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知識講解知識點一

經濟的發(fā)展1.農業(yè)的發(fā)展(1)糧食產量提高。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2)經濟作物種植推廣①一些地區(qū)出現(xiàn)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對傳統(tǒng)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②棉花在內地的種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廣,南方植棉逐漸普遍,帶動了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3)邊疆地區(qū)獲得進一步開發(fā)。2.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請結合教材內容,自主歸納知識要點)制瓷業(yè)宋朝出現(xiàn)了以定窯、汝窯、哥窯、官窯、鈞窯等五大名窯為代表、風格各異的瓷器;元朝燒出了新型彩繪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紅;宋元時期,瓷器成為繼絲綢之后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礦冶業(yè)煤的開采量很大,東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進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印刷業(yè)宋元時期發(fā)展迅速,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yè)的發(fā)展3.大眾商業(yè)的發(fā)展(1)商品經濟在宋朝發(fā)展到一個高峰,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xiàn)。(2)宋與遼夏金各政權之間的經濟往來十分密切,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4.紙幣的出現(xiàn)原因商品流通規(guī)模的擴大,導致貨幣需求量劇增發(fā)行北宋出現(xiàn)紙幣——交子,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fā)行作用推動了商業(yè)的發(fā)展5.城市的興盛:城市的興盛引人注目,北宋東京、南宋臨安、元朝的大都和杭州尤以繁華著稱。6.海外貿易繁榮: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主要外貿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等。7.經濟重心南移

唐朝中葉以來南方的經濟實力增長迅速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戶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元朝南北經濟差距繼續(xù)擴大,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為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元朝對隋唐時期的大運河進行取直,大大縮短了航程。元朝還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任務也是運輸江南的糧食知識點二

社會的變化1.門第觀念淡化(1)原因:宋朝科舉制度完善,不僅原則上面向全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競爭,平民家庭的士人進入政壇增多。(2)表現(xiàn):“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2.人身依附關系減弱(1)賤民階層:宋朝,賤民階層的數量顯著減少,家內服役更多地來自雇傭。(2)租佃關系:無地農民通常與地主簽訂契約,租種土地,人身束縛減弱。3.國家放松對社會的控制(1)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不受官府干預,僅辦理法律手續(xù),繳納交易稅即可。(2)人口遷移:對于百姓遷移住所、更換職業(yè)等,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為松弛。知識點三

儒學的復興1.儒學的復興(1)儒學的危機:從三國到五代,以闡釋經書字句為主的儒家學說日益僵化,社會影響總體來說不及佛教和道教。(2)儒學復興運動:從北宋中期起,一批學者力圖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內涵,強調學術為現(xiàn)實服務。(3)理學的興起:被稱為理學的學派影響逐漸增大,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這一學派也被稱為“程朱理學”。2.程朱理學(1)主要主張:認為“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也稱“天理”,主張“存天理,滅人欲”,即通過道德修養(yǎng)克服過度的欲望。理學還提出“格物致知”,認為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逐漸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2)地位: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知識點四

文學藝術和科技1.宋詞2.元曲(1)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①散曲是一種比詞更靈活、更通俗的長短句配樂詩歌體裁,更加適合市井演唱的需要。②演員將成套的散曲連綴在一起歌唱,輔以音樂、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形成了雜劇。(2)地位:元雜劇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3)代表人物:關漢卿、王實甫。3.話本:宋元時期,城市中說書演出非常盛行。說書底本稱為話本,實際上就是早期的白話小說。4.繪畫(1)風格:更加追求個性,不拘法度;不強調寫實,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2)主要題材: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5.科技(1)三大發(fā)明(請結合教材內容,自主歸納知識要點)(2)著名科學家①沈括所著《夢溪筆談》記載和總結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②郭守敬設計和監(jiān)制多種天文觀測儀器,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定新的歷法《授時歷》。③元朝農學家王禎編撰的《農書》,集北方和南方的農業(yè)技術于一體,其中關于農業(yè)工具的記載尤為豐富。合作探究史料實證材料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發(fā)生了一場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要意義的商業(yè)革命。這場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國經濟生產率的明顯增長中找到。技術的穩(wěn)步發(fā)展提高了傳統(tǒng)工業(yè)的產量。同樣,水稻的早熟品種的引進,使作物在過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達到一季兩熟,從而促進了農業(yè)發(fā)展。貿易量也隨著經濟活動的迅速發(fā)展而上升。——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探究點一宋朝商業(yè)繁榮的原因材料二

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漢朝。唐朝中后期,陸上絲綢之路因戰(zhàn)亂受阻,加之同時期中國經濟重心已向南方轉移,而海路又遠比陸路運量大、成本低,海路便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主通道。海上絲綢之路在宋朝達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幾远畿纭短瞥I辖z綢之路》互動探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朝發(fā)生“商業(yè)革命”的根源。概括宋朝在農業(yè)、手工業(yè)領域反映這一根源的具體表現(xiàn)。(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導致“海上絲綢之路在宋朝達到空前繁盛”的因素。提示:(1)根源:中國經濟生產率明顯增長。具體表現(xiàn):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經濟作物的種植;制瓷業(yè)、礦冶業(yè)、印刷業(yè)的發(fā)展等。(2)因素:宋朝北方戰(zhàn)亂,陸上絲綢之路受阻;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海路運量大、成本低;政府鼓勵海外貿易;中國造船業(yè)發(fā)達,航海技術先進;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地理知識的進步等。論從史出一、宋朝商業(yè)繁榮的原因(1)國家政策:國家放松對社會的控制,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弛,為商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較為寬松的社會、政策環(huán)境,調動了民間的經商熱情,這是宋朝商業(yè)繁榮最直接的原因。(2)絲綢之路:宋朝時期,造船技術的提高和指南針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航海的風險,海上絲綢之路迅速發(fā)展,為中國打開了廣闊的海外市場,這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外因。(3)江南開發(fā):從農業(yè)條件而言,江南土地對人口的承載能力更強,這為專業(yè)化、商品化生產提供了基本的條件。糧食成為重要的商品,經濟作物大量種植,這是宋朝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生產力基礎。(4)邊界貿易:宋與遼夏金各政權之間的經濟往來十分密切,不僅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5)社會風氣: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社會上鄙商的風氣有所改變,商人也樂于接受儒家倫理道德的約束,有的還參加了科舉考試,獲取功名,形成了所謂的“儒商”,商人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典型例題據史料記載,南宋時湖南、湖北一帶,“民計每歲種食之外,余米盡以貿易。大商則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艦而同營;展轉販糶,以規(guī)厚利;父子相襲,老于風波,以為常俗”。此材料表明當時兩湖地區(qū)(

)A.稻米的商品化明顯 B.商人壟斷糧食貿易C.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 D.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題目立意:本題旨在考查宋朝農業(yè)發(fā)展對商品經濟的促進作用??疾槭妨蠈嵶C的素養(yǎng)。解題指導:根據題干材料“余米盡以貿易”“展轉販糶,以規(guī)厚利”,可知在南宋時期的兩湖地區(qū),稻米的商品化非常明顯,A項正確;題干材料沒有提及商人的“壟斷”現(xiàn)象,排除B項;題干材料僅提及了稻米商品化這一現(xiàn)象,不能擴大為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排除C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xiàn)政府政策的信息,排除D項。答案:A史料實證材料一

蓋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故圣賢教人為學,非是使人綴緝言語,造作文辭,但為科名爵祿之計,須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齊家、治國,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當學問。——朱熹《晦菴集》卷74探究點二程朱理學思想的特點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共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獜堓d《正蒙》材料二

根據前人由《古今圖書集成》所收集資料統(tǒng)計出的歷代節(jié)婦烈女的人數,可以發(fā)現(xiàn)宋元明清的節(jié)婦烈女占歷代的99%以上。宋以前歷代節(jié)烈婦女總人數不過187人,宋金時期增至302人,元代742人,明代更急遽上升至35

829人,清初也有12

323人?!幾远耪齽僦骶帯吨袊郊彝ヅc社會》互動探究:(1)根據材料,概括宋朝朱熹、張載思想的主要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宋朝之后節(jié)婦烈女人數迅速增長的原因。提示:(1)特點:注重通過研究獲取真知;重視道德修養(yǎng),自我節(jié)制,發(fā)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關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2)原因: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理學強調“三綱五?!焙兔值燃壷贫?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理學的流傳導致節(jié)婦烈女人數增加。論從史出二、程朱理學思想的特點(1)儒學進一步思辨化。經過儒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于變成了哲學理論體系。(2)理學更加強調以倫理道德為思想核心。理學所強調的義理,實質上就是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無論是理學哲學的本體論、人性論,還是“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能論,均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3)理學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學帶有明顯的佛道文化的特點。宋明理學更多地吸收借鑒佛教與道教的形而上學,把佛、道的禁欲主義思想吸收進來,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主張。典型例題理學家朱熹撰修《家禮》,編輯《增損呂氏鄉(xiāng)約》,制定了一整套宗法倫理的禮節(jié),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禮等民間家族制度的主要內容。朱熹的這一做法(

)A.扼殺人的自然欲求B.標志著理學成為官方哲學C.有利于理學的世俗化D.實現(xiàn)鄉(xiāng)村基層自主管理題目立意:本題考查程朱理學,考查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素養(yǎng)。解題指導:題干中未提及《家禮》和《增損呂氏鄉(xiāng)約》對人的自然欲求的扼殺,故A項錯誤;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故B項錯誤;根據題干中“制定了一整套宗法倫理的禮節(jié),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禮等民間家族制度的主要內容”,可知朱熹的做法有利于理學世俗化,故C項正確;題干中朱熹的做法只是為鄉(xiāng)村自主管理作鋪墊而已,故D項錯誤。答案:C課堂練習1.(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期中)宋朝時,兗州人鄒師孟徙居徐州蕭縣之北白土鎮(zhèn),為白器窯戶總首。凡三十余窯,陶匠數百。潼州白龍谷陶人梁氏,世世以陶冶為業(yè),其家極豐腴,乃立十窯,皆燒瓦器。材料反映出當時(

)A.瓷器生產準入與戶籍相掛鉤

B.民營制瓷業(yè)有一定的發(fā)展C.手工工場普遍采用雇傭勞動

D.瓷器生產分工的日益細化解析:由材料“凡三十余窯,陶匠數百”“乃立十窯,皆燒瓦器”可知,兗州人鄒師孟組織陶匠專門從事白器生產,梁氏世代以陶冶為業(yè),主要燒制瓦器,規(guī)模日益擴大,這反映出當時民營制瓷業(yè)得到一定發(fā)展,B項正確;僅憑材料信息無法對瓷器生產準入條件作出判斷,排除A項;“普遍采用雇傭勞動”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當時民營制瓷業(yè)有一定發(fā)展,無法得出瓷器生產分工日益細化的結論,排除D項。答案:B2.(2024廣東佛山質檢)安史之亂前的唐朝,是黃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設的繁榮時代;五代十國到北宋時期,北方地區(qū)的水利工程建設逐步萎縮、衰落,而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的水利工程建設卻迅速增長。這種變化折射出(

)A.宋代社會經濟有很大發(fā)展

B.經濟重心逐漸南移C.北宋比唐代更加重視農業(yè)

D.南方地區(qū)災害頻發(fā)解析:安史之亂前,黃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設繁榮;五代十國到北宋時期,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的水利工程建設卻迅速增長,說明當時江南經濟發(fā)展速度逐漸超越北方,折射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B項正確。答案:B3.(2024湖南懷化期中)宋朝以前,我國民風比較開化。普通女子離婚再嫁毫不出奇。但宋朝時期卻強調“三從四德”“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宋史·烈女傳》共記載烈女42人,其中貞節(jié)烈女類達38人之多。這表明(

)A.理學思想理論日趨完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