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樂陵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對策開題報告】5100字_第1頁
【德州樂陵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對策開題報告】5100字_第2頁
【德州樂陵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對策開題報告】5100字_第3頁
【德州樂陵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對策開題報告】5100字_第4頁
【德州樂陵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對策開題報告】51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德州樂陵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對策開題報告一、選題依據(包括選題的目的、意義以及國內外研究現狀)經過導師的指導,結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結果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積累調研掌握的資料,擬定學位論文的題目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現狀及對策分析”。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t"/2017-05-22/_blank"城鎮(zhèn)化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務工。但由于我國以\t"/2017-05-22/_blank"戶籍制度為代表的城鄉(xiāng)二元社會制度的限制,他們在外出時會基于對家庭經濟能力、流入城市制度接納情況等因素的綜合考量,做出子女隨遷抑或留守的決策,從而導致大量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出現(李嘉琳,王宇航,張雨,2022)。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6012.55萬,占農村兒童總數的37.7%,占全國兒童總數的21.88%。如此能夠看出與2005年全國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5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劉文涵,陳思宇,2021)。此外,根據全國婦聯(lián)在2013年5月發(fā)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從中體現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總體規(guī)模不斷擴大,農村留守兒童的年齡結構也在發(fā)生變化,學齡前兒童規(guī)模快速膨脹,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減少,大齡留守兒童規(guī)模明顯收縮(楊博文,趙雅婷,黃晨,2021)。教育雙重缺失,導致留守兒童缺乏成長引導。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意外傷害、犯罪等相關危害性事件的發(fā)生,與其缺乏正確的價值引導、明確的法律觀念、安全的防范意識等有很大關系,而這一切的根源又在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重缺失(許佳怡,謝欣悅,2023)。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較短,同時由于工作比較忙抑或家庭教育意識差等原因,和孩子聯(lián)系較少。據“上學路上兒童心靈關愛中心”調查,在受訪的留守兒童中,29.4%的學生一年能見父母1-2次,15.1%的學生一年到頭都見不到父母,如果按照留守兒童總數6100萬測算,全國約有近1794萬農村留守兒童一年只能見父母1-2次,921萬孩子一年都沒有見過父母(郭宇軒,韓雨婷,馮文,2019)。而在與父母進行電話或網絡聯(lián)系次數方面,10.2%的學生每年與父母聯(lián)系1-2次,4.3%與父母一年都沒有聯(lián)系,推算數量分別達622、262萬人。如此能夠看出這些父母幾乎沒有進行家庭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即使關注孩子,也多集中在學業(yè)成就方面(曹佳怡,魯博涵)。從中體現出這使得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無論在顯性層面還是隱性層面,都存在明顯缺失。正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梁晨輝,宋思涵,馬晨,2022)。如此能夠看出,當前農村教育存在嚴重的城市化取向,片面追求知識教育和升學率,忽視了鄉(xiāng)村社會和鄉(xiāng)村兒童作為價值主體對教育的個性化需求,缺乏對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對教育的特定需求(胡一鳴,鄭雪婷,蔡雨,2023)。從中體現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相關課程開設不足或者課程開設流于形式,教育方式方法陳舊落后,不符合留守兒童的生活實際,他們難以從中獲得相應的正確價值引導,形成完備的安全法制意識和知識等。從中體現出兩方面教育的缺乏最終促使留守兒童一方面成為到各類傷害事件的承受者,另一方面也成為了各類犯罪事件的制造者(何美玲,葉思)。農村環(huán)境隱患重重,導致留守兒童成長面臨危機。當前留守兒童主要生活在偏遠農村地區(qū),其生存環(huán)境隱患重重(丁博涵,姜文,2022)。從自然環(huán)境來看,農村地區(qū)地廣人稀,多數山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環(huán)境對尚未有完備自我保護意識的留守兒童而言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充滿吸引卻也危機四伏(唐佳怡,方晨涵,崔一)。如此能夠看出受限于農村地區(qū)安全措施的匱乏,多數具有安全隱患的自然環(huán)境并無安全提示標語與防范救助設施,這也很大程度上是留守兒童外出玩耍而導致意外傷亡發(fā)生的原因。譬如,近年來夏季時節(jié),留守兒童溺斃湖泊事件屢見不鮮,更是有因救助溺水留守兒童而導致多的多人生命同時消逝的慘劇發(fā)生(盧欣悅,米文涵,秦美玲,2021)。另外,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部分青壯年勞動不斷涌向城市,從中體現出留下老人和兒童在農村相依生活,留給犯罪分子實施傷害或侵害的可乘之機。(二)國內外研究現狀(1)國外研究現狀就國外而言,更多類似研究是從移民角度去考慮的,研究表明移民家庭中兒童更具有心理問題行為和更高的犯罪行為(Magwaza,1994);也有研究表明,移民國外的兒童在自律、權威、孤立、拒絕、疏遠、幻想等方面呈高發(fā)展趨勢(Baptiste,1997)。然而,如此能夠看出國外并沒有類似中國一般出現大規(guī)模留守兒童的問題,涉及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相對少許多(沈佳怡,任雨菲,易一鳴,2022)。就留守兒童對策而言,有美國學者提出,可以開展團體咨詢和治療,開設父母教育課程,加強學校之間的連通性,給兒童推薦書籍以及提供生活上的“代理媽媽”等(Bond,1998;Murrary,2003;Tully,2007)。(2)國內研究現狀就國內目前的研究而言,呈現出多學科化研究趨勢,與此同時也非常注重對策研究。eq\o\ac(○,1)從不同的學科研究方向看:就社會學而言,更多地注重農村留守兒童的價值觀取向、社會化功能以及社會治安問題;就人口學而言,更關注留守兒童群體的研究領域;醫(yī)學則關注留守兒童的貧血患病情況及飲食習慣(袁晨涵,柳博涵,賀思,2022);法學則聚焦于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問題和法律保護;如此能夠看出就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首先是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兒童較非留守兒童更易出現心理問題,從中體現出他們在軀體化、恐怖、敵對、偏執(zhí)、強迫和人際關系就敏感問題上得分較高;初中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小學留守兒童,高中又好于初中,年齡越小心理問題越突出,同時男生的癥狀強于女生。eq\o\ac(○,2)從留守兒童的社會關系來看:就學業(yè)與校園關系方面,研究表明父母的離開,尤其是母親的離開,學業(yè)成績確有顯著下降;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成績容易下滑;學習習慣不良,學習興趣不高(嚴欣悅,衛(wèi)佳)。就道德發(fā)展與師生關系方面,有研究表明,農村留守兒童在不和諧師生關系方面、不和諧同學關系方面得分指數較高;同時,如此能夠看出校園暴力得分指數也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尤其以小學生最為嚴重(蔣美玲,江雨菲,孫一鳴,2020)。在情緒與社會行為方面,留守兒童的情緒較不穩(wěn)定,孤獨感是他們報告最多的情緒體驗;相對表現出較多的違法和違紀行為,社會適應不良的問題突出,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慮問題(薛博,李明晨,2020)。學校方面,以學校為依托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家長學校、監(jiān)護人培訓機制;心理咨詢和輔導;如此能夠看出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成長記錄袋;開設生活指導課、心理教育“導師制”;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課(金雨菲,白佳,陳思源);建立農村寄宿制學校等等。社區(qū)方面,研究者認為,社區(qū)是留守兒童支持行動的重要力量和依托。社區(qū)可以建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社區(qū)政府或婦聯(lián)、團委等可以組織開展一系列替代性活動為留守兒童建立代理家長(楊博文,趙雅婷,黃晨);從中體現出各類慈善扶貧機構可以以農村社區(qū)為依托開展各種留守兒童的支持行動,例如生產活動互助小組、愛心電話亭等。也有研究者提出,應當加強農村公共娛樂場所管理和整治。eq\o\ac(○,3)從留守兒童的自身來看:在自我意識方面,留守兒童自尊較低,有強烈的自卑感,同時他們對自身評價偏低,幸福感明顯偏低;幻想、合理化、退避、求助、解決問題、自責依次為他們采取的應對方式(許佳怡,謝欣悅,2021);有盲目的反抗心理,大多對父母充滿怨恨。現有研究基于留守兒童存在的諸多問題,在現有體制不變的背景中提出了一些緩解或改善的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家庭方面父母和家庭在兒童身心成長中起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否外出務工,父母都應給予子女成長中的關愛和指導(郭宇軒,韓雨婷,馮文,2019)。從中體現出在活動安排上,父母應盡力維持家庭功能的完備性,父母雙方盡量不要同時外出務工;在外出期間,應增加回家的頻率,病通過各種通訊工具與子女增進交流溝通;如此能夠看出父母應與學校保持經常性聯(lián)系,時刻了解子女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家庭的溫暖(梁晨輝,宋思涵,馬晨,2018)。制度政策方面,多數學者認為,當前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改革目前的戶籍制度;二是改革當前的農村教育體制。具體建議方面,有學者提出應開放城市公辦學校,如此能夠看出使農民子女能在城市順利入學(丁博涵,姜文,2020);也有學者認為應當積極鼓勵民辦教育的發(fā)展,使其成為除開放公辦學校以外的另一個接收農村子女入學的渠道(胡一鳴,鄭雪婷,蔡雨,2016);還有學者認為應該建立以流入地為主、流出地配合的教育協(xié)調機制,實行義務教育一卡制或義務教育券,將義務教育經費結算到具體的受惠對象(唐佳怡,方晨涵,崔一,2016)。同時指出,應當以政府為主體,進一步制定完善相應法律條文,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強化父母在農村留守兒童監(jiān)護的職責,形成一個關心關愛兒童的環(huán)境(葉仁蓀,2006)。二、研究的基本內容緒論(一)選題的背景及意義(二)國內外研究現狀(三)研究思路及方法(四)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及不足之處一、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一)相關概念界定1.兒童2.農村留守兒童3.特殊弱勢群體(二)理論基礎1.基本需要層次理論2.社會權利貧困理論3.親子教育理論4.兒童人格發(fā)展理論二、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一)我國農村留守兒童人口結構狀況1.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人口規(guī)模2.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地理分布3.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結構(二)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基本生活現狀1.日常飲食方面2.衛(wèi)生健康方面3.勞動負擔方面4.理財觀念方面5.情感交流方面(三)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1.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教育現狀2.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四)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現狀三、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一)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分析1.生活照料缺乏,生活問題突出2.監(jiān)護力度缺乏,安全問題驟增3.親情關懷缺失,心理問題增多4.核心教育缺位,教育問題堪憂(二)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存在問題的原因1.政府政策滯后是根本原因2.家庭教育缺失是直接原因3.學校教育缺乏是主要原因4.農村社會不良風氣是重要因素四、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案例分析——以德州樂陵市新湖鎮(zhèn)留守兒童自殺事件為例(一)德州樂陵市新湖鎮(zhèn)留守兒童自殺事件回放(二)德州樂陵市新湖鎮(zhèn)自殺留守兒童面臨的困境1.物質性困境2.心理性困境3.社會適應性困境(三)德州樂陵市新湖鎮(zhèn)留守兒童自殺事件背后的反思1.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救助存在問題2.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需求長期被忽視3.農村留守兒童監(jiān)護制度存在問題4.農村留守兒童生存權法律保護缺失五、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對策分析(一)注重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照料(二)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保護力度(三)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四)完善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六、結論(一)研究結論(二)研究展望三、研究步驟及方法研究步驟(1)選題并進行可行性論證(2)列出提綱,擬定寫作計劃(3)與指導老師溝通,修繕提綱,完善計劃(4)系統(tǒng)收集、閱讀、分析資料(5)完成初稿(6)與指導老師討論修改(7)定稿、打印研究方法數據分析法、文獻研究法、比較分析法、調查研究法四、工作進度安排1、2017年1月至4月收集有關資料,包括書籍、期刊論文和外文資料等。2、2017年11月擬定論文提綱,完成論文的開題報告。3、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進行論文寫作,完成初稿。4、2018年3月進行修改和補充,并定稿。五、主要參考文獻(一)專著[1]中國留守兒童調查[M].人民出版社,趙俊超,2012[2]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狀況調查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全國婦聯(lián)兒童工作部,2011[3]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周林,2007[4]弱勢兒童群體的問題與對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盧德平,2007[5]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研究[M].未來出版社,張鐵道,梁威主編,2003(二)期刊[1]戴建兵.農村留守兒童多維風險評估與干預——基于風險的社會放大理論框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6).[2]李嘉琳,王宇航,張雨.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維護——“內外兼修”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研究[J].青少年學刊,2017(05).[3]劉文涵,陳思宇.兒童忽視視角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7(10).[4]楊博文,趙雅婷,黃晨.農村留守兒童研究范式:問題與超越[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7(18).[5]許佳怡,謝欣悅.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中的刑事法治保障[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7(05).[6]郭宇軒,韓雨婷,馮文.農村留守兒童學習主觀幸福感的現狀[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09).[7]曹佳怡,魯博涵.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和品行問題的空間治理[J].貴州社會科學,2017(09).[8]梁晨輝,宋思涵,馬晨.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研究——基于與非留守兒童的比照[J].農村經濟,2017(08).[9]胡一鳴,鄭雪婷,蔡雨.親子親合、逆境信念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消極情緒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7(04).[10]何美玲,葉思.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現狀調查與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6).[11]丁博涵,姜文.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析[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6).[12]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