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_第1頁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_第2頁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_第3頁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_第4頁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50189-2015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實施日期:2015年10月1日

工程咨詢一部內部學習(xuéxí)資料公共(gōnggòng)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共二十六頁1、總則(zǒngzé)1.本標準(biāozhǔn)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2.當建筑高度超過150m或單棟建筑地上建筑面積大于200000㎡時,除應符合本標準外,還應該對其進行節(jié)能設計專項論證。共二十六頁2、術語(shùyǔ)1.建筑體型系數:建筑物與室外空氣直接接觸的外表(wàibiǎo)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wàibiǎo)面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樓梯間內墻的面積。2.單一立面窗墻面積比:建筑某一個立面的窗戶洞口面積與該立面的總面積之比,簡稱窗墻面積比。

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1.一般規(guī)定:(1)單棟建筑面積大于300㎡的建筑,或者(huòzhě)單棟建筑面積小于或等于300㎡但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的建筑群,應為甲類公共建筑。(2)單棟建筑面積小于或等于300㎡的建筑,應為乙類公共建筑。(3)建筑體形宜規(guī)整緊湊,避免過多的凹凸變化。

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2.建筑設計:(1)嚴寒和寒冷(hánlěng)地區(qū)公共建筑體形系數應符合下表:(2)嚴寒地區(qū)各單一立面窗墻面積比均不宜超過0.60,其他地區(qū)的各單一立面窗墻面積比均不宜超過0.70。

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2.建筑設計:(3)單一立面窗墻面積(miànjī)比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凸凹立面朝向應按其所在立面的朝向計算;2樓梯間和電梯間的外墻和外窗均應參與計算;3外凸窗的頂部、底部和側墻的面積不應計入外墻面積;4當外墻上的外窗、頂部和側面為不透光構造的凸窗時,窗面積應按窗洞口面積計算;當凸窗頂部和側面透光時,外凸窗面積應按透光部分實際面積計算。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2.建筑設計:(4)建筑立面朝向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guīdìng):1北向應為北偏西60°至北偏東60°;2南向應為南偏西30°至南偏東30°;3西向應為西偏北30°至西偏南60°(包括西偏北30°和西偏南60°);4東向應為東偏北30°至東偏南60°(包括東偏北30°和東偏南60°)。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3.圍護結構熱工設計:(1)根據建筑熱工設計的氣候(qìhòu)分區(qū),甲類、乙類公共建筑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應分別符合下表: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

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

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4.圍護結構熱工性能:

(1)屋面(wūmiàn)的傳熱系數基本要求應符合規(guī)定:

(2)外墻(包括非透光幕墻)的傳熱系數基本要求應符合規(guī)定:(3)當單一立面的窗墻面積比大于或等于0.40時,外窗(包括透光幕墻)的傳熱系數和綜合太陽得熱系數基本要求應符合規(guī)定:共二十六頁3、建筑(jiànzhù)與建筑(jiànzhù)熱工

共二十六頁4、供暖通風(tōngfēng)與空氣調節(jié)1.一般規(guī)定:(1)嚴寒A區(qū)和嚴寒B區(qū)的公共建筑宜設熱水集中供暖系統,對于設置空氣調節(jié)系統的建筑,不宜采用熱風末端作為唯一的供暖方式;對于嚴寒C區(qū)和寒冷地區(qū)的公共建筑,供暖方式應根據建筑等級(děngjí)、供暖期天數、能源消耗量和運行費用等因素,經技術經濟綜合分析比較后確定。(2)當利用通風可以排除室內的余熱、余濕或其他污染物時,宜采用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或復合通風的通風方式。共二十六頁4、供暖(ɡònɡnuǎn)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2.冷源與熱源:

(1)除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外,不得采用電直接加熱設備作為供暖熱源:1電力供應充足,且電力需求側管理鼓勵用電時;2無城市或區(qū)域集中供熱,采用燃氣、煤、油等燃料受到環(huán)保或消防限制,且無法利用(lìyòng)熱泵提供供暖熱源的建筑;3以供冷為主、供暖負荷非常小,且無法利用熱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熱源的建筑;4以供冷為主、供暖負荷小,無法利用熱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熱源,但可以利用低谷電進行蓄熱,且電鍋爐不在用電高峰和平段時間啟用的空調系統;5利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且其發(fā)電量能滿足自身電加熱用電量需求的建筑。共二十六頁4、供暖通風(tōngfēng)與空氣調節(jié)2.冷源與熱源:

(2)鍋爐(guōlú)供暖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單臺鍋爐的設計容量應以保證其具有長時間較高運行效率的原則確定,實際運行負荷率不宜低于50%;2在保證鍋爐具有長時間較高運行效率的前提下,各臺鍋爐的容量宜相等;3當供暖系統的設計回水溫度小于或等于50℃時,宜采用冷凝式鍋爐。共二十六頁4、供暖(ɡònɡnuǎn)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3.輸送系統:

(1)集中(jízhōng)供暖系統應采用熱水作為熱媒。(2)集中供暖系統的熱力入口處及供水或回水管的分支管路上,應根據水力平衡要求設置水力平衡裝置。(3)集中供暖系統采用變流量水系統時,循環(huán)水泵宜采用變速調節(jié)控制。

共二十六頁4、供暖(ɡònɡnuǎn)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4.末端系統:

(1)散熱器宜明裝;地面輻射供暖面層(miàncénɡ)材料的熱阻不宜大于0.05m2·K/W。(2)建筑空間高度大于等于10m且體積大于10000m3時,宜采用輻射供暖供冷或分層空氣調節(jié)系統。共二十六頁4、供暖(ɡònɡnuǎn)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5.監(jiān)測(jiāncè)、控制、計量:

(1)集中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系統,應進行監(jiān)測與控制。建筑面積大于20000m2的公共建筑使用全空氣調節(jié)系統時,宜采用直接數字控制系統。系統功能及監(jiān)測控制內容應根據建筑功能、相關標準、系統類型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2)供暖空調系統應設置室溫調控裝置;散熱器及輻射供暖系統應安裝自動溫度控制閥。共二十六頁5、給水(jǐshuǐ)排水1.給排水系統設計:(1)給水系統應充分利用城鎮(zhèn)給水管網或小區(qū)給水管網的水壓直接供水。經批準可采用疊壓供水系統。(2)二次加壓泵站的數量、規(guī)模、位置和泵組供水水壓應根據城鎮(zhèn)給水條件、小區(qū)規(guī)模、建筑高度、建筑的分布、使用標準(biāozhǔn)、安全供水和降低能耗等因素合理確定。(3)地面以上的生活污、廢水排水宜采用重力流系統直接排至室外管網。

共二十六頁5、給水(jǐshuǐ)排水2.生活熱水:(1)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熱源,宜利用余熱、廢熱、可再生能源或空氣(kōngqì)源熱泵作為熱水供應熱源。當最高日生活熱水量大于5m3時,除電力需求側管理鼓勵用電,且利用谷電加熱的情況外,不應采用直接電加熱熱源作為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熱源。(2)小區(qū)內設有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熱水循環(huán)管網服務半徑不宜大于300m且不應大于500m。水加熱、熱交換站室宜設置在小區(qū)的中心位置。(3)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供水分區(qū)宜與用水點處的冷水分區(qū)同區(qū),并應采取保證用水點處冷、熱水供水壓力平衡和保證循環(huán)管網有效循環(huán)的措施。共二十六頁6、電氣(diànqì)1.供配電系統:(1)電氣系統宜選用技術先進、成熟、可靠,損耗低、諧波(xiébō)發(fā)射量少、能效高、經濟合理的節(jié)能產品。(2)配變電所應靠近負荷中心、大功率用電設備(3)變壓器應選用低損耗型,且能效值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0052中能效標準的節(jié)能評價值。(4)配電系統三相負荷的不平衡度不宜大于15%。單相負荷較多的供電系統,宜采用部分分相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5)容量較大的用電設備,當功率因數較低且離配變電所較遠時,宜采用無功功率就地補償方式。共二十六頁6、電氣(diànqì)2.照明:(1)光源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一般照明在滿足照度均勻度條件下,宜選擇單燈功率較大、光效較高的光源,不宜選用熒光高壓汞燈,不應選用自鎮(zhèn)流熒光高壓汞燈;2氣體放電燈用鎮(zhèn)流器應選用諧波含量低的產品;3高大空間及室外作業(yè)場所宜選用金屬鹵化物燈、高壓鈉燈;4除需滿足特殊工藝要求的場所外,不應選用白熾燈;

5走道、樓梯間、衛(wèi)生間、車庫等無人長期逗留的場所,宜選用發(fā)光二極管(LED)燈;6疏散(shūsàn)指示燈、出口標志燈、室內指向性裝飾照明等宜選用發(fā)光二極管(LED)燈;7室外景觀、道路照明應選擇安全、高效、壽命長、穩(wěn)定的光源,避免光污染。共二十六頁6、電氣(diànqì)2.照明:(2)燈具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使用電感鎮(zhèn)流器的氣體放電燈應采用單燈補償方式,其照明配電(pèidiàn)系統功率因數不應低于0.9;2在滿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條件下,應選用效率高的燈具,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有關規(guī)定;3燈具自帶的單燈控制裝置宜預留與照明控制系統的接口。共二十六頁6、電氣(diànqì)2.照明:(3)照明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照明控制應結合建筑使用情況及天然(tiānrán)采光狀況,進行分區(qū)、分組控制;2旅館客房應設置節(jié)電控制型總開關;3除單一燈具的房間,每個房間的燈具控制開關不宜少于2個,且每個開關所控的光源數不宜多于6盞;4走廊、樓梯間、門廳、電梯廳、衛(wèi)生間、停車庫等公共場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開關控制或就地感應控制;5大空間、多功能、多場景場所的照明,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6當設置電動遮陽裝置時,照度控制宜與其聯動;7建筑景觀照明應設置平時、一般節(jié)日、重大節(jié)日等多種模式自動控制裝置。共二十六頁6、電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