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0《勸學》《師說》導學案(含答案)高一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悟?qū)W習之道,揚尊師之風
——《勸學》《師說》導學案
1.理清文章論證結(jié)構(gòu),準確理解文意,探究文中重要語句的意思。
2.學習議論文中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方法,體會不同論證方法的表達效果。
3.分析兩篇課文在論述的側(cè)重點及論證方法的異同;鑒賞說理藝術(shù),培養(yǎng)學生思辨意識。
4.培養(yǎng)尊師重道的思想,樹立終身學習意識。
1.重點:學習議論文中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方法,體會不同論證方法的表達效果。
2.難點:分析兩篇課文在論述的側(cè)重點及論證方法的異同;鑒賞說理藝術(shù),培養(yǎng)學生思辨意識。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學習任務一:了解基礎知識
1.走近作者
荀子
韓愈
2.追溯背景
《勸學》
《師說》
3.文學常識——古文運動
4.文體知識——“說"
課中學習任務二:掌握基礎字詞
翻譯文章
示例:
課堂檢測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含義
(1)以為輪(_)
(2)雖有槁暴(_)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_)
(4)君子生非異也(_)
寫出下列畫橫線詞的古義
(1)勸學
古義:
今義:拿道理說服人,使人聽從。
(2)金就礪則利
古義:
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
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古義:
今義:泛指一切河流。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古義:
今義:比喻壞人的黨羽。
解釋下列多義詞
(1)聞
(2)假
(3)絕
(4)者
(5)而
說明下列畫橫線詞語的詞類活用情況
(1)木直中繩,以為輪(_)
(2)其曲中規(guī)(_)
(3)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_)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
(5)不如登高之博見也(_)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點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_)
(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_)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_)
文化常識
(1)跬步:
(2)君子:
《師說》: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含義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_)
(2)或師焉,或不焉(_)
寫出下列畫橫線詞的古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
今義:在學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古義:
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名詞,指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于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3)吾從而師之
古義:
今義: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結(jié)果、目的等;因此就。
(4)今之眾人
古義:
今義:大家,許多人。
(5)小學而大遺
古義: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給兒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礎教育。
解釋下列多義詞
(1)師
(2)傳
(3)道
(4)其
(5)所以
說明下列畫橫線詞語的詞類活用情況
(1)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_)
(2)吾從而師之(_)
(3)吾師道也(_)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_)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點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_)
(2)而恥學于師(_)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_)
(4)師不必賢于弟子(_)
(5)不拘于時(_)
文化常識
(1)句讀:
(2)巫醫(yī):
(3)樂師:
(4)百工:
(5)六藝經(jīng)傳:
第二課時
課前學習任務:劃分組別
由課代表組織,將班級分為“勸學組”和“師說"組。
課中學習任務一:深入探索文本
《勸學》
1.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的思路一般為:是什么(提出觀點),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辦(解決問題)。通讀全文,概括本文思路及其內(nèi)容要點。
2.作者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闡明深刻的道理,請參考給出的句子,分別從第2~4段中找出文中運用這兩種論證方法的語句,并結(jié)合文本分析用意,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比喻本意觀點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課中學習任務二:四品”《師說》,弘揚從師之風
1.品論證,學結(jié)構(gòu)
《師說》寫作結(jié)構(gòu)借鑒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品對比,明觀點
對象態(tài)度結(jié)果論述觀點
“今之眾人"
“古之圣人”"
于其子
于其身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課中學習任務三:對比閱讀,四辯總結(jié)
1.總結(jié)對比《勸學》《師說》的論證特點。
課文觀點主要論證方法論證結(jié)構(gòu)思辨小結(jié)
《勸學》
《師說》
2.賞析課文論證方法,學習深刻論證說理。
3.荀子和韓愈在闡明道理的時候,是不是都只是純粹直白地講理,是不是都只是一味地堆砌材料,讓我們讀起來索然無味?他們是如何讓我們體會到他們的豐沛情感?
課文觀點語氣詞情感
《勸學》
《師說》
答案
第一課時
課前
1.走近作者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東臨淄)游學,三次被推為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后來到楚國,任蘭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他一生“序列著數(shù)萬言”,后人編為《荀子》,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其余為荀子弟子記錄的荀子言論和思想觀點。
他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翱?是行政區(qū)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圍內(nèi)的名門大族)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故后世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之一。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故并稱為“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jié)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儷之風。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其詩風奇崛雄偉,力求新警,有時流于險怪,又善為鋪陳,好發(fā)議論,后世有“以文為詩”之評,對宋詩影響頗大,詩與孟郊齊名,并稱“韓孟"。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
2.追溯背景
《勸學》:戰(zhàn)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各種觀念抬頭,百家爭鳴興起。作為孔子思想的繼承人,荀子在教育目的上與先哲保持一致,即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士”“君子"圣人”。荀子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人的知識、道德不是先天賦予的,而是經(jīng)過后天學習、教育逐步培養(yǎng)的,只有懂得了禮、義,人性才能改變。因此,他特別重視后天的學習,把學習作為改變?nèi)诵缘母痉椒?。他寫《勸學》就是為了勉勵人們“積善成德",成為君子?!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部分節(jié)選。
《師說》: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魏晉以來,隨著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xù)到唐代。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當時仍沿襲著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等國家高級學府讀書。他們無論學業(yè)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自己不愿從師學習,而且還反對別人從師學習,導致求師學道的人往往會招來別人的譏笑。當時正在國子監(jiān)任教的韓愈對這種風氣深惡痛絕,便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寫下了千古佳文《師說》。正如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所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3.文學常識
古文運動
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fā)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fā)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nèi)容貧乏的駢文;主張語言要新穎,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的文風。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不師其辭”“言貴創(chuàng)新、詞必己出"。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風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文體知識
“說”是敘事兼議論的文體。一般陳述自己對某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比“論”隨便些?!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論師",更詳細一點就是“論從師求學”,意思是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捕蛇者說》《馬說》等都屬“說”這一類文體。
課中
1.略
2.通假字及含義:(1)“"同“煣”含義: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彎曲(2)“有"同“又”含義:復、再/“暴"同“曝”含義:曬(3)“知"同“智”含義:見識(4)“生"同“性”含義:天性
古義:(1)勸勉,鼓勵。(2)指金屬制的刀斧等。(3)廣泛地學習。(4)特指長江、黃河。(5)獸類的爪子和牙齒。
多義詞:(1)①聽到②見聞、見識③聞名④使……聽到(2)①借助②假裝③借(3)①橫渡②隔斷、隔絕不通的③極,非常(4)①表示略做停頓,并引出下面的原因②代詞,……的人(5)①連詞,表遞進關(guān)系②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③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④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⑤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
活用:(1)動詞的使動用法,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彎曲(2)形容詞用作名詞,彎曲的弧度(3)形容詞用作動詞,變直,變鋒利(4)名詞用作狀語,每日(5)形容詞用作名詞,高處
句式:(1)狀語后置句,“于藍"為后置狀語(2)判斷句,“……者……也”表判斷(3)定語后置句,“利"強”為后置定語,“之"起提賓的作用
文化常識:(1)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出兩腳為“步"。
(2)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熬印币辉~在西周、春秋時是對貴族的通稱,后被全面引用,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優(yōu)之人。自孔子始,“君子"的內(nèi)涵被以后的儒家學派不斷完善,成為中國人的道德典范。
《師說》
通假字:(1)“受”同“授"含義:傳授(2)“不”同“否"含義:這里指不從師學習
古義:(1)求學的人。(2)用來……的,憑它(他)來……的。(3)兩個詞,從,跟隨;而,表順承。(4)一般人。(5)小的方面要學習。
多義詞:(1)①老師②學習③以……為師④尊師學習⑤掌握一定技藝的人⑥軍隊(2)①傳授②流傳③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3)①道理②風尚③道路④說⑤道德、學問(3)①代詞,它們,指不跟從老師學習而遺留下的問題②代詞,他③副詞,大概④代詞,他(們)的⑤副詞,表反問,難道(5)①用來……的,憑它(他)來……的②……的原因
活用:(1)形容詞用作名詞,令人疑惑的問題(2)意動用法,以……為師(3)名詞用作動詞,學習(4)名詞用作動詞,從師學習(5)形容詞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句式:(1)判斷句,“……者……也”表判斷(2)狀語后置句,“于師"為后置狀語(3)賓語前置句,“之”起提賓的作用,正常語序應為“不知句讀,不解惑"(4)狀語后置句,“于弟子”為后置狀語(5)被動句,“于"表被動
文化常識:(1)指斷開句子的知識。一句話后面的停頓為句,一句話中間短暫的停頓為讀。
(2)古代巫和醫(yī)不分,故并舉。巫主要以祝禱、占卜等為業(yè),也為人治病。
(3)以演奏音樂為職業(yè)的人。
(4)泛指各種工匠。
(5)六經(jīng)的經(jīng)文和傳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jīng)書。“六藝”有時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六種技藝。傳,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如《春秋左氏傳》《詩毛氏傳疏》等。
第二課時
課中:
1.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第二段:論證學習的重要性——可以提高自己。
第三段:論證學習的重要性——可以彌補不足。
第四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及態(tài)度。
2.
段落比喻本意觀點
第2段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冰,水為之而寒事物經(jīng)過加工,能提高自己。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學習的重要性:提升、發(fā)展、完善自我
③木直中繩,輮以為輪④木受繩則直⑤金就礪則利事物經(jīng)過改造,能發(fā)展自己。
第3段①跂而望——博見②登高而招——見者遠③順風而呼——聞者彰④假輿馬者——致千里⑤假舟楫者——絕江河借助外物,彌補不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學習的重要性:彌補不足,增強自身力量。
第4段①積土成山——風雨興焉②積水成淵——蛟龍生焉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④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⑤積善成德——神明得,圣心備事物積少成多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積累
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⑦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事物堅持就能成功。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積累堅持專心
⑧蚓——用心一蟹——用心躁專心于事才能有所收獲事物專心就能有所獲。
課中學習任務二
1.品論證,學結(jié)構(gòu)
《師說》寫作結(jié)構(gòu)借鑒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并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第一步:提出觀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除草劑市場運營狀況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鋯英砂行業(yè)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連接器制造市場發(fā)展動態(tài)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輪滑鞋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血漿增容劑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與發(fā)展風險評估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葵花油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盈利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藝術(shù)玻璃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管道檢測行業(yè)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空冷器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種衣劑市場運營狀況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 老年人的跌倒預防課件
- 2022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
- QC成果:預制扭王字塊體表面缺陷控制知識分享
- 光伏強制性條文執(zhí)行計劃(共25頁)
- 2021新《安全生產(chǎn)法》全面解讀課件(PPT 84頁)
- 企業(yè)、事業(yè)專職消防隊訓練內(nèi)容及操作規(guī)程
- T∕CCCMHPIE 1.2-2016 植物提取物 檳榔多糖多酚
- 局域網(wǎng)規(guī)劃設計_畢業(yè)論文
- 脛骨平臺骨折(課堂PPT)
- 歐洲文化入門王精品PPT課件
- 中考復習復分解反應類型方程式書寫訓練題(無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