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地理試題2_第1頁
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地理試題2_第2頁
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地理試題2_第3頁
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地理試題2_第4頁
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地理試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擬考試地理命題人:唐厚臣(江華一中)羅飛龍(永州一中)蔣小琴(雙牌二中)審題人:滿仁勇(市教科院)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數據中心是全球協(xié)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internet網絡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當前我國數據中心分布以大灣區(qū)、長三角、京津冀等較發(fā)達地域為主。數據中心的主要運營成本包括土地、水、電、運維等要素,其中高能耗導致的高電力成本是制約數據中心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發(fā)展目標,國家和地方持續(xù)出臺一系列政策,進一步規(guī)范了數據中心的能耗管理,完成下面小題。1.有關我國數據中心的選址布局趨勢的說法,錯誤的是()A.向用戶終端靠近 B.向綜合能效最優(yōu)聚集C.向交通樞紐聚集 D.向算力需求中心聚集2.近年來,大批數據中心在緊鄰北京張家口、廊坊和靠近上海的南通、昆山等中小城市密集落戶,其主要原因是()①一線城市地價上漲,環(huán)保政策趨嚴②一線城市運維成本上升③中小城市勞動力廉價且豐富④中小城市基礎設施改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貴州省貴陽市成為數據中心聚集地的主要優(yōu)勢是()A.總部企業(yè)密集 B.有豐富的水電資源C.更靠近用戶終端 D.政策優(yōu)惠力度更大蘭州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城市,始建于秦。歷史時期蘭州城市空間演變包括四個主要階段:城市萌芽期的“緩慢發(fā)展”,軍事職能主導下的“約束性”擴張,王朝興盛所帶動的“年輪式”增長和國家政策推動的“跨越式”擴展。結合圖、表,完成下面小題。表歷史時期蘭州建成區(qū)面積及擴展指標時間建成區(qū)面積(km2)擴展速度指數(%)擴展強度指數(%)時間間隔(年)隋唐(907年)0.40———宋元(1104年)0.440.050.04197明代建文(1402年)1.190.580.21298明代正統(tǒng)(1449年)2.342.041.0447清代乾?。?736年)2.600.040.03287民國25年(1936年)3.150.110.09200民國36年(1947年)8.220.155.61111960年39.4729.236.09132015年132.672.372.07554.早期蘭州城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是()A.地形 B.氣候 C.交通 D.政治5.有關蘭州城市空間演變的說法,正確的是()A.隋唐至宋元時期城市空間演變的主要因素是商貿活動B.明代建文至正統(tǒng)年間擴展較快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發(fā)展C.民國時期建成區(qū)面積擴展較快在于軍事擴張D.新中國成立后建成區(qū)面積迅速擴大是因為交通發(fā)展6.蘭州城市空間形態(tài)的主要影響因素有()①地形②河流③政策④經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滇中高原杞麓湖,屬于高原斷層陷落構造湖泊,呈封閉型,無明顯外流湖口,也無外流過境河流通過,某團隊通過鉆孔對其湖泊沉積物粒度、總有機碳和碳酸鹽等理化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并與氣候觀測資料及人類活動歷史資料對比,研究湖區(qū)氣候變化歷史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該湖泊沉積物鉆孔巖芯中粒徑主要受周圍水流作用的影響,粒徑大小指示湖泊水位變化,有機碳多少可反映流域的生物生產力大小。如圖為杞麓湖某采樣點部分時段沉積物平均粒徑、有機碳及碳酸鹽含量的變化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7.有關杞麓湖推測,正確的是()A.當地氣溫低,蒸發(fā)弱,湖泊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B.因降水量超過蒸發(fā)量,湖水富營養(yǎng)化不明顯C.湖水通過地下暗河排泄外流,為淡水湖D.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湖水含沙量小8.相對于Ⅰ時期,Ⅱ時期湖區(qū)的氣候特征是()A.暖干 B.暖濕 C.冷干 D.冷濕9.Ⅲ時期鉆孔巖芯沉積物中的平均粒徑呈波動上升趨勢,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明顯增多 B.入湖泥沙減少C.用水明顯增多 D.徑流匯入減少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東北、華北、西南和西北為四大主產區(qū)。某研究團隊分別選取四大主產區(qū)的12個站點開展自然降雨條件下不同地區(qū)玉米冠層截留及其變化規(guī)律研究,如圖示意20102017年四大主產區(qū)玉米冠層截留量、截留率、生長季降水量之間的關系。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有關四大主產區(qū)玉米冠層截留量、截留率說法正確的是()A.生長季降水量大的地區(qū)截留率高 B.東北地區(qū)比華北地區(qū)截留量低C.生長季降水量小的地區(qū)截留率高 D.西南地區(qū)比西北地區(qū)截留量低11.與主產區(qū)乙相比,甲區(qū)截留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 B.蒸發(fā)量大 C.生長期長 D.葉面積指數大海水表面溫度(英文簡稱SST)體現(xiàn)了海洋內、外動力過程及海一氣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其變化深受氣候、陸地地面環(huán)境和海水動力作用的影響。如圖示意長江口地區(qū)多年月平均氣溫與該河口鄰近海域SST變化曲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影響長江口鄰近海域SST的最主要因素是()A.太陽輻射 B.大氣溫度 C.長江徑流 D.海水運動13.該地區(qū)海一氣相互作用最弱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9月 D.12月瀚海霧凇專指沙漠戈壁中的霧凇景觀,沙漠中出現(xiàn)較好霧凇的時候往往都會滿足這些條件:15℃至25℃之間的氣溫,空氣平均濕度大于90%,甚至要接近100%,夜間風速在34米/秒以下。沙漠壟上霧凇要比壟間霧凇量大,枝條越細長的草木掛的霧凇越多。如圖為瀚海霧凇主要形成期的風速、最大相對濕度和最低氣溫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4.據圖可知,下列日期能形成較好霧凇的是()A.1月19日 B.1月29日 C.2月13日 D.2月23日15.枝條越細長,越容易掛上霧凇,是因為()①與水汽接觸面積越大②所能附著的凝結核越多③承重性越好④表面溫度越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瀚海霧凇對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土壤水分 B.增加空氣濕度C.減輕病蟲害 D.減少植物蒸騰二、非選擇題:本題4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尉犁縣位于塔里木盆地東北角(如圖),是整個盆地海拔較低處,自從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無法匯入羅布泊之后,河水最終匯入尉犁縣,導致這里也成了一個鹽匯區(qū).夏季洪水泛濫,水流暴漲的塔河一改平時的溫馴,肆意地往兩岸擴張彌漫,形成廣闊的河漫灘。9月份之后,洪水漸漸退去,地面不斷返鹽,在廣闊的河漫灘上形成令人驚嘆的“荒漠白雪”景觀。材料二雙河春顧的尉犁,其富饒與羅布泊的死寂大不相同,這里位于一片遍布田疇沃野的綠洲,有一望無際的棉田,面積達100余萬畝,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之一。為減輕土壤鹽漬化,提高棉花產量,現(xiàn)大力推廣膜下滴灌技術,效果明顯。(1)描述尉犁縣河漫灘“荒漠白雪”的形成過程。(2)說明膜下滴灌技術對改良土壤的作用。(3)簡述尉犁縣種植棉花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湄公河下游及其9條漢道流入南海時所形成的沖積平原,稱為湄公河三角洲(如圖),面積約4.4萬平方千米,其中1/5屬于柬埔寨,平均海拔不足2米。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占其國土面積的12%,居住著全國19%的人口,生產著全國50%的稻谷、65%的水產品和70%的水果,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近年來越南湄公河三角洲面積在不斷變小,如不采取保護措施,到2050年將完全沉至海平面以下。(1)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易遭受洪澇災害,請解釋其原因。(2)分析越南湄公河三角洲面積不斷變小的原因。(3)為保護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試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俄羅斯亞馬爾半島及周邊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目前我國已經參與俄北極地區(qū)油氣資源開發(fā),開采的油氣資源大部分借助北極航道用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運輸到江蘇啟東港。材料二計劃2024年開工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有東西兩條線路方案:西線計劃從亞馬爾半島出發(fā),向南進入俄羅斯的阿爾泰山(世界遺產地),從新疆阿勒泰進入我國,接上西氣東輸管道后,輸向我國中東部。東線計劃從亞馬爾半島向南到達伊爾庫茨克,經由蒙古進入我國。俄羅斯最終確定選擇東線方案,如圖為“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線路圖。(1)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說明我國采用遠洋和管道兩種運輸方式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原因。(2)分析俄羅斯最終確定“西伯利亞力量2號”東線方案的原因。(3)簡述“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建成后,對我國有利影響。20.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有關要求。眾多研究發(fā)現(xiàn),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全球大部分地區(qū)的蒸發(fā)量隨溫度升高不升反降趨勢明顯,即存在“蒸發(fā)悖論”,導致“蒸發(fā)悖論”現(xiàn)象產生的氣候機制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某研究小組利用黑龍江80個氣象觀測站19612017年的蒸發(fā)皿蒸發(fā)量數據資料,采用科學方法,分析黑龍江省年和四季蒸發(fā)量的時空演變特征,發(fā)現(xiàn)蒸發(fā)量隨緯度、經度、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下表為1961—2017年黑龍江省主要氣候因子的氣候變化趨勢與相關系數和相對貢獻率。時段項目平均溫度/℃相對濕度/%風速/m·s?1年氣候趨勢系數0.58560.05640.9507與蒸發(fā)量相關系數0.07780.62130.3513相對貢獻率/%20.749.529.9春季氣候趨勢系數0.39550.21500.9063與蒸發(fā)量相關系數0.31920.78340.5610相對貢獻率/%26.235.038.8夏季氣候趨勢系數0.49560.03110.8723與蒸發(fā)量相關系數0.52030.91540.1857相對貢獻率/%26.8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