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模化學試題匯編:流程題_第1頁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模化學試題匯編:流程題_第2頁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瘜W試題匯編:流程題_第3頁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瘜W試題匯編:流程題_第4頁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瘜W試題匯編:流程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北京初三二?;瘜W匯編流程題一、流程題1.(2023·北京石景山·統考二模)海水是鎂元素最大的存儲礦藏,研究海水淡化提鎂聯產的工藝流程如下圖。

(1)從海水中得到淡水,屬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煅燒時需要的熱能,來源于______。2.(2023·北京平谷·統考二模)氯化鈣常用作干燥劑。工業(yè)生產氯化鈣主要流程如下。

(1)脫色池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作用。(2)反應器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3)酸浸槽中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_。3.(2023·北京大興·統考二模)科學家設想利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流程如下:

(1)捕捉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反應器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反應器中加入的X溶液為_______。(3)高溫反應爐中,發(fā)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4.(2023·北京順義·統考二模)Na2CO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小題為兩種工業(yè)制Na2CO3的主要流程。(1)路布蘭制堿法—制堿工業(yè)的開滿。已知:CaS難溶于水

①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②步驟①發(fā)生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_______。③步驟③能用溶解、過濾的方法分離Na2CO3和CaS的原因是___________。(2)侯氏制堿法一制堿技術新水平。

①NaHCO3的俗稱是___________。②沉淀池中發(fā)生的反應為,反應前后的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③請根據下表分析,沉淀池中首先析出NaHCO3晶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物質NaClNaHCO3NH4Cl溶解度/g(20℃)36.09.637.25.(2023·北京東城·統考二模)利用富氧燃燒捕捉技術生產高純度CO2,處理煤電廠排放的煙氣,其主要流程如下圖。

(1)為了使煤在富氧鍋爐中充分燃燒,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2)能推斷出煤中含有硫元素的證據是_____________。(3)液化精餾系統中,通過先液化再精餾實現CO2與其他氣體的分離,該過程發(fā)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6.(2023·北京大興·統考二模)利用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焦炭和硫酸制備硫酸錳(MnSO4)的主要轉化過程如下:

(1)①中軟錳礦和焦炭共熔,能發(fā)生如下反應,配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MnO2+____C____MnO+1CO2↑,反應中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是_______。(2)②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7.(2023·北京房山·統考二模)鈦及其合金大量用于航空工業(yè)。利用鈦鐵礦(FeTiO3)制備鈦的主要轉化過程如下:

已知:焦炭的成分為C、SiO2、Al2O3.(1)TiCl4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2)①中X為一種反應物,從元素守恒的角度推測,X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號)。A.Cl2 B.O2 C.CO(3)②中發(fā)生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8.(2023·北京房山·統考二模)碳酸鋰(Li2CO3)是生產鋰電池電極材料的主要原料。利用鋰云母制取碳酸鋰的主要流程如下:

(1)將鋰云母與輔料送入混料機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2)焙燒爐中采用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3)為除去水浸池中的不溶性硅砂雜質,可采用的操作為___________。(4)反應釜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物為Li2CO3和___________。9.(2023·北京門頭溝·統考二模)水和氧氣是航天員在“天宮"中生活工作的重要保障。下圖是空間站資源再利用模擬圖(1)電解水是空間站氧氣的來源之一?!八娊庀到y”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水凈化主要利用的是反滲透膜,其孔徑為0.0001m微米,其他分子則會被阻擋,從而達成凈水的目的。反滲透膜的凈水原理是______。A.沉降 B.過濾 C.吸附 D.蒸餾(3)“薩巴蒂爾反應器"可以除去CO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在方框中補全另一種產物(要求數目)的微粒圖示。

10.(2023·北京西城·統考二模)我國科學家以CO2為原料,實現了人工合成淀粉[],主要轉化流程如下圖。

(1)Ⅰ中還產生一種能供給呼吸的物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Ⅱ中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在方框中補全相應種類和數目的微觀粒子圖示_______。

11.(2023·北京西城·統考二模)煙氣脫硫是煤炭清潔利用的關鍵一環(huán),鈉一鈣雙堿煙氣脫硫工藝流程如下圖。資料:①部分原料的價格如表:試劑Ca(OH)2NaOH價格(元/kg)0.362.90②CaSO3可用于造紙和制糖等;③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Ca(OH)2。

(1)吸收塔中,“噴淋和使用小球”的目的是_________。(2)再生池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3)清液池中,試劑X可除去Ca(OH)2,防止其混入吸收塔。試劑X是_________。(4)下列關于鈉一鈣雙堿脫硫工藝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序號)。A.污染物SO2最終轉化為,可實現“變廢為寶”B.利用石灰漿使NaOH再生,可降低生產成本C.整個生產中不需要持續(xù)添加NaOH溶液12.(2023·北京東城·統考二模)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的主要流程如下圖。

已知:①2Cu+2H2SO4+O22CuSO4+2H2O;②流程中各步反應所加試劑均過量。(1)反應池I中,Zn能與稀H2SO4發(fā)生置換反應而Cu不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2)反應池II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ZnSO4+Cu,___________。(3)反應池III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13.(2023·北京海淀·統考二模)煙氣中含有SO2,工業(yè)上可用MgO除去SO2并制備MgSO4·7H2O,其主要物質轉化過程如下圖。

(1)以上流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寫出兩種)。(2)設備1中,反應前后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填“改變”或“不變”)。(3)設備2中發(fā)生了化合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14.(2023·北京海淀·統考二模)用鋅灰(主要成分為ZnO、Zn等)制備ZnO的主要流程如下圖。

(1)ZnO中鋅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2)I中,Zn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3)已知II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15.(2023·北京門頭溝·統考二模)硫鐵礦燒渣是用硫鐵礦生產硫酸過程中產生的工業(yè)廢渣。主要成分為氧化鐵,還有少量其他物質。用該燒渣制取鐵紅(氧化鐵)的部分過程如下:(1)燒渣的主要成分在酸浸槽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沉淀池中用氨水調節(jié)pH至5.4,此時溶液顯______(填“中性”、“酸性”或“堿性”)。(3)焙燒爐中,鐵元素化合價發(fā)生的變化為______。

參考答案1.(1)物理(2)天然氣燃燒放出熱量【詳解】(1)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為海水淡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根據流程,煅燒所需的熱量來自天然氣燃燒放出熱量,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時放出熱量。2.(1)吸附(2)(3)復分解反應【詳解】(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所以具有吸附作用;(2)反應器中氧化鈣和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酸浸槽中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產生氯化鈣和水,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產生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3.(1)(2)Ca(OH)2溶液(3)分解反應【詳解】(1)在捕捉室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2)在反應器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所以反應器中加入的X溶液為Ca(OH)2溶液;(3)在高溫反應爐中,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故發(fā)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4.(1)+4復分解反應碳酸鈉能溶于水、CaS難溶于水(2)小蘇打CO2、H2O由于20℃時,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沉淀池中首先析出NaHCO3晶體【詳解】(1)①Na2CO3中鈉元素顯示+1價,氧元素顯示-2價,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的原則,則有(+1)×2+x+(-2)×3=0,解得x=+4;②步驟①中氯化鈉與硫酸加熱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氯化氫氣體,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③步驟③能用溶解、過濾的方法分離Na2CO3和CaS的原因是碳酸鈉能溶于水,CaS難溶于水;(2)①NaHCO3的俗稱是小蘇打;②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由反應方程式可知道,其中CO2、H2O屬于氧化物;③沉淀池中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NH3溶于水同時與水反應生成NH3?H2O,NH3?H2O使溶液顯堿性,能吸收大量的CO2,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由于20℃時,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沉淀池中首先析出NaHCO3晶體。5.(1)煤磨成粉,使用富氧空氣(2)脫硫塔中生成了H2SO4,且富氧空氣中不含有硫元素(3)物理【詳解】(1)為了使煤在富氧鍋爐中充分燃燒,采取的措施是將煤磨成粉,同時使用富氧空氣,可以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2)由圖可知,脫硫塔中生成了硫酸,硫酸中含硫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富氧空氣中不含硫元素,故可推出煤中含硫元素;(3)通過先液化再精餾實現CO2與其他氣體的分離,該過程只是狀態(tài)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6.(1)12Mn、C(2)將MnO轉化為硫酸錳【詳解】(1)根據錳原子守恒,可知MnO前需標2,再根據碳原子守恒,可知C前標1;MnO2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錳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為零”,則x+(-2)×2=0,解得x=+4,同理可知MnO中錳元素化合價為+2,又由于單質化合價為0,而CO2中碳元素化合價不為零,則化合價發(fā)生改變的為錳和碳。(2)MnO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則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為了將MnO轉化為硫酸錳。7.(1)+4(2)A(3)TiCl4+2MgTi+2MgCl2【詳解】(1)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氯元素顯-1價,所以TiCl4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2)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由生成物四氯化鈦中含有氯元素可推知X為氯氣。故選:A。(3)②中發(fā)生置換反應(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和化合物),所以鎂和四氯化鈦在800℃時反應生成鈦和氯化鎂,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TiCl4+2MgTi+2MgCl2。8.(1)使反應物充分接觸,使其在焙燒爐中更充分的反應(2)CH4+2O2CO2+2H2O(3)過濾(4)硫酸鈉/Na2SO4【詳解】(1)將鋰云母與輔料送入混料機攪拌,可以使反應物充分接觸,使其在焙燒爐中更充分的反應;(2)甲烷與氧氣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與水,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3)去除水中的難溶性雜質操作為過濾,可以實現固液分離;(4)復分解反應為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則Na2CO3與Li2SO4反應生成Li2CO3與Na2SO4。9.(1)(2)B(3)

【詳解】(1)水在通電條件生成氧氣和氫氣,化學方程式:;(2)水凈化主要利用的是反滲透膜,其孔徑為0.0001微米,只允許水分子通過,其他分子則會被阻擋,從而達成凈水的目的,反滲透膜的凈水原理是過濾,故選B;(3)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目不變可知,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和4個氫氣分子生成兩個水分子和一個甲烷分子,方框中補全如圖:

。10.(1)(2)

【詳解】(1)根據流程可知,Ⅰ中產生氫氣,還產生一種能供給呼吸的物質,該物質是氧氣,該反應是水在通電時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根據流程可知,反應后的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分別為1、6、2,反應前的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分別為1、0、2,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方框中應含有6個氫原子,即3個氫分子,補充如圖:

。11.(1)讓反應物充分接觸,使反應更充分(2)(3)碳酸鈉/(4)ABC【詳解】(1)吸收塔中,“噴淋和使用小球”增大液體與氣體的接觸面積,其目的是讓反應物充分接觸,使反應更充分;(2)再生池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是亞硫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清液池中,試劑X可除去Ca(OH)2,防止其混入吸收塔。試劑X是碳酸鈉();(4)A、根據流程可知,污染物SO2最終轉化為,可實現“變廢為寶”,正確;B、根據流程可知,在再生池中,利用石灰漿使NaOH再生,可降低生產成本,正確;C、根據流程可知,NaOH溶液可循環(huán)使用,整個生產中不需要持續(xù)添加NaOH溶液,正確。故選ABC。12.(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2)Zn+H2SO4=ZnSO4+H2↑(3)除去過量的Zn【詳解】(1)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可知,Zn排在H前,Cu排在H后,再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的應用,氫前的金屬可以和酸反應,氫后的金屬不能和酸反應,故填: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2)反應池II中發(fā)生反應有兩個,Zn+CuSO4=ZnSO4+Cu和Zn+H2SO4=ZnSO4+H2↑,因為經過反應池I后,會有生成的硫酸銅和過量的稀硫酸引入反應池II中;(3)反應池III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將過量的鋅轉化為硫酸鋅溶液,從而除去過量的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