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駿華中學高一上學期十月語文考試試卷(含答案)江西省上饒市駿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十月語文考試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當前,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非常迅速。有種說法,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yè)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世紀之交,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數字文獻異軍突起。但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大腦成為了各類知識競相涌入的“跑馬場”,很少有消化吸收的機會。手機、電腦等各類新媒介迅速搶占我們的視聽空間,不斷投遞各種信息,閱讀越來越碎片化、快餐化。久而久之,讀者又會感到空虛,覺得這種閱讀留不下什么東西。同時,商品經濟也在催生了新的價值觀,那就是以實用為標準來衡量一切。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很容易缺失作為人的最重要的東西——精神。身處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時常感受到焦慮,迷惘于進退的失據。
這是一種文化轉型時期的重要特征,在中國歷史上也曾出現(xiàn)過。
在紙張發(fā)明之前,文字主要憑借甲骨、竹簡來記載和傳播,受到載體的制約,文字通常很簡約。東漢之后,紙張開始大量出現(xiàn),圖書有了市場,于是書店應運而生。書店的出現(xiàn),說明文化普及時代的來臨。傳統(tǒng)的文化典籍,新穎的文學創(chuàng)作,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接受。西晉文學家左思《三都賦》問世之后,可以使“洛陽紙貴”,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雕版印刷,尤其是北宋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更是偉大的發(fā)明。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及時地把這一發(fā)明記錄下來。他說,如果印數較少,活字印刷未必占有優(yōu)勢;如果印上千份,就會顯出神奇的效果。印刷時,一般備用兩塊版排字,一版印刷時,另外一塊版上業(yè)已排好字,一版印完,另一版迅速跟進,這樣輪番進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這樣,書籍得以成倍增長,讀者取閱極為便利。
雕版印刷的發(fā)明,書籍成倍增加,流通更加便利。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不承想又衍生出另外一種趨勢,即書多了,人們反而不再愿意精讀。宋人讀書很多,崇尚心解經典,都覺得自己近似圣人,甚至以圣人自居。對于如何成為圣人,卻有不同的看法。朱熹認為,一個人要想立足于社會,首先要讀書,并且要熟讀圣賢書,即多讀經典。陸九淵的觀點與此相反。他認為,圣人的時代,可讀的書并不多,如果跟在圣人后面讀書,只能讀到糟粕。
朱熹、陸九淵的是非曲直,這里也姑且不論。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是一樣的,面對的問題也是一樣的,只是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他們都承認,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具有顛覆性的能量。從此,讀書的方式也必然發(fā)生重要的變化。就像紙張的發(fā)明,促使文化普及,重心下移。過去為少數人壟斷的學術文化迅速為大眾所熟知。雕版印刷的發(fā)明也具有這種革命性意義,人們也不再迷信權威,而是更多地強調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這種學風的變化固然有著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同時也與這種文字載體的變化密切相關。
今天,我們對“快餐"文化、舶來的“短平快”文化,已經有了不滿足感。“快餐"文化、“短平快”文化可以迅速捕獲大部分人,但是它很難在人的心靈上扎根,于是人們又覺得多讀經典是必要的了。那么,我們該怎樣選擇呢?答案就是:堅守中華文化傳統(tǒng),立足當代中國現(xiàn)實。作為一個中國人,最終還要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回到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中去。
近十來年,人們都在探討如何回到中華文化本位,以應對時代的挑戰(zhàn)。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大的歷史觀角度來看待。中國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極具包容性。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朝代不斷更迭,不同的部落、不同民族不斷融入中華文化的大家庭。西方的一些觀點,如“崖山之后無中國"新清史”等,從中華文明的發(fā)展進程來看,這些論點根本站不住腳。崖山就是南宋小皇帝投海的地方,持“崖山之后無中國"的論者,無外乎認為,蒙古族入主中原,中華文化就斷了。所謂“新清史”,是說清軍入關后,中華文化也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概念。事實上,中華民族的構成,本來就是多元一體。任何一個民族入主中原之后,都要認祖歸宗,蒙元、滿清也不例外。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始終屹立不倒,最根本的原因不在軍事實力,不在政治實力,而在文化。支撐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而它的“根"就在我們的經典里。
中國的經典很多,除了一般意義上說的儒家經典之外,還有文學經典、歷史經典、哲學經典,以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中國紅色經典等。事實上,經典早已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當中。作為炎黃子孫,你可能尚未察覺,可能沒有讀過這些書,但是你的血脈深處是有這些文化基因的。這是從一代代人的耳傳口授,乃至一代又一代人的閱讀當中生發(fā)出來的。如果每一個人、每一代人,都可以在經典的閱讀和傳承中收獲感動,那么我們的文明是永遠都不會衰落的。
(摘編自劉躍進《今天為何讀經典》)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知識爆炸時代的來臨,使人們因自己知識匱乏而感到焦慮、迷惘,人們意識到,必須終身學習才能適應時代需求。
B.對于活字印刷術的應用,北宋畢昇認為印數較少不一定占有優(yōu)勢,大數量的印刷反而能發(fā)揮其巨大優(yōu)勢,提高工作效率。
C.陸九淵雖然提出在圣人時代可以不必多讀書的觀點,但承認了雕版印刷術對改變讀書方式具有極大的力量。
D.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根”在中國的經典里,閱讀中國經典不僅能增加知識,更能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凝聚中華民族的力量。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紙張、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以及如今手機、電腦等各類新媒介的使用,都會使人們的讀書方式及文化傳播方式發(fā)生變化。
B.東漢之前,甲骨和竹簡是文字的主要載體,文字受載體的限制往往非常簡約;東漢之后,紙張成為文字的載體,意味著文化普及的開始。
C.作為優(yōu)秀文學創(chuàng)作的《三都賦》問世后,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接受,致使當時出現(xiàn)了“洛陽紙貴"這一現(xiàn)象。
D.據史書記載,東漢王充“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市肆"即書店,以此可佐證文中“東漢之后……書店應運而生”的觀點。
3.有些西方學者認為清軍入關之后,中華文化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概念了。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反駁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征服王朝,而成功的關鍵在于,滿族的統(tǒng)治者采納了系統(tǒng)的漢化政策,乾隆皇帝甚至把中國歷代帝王廟從南京遷到了北京。
B.清朝之所以能夠維持二百多年的統(tǒng)治,在于清朝統(tǒng)治者能夠有效利用與內陸亞洲各個非漢民族的文化聯(lián)系來鞏固全國統(tǒng)一,尤其是在邊疆地區(qū)。
C.清朝的統(tǒng)治范圍不等于“中國”,“中國”特指長城以內的“漢地十八省”,而不包括內蒙、新疆、青藏等內亞地區(qū)。清朝的成功統(tǒng)治,是因為始終保留了滿族特質。
D.清朝不僅僅是統(tǒng)治的地域包含了廣闊的內亞地區(qū),更是在思想、文化、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展現(xiàn)了與前朝不同的內亞特性。
4.本文雖是學術論文,但語言卻頗親切易懂,請分析本文是如何做到的。
5.學術論文發(fā)表時,一般都有內容摘要。社團讀書小組要為這篇論文撰寫內容摘要,請你列舉出寫作要點。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聽雨
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疫雨憶聯(lián)床?!笔穷H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
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
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6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民和農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絕不下于農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然是不缺的。但是,細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也不停。文本二
我還認為,散文最忌平板?,F(xiàn)在有一些作家的文章,寫得規(guī)規(guī)矩矩,沒有任何語法錯誤,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是毫無問題的,但是讀起來總覺得平淡無味,是好的教材資料,卻決非好的文學作品。我個人覺得,文學最忌單調平板,必須有波濤起伏,曲折幽隱,才能有味。有時可以彩點文言詞藻,外國句法;也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俚語俗話,增添那么一點苦澀之味,以避免干燥無味。我甚至于想用譜樂譜的手法來寫散文,圍繞著一個主旋律,添上一些次要旋律;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現(xiàn),形式稍加改變,目的只想在復雜中見統(tǒng)一,在跌宕中見均衡,從而調動起讀者的趣味,得到更深更高的美感享受。有這樣的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文字,再充之以真情實感必能感人至深,這是我堅定的信念。
節(jié)選自季羨林《漫談散文》
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干旱日久都未下雨,作者情緒低落,以致寫文章時語言猶如“死文字"一般難讀。
B.作者認為無論就年齡還是人生閱歷看,蔣捷對“悲歡離合總無情”的體會都不會太深刻。
C.“我血管里流的是農民的血”,既交代了作者來自農村,也表達了他對這一出身的自豪。
D.作者想象麥苗在天降甘霖時復蘇的情景,深感喜悅,表現(xiàn)出深沉的責任感和人文情懷。
7.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用豐富的比喻和擬人描摹雨聲,形象生動,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B.文中“此時有聲勝無聲”這句話化用白居易的名句,巧妙翻新,富有創(chuàng)意。
C.文章用“方逝方生,方生方逝"來描繪細雨滴在水面,形象之中兼具哲理。
D.文章從聽雨起筆,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行文上收放自如,又脈絡清晰。
8.文中畫線處說“我的心又收了回來”后,為何又緊接著連續(xù)用了多個“收回到了"?請簡要分析。
9.文本二認為散文創(chuàng)作要在“復雜”與“跌宕"中見“統(tǒng)一”,文本一中古人聽雨這部分內容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請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初,帝【注】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其書大抵以虛無為宗,貴慈悲不殺。以為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故所貴修練精神,以至為佛。善為宏闊勝大之言以勸誘愚俗精于其道者號曰沙門于是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像而王公貴人獨楚王英最先好之。十三年冬十月,楚王英與方士作金龜、玉鶴,刻文字為符瑞。男子燕廣告“英與漁陽王平、顏忠等造作圖書,有逆謀”。事下案驗。有司奏“英大逆不道,請誅之"。帝以親親不忍。十一月,廢英,徙丹陽涇縣,賜湯沐邑五百戶。先是有私以英謀告司徒虞延者,延以英藩戚至親,不然其言;及英事覺,詔書切讓延。十四年夏四月,楚王英至丹陽,自殺。詔以諸侯禮葬于涇。是時,窮治楚獄,遂至累年。自京師親戚、諸侯、州郡豪杰及考案吏,阿附坐死、徙者以千數,而系獄者尚數千人。初,樊鰷弟鮪,為其子賞求楚王英女,鰷聞而止之曰:“建武中,吾家并受榮寵,一宗五侯。時特進一言,女可以配王,男可以尚主。但以貴寵過盛,即為禍患,故不為也。且爾一子,奈何棄之于楚乎!”鮪不從。及楚事覺,鰷已卒,上追念鰷謹恪,故其諸子皆得不坐。英陰疏天下名士,上得其錄,有吳郡太守尹興名,乃征興及掾吏五百余人詣廷尉就考。諸吏不勝掠治,死者太半,唯門下掾陸續(xù)、主簿梁宏、功曹史駟勛備受五毒,肌肉消爛,終無異辭。續(xù)母自吳來洛陽,作食以饋續(xù)。續(xù)雖見考,辭色未嘗變,而對食悲泣不自勝。治獄使者問其故,續(xù)曰:“母來不得見,故悲耳!"問:“何以知之?”續(xù)曰:“母截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故知之。"使者以狀聞,上乃赦興等,禁錮終身。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楚王英之獄》)
【注】帝:漢明帝劉莊。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善為宏闊勝大之言/以勸誘/愚俗精于其道者/號曰沙門/于是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像/而王公貴人/獨楚王英最先好之
B.善為宏闊勝大之言/以勸誘愚俗/精于其道者/號曰沙門/于是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像/而王公貴人/獨楚王英最先好之
C.善為宏闊勝大之言/以勸誘/愚俗精于其道者/號曰沙門/于是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像/而王公貴人獨楚王英/最先好之
D.善為宏闊勝大之言/以勸誘愚俗/精于其道者/號曰沙門/于是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像/而王公貴人獨楚王英/最先好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域,西漢以后對玉門關以西地區(qū)的總稱,西漢宣帝時設西域都護府。
B.有司,官吏和官署的泛稱。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
C.廷尉,古代最高司法機關及其長官的名稱。秦始設之,漢初沿襲,護衛(wèi)宮廷。
D.五毒,古代五種刑罰的統(tǒng)稱,一指墨、劓、剕、宮、大辟;一指笞、杖、徒、流、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王劉英與方士制作金龜、玉鶴,刻上文字,用作將為天子的天賜憑證,被人告發(fā)陰謀造反,被廢除王爵,且被遷到丹陽郡涇縣。
B.楚王劉英抵達丹陽郡后自殺,皇帝下令徹查與劉英案件有關的人,牽連眾多,從皇親國戚、諸侯豪杰,直到審案官吏,數以千計。
C.樊鮪與楚王聯(lián)姻,樊鰷認為樊家過盛,再聯(lián)姻會遭禍患,樊鮪不聽。楚王事發(fā)后,皇帝追念已逝樊鰷的為人,沒有處罰他的后人。
D.楚王劉英暗中記錄天下名士,明帝得到名單后,根據名單逮捕了包括吳郡太守尹興在內的五百多人,加以嚴刑拷打,這些人死了一大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書大抵以虛無為宗,貴慈悲不殺。
(2)延以英藩戚至親,不然其言;及英事覺,詔書切讓延。
14.陸續(xù)為什么能夠觸動皇上,最終使吳郡太守尹興等人得以赦免?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恨別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①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②,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③急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亂的叛軍。②劍外,劍閣以南,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他當時任檢校司徒。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用“四千里"五六年”這些數量詞將個人的困苦經歷與國家的艱難遭遇勾畫出來。
B.頷聯(lián)描述詩人曾經流落蜀地的情況?!安菽咀兯?與下句中的“老”相呼應,悲涼沉郁。
C.頸聯(lián)詩人寫自己在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在白晝臥看行云,倦極而眠。詩人的坐臥不寧,表現(xiàn)內心的無限情思。
D.整首詩極側重表現(xiàn)出個人遭遇,言近旨遠,辭約情豐。
1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感情?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園春·長沙》中,運用對偶手法描寫動態(tài)景物的詩是:___,___。
(2)《短歌行》中寫詩人通過想象賢才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的詩句是:___,___。
(3)在《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運用對偶和比喻表達了作者身在宦海卻心系田園的心情。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今天的中國______①_______地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叵?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中國,戰(zhàn)亂頻發(fā),民生凋敝,喪權辱國,人民處于_______②______之中。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是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______③_______,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開啟了一段歷史新紀元。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不長時間里,使中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并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毛澤東曾經說過:“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那鏗鏘的話語,是一座耀眼的燈塔,指引著后人接續(xù)奮斗、奮勇前行。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A.聞所未聞水深火熱見義勇為
B.前所未有水深火熱挺身而出
C.前所未有熱火朝天見義勇為
D.聞所未聞熱火朝天挺身而出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現(xiàn)階段,②兒童青少年近視率依然居高不下,③眼健康不容樂觀。④根據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公布的數據顯示,⑥且年齡隨著增長,⑦近視率也在增高。⑧兒童青少年近視任務還很艱巨,⑨需要持續(xù)做好相關工作,⑩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
一些中小學生戶外活動時間偏少,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A。我們應落實“雙減”等政策要求,在全社會營造愛眼護眼的良好環(huán)境。
短視頻、電子游戲等具有一定的成癮性,自控力差的孩子容易沉迷其中。家長是孩子眼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有責任為孩子普及科學用眼知識,嚴格控制B。
眼健康的關鍵在于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治療,保護孩子眼健康,C。近年來,不少縣級醫(yī)院設置了眼科,具備了一定的眼科手術能力,我國的眼科醫(yī)師數量較少,還難以完全滿足兒童青少年就診需求。
兒童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保護好兒童青少年的視力,我們應凝聚合力、共同努力。
21.文中第一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2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每處不超過10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沖動,絕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
——美國總統(tǒng)林肯
②一個人應該熱情而不沖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馬克思
③不要因為一份工作、專業(yè)甚至職業(yè)而安定下來,一定要尋求內心的沖動。
——耐克創(chuàng)始人菲爾奈特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結合材料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高一語文參考答案
1.D2.B3.A
4.①多處使用“我們"你”這兩種人稱,拉近了和讀者的距離。
②運用比喻,化抽象為形象,使讀者不覺得艱澀難懂,如“跑馬場"‘快餐’文化”“舶來的‘短平快’文化"。
5.①本論文闡述了為什么要讀經典和如何讀經典這兩大問題。
②讀經典是知識經濟時代、文化轉型時期的需求。
③讀經典要立足于中華民族的立場,閱讀中國經典,回歸中華文化傳統(tǒng)。
6.D7.A
8.①“收了回來”表示狀態(tài),“收回到了"可引出具體對象,在“收了回來”后加上“收回到了”,更能突出思緒的具體變化,更符合情理;
②作者的思緒從想象麥苗復蘇的情景“收了回來”,才“收回到了"自己身邊心愛的花草上,更能突出作者心系蒼生的精神品格;
③連續(xù)用多個“收回到了”,表明作者終于放下了對旱情的憂慮,表現(xiàn)了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9.①本文主要描寫眼前的春雨,加入古人聽雨的相關內容,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
②作者先寫當前聽雨的喜悅,轉而寫古人聽雨的雅趣、愁情或“無情”,再回到自己當下的喜悅,在情感脈絡上避免了單調平板,富于變化,起伏跌宕;
③作者聽雨的喜悅更多的是基于現(xiàn)實的考量,因此是世俗之樂,而寫古人聽雨的雅趣,有利于突出了自己與古人的不同,更能突出文章主旨,因此又是“統(tǒng)一”的。
10.B11.C12.D
13.(1)佛經總的來說把虛無當作宗旨,把慈悲不殺生看成是可貴的。
(2)但虞延認為劉英是明帝手足至親,不相信密報。及至劉英逆謀暴露,明帝下詔嚴厲責備虞延。
14.①陸續(xù)受盡酷刑,始終不屈招。
②陸續(xù)所說的陸母做菜育人的方式感動了皇帝。
③陸續(xù)的忠孝品性打動了皇帝。
15.D
16.(1)思鄉(xiāng)懷親?!耙粍e四千里"寫遠離家鄉(xiāng),“思家”“憶弟"寫對親人的思念;
(2)飄零憔悴的孤苦之感。詩人雖暫得安寧,但“草木變衰”及“老"暗示詩人飄零憔悴孤苦之感。
(3)盼望早日平定叛亂。尾聯(lián)寫詩人聽到連戰(zhàn)告捷的喜訊的心情,以及他心中希望早日平定叛亂的期盼。
17.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18.B
19.示例: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不長時間里,中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并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
20.①比喻句由本體“鏗鏘的話語"、喻體“燈塔”和比喻詞“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房地產中介定金合同范例
- 足球隊贊助協(xié)議合同書
- 資金監(jiān)管委托協(xié)議
- 單位與建筑承包商廉潔合作協(xié)議書二零二五年
- 酒店客房員工操作安全培訓
- 酒店管理該怎么做
- 正式的借款合同范本
- 貸款擔保合同范本
- 買賣豬場合同范本
- 貨車司機消防知識
- 居家托養(yǎng)合同范本
- 血透導管滑脫應急預案
- 浙江省杭州市學軍小學數學六年級小升初期末復習試卷(含答案)
- 【年加工500噸鮑魚的綜合加工生產工藝設計10000字(論文)】
- JBT 7387-2014 工業(yè)過程控制系統(tǒng)用電動控制閥
-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含解析)
- 家宴主題宴會設計說明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年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附答案)
- 2022版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 【真題】2023年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東軟集團能力測試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