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邵陽市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邵陽市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邵陽市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邵陽市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邵陽市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湖南省邵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曹丕在其《典論·論文》中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氣”在這里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他評價孔融為“體氣高妙”,而縱觀孔融的品性、氣質,則兼有忠正浩然和通脫任性,故在其“以氣為文”的過程中也呈現(xiàn)出氣盛意遒、逞氣豪宕的風格。可見一個人內在的“氣”是其為文、為人的重要支撐。這一理論同樣可以運用到對魏晉風度的分析上。筆者認為,魏晉名士之所以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很大原因是其胸中自有天高地闊之氣韻,能容納自然萬物,便能于萬物中有所體悟,獲得自由與解放?!妒勒f新語·言語》中記載顧長康去拜桓宣武墓,直嘆曰:“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別人令其形容哭桓溫之狀,顧愷之說:“鼻如廣莫長風,眼如懸河決溜。”“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用曠野、疾雷、大海等自然意象來形容,既可看出顧長康對桓溫之情深,又可看出其胸中的山河湖海有自然壯大之氣。《世說新語·言語》篇記載,司馬太傅于齋中夜坐,當時天月明凈,太傅嘆以為佳,而謝景重卻說:“意謂乃不如微云點綴?!碧敌ρ裕骸扒渚有牟粌?,乃復強欲滓穢太清邪?”蘇軾的“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化用這個典故,天月明凈,自己的內心亦是一片澄澈,如清晨山間吹來的微風,使人感到清爽自然之氣,故可將外界的縲紲一掃而空。魏晉人還有一種“氣”,那便是“豪邁之氣”?!妒勒f新語·豪爽》篇記載,王敦謀反,想要攻入都城,而祖逖令其退兵,一聲“阿黑何敢不遜”使王敦聽后便停止計劃,足見祖逖作為大將軍無可比擬、超凡脫俗的豪邁之氣,有憑一人之人格魅力喝退千軍萬馬之氣象,不禁讓人想起張飛在當陽橋上一聲吼,喝退曹操百萬雄兵的情景。《世說新語·識鑒》篇記載,謝玄北征之后,人們街談巷議懷疑其不振。韓康伯說:“此人好名,必能戰(zhàn)?!敝x玄得知憤怒非常,他厲聲說道:“丈夫提千兵,入死地,以事君親故發(fā),不復云為名。”在士人如此超脫于現(xiàn)實的魏晉,亦有像祖逖、謝玄這樣的大將軍,“丈夫提千兵入死地”是為了報效君主,不為半點私利,頗有曹植“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氣概,這樣的豪邁之氣最終也成就了謝玄淝水之戰(zhàn)的大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特的氣質,如果說唐人是“天才之氣”或“盛世之氣”,宋人是“理性之氣”或“平淡之氣”,那么魏晉就是“自由之氣”或“超脫之氣”,時代之“氣”與處于時代中的人物之“氣”是互相成就的。(摘編自白彬楊《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風度之精神自由》)材料二:魏晉風度是指魏晉時期的思想意識、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囊括了魏晉時期的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哲學思想的廣泛流傳等因素都促進了魏晉風度的形成。這一時期,人們更加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關注精神層面的追求,如道德修養(yǎng)、人文關懷、審美追求等,對于人生的意義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這種氛圍下,魏晉名士高雅的文學藝術品位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追捧,這也是嵇康入獄后三千學子為其求情的重要原因。魏晉時期的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對于后世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魏晉風度中的生命意識,也推動了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創(chuàng)新。魏晉風度的時代意義還在于,它以文人的自覺為前提,為中國文人基本人格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諸子百家一直試圖尋找人生真諦。盡管各家追尋的目標、途徑、方式不同,所得的效果也不同,但“天下有道則仕,天下無道則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返璞歸真等人生理念,終于在魏晉時期經(jīng)魏晉名士共同的人生實踐和精神追求,轉化為具有鮮明時代特質的魏晉風度,實現(xiàn)了儒道互補精神的升華。這是魏晉名士對中國文化作出的重大貢獻。魏晉名士不再是歷史上虛無縹緲的影子,而是固化為一種文化符號,讓后世文人都能從這些文化符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魏晉風度是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來的人生態(tài)度、處世方式和由此而凝鑄的人格精神,是魏晉時代所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為中國傳統(tǒng)文人提供了可以自我期許的精神家園。歷朝歷代都有不少追慕魏晉遺風的文士,其中能夠得魏晉風度神髓者,正是那些真正把魏晉風度作為一種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的人。他們能像魏晉名士那樣輕蔑名利、尊乎達生,以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和處世方式對待人生和社會,寄身塵世之內,逍遙世俗之外,以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行為激濁揚清、救治世弊。從這個意義上說,魏晉風度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摘編自李文平《魏晉風度的精神品質及其生命意識探究》)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晉名士胸中有天高地闊之氣韻,能容納自然萬物,這是他們體悟萬物、精神自由的主要原因。B.司馬太傅以天月明凈為佳,謝景重以微云綴月為美,蘇軾認同司馬太傅的觀點。C.魏晉時期,人們開始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關注精神層面的追求,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義。D.諸子百家的人生理念在魏晉時期轉化為具有鮮明時代特質的魏晉風度,實現(xiàn)了儒道互補精神的升華。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時代之“氣”與時代人物之“氣”互相成就,譬如魏晉風度之于嵇康,盛唐氣象之于李白,宋明理學之于朱熹。B.魏晉風度包括魏晉時期的思想意識、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促進其形成的因素有宗教信仰的多元、文化藝術的多樣等。C.魏晉風度以魏晉名士為文化符號,給后人提供了心向往之的人格范式,促進了后人的人格覺醒和精神重建。D.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約束自我,就能得魏晉風度之神髓,以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行為激濁揚清、救治世弊。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第三段觀點的一項是()A.阮籍率意獨駕,信馬由韁,至車跡所窮處慟哭而返,以此發(fā)泄自己在險惡政治環(huán)境中的痛苦與憤懣。B.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抒寫自己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C.王羲之宴于蘭亭,流觴曲水,頓悟“死生亦大矣”,流露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命意識的理解。D.王粲流寓荊州,登高望遠,以一篇《登樓賦》,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懷國之情與懷才不遇之憂。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結構。5.《中國文學史》評論:“陶淵明是魏晉風度的杰出代表?!闭堃罁?jù)材料一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聯(lián)系兩則材料,說說你對這一評論的理解?!敬鸢浮?.C2.D3.B4.①材料一是總分總結構,②首先以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引出對魏晉風度的分析,③然后分述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的原因———胸懷自然之氣和豪邁之氣,④最后總結時代之“氣”是與時代人物之“氣”互相成就的。5.①材料一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是“文以氣為主”,“氣”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②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其后選擇歸隱田園,追求精神自由,為人兼有“自然之氣”與“豪邁之氣”。③“人之氣”決定“文之氣”,陶淵明的“文之氣”或平淡自然,或豪邁慷慨,是其“人之氣”的外化。作為魏晉風度的杰出代表,陶淵明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文人基本人格精神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魏晉時期,人們開始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曲解文意,由材料二第一段“這一時期,人們更加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可知,魏晉時期,人們是“更加”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而非“開始”強調。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就能得魏晉風度之神髓”表述絕對。由材料二第三段“其中能夠得魏晉風度神髓者,正是那些真正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的人”可知,“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是“得魏晉風度神髓”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的觀點為“魏晉人還有一種‘氣’,那便是‘豪邁之氣’”。A.阮籍之例突出其率性自由;B.曹操之例突出其雄心壯志,最能體現(xiàn)魏晉風度的“豪邁之氣”;C.王羲之之例突出其生命意識;D.王粲之例突出其憂時傷己。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①材料一共五段,是總分總結構。②第一段“曹丕在其《典論·論文》中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這一理論同樣可以運用到對魏晉風度的分析上”首先以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引出對魏晉風度的分析;③然后第二、三、四段“魏晉名士之所以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很大原因是其胸中自有天高地闊之氣韻”“魏晉人還有一種“氣”,那便是‘豪邁之氣’”分述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的原因———胸懷自然之氣和豪邁之氣;④最后第五段“魏晉就是‘自由之氣’或‘超脫之氣’,時代之‘氣’與處于時代中的人物之‘氣’是互相成就的”總結時代之“氣”是與時代人物之“氣”互相成就的。【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①材料一“曹丕在其《典論·論文》中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氣’在這里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是“文以氣為主”,“氣”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②材料一中,作者認為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的原因———胸懷自然之氣和豪邁之氣。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其后選擇歸隱田園,追求精神自由,為人兼有“自然之氣”與“豪邁之氣”。③結合材料一“一個人內在的‘氣’是其為文、為人的重要支撐”和材料二“魏晉時期的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對于后世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可知,“人之氣”決定“文之氣”,陶淵明的“文之氣”或平淡自然,或豪邁慷慨,是其“人之氣”的外化。作為魏晉風度的杰出代表,陶淵明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文人基本人格精神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壩上(節(jié)選)李鳳群①開了年,唐松源整整七十四歲了,如果不是因為春節(jié)那個回鄉(xiāng)的年輕人偶然嘗到他的煎餅,并且把他的信息發(fā)到網(wǎng)上,關于他的姓名和年齡,知者甚寥。正月初五的傍晚,這個在上海打拼的年輕人,臨時起意,到壩上的節(jié)制閘口來尋找童年的印記,他東走走、西逛逛,并用手機拍拍鄉(xiāng)村風景。在閘口的水泥墩邊,他遇到了一個煎餅攤。煎餅的老人靜靜地佇立在節(jié)制閘口??吹接锌蛠恚先似鹕泶甏晔?,開始倒油做煎餅。年輕人嘗了一口,直喊“童年味道”,他舉起自拍桿,直播老人制作煎餅以及他本人品嘗的全過程。不經(jīng)意間,這個年輕人用手機把寂寞安詳?shù)摹伴l口老漢”送上了全國數(shù)億用戶的某音熱門。②小視頻的傳播速度簡直難以估算,僅僅兩三天,從異地返鄉(xiāng)的節(jié)制閘附近的年輕人蜂擁而至,他們把這里當成“打卡地”。漸漸地,這座古老的、早就被棄之不用的節(jié)制閘,因其陳年無用、水泥斑駁的年代感,反而被鏡頭拍出了時髦感。攤子周圍的人氣陡增。到了正月十五,簡陋的節(jié)制閘口附近被大大小小的各種車輛堵住了,人們不約而同地走到老人的煎餅攤邊,花二塊五毛錢買一個熱乎乎的雞蛋煎餅,沐浴著暖洋洋的春日陽光,站在堤壩上三五口吃掉,順便欣賞堤壩下面安詳?shù)那嗖莸睾徒纹渥栽?。直到最后一枚雞蛋用完,老人收拾好攤子,車輪滑動的聲音響起來,人群才漸散去。③小視頻拍攝者返回了上海,可是那些被閘口老漢吊起胃口的粉絲興趣不減:這位老人為何大過年的擺攤?生活無保障?兒女不孝敬?有什么難言之隱?為了流量和情懷的年輕人不得不再次返回故鄉(xiāng)尋找謎底。排長龍的熱度在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經(jīng)全部消散。寂寥的瘠地上佇立著唐松源老人,高個子,背有點兒駝,灰色的毛領羽絨帽裹住半個腦袋,腦門光禿禿的,他靠在水泥橋墩上,對于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的客人,竟無惆悵之意,甚至幾乎可以說完全無所謂?!袄先思?,對我們的觀眾說幾句吧!”閘口老漢置若罔聞。④“說說吧,老人家,您為什么不離開壩上?缺錢嗎?您的孩子們不贍養(yǎng)您嗎?”年輕人問完,煞有介事地等著。老人嘴角輕微咧了咧,算是回答。現(xiàn)在,掃興的是這個年輕人了。天色漸晚,老人家收拾起攤子,搖晃著騎上三輪離去了。⑤為什么不離開呢?他想起兒子、媳婦多次動員他進城,又想起那個舉著手機的年輕人皺起的眉頭,因為得不到答案而夸張的失落的臉,他暗自發(fā)笑:哪里有那么復雜,這里可是我的家。在這里,我參與過這壩上熱火朝天的生產(chǎn)和建設,我的親人埋在這里。你瞧瞧,凝固在春天枝條上的淤泥,夏天月季上的水珠,秋后無燕的空巢,冬天脫了葉的野藤,多好的地方!他在這里,見證過大洪水;見證了房屋蓋起來,人們倒下去;見證了孩子們出生、長大、去了別處……骨頭越來越硬,心腸越來越軟。他不走。⑥一開始他并沒有做煎餅的手藝。閘口小學里全都是些附近拼湊起來的留守兒童,他去學校里幫著砌過一個食堂,好心人捐款,讓孩子們中午能免費吃一頓飯。他發(fā)現(xiàn),就算有一頓免費的飯,到了傍晚,許多孩子仍然要饑腸轆轆地走上回家的路,有的還小,要等到天黑父母收工了才來接回去。無論多冷多餓,他們只能干餓著,直到天黑也吃不上一口熱飯。一開始,他免費提供給每個孩子一個煎餅,確保他們在回家之前不那么饑餓———他很快狼狽地發(fā)現(xiàn),操作起來太難,免費的東西吸引貪婪的人,甚至有些老年人,慫恿不上學的孩子跑過來要。他急得直跺腳,三個月不到,他的積蓄虧光了,差點兒就要打退堂鼓了,但他堅持了下來,漸漸掌握了規(guī)律和技巧,把免費改成了小盈利生意,再把一點兒盈余放到學校食堂費中,給孩子午餐加點兒菜。他憑著老年人的智慧和耐心把煎餅送到了真正需要的孩子口中。這一做,快十年了。⑦閘口逐漸隱匿在暮色中,天光黯淡之后,野地里的小動物消停了,遠處的屋頂開始模糊,稀稀拉拉的路燈亮了起來。一陣疲倦席上來,饑餓的感覺像是一個號令,催促他別忘記回家的路。他有條不紊地收拾攤子。他直起腰的時候,右手習慣地握成拳,在腰上捶幾下,坐上三輪。三輪鏈條轉動的時候硌著了擋板,咯吱咯吱地響。路兩旁剛剛飽受霜打的烏青的樹,沉寂的灰色溝渠,以及余暉消逝的褐色天邊,一切那么熟悉而安穩(wěn)??吹匠良诺拇遄永镉辛阈堑臒艄?,看到自家的房子了,他會踏踏實實地躺平,在暗夜里長出一口氣,他感覺篤定而心安,良夜盡頭,溫柔的黎明在等候。(摘編自《人民文學》,2021年9月期)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敘事視角由小視頻拍攝者轉變?yōu)殚l口老漢,更有利于揭示人物心理。B.節(jié)制閘網(wǎng)紅“打卡地”熱度的消失,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心理過于浮躁的現(xiàn)狀。C.小說中作者的語言沉穩(wěn)平實,在平淡的敘事中不事褒貶而褒貶自明。D.第⑤段在結構上承上啟下,過渡自然,引出下文閘口老漢留守家鄉(xiāng)的原因。7.下列選項中,對文中細節(jié)描寫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第②段年輕人蜂擁到煎餅攤的原因是閘口老漢的煎餅口味獨特,且可以邊吃邊欣賞風景,非常自在。B.第③段對老人外貌和神態(tài)的描寫,如“背有點兒駝”“竟無惆悵之意”刻畫出了老人的凄涼與孤苦。C.第④段面對年輕人的追問,“老人嘴角輕微咧了咧,算是回答”表明老人不善表達,不知從何說起。D.第⑤段對壩上一年四季尋常之景的描寫,說明閘口老漢觀察仔細,對家鄉(xiāng)有著深厚的感情。8.請簡要分析文章結尾畫線部分的作用。9.作者李鳳群在接受《青年報》采訪時說:“文學就是時代和現(xiàn)實社會的鏡子?!闭埬憬Y合文本內容分析這篇小說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敬鸢浮?.B7.D8.①環(huán)境上: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暮色中的閘口,沉寂而熟悉的鄉(xiāng)村,讓歸家的主人公踏實而心安,且心生希望。②人物上:刻畫了一個內心安定祥和、處世淡然的老人形象,表明了老人對家鄉(xiāng)的濃濃深情。9.①選材上:都是鮮活的時代生活內容。如異地返鄉(xiāng)過春節(jié)、視頻直播賣煎餅、留守兒童生活現(xiàn)狀等。(其他與小說相關的內容亦可得分,如網(wǎng)紅打卡地等)②主題上:小說故事折射出城市化進程中,鄉(xiāng)村逐漸凋敝寥落,需要更多關注鄉(xiāng)村發(fā)展,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等現(xiàn)實問題。同時也引發(fā)我們思考,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中故鄉(xiāng)的意義及其現(xiàn)代人的心靈歸宿等問題?!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心理過于浮躁的現(xiàn)狀”錯誤。由原文“排長龍的熱度在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經(jīng)全部消散”可知,“熱度的消失”是春節(jié)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了。故選B。【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細節(jié)的分析能力。A.“閘口老漢的煎餅口味獨特”錯誤。“煎餅口味獨特”在文中并沒有提及。B.“刻畫出了老人的凄涼與孤苦”錯誤。文中寫到“他靠在水泥橋墩上,對于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的客人,竟無惆悵之意,甚至幾乎可以說完全無所謂”,可見“老人的凄涼孤苦”與老人的心境不符。C.“老人不善表達”錯誤。面對年輕人的追問,“老人嘴角輕微咧了咧,算是回答”表明老人不愿意回答,而非不善于表達。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語句的賞析能力。環(huán)境上:“路兩旁剛剛飽受霜打的烏青的樹,沉寂的灰色溝渠,以及余暉消逝的褐色天邊”寫出了暮色中的閘口?!翱吹匠良诺拇遄永镉辛阈堑臒艄?,看到自家的房子了”寫到沉寂而熟悉的鄉(xiāng)村。這些都讓主人公感到熟悉而安穩(wěn),并且溫柔的黎明在等候,內心充滿希望。人物上:本處是說主人公從閘口回到自己的家,看到熟悉的環(huán)境,內心感到熟悉而安穩(wěn),看到自家的房子了,他會踏踏實實地躺平,刻畫了一個內心安定祥和、處世淡然的老人形象。這樣熟悉而安穩(wěn)的環(huán)境也是老人不愿離開家鄉(xiāng)的原因之一,表明了老人對家鄉(xiāng)的濃濃深情?!?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文中寫到“正月初五的傍晚,這個在上海打拼的年輕人,臨時起意,到壩上的節(jié)制閘口來尋找童年的印記……這個年輕人用手機把寂寞安詳?shù)摹l口老漢’送上了全國數(shù)億用戶的某音熱門”,異地返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年輕人,用自拍桿,直播老人制作煎餅以及他本人品嘗的全過程,用手機把寂寞安詳?shù)摹伴l口老漢”送上了全國數(shù)億用戶的某音熱門。文中還寫到“閘口小學里全都是些附近拼湊起來的留守兒童”,老人不愿去城里的原因之一是這些留守兒童。所以,小說從選材上看,都是鮮活的時代生活內容。文中寫到“這座古老的、早就被棄之不用的節(jié)制閘,因其陳年無用、水泥斑駁的年代感,反而被鏡頭拍出了時髦感”“排長龍的熱度在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經(jīng)全部消散。寂寥的瘠地上佇立著唐松源老人”,小說故事折射出了城市化進程中,鄉(xiāng)村逐漸凋敝寥落。文中寫到“一開始他并沒有做煎餅的手藝。閘口小學里全都是些附近拼湊起來的留守兒童……直到天黑也吃不上一口熱飯”,小說涉及到了鄉(xiāng)村發(fā)展需要關注的問題,特別是留守兒童成長等現(xiàn)實問題。在暮色中,一陣疲倦席上來,饑餓的感覺像是一個號令,催促主人公別忘記回家的路,引發(fā)了我們對于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中故鄉(xiāng)的意義及其現(xiàn)代人的心靈歸宿等問題的思考,深化了小說的主題。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治國有二機,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希其刑,霸者刑德并湊,強國先其刑而后德。夫刑德者,化之所由興也。德者,養(yǎng)善而進闕者也;刑者,懲惡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賞,刑罰之甚者至于誅。夫誅賞者,所以別賢不肖,而列有功與無功也,故誅賞不可以繆。誅賞繆則善惡亂矣。夫有功而不賞,則善不勸;有過而不誅,則惡不懼。善不勸,惡不懼,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嘗聞也。公叔文子為楚令尹三年,民無敢入朝。公叔子見曰:“嚴矣?!蔽淖釉唬骸俺⒅畤酪?,寧云妨國家之治哉?”公叔子曰:“嚴則下喑,下喑則上聾,聾喑不能相通,何國之治也?蓋聞之也:順針縷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實倉廩,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嘗有所不受也?!弊迂晢栔蚊裼诳鬃樱鬃釉唬骸般零裂?,如以腐索御奔馬?!弊迂曉唬骸昂纹湮芬玻俊笨鬃釉唬骸胺蛲ㄟ_之國皆人也,以道導之,則吾畜也;不以道導之,則吾仇也。若何而毋畏?”魯有父子訟者,康子曰:“殺之?!笨鬃釉唬骸拔纯蓺⒁?。夫民不知子父訟之不善者久矣是則上過也上有道是人亡矣。”康子曰:“夫治民以孝為本,今殺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孔子曰:“不教而誅之,是虐殺不辜也。三軍大敗,不可誅也;獄訟不治,不可刑也;上陳之教,而先服之,則百姓從風矣;躬行不從,而后俟之以刑,則民知罪矣?!蔽渫鯁栍谔唬骸盀閲鴶?shù)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為國而數(shù)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為法者也。故令出而亂,亂則更為法,是以其法令數(shù)更也?!保ü?jié)選自《說苑·政理》)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民不知A子父B訟之C不善者D久矣E是F則上過也G上有道H是人亡矣。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闕,文中指不足,與《燭之武退秦師》“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的“闕”用法不同。B.令尹,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最高官銜,總攬軍政大權,一般主要由楚國貴族來擔任。C.實,文中指充實,與《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的“實”詞義不同。D.“懔懔焉”與《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的“焉”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治理國政有刑罰和德教兩個關鍵。行霸道的人刑罰與德教并用,而行王道的人重德教不用刑罰。B.公叔文子擔任楚國令尹,沒有百姓敢入朝。公叔子指出原因是執(zhí)政嚴酷,并規(guī)勸公叔文子改正。C.公叔子認為,治國者應善于聽取點滴意見。英明的君主,只有接受意見而不實行的,未曾有不接受意見的。D.魯國有父子提起訴訟的,康子為了羞辱警示那些不孝之人,決定殺之。此舉遭到了孔子的反對。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誅賞者,所以別賢不肖,而列有功與無功也,故誅賞不可以繆。(2)為國而數(shù)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為法者也。14.上述材料中,孔子關于“治民”的主張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敬鸢浮?0.EGH11.D12.A13.(1)誅殺和獎賞,是用來區(qū)別賢與不賢,并分列有功與無功的,所以誅殺與獎賞不能錯亂。(2)治理國家卻多次更改法令,是因為治理國家的人不遵守法令,把他所喜歡的當作法令。14.①心懷畏懼,注意引導。治理百姓如同用腐朽的韁繩去駕馭奔馬,非常危險,應注意引導。②教化百姓。不教導百姓就去懲戒百姓,不能以理服人,則如同虐殺無辜。③親身實行,以身作則。統(tǒng)治者若親身實行百姓還不服從,再以刑罰懲治?!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百姓不懂得父子相訟不好已經(jīng)很久了,這是在上執(zhí)政者的過錯。執(zhí)政者遵循正道,這樣的人就沒有了?!熬靡印钡摹耙印笔蔷淠┱Z氣助詞,其后E處斷開;“也”是句末語氣助詞,其后G處斷開;“是”為下句主語,其前H處斷開。故選EGH【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形容詞,不足;動詞,侵損,削減。句意:就是培養(yǎng)善良品性并補益不足之處。/削弱秦國來使晉國得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B.正確。C.正確。充實;確實。句意:匯積升斗糧食可以充實倉庫。/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覺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確,之前的錯誤。D.錯誤。助詞,用于形容詞、副詞之后,相當于“然”,……的樣子;兼詞,相當于“于此”,在這里。句意:要像面臨危險一樣害怕。/堆土成山,風雨就在這里興起;積累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這里生長。故選D。【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行王道的人……不用刑罰”錯誤,由原文“王者尚其德而希其刑”可知,行王道的人重德教而少用刑罰。故選A。【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來……的;“別”,區(qū)別,區(qū)分;“繆”,通“謬”,錯亂。(2)“數(shù)”,多次;“法法”,遵守法令;“以”,把。【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①由原文“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馬”可知,心懷畏懼,注意引導。治理百姓如同用腐朽的韁繩去駕馭奔馬,非常危險,應注意引導。②由原文“夫通達之國皆人也,以道導之,則吾畜也;不以道導之,則吾仇也”“不教而誅之,是虐殺不辜也”可知,教化百姓。不教導百姓就去懲戒百姓,不能以理服人,則如同虐殺無辜。③由原文“躬行不從,而后俟之以刑,則民知罪矣”可知,親身實行,以身作則。統(tǒng)治者若親身實行百姓還不服從,再以刑罰懲治。參考譯文:治理國政有兩個關鍵,就是刑罰與德教。行王道的人重德教而少用刑罰,行霸道的人刑罰與德教并用,強暴之國是先用刑罰而后用德教。刑罰與德教,教化所以由此產(chǎn)生。所謂德教,就是培養(yǎng)善良品性并補益不足之處;所謂刑罰,就是懲罰罪惡并禁止后來者仿效。所以受仁德教化成就高的應得到獎賞,犯罪受懲嚴重的應被誅殺。誅殺和獎賞,是用來區(qū)別賢與不賢,并分列有功與無功的,所以誅殺與獎賞不能錯亂。誅殺與獎賞錯亂了,善與惡也就錯亂了。如果有功而不獎賞,那善良的人就得不到鼓勵;有罪過而不誅殺,那罪惡的人就不會懼怕。善良的人得不到鼓勵,罪惡的人不畏懼,卻能用德行來感化天下的事,未曾聽說過。公叔文子做楚國令尹三年,沒有百姓敢入朝。公叔子謁見他說:“太嚴酷了。”公叔文子說:“朝廷的威嚴,難道說會妨害國家的治理嗎?”公叔子說:“執(zhí)政嚴酷就會使下面的臣民啞口不言,下面的人啞口不言,那上面的執(zhí)政者就如同聾子,聾啞不能互通消息,又何來國家的治理?大概聽說過這樣的話:順著針線就可以織成帷幕,匯積升斗糧食可以充實倉庫,合并小水流可以匯成江海。英明的君主,只有接受意見而不實行的,未曾有不接受意見的。”子貢向孔子詢問治理民眾的事,孔子說:“要像面臨危險一樣害怕,如同用腐朽的韁繩駕馭奔馬一樣?!弊迂晢枺骸盀槭裁匆菢雍ε履兀俊笨鬃诱f:“那四通八達的國都到處都是人,按正確的道路來引導他們,他們就會喜歡我;不按正確的道路來引導他們,他們就會與我為仇。像這樣怎能不害怕呢?”魯國有父子提起訴訟的,季康子說:“殺掉他。”孔子說:“不能殺死他。百姓不懂得父子相訟不好已經(jīng)很久了,這是在上執(zhí)政者的過錯。執(zhí)政者遵循正道,這樣的人就沒有了?!笨底诱f:“治理百姓以孝道為根本,如果殺一人來羞辱那些不孝的人,不也可以嗎?”孔子說:“不教導就殺人,這是濫殺無辜。三軍大敗。不能行誅殺;刑獄沒有整頓好,不能用刑罰;執(zhí)政者宣示的教化,應該自己首先實行它,那么百姓就會像順風而倒一樣地服從;自己親身實行了還有人不服從,隨后以刑罰懲治他,這樣人們就知道罪過了?!敝芪渫跸蚪珕柕溃骸爸卫韲叶啻巫兏?,是為什么?”太公說:“治理國家卻多次更改法令,是因為治理國家的人不遵守法令,把他所喜歡的當作法令,所以法令一頒布就產(chǎn)生動亂,一動亂就另外制定法令,因此他的法令多次更改。”(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郭明甫作西齋于潁尾①,請余賦詩黃庭堅食貧自以官為業(yè),聞說西齋意凜然。萬卷藏書宜子弟,十年種木長風煙。未嘗終日不思潁,想見先生多好賢。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臺②下水如天。【注】①潁尾:潁水注入淮水的浦口,又名潁口,在安徽省潁上縣東南。②女郎臺:故址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境內。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說自己因家貧不得不將做官當成職業(yè),而聽聞友人卻能建西齋讀書,不禁心生愧意。B.頷聯(lián)下句暗用“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之意,寓議論于描寫之中。C.頸聯(lián)上句“未嘗”“不思”使用雙重否定句式,比直說“終日思潁”情感抒發(fā)更強烈深沉。D.本詩與教材中的《登快閣》均運用了典故,且用典貼切,語言曉暢,意脈連貫,堪稱佳作。16.這首詩賦西齋,但詩人卻并沒有到過西齋,所以全從想象落筆。請結合詩句內容進行分析?!敬鸢浮?5.A16.①遐想西齋風光?!叭f卷藏書宜子弟”稱贊友人藏書豐富,學識淵博,詩禮傳家;“十年種木長風煙”既是指書齋環(huán)境清幽,又贊揚了友人對子弟的培養(yǎng)。②推想友人好賢樂善?!跋胍姟币痪浔磉_作者對友人才品的自信,抒發(fā)思念之切。③想象歡聚之景。尾聯(lián)以景結情,想象自己同友人從容載酒泛舟于女郎臺下,水天一碧。以二人相會時心曠神怡之情景表達相聚之念?!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A.“不禁心生愧意”錯誤?!奥務f西齋意凜然”意思是聽說修筑西齋隱居我為您肅然。所以,首聯(lián)主要表達對友人的敬重之情,并無愧意。故選A?!?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叭f卷藏書宜子弟,十年種木長風煙”意思是寫西齋藏書豐富,非常方便培養(yǎng)下一代,西齋周林木深茂,環(huán)境幽美。所以詩人遐想西齋風光:“萬卷藏書宜子弟”稱贊友人藏書豐富,學識淵博,詩禮傳家;“十年種木長風煙”既是指書齋環(huán)境清幽,又贊揚了友人對子弟培養(yǎng)?!拔磭L終日不思潁,想見先生多好賢”意思是我沒有一天不思念潁州,想見您多么好賢樂善。所以頸聯(lián)推想友人好賢樂善,抒發(fā)思念之切。“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臺下水如天”意思是很想與友人徜徉在穎水之濱,飲酒賞景,共享閑情逸興。尾聯(lián)以景結情,想象自己同友人從容載酒泛舟于女郎臺下,水天一碧,尾聯(lián)想象和友人歡聚之景,表達和友人相聚之念。(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剛游岳陽樓,見洞庭湖波浪掀天浩茫無際,不禁吟誦起杜甫《登岳陽樓》中寫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石鐘山記》中,作者蘇軾認為要想探尋事物的真相,必須實事求是質疑求實,切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古詩文中,作者常常借助“影”來表情達意。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浚?)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圓滿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任務。據(jù)專家介紹,為確保首次月背采樣任務“采得著、鉆得動、封得住、回得來”,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團隊充分評估嫦娥六號的約束條件,確定相應的工作形式和飛控模式,開展采樣過程自主序列化設計。月背“挖土”是個精細活,a?嫦娥六號有兩個辦法:一是表取,用一個機械臂攜帶采樣裝置,采集月球表面的土壤;b,用一根鉆桿鉆入月球表層預定深度,采集較深層的土壤。其中,①研制團隊最關注是否“鉆得動”,②并為此大量開展了地面試驗與仿真分析。③“針對月背中繼通信可能無法有效配合鉆采作業(yè)這一極端工況,④我們開拓了應急程序,⑤人機協(xié)作輔助嫦娥六號及時研判控制鉆取風險,⑥現(xiàn)場決策后續(xù)動作?!睂<艺f。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19.文中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作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a.如何采集月壤b.二是鉆取19.②“大量開展了”改成“開展了大量”④“開拓”改成“開發(fā)”【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本處是圍繞如何月背“挖土”來說的,根據(jù)后文嫦娥六號提供的兩個方法,是指如何采集,所以本處可填“如何采集月壤”。b.本處是說嫦娥六號兩個采集月壤的辦法,本處是第二個,根據(jù)“用一根鉆桿鉆入月球表層預定深度,采集較深層的土壤”,可見第二個方法是鉆取,可填“二是鉆取”。【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大量開展了地面試驗與仿真分析”語序不當,“大量”修飾“地面試驗與仿真分析”,所以應該為“開展了大量地面試驗與仿真分析”。④“開拓了應急程序”搭配不當,“開拓”和“應急程序”搭配不當,所以應將“開拓”改成“開發(fā)”。(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第一次去長白山,那時候山和天池都是純天然,上山下山也是純天然。路是有的,但如樹干抽枝條般,主路旁不斷地漫漶出旁逸斜出的小路。世上本沒有路,一些游客走出了路,另一些游客又走出了新路。新路難免含風險,山坡上的石頭被人踏上去的時候,有時會松動脫落滾下去,下面如果湊巧有另外一些不走尋常路的,就會有倒霉蛋兒遭遇(A)。我們走的是正經(jīng)路,規(guī)規(guī)矩矩地上了山,也因此,安安全全。我們攀爬到最高處,眼前一片空闊,欲走到天池邊,有條小河擋在前面,脫掉鞋,涉水過河,來到天池邊。藍瑩瑩的清澈見底的天池宛如鑲嵌在群山之間的一塊美玉。我們一時竟呆怔了。隨后,林場場長帶我們在林子里轉了兩個多小時,從森林里面剛一出來,迎面山坡滿滿當當?shù)淖仙?,野生鳶尾花隨風搖曳,面積之大,美到玄幻。長白山的那片紫色,不是純到假劣的顏色,而是中間混雜著星星點點的雜色,更通透,更真實,更鋪張。人類的刻意設計在大自然的渾然天成面前,真是(B),弱爆了。再后來去長白山時,發(fā)現(xiàn)當年攀爬過的地方,修了一架隧道似的梯子,這道梯子像一條疤痕,或者一道鋦痕,倘若是天然的,這道傷痕也有美學可供討論討論,但眼前這個只能是畫蛇添足。沒多久這條隧道梯子就停用了,失去了功用,卻無法拆除,就只能“獻丑”地擺在那兒。而天池也再不讓游客走到近前了,開辟了新的線路,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20.請在文中括號里面填入恰當?shù)某烧Z。21.文中畫橫線處使用了“像疤痕,或者一道鋦痕”的比喻來形容修建的梯子。請分析這個比喻的妙處。2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3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0.A.無妄之災/飛來橫禍B.班門弄斧/自作聰明21.①這個比喻將修建的梯子比作疤痕或鋦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它與自然環(huán)境的格格不入;②突出了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和干預,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破壞行為的遺憾和不滿。22.示例:藍瑩瑩的天池清澈見底,宛如一塊美玉,鑲嵌在群山之中。【解析】【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語境“有倒霉蛋兒遭遇”強調意想不到的災禍,可用:無妄之災/飛來橫禍。無妄之災:意為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飛來橫禍:突然降臨的、意想不到的災難、禍患。B.語境說人類的刻意設計在大自然的渾然天成面前“弱爆了”,強調人類的做法自以為是、自作聰明,可用:班門弄斧/自作聰明。班門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自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能力?!斑@道梯子像一條疤痕,或者一道鋦痕”運用比喻修辭,本體是“梯子”,喻體是“疤痕”“鋦痕”,而“疤痕”“鋦痕”是畫蛇添足,是丑陋的,不和諧的,可見人類修建的梯子與長白山自然環(huán)境的格格不入;將修建的梯子比作疤痕或鋦痕,語言生動形象,“疤痕”“鋦痕”的比喻凸顯出人類對長白山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和干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破壞行為的遺憾和不滿。【2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長句變短句,首先抽出長句的主干,單獨成句:天池宛如一塊美玉。然后把修飾語獨立出來,添加必要的成分,獨立成句:把“藍瑩瑩的”“清澈見底”兩個定語,化為句子,變?yōu)椤八{瑩瑩的天池清澈見底”;把“鑲嵌在群山之間”獨立出來,變?yōu)椤拌偳对谌荷街小?。最后注意句子之間的連貫和銜接,變?yōu)椋核{瑩瑩的天池清澈見底,宛如一塊美玉,鑲嵌在群山之中。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材料一:“倍速生活”源于看視頻時開加速的追劇方式,現(xiàn)多指被快節(jié)奏裹挾而不得不開啟追求時間效率最大化的加速生活。“三分鐘讀完一本書”“能5分鐘吃完的飯不會多花1分鐘”“忍受不了無意義的對話和事情”……追求“倍速生活”的我們好像患上了時間饑渴癥。這其中,有人覺得忙碌而充實,也有人感到迷茫而焦慮。材料二:《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曾獲“魯迅文學獎”,她在談到自己的寫作秘訣時說:“我寫得很緩慢,慢慢地去操實,慢慢地去經(jīng)營”。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敬鸢浮柯浴窘馕觥窟@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共兩則,旨在引發(fā)對當代快速生活背景下“快”與“慢”的辯證思考。材料一強調“倍速生活”可能會帶來效率最大化,也可能會讓人們失去對生活的耐心,會缺乏思考隨波逐流,會感到迷茫而焦慮等等。材料二則以李娟的親身體會強調“慢”于其寫作的意義。從材料一的敘述來看,“倍速生活”是把雙刃劍,既有優(yōu)點,又存在不少問題。其本質體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對時間的饑渴和焦慮,希望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事,追求時間效率最大化。但是“高速”不等同于“高效”,“倍速生活”會讓人們的生活陷入加速器的操縱中,不是在過生活,而是“被生活過”。與材料相反的,李娟的話強調“慢工出細活”這一俗話的意義所在。這說明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要追求“倍速”。綜合材料來看,材料一和材料二互相補充,考生應綜合兩則材料談論“快”于“慢”的關系,而且,從材料的表達來看,命題者要求考生應該要對“倍速生活”持批判態(tài)度,強調“慢”的意義和價值。具體寫作時,考生可以采用“引——析——聯(lián)——結”結構來寫作。開篇可以簡單引述材料,提出觀點:在“倍速生活”中感受“慢下來”的力量。接著對“倍速生活”進行辯證分析,最后用假設論證的方法,指出“倍速生活”認知的誤區(qū)。然后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對不良“倍速生活”進行深入挖掘,剖析其背后的的心理根源,并論述其壞處。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更要學會在‘倍速生活’的日子里,感受‘穩(wěn)’和‘緩’的力量”的觀點,并從“怎么做”的角度,對前文內容進行總結和深化。結尾再次點明中心論點,呼應標題。立意:1.快慢相宜,行穩(wěn)致遠。2.忙里偷閑,快中取“慢”。3.在“倍速”中感受“慢下來”的力量。湖南省邵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曹丕在其《典論·論文》中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氣”在這里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他評價孔融為“體氣高妙”,而縱觀孔融的品性、氣質,則兼有忠正浩然和通脫任性,故在其“以氣為文”的過程中也呈現(xiàn)出氣盛意遒、逞氣豪宕的風格??梢娨粋€人內在的“氣”是其為文、為人的重要支撐。這一理論同樣可以運用到對魏晉風度的分析上。筆者認為,魏晉名士之所以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很大原因是其胸中自有天高地闊之氣韻,能容納自然萬物,便能于萬物中有所體悟,獲得自由與解放?!妒勒f新語·言語》中記載顧長康去拜桓宣武墓,直嘆曰:“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別人令其形容哭桓溫之狀,顧愷之說:“鼻如廣莫長風,眼如懸河決溜?!薄奥暼缯鹄灼粕剑瑴I如傾河注海?!庇脮缫?、疾雷、大海等自然意象來形容,既可看出顧長康對桓溫之情深,又可看出其胸中的山河湖海有自然壯大之氣?!妒勒f新語·言語》篇記載,司馬太傅于齋中夜坐,當時天月明凈,太傅嘆以為佳,而謝景重卻說:“意謂乃不如微云點綴?!碧敌ρ裕骸扒渚有牟粌簦藦蛷娪曳x太清邪?”蘇軾的“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化用這個典故,天月明凈,自己的內心亦是一片澄澈,如清晨山間吹來的微風,使人感到清爽自然之氣,故可將外界的縲紲一掃而空。魏晉人還有一種“氣”,那便是“豪邁之氣”?!妒勒f新語·豪爽》篇記載,王敦謀反,想要攻入都城,而祖逖令其退兵,一聲“阿黑何敢不遜”使王敦聽后便停止計劃,足見祖逖作為大將軍無可比擬、超凡脫俗的豪邁之氣,有憑一人之人格魅力喝退千軍萬馬之氣象,不禁讓人想起張飛在當陽橋上一聲吼,喝退曹操百萬雄兵的情景?!妒勒f新語·識鑒》篇記載,謝玄北征之后,人們街談巷議懷疑其不振。韓康伯說:“此人好名,必能戰(zhàn)?!敝x玄得知憤怒非常,他厲聲說道:“丈夫提千兵,入死地,以事君親故發(fā),不復云為名?!痹谑咳巳绱顺撚诂F(xiàn)實的魏晉,亦有像祖逖、謝玄這樣的大將軍,“丈夫提千兵入死地”是為了報效君主,不為半點私利,頗有曹植“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氣概,這樣的豪邁之氣最終也成就了謝玄淝水之戰(zhàn)的大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特的氣質,如果說唐人是“天才之氣”或“盛世之氣”,宋人是“理性之氣”或“平淡之氣”,那么魏晉就是“自由之氣”或“超脫之氣”,時代之“氣”與處于時代中的人物之“氣”是互相成就的。(摘編自白彬楊《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風度之精神自由》)材料二:魏晉風度是指魏晉時期的思想意識、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囊括了魏晉時期的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哲學思想的廣泛流傳等因素都促進了魏晉風度的形成。這一時期,人們更加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關注精神層面的追求,如道德修養(yǎng)、人文關懷、審美追求等,對于人生的意義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這種氛圍下,魏晉名士高雅的文學藝術品位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追捧,這也是嵇康入獄后三千學子為其求情的重要原因。魏晉時期的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對于后世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魏晉風度中的生命意識,也推動了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創(chuàng)新。魏晉風度的時代意義還在于,它以文人的自覺為前提,為中國文人基本人格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諸子百家一直試圖尋找人生真諦。盡管各家追尋的目標、途徑、方式不同,所得的效果也不同,但“天下有道則仕,天下無道則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返璞歸真等人生理念,終于在魏晉時期經(jīng)魏晉名士共同的人生實踐和精神追求,轉化為具有鮮明時代特質的魏晉風度,實現(xiàn)了儒道互補精神的升華。這是魏晉名士對中國文化作出的重大貢獻。魏晉名士不再是歷史上虛無縹緲的影子,而是固化為一種文化符號,讓后世文人都能從這些文化符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魏晉風度是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來的人生態(tài)度、處世方式和由此而凝鑄的人格精神,是魏晉時代所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為中國傳統(tǒng)文人提供了可以自我期許的精神家園。歷朝歷代都有不少追慕魏晉遺風的文士,其中能夠得魏晉風度神髓者,正是那些真正把魏晉風度作為一種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的人。他們能像魏晉名士那樣輕蔑名利、尊乎達生,以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和處世方式對待人生和社會,寄身塵世之內,逍遙世俗之外,以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行為激濁揚清、救治世弊。從這個意義上說,魏晉風度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摘編自李文平《魏晉風度的精神品質及其生命意識探究》)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晉名士胸中有天高地闊之氣韻,能容納自然萬物,這是他們體悟萬物、精神自由的主要原因。B.司馬太傅以天月明凈為佳,謝景重以微云綴月為美,蘇軾認同司馬太傅的觀點。C.魏晉時期,人們開始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關注精神層面的追求,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義。D.諸子百家的人生理念在魏晉時期轉化為具有鮮明時代特質的魏晉風度,實現(xiàn)了儒道互補精神的升華。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時代之“氣”與時代人物之“氣”互相成就,譬如魏晉風度之于嵇康,盛唐氣象之于李白,宋明理學之于朱熹。B.魏晉風度包括魏晉時期的思想意識、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促進其形成的因素有宗教信仰的多元、文化藝術的多樣等。C.魏晉風度以魏晉名士為文化符號,給后人提供了心向往之的人格范式,促進了后人的人格覺醒和精神重建。D.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約束自我,就能得魏晉風度之神髓,以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行為激濁揚清、救治世弊。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第三段觀點的一項是()A.阮籍率意獨駕,信馬由韁,至車跡所窮處慟哭而返,以此發(fā)泄自己在險惡政治環(huán)境中的痛苦與憤懣。B.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抒寫自己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C.王羲之宴于蘭亭,流觴曲水,頓悟“死生亦大矣”,流露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命意識的理解。D.王粲流寓荊州,登高望遠,以一篇《登樓賦》,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懷國之情與懷才不遇之憂。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結構。5.《中國文學史》評論:“陶淵明是魏晉風度的杰出代表?!闭堃罁?jù)材料一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聯(lián)系兩則材料,說說你對這一評論的理解?!敬鸢浮?.C2.D3.B4.①材料一是總分總結構,②首先以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引出對魏晉風度的分析,③然后分述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的原因———胸懷自然之氣和豪邁之氣,④最后總結時代之“氣”是與時代人物之“氣”互相成就的。5.①材料一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是“文以氣為主”,“氣”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②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其后選擇歸隱田園,追求精神自由,為人兼有“自然之氣”與“豪邁之氣”。③“人之氣”決定“文之氣”,陶淵明的“文之氣”或平淡自然,或豪邁慷慨,是其“人之氣”的外化。作為魏晉風度的杰出代表,陶淵明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文人基本人格精神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魏晉時期,人們開始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曲解文意,由材料二第一段“這一時期,人們更加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可知,魏晉時期,人們是“更加”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而非“開始”強調。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就能得魏晉風度之神髓”表述絕對。由材料二第三段“其中能夠得魏晉風度神髓者,正是那些真正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的人”可知,“把魏晉風度作為人格范式激勵和約束自我”是“得魏晉風度神髓”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的觀點為“魏晉人還有一種‘氣’,那便是‘豪邁之氣’”。A.阮籍之例突出其率性自由;B.曹操之例突出其雄心壯志,最能體現(xiàn)魏晉風度的“豪邁之氣”;C.王羲之之例突出其生命意識;D.王粲之例突出其憂時傷己。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①材料一共五段,是總分總結構。②第一段“曹丕在其《典論·論文》中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這一理論同樣可以運用到對魏晉風度的分析上”首先以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引出對魏晉風度的分析;③然后第二、三、四段“魏晉名士之所以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很大原因是其胸中自有天高地闊之氣韻”“魏晉人還有一種“氣”,那便是‘豪邁之氣’”分述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的原因———胸懷自然之氣和豪邁之氣;④最后第五段“魏晉就是‘自由之氣’或‘超脫之氣’,時代之‘氣’與處于時代中的人物之‘氣’是互相成就的”總結時代之“氣”是與時代人物之“氣”互相成就的?!?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①材料一“曹丕在其《典論·論文》中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氣’在這里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曹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概念是“文以氣為主”,“氣”既指“人之氣”,又指“文之氣”。②材料一中,作者認為魏晉名士表現(xiàn)出精神自由的原因———胸懷自然之氣和豪邁之氣。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其后選擇歸隱田園,追求精神自由,為人兼有“自然之氣”與“豪邁之氣”。③結合材料一“一個人內在的‘氣’是其為文、為人的重要支撐”和材料二“魏晉時期的文化精神和審美風格,對于后世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可知,“人之氣”決定“文之氣”,陶淵明的“文之氣”或平淡自然,或豪邁慷慨,是其“人之氣”的外化。作為魏晉風度的杰出代表,陶淵明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文人基本人格精神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壩上(節(jié)選)李鳳群①開了年,唐松源整整七十四歲了,如果不是因為春節(jié)那個回鄉(xiāng)的年輕人偶然嘗到他的煎餅,并且把他的信息發(fā)到網(wǎng)上,關于他的姓名和年齡,知者甚寥。正月初五的傍晚,這個在上海打拼的年輕人,臨時起意,到壩上的節(jié)制閘口來尋找童年的印記,他東走走、西逛逛,并用手機拍拍鄉(xiāng)村風景。在閘口的水泥墩邊,他遇到了一個煎餅攤。煎餅的老人靜靜地佇立在節(jié)制閘口。看到有客來,老人起身搓搓手,開始倒油做煎餅。年輕人嘗了一口,直喊“童年味道”,他舉起自拍桿,直播老人制作煎餅以及他本人品嘗的全過程。不經(jīng)意間,這個年輕人用手機把寂寞安詳?shù)摹伴l口老漢”送上了全國數(shù)億用戶的某音熱門。②小視頻的傳播速度簡直難以估算,僅僅兩三天,從異地返鄉(xiāng)的節(jié)制閘附近的年輕人蜂擁而至,他們把這里當成“打卡地”。漸漸地,這座古老的、早就被棄之不用的節(jié)制閘,因其陳年無用、水泥斑駁的年代感,反而被鏡頭拍出了時髦感。攤子周圍的人氣陡增。到了正月十五,簡陋的節(jié)制閘口附近被大大小小的各種車輛堵住了,人們不約而同地走到老人的煎餅攤邊,花二塊五毛錢買一個熱乎乎的雞蛋煎餅,沐浴著暖洋洋的春日陽光,站在堤壩上三五口吃掉,順便欣賞堤壩下面安詳?shù)那嗖莸睾徒?,何其自在。直到最后一枚雞蛋用完,老人收拾好攤子,車輪滑動的聲音響起來,人群才漸散去。③小視頻拍攝者返回了上海,可是那些被閘口老漢吊起胃口的粉絲興趣不減:這位老人為何大過年的擺攤?生活無保障?兒女不孝敬?有什么難言之隱?為了流量和情懷的年輕人不得不再次返回故鄉(xiāng)尋找謎底。排長龍的熱度在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經(jīng)全部消散。寂寥的瘠地上佇立著唐松源老人,高個子,背有點兒駝,灰色的毛領羽絨帽裹住半個腦袋,腦門光禿禿的,他靠在水泥橋墩上,對于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的客人,竟無惆悵之意,甚至幾乎可以說完全無所謂。“老人家,對我們的觀眾說幾句吧!”閘口老漢置若罔聞。④“說說吧,老人家,您為什么不離開壩上?缺錢嗎?您的孩子們不贍養(yǎng)您嗎?”年輕人問完,煞有介事地等著。老人嘴角輕微咧了咧,算是回答?,F(xiàn)在,掃興的是這個年輕人了。天色漸晚,老人家收拾起攤子,搖晃著騎上三輪離去了。⑤為什么不離開呢?他想起兒子、媳婦多次動員他進城,又想起那個舉著手機的年輕人皺起的眉頭,因為得不到答案而夸張的失落的臉,他暗自發(fā)笑:哪里有那么復雜,這里可是我的家。在這里,我參與過這壩上熱火朝天的生產(chǎn)和建設,我的親人埋在這里。你瞧瞧,凝固在春天枝條上的淤泥,夏天月季上的水珠,秋后無燕的空巢,冬天脫了葉的野藤,多好的地方!他在這里,見證過大洪水;見證了房屋蓋起來,人們倒下去;見證了孩子們出生、長大、去了別處……骨頭越來越硬,心腸越來越軟。他不走。⑥一開始他并沒有做煎餅的手藝。閘口小學里全都是些附近拼湊起來的留守兒童,他去學校里幫著砌過一個食堂,好心人捐款,讓孩子們中午能免費吃一頓飯。他發(fā)現(xiàn),就算有一頓免費的飯,到了傍晚,許多孩子仍然要饑腸轆轆地走上回家的路,有的還小,要等到天黑父母收工了才來接回去。無論多冷多餓,他們只能干餓著,直到天黑也吃不上一口熱飯。一開始,他免費提供給每個孩子一個煎餅,確保他們在回家之前不那么饑餓———他很快狼狽地發(fā)現(xiàn),操作起來太難,免費的東西吸引貪婪的人,甚至有些老年人,慫恿不上學的孩子跑過來要。他急得直跺腳,三個月不到,他的積蓄虧光了,差點兒就要打退堂鼓了,但他堅持了下來,漸漸掌握了規(guī)律和技巧,把免費改成了小盈利生意,再把一點兒盈余放到學校食堂費中,給孩子午餐加點兒菜。他憑著老年人的智慧和耐心把煎餅送到了真正需要的孩子口中。這一做,快十年了。⑦閘口逐漸隱匿在暮色中,天光黯淡之后,野地里的小動物消停了,遠處的屋頂開始模糊,稀稀拉拉的路燈亮了起來。一陣疲倦席上來,饑餓的感覺像是一個號令,催促他別忘記回家的路。他有條不紊地收拾攤子。他直起腰的時候,右手習慣地握成拳,在腰上捶幾下,坐上三輪。三輪鏈條轉動的時候硌著了擋板,咯吱咯吱地響。路兩旁剛剛飽受霜打的烏青的樹,沉寂的灰色溝渠,以及余暉消逝的褐色天邊,一切那么熟悉而安穩(wěn)??吹匠良诺拇遄永镉辛阈堑臒艄?,看到自家的房子了,他會踏踏實實地躺平,在暗夜里長出一口氣,他感覺篤定而心安,良夜盡頭,溫柔的黎明在等候。(摘編自《人民文學》,2021年9月期)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敘事視角由小視頻拍攝者轉變?yōu)殚l口老漢,更有利于揭示人物心理。B.節(jié)制閘網(wǎng)紅“打卡地”熱度的消失,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心理過于浮躁的現(xiàn)狀。C.小說中作者的語言沉穩(wěn)平實,在平淡的敘事中不事褒貶而褒貶自明。D.第⑤段在結構上承上啟下,過渡自然,引出下文閘口老漢留守家鄉(xiāng)的原因。7.下列選項中,對文中細節(jié)描寫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第②段年輕人蜂擁到煎餅攤的原因是閘口老漢的煎餅口味獨特,且可以邊吃邊欣賞風景,非常自在。B.第③段對老人外貌和神態(tài)的描寫,如“背有點兒駝”“竟無惆悵之意”刻畫出了老人的凄涼與孤苦。C.第④段面對年輕人的追問,“老人嘴角輕微咧了咧,算是回答”表明老人不善表達,不知從何說起。D.第⑤段對壩上一年四季尋常之景的描寫,說明閘口老漢觀察仔細,對家鄉(xiāng)有著深厚的感情。8.請簡要分析文章結尾畫線部分的作用。9.作者李鳳群在接受《青年報》采訪時說:“文學就是時代和現(xiàn)實社會的鏡子?!闭埬憬Y合文本內容分析這篇小說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敬鸢浮?.B7.D8.①環(huán)境上: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暮色中的閘口,沉寂而熟悉的鄉(xiāng)村,讓歸家的主人公踏實而心安,且心生希望。②人物上:刻畫了一個內心安定祥和、處世淡然的老人形象,表明了老人對家鄉(xiāng)的濃濃深情。9.①選材上:都是鮮活的時代生活內容。如異地返鄉(xiāng)過春節(jié)、視頻直播賣煎餅、留守兒童生活現(xiàn)狀等。(其他與小說相關的內容亦可得分,如網(wǎng)紅打卡地等)②主題上:小說故事折射出城市化進程中,鄉(xiāng)村逐漸凋敝寥落,需要更多關注鄉(xiāng)村發(fā)展,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等現(xiàn)實問題。同時也引發(fā)我們思考,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中故鄉(xiāng)的意義及其現(xiàn)代人的心靈歸宿等問題?!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心理過于浮躁的現(xiàn)狀”錯誤。由原文“排長龍的熱度在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經(jīng)全部消散”可知,“熱度的消失”是春節(jié)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了。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細節(jié)的分析能力。A.“閘口老漢的煎餅口味獨特”錯誤。“煎餅口味獨特”在文中并沒有提及。B.“刻畫出了老人的凄涼與孤苦”錯誤。文中寫到“他靠在水泥橋墩上,對于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的客人,竟無惆悵之意,甚至幾乎可以說完全無所謂”,可見“老人的凄涼孤苦”與老人的心境不符。C.“老人不善表達”錯誤。面對年輕人的追問,“老人嘴角輕微咧了咧,算是回答”表明老人不愿意回答,而非不善于表達。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語句的賞析能力。環(huán)境上:“路兩旁剛剛飽受霜打的烏青的樹,沉寂的灰色溝渠,以及余暉消逝的褐色天邊”寫出了暮色中的閘口?!翱吹匠良诺拇遄永镉辛阈堑臒艄猓吹阶约业姆孔恿恕睂懙匠良哦煜さ泥l(xiāng)村。這些都讓主人公感到熟悉而安穩(wěn),并且溫柔的黎明在等候,內心充滿希望。人物上:本處是說主人公從閘口回到自己的家,看到熟悉的環(huán)境,內心感到熟悉而安穩(wěn),看到自家的房子了,他會踏踏實實地躺平,刻畫了一個內心安定祥和、處世淡然的老人形象。這樣熟悉而安穩(wěn)的環(huán)境也是老人不愿離開家鄉(xiāng)的原因之一,表明了老人對家鄉(xiāng)的濃濃深情?!?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文中寫到“正月初五的傍晚,這個在上海打拼的年輕人,臨時起意,到壩上的節(jié)制閘口來尋找童年的印記……這個年輕人用手機把寂寞安詳?shù)摹l口老漢’送上了全國數(shù)億用戶的某音熱門”,異地返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年輕人,用自拍桿,直播老人制作煎餅以及他本人品嘗的全過程,用手機把寂寞安詳?shù)摹伴l口老漢”送上了全國數(shù)億用戶的某音熱門。文中還寫到“閘口小學里全都是些附近拼湊起來的留守兒童”,老人不愿去城里的原因之一是這些留守兒童。所以,小說從選材上看,都是鮮活的時代生活內容。文中寫到“這座古老的、早就被棄之不用的節(jié)制閘,因其陳年無用、水泥斑駁的年代感,反而被鏡頭拍出了時髦感”“排長龍的熱度在假期結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經(jīng)全部消散。寂寥的瘠地上佇立著唐松源老人”,小說故事折射出了城市化進程中,鄉(xiāng)村逐漸凋敝寥落。文中寫到“一開始他并沒有做煎餅的手藝。閘口小學里全都是些附近拼湊起來的留守兒童……直到天黑也吃不上一口熱飯”,小說涉及到了鄉(xiāng)村發(fā)展需要關注的問題,特別是留守兒童成長等現(xiàn)實問題。在暮色中,一陣疲倦席上來,饑餓的感覺像是一個號令,催促主人公別忘記回家的路,引發(fā)了我們對于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中故鄉(xiāng)的意義及其現(xiàn)代人的心靈歸宿等問題的思考,深化了小說的主題。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治國有二機,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希其刑,霸者刑德并湊,強國先其刑而后德。夫刑德者,化之所由興也。德者,養(yǎng)善而進闕者也;刑者,懲惡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賞,刑罰之甚者至于誅。夫誅賞者,所以別賢不肖,而列有功與無功也,故誅賞不可以繆。誅賞繆則善惡亂矣。夫有功而不賞,則善不勸;有過而不誅,則惡不懼。善不勸,惡不懼,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嘗聞也。公叔文子為楚令尹三年,民無敢入朝。公叔子見曰:“嚴矣?!蔽淖釉唬骸俺⒅畤酪玻瑢幵品羾抑卧??”公叔子曰:“嚴則下喑,下喑則上聾,聾喑不能相通,何國之治也?蓋聞之也:順針縷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實倉廩,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嘗有所不受也?!弊迂晢栔蚊裼诳鬃?,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馬?!弊迂曉唬骸昂纹湮芬??”孔子曰:“夫通達之國皆人也,以道導之,則吾畜也;不以道導之,則吾仇也。若何而毋畏?”魯有父子訟者,康子曰:“殺之?!笨鬃釉唬骸拔纯蓺⒁?。夫民不知子父訟之不善者久矣是則上過也上有道是人亡矣。”康子曰:“夫治民以孝為本,今殺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孔子曰:“不教而誅之,是虐殺不辜也。三軍大敗,不可誅也;獄訟不治,不可刑也;上陳之教,而先服之,則百姓從風矣;躬行不從,而后俟之以刑,則民知罪矣?!蔽渫鯁栍谔唬骸盀閲鴶?shù)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為國而數(shù)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為法者也。故令出而亂,亂則更為法,是以其法令數(shù)更也?!保ü?jié)選自《說苑·政理》)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民不知A子父B訟之C不善者D久矣E是F則上過也G上有道H是人亡矣。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闕,文中指不足,與《燭之武退秦師》“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的“闕”用法不同。B.令尹,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最高官銜,總攬軍政大權,一般主要由楚國貴族來擔任。C.實,文中指充實,與《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的“實”詞義不同。D.“懔懔焉”與《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的“焉”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治理國政有刑罰和德教兩個關鍵。行霸道的人刑罰與德教并用,而行王道的人重德教不用刑罰。B.公叔文子擔任楚國令尹,沒有百姓敢入朝。公叔子指出原因是執(zhí)政嚴酷,并規(guī)勸公叔文子改正。C.公叔子認為,治國者應善于聽取點滴意見。英明的君主,只有接受意見而不實行的,未曾有不接受意見的。D.魯國有父子提起訴訟的,康子為了羞辱警示那些不孝之人,決定殺之。此舉遭到了孔子的反對。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誅賞者,所以別賢不肖,而列有功與無功也,故誅賞不可以繆。(2)為國而數(shù)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為法者也。14.上述材料中,孔子關于“治民”的主張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答案】10.EGH11.D12.A13.(1)誅殺和獎賞,是用來區(qū)別賢與不賢,并分列有功與無功的,所以誅殺與獎賞不能錯亂。(2)治理國家卻多次更改法令,是因為治理國家的人不遵守法令,把他所喜歡的當作法令。14.①心懷畏懼,注意引導。治理百姓如同用腐朽的韁繩去駕馭奔馬,非常危險,應注意引導。②教化百姓。不教導百姓就去懲戒百姓,不能以理服人,則如同虐殺無辜。③親身實行,以身作則。統(tǒng)治者若親身實行百姓還不服從,再以刑罰懲治。【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百姓不懂得父子相訟不好已經(jīng)很久了,這是在上執(zhí)政者的過錯。執(zhí)政者遵循正道,這樣的人就沒有了?!熬靡印钡摹耙印笔蔷淠┱Z氣助詞,其后E處斷開;“也”是句末語氣助詞,其后G處斷開;“是”為下句主語,其前H處斷開。故選EGH【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形容詞,不足;動詞,侵損,削減。句意:就是培養(yǎng)善良品性并補益不足之處。/削弱秦國來使晉國得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B.正確。C.正確。充實;確實。句意:匯積升斗糧食可以充實倉庫。/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覺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確,之前的錯誤。D.錯誤。助詞,用于形容詞、副詞之后,相當于“然”,……的樣子;兼詞,相當于“于此”,在這里。句意:要像面臨危險一樣害怕。/堆土成山,風雨就在這里興起;積累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這里生長。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行王道的人……不用刑罰”錯誤,由原文“王者尚其德而希其刑”可知,行王道的人重德教而少用刑罰。故選A?!?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來……的;“別”,區(qū)別,區(qū)分;“繆”,通“謬”,錯亂。(2)“數(shù)”,多次;“法法”,遵守法令;“以”,把?!?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①由原文“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馬”可知,心懷畏懼,注意引導。治理百姓如同用腐朽的韁繩去駕馭奔馬,非常危險,應注意引導。②由原文“夫通達之國皆人也,以道導之,則吾畜也;不以道導之,則吾仇也”“不教而誅之,是虐殺不辜也”可知,教化百姓。不教導百姓就去懲戒百姓,不能以理服人,則如同虐殺無辜。③由原文“躬行不從,而后俟之以刑,則民知罪矣”可知,親身實行,以身作則。統(tǒng)治者若親身實行百姓還不服從,再以刑罰懲治。參考譯文:治理國政有兩個關鍵,就是刑罰與德教。行王道的人重德教而少用刑罰,行霸道的人刑罰與德教并用,強暴之國是先用刑罰而后用德教。刑罰與德教,教化所以由此產(chǎn)生。所謂德教,就是培養(yǎng)善良品性并補益不足之處;所謂刑罰,就是懲罰罪惡并禁止后來者仿效。所以受仁德教化成就高的應得到獎賞,犯罪受懲嚴重的應被誅殺。誅殺和獎賞,是用來區(qū)別賢與不賢,并分列有功與無功的,所以誅殺與獎賞不能錯亂。誅殺與獎賞錯亂了,善與惡也就錯亂了。如果有功而不獎賞,那善良的人就得不到鼓勵;有罪過而不誅殺,那罪惡的人就不會懼怕。善良的人得不到鼓勵,罪惡的人不畏懼,卻能用德行來感化天下的事,未曾聽說過。公叔文子做楚國令尹三年,沒有百姓敢入朝。公叔子謁見他說:“太嚴酷了?!惫逦淖诱f:“朝廷的威嚴,難道說會妨害國家的治理嗎?”公叔子說:“執(zhí)政嚴酷就會使下面的臣民啞口不言,下面的人啞口不言,那上面的執(zhí)政者就如同聾子,聾啞不能互通消息,又何來國家的治理?大概聽說過這樣的話:順著針線就可以織成帷幕,匯積升斗糧食可以充實倉庫,合并小水流可以匯成江海。英明的君主,只有接受意見而不實行的,未曾有不接受意見的?!弊迂曄蚩鬃釉儐栔卫砻癖姷氖?,孔子說:“要像面臨危險一樣害怕,如同用腐朽的韁繩駕馭奔馬一樣?!弊迂晢枺骸盀槭裁匆菢雍ε履??”孔子說:“那四通八達的國都到處都是人,按正確的道路來引導他們,他們就會喜歡我;不按正確的道路來引導他們,他們就會與我為仇。像這樣怎能不害怕呢?”魯國有父子提起訴訟的,季康子說:“殺掉他?!笨鬃诱f:“不能殺死他。百姓不懂得父子相訟不好已經(jīng)很久了,這是在上執(zhí)政者的過錯。執(zhí)政者遵循正道,這樣的人就沒有了?!笨底诱f:“治理百姓以孝道為根本,如果殺一人來羞辱那些不孝的人,不也可以嗎?”孔子說:“不教導就殺人,這是濫殺無辜。三軍大敗。不能行誅殺;刑獄沒有整頓好,不能用刑罰;執(zhí)政者宣示的教化,應該自己首先實行它,那么百姓就會像順風而倒一樣地服從;自己親身實行了還有人不服從,隨后以刑罰懲治他,這樣人們就知道罪過了?!敝芪渫跸蚪珕柕溃骸爸卫韲叶啻巫兏?,是為什么?”太公說:“治理國家卻多次更改法令,是因為治理國家的人不遵守法令,把他所喜歡的當作法令,所以法令一頒布就產(chǎn)生動亂,一動亂就另外制定法令,因此他的法令多次更改。”(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郭明甫作西齋于潁尾①,請余賦詩黃庭堅食貧自以官為業(yè),聞說西齋意凜然。萬卷藏書宜子弟,十年種木長風煙。未嘗終日不思潁,想見先生多好賢。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臺②下水如天。【注】①潁尾:潁水注入淮水的浦口,又名潁口,在安徽省潁上縣東南。②女郎臺:故址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境內。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說自己因家貧不得不將做官當成職業(yè),而聽聞友人卻能建西齋讀書,不禁心生愧意。B.頷聯(lián)下句暗用“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之意,寓議論于描寫之中。C.頸聯(lián)上句“未嘗”“不思”使用雙重否定句式,比直說“終日思潁”情感抒發(fā)更強烈深沉。D.本詩與教材中的《登快閣》均運用了典故,且用典貼切,語言曉暢,意脈連貫,堪稱佳作。16.這首詩賦西齋,但詩人卻并沒有到過西齋,所以全從想象落筆。請結合詩句內容進行分析?!敬鸢浮?5.A16.①遐想西齋風光?!叭f卷藏書宜子弟”稱贊友人藏書豐富,學識淵博,詩禮傳家;“十年種木長風煙”既是指書齋環(huán)境清幽,又贊揚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