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總則(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總則(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總則(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總則(征求意見稿)_第4頁
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總則(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21遼寧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T/CACM1375.1—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DB/21T####《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的第1部分。DB/21T####已經或計劃發(fā)布以下部——第2部分龍膽草——第3部分黃芪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遼寧省綠色農業(yè)技術中心、遼寧省經濟作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國柱、孫文松、溫健、賈慧群、王新雅、李旭、孫佳琳、汪岐禹、錄億隆、樊勇、于春雷、楊正書、劉坤、張?zhí)祆o、李曉麗、沈寶宇、劉瑩、孫敏杰。本文件發(fā)布實施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如有問題,均可通過來電和來函方式進行反饋,我們將及時答復并認真處理,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進行評估和復審。歸口管理部門通訊地址: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qū)太原北街2號郵編:110001,聯(lián)系電話件起草單位通訊地址:遼寧省綠色農業(yè)技術中心(沈陽市和平區(qū)太原北街2號郵編:110000;遼寧省經濟作物研究所(遼陽市白塔區(qū)勝利路65號郵編:111000。1DB21/XXXXX—XXXX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第1部分:總則本文件規(guī)定了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的通用格式和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道地藥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的編制。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注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道地藥材Dao-diherbs經過中醫(yī)臨床長期應用優(yōu)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品質佳、療效好、質量穩(wěn)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種子seed種子是指道地藥材基源植物植株經生長開花結實所形成的植物學種子。種栽seedstock種栽指供移植的道地藥材基源植物的塊莖、鱗莖等繁殖器官。4中藥材基原植物及其生態(tài)生物學特征2DB21/XXXXX—XXXX描述中藥材的基原。對種植模式應用有品種要求的中藥材,應明確模式所適用的中藥材品種。描述栽培藥用植物生態(tài)生物學特征,尤其是生態(tài)主導因子、限制因子及原生境特征等與種植技術密切相關的內容。5種植技術5.1地塊選擇5.1.1地理位置需考慮適宜的海拔、經緯度、坡向、坡度,地形,及可能影響排水或根系生長的基巖、硬質土層、高水位等地理條件,避免由于土壤、空氣或水的污染帶來的風險。5.1.2氣候環(huán)境綜合考慮無霜期、有效日照時間、光照強度、平均降雨量(供水)、年均溫、年有效積溫等影響中藥材生長發(fā)育和品質的因素。5.1.3土壤條件根據中藥材原植物種類和藥用部位等確定適宜的土壤條件。選擇因素主要包括土壤類型,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土壤pH值等。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要求。5.2品種選擇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種植的中藥材種類,優(yōu)先選擇道地中藥材品種,鼓勵人工馴化和培育新品種。5.3茬口安排根據中藥材品種特點和種植時間選擇合適的前茬作物,同時明確不合適的前茬作物。5.4田間管理5.4.1整地根據中藥材品種的生長要求進行整地,包括平地(土地平整)、翻耕、耙地、起壟、作畦等。5.4.2土壤處理可用生石灰、草木灰或者農用微生物殺菌劑進行土壤處理或消毒。5.4.3種子(球、莖)處理采用日曬、溫湯浸種、草木灰或石灰拌種,或有機態(tài)微量元素肥料浸種。5.4.4育苗采用大田育苗、穴盤育苗及有機基質育苗,利用遮陽網、避雨棚、防蟲網等設施輔助育苗。5.4.5施肥3DB21/XXXXX—XXXX肥料應以有機肥作基肥,可搭配生物菌肥使用,追肥可用礦物質肥料。鼓勵使用苜蓿、細菌肥料等“綠肥”。城市固體廢物、工業(yè)廢物、醫(yī)院廢物、人體排泄物禁止用作肥料。5.4.6灌溉和排水應根據所種植的中藥材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水特征進行灌溉和排水。灌溉水質量應符合GB5084的要求。5.4.7病蟲害防治5.4.7.1基本原則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yōu)先使用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科學應用化學防治。5.4.7.2農業(yè)防治合理利用抗耐品種,精選種苗、使用無毒種苗;結合輪作、間作、套種、少耕免耕等措施建立合理的種植制度;通過改良土壤、選好苗床和土壤消毒、科學管理肥水等栽培措施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種植過程中還可通過增加田間生物多樣性的方式防治病蟲害。5.4.7.3物理防治種植過程中利用捕殺法、誘殺法(燈光誘殺、色板誘殺等)等方法防治病蟲害。5.4.7.4生物防治種植驅蟲植物趨避害蟲;飼養(yǎng)天敵或噴施殺蟲微生物;噴施芽孢枯草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等微生物殺菌防??;采用農用抗生素或植物、動物提取物或生物堿防治病蟲害。5.4.7.5化學防治可采用生物源農藥(如滅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和礦物源農藥(如硫懸乳劑、可濕性硫、石硫合劑、硫酸銅、礦物油乳劑等)等防治病蟲害。5.5采收5.1.1采收期根據中國藥典或地方中藥材質量標準,結合當?shù)匚锖蚱诤椭兴幉某墒炱?,確定適宜的采收期。5.1.2采收方式根據中藥材植物學特征和種植環(huán)境確定適宜的采收工具和采收方式。不同藥用部位或不同種類中藥材應當分開儲運。應清除非藥用部位和腐爛發(fā)霉藥材。5.6產地加工根據中藥材品種選擇適合的產地加工方法,進行分揀和修制(去莖葉、去須根、去皮、去心等)、凈制(挑選、篩選、風選、水選等)、殺青(炒青、蒸清、烘青、泡青、輻射殺青等)、切制(切片、4DB21/XXXXX—XXXX切塊、切段、切絲等)、蒸煮燙(蒸汽、水煮、水燙等)、干燥(曬干、陰干等自然干燥法;低溫、高溫等烘干法;碳烤法;烘焙法,發(fā)汗干燥等)等處理。5.7包裝貯存和運輸5.7.1包裝按照中藥材的貯存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