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學案(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5《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學案(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5《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學案(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5《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學案(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5《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學案(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學案(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學歷案

【學習主題】

《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新聞評論的文體特征,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

2.理清本文的脈絡結構,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論證方法進行論證的特點,體會其凝練有力、整散結合的語言風格。

3.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其作用,傳承工匠精神,體會其在當代的現(xiàn)實意義。

【學習重難點】

1.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理解多種論證方法的使用,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其作用。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新聞評論文章,文章短小精悍,深刻闡述了工匠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和豐富涵義,呼吁人們踐行工匠精神。高一學生第一次接觸這類文體,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看報,多關注社會現(xiàn)象、熱點新聞,進而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法建議】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發(fā)現(xiàn)問題

預習任務1:知人論世,了解文本

李斌,人民日報社評論部編輯。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多篇評論性文章,如《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守護英雄鑄就的精神坐標》《以“勞動精神"豐富時代價值》。

李斌,1972年生,鼠頭者也,曾為“武大郎”(武漢大學新聞系)。工作后當過幾個月“農(nóng)民"(農(nóng)村組),作為“選調生”,干過一年半“輿論監(jiān)督"(新華視點室),其余歲月包括今天仍“就業(yè)”于政文采訪室,從事時政、科技、環(huán)保等方面報道。如有所長,當屬科技報道。曾兩赴北極(1999年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2004年中國首座北極站記者團成員);1999年至2001年、200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獨家或為主的報道占一半以上;和同事一起合作在2000年掀起了“納米熱”和“基因熱";曾率先報道關于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克隆大熊貓、中國芯、原子噴泉、人腦記憶“新大陸"等新聞。在科技新聞圈混得長了,被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笑謂“資深記者”。所謂代表性報道(包括與人合作)有《決戰(zhàn)納米時代》、《“基因食品"質疑》、《技術黑洞探析》、《留學生直接從政調查》《歸國創(chuàng)業(yè)“小灶”現(xiàn)象分析》、《廉租房調查》等等。編著有《2004科技中國》、《你還是你嗎——人類基因組報告》等書。

預習任務2:了解新聞評論的相關知識及寫作背景

(一)有關新聞評論的知識介紹

1.定義

新聞評論,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新近發(fā)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緊迫問題,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就事論理,就實論虛,有著鮮明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是現(xiàn)代新聞傳播工具經(jīng)常采用的社論、評論、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專欄評論和評述等的總稱,屬于論說文的范疇。簡而言之,新聞評論是就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和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意見以指導實踐的一種文體。

2.特點

⑴與其他評論一樣,有論點,論據(jù),論證三要素組成,具有政策性,針對性和準確性;

⑵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獨特的見解吸引讀者;

⑶立意新穎,論述精當,文采斐然;

⑷主要面向廣大群眾。

3.作用

①引導的作用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新聞事實和重要問題作出分析,可以旗幟鮮明地表彰先進,針砭時弊,幫助群眾明辨是非,區(qū)分先進和落后、正確和錯誤;為群眾解疑釋惑;使人們正確認識當前的形勢,指明方向。

②監(jiān)督作用

以正面宣傳為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新聞評論在輿論監(jiān)督中處于一種顯要的地位,在弘揚先進思想和精神的同時,還要不斷揭露和抨擊各種腐敗現(xiàn)象和不正之風,對不良之風和現(xiàn)象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朱镕基總理在1998年10月和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工作人員座談會時曾強調,輿論監(jiān)督非常重要,他還贈給編輯、記者們四句話:“輿論監(jiān)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這是對新聞工作者的鼓勵和支持。

③表態(tài)作用

代表一定的機構、組織對當前重要問題和事件的態(tài)度、觀點、看法??梢灾笇鼙姷囊庖娮呦?、行為走向。形成社會性的輿論壓力,發(fā)揮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

④深化作用

通過新聞評論的方式對新聞事件發(fā)表看法、表明態(tài)度、指出癥結、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導社會認識。通過對事實的分析,從思想、政策、理論高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應局限于就事論事。啟發(fā)和幫助群眾掌握科學分析的方法。

(二)背景資料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國務院常務會新聞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質革命"這一提法。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鼓勵企業(yè)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chǎn),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肮そ尘?(工于形,匠于心。十年磨一劍,一劍傳古今。)一詞迅速流行開來,成為制造行業(yè)的熱詞。隨后,不僅制造行業(yè),各行各業(yè)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圍擴展,任何行業(yè)、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稱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發(fā)表在《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

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選《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語。

(三)工匠精神的相關表述

1.打工的狀態(tài)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態(tài)很可怕。(付守永《工匠精神》)

2.工匠平靜、安適、充實、愉悅、幸福,活在當下,強在內心;打工者焦躁、憂郁、惶恐,永遠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強悍,內心空虛。(付守永《工匠精神》)

3.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獲奧斯卡獎日本影片《入殮師》)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

5.心無旁騖,制心一處。(《莊子·達生》)

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yǎng)生主》)

7.對于好產(chǎn)品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它來自于對每個細節(jié)的打磨和探究,它是基于一種將細節(jié)做到極致的欲望,是對以往的顛覆和創(chuàng)新。(蘋果產(chǎn)品設計的核心人物喬納森·艾夫)

8.手工時代的中國工匠相信愿力無邊,不管是做佛像,還是打家具。即使只是打造一個金絲楠木柜子,可能都不是一個工匠一生就能做完的。往往是爺爺做出粗坯,父親做完粗工,孫子再精雕細琢,窮盡三代才打造出一件精湛的柜子。陸續(xù)建造了一千六百年的莫高窟,那是多少代無名工匠,用盡了自己的體溫去焐熱了菩薩的慈悲。(于丹《人間有味是清歡》)

9.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講,很多時候最需要的素質應該是能夠耐得住寂寞,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你是不是愿意相信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愿意投入做這個事情。(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

預習人物3:了解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1.文體常識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fā)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闡發(fā)自己的觀點。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記敘文和說明文則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

2、議論文三要素

①論點: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論點應該是一個明確的判斷,是作者觀點的完整陳述。

②論據(jù):是證明論點的材料。論據(jù)的兩種類型:事實論據(jù)和理論論據(jù)。事實論據(jù):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shù)據(jù)、可靠的史實等。理論論據(jù):指經(jīng)過人們的實踐檢驗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正確理論,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如哲學理論;也包括原理、定律、公式、諺語、名言、譬句等。

③論證:指運用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與論據(jù)之間邏輯聯(lián)系的紐帶。常見論證四種: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3、論證方法舉例

①舉例論證:《發(fā)問的精神》:牛頓對蘋果落地要問出個所以然,從而創(chuàng)立了“萬有引力”說;瓦特把壺水滾沸當做問題研究,發(fā)明了蒸汽機;釋迦牟尼對極普通的人生現(xiàn)象尋根究底,創(chuàng)立了佛教;孔子在太廟里看見每樣事物都要問,向老子問禮,成為萬世景仰的圣人。

②道理論證:《論求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思想,邏輯修辭使人善辨"。

③對比論證:《想和做》中將“有些人只會空想,不會做事”與“也有些人只顧做事,不動腦筋"進行對比,指出其危害,論證了“想和做是分不開的,一定要聯(lián)結起來”。這樣運用正反對比,增強了論證的效果。

④比喻論證:《論求知》“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這樣寫,使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4、議論文基本結構

①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②最基本寫作格式“三三制”

開頭三句話提出論點,主體三段論證論點,三個事例充當論據(jù)。當然,所謂的“三三制"只是一種基本模式,也是最低要求。比如主體部分,基本要求是至少有三段,至少用三個事例。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實際作適當調整,主體可以是四段,甚至五段、六段;事例可以是五六個或者更多,也可以是每段三個。

預習任務4:預習課文,積累字詞。

正音

墓志銘()挑剔()雕琢()精湛()

造詣()雍容()鑄魂()臻()

釋詞:

(1)爐火純青()(2)巧奪天工()(3)不謀而合()

(4)臻于至善()(5)出類拔萃()(6)離群索居()

二、課中學習,生成問題

(一)學習任務一:通讀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論證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點明時代特性,提倡工匠精神;

第二部分(第2到第4段):工匠精神的意義和內涵;

第三部分(第5段):倡導工匠精神,總結全文。

工匠精神

提出觀點

論證觀點

總結觀點

(二)學習任務二:深入研讀文本

(1)【提問】閱讀全文,請歸納“工匠精神”的內涵有哪些?完成下面表格。

(2)【提問】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作者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來論述自己的觀點?

(3)【提問】請簡要概括第二段的論述思路?

(4)【探究】“倘若沒有發(fā)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能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類拔萃、巧奪天工的卓越;沒有冰心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動、腳踏實地的篤實。"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品讀這句話。

(5)理解“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闭埥Y合全文,說說這句話的內涵。

(6)現(xiàn)如今,對于“工匠精神”,人大代表在呼吁,國人在關注。時代呼喚“工匠精神”回歸。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工匠精神回歸?

(三)學習任務三: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1)對比論證:“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么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xiàn)實力量”,邊破邊立,寫出了工匠精神的力量大。

(2)假設論證:第4段中“倘若沒有……怎能有……”則是假設論證,寫出了工匠精神的內涵。

(3)引證法:引用企業(yè)家的話,寫出了工匠精神在當代的意義;引用《說文》里對“匠"的記載,寫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寫出其演變;引用魯迅的話,是為了在此基礎上再深入論證;引用日本匠人秋山利輝(文中沒有署名)的話“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論證了工匠精神的內涵;還有來源于《大學》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來源于《莊子》里的“技進乎道"超然達觀”、來源于《禮記》里的“至善"等??傊?,作者引用這些內容,并加以分析論證,從不同的角度對工匠精神進行深入分析,使工匠精神更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也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4)道理論證:作者引用企業(yè)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話,加以分析論證,論述了我們時代需要工匠精神,它體現(xiàn)出社會的品格和國家的形象。

三課后評價,解決問題

針對當前社會上的熱點新聞,社會現(xiàn)象,仿照本文的論證過程和論證方法,寫一篇400字新聞短評。

2.閱讀下面兩則材料,思考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秦始皇陵出土的銅車馬由3000個零部件組合而成。結構精巧,工藝復雜,鑄造精致,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嵌鑄、鑲嵌以及多種多樣的機械連接工藝技術,令人嘆為觀止。它凝聚著兩千多年前金屬制造工藝方面的輝煌成就,在中國和世界冶金史與金屬工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世界“青銅之冠”。

材料二3000多家企業(yè)、20余萬從業(yè)人口、年產(chǎn)圓珠筆380多億支,占世界總供應量的80%……中國已經(jīng)成為當之無愧的制筆大國,但一連串值得驕傲的數(shù)字背后,卻是核心技術的缺失和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的現(xiàn)實。為此中國企業(yè)每年需支付2億元外匯,制造商生產(chǎn)一支圓珠筆的利潤還不足1分錢。

思考:銅車馬讓世人驚艷贊嘆,圓珠筆卻讓國人唏噓遺憾,兩相對比,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擴展閱讀

關于工匠精神作文素材歸納

(1)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一絲不茍的責任,一種愛崗敬業(yè)的態(tài)度,一種精益求精的執(zhí)著,“工匠精神”也是一種“傻子"精神,一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堅韌。

中國歷來不缺“工匠精神”,像趙州橋、京杭大運河、故宮這些聞名于世的建造物,也不缺“工匠”,像魯班、梁思成等。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工匠精神”,木匠、篾匠做生活、生產(chǎn)工具,那時手工做出來的木椅子里,沒有一顆釘,用的都是榫,且堅固耐用。篾制用品沒有一點毛刺,不用擔心手被篾刺戳破。

(2)“工匠精神”本來只是一個行業(yè)、一家企業(yè)、一種職業(yè)應該樹立的標桿,應該遵循的準則,可如今,一個國家全民呼吁“工匠精神”,可見,這種精神已經(jīng)匱乏到了何種程度!當今一些企業(yè)與個人心浮氣躁,追求“短、平、快”帶來的即時利益,而忽略產(chǎn)品的品質靈魂。事實上,不僅企業(yè)需發(fā)揚“工匠精神"才能成為行業(yè)的領頭軍,全社會都需要發(fā)揚“工匠精神”。愿全社會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讓這種熱愛勝過對金錢的喜愛,把自己所做的事做好做細做精,讓“工匠精神"撐起“中國制造”的脊梁。由此可見“工匠精神"這一話題,彰顯出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以及對社會、對人生的觀照,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3)《大國工匠》講述了8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節(jié)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會熱議。這些大國工匠之中,絕大多數(shù)既沒有過硬的學歷,也沒有超人的天賦,但他們用孜孜不倦的刻苦鉆研精神,在本職崗位上將職業(yè)技能發(fā)揮到極致和完美。哪怕再小的細節(jié),他們都會全心專注,全力以赴;就是再苦再累,付出再多,他們也沒有任何怨言。他們善于從細微處入手,用“螺絲釘"精神,努力在技工、技能上尋發(fā)展,求突破。他們正是以這種執(zhí)著、堅守、奉獻和精益求精的品質,鑄就了中國的“工匠精神”,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制造"。

鮮活素材解讀

章丘鐵鍋捍衛(wèi)工匠之魂

2018年2月,因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而紅遍全國的章丘鐵鍋成為熱搜中的“神器”。天貓平臺上,章丘鐵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近6000倍,“洛陽紙貴,章丘無鍋"成為時下的流行語。

歷經(jīng)12道工序,過18遍火候,經(jīng)受36000次鍛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鐵鍋。手工鍛打的“同盛永”鐵鍋因工藝精湛、深淺合適、翻炒順手,享有“鍛打三萬六千錘,勺底錚明顏色白"的美譽。與機器沖壓的鐵鍋不同,手工鐵鍋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通過密集錘打鐵鍋表面,讓其密度更高,更不易粘鍋,能使各種調味更好進入食物,將萬千食材燒制成美味佳肴。

有記者采訪到紀錄片中章丘鐵鍋“臻三環(huán)”“同盛永"傳承人之一的劉紫木時,他說,由于他們的手工鐵鍋產(chǎn)量每年只有幾千口,無法滿足瞬時出現(xiàn)的數(shù)十萬口鐵鍋訂單。手工的東西不可能走量,為了維護品牌的純真性,已暫時下架電商平臺的鐵鍋商品并關閉網(wǎng)店,呼吁市場回歸理性,尊重傳統(tǒng)技藝和匠人精神。

解讀章丘鐵鍋藝人的舉動,告誡人們要用冷靜的心態(tài)對待傳統(tǒng)手工藝品,這樣才能讓匠人師傅更專注地做好手工鐵鍋,傳統(tǒng)手工藝也才會越走越遠。

在精神財富日益匱乏且彌足珍貴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并堅守這種工匠精神,是個人以及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中國正加快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步伐,由此可見,弘揚工匠精神勢在必行,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大國工匠”徐立平:航天科技火藥“整形師"

在一觸即燃的炸藥堆里,在硬得像橡膠還帶點兒彈性的固體燃料推動劑上,下刀、使力、推刀鏟到頭、收力,還要保證所切尺寸分毫不差,切面平滑齊整,以滿足導彈飛行對燃料藥面各種特殊形狀及藥量的苛刻要求,這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fā)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徐立平30年來的日常工作。

徐立平出身航天世家,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航天發(fā)動機固體動力燃料藥面做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而火藥整形目前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由機器操作。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fā)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jīng)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fā)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

徐立平的事跡被廣泛傳播后,種種榮譽接踵而至。對此,他卻略感不安:“我只是在我的崗位上做了我該做的事,除了我,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工友們。但我也感到十分幸運,因為我可以將從我的工友、我的父母、我的領導他們身上學習傳承下來的勇于擔當、腳踏實地的堅毅品格和奉獻精神傳遞出去,感染更多的人。"

解讀工匠精神不只是一個概念、一個口號,它是具體的、可觸的、可見的,它就存在于每一項工作任務中,是人們工作時所應秉持的態(tài)度,是一干數(shù)十年、精益求精、把傳說中的“完美”變成現(xiàn)實的“初心"。

梓慶削木為鐻,匠心獨運

說到匠人精神,很多人就會說起德國、日本的匠人精神。實際上,《莊子》一書中就有對2300多年前中國匠人梓慶的精妙闡述。

梓慶是魯國的一位木匠,只要是他用木頭雕刻的鐻(古代的一種樂器),見過的人都覺得精巧到只有鬼神之工才能做得出。魯王很驚嘆,就召見梓慶問:“先生能做出來這么精妙的東西,有什么秘訣?”梓慶謙遜地說:“我只是一個木匠,哪有什么秘訣。只不過在做工前,我不敢耗費精神,靜養(yǎng)聚氣,讓心沉靜。齋戒三天,我不再懷有慶賀、賞賜、獲取爵位和俸祿的思想。齋戒五天,我不再心存非議、贊譽、技巧或笨拙的雜念。齋戒七天,我已不為外物所動,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體。然后我便進入山林觀察各種木料,選擇質地、外形與鐻最相合的,此時的形象已經(jīng)呈現(xiàn)于我的眼前。然后我將全部心血凝聚于此,專心致志,精雕細刻,用自己的純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去制作,器物精妙似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