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宏觀經(jīng)濟學講義
第一章
-GDP與GNP定義與區(qū)別
*1、國內生產總值GDP:
按照國土原則,以地理上的國境為統(tǒng)計標準,一國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廠
商和個人在國內或本國領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及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其人口包括居住在
本國的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的外國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國的本國居民。
*2、國民生產總值GNP:
按照國民原則,以本國公民為統(tǒng)計標準。本國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國的本國公民、暫居外國
的本國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國的外國公民。GNP的一部分可以來自國外。
■GDP=該國國民在國內所創(chuàng)造的最終產品的總價值+外國國民在本國所創(chuàng)造的最終
產品的總價值。
■GNP+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GDP+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3、宏歡經(jīng)濟學(Macro-Economics):研究一國的整體經(jīng)濟運行及政府運用經(jīng)濟政
策來影響經(jīng)濟運行等宏觀經(jīng)濟問題的社會科學。方法:總量分析
**4、GDP的特點:
按現(xiàn)行的市場價格計算,用貨幣加以衡量;
計算期內(如2008年)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如2004年的房子
只算最終產品,不包括中間環(huán)節(jié);
包括在市場上合法出售的一切物品和勞務;例如,演唱會門票
是T國家地域之內的;例如外國人在中國開辦企業(yè),他的生產的價值是中國GDP的一部
分。
與GNP的區(qū)別:主寸閉條件下,GNP=GDP。
如果GNP>GDP,說明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
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GDP能夠更好的反映一國的就業(yè)情況。
**二、GDP的三種統(tǒng)計方法
1.增值法(部門法)
基本原則:依據(jù)提供產品與勞務的各部門產值來計算GDP,從生產角度它反映了GDP的來
源。最終產品的價值(GDP)=最終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價值增值。
具體做法:
Q)核算的范圍:提供物質產品的第一產業(yè)和第二產業(yè),提供勞務產品的第三產業(yè)。
(2)核算的標的:各部門增加值,即總產值扣除中間產品價值后的余額。
2.支出法
基本原則:從最終產品的使用出發(fā),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支出加總,計算該年內生
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從最終產品的購買者角度:消費者C;廠商I;政府G;進出口部門X-M
公式:GDP=C+I+G+(X-M)
3.收入法
基本原則:從生產要素投入市場的角度加以統(tǒng)計。
任何產品和服務出售后獲得的收入,并定會通過廠商分配到各種生產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
**三、其他經(jīng)濟指標及相互關系
1.NDP:國內生產凈值=GDP-(固定資產)折舊
2.NI:國民收入:工資+利潤+利息+租金+非公司企業(yè)收入二GDP-(固定資產)折舊■間接
稅
3.PI:個人收入=NI—轉移支出+轉移收入
轉移支出: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公司未分配利潤
轉移收入:退伍軍人津貼、失業(yè)救濟金、養(yǎng)老金、職工困難補助等。
4.DI:個人可支配收入=PI-個人所得稅=個人消費+個人儲蓄+消費者所付利息
**四、GDP的價格矯正指數(shù)
名義GDP:是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實際GDP: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名義8P
GDP價格矯正指數(shù)=
實際CDP
也稱GDP折算指數(shù),或GDP平減指數(shù)。
**四、各部門經(jīng)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兩部門(私人部門)
兩部門經(jīng)濟是由居民戶部門和廠商部門構成的經(jīng)濟(假設沒有政府和對外貿易部門)。居
民戶部門與廠商部門通過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和金融市場發(fā)生聯(lián)系。
兩部門經(jīng)濟循環(huán)模型的公式表達:從宏觀經(jīng)濟來看,總需求(AD)是購買者購買所有生產
的商品和服務的貨幣總值,它包括居民戶的消費需求和廠商的投資需求,它們分別用消費支
出(C)和投資支出⑴來代表,即:
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Y=C+I
總供給是全部產品和勞務供給的貨幣總值。產品和勞務由各種生產要素組合起來加以生
產,因而可以用各種生產要素相應的收入總和(工資+利息+地租+利潤)來表示總供給。居民
所得到的這些收入可分為消費(C)和儲蓄(S)兩部分,則,
總供給(總收入)二消費+儲蓄:Y=C+S
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恒等式為:C+I=C+S,I=S
當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時,國民收入實現(xiàn)了均衡。也即,工二S,是兩部門經(jīng)濟中,國民
收入均衡的條件。
2.三部門經(jīng)濟的循環(huán)流動模型
在兩部門經(jīng)濟的循環(huán)流動模型中加上政府部門,就成為三部門的經(jīng)濟模型。為了保證三
部門經(jīng)濟的正常循環(huán)進行,不僅儲蓄等于投資,而且政府的稅收[T)等于政府的支出
⑹。
三部門經(jīng)濟中,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即Y=C+I+G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稅收即Y=C+S+T
三個部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恒等式為:C+1+G=C+S+T,I+G=S+T
三部門經(jīng)濟中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需求等于總供給,即I+G=S+T
3.四部門經(jīng)濟的循環(huán)流動模型
四部門的經(jīng)濟模型由居民戶、廠商、政府和對外經(jīng)濟活動所組成。要使四部門經(jīng)濟正常
運行下去,不僅儲蓄等于投資、政府稅收等于政府支出,而且要出口(X)等于進口(M)
四部門經(jīng)濟中;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Y=C+工+G+X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政府稅收+進口Y=C+S+T+M
四部門的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恒等式為工+G+X=S+T+M
四部門經(jīng)濟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需求等于總供給,即工+G+X=S+T+M
弟一早
一、消費與儲蓄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絕對收入理論)
1.消費、儲蓄和收入三者之間的關系L=c+s匕:可支配收入;c:消費;S:儲蓄
2.平均消費傾向和平均儲蓄傾向
平均消費傾向APC=£
■平均消費傾向: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轉畿傾向AHX
■平均彳諸蓄彳頃向: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3.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
邊際消費傾向MPC=^J
■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占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
邊際儲蓄傾向MPS=8
■邊際儲蓄傾向:儲蓄增量占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
ACASAC+AS
MPC+MPS==1
△Y〃
4.消費函數(shù)和儲蓄函數(shù)的關系
⑴消費曲線
消費函數(shù)C=/(9)
C=a+cYd
4:自發(fā)性消費
必要的基本生活消費
c:邊際消費傾向JMPC
匕匕為引致消費
⑵儲蓄曲線
儲蓄函數(shù)S=/(,)
S=-a+bYd
力:邊際儲蓄傾向MPS
當2=0,
S=_〃借款消費
⑶消費曲線和儲蓄曲線的對應關系
1互為補數(shù)兩者之和=可支配收入,即Yd=C+So
■兩者只要有一個確定,另一個也確定。
5.長期消費曲線和短期消費曲線
現(xiàn)實物居與凱恩斯消費理論的兩點區(qū)別:
■1.APC角度:短期APC遞減,長期APC不變。
■2.MPC角度:短期MPC<長期MPC。
(二)其他消費函數(shù)理論
1.相對收入消費假定
提出者:哈佛大學教授杜森貝利
理論觀點:消費不僅取決于現(xiàn)期的絕對收入,更主要取決于人們過去的消費習慣及周圍群體
的消費水平。
口"棘輪效應":消費者的現(xiàn)期消費支出不因收入減少而減少,但會因收入增加而增
加。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2.永久收入彳艇
提出者:美國經(jīng)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
理論觀點:現(xiàn)期消費支出是根據(jù)他的永久收入決定。
■永久收入:消費者可以預計到的長期收入。即根據(jù)一段時期可以測得收入為依據(jù)來
加權平均一個較長期的收入。
3.生命周期假定
提出者:美國經(jīng)濟學家弗朗科?莫迪利安
理論觀點:人們不是根據(jù)現(xiàn)期的絕對收入進行消費的,而是根據(jù)他的一生可以獲得的收入和
財富來計劃他的生活消費支出,以達到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消費最佳配置。
二、兩個部門國民收入的決定
(一)兩個部門國民收入的決定
總需求%=總支出=C+I
總供給=總收入=c+s
均衡產出=計劃的(意愿的)總球=總供給
兩個部門分析時丫=丫(1
國民收入決定的分析方法[總支出分析法(45。線模型)
儲蓄與投資分析法
(二)總支出分析法45。線模型
■1)因假設投資I是一個常數(shù),即為自發(fā)的計劃投資。
■2)均衡產出為:
Yd=C+TC=a+cx匕
yd=Ys=y
聯(lián)立求解得:
13)所以,知道了消費函數(shù)和投資,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國民收入。
伊J如:C=1000+0.8Yd,自發(fā)計劃投資為600。
則均衡產出為Yd=(1000+600)/(1-0.8)=8000
此時,C=Yd-I=8000-600=7400
S=Yd-C=8000-7400=600與投資相等
非意愿性存貨
四、乘數(shù)理論
(一)乘數(shù)的定義
投資乘數(shù):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的變化的比率。
乘數(shù):國民收入增量與引起國民收入增加的總需求(變量)增量的比率或倍數(shù)。
回答總需求增加與國民收入增加量之間的關系。
自發(fā)性投資的乘數(shù)%=空
△I乘數(shù)的大小,取決于強消費傾向。
1
在其他條件不變,MPC越大,則乘數(shù)越大。
-1-MPCMPS
越小,乘數(shù)越大。
(二)乘數(shù)的計算
二部門的相關乘數(shù)
y=c+/=YdY_,+/
C=a+cx%(Ovcvl)1—c
投資乘數(shù)^=—=—
'AZ1-c
消費支出乘數(shù)Kc=^=占
第十四章
一、貨幣的需求
1.根據(jù)貨幣的流動性,貨幣劃分為:
狹義的貨幣M=現(xiàn)金(硬幣+紙幣)+銀行貨幣(商業(yè)銀行的活期存款)
廣義的貨幣加2=加1+商業(yè)銀行的定期存款
M.=M2+各金融機構發(fā)行的大齷期再購買合同票據(jù)
2.貨幣需求的三個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或預防性動機;投機動機
3.貨幣需求函數(shù)
Md=Li(Y)+L2(i)=kY-hi
名義貨幣需求量
實際貨幣需求量=
價格指數(shù)
名義貨幣量Md=mxP
所以,名義貨幣需求函數(shù)Md=(kY-hi)P
4.流動性陷阱(凱恩斯陷阱)
流動性陷阱:當利率極低時,于中無論增加多少
貨幣,都不會去購買有價證券,而是要留在手里。
當存在流動性陷阱,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沒有帶來
利率下降,而僅僅表現(xiàn)為閑置持幣余額的增加。擴張的貨幣政策無效。
二、貨幣的供給
貨幣供給是一個存量概念:是指T國家在某一時點上所保持的不屬政府和銀行所有的硬幣、
紙幣和銀行存款的總和。
1.銀行的起源與現(xiàn)代銀行體系P274
2.銀行存款準備金制度與銀行例:的創(chuàng)造
貨市供給是由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造
(1)存款準備金制度
為維護金融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避免擠兌現(xiàn)象,各國政府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必須將所吸收存款的
一定比率作為準備金交給中央銀行,以備不時之需。這一比率,稱為"法定準備金率"
(2)銀行存款的創(chuàng)造
準備金率譬R貨幣乘數(shù)
存款MsA/?r
?銀行貨幣創(chuàng)造是由三個方面共同決定的:公眾、銀行、官方私人借款者
還有,中央銀行-法定準備金率的制定者。
3.貨幣的供給曲線
?貨幣供給由國家貨幣政策控制,
?是外生變量,與利率無關。垂直。
mO
4.貨幣需求與供給均衡的形成
?均衡點:貨幣供給曲線與貨幣需求
曲線的交點,即E點。
?利率是使用貨幣資金的價格
5.貨幣需求或貨幣供給的變動與均衡利率
三、貨幣政策的工具
1.公開市場操作:史里眼行通過購買或拋售政府債券的方法,用以調節(jié)市場貨幣供給量。
爭議最小,使用最多的一種工具。
出售政府債券:緊縮貨幣政策購進政府債券:放松貨幣政策
2.調整中央銀行對商業(yè)銀行的貼現(xiàn)率(即再貼現(xiàn)率)
貼現(xiàn)率:商業(yè)銀行從私人手中將未到期票據(jù)買進時,按該票據(jù)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為利息
預先扣除,這個百分比便是貼現(xiàn)率。
再貼現(xiàn)率〈貼孵,保證商業(yè)銀行仍可獲利息
提高再貼現(xiàn)率:緊縮貨幣政策降低再貼現(xiàn)率:放松傍市政策
3.改變法定準備金率效果最大,最快,最直接的一種工具
貨幣乘數(shù)KM
法定準備金率,直接影響貨幣乘數(shù):「
提高法定準備金率,貨幣乘數(shù)減小:緊縮貨幣政策
降低法定準備金率,貨幣乘數(shù)加大:放松貨幣政策
四、貨幣市場的均衡
1.產出的變動對均衡利率的影響:LM曲線
LM曲線:表示的是能夠保持貨幣市場的均衡(貨幣供給等于貨幣需求)條件下的國民收入
與利率的各種組合所形成的一條曲線
(DLM曲線推導圖
(2)偉市市場的失衡及調整
?偏離LM曲線的任何點位都
表示Lrm,貨幣市場沒有
實現(xiàn)均衡。
?凡是位于詡線右邊,都
是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
的非均衡組合,凡是位于
線左邊,都是貨幣供
2.LM曲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1)實際貨幣需求:(y)DkY-hi,k>0,//>0
2)實際貨幣供給:
As絲=及9外生的既定變量)
3)LM曲線表達式為PP__
,ivi..M.k1
(—)D=(—)nkY—hi=-=~i=-Y—tn
PPPhh
1)古典區(qū)域:垂直狀的LM曲線
h-0時,斜率為無窮大
貨幣需求與利率無關,僅是產出的增函數(shù)
2)凱恩斯主義區(qū)域:水平狀的LM曲線
h-8時,斜率為0
當利率降低很多時,投機需求將無限,即
凱恩斯陷阱(流動偏好陷阱)。產出的增
加,不會使得均衡利率發(fā)生改變。
4.LM曲線的移動
(1)水平移動
。利率沒有變化,總產出增加,LM曲線向右移動。反之,總產出減少,LM曲線向左移動。
①貨幣數(shù)量M的增加,使LM由線向右移動。反之,貨幣數(shù)量的減少,LM曲線左移。
②價格水平P的提高,使LM曲線左移;反之,則右移。
(2)旋轉移動
。決定LM曲線斜率的因素:Y的系數(shù)(k/h),如果h不變,k與LM曲線的斜率成正比,
如果k不變,h與LM曲線的斜率成反比。i=或Y=y+
。交易需求函數(shù)比較穩(wěn)定,LM的斜率重要取決于貨幣的投機需求,即利率。
oLM曲線斜率的經(jīng)濟意義: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小,總產出對利率變動
的反應越敏感,反之,斜率越大,總產出對^率變動的反應越遲鈍。
①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提高,即h值的增大,使/例曲線趨于平坦。反之亦然。
②貨幣需求對收入變化的敏感程度提高,即k值的增大,使LM曲繞于陡峭。反之亦然。
五、商品市場的均衡
1.利率對均衡產出的影響:IS曲線
8曲線:表示的是能夠保持產品市場的均衡(產品供給等于產品需求)條件下的國民收入與
利率的各種組合所形成的一條曲線,
(1)兩個部門的IS曲線的推導圖示
(2)產品市場的失衡及調整
?偏離IS曲線的任何點位都表示I
WS,產品市場沒有實現(xiàn)均衡。
?凡是位于不曲線右邊的收入與利
率組合,都是投資<儲蓄的非均衡組
合;凡是位于IS曲線左邊的收入與
利率組合,都是投資》儲蓄的非均衡
組合。
2.兩個部門的IS曲線函數(shù)式
TY=C+I
聯(lián)立方程組:[C=a+cY
lz=Z-bi
0bh
3.IS曲線的移動
(1)水平移動
。利率沒有變化,總產出增加JS曲線在水平方向右移動。
如增加G,減稅T-增加總需求的膨脹性財政政策。
總產出減少,IS曲線在水平方向左移動。
如增稅,增加企業(yè)負擔則減少投資;增加居民負擔,使可支配收入減少,消費減少。
減少G-減少總需求的緊縮性財政政策。
(2)旋轉移動:IS曲線斜率變化。
IS曲線斜率的經(jīng)濟意義: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反
應越遲鈍。反之,斜率越山」蚯颯艷座變動的反應越敏感。匕£
bhb
由IS曲線公式可以看到IS曲線的斜率
c是邊際消費傾向。c大,乘數(shù)大,利率變動引起投資變動時,收入會以較大幅度變動。所
以IS曲線平緩。
b是投資需求對于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b大,利率變動引起投資變動多,進而引進收入的
大變化,IS曲線越平緩。
六、商品市場和貨市市場的同時均衡
/=--
1.均衡國民收入ebb
聯(lián)立兩部門經(jīng)濟中IS曲線?口LM曲線的方程式:1.k、,1
i=-Y—m
hh
整理后可得到兩個市場共同均衡時的國民收入和利率組合(i,Y)
Y
〉S,LV/u?vKS,L>M
?G?W?D
l>S,L>M
第十五章
一、宏觀經(jīng)濟政策
1.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指的是政府通過調整、改變財政收入與支出來影響宏觀經(jīng)濟,以使其達到理想
狀態(tài)的一種宏觀經(jīng)濟調節(jié)政策。
財政收入主要是政府稅收;財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政府購買&政府轉移支付
Q)“健全財政”的思想原則
①凱恩斯以前的財政政策,芻由放任經(jīng)濟
②思想原則: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少征稅;少發(fā)公債
(2)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又稱為赤字財政政策,原則是要逆經(jīng)濟波動的風向行事,即總需求過大時,通過政策實
施壓縮總需求;總需求過小時,通過政策實施擴大總需求。
①政策手段:相機抉擇法;自動穩(wěn)定器
※相機抉擇法手段:改變政府購買水平,如公共工程
改變政府轉移支付水平
改變稅率
存在問題:時滯(認識時滯,行動時滯,影響時滯)
※自動穩(wěn)定器途徑:累進的個人和公司所得稅
失業(yè)救濟金的發(fā)放
農產品價格維持的實行
各種福利費的支出
公司和個人的儲蓄
②財政赤字與財政盈余
政府彌補財政赤字的途徑有:(1)出售政府資產;(2)增發(fā)貨幣;(3)公債(發(fā)行國債)
③政策局限性P315
(3)供給學派的財政政策P324
主要內容為:降低稅率、減少稅收
1.稅收:稅率x稅基
T稅率?會計效應:當稅基不變時,稅收
隨稅率上升而增加;
B?經(jīng)濟效應:當稅率不變時,稅收
T3.........D隨稅基增加而增加。
?稅率與稅基成負向關系:
T2iM>稅率上升一私人和廠商的積極性
受壓抑一經(jīng)濟活動下降一稅基也下降;
>稅率下降一私人和廠商的積極性
T1受激勵一經(jīng)濟活動上升一稅基也上升。
2.綜合效應:會計效應+經(jīng)濟效應
R稅收形成如左圖的形狀。
“拉弗曲線”3.T2M線段以上都是“禁區(qū)”。
當時美國處在“禁區(qū)”D點,應降稅率。
2.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指的是中央銀行通過調節(jié)和改變貨幣供給量,以影響利率和國民收入的一種宏
觀經(jīng)濟政策。
Q)凱恩斯的貨幣政策:公開市場業(yè)務;再貼現(xiàn)率和利率;法定準備金率
?擴張性貨幣政策:指通過增加貨幣供給、降<氐利率,以刺激總需求的政策,一般在
總需求較小時采用。
?緊縮性貨幣政策:指通過減少貨幣供給、提高利率,以壓縮總需求的政策,一般在
總需求較大或通脹期間采用。
?道義勸告:指中央銀行以口義或書面等方式,勸告商業(yè)銀行擴大或收縮貸款。
(2)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經(jīng)濟衰退時期,盡管中央強行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商業(yè)銀行通常不愿擴大放貸。
?經(jīng)濟衰退時期,盡管中央銀行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企業(yè)通常乜不愿多向銀行借款。
?通脹時期,盡管中央銀行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企業(yè)仍愿增加借款,商業(yè)銀行也愿
擴大貸款。
?金融創(chuàng)新降{氐了貨幣管理當局對貨幣的控制力,使貨幣政策的效果受到了沖擊。
(3)供給學派的貨幣政策
?觀點:貨市供給過多,使導致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C
?政策主張:實行緊縮貨幣政策。
?關于如何采取緊縮貨幣政策,兩派意見:
A派:恢復美元的金本位制
B派:嚴格控制貨幣供給量,供應的增長率必須降下來。
二、財政政策的效果
1.財政政策效果的IS-LM圖形分析P318
財政政策創(chuàng)造的全部實際的國民收入:Y1Y0
2.財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異l~~~b~
IS斜率:取決于乘數(shù)c的刺激大小,投資對利率的反應程度b。
※6越平坦,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被擠出的私人投資就越多,
國民收入增加幅度較小,反之反是。
3.財政效果因LM斜率而異hh
凱恩斯區(qū)域:財政政策效果最大
古典區(qū)域:財政政策無效(排擠效應最大)
三、貨市政策的效果
1.貨幣政策效果的IS-LM圖形分析
貨幣政策創(chuàng)造的全部實際的國民收入:Y1Y0
2.貨幣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異,=工”針
凱恩斯區(qū)域:貨幣政策無效
古典區(qū)域:貨幣政策效果最大1一八
r=--y+
3.貨幣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異bb
正常IS曲線:貨幣政策有效
垂直IS曲線(投資對利率不反應):貨幣政策無效
四、兩種政策的綜合效果
1.兩種政策組合的方式:擴財與擴貨緊財與緊貨擴財與緊貨幣緊財與擴貨
(1)擴張性財政政策與擴張性貨幣政策
執(zhí)行力度: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執(zhí)行力度:財政政策V貨幣政策
①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影響可表示為:
△GT.8■曲線右移,△例T?2例曲線右移
△GT■iT和YT,A/VZ3?i1和YT
②緊縮性財政策與緊縮性貨幣政策
△GJI4曲線左移,?/股曲線左移
△GJ*iJ和YJ,?iT和Y1
③擴張性財政政策與緊縮性貨幣政策
AGT.芯曲線右移,AAn?2例曲線左移
AGT-riT和YT,△例J■iT和YJ
④緊縮性財政政策與擴張性貨幣政策
△GJ,乃■曲線左移,?/例曲線右移
△GJ.iJ和Yl,A/V/T?iJ和YT
※例:克林頓-格林斯潘:緊財與獷貨
第六章
一、總供給曲線(AS曲線)
1.總供給與勞動市場
總供給曲線: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實際GDP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
分析角度:從勞動市場及總量生產函數(shù)的角度出發(fā)
以y代表總產量或總供給,
〃代表總就業(yè)量,代表短期
內既定的勞動以外的其它生
產要素或經(jīng)濟資源,則宏觀
生產函數(shù)或總量生產函數(shù)
為:
【/(乂下)
2.宏觀經(jīng)濟學的時間范圍
短期:短期的各種價格價格都是黏性的,即價格會針對市場供求的變化逐步進行調整。
短期極端:價格剛性(完全固定)
長期:延續(xù)幾年,價格能夠針對市場供求變化作出充分調整,即具有伸縮性,各個市場可以
保持出清。但資本,技術和勞動視為既定的。
超長期:延續(xù)幾十年或更長時期,價格,資本,技術和勞動都可以改變,也就是經(jīng)濟增長理
論。
3.長期總供給曲線
(1)含義:古典經(jīng)濟學認為當工資、價格具有完全的伸縮性時,4s曲線垂直于橫軸,如左圖
所忝這時的很畫簿藪為LAS.它表示一個經(jīng)濟社會的總產出不受價
格變動的影響。
長期總供給曲線不受價格水平的影響,始終處于充分就業(yè)產出水平。
注意:長期總供給曲線一垂直
某種商品的長期供給曲線一正斜率
原因:從某一產品角度:資源在各個產業(yè)領域流動。
從整個社會角度:生產資源總量是固定的。
(2兒AS曲線的移動
在超長期內,勞動,資本或技術會發(fā)生改變,從而潛在GDP也會變化。
LAS曲線平移:1.勞動量的改變2.資本量的改變3.技術狀態(tài)的改變
4.短期總供給SAS曲線P329
(1)含義:長期:在潛在GDP水平。
短期:實際GDP與潛在GDP的偏離。
SAS具有正斜率,表明隨著價格水平的上漲,對產品與服務的總供給增加。
①貨幣幻覺假說
?米爾頓?弗里德曼和羅伯特?盧卡斯(新古典學派)
②工資剛性假說貨幣工資呈現(xiàn)出只能提高而無法下降的特征
SAS曲線表現(xiàn)為向右上方傾斜.
?以凱恩斯理論為基礎的。
③剛性價格理論不僅工資是剛性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在一定時期內也是剛性的
?新凱恩斯主義理論
④工資粘性假說指貨幣工資水平較為穩(wěn)定,其變動很緩慢。
'S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2)短期總供給曲線的平移
除價格之外因素,發(fā)生變化,SAS曲線平移:資本存量;勞動供應量;生產技術;企業(yè)生產
成本;對物價水平的預期
二、總需求曲線(AD曲線)
1.總需求曲線與IS-LM模型
(1)總需求曲線:描述產出的需求量與物價總水平之間的關系。
AD曲線,是從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均衡推導而來的。
(2)利用工S-LM模型推導總需求曲線
小曲線描述的產品市場不,——£”曲線描述了貨幣市場:
IS—iz=Ay_l(M)
①\-c\-ch
②
2.總需求曲線的含義
總需求曲線: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價水平越高,實際GDP的需求量越小,物
價水平越低,實際GDP的需求量越大。
AD右下方傾斜的原因:總需求AD=C+I+G+(X-M)
①物價水平與消費:財富效應(庇古)
PI一?錢包和銀行卡上的錢,更值錢—>感受富裕,消費支出t
②物價水平與投資:利率效應(凱恩斯)
P)—>購買物品與勞務需要持有貨幣量一》出借資金t
利率|-------->投資t
③物價水平與凈出口:匯率效應(芒德爾-弗萊明)
P|—?|本國產品相對他國產品價格1J本國出口3進口I
3.總需求曲線的平移
■家庭和企業(yè)預期與心理的變化:積極-右移消極-左移
■國際貿易因素的變化:凈出口增加-右移凈出口減少-左移
■財政政策與總需求曲線的平移
■貨幣政策與總需求曲線的平移
三、AS-AD模型的運用
?長期宏觀經(jīng)濟均衡當AD與LAS相交
宏觀經(jīng)濟均(
*短期宏觀經(jīng)濟均衡當AD與SAS相交
以潛在GDP(充分就業(yè))為分類標準,
短期宏觀經(jīng)濟均衡包括:{充分就業(yè)均衡
高于充分就業(yè)均衡(過度就業(yè))
低于充分就業(yè)均衡(就業(yè)不足)
2.長期宏觀經(jīng)濟均衡
(1)長期宏觀經(jīng)濟均衡狀態(tài)當AD與LAS
(2)由需求下降導致的經(jīng)濟衰退P335
需求沖擊:因AD曲線移動,而導致實際GDP與潛在GDP發(fā)生偏離的狀況。
AD曲線左移,SAS曲線右移
總需求下降短期內:經(jīng)濟會衰退,物價會下降
長期內:實際產出會經(jīng)歷先下降再上升的過程,價格水平會持續(xù)下降
分析:產出〈充分就業(yè)水平——價格水平〈預期價格水平一工資制定者會降低價格預
期和工資水土價格I實際貨幣存量增加利率1投資T
GDP產出Tk際GDP;充分捌kGDP
價格;預期價格
總結:短期:YWY充分就業(yè)。
產出可能高于充分就業(yè)水平,也可能低于充分就業(yè)水平,具體情況視AS關系或AD關系的
變量的情況。
長期:Y-Y充分就業(yè)。
產出最終要返回它的自然水平,調整過程是通過價格來完成的。
※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
(3)由供給下降導致的經(jīng)濟衰退
供給沖擊:因AS曲線移動,而導致實際GDP與潛在GDP發(fā)生偏離的狀況。
AD曲線右移,SAS曲線左移
總供給下降短期內:經(jīng)濟會衰退,物價會上升
長期內:實際產出會經(jīng)歷先下降再上升的過程,價格水平會下降。
"自動調節(jié)機制"
分析:低產量/高失業(yè)率工人工資被迫下降——生產成本下降AS右移
政府采用擴大總需求以促進產出增加:會造成價格水平更大幅度的上升,即更為嚴重的通貨
膨脹。
※例:20世紀70-80年代"滯脹"
3.動態(tài)總需求和總供給模型P336
動態(tài):長期總供給曲線LAS可以移動,右移。LAS=AxF(K,L)=Y
右移意味:勞動力和資本存量增加或科學技術進步
AD增加幅度,SAS增加幅度,新的均衡價格將會上升,從而導致通貨膨脹。
※利用動態(tài)AD-AS分析美國21世紀初經(jīng)濟問題P337
4.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AD-AS模型分析
(1)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
當經(jīng)濟處于就業(yè)不足均衡時(蕭條),應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減少稅收、
增加政府購買。AD曲線右移。
(2)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
當經(jīng)濟處于過度就業(yè)均衡時(過熱),應采用緊縮性財政政策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增加稅收、
減少政府購買。AD曲線左移。
(3)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
當工業(yè)原料/固定資產價格持續(xù)上漲,經(jīng)濟面臨通脹,央行應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AD
曲線左移。
(4)貨幣政策-擴張性貨幣政策
當經(jīng)濟面臨蕭條,央行應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AD曲線右移。
(5)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時滯問題
①政策制定方面:財政政策時滯>貨幣政策時滯
②政策執(zhí)行效果方面:
■財政政策利用財政傳導機制,直接作用于AD;
■貨幣政策通過利率機制,間接作用于AD。
□財政政策時滯〈貨幣政策時滯
□緊縮性貨幣政策,治理通脹效果較為顯著。
□擴張性貨幣政策,治理緊縮往往效果欠佳。
第七章
一、經(jīng)濟周期概述
1.經(jīng)濟周期的定義與階段
經(jīng)濟周期是指宏觀經(jīng)濟活動的擴張與收縮的交替過程和周期性波動。
一般將一個完整的: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
2.經(jīng)濟周期的類型
(1)絕對波動與相對波動
①經(jīng)濟總體水平絕對值的變動,經(jīng)濟增長水平會出現(xiàn)負值的經(jīng)濟周期。
②經(jīng)濟總體水平相對值的波動,即總量經(jīng)濟增長率來衡量,經(jīng)濟增長為正數(shù)。
絕對波動,二戰(zhàn)前便用較多C相對波動,二戰(zhàn)后普通使用
(2)按時期長度劃分的經(jīng)濟周期
①康德拉耶夫周期(長周期)
蘇聯(lián)經(jīng)濟學家康德拉耶夫1926年提出,經(jīng)濟有一種較長的周期循環(huán),平均長度為50
年左右。這是一種長周期,也稱之為康德拉耶夫長波。技術發(fā)明和由此引起的產業(yè)結構變動
時這種周期波動的主要原因。
②庫茲涅茨周期
美國經(jīng)濟學家?guī)炱澞奶岢?,一個經(jīng)濟周期的平均長度為15-20年,這是一種長周
期。該周期的特點是建立在建筑業(yè)周期之上?!ńㄖ芷?
③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中波)
法國經(jīng)濟學家朱格拉I860年提出,認為,一個經(jīng)濟周期為8~10年,這屬于中周期,
被稱為朱格拉周期。對應于工商業(yè)固定投資品的生命周期。
④基欽周期(短周期/短波)
美國經(jīng)濟學家基欽1923年提出,認為,一個短周期的平均長度大約為40個月(近三
年半),這被稱為基欽周期。認為經(jīng)濟周期實際上有兩種表現(xiàn):主周期和次周期。對應于庫
存投資周期。
二、乘數(shù)-加速模型
1.加速原理
是用來說明收入或消費的變動如何引起投資的大幅度地加速變動的理論。
(1)加速數(shù)
又稱加速系數(shù)。指的是資本增量與產量增量之比,意味著新增一單位產
_^K_I
量所需增加的資本量。以a3二/二而代表加速數(shù),有
區(qū)別:資本-產量比率R,只有當每年的R相同,R二a
(2)加速原理舉例P341
(3)加速原理的含意P343
⑷對加諫原理的批評P344
二、堿和加速數(shù)的交織作用
加速原理:國民收入的變動導致更大投資變動;
乘數(shù)原理:投資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倍數(shù)變動。
這兩方面相互推動,導致了經(jīng)濟的周期性波動
1.乘數(shù)-加速模型
電美國經(jīng)濟學家漢森―薩繆爾森提出,模型基本方程如下:
r+G,
[C=C0+cy-假定自發(fā)性變量均為°,政府購買G為常數(shù),則:
I'=,0+4(C-。一])「「「
X=_CJI)+G
國民收入波動的幅度,取決于c(邊際消費傾向)和a(加速數(shù)\
>削弱波:c和a數(shù)值較小,經(jīng)濟波動幅度較小,并逐漸趨向于一個穩(wěn)定水平。
>爆炸波:c和a數(shù)值較大,經(jīng)濟波動幅度較大,且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大。
2.政策引申
政府調節(jié)經(jīng)濟時:可以調節(jié)投資;可以影響加速數(shù);可以影響邊際消費傾向。
三、經(jīng)濟周期理論概述
1.消費不足論
該種理論認為經(jīng)濟蕭條的出現(xiàn)是因為經(jīng)濟社會消費不足,儲蓄過多。代表人物:英
國經(jīng)濟學家馬爾薩斯,凱恩斯等人。
2.貨幣投資過度論
該種理論認為經(jīng)濟周期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貨幣信用過度擴張韓濟波動的唯一原因。
代表人物:英國經(jīng)濟學家霍特里和美國經(jīng)濟學家弗里德曼。
3.創(chuàng)新論
美籍奧地利經(jīng)濟學家熊彼特認為,創(chuàng)新是經(jīng)濟周期性波動的主要原因。
4.心理自生周期論
主要代表為英國經(jīng)濟學家庇古、巴奇霍特等人。該理論認為經(jīng)濟活動主體的心理變化
造成了經(jīng)濟周期。
5.太陽黑子論
該理論由英國經(jīng)濟學家杰文斯等人提出。他認為太陽黑子的出現(xiàn)引起農業(yè)減產,農業(yè)
的減產又影響到工業(yè)和其它經(jīng)濟部門,從而引起整個經(jīng)濟的蕭條。由于太陽黑子周期性出現(xiàn),
因而造成經(jīng)濟的周期性波動。
6.政治因素論
該理論由波蘭經(jīng)濟學家卡萊茨基提出,認為政府交替采取的擴張性與緊縮性政策,
人為地造成了經(jīng)濟的周期性波動。
7.投資過度理論
主要代表為奧地利經(jīng)濟學冢哈耶克等人。該種理論認為經(jīng)濟衰退的原因是投資過多。
投資過多的含意主要是指資本品生產部門發(fā)展過快,消費品生產部門發(fā)展過慢。這種
結構性失衡最終會引起經(jīng)濟蕭條。
第十七章
-經(jīng)濟增長概念
一國經(jīng)濟活動能力的擴大,即一國商品和勞務總量,即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狀況,或人均國
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狀況。
經(jīng)濟增長的程度:v_v
總量角度:人均角度:="
經(jīng)濟增長率%%
二、哈羅德經(jīng)濟增長模型
1.基本假設:①全社會只生產一種產品
②儲蓄是國民收入的函數(shù):S=sY
③生產只用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和資本,且投入的比例固定,即要素不可替代。
④加速數(shù)=資本-產出比率,即生產技術不變,也不存在折舊問題。
⑤資本和勞動的邊際生產率遞減。
2.基本公式推導
AS=C+SI,0
AD=C+IJ
K=RxY=>AK=axAY”
l/T=axAr)
NK=IILAvv
JS=SXY\6zxAK=5xy
△y=s-儲蓄率「
F—a—力口速數(shù)一'
3.三個方程
(1)實際增長率:實際實現(xiàn)了的產出增長率,取決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實際增長率:6,=-
a
(2)有保證的增長率:人們想進行的儲蓄被投資全部吸收所必須保證的增長率。
有保證的增長率:GK.=-,可是企業(yè)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資本■產量比
可
(3)自然增長率:勞動力和生產技術變化等自然因素所決定的增長率
自然增長率:GN=〃
4.長期經(jīng)濟均衡增長條戈
GG
r=W=------=—=n=GN
ClrCl
三、新古典經(jīng)濟增長模型
1.基本假設:
①全社會只生產一種產品,消費之剩余的作為投資。
②生產只用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和資本,要素間可以替代。
③資本和勞動的邊際生產率澧減。
④資本和勞動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勞動按照一個不變的比率n增長。
⑤儲蓄是國民收入的函數(shù):S=sY.
2.長期均衡增長條件
□穩(wěn)態(tài):指一種長期的均衡狀態(tài),人均資本達到均衡,并維持在均衡水平不變,忽略
技術變化,人均產量也達到均衡的穩(wěn)定狀態(tài)。
在穩(wěn)態(tài)下,懷口y是不變水平。即Ak=0sy=(〃+
□穩(wěn)態(tài)中,經(jīng)濟總量和資本存量都在增長。
%上兩者要保持不變K與N保持相同的增長速度;Y與N也保持相同增長速度
NN
因為N的增長速度為h。所以竺=竺=竺=〃
YNK
長期穩(wěn)定增長的條件:
sy=(n+5)k即人均儲蓄=資本的廣化
或經(jīng)濟增長速度3=人口增長速的
3.黃金分割律:使人均消費最大化的人均資本,又稱黃金儲蓄率。
YCI
1)Y=C+S=C+I=>—=—+—
NNN
yjAKC
2)—=y=f(k),—=——=bk+成(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培訓機構與老師簽的合同樣書7篇
- 1+x郵輪內裝工藝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中級)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沙洲職業(yè)工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專題04《海底兩萬里》真題精練(單一題)
- 滬教版(上海)七年級地理第一學期中國區(qū)域篇(上)2《自主學習 認識區(qū)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聽課評課記錄
- 幼兒園綜合語言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學校炊事員聘用合同書年
- 簡單的個人勞務承包合同范本
- 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應用合同
- 山東省濰坊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 英語試題
- 春節(jié)節(jié)后收心會
- 《榜樣9》觀后感心得體會四
- 七年級下冊英語單詞表(人教版)-418個
- 交警安全進校園課件
- 潤滑油過濾培訓
- 內蒙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集寧二中2025屆高考語文全真模擬密押卷含解析
- 浙江省紹興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 《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2024年中考物理科技創(chuàng)新題型(教師版)
- 唐山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全國高考大聯(lián)考信息卷:數(shù)學試題試卷(3)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