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一輪專題復習《桃花源記》知識點(學案含解析)《桃花源記》知識點及中考真題
作者簡介
陶淵明,東晉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因宅邊有五棵柳樹,故又自號五柳先生。陶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因看不慣世俗污濁,辭官回家,從此隱居。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作品具有平淡與爽朗的特點,語言質(zhì)樸自然,而又十分精練,具有獨特風格。代表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二、文體知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通假字
便要還家:“要”同“邀”,邀請。
四、一詞多義
尋:尋向所志(動詞,尋找)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便舍船(舍shě,動詞,舍棄。)屋舍儼然(舍shè,名詞,“房屋”)
中:中無雜樹(中間)___晉太元中(年間)
其中往來種作/村中聞有此人/此中人語云(里面)
志:處處志之(動詞,“做記號")
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忘路之遠近(助詞,“的")漁人甚異之(代詞,代漁人所看到的景象)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代詞,這,代良田美池桑竹)具答之(代詞,代村民的問題)
處處志之(助詞,無實意)聞之,欣然規(guī)往(代詞,“這件事”)
為:武陵人捕魚為業(yè)(讀wéi,動詞,作為)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不足為外人道也(讀wèi,介詞,對,向)
遂:遂迷,不復得路(副詞,竟然)遂與外人間隔/后遂無問津者(于是,就)
乃:見漁人,乃大驚(副詞,于是,就)乃不知有漢(副詞,竟然)
其:欲窮其林(代詞,這)___其中往來種作(代詞,代指桃花源)
得其船(代詞,他的)___余人各復延至其家(代詞,他們的)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代詞,他,代漁人)
五、古今異義
1.緣溪行古:沿著,順著今:緣分;緣故
2.芳草鮮美古:鮮艷美麗。今:食物味道好。
3.豁然開朗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
4.阡陌交通古:交錯相通。今:運輸事業(yè)。
5.自云先世避秦時亂古:說___今:云彩
6.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7.遂與外人間隔古:隔絕,不通音訊。今: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
8.無論魏晉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jié)果相同。
9.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古:邀請。今:延長;(時間)向后推遲。
10.不足為外人道也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11.便扶向路古:沿著,順著。今: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六、詞類活用
1.漁人甚異之:形容詞意動用法,對……感到驚異。
2.復前行: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向前。
七、成語
1.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砣唬_闊敞亮的樣子。
2.無人問津:比喻無人探問價格或情況。津,渡口。
3.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4.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理想世界。
5.與世隔絕: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6.雞犬相聞:每家雞和狗的叫聲互相聽得到,表示很近的距離,也表現(xiàn)一種和睦的景象。
7.落英繽紛:鮮花盛開,花瓣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落英:落花。繽紛:繁多凌亂的樣子。
8.黃發(fā)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黃發(fā):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fā)下垂。
八、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語句回答: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是: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現(xiàn)桃花源中自然環(huán)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5.表現(xiàn)人民生活恬適的句子:往來種作;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6.表明漁人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時亂。
8.表明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詣太守,說如此。
(二)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現(xiàn)了漁人怎樣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窮其林"中的窮字表現(xiàn)了漁人怎樣的心理?
由于“甚異之”,想探個究竟。
4.“豁然開朗"照應前文什么內(nèi)容?
初極狹,才通人。
5.為什么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村人對陌生人出現(xiàn)感到驚異,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很久。
6.“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會環(huán)境是怎樣的?
社會動蕩,戰(zhàn)爭頻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tài)怎樣?
自然環(huán)境:美麗富饒;②社會環(huán)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狀況:安居樂業(yè);④精神狀態(tài):自由快樂。
8.“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從文中可推斷漁人向桃花源中人說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為什么嘆惋?作者為什么不一一寫出漁人的話?
為時代變遷,桃花源外社會黑暗動蕩,人民生活痛苦而嘆惋。
本文主要寫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戰(zhàn)亂;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沒有必要一一寫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飽受戰(zhàn)亂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會中再過痛苦的生活。
11.為什么村人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對漁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壞他們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為什么要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的虛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達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為什么要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給桃花源增添奇異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隱含了作者無力改變社會現(xiàn)實的無奈。
14.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活?)
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風淳樸;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人人自食其力,安居樂業(yè),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
15.作者為什么要虛構(gòu)一個與現(xiàn)實對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愿望;對美好生活向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16.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漁人)發(fā)現(xiàn)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
17.你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
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xiàn)實的一種精神寄托,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18.桃花源美在何處?桃花源神秘在何處?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現(xiàn)在何處?
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神秘:①桃林神秘: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④結(jié)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幸福:①黃發(fā)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②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zhàn)亂,安居樂業(yè))。③漁人(側(cè)面烘托):村中人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19.如何評價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作者在文中虛構(gòu)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里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人人安居樂業(yè),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①這是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愿。②“桃花源"是個虛構(gòu)的理想社會,既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zhàn)爭的愿望,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xiàn)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③但在當時的階級社會中這只是一個不能實現(xiàn)的空想,也是作者隱逸、逃避現(xiàn)實的思想反映。
九、中考真題
(一)(2018年張掖中考)閱讀《桃花源記》(略),完成下題。(10分)
1.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現(xiàn)象。請依照示例,任選一種現(xiàn)象,從文中舉例并解釋。(3分)
示例:
意同字不同:“緣溪行”的“緣"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順著”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遠近"聞之,欣然規(guī)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詞“的”;后者是代詞,代“發(fā)現(xiàn)桃花源一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3分)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出自本文的成語較多,請選擇兩個寫出來。(2分)
4.從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樣的社會理想?(2分)
(二)(2022·廣西北部灣中考)時光里的陶淵明
【甲】_________飲酒(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記(略)
【丙】陶潛傳(節(jié)選)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①。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
素簡貴,不私事上官??で捕洁]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_________(出自《晉書》)
[注]①屬文:作文章。
5.下面對《飲酒》(其五)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以草廬開篇,敘免除喧擾的歸田生活,起筆舒緩,“在"—“無”,轉(zhuǎn)折有勢。
B.三四句巧用設問,轉(zhuǎn)換敘事角度發(fā)問,頗富情趣,答語精煉,一語中的,超凡脫俗。
C.以“采菊"見山”造悠然之境,寄情山水,投身自然,物我分離,不工而工。
D.全詩集敘事、議論、繪景于一體,自然理趣與個人志趣相映,言有盡而意無窮。
6.下面對《桃花源記》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漁人“緣溪行"拉開故事序幕,溪水通幽、桃林奇美,為桃花源的出現(xiàn)自然鋪墊。
B.“皆嘆惋”意蘊豐厚,從中感受到漁人所說的與桃花源內(nèi)的生活相比,差異巨大。
C.漁人辭別桃花源后,得其船并循來時路而返,這與漁人入桃花源的情節(jié)形成照應。
D.作者通過真實存在的桃花源,寄托政治理想,反映美好愿望,筆多曲致,富有波瀾。
7.用“/"給《陶潛傳》(節(jié)選)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8.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著繼承與發(fā)展的關(guān)系,時殊世異,有些詞語沿用至今,但詞義已發(fā)生變化。請寫出《桃花源記》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詞語古義今義
妻子①____對已婚男子配偶的稱呼
絕境②____③_________
無論④_______連詞,表示任何條件下結(jié)果都不會改變
9.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
10.《桃花源記》三處出現(xiàn)過歷史時間名詞,即“晉太元中”“自云先世避秦時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請聯(lián)系上下文,分別說說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11.時光流轉(zhuǎn),四季更迭,古往今來,陶淵明備受推崇,成為跨越時代的“大家"。唐朝的李白、杜甫、孟浩然,宋朝的蘇軾、歐陽修、朱熹,現(xiàn)代的魯迅、朱光潛等都言之諄諄。請聯(lián)系以上詩文,探究陶淵明受推崇的原因。
(三)(2022山東·菏澤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官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桃花源記》第三段
【乙】郗公值永嘉①喪亂,在鄉(xiāng)里,甚窮餒。鄉(xiāng)人以公名德,傳②共飴③之。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鄉(xiāng)人曰:“各自饑困,以君之賢,欲共濟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后并得存,同過江。郗公亡,翼為剡縣,解職歸,席苫于公靈床頭,心喪終三年。_________(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①永嘉:晉懷帝年號。②傳:輪流。③飴:通“飼"。
1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①便要還家_____②此中人語云_____
③郗公值永嘉喪亂_____④甚窮餒_____
13.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問所從來_________戰(zhàn)則請從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乃記之而去
C.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及下船
D.席苫于公靈床頭___行者休于樹
1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②公于是獨往食,輒含飯箸兩頰邊。
15.閱讀【甲】【乙】兩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甲】文中“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人_________。
【乙】文中鄉(xiāng)人“傳共飴之”,是因為郗公____。
(四)(2022廣西·河池中考)文言文閱讀
【甲】《桃花源記》
【乙】六一居士初謫①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②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陀袉栐唬骸傲?,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者乎?而屢易④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本邮吭唬骸拔峁讨豢商樱灰嘀虿槐靥右?;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____________(節(jié)選自歐陽修《六一居士傳》)
【注釋】①謫:貶謫。②潁水:地名。③逃名:不求名聲,避名而不居。④易:改換。
1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便要還家(同“邀”,邀請)B.未果,尋病終(尋找)
C.則又更號六一居士(改變)D.而屢易其號(多次)
17.下列各項中“之"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忘路之遠近_________B.老于此五物之間
C.吾固知名之不可逃___D.以志吾之樂爾
18.下列對【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構(gòu)思精巧,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敘述了一個曲折有致、神秘虛幻的故事。
B.【乙】文中“醉翁”和“六一居士"都是歐陽修的號,前者用于他在滁州知州時,后者用于他準備退休定居穎水之后。
C.【甲】文桃花源中人物熱情好客,短短的“不足為外人道也”幾個字卻能表現(xiàn)出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zhì)。
D.【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出對恬淡閑適、怡然自得美好生活的向往,【甲】文通過敘述故事,虛構(gòu)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乙】文采用主客間答的形式,詼諧、幽默地表達對即將到來的退休后閑適生活的向往。
19.把【甲】【乙】兩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2)是為五一爾,奈何?
20.【甲】文中最能體現(xiàn)【乙】文作者所向往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乙】文中歐陽修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況下將自己的號更改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兩空均用原文填空)
(五)(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
【甲】《桃花源記》
【乙】是日風順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岡①,甫②行數(shù)里,見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蓋江北之俗,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chǎn)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騎步行,過一農(nóng)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井且浣④衣,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shù)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余顧而慕之,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
(節(jié)選自戴名世《己亥北行日記》,有刪改)
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實詞的含義。
⑴具答之()⑵便要還家()
⑶尋病終()⑷而婦人汲井且浣衣()
22.選出下列加點虛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A.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B.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故人不獨親其親(《大道之行也》)
C.蓋江北之俗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D.余顧而慕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23.選出畫波浪線句子停頓恰當?shù)囊豁棧ǎ?/p>
A.是日風順/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B.是日/風順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C.是日/風順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D.是日風順/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24.下列關(guān)于[甲][乙]兩篇選文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設酒殺雞"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
B.甲文結(jié)尾以眾人尋桃花源“未果”,誼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虛幻,令人神往。
C.乙文中作者看到村莊里萬物都怡然自得,而自己比他們差得遠,心生怨恨。
D.甲乙兩段文字都展現(xiàn)了和諧安寧、恬靜美好、自得其樂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
2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⑴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⑵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
(六)(2023黑龍江龍東中考)
【甲】《桃花源記》
【乙】南陽劉子驥,好游山水。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蛘f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子驥欲更尋索,不復知處。
長沙醴陵縣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薪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跡,異之,乃相謂曰:“可試入水中,看何由爾?!币蝗吮阋泽易哉?,入穴。穴才容人。行數(shù)十步,便開明朗然,不異世間。
【注】①囷(qūn):這里指似圓形谷倉的巨石。②斫:砍伐。
2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2分)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2)嘗采藥至衡山。
2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深山有人跡,異之。
28.甲文寫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未果”,乙文寫劉子驥“欲更尋索,不復知處"。兩文作者這樣寫暗示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愿望?(2分)
(七)(2022廣西·貴港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13分)
【甲】《桃花源記》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②。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③,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④為亭字;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___(選自元結(jié)⑤《右溪記》)
[注]①道州:州名。②營溪:河流名。③人間:與前文“山野"對應,指有居民的地方。④俾(bǐ):使。⑤元結(jié)(719~772),唐代文學家,曾兩度出任道州刺史,后因不愛官場生活而棄官歸田。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漁人甚異之又數(shù)刀斃之(《狼》)
B.見漁人,乃大驚去后乃至(《陳太丘與友期行》)
C.而置州已來而不知人之樂(《醉翁亭記》)
D.為溪在州右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3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B.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C.徘徊溪上,為之悵然D.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的句子。
①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②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32.請結(jié)合甲文說一說,桃花源百姓的生活狀態(tài)是怎樣的?
33.甲乙兩文都描寫了自然景色,分別表達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怎樣的情感?
(八)(2019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題)
【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桃花源記》
3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共4分,每小題1分)
(1)選賢與能()(2)不獨子其子()
(3)屋舍儼然()(4)尋病終()
35.翻譯下面的句子。(共4分,每小題2分)
(1)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6.【甲】文構(gòu)想的大同社會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述。(3分)
37.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聽了之后為什么“皆嘆惋"?(3分)
38.【乙】文的“世外桃源”與【甲】文的“大同"社會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之處兩文各自側(cè)重于哪種表達方式?(4分)
【答案】
1.(3分)示例:意同字不同:“具答之”的“具"和“咸來問訊”中的“咸"意思相同,均為“全、都”。(答“悉"皆”亦可)“便要還家"中的“要”,同“邀”,邀請;“各復延至其家”中的“延”,邀請。
字同意不同:“尋向所志”中的“尋"意思是“尋找”;“尋病終"的“尋”是“隨即、不久"?!疤幪幹局薄皩は蛩?中的“志”,前者是動詞“做標記”,后者是名詞“標記”。
2.(3分)(他們的祖先)率領(lǐng)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
3.(2分)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4.(2分)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安寧和樂,自由平等,豐衣足食。(意對即可)
5.C.《飲酒(其五)》主要表現(xiàn)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于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物我合一(物我交融)不可分割;表現(xiàn)了作者悠閑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fā)作者寧靜安詳?shù)男膽B(tài)和閑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寫出了作者欣賞以及贊嘆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情感。“物我分離"的分析有誤;故選C。
6.D.根據(jù)《桃花源記》第四段“尋向所志。遂速,不復得路”,第五段“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可知,漁人按照先前做的標記尋找桃花源,劉子驥尋找桃花源未果,暗示桃花源不過是作者陶淵明構(gòu)想的理想世界罷了,而非“真實存在的桃花源”;故選D。
7.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于是作了《歸去來兮辭》。
“義熙二年"為時間狀語,在其后應斷一處;“乃”為連詞,引出后文的事,應在“乃"前斷一處;
故斷為: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8.本題考查古今異義。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句意: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妻子"古義:妻子兒女。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句意: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敖^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困境,進退維谷的境地。
(3)“無論魏晉”句意: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盁o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9.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黃發(fā)垂髫:指老人和小孩;怡然:安適自在的樣子。
(2)少:指年少時;博學:學識淵博;善:善于、擅長;屬:撰寫、做。
10.“晉太元中”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使故事真實可信;“自云先世避秦時亂"點明來到桃花源的原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點明距今(晉太元中)時代久遠,在這里的生活安靜平和,引出后文漁人對外面世界的描述,將桃花源的美好生活與外面的世界形成對比。
本題考查時間的作用。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意思是: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交代漁人的職業(yè),作為故事的發(fā)端,引出后文漁人所見的奇異景色及在桃花源的經(jīng)歷;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意思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點明來到桃花源的時間及來桃花源的原因(躲避戰(zhàn)亂),暗示桃花源外的世界,戰(zhàn)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與物產(chǎn)豐富,生活恬靜的桃花源形成鮮明對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意思是: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桃花源人不知道如今的朝代,不知道從秦時進入桃花源過了多久,說明桃花源人在此地生活的時間長,與世隔絕,生活和美。
11.陶淵明知識淵博,向往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志向遠大,胸懷寬廣高潔。
本題考查人物形象。
《飲酒(其五)》主要表現(xiàn)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于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達到物我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表現(xiàn)了作者悠閑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fā)作者寧靜安詳?shù)男膽B(tài)和閑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寫出了作者對大自然喜愛贊美;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是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反襯出當時那個社會的腐敗,民不聊生,寄托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愿,表現(xiàn)了作者對沒有戰(zhàn)亂、寧靜和平和自由和諧的理想社會(生活)的追求;
根據(jù)《陶潛傳(節(jié)選)》第一段“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可知,陶淵明心懷高尚,知識淵博,灑脫大方不拘謹,有真性情;根據(jù)第二段“素簡貴,不私事上官"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可知,陶淵明為人節(jié)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潔志趣;據(jù)此表述陶淵明的性格特點及追求,來體現(xiàn)陶淵明受推崇的原因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陶潛,字元亮,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被鄉(xiāng)里鄰居所看重。
(他)向來簡樸自愛,不諂媚長官??だ锱汕捕洁]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小心謹慎的為鄉(xiāng)下的小人做事??!"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于是作了《歸去來兮辭》。
12.①同“邀”,邀請;②告訴;③遇到;④饑餓?!窘馕觥勘绢}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1)“便要還家"的句意是: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里。要:同“邀”,邀請。(2)“此中人語云"的句意是:里面的人告訴他說。語:告訴。(3)“郗公值永嘉喪亂”的句意是:郗公(郗鑒)遇到永嘉喪亂時。值:正趕上,遇到。(4)“甚窮餒"的句意是:很窮困,甚至要挨餓。餒:饑餓。
13.D【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的意義和用法。A.從:介詞,自/動詞,跟從;B.乃:副詞,竟然/連詞,于是,就;C.及:連詞,和/介詞,等到;D.于:都是介詞,“在”;故選D。
14.①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②在這種情形下郗公就一個人去吃飯,把飯含在兩頰旁,回來后吐給倆孩子吃?!窘馕觥勘绢}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①句中的“為(對,向)、具(詳細,詳盡)、皆(全,都)、嘆惋(感嘆惋惜)”幾個詞是重點詞語②句中的“于是(在這種情形下)、食(吃)、輒(就)"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15.①熱情好客、民風淳樸,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意思是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結(jié)合上一句“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可知,這句話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譯文】郗公(郗鑒)在永嘉喪亂時,避居鄉(xiāng)下,很窮困,甚至要挨餓。鄉(xiāng)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輪流給他做飯吃。郗公帶著侄子郗邁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飯。鄉(xiāng)里人嘆道:“大家都饑餓困乏,因為您的賢德,所以我們要共同幫助您,如果再加上兩個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養(yǎng)活了?!皬拇僳鸵粋€人去吃飯,把飯含在兩頰旁,回來后吐給倆孩子吃。兩個孩子活了下來,一同南渡過江。郗公去世時,周翼任剡縣令,他辭職回家,在郗公靈床前鋪了草墊,為郗公守喪,一共三年。
16.B【解析】B.“未果,尋病終”的意思是:沒有實現(xiàn),不久后就病死了。尋:不久。
故選B。
17.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A.之:助詞,的;B.之:助詞,的;C.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D.之:助詞,的;故選C。
18.C【解析】C“‘不足為外人道也’幾個字卻能表現(xiàn)出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zhì)"有誤?!炯住课奶一ㄔ粗腥宋餆崆楹每汀安蛔銥橥馊说酪病睅讉€字卻能表現(xiàn)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來打擾他們的生活,也為后文再尋桃花源不得做鋪墊。故選C。
19.①率領(lǐng)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②這只是五個一,怎么說‘六一’呢?!窘馕觥勘绢}考查的翻譯能力。(1)重點字詞:率,率領(lǐng)。妻子,指妻子、兒女。邑人,同縣的人。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復,再,又。(2)重點字詞:是,這;為,是。奈何,怎么說。
20.①遂與外人間隔;②聊以志吾之樂爾。【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注意要求“兩空均用原文填空"第一空:結(jié)合乙文“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可知,歐陽修在政治上想擺脫憂勞煩擾,有急流勇退的思想。甲文“遂與外人間隔"最能體現(xiàn)。第二空:結(jié)合“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我本就知道名聲不可以逃脫,也知道我沒有必要逃避;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記下我的樂趣罷了)”可知,更改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聊以志吾之樂爾。
【譯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貶謫到滁州山鄉(xiāng)時,自己以醉翁為號。年老體弱,又多病,將要辭別官場,到潁水之濱頤養(yǎng)天年,便又改變名號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問道:“六一,講的是什么?”居士說:“我家里藏了書一萬卷,收集收錄夏商周三代以來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張琴,有一盤棋,又經(jīng)常備好酒一壺。"客人說:“這只是五個一,怎么說‘六一’呢?”居士說:“加上我這一個老頭,在這五種物品中間老去,這難道不是‘六一’了嗎?"客人笑著說:“您大概是想逃避名聲的人吧,因而屢次改換名號。這正像莊子所譏諷的那個害怕影子而跑到陽光中去的人;我將會看見您(像那個人一樣),迅速奔跑,大口喘氣,干渴而死,名聲卻不能逃脫。”居士說:“我本就知道名聲不可以逃脫,也知道我沒有必要逃避;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記下我的樂趣罷了。
21.①詳細②同“邀”,邀請③隨即,不久④打水【解析】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句意:漁人都詳細地作了回答。具:詳細。(2)句意:這里的人便邀請他到家中做客。邀:同“邀”,邀請。(3)句意:不久后就病死了。尋:隨即,不久。(4)句意:女子從井里打水洗衣。汲:打水。
22.C【解析】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乃:副詞,竟然、居然/判斷詞,是;B.其:代詞,他/代詞,他的;C.蓋:都是副詞,大概;D.而: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故選C。
23.A【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句意:這天是順風,不到正午時分,已經(jīng)抵達浦口,住在大山家里。“是日風順"寫天氣,“不及午”寫到達時間,“已抵浦口"是抵達的地點,“宿大山家”寫住宿的地點。故斷為:是日風順/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故選A。
24.C【解析】本題考查文章的理解。C.乙文最后作者的感慨“自恨不如遠甚也”,意思是:我自恨比他們差得遠呢!表達了作者對和諧安寧的田園生活的羨慕與向往之情。本項中“心生怨恨”的說法是錯誤的;故選C。
25.(1)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2)男女老少在田間耕作?!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重點詞有:(1)扶:沿著、順著;向:先前的;志:做記號;(2)俱:都;耘:耕地;于:在。
26.(1)整齊的樣子(2)曾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2.1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同步測試題及答案
- 政策環(huán)境變化下的戰(zhàn)略與風險考核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聲譽風險管理與戰(zhàn)略決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金融軟件的技術(shù)要求試題及答案
- 博物館展品安全管理措施計劃
- 數(shù)據(jù)通信基礎(chǔ)知識考題及答案
- 班級共同體意識的培養(yǎng)計劃
- 主題班會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計劃
- 完善工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計劃
- 山東省萊城區(qū)劉仲瑩中學2025年七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第12講 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性質(zhì)及應用 課件中考數(shù)學復習
- 2025中國東方航空技術(shù)限公司全球校園招聘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北森行測測評題庫2022
- 生物信息學基礎(chǔ)講座課件
- 《ESD基礎(chǔ)知識培訓》課件
- 衛(wèi)星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與挑戰(zhàn)
- 《生物醫(yī)用陶瓷》課件
- 浙江寧波鄞州區(qū)市級名校2025屆中考生物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第2課 抗美援朝 課件(共13張)
- 國家電網(wǎng)十八項重大反事故措施
- 院感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