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中學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第十三中學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第十三中學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第十三中學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第十三中學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十三中學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2024年高二年級上期中模擬測(語文)

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命題人:做題人:2024年10月28日

一、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王于興師,修我甲兵,____。(《詩經(jīng)·秦風·無衣》)

(2)自伐者無功,____。(《〈老子〉四章》)

(3)《〈老子〉四章》中,與“人貴有自知之明"表達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

(4)在《〈論語〉十二章》中,“____,____"這兩句最能體現(xiàn)孔子對追求真理的態(tài)度。

(5)遙對明月,李太白暢飲美酒,在《將進酒》中通過“____”一句表達明月不可辜負之情;張若虛生發(fā)哲思,在《春江花月夜》中借“____"一句,以人賞月來探問人類源起。

(6)古詩中的長江往往具有恢弘的氣勢,比如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懷古》里寫其遼遠澄澈“____”,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寫其壯闊浩蕩“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和圖表,完成2-4題。(10分)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4分)

①_______尊俯就(qū)②_______(sì)意妄為③狡黠()④怪癖()

(一)

狄更斯十五歲進律師事務(wù)所當學徒,開始了__________的生活。后來靠自學掌握了復(fù)雜的速記技術(shù),當上了民事訴訟法庭的審案記錄員,接著又充任報社派駐議會的記者。這兩項工作使他年紀輕輕就有了同齡人無法比擬的對社會人生豐富而深刻的認識。同時,他還練就了奮筆疾書、__________的寫作本領(lǐng)。他曾愛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階級地位懸殊而遭拒絕。他沒有因此而萎靡不振,反而更加奮發(fā)向上。他領(lǐng)到大英博物館圖書室的借書證,拼命讀書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他善于向生活學習,社會上各色人物的生活習性、矛盾糾紛都是他__________研究的對象。生活積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賦,使他__________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23歲時就以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贏得聲名,從此事業(yè)一帆風順,一生共創(chuàng)作十四部半長篇小說和大量其他作品。

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自食其果一蹴而就觀察終究

B.自食其果一揮而就觀摩終于

C.自食其力一揮而就觀察終于

D.自食其力一蹴而就觀摩終究

(二)

像我父親海明威這樣的,人在《喪鐘為誰而鳴》問世后,發(fā)覺自己的才華每況愈下,就變得動輒發(fā)怒,無法自制。這是不是應(yīng)當感到奇怪呢?如果一個人具有上述的種種品質(zhì),而且又善于把因為具備了這些品質(zhì)才得以理解的東西描繪得栩栩如生,那是不可能表現(xiàn)得狂躁的。但如果才氣耗盡后,卻完全有此可能。后來,猶如小陽春一樣,他的才氣又回來了,從而孕育出了一部杰作,規(guī)模雖然不大,卻充滿了愛、洞察力和真理。但隨后就是——而且永遠是——漫長的秋天和嚴寒的冬天了。要是你們在我爸爸年輕時就認識他的話,不會不愛他,不會不欽佩他,可是等他到了老年,你們就只會難過地回憶起他年輕的時候是多么的美好?。ㄓ袆h改)

4.文中畫線句有較強表現(xiàn)力,請分析其表達特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本類整本書閱讀(23分)

(一)

可憐的米考伯太太!她說她曾盡過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懷疑,她的確如此,想過一切辦法。朝街的大門正中,全讓一塊大銅牌給擋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學舍”的字樣,可是我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青年女子在這一帶上學,沒有見到有什么青年女子來過這兒,或者打算來這兒,也沒見過米考伯太太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過任何準備。我所看到和聽到的上門來的人,只有債主。這班人沒日沒夜地找上門來,其中有的人兇得不得了。有個滿臉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個鞋匠,經(jīng)常在早上7點就擠進過道,朝樓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給我下來!你還沒出門,這你知道??爝€我們錢,聽到?jīng)]有?你別想躲著,這你知道,那太不要臉了。要是我是你,我絕不會這樣不要臉面??爝€我們錢,聽到?jīng)]有?你反正得還我們錢,你聽到了沒有?喂,你給我下來!"他這樣罵了一通后,仍舊得不到回答,火氣就更大了,于是就罵出“騙子”“強盜"這些字眼來。連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時,有時他就跑到街對面,對著三樓的窗子大聲叫罵,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層。遇到這種時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傷心,又羞愧,甚至悲慘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動作來(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聲尖叫起來我才知道的)??墒窃谶@過后還不到半個小時,他就特別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著一支曲子,擺出比平時更加高貴的架勢,走出門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樣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點鐘時為繳稅的事急得死去活來,可是到了4點鐘,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熱麥酒來了(這是典當?shù)魞砂雁y茶匙后買來的)。有一次,她家剛被法院強制執(zhí)行,沒收了財產(chǎn),我碰巧提前在6點鐘回家,只見她躺在壁爐前(當然還帶著一對雙胞胎),頭發(fā)散亂,披在臉上,可是就在這天晚上,她一面在廚房的爐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訴我她爸媽以及經(jīng)常來往的朋友們的事。我從未見過她的興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5.本選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米考伯夫婦形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天知道最后那條鯊魚咬掉了多少魚肉,”他說,“不過小船現(xiàn)在輕多了。"他不愿去想殘缺不全的魚肚子。他知道,鯊魚每次猛撞上去,都會撕去一塊肉,而且大魚在海里給所有的鯊魚留下了一道有公路那么寬的蹤跡。

這條魚可以夠一個人過整整一冬,他想。別想這個啦。還是歇息歇息,讓手好起來,保住剩下的魚肉吧。和水里的血腥味比起來,我手上的根本不算什么。再說,手也不怎么流血了。手割破了沒什么大不了的。出點兒血也許能讓左手不再抽筋。

我現(xiàn)在能想點兒什么呢?他暗自琢磨。沒什么可想的。我什么也不能想,就等著別的鯊魚來吧。真希望這是一場夢,他想??烧l知道呢?說不定有個好結(jié)果呢。

接著是一條獨自趕上來的鏟鼻鯊。它那架勢像是一頭豬直奔食槽,要是豬能有那么大的嘴,可以讓你把腦袋伸進去的話。老人任憑它襲擊大魚,緊接著把綁在船槳上的刀子刺進它的腦袋。但是鯊魚翻滾著向后猛地一退,刀刃啪的一聲斷了。

老人穩(wěn)定下來掌著舵,甚至不去看那條大鯊魚在水里慢慢地下沉,開始還是原來那么大,后來越來越小,只有丁點兒大了。這種情景總讓老人看得入迷,可這次他連看也不看一眼?!艾F(xiàn)在我還有那把手鉤,”他說,“可也沒什么用。還有兩把船槳、舵柄和那根短棍。"

這下子它們算是把我打垮了,他想,我太老了,沒法用棍子打死鯊魚了。不過只要手里還有短棍和舵柄,我就要試試看。

6.簡要分析選文畫波浪線處老人的內(nèi)心世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瑪絲洛娃轉(zhuǎn)過身,抬起頭,挺起胸部,帶著聶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溫順表情,走到鐵柵欄跟前,從兩個女犯中間擠過來,驚訝地盯著聶赫留朵夫,卻沒有認出他來。

不過,她從衣衫上看出他是個有錢人,就嫣然一笑。

“您找我嗎?”她問,把她那張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臉湊近鐵柵欄。

“我想見見……"聶赫留朵夫不知道該用“您”還是“你”,但隨即決定用“您”。他說話的聲音并不比平時高。

“我想見見您……我……"

……

瑪絲洛娃看到聶赫留朵夫激動的神氣,認出他來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認。”瑪絲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漲紅的臉突然變得陰沉了。

“我來是要請求你饒恕。"聶赫留朵夫大聲說,但音調(diào)平得像背書一樣。

他大聲說出這句話,感到客臊,往四下里張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覺得羞恥,那倒是好事,因為他是可恥的。于是他高聲說下去:

“請你饒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道。

她一動不動地站著,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他再也說不下去,就離開鐵柵欄,竭力忍住翻騰著的淚水,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

過了一分鐘,瑪絲洛娃從邊門走出來。地步履輕盈地走到聶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烏黑的鬈發(fā)也像前天那樣一圈圈飄在額上;蒼白而微腫的臉有點兒病態(tài),但很可愛,而且十分鎮(zhèn)定;她那雙烏黑發(fā)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腫的眼皮下顯得特別有神。

“可以在這里談話。"副典獄長說完就走開了。

聶赫留朵夫走到靠墻的長凳旁邊。

瑪絲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獄長,然后仿佛感到驚訝,聳聳肩膀,跟著聶赫留朵夫走到長凳那兒,理了理裙子,在他旁邊坐下。

“我知道要您饒恕我很困難。”聶赫留朵夫開口說,但又停住,覺得喉嚨哽住了,“過去的事既已無法挽回,那么現(xiàn)在我愿盡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說說……"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話,徑自問。她那雙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天哪!你幫助我,教教我該怎么辦!"聶赫留朵夫望著她那張變丑的臉,暗自說。

“前天您受審的時候,我在做陪審員。”他說,“您沒有認出我來吧?"

“沒有,沒有認出來。我沒有工夫認人。當時我根本沒有看?!爆斀z洛娃說。

“不是有過一個孩子嗎?"聶赫留朵夫問,感到臉紅了。

“謝天謝地,他當時就死了?!彼龤鈶嵉睾唵位卮穑D(zhuǎn)過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嗎?是怎么死的?"

“我當時自己病了,差一點兒也死掉。”瑪絲洛娃說,沒有抬起眼睛來。

“姑媽她們怎么會放您走的?"

“誰還會把一個懷孩子的女傭留在家里呢?她們一發(fā)現(xiàn)這事,就把我趕出來了。說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記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p>

“不,沒有完。我不能丟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贖我的罪。"

“沒有什么罪可贖的。過去的事都過去了,全完了?!爆斀z洛娃說。接著,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惡又妖媚又可憐地微微一笑。

瑪絲洛娃怎么也沒想到會看見他,特別是在此時此地,因此最初一剎那,他的出現(xiàn)使她震驚,使她回想起她從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剎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個充滿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這是那個熱愛她并為她所熱愛的迷人青年給她打開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難以理解的殘酷,想到了接二連三的屈辱和苦難,這都是緊接著那些醉人的幸福降臨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無法理解這事。她就照例把這些往事從頭腦里驅(qū)除,竭力用墮落生活的特種迷霧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這樣做的。最初一剎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這個人同她一度愛過的那個青年聯(lián)系起來,但接著覺得太痛苦了,就不再這樣做。現(xiàn)在這個衣冠楚楚、臉色紅潤、胡子上灑過香水的老爺,對她來說,已不是她所愛過的那個聶赫留朵夫,而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人。那種人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玩弄像她這樣的女人,而像她這樣的女人也總是要盡量從他們身上多弄到些好處。就因為這個緣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會兒,考慮著怎樣利用他弄到些好處。

7.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托爾斯泰的才華體現(xiàn)在心理描寫過程本身——那種難以捉摸的內(nèi)心生活現(xiàn)象,彼此異常迅速而又無窮多樣地變換著的,托爾斯泰卻能巧妙地描寫出來。"請結(jié)合選文,說說你對這句評價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本書閱讀(5分)

8.請從以下三題中任選一題作答。(5分)

(1)選擇《復(fù)活》中的一個主人公形象來分析“復(fù)活”這個標題的內(nèi)涵。

(2)簡述《大衛(wèi)·科波菲爾》中善戰(zhàn)勝惡的一個故事情節(jié)。

(3)人們稱海明威的作品具有“電報式"風格。在《老人與海》中,這種特點有哪些體現(xi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20分)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國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賢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賢之為政之本也?曰: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則治,自愚賤者為政乎貴且智者則亂。是以知尚賢之為政本也。

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是以民皆勸其賞畏其罰相率而為賢者以賢者眾而不肖者寡,此謂進賢。然后圣人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謂事能。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國家、官府、邑里,此皆國之賢者也。

賢者之治國也,蚤朝晏退,聽獄治政,是以國家治而刑法正。賢者之長官也,夜寢夙興,收斂關(guān)市、山林、澤粱之利,以實官府,是以官府實而財不散。賢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樹藝、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國家治則刑法正,官府實則萬民富。

故古圣王以審以尚賢使能為政,而取法于天。雖天亦不辯貧富、貴賤、遠邇、親疏,賢者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廢之。

(節(jié)選自《墨子·尚賢中》)

材料二: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

9.材料一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答題卡上按序填寫相應(yīng)字母,超過三處不得分。(3分)

是以A民皆B勸其賞C畏其罰D相率而為E賢者F以賢者眾G而不肖者寡

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乎"為介詞,相當于“于”,與《五石之瓠》中“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乎”用法相同。

B.“黨"意為“偏袒、偏私”,與《論語》中“群而不黨"的“黨”意義不同。

C.“焉"表反問,意為“哪里,怎么”,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焉用亡鄭以陪鄰"的“焉”意義相同。

D.惡,意為“不善良,不好的”,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惡其聲而然也”的“惡"意義不同。

11.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圣人尊賢而任能,對于選拔上來的賢人則給予高官富貴,對于無能之人則免去其職位,由此,競相為賢之風日起。

B.賢者治理城邑的時候早出晚歸,翻耕種植,栽種果木,收聚豆菜等,使得民眾能夠擁有足夠的食物。

C.墨子在論證上追求語言淺顯、邏輯嚴謹和結(jié)構(gòu)清晰,表達觀點時反復(fù)論說,務(wù)求把意思說得清楚明白。

D.材料二第二段從反面立意,指出如果大家將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愛護,就能消除亂象,使天下大治。

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賢者之治國也,蚤朝晏退,聽獄治政,是以國家治而刑法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墨子在《尚賢》中對“賢者”的行為作了具體闡釋,請結(jié)合材料一簡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代詩歌閱讀(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9分)

秋日東郊作①

皇甫冉

閑看秋水心無事,臥對寒松手自栽。

廬岳高僧留偈別,茅山道士寄書來②。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

淺薄將何稱獻納,臨岐終日自遲回。

[注]①此詩為皇甫冉接到皇帝征召的詔書時所作。②廬岳高僧,本指東晉高僧惠遠。茅山道士,原指道家始祖陶弘景。此處指僧、道方外之士。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緊扣秋水、寒松意象,描繪了詩人悠閑觀水、臥對寒松的隱退生活。

B.頷聯(lián)化用典故,用“留偈別"寄書來”寫出了朋友對詩人處境的關(guān)心。

C.頸聯(lián)運用擬人手法,寫燕知秋社將至而南飛,秋菊在重陽節(jié)時冒雨而開。

D.尾聯(lián)“淺薄"一詞言才疏學淺,詩人用自謙之語婉言拒絕皇帝的任用。

15.面對皇上的詔書,皇甫冉心情復(fù)雜。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論述類文本閱讀(18分)

(一)

材料一:

尚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傳統(tǒng)。盤古開天、女媧煉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這些言說先民心志的神話傳說,都包含著對“勇”的崇仰和贊頌。可以說,一部中華文明史,就是中華民族英勇面對無數(shù)困難和挑戰(zhàn)的不屈奮斗史。在櫛風沐雨一路向前的歷史征程中,“勇者不懼"深深地刻寫在中華民族的性格之中,成為無比珍貴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懼”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過,睚眥之仇必報,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義、迎難上,義無反顧、無所畏懼,是為大勇。大勇之“大”,在與“義"融。魯莽強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們在危難面前堅守道義、堅定前行的無畏氣概。勇者的無畏氣概,產(chǎn)生于道義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哪怕有千軍萬馬的阻攔,我們也要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抖Y記》有云:“有義之謂勇敢?!蔽覀冎酝瞥缬抡撸褪且驗橛抡吣軌驘o懼地堅守并光大道義。

勇者在道義的感召下能夠不懼艱險,甚至不懼犧牲,但勇者并非一無所懼。中國古人向來批評那種什么都不懼怕、什么都不忌憚、什么都不敬畏的蠻勇??梢哉f,中華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懼”,實是“無懼”與“有懼"的統(tǒng)一。從大義、大局的角度出發(fā),要藐視一切困難、無懼任何挑戰(zhàn);從具體行事的角度出發(fā),則要心懷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義感召下不懼外在艱險,卻時常憂懼道之不行、義之不彰,這也是勇者內(nèi)心兼具的“無懼”與“有懼"。

真正的勇者,有銳氣,也有靜氣。孟子與弟子公孫丑討論“勇”德時曾提到“不動心"的概念。所謂“不動心”,就是指在突如其來的危險面前能鎮(zhèn)定自若、巋然不動,“每臨大事有靜氣"。同時,這種不動如山的強大定力、靜氣,又“至大至剛”“折而不撓”,有著壓倒和戰(zhàn)勝一切的韌性與力量。沉著的靜氣,進取的銳氣,一同滋養(yǎng)著勇者的不懼品格。

如何培養(yǎng)這種臨危不懼的沉著靜氣與進取銳氣呢?中國古人提出了克己與成己的辯證工夫??鬃蛹捌涞茏又苡瘟袊鴷r,曾在陳、蔡之間被軍隊圍困而一度絕糧。情勢危急之下從人憂慌失據(jù),但孔子卻始終沉著冷靜,“歌兩柱之間”“修樂不休"。危機解除后,子貢表示要銘記這場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駁道:“夫陳、蔡之間,丘之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人也!”孔子為何珍視這場坎坷遭遇?他把艱難困苦當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條件。當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們面對困境時的修為和態(tài)度?!吨芤住分^:“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對外在的艱難險境,我們要反求諸己,在克除內(nèi)心恐懼、憂愁、煩擾的同時,積極自我砥礪、超越突破,并在道義感召下奮發(fā)有為。

中國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撓,闕而不荏”的特點與“勇者不懼"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時,從石到玉的切、磋、琢、磨過程也與人在困境中錘煉無畏勇氣的歷程相類似?!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敝腥A民族在數(shù)千年風雨征程中,沒有被任何外在困難嚇倒,而是憑著自己在其間砥礪出的“勇者不懼"的品格,開辟出文明的新天地,書寫出發(fā)展進步的新篇章,面對當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華民族強勁地展現(xiàn)著,也進一步錘煉著這一寶貴的精神品格。

(摘編自沈壯海、劉水靜《也說“勇者不懼”》)

材料二:

孟子在繼承前人的基礎(chǔ)上,在對“勇"進行界定和論述的同時,也對“勇”作了有層次的劃分。孟子說:“北宮黝之養(yǎng)勇也:不膚撓,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撻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寬博,亦不受于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養(yǎng)也,曰:‘視不勝猶勝也。量敵而后進,慮勝而后會,是畏三軍者也。舍豈能為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矣?!鲜┥崴圃?,北宮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舍守約也。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孟子列舉了三種類型與層次的“勇”:第一種是北宮黝之“勇”,這種“勇”,是打在身上不躲逃,毫不示弱,不畏權(quán)責,對付萬乘之君就像對付一個貧賤者一樣,只要遭到冒犯就會反擊,這種做法在當時孟子所處的那個貧富、貴賤、尊卑有著森嚴等級的時代也不失為一種“勇"。其次是孟施舍的“勇”,打仗不管能否取勝,都像必勝一樣向前沖,此乃“守氣"的無懼之勇。第三種是曾子的“反求諸己”之“勇”,通過自反,發(fā)現(xiàn)真理如果不在自己這邊,即使面對普通百姓,也會自覺慚愧而害怕。如果確定自己掌握著真理,縱然面對千軍萬馬,也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孟子認為,北宮雖勇于對抗權(quán)貴,憑過人的氣勢彰顯了果斷、堅毅之勇,但卻缺乏理性和思考,因而只是血氣之勇。相較之下,孟施舍要勝于北宮,因為孟施舍能夠由心出發(fā),做到內(nèi)心不畏懼,不過孟施舍養(yǎng)勇的方法又是通過無我或忘我從而達到“無懼”,因而也只是神勇或者說主觀上的勇,他與北宮黝之勇一樣都缺乏“理"的內(nèi)涵。只有曾子之勇才是“勇”的最高層次和理想境界,才是真正的德勇,因為他勇中有怯,勇中有思,能夠通過道德反省來確定正義與否,進而做出勇與不勇的行為選擇。可見,孟子的勇不是動輒而起、不顧效果的匹夫之勇,而是深明大義,能夠作出進退選擇的“理性"之勇。

(摘編自王翠英《浩然之氣與大丈夫之德——孟子“勇”的思想探析》)

16.下列關(guān)于材料一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都是贊頌“勇"的,“勇者不懼”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

B.真正的勇者既能藐視困難、勇往直前,又能在突如其來的危險面前保持鎮(zhèn)定。

C.勇者受到道義的感召,就會產(chǎn)生無畏的氣概,不論任何情形都能勇往直前、一無所懼。

D.外在的困境成就了勇士,使勇士克服自身煩憂,積極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17.根據(jù)材料一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有臨危不懼的沉著靜氣,因此他反對子貢將危機當作不幸的遭遇,而將其視為幸運的事情。

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義,堅守道義,并把困境當作機遇,在困境中修煉自己“勇者不懼"的品格。

C.不能忍受小辱的好勇,沒有敬畏之心的蠻勇,銳氣有余靜氣不足,都稱不上是真正的“勇者無懼”。

D.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奔赴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體現(xiàn)出了“勇者不懼"的大勇。

18.下列各項內(nèi)容不符合材料二所論述的“理性之勇”的一項是()(3分)

A.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孟子·離婁下》)

B.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C.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

D.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俠客行》)

(二)

材料一:

作為“農(nóng)與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執(zhí)著于破舊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產(chǎn)者、手工業(yè)者利益的新體制、新秩序。為此他自立門戶,聚徒講學,且熱衷游說,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說。墨子“有堅定的主義,有具體的政治主張"(顧頡剛《古史辨自序》),歸納起來有十項,或稱“十論”。即“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非命”。其中“兼愛"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觀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內(nèi)里所涵攝的平等意識,值得挖掘和珍視。

墨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使愛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國阿爾伯特·史懷哲《中國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愛”說首先是對無等級的氏族時代的緬懷與追思,是“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這種大同理想的絕唱。墨子對當時社會的混亂痛心疾首,針對“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這一問,他回答:“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下之害也。"(《兼愛下》)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與人之間“不相愛”和“自愛"。

在戰(zhàn)爭頻仍的時代,墨子目睹并親身感受著戰(zhàn)爭帶來的離亂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滿懷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圖借兼愛之說消弭戰(zhàn)爭的硝煙。“視人國若其國,誰攻?”(《兼愛上》)大到一國,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愛方能杜絕一切“禍篡怨恨"。這種天真背后,樸素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悲天憫人的救世之心躍然紙上,而隱含的平等觀也呼之欲出,因為兼愛之說所包括的兩方面內(nèi)容,都沁潤著平等意識。

其一,愛無等差?!啊?,盡也。盡,莫不然也’。兼愛,謂盡人而愛之?!保ㄎ榉前佟赌哟罅x述》)“兼相愛"要求一視同仁地愛所有的人,無分親疏、貴賤與貧富,所謂“厚不外己,愛無厚薄”(《大取》),“愛人,待周愛人而后為愛人"(《小取》),“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兼愛中》)。無分彼此厚薄,將別人的國、家、身當作自己的國、家、身一樣尊重和愛護。為什么要“兼愛"呢?墨子認為在“天志”之下,國與國、人與人都是平等的?!斗▋x》篇說得更明確:“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天”對每個人都平等以待,“兼而愛之,兼而利之”,從而保護每一個人,不準肆意“相惡相賤”,做到“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兼愛中》)??梢?,“墨翟所講的兼愛含有反抗壓迫和等級歧視的意義”(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其二,兼以易別。墨子的“兼愛"與孔、孟的“仁者愛人”不同,后者以血緣關(guān)系為基礎(chǔ),以“親親"、“尊尊”為原則,主張仁愛有等,“輕重厚薄"有別;前者以現(xiàn)實的物質(zhì)功利為基礎(chǔ),以“愛無差等”為原則,主張“遠施周遍”,不分親疏厚薄。儒家的愛發(fā)自內(nèi)在心理的“仁”,以倫理為本位;而墨家的愛源于外在互利的“義”,具有功利主義色彩。儒家的愛重“別”,“別"者區(qū)別也,注重遠近、責賤、親疏、上下之別;而在墨子看來,“別”是禍亂之源?!皠e者,處大國則攻小國,處大家則亂小家,強劫弱,眾暴寡,詐謀愚,貴傲賤。"(《天志中》)墨子的愛重“兼”,《說文》釋“兼":“并也,從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專持一禾,隱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這是一個涉及人的平等性問題的概念。墨子視愛人若己為兼,虧人自利為別,并據(jù)此作出了“兼士"與“別士”、“兼君"與“別君”的區(qū)分,主張“以兼為正”,“別非而兼是”,通過“兼以易別"(《兼愛下》),達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終實現(xiàn)。

(摘編自馬作武《墨子,讓愛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大力倡導(dǎo)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產(chǎn)運動初步總結(jié)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墨子是一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個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動手做桌子椅子。他還進一步發(fā)揮說:“馬克思主義千條萬條,中心的一條就是不勞動者不得食。"他對陳伯達研究墨子稱贊有加:“《墨子的哲學思想》看了,這是你的一大功勞,在中國找出赫拉克利特來了。”毛澤東視墨子為古代辯證唯物論大家,表達了他對墨子的高度評價。

陳獨秀也推崇墨子,他說過:“設(shè)若中國自秦漢以來,或墨教不廢,或百家并立而競進,則晚周即當歐洲之希臘,吾國歷史必與已成者不同。"又說:“墨子兼愛,莊子在宥,許行并耕,此三者誠人類最高之理想,而吾國之國粹也?!?/p>

李大釗贊同墨家“節(jié)用"的經(jīng)濟主張,認識到“《墨子》《節(jié)葬》《節(jié)用》《非樂》等篇,均以節(jié)用去奢侈為主旨”。

蕭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種裂裳裹足、摩頂放踵的犧牲精神:“在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潛、李白。"他還認為墨子的偉大人格與列寧相同,學習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潛藏的種種個人主義。

(摘編自鄭林華《與中國共產(chǎn)黨人》)

19.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墨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使愛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緬懷與追思無等級的氏族時代,他的大同理想堪稱絕唱。

B.因為墨子認為在“天志"之下,國與國、人與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主張“兼愛”,無分彼此厚薄,將別人的國、家、身當作自己的國、家、身一樣尊重和愛護。

C.在墨子看來,遠近、貴賤、親疏、上下有別,“別"是禍亂之源。他主張“以兼為正”,“別非而兼是”,認為“兼以易別”是實現(xiàn)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徑。

D.陳獨秀認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廢止,將改變中國的歷史,墨子的思想是人類的最高理想,是我國的國粹。

20.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墨子執(zhí)著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產(chǎn)者、手工業(yè)者利益的新體制、新秩序。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謂的體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將遭到來自統(tǒng)治階層的阻撓。

B.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滿懷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圖借兼愛之說消弭戰(zhàn)爭的硝煙”,這句話既有對墨子救世情懷的肯定與贊美,也隱含著對其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感慨。

C.墨家的“愛”以平等為原則,儒家的“愛"注重等差和分別。通過兩者的對比,論證了墨家的“兼愛”思想更符合社會要求,更有進步意義。

D.材料二中,毛澤東和蕭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體現(xiàn)了墨子的思想對共產(chǎn)黨人的影響,都體現(xiàn)著時代的烙印。

21.下列哪種思想符合墨子主張()(3分)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p>

C.“順應(yīng)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D.“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p>

七、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兩項寫作任務(wù)。

如今不少中小學生都有一周每天每個時間段的自律打卡本或自律打卡表,用各種顏色標記全天時間軸:一些青年參加了諸如30天運動打卡訓練營或百日閱讀自律營,每天標記這是完成的第幾天,距離目標還差幾天;一些成年人每次吃飯都會帶上一臺電子秤,計算食物精確到克來控制熱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生活數(shù)字化,并把這種新方式命名為“量化生活"。

(1)請寫一段文字,描述一位減肥打卡人士某天例行稱體重時的畫面。

要求:語言生動,描寫細致,有一定的層次;150字以內(nèi)。(10分)

(2)對此現(xiàn)象,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700字。(50分)

一、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

(1)與子偕行。

(2)自矜者不長。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朝聞道,夕死可矣。

(5)莫使金樽空對月;江畔何人初見月。

(6)千里澄江似練;春江潮水連海平。

二、語言文字運用(10分)

2.

①屈;②肆;③xiá;④pǐ。

3.答案:C。

解析:“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自食其力"指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生活。這里說狄更斯開始獨立生活,用“自食其力”?!耙货矶?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一揮而就”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這里說寫作本領(lǐng),用“一揮而就"?!坝^察”指仔細察看(事物或現(xiàn)象);“觀摩"指觀看學習,多指觀看彼此的成績,交流經(jīng)驗,互相學習。這里說研究社會人物,用“觀察”?!敖K于"表示經(jīng)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xiàn)的情況;“終究”表示畢竟、終歸。這里說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用“終于"。

4.答案:

運用比喻手法:將父親創(chuàng)作才華的短暫恢復(fù)比作“小陽春”,形象地寫出了其短暫而美好的狀態(tài)。

對比鮮明:把“小陽春"似的短暫輝煌與漫長的創(chuàng)作低谷“秋天和嚴寒的冬天”對比,突出父親創(chuàng)作生涯后期的艱難與痛苦,蘊含著深深的惋惜之情。

三、文本類整本書閱讀(23分)

5.答案:

通過細節(jié)描寫:如米考伯太太雖遭遇困境,但仍有吃炸羊排、喝熱麥酒等行為,展現(xiàn)其樂觀;米考伯先生在被追債后仍用心擦皮鞋、哼曲子出門,體現(xiàn)其愛面子。

側(cè)面烘托:借債主的兇狠逼債,從側(cè)面表現(xiàn)米考伯夫婦的困窘。

場景描寫:通過描寫米考伯太太在不同困境場景下的表現(xiàn),如家中被執(zhí)行沒收財產(chǎn)后的不同狀態(tài),突出其性格特點。

6.答案:

堅韌頑強:老人雖然遭受鯊魚多次攻擊,損失了很多魚肉,但仍想著保住剩下的魚肉,不輕易放棄。

自我安慰與鼓勵:他把手上的傷當作小事,認為出血也許能讓左手不再抽筋,還希望有個好結(jié)果,展現(xiàn)出樂觀的一面。

無奈與悲壯:在與鯊魚的搏斗中,老人感到自己力不從心,但仍決定繼續(xù)戰(zhàn)斗,體現(xiàn)出一種無奈又悲壯的心理。

7.答案:

細膩復(fù)雜的心理呈現(xiàn):托爾斯泰細膩地刻畫了瑪絲洛娃的心理。她最初沒認出聶赫留朵夫時,因他的穿著而嫣然一笑,試圖利用他;認出后則回憶起痛苦往事,又將其與現(xiàn)在的他分開,心理變化復(fù)雜。

快速的心理轉(zhuǎn)換描寫:瑪絲洛娃瞬間經(jīng)歷了震驚、回憶、痛苦、掩飾等心理變化,托爾斯泰將這些異常迅速的心理變化巧妙展現(xiàn)出來。

多樣的心理層次展現(xiàn):從對過去愛情的回憶,到對聶赫留朵夫殘酷行為的怨恨,再到如今試圖利用他的現(xiàn)實心理,層次豐富多樣。

8.答案:

(1)以聶赫留朵夫為例,“復(fù)活"有多層內(nèi)涵。他在道德上的復(fù)活,年輕時他對瑪絲洛娃犯下罪行,后來在陪審過程中良心覺醒,開始懺悔,試圖彌補過錯,這是道德層面的自我救贖。他在人性上的復(fù)活,從一個放蕩貴族子弟轉(zhuǎn)變?yōu)橛型樾?、有責任感的人,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回歸善良本真。

(2)在《大衛(wèi)科波菲爾》中,大衛(wèi)面對繼父的虐待和壓迫,始終保持善良的本性。他的姨婆貝西小姐在關(guān)鍵時刻出現(xiàn),幫助他擺脫困境,送他上學。大衛(wèi)在成長過程中,以善良對待周圍的人,如他對朋友真摯的友情。在與惡勢力斗爭中,無論是面對學校中的惡霸還是社會上的虛偽之人,他都沒有被同化,最終在文學創(chuàng)作等方面獲得成功,善戰(zhàn)勝了惡。

(3)《老人與海》的“電報式”風格體現(xiàn)在:簡潔的語言,如對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描寫,沒有過多修飾,“老人任憑它襲擊大魚,緊接著把綁在船槳上的刀子刺進它的腦袋"。情節(jié)緊湊,從老人出海到與鯊魚多次搏斗,沒有多余情節(jié),使故事節(jié)奏緊張。情感含蓄,老人的堅韌、孤獨等情感通過簡潔的敘述和行動展現(xiàn),留給讀者回味空間。

四、文言文閱讀(20分)

9.答案:C、D、F。

解析:這句話意思是“因此民眾都相互勸賞畏罰,爭著做賢人,這樣賢人就多而不賢之人就少”,所以在“勸其賞"畏其罰”“為賢者"后斷開。

10.答案:D。

解析:D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的“惡"是“怎么”的意思,“非惡其聲而然也"的“惡”是“厭惡"的意思,二者不同;A項“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則治”“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乎”都是“于"的意思;B項“不黨父兄”的“黨"是“偏袒”,“群而不黨"的“黨”是“結(jié)黨”,二者不同;C項“焉能治之”“焉用亡鄭以陪鄰"的“焉”都是“怎么"的意思。

11.答案:B。

解析:B項“栽種果木”錯誤,原文是“耕稼樹藝、聚菽粟”,“樹藝”指種植,沒有特指栽種果木;A、C、D選項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述是正確的。

12.

(1)賢人治理國家,早上朝而晚退朝,審理案件、處理政務(wù),因此國家安定而刑法嚴正。(“蚤":通“早”;“晏":晚;“聽獄”:審理案件。)

(2)所以以治理天下為事業(yè)的圣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所以天下人互相愛護就會安定,互相仇恨就會混亂。(“惡":怎么;“禁惡”:禁止相互仇恨;“勸":鼓勵。)

13.答案:

政治方面:早朝晚退,審理案件、治理政務(wù),使國家安定、刑法嚴正。

經(jīng)濟方面:對于山林等資源合理管理,充實官府,使財物不分散;治理城邑時早出晚歸,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使民眾富足。

選拔任用方面:選拔人才時不偏袒,唯才是舉,依據(jù)能力授予官職。

五、古代詩歌閱讀(9分)

14.答案:D。

解析:D項“婉言拒絕皇帝的任用”錯誤,尾聯(lián)表達的是詩人面對皇帝征召不知如何是好的復(fù)雜心情,不是拒絕;A、B、C選項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是正確的。

15.答案:

閑適之情:首聯(lián)描繪了詩人悠閑看水、臥對寒松的生活,表現(xiàn)出閑適愜意。

對歸隱生活的留戀:頷聯(lián)中高僧留偈、道士寄書,體現(xiàn)出詩人與方外之士的交往,暗示對歸隱生活的不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