛人,要求統(tǒng)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思想后來由其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為貴,君為輕。(2)據(jù)材料“戰(zhàn)國時期,學術思想領城非常活躍,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影響最大.....取長補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國戰(zhàn)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社會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不同見解,涌現(xiàn)出一批作出開創(chuàng)性貢獻的學術大師,形成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3)第一小問,根掘材料三“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家主張君主治國要靠法令、權術和威勢,以使臣民懾服。戰(zhàn)國末期的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因此材料三反映的是法家學派思想。第二小問,戰(zhàn)國時期,秦國采用法家思想進行采用商鞅變法取得成功,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強大的諸侯國。(4)結合所學可知,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是莊子,他強調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因此莊子主持人與自然;韓非是法家代表人物,強調以法治國,因此韓非主持法制在線;孫臏不僅繼承了孫武的軍事理論,而且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提出了靈活多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因此孫臏主持軍事天地;孔子是大教育家,提出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因此孔子主持教育論壇;墨子批判貴族的奢侈生活,提倡節(jié)儉,因此墨子主持勤儉持家?!菊骖}檢測】1.(2022年湖北宜昌)《論語》記載孔子話語:“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贝嗽捳Z說明孔子具有A.民本思想 B.無為思想 C.德政思想 D.兼愛思想【答案】C【解析】根據(jù)材料“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孔子具有德政思想。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張以德治國,主張實行德政。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書,書的名字是《論語》。C項正確;孟子最早提出民本思想,排除A項;無為思想是道家思想,排除B項;兼愛思想是墨家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2.(2022年江西)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孔子提倡‘為政以德”,墨子主張“兼愛”“非攻”,韓非強調“以法治國”。他們提出這些主張的共同目的是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戰(zhàn)爭 C.解決社會問題 D.追求精神自由【答案】C【解析】根據(jù)材料“無為而治”、“兼愛”“非攻”可知強調順應自然,減少戰(zhàn)爭;“為政以德”、“以法治國”可知強調治國理政的理念;諸子百家提出這些主張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C項正確;韓非子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不可能推崇西周制度,排除A項;墨家并不是支持兼并戰(zhàn)爭的,排除B項;“為政以德”、“以法治國”強調治國理政的理念,并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排除D項。故選C項。3.(2021年蘇州中考真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者極力宣揚得眾、愛眾和濟眾思想,如孔子認為“仁者愛人”“寬則得眾",前子主張"民貴君輕"“與眾樂樂”。由此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學A.適應了封建統(tǒng)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罰為宗旨C.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 D.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答案】C【詳解】“仁者愛人”“寬則得眾"是倡導和諧的社會,"民貴君輕"“與眾樂樂”是倡導君民等級關系的緩和。他們的主張顯然都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故C符合題意;儒家思想在戰(zhàn)爭年代并沒有適應了封建統(tǒng)治需要,排除A;儒者的主張并沒有批判法家的刑罰,排除B;春秋哉國時期儒學并不是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排除D。故選C。4.(2021年安徽中考真題)老子認為“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孔子提出“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二者都主張A.無為而治 B.重農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為本【答案】D【詳解】根據(jù)“以百姓心為心”、“節(jié)用而愛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和孔子都主張重視民眾,體現(xiàn)了以民為本的思想,故選D;儒家沒有主張無為而治,排除A;重農抑商是法家提出的,排除B;儒道一家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5.(2021年四川德陽中考真題)戰(zhàn)國中期,以申不害為宗,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口碗碟采購合同范本
- 業(yè)務代表合同范本
- Unit 2 SectionA(1a~1e)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4年招商銀行唐山分行社會招聘考試真題
- 出租稻田土地合同范本
- 2024年咸陽市實驗中學教師招聘筆試真題
- 借款公證合同范本
- 買車退款合同范本
- 住建備案合同范本
- 分包轉讓合同范本
- 工期定額-民用建筑
- 黃土地質災害類型及其危害性評估
- 交際德語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 最新修改 班組安全管理建設--5831模式通用課件
- 氣割、電氣焊作業(yè)的應急救援預案
- 2018年柴油機大修工程量單
- 超級精美PPT模版美國經(jīng)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2022年“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專用稿紙
- 中醫(yī)內科方歌-八
- 氣動控制閥的定義分類及工作原理詳解
- 梯形練字格A4紙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