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
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
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
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單選題
1.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學模型中正確的是()
元
素
A.種
類
解析:D
【解析】
【詳解】
A.地殼中含量居前五位元素是氧、硅、鋁、鐵、鈣,此選項錯誤;
B.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的粒子是原子,該粒子核內有12個質子,核外有12個電子,是鎂原子結構示意
圖,此選項錯誤;
C.混合物與純凈物是并列關系,純凈物與化合物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此選項錯誤;
D.氧化反應中有的屬于化合反應,有的不屬于化合反應;化合反應中有的屬于氧化反應,有的不屬于氧
化反應,所以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屬于交叉關系,此選項正確。故選D。
2.歸納總結和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歸納推理正確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種元素,所以含不同種元素的物質都是化合物
B.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非金屬氧化物能與堿溶液反應,所以CO?、SO?、CO均可與堿溶液反應
D.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所以點燃甲烷前一定要驗純
解析:D
【解析】
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種元素,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才是化合物,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混合
物,錯誤;B.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uO+H2SO4
==CuS04+HzO,不屬于中和反應,錯誤;C.某些非金屬氧化物能與堿溶液反應,如:C02>SO2均可與堿
溶液反應,CO不能與堿溶液反應,錯誤;D.任何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都有一個爆炸極限,在爆炸
極限范圍之內遇到明火會發(fā)生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所以點燃甲烷前一定要驗純,正確。故
選Do
3.如圖是一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對比實驗,對有關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的判斷錯誤的是
A.實驗1中紅磷未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于白磷
B.實驗2中白磷燃燒,說明實驗2中的熱水溫度高于實驗1
C.實驗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氣,燃著的白磷會熄滅
D.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并達到著火點
解析:B
【解析】
A、實驗1中現(xiàn)象是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分析燃燒的條件:都與空氣接觸,都具有可燃性,通過紅磷
未燃燒,說明了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高,正確;B、圖2中水下白磷能燃燒,是因為與氧氣接觸,溫度達
到著火點,符合燃燒條件,錯誤;C、圖1中水下白磷未燃燒是由于沒有與氧氣接觸,正確;D、可燃物
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并達到著火點,正確。故選B。
4.甲、乙兩燒杯中分別盛有等體積、等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ASO”溶液.現(xiàn)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
加入m克Zn,充分反應后,有一只燒杯中仍有金屬未溶解,則甲、乙燒杯中原有H2SO4的溶質質量x應為
()
98m,98m98m、98m
A.------gWxV------gB.------g>x》-----g
24652465
98m98m
C.x=------gD.x<-----g
2465
解析:B
【解析】
【詳解】
設與mg鎂反應消耗硫酸的質量為x,與mg鋅反應消耗硫酸的質量為y,
Mg+H2SO4=MgSO4+H2T
2498
mgx
98_2498m
一—---,x=-------g
Xmg24
Zn+H2SO4=ZnSO4+H2t
6598
mgy
98_6598m
—=—,y=—
ymg65
由此可以得出相同質量的鎂和鋅,鎂可以消耗更多質量的硫酸,所以剩余金屬一定是鎂,那么
要使鎂有剩余而鋅完全反應,則原來硫酸質量x的取值范圍為:卻gWxV%g。
6524
故選:Bo
5.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該反應生成物全部為化合物
C.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都未改變
D.該圖示能表示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反應
解析:B
【解析】
試題分析: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故A正
確;B、由生成物的微觀構成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種物質的分子是由同種的原子構成的屬于單質,故B
錯誤;C、由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故C正確;D、若圖中的兩
種原子一種為氫原子、另一種為氧原子,則反應物為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雙氧水分子,生成
物為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水分子、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氧分子,則該反應為雙氧水分解生成氧
氣的反應.故D正確.故選B.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反應類型的判定.
6.臭氧(03)能夠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生命,打雷放電時,空氣中有極少量氧氣會轉化成臭氧(03),
即6-03。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和。3都是單質;②。2和。3是不同的物質;③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④相同質量的和。3,所含分
子的數(shù)目相同;⑤相同質量的和所含原子的數(shù)目相同。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
解析:B
【解析】
【詳解】
①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種單質,和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①正確;②和。3
的分子構成不同,和是不同的物質,故②正確;③。2和是不同的物質,()2fO3過程中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化學變化,故③錯誤;④一個氧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一個臭氧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48,3個氧氣分子和2個臭氧分子的質量相等,相同質量的02和。3,分子數(shù)目不相同,故④錯誤;⑤根
據(jù)氧氣和臭氧的化學式可知,氧氣分子和臭氧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構成,相同質量的。2和所含原子的
數(shù)目相同,故⑤正確。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①②⑤。故選B。
【點睛】
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
hpr
斷。
7.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檢驗、制備和用途能達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yōu)樗{色
C.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備大量二氧化碳
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解析:A
【解析】
【詳解】
A、干冰易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常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確;
B、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故B
錯誤;
C、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應的繼續(xù)進行,反應會
漸漸停止,故c錯誤;
D、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以是氮氣等,故D錯誤。
故選A。
【點睛】
理解和熟練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實驗室制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8.手機、筆記本電腦及其他便攜式電子設備需要用到大量的鋰電池,其電源的正極材料為鉆酸鋰
(LiCoOj(Li元素的化合價為+1)下列有關鉆酸鋰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氧化物
B.鉆元素化合價為+2
C.含有兩種金屬單質
D.Li、Co、0三種元素質量比是7:59:32
解析:D
【解析】A.鉆酸鋰(LiCoO。由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
B.鋰(LiCoOz)中Li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為-2價,鉆元素化合價為:0-(+1)-(-2)*2=+3
價,故錯誤;
C.鋰(LiCoOz)中含有兩種金屬元素,故錯誤;
D.鋰(LiCoOz)中Li、Co、0三種元素質量比是7:59:(16X2)=7:59:32,正確。
故選D。
9.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的反應物可能屬于氧化物
B.不考慮反應條件時,該圖示可以表示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反應
C.該反應的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D.該反應生成物都屬于化合物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題從物質的構成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分析。
【詳解】
A、由微粒的構成可知,反應物的分子是由兩種原子構成的,若一種原子是氧原子,就屬于氧化物,故不
符合題意;
B、由微粒的構成和反應的微粒的數(shù)目關系可知,不考慮反應條件時,該圖示可以表示雙氧水制取氧氣的
反應,故不符合題意;
C、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故不符合題意;
D、由微粒的構成可知,該反應的生成物一種屬于化合物,一種屬于單質,故符合題意。
10.已知:金屬X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金屬Y和Z不能;將Y、Z分別投入稀鹽酸中,
Y溶解并產(chǎn)生氣泡,Z無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學式只能表示為XOB.Y能將X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單質形式存在D.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X>Y>Z
解析:D
【解析】金屬X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金屬Y和Z不能,說明金屬x比金屬Y和Z活潑;
將Y、Z分別投入稀鹽酸中,Y溶解并產(chǎn)生氣泡,Z無變化,說明金屬Y比Z活潑。A、X氧化物的化學
式不一定只能表示為XO,故A錯誤;B、Y不能將X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故B錯誤;C、Z在自然
界中不一定只能以單質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C錯誤;D、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X>Y>Z,故D正確。
點睛:金屬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以單質形式存在,另一種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11.鋁酸鋰(LiNbOs)是目前用途最廣泛的新型無機材料之一,在胃酸鋰中鋰的化合價為+1,則鋸酸鋰
中鋁(Nb)元素化合價為()
A.+2B.+3C.+4D.+5
解析:D
【解析】
【詳解】
鋰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銅(Nb)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
零,可得:(+1)+x+(-2)X3=0,貝!Jx=+5價。
故選:Do
12.將50克鎂和鐵的混合物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3.6克氫氣,將反應后的溶液蒸發(fā)結晶,得到無水
硫酸鹽,其質量為()
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無法計算
解析:B
【解析】
設硫酸根的質量為X,根據(jù)關系式A-AS04fs0&-乂3
皿23.6g“
貝!]---------,x=172.8g
96x
所以無水硫酸鹽的質量=172.8g+50g=222.8g。故選B。
點睛:已知Mg-MgSO”Fe-FeS0〃并且可知道,在HzSO」中氫元素與硫酸根的質量比為2:96,由氫
氣的質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質量,再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無水硫酸鹽。
點睛: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前后元
素的種類不變。
13.在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與氧化銅發(fā)生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都有毒B.反應中都有紅色固體生成
C.反應類型都是置換反應D.反應的生成物不同
解析:B
【解析】
A、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無毒,A說
法不正確;
B、木炭、一氧化碳有還原性,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所以,反應現(xiàn)象中都有試管內黑色粉末變成紅
色.故B正確;
C、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所以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碳和
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置換反應,C
說法不正確;
D、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D說法
不正確;
故答案選B.
14.如圖所示的一組實驗可用于研究燃燒條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此組實驗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
B.圖1中水下白磷未燃燒是由于沒有與氧氣接觸
C.圖1實驗不能比較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高低
D.若將圖2中白磷換成紅磷,也能觀察到燃燒現(xiàn)象
解析:B
【解析】
試題分析:燃燒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是可燃物要與
氧氣接觸,在設計探究實驗時就是根據(jù)這三個條件來設計。在此實驗中我們用熱水給白磷和紅磷提供熱
量,使溫度能達到白磷的燃點,而達不到紅磷的燃點,從而得到燃燒時溫度的作用.在圖中銅片上的白
磷與水中的白磷作對照,說明溫度都達到著火點時,若沒有氧氣,可燃物也不能燃燒,所以在圖2中給
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白磷燃燒.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說明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從而得出燃燒
時必須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選B。
考點:考查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
15.下列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四個操作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A.圖①是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B.圖②是等質量的鐵和鎂同時分別放入兩份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一定量稀鹽酸中
C.圖③是用還原CuO來測定CuO中銅元素的含量
D.圖④是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過量的鹽酸
解析:A
【解析】
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剛開始滴入碳酸鈉的時候立刻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所以A錯
誤;鎂比鐵活潑,與鹽酸反應時較快,所以B錯誤;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鹽酸剛開始時溶液呈堿性PH
大于7,隨著鹽酸的加入PH逐漸減小,D錯誤;所以答案選C,所給的參考答案有誤。
二、填空題
16.學習化學知識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決實際的問題。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
(2)頁巖氣與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天然氣與煤、合稱為三大化石燃料。
(3)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煙氣中含有幾百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等,其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能力強的有毒氣體是O
(4)物質在溶解時,常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fā)生改變。硝酸鏤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會
(5)用洗滌劑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作用。
(6)測定地下水的酸堿度可用o
解析:維生素石油一氧化碳降低乳化pH試紙
【解析】
【詳解】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維生素,故答案為維生素
(2)煤、石油、天然氣稱為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答案為石油
(3)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能力強,并且有毒,故答案為一氧化碳
(4)硝酸鍍溶于水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溶液的溫度會降低,故答案為降低
(5)用洗滌劑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乳化作用,故答案為乳化
(6)pH試紙能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故答案為pH試紙
17.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ABC
(1)在C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補充此圖形的依據(jù)是
(2)A到C的過程中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3)氧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分析】
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shù)目不變。
【詳解】
(1)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shù)目不變可知,在C圖中應補充一個水分子,如下圖:
(2)由微粒的變化可知,A到C的過程中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氫分子和氧分子。
(3)氧原子的質子數(shù)是8,核外有兩個電子層,第一層排布了2個電子,第二層排布了6個電子,原子結
構示意圖為
0)
18.下列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鐵、氫氣、氧化銅、二氧化碳、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銅。它們進
行擊鼓傳花游戲,條件是相互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就可以進行傳遞。請把上述物質分別安排在A~G的位置
(2)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類型為反應。
上述物質除了發(fā)生從A到G的化學反應外,常溫下還能相互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是(寫名稱)。
(3)當G換成另一個同類別物質時就能將花傳回起點A,它是(寫名稱)。
解析:(1)B(2)Fe+CuC12==Cu+FeC12置換氫氧化鈉和硫酸(3)碳
【解析】
試題分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俗稱,A是二氧化碳,上述反應中,二氧化碳只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B
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能與氯化銅或硫酸反應,硫酸能與鐵、氧化銅反應;氫氣只能與氧化銅反應,則
C是氯化銅,D是鐵,E是硫酸,F(xiàn)是氧化銅,G是氫氣。鐵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是一種單
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置換反應的概念。常溫下氫氧化鈉與
硫酸能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碳與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單質和二氧化碳。
考點:物質間的轉化
19.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貝!J,羊毛屬于(填“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
解析:天然纖維
【解析】
【分析】
纖維分為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
【詳解】
羊毛屬于天然纖維。
【點睛】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
20.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I.每100克巧克力中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蛋白質/g脂肪/g糖類/g礦物質/mg維生素B/mg總能量/千焦
鈣鐵磷
532510.22142
504120
(1)表中缺少的營養(yǎng)0
(2)攝入(填元素符號,下同)元素不足會導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僂病。鐵、磷元素中屬于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II.水是生命之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1)硬水是指中含有較多(填微粒符號)的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鑒別硬水和軟
水。
(2)下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電源F
A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強水的導電性
B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該實驗中所得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約為2:1
D根據(jù)該實驗所得產(chǎn)物,說明水分子可分
解析:水CaFeCa2\Mg2+肥皂水ABD
【解析】
【詳解】
I.(1)六大營養(yǎng)素為:水、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由表可知缺少的營養(yǎng)素是水。故
填:水
(2)鈣元素是人體中的骨骼中的主要元素,因此攝入鈣元素不足會導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僂病。鐵為人
體中的微量元素,磷元素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因此屬于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是鐵。故填:Ca;Fe
II.(1)硬水是指中含有較多鈣鎂離子(Ca\Mg2+)的水。生活中,可用肥皂水來鑒別硬水和軟水。故
填:Ca*、Mg,肥皂水
(2)A、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以增加水中離子的數(shù)量,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說法正確;故符合
題意;
B、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
C、在該實驗中所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質量比為:4:32=1:8;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D、根據(jù)該實驗所得產(chǎn)物為氧氣和氫氣,說明水分子可以發(fā)生反應再分成更小的分子;說法正確;故符合
題意;
故選ABD
三、推斷題
21.①?⑥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為單質,H和L
的組成元素相同.
①A+B—C②A-D+E③FfA+E@G+K^H+A⑤G+M—L+D⑥Q+K—M+B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C、D、F.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④;⑤;⑥.
解析:H2cH2H202Fe203+3H2S04=Fe2(S04)3+3H20Fe+H2S04=FeS04+H2f
3C0+Fez。?局溫2Fe+3CO2
【解析】
【詳解】
根據(jù)初中常見的單質為氫氣、氧氣和鐵、只有D、E、M為單質、②AfD+E可判斷A為水,M為鐵,D和E
分別是氫氣和氧氣之一;又因為⑤G+M-L+D可聯(lián)想到,鐵與酸的置換反應,故D為氫氣,則E為氧氣;
G為酸,可以假設為硫酸,則L就是硫酸亞鐵,又因為H和L的組成元素相同,則H一定是硫酸鐵,則
④就是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的反應;則K為氧化鐵,則又因為③F-A+E,可知雙氧水分解
為水和氧氣,故F為過氧化氫;已知M和B分別為鐵和二氧化碳,則可推測⑥的反應為一氧化碳和氧化
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故答案為:(1)H2c。3;H2;H202;(2)@Fe203+3H2S04=Fe2(SOD3+3H20;@Fe+H2S04=FeS04+H2t;
⑥3co+Fe2()3高溫2Fe+3C。?
四、實驗題
22.(1)已知:水的密度為1.Og/mL,實驗室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稱取氯化
鈉2.5g,需要量取水=
(2)配制的操作示意圖如下,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填字母序號)。
(3)上述步驟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經(jīng)檢測,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號)。
①氯化鈉固體不純②稱量時,祛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
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解析:47.5mLCBDEA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①②③
【解析】
【分析】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x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
【詳解】
(1)實驗室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稱取氯化鈉50gx5%=2.5g,需要量取水的
475g
質量為50g-2.5g=47.5g,水的密度為l.Og/mL,水的體積為?八飛=47.5mL。
(2)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
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CBDEA。
(3)步驟A為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
(4)①氯化鈉固體不純,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
②稱量時,祛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
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讀數(shù)比實際液體體積小,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
小。
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
【點睛】
配制溶液的步驟: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
五、科學探究題
23.某同學要探究燃燒的條件和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步驟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氣密性良好.
KiI.
-步驟n.將盛有白磷的帶孔燃燒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燒.
a建1
L.^步驟in.向A瓶中加滿80C熱水,塞緊瓶塞,白磷不燃燒.
盛有B
步驟打開及、及,從口向瓶中鼓入空氣,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燒匙底部
白磷EIV.a
的孔
帶
燃
燒
80七匙
的熱水
B
(1)對比步驟n和w的現(xiàn)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1)待裝置冷卻一段時間后,打開氏,如果觀察到,說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
&若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自,原因可能是(答一條即可).
(實驗二)用如圖所示裝置,利用鐵生銹的原理也可以比較準確地測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若將此裝置
中的細鐵絲換成足量的細銅絲進行實驗,能否比較準確地測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說明理
由.(已知:銅能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銅綠.化學方程式:
1CU+0I+H,0+C0I=CU(OH)1CO3)
解析:【實驗一】(1)溫度達到著火點;(1)水倒流進A瓶40mL;氣密性不好、未等裝置冷卻就打開
夾子等;【實驗二】不能;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約只有0.03%,銅不能將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解析】
【實驗一】(1)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達到著火點,步驟II中的白磷與氧氣接觸,但溫度沒
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步驟IV中的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因此通過對比可得出可燃
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答案為溫度達到著火點;(1)步驟IV中裝置A內的空
氣為100mL,因此要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古,因此消耗的氧氣應該是100mLX&40mL,則觀察到的
55
現(xiàn)象是水倒流進A瓶40mL;影響實驗結果偏小的因素可能是氣密性不好、未等裝置冷卻就打開夾子等;
故答案為水倒流進A瓶40mL;氣密性不好、未等裝置冷卻就打開夾子等;【實驗二】銅能與空氣中氧
氣、水、二氧化碳反應而銹蝕,生成銅綠[銅綠的主要成分為Cui(0H)£0/,若將裝置中的鐵絲換成足
量的銅絲進行實驗,不能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約只有0.03%,
銅不能將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故答案為不能;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約只有0.03%,銅不能將裝
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六、計算題
24.含有少量的氯化鈉,某同學為測定該純堿樣品中,取15g樣品,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
217g氯化鈣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干燥,得到10g沉淀。計算:
(1)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2)所加氯化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保留到0.1%);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解析:(1)10.6g
(2)5.1%
(3)5%
【解析】
【詳解】
設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參加反應的氯化鈣的質量為y,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Z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111117100
Xyz10g
106_111_117100
xyz10g
x=10.6g,y=ll.1g,z=ll.7g
(1)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10.6g;
(2)所以所加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旦鳥X100%^5.1%;
(3)反應后的溶液是氯化鈉溶液,其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其質量為:11.7g+(15g-10.6g)=16.lg,
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5g+100g+217g-10g=322g,
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曇詈X100%=5%o
322g
七、流程題
25.硫酸銅是一種應用極其廣泛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銅離子完全沉淀的pH是5左
右,鐵離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以下是某工廠用含鐵廢銅為原料生產(chǎn)膽研(CuS04-5H2O)和副產(chǎn)物
石膏(CaS0「2H2。)的生產(chǎn)流程示意圖:
膽帆和石膏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表。
溫度(℃)20406080100
石膏0.320.260.150.110.07
膽磯3244.661.883.811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紅褐色濾渣的主要成分是;
(2)石灰漿調pH大約要調節(jié)到
A.2B.5C.7D.10
(3)含鐵的廢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操作I最后溫度應該控制在___________℃左右;
(5)從溶液中分離出硫酸銅晶體的操作n應為蒸發(fā)濃縮、、過濾、洗滌、干燥;晶體用無水
乙醇作洗滌液而不用蒸儲水的原因是o
解析:Fe(0H)3AFe+H2SO4==FeS04+H2t100冷卻結晶減少晶體溶解
【解析】(1)由工藝流程圖轉化關系可知,浸出液中加入石灰漿調節(jié)pH值,鐵離子轉化為Fe(0H)3沉
淀析出,紅褐色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0H)3,(2)由題中信息可知:銅離子完全沉淀的pH是5左右,
鐵離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石灰漿調pH大約要調節(jié)到2,使鐵離子沉淀,銅離子以溶液存在;
(3)含鐵的廢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04+H2t;(4)操作I最后溫度應該控
制在100℃左右,以減少溶液中的雜質,增大硫酸銅的濃度,有利于降溫結晶;
(5)從溶液中分離出硫酸銅晶體的操作U應為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晶體用無水乙
醇作洗滌液而不用蒸儲水的原因是減少晶體溶解,增大硫酸銅晶體的產(chǎn)率。
點睛:加強工藝流程的理解、閱讀題目獲取信息能力、物質分離提純等基本操作、作圖能力等,難度中
等,要求學生要有扎實的實驗基礎知識和靈活應用信息、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綜合題
26.如圖裝置常用于實驗室制取常見的氣體。
①儀器①的名稱o
②小華發(fā)現(xiàn)實驗室只有高鎰酸鉀,他想利用裝置A制取氧氣,可以怎么改進o小明想制取氫氣,應
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字母,下同),若用F裝置收集氫氣,氣體應從(填“a”或"b”)
端導管導入。如果想要制取干燥的氫氣,則F裝置中可以盛裝(填寫藥品名稱)。
③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現(xiàn)要制備二氧化碳2.2g,至少需要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
多少克?(請寫出計算過程)。
解析:長頸漏斗試管口加一團棉花Bb濃硫酸6.25g
【解析】
【詳解】
①儀器①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②小華發(fā)現(xiàn)實驗室只有高鎰酸鉀,是固體加熱制取氣體,所以只有裝置A可以,但是由于加熱時固體粉
末很容易隨氣流進入導氣管,所以試管口加一團棉花;小明想制取氫氣,是固體和液體常溫下制取氣
體,所以發(fā)生裝置為B;若用F裝置收集氫氣,由于氫氣密度小于空氣,所以應該是向下排空氣法,所
以氣體應從b端導管導入;如果想要制取干燥的氫氣,裝置應該盛放液體干燥劑,所以F裝置中可以盛
裝濃硫酸;
③設需要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的質量為x,
CaCC)3+C。2T
100+2HC1=CaCl2+H2O44
80%x2.2g
80%x100
x=6.25go
【點睛】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shù)據(jù),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
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
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
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單選題
1.下列固體分別溶于水,水溶液溫度降低的是()
A.NaClB.NH4NO3
C.CaOD.NaOH
解析:B
【解析】
【詳解】
A、食鹽溶于水既不吸熱也不放熱,溫度基本保持不變。故A錯誤;
B、硝酸鉉溶于水吸收熱量,溶液溫度明顯降低,故B正確;
C、生石灰溶于水,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故C錯誤;
D、燒堿溶于水放熱,溶液溫度升高,故D錯誤。
故選:Bo
【點睛】
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溶于水吸熱和放熱的常見物質:常見的溶于水放熱的有:濃硫酸、生石灰、氫氧化
鈉固體.常見吸熱的有:硝酸錢.
2.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以下類推結果正確的是()
A淀粉遇到碘水呈藍色,所以與碘水作用呈現(xiàn)藍色的物質中含有淀粉
A.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有一些金屬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是金屬
C.燃燒一般都伴隨發(fā)光和放熱現(xiàn)象,所以有發(fā)光和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都是燃燒
解析:A
【解析】
A、淀粉遇到碘水呈藍色,所以與碘水作用呈現(xiàn)藍色的物質中含有淀粉.正確;
B、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例如稀鹽酸和氧化鈣反應能生成鹽氯化鈣和水,但是不是中和
反應.錯誤;
C、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金屬,例如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錯誤;
D、有發(fā)光和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不一定是燃燒,例如電燈通電時發(fā)熱、發(fā)光,但是不是燃燒.錯誤.
故選A.
3.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A.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做溶質
B.NH4NO3溶解過程中吸熱,溶液溫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s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由5%變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03固體
D.25℃時,將某KNOs溶液蒸發(fā)10克水析出a克晶體,再蒸發(fā)10克水析出b克晶體,a與b的質量不一
定相等
解析:C
【解析】
試題分析:A、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故A說法正確;B、NH,NOs溶解過程中吸熱,溶液溫度降
低,故B說法正確;C、溶質質量分數(shù):見與堂二宅xl00%=9.5務,故C錯;D、如果硝酸鉀溶液蒸
發(fā)溶劑前,是飽和溶液,蒸發(fā)10克水析出a克晶體,再蒸發(fā)10克水析出b克晶體,a與b的質量一定
相等,如果硝酸鉀溶液蒸發(fā)溶劑前,是不飽和溶液,蒸發(fā)10克水析出a克晶體,再蒸發(fā)10克水析出b
克晶體,a與b的質量一定不相等,故D說法正確。故選C。
考點:溶液的概念、組成及其特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xiàn)象;有關溶質質
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
4.推理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某化肥與堿混合研磨,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證明該化肥是錢態(tài)氮肥
B.向某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證明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C.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證明該物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將某無色溶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10,證明該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
解析:A
【解析】
試題分析:A.某化肥與堿混合研磨,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證明該化肥是鍍態(tài)氮肥,是正確的敘述;
B.向某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證明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是錯誤的敘述,可能是氫氣和
二氧化硫等氣體C.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證明該物質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D.將
某無色溶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10,證明該溶液是堿性溶液溶液;故選擇A
考點:化學原理
5.下列受消費者依賴的無公害綠色食品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槐祥”牌粳米
B.“皖江”牌蔬菜
C.無為板鴨
D.巢湖“三珍”:白蝦、螃蟹、銀魚
解析:B
【解析】
【詳解】
A、粳米中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素是糖類,所以錯誤;
B、蔬菜中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素是維生素,所以正確;
C、板鴨中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素是蛋白質,所以錯誤;
D、白蝦、螃蟹、銀魚中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素是蛋白質,所以錯誤。
故選B。
6.某市空氣受到SO?的嚴重污染,環(huán)保部門立即派出飛機噴灑X粉末,快速降低空氣中的SO2含量,該
過程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2X+2S02+02—2CaS04+2C02,X的化學式是()
A.H20B.Na2cO3C.CaOD.CaCO3
解析:D
【解析】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都不變,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shù)
為Ca,2;S,2;C,2;0,12;已知反應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shù)為S,2;0,6;比較分析可知
X中含有Ca,C和0元素,其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1,1和3,故X的化學式為:Cat%。
7.納米鐵粉在空氣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熱即可劇烈燃燒,如圖是納米鐵粉在錐形瓶中燃燒的實驗。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納米鐵粉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0z點燃FesO,
B.水可防止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電照射使納米鐵粉的著火點降低
D.氣球先膨脹后又變小
解析:C
【解析】
【詳解】
A、鐵絲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化學方程式為3Fe+20z點燃FesO、,錯誤;B、錐形瓶底
放水的原因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錯誤;C、物質的著火點是一定的,不會降低,正確;D、納
米鐵粉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錐形瓶內的壓強增大,氣球膨脹,裝置冷卻后由于消耗氧氣,氣球又變小,
錯誤。故選C。
8.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中,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燒堿與純堿一一加酚酥試劑B.稀硫酸與稀鹽酸一一加碳酸鈉
C.氮氣與氧氣一一加澄清石灰水D.生石灰與熟石灰一一加水
解析:D
【解析】
A選項燒堿和純堿的溶液均顯堿性不能用酚酸試劑鑒別;B選項稀鹽酸和稀硫酸均能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氣
體,無法鑒別;C選項氮氣和氧氣均不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無法鑒別;D顯酸性生石灰和熟石灰采用加
水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放熱而熟石灰無明顯現(xiàn)象,能進行鑒別;故答案選擇D
9.兩種化合物AB和DBz,若A元素的化合價與H2O中0的化合價絕對值相等,則D的化合價為()
A.+4B.+2C.-2D.-3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據(jù)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求出A的化合價,再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利用化學式AB
和A元素的化合價求出未知元素B的化合價,最后利用化學式DBz和B元素的化合價求出未知元素D的化
合價.
【詳解】
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HzO中0的化合價為0-(+1)X2=-2,其絕對值為+2,即A的化
合價為+2價,則AB中B的化合價為0-(+2)=-2,所以DBz中D的化合價為0-(-2)X2=+4。
故選A。
點燃
10.物質X在4.8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302?至RO2+2SO2,測得ROz和SO2的質量分別
為2.2g和6.4g,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4.3g
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0元素
D.產(chǎn)物為氣態(tài)時都是空氣污染物
解析:B
【解析】
【詳解】
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知道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2.2克+6.4克-4.8克=3.8克,故選項錯誤;
B.設X的相對分子質量是a,
占燃
X+302"WR02+2s。2
a96
3.8g4.8g
列比例式得:a:96=3.8g:4.8g解得a=76,故選項正確;
C.由質量守恒定律知X中含有R、S元素,不含氧元素,故選項錯誤;
D.因不知R的元素種類,所以無法判斷RO。是否是空氣污染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B.
11.將50克鎂和鐵的混合物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3.6克氫氣,將反應后的溶液蒸發(fā)結晶,得到無水
硫酸鹽,其質量為()
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無法計算
解析:B
【解析】
設硫酸根的質量為X,根據(jù)關系式AfAS0afSO4fH2t,
23.6g
貝n!IJ---------,x=172.8g
96x
所以無水硫酸鹽的質量=172.8g+50g=222.8g。故選B。
點睛:已知Mg-MgSO”Fe-FeSO”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氫元素與硫酸根的質量比為2:96,由氫
氣的質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質量,再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無水硫酸鹽。
點睛: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前后元
素的種類不變。
12.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粉筆折斷B.?E棉紗織布c.
木材燃燒D..汽油揮發(fā)
解析:C
【解析】
【詳解】
A.粉筆折斷,B.棉紗織布,D.汽油揮發(fā),均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木材燃燒,有新物
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
13.物質存放在燒杯中一段時間后,質量變大且變質的是
①濃鹽酸②濃硫酸③燒堿④食鹽⑤生石灰⑥稀硫酸
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解析:C
【解析】
【分析】
【詳解】
放置時間較長時①濃鹽酸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使自身質量減小,②濃硫酸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自身變
稀但不會發(fā)生化學變化,③燒堿會潮解并與二氧化碳反應,自身質量變大,發(fā)生化學變化,④食鹽的質
量基本無變化,⑤生石灰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生成氫氧化鈣自身質量變大,⑥稀硫酸的質量基本沒有
變化.故選C
14.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B.分子在不斷運動,原子靜止不動
C.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D.化學變化中分子數(shù)目一定發(fā)生變化
解析:C
【解析】A、物質可以由分子、原子、離子微觀三粒子構成,故錯誤;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斷的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故錯誤;
C、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構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確;
D、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改變,可能不變,但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故錯誤。故選C。
15.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④⑤
A.裝置①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B.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
C.裝置②可以較好地控制反應速率D.裝置④可以用來收集二氧化碳
解析:B
【解析】
A、實驗室制取氫氣可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屬于固一液常溫型,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②;氫氣不易溶于
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錯誤;B、實驗室制取氧氣可用過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2746-4:2024 EN-FR Systems interface between custome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Part 4: Demand Side Resource Interface
- 2025-2030年中國銻摻雜二氧化錫氧化錫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酸奶冰淇淋市場運行狀況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造船板市場運行動態(tài)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軟體家具制造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yè)競爭策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負載均衡器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航空飛行培訓行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糖醇市場運營狀況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米香型酒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第四章 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課件
- 燒傷整形外科分層次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教學課件 211和985工程大學簡介
- 臥式水泵安裝
-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課件
- 趣味經(jīng)濟學課件
- 實木家具生產(chǎn)標準工藝標準流程
- 小學生讀書卡模板
- 小學二年級體育課《團身滾動》教案
- 級本科診斷學緒論+問診課件
- 熱導檢測器(TCD)原理與操作注意事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