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中語文基礎過關訓練14項脊軒志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新教材2025版高中語文基礎過關訓練14項脊軒志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新教材2025版高中語文基礎過關訓練14項脊軒志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新教材2025版高中語文基礎過關訓練14項脊軒志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新教材2025版高中語文基礎過關訓練14項脊軒志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過關訓練14項脊軒志[基礎演練]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A.滲(shèn)漉欄楯(dùn)修葺(qì)垣(yuán)墻B.偃(yàn)仰老嫗(yù)兀(wù)坐異爨(cuàn)C.闔(hé)門象笏(hù)扃(jiōnɡ)牖(yǒu)長號(háo)D.南閣(ɡé)子呱(ɡuā)呱而泣中閨(ɡuī)先妣(bǐ)2.下列加點詞語說明正確的一項是()①前辟四窗,垣(砌上墻)墻周庭,以當南日②日影(同“景”,陽光)反照,室始洞然③吾從板外相(相互)為應答④余自束發(fā)(把頭發(fā)扎在一起)讀書軒中⑤一日,大母過(責怪)余……⑥吾妻來歸(即歸來)⑦其制(形式、式樣)稍異于前A.①②⑦B.②③④C.④⑥⑦D.①②③3.與“舊時欄楯,亦遂增勝”中的“勝”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不違農時,谷不行勝食也B.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C.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b\lc\{(\a\vs4\al\co1(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方其系燕父子以組))B.eq\b\lc\{(\a\vs4\al\co1(顧視無可置者,顧計不知所出耳))C.eq\b\lc\{(\a\vs4\al\co1(又北向,不能得日,小則獲邑,大則得城))D.eq\b\lc\{(\a\vs4\al\co1(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蜀山兀,阿房出))5.下列句子中的“先”字,意義相同的兩項是()A.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B.嫗,先大母婢也C.先妣撫之甚厚D.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下列各句加點詞均有詞類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雨澤下注②客逾庖而宴③先大母婢也,乳二世④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⑤前辟四窗,垣墻周庭⑥借書滿架⑦憂勞可以興國⑧火尚足以明也⑨以致其性焉爾⑩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A.①④⑤/②③/⑥⑧⑩/⑦⑨B.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⑩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D.①④⑩/②③⑤/⑥⑧/⑦⑨7.歸有光對又舊又小的項脊軒為什么懷有深厚的感情?下列回答最精確的一項是()A.因為經過整理,這里變得光明寬敞了B.因為這里有作者小時候美妙的回憶C.因為這里是作者長期生活的地方,在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時,惟有它才能喚起對過去經驗的久遠回憶D.因為這里所發(fā)生的幾件大事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因而時過境遷后仍難以忘懷。8.對《項脊軒志》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項脊軒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細膩生動。如寫修葺后的南閣子,作者寫來富有詩情,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更添生活氣息,寫出了鳥與人相親相和的情感。B.再如“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說作者關上窗戶,刻苦攻讀,久而久之,能憑借腳步聲來推斷往來的行人,這一細微環(huán)節(jié)從側面寫出了作者聽力極好、悟性極高的特點。C.作者敘瑣屑之事寄情,真實感人。如寫老嫗敘述母親之事,寥寥數語,老嫗的神情、母親的慈祥無不盡現紙上。“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可謂平淡之極,但對于一個幼年喪母的人來說,是多么的親切、多么的暖和,又多么讓人懷念!D.對祖母的描寫,一見面,老祖母說:“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靜默在此,大類女郎也?”語氣親切而又詼諧,貼切地傳達出老祖母對孫子的關切、疼愛的心情。臨去,一個輕輕的關門動作,幾句自言自語,細致地透露出祖母內心的激烈、喜悅和對孫子殷切的期望?!绊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當用之!”寥寥幾筆,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實力提升]一、課內細讀閱讀下面選段,完成9~12題。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眩蛇啥?;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靜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9.比較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楚人一炬②四海一③一肌一容④專心一也⑤庭中通南北為一⑥先妣嘗一至⑦一室之中⑧初一交戰(zhàn)A.①⑥⑦/②/③/⑤/④/⑧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D.①⑥②/③⑤/④/⑦/⑧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與“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中的“周”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B.后人哀之而不鑒之C.燕趙之保藏D.先大母婢也,乳二世11.下面對第2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2段文字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寫庭院一變再變,家境日趨沒落的景象;其次層敘述母親和祖母的軼事。B.第2段主要采納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為線索,串聯生活瑣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C.作者擅長擷取生活中的典型細微環(huán)節(jié)和場面刻畫人物,擅長以清淡樸實之筆寫身邊瑣事,親切感人。D.第2段字里行間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對“項脊軒”的由衷酷愛和懷念親人的深厚感情。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譯文:(2)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譯文:二、課外拓展閱讀下文,回答13~16題。歸有光傳歸有光,字熙甫,昆山①人。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三史”諸書,師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舉鄉(xiāng)試,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常數百人,稱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進士,授長興知縣。用古教化為治②。每聽訟,引婦女兒童案前,刺刺③作吳語,斷訖遣去,不具獄。大吏令不便,輒寢閣不行。有所擊斷④,直行己意。大吏多惡之,調順德通判,專轄馬政。明世,進士為令無遷倅⑤者,名為遷,實重抑之也。隆慶四年,高校士高拱、趙貞吉雅知有光,引為南京太仆丞,留掌內閣制敕房,修《世宗實錄》,卒官。有光為古文,原本經述,好《太史公書》,得其神理。時王世貞主盟文壇,有光力相抵排,目為妄庸巨子。世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為之贊曰:“千載有公,繼韓、歐陽。余豈異趨,久而自傷。”其推重如此。有光制舉義,湛深經術⑥,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選自《明史》卷二八七,有刪改)【注】①昆山,今屬江蘇。②古教化,指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論和做法。治,治理。③刺刺,形容多言的樣子。④擊斷,即爭吵。⑤遷倅,指晉升副職。⑥制舉義,特指經學探討。湛,造詣。13.對加點字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每聽訟,引婦女兒童案前聽訟:審理案件B.斷訖遣去,不具獄具獄:關進監(jiān)獄C.有光力相抵排抵排:分庭抗禮D.目為妄庸巨子妄庸:傲慢平凡14.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A.大吏多惡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B.進士為令無遷悴者死者長已矣C.為之贊曰為之奈何D.久而自傷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1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寫四組,都能反映歸有光“行己意”的一組是()①用古教化為治。②斷訖遣去,不具獄。③輒寢閣不行。④留掌內閣制敕房。⑤目為妄庸巨子。⑥其推重如此。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②③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歸有光九歲就能寫文章,不到二十歲通曉了“五經”“三史”等書,嘉靖十九年考取舉人后又考了八年都沒有中進士,便遷居嘉定安亭江邊,邊讀書邊講學。B.歸有光任長興知縣時,一意按自己的見解處事,大官們大多不喜愛他,后來把他調作順德通判,專管馬政,事實上是很重的貶謫。C.王世貞為文壇盟主,盡管歸有光曾公開攻擊他,把他看作徒有虛名的人。可世貞還是推崇歸有光,贊揚他:“千年才出了你這樣的人才,來繼承韓愈、歐陽修的古文傳統(tǒng)……”D.歸有光在特種經學探討上有很深的造詣,卓然成為經學大師,世人將“歸、胡”并稱?;A過關訓練141.解析:A.“楯”讀shǔn;B.“偃”讀yǎn;D.“呱”讀gū。答案:C2.解析:③相,指“她”;④束發(fā),古代男孩十五歲時束發(fā)為髻,因而以“束發(fā)”作男孩十五歲的代稱;⑤過,到,看;⑥來歸,嫁到我家來。答案:A3.解析:例句中的“勝”是“美景”之意,與B項同,A.是“盡”的意思;C.是“承受”的意思;D.是“成功”的意思。答案:B4.解析:兩個“得”字都當“得到”講。A.方:名詞,方圓;副詞,當。B.顧:動詞,回頭看;副詞,不過,只是。D.兀:形容詞,端正;形容詞,光禿。答案:C5.解析:A.時間在前,在……以前;B、C.已故的,多用于尊長;D.以……為先。答案:BC6.解析:①④⑩,名詞作狀語;②③⑤,名詞用作動詞;⑥⑧,形容詞作動詞;⑦⑨使動用法。答案:D7.答案:C8.解析:這一細微環(huán)節(jié)說明作者好靜、安詳的性格。答案:B9.解析:①⑥⑦數量詞;②動詞;③每;⑤整體;④專一;⑧剛剛。答案:A10.解析:名詞用作動詞。答案:D11.解析:傾注的感情應為“亦多可悲”。答案:D12.答案:(1)等到伯父叔父們分了家,室外設置了很多小門,墻壁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里棲息。(2)庭院起先是籬笆隔開,然后又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13.解析:B項犯了以今義釋古義的錯誤,“獄”不是“監(jiān)獄”,“具獄”應是“寫判決書”。答案:B14.解析:D項,第一個“而”為連詞表修飾,不譯;其次個為代詞,“你的”。A項,兩個都是代詞,前為“他”,后為“這”。B項,都是助詞,譯為“……的人”。C項,都是介詞,前為“給”“替”,后為“對”“對待”。答案:B15.解析:④不屬行己意。⑥不是說他。答案:D16.解析:C項,“攻擊他”“徒有虛名”等詞與文章的內容不符,“推崇歸有光”也是后來的事。這里不是在贊揚王世貞的人品,而是借他來反襯歸有光的才華。答案:C參考譯文: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屬江蘇)人。九歲就能寫文章,不到二十歲,“五經”“三史”等書全已通曉,拜本地魏校做老師。嘉靖十九年(1540)考取舉人,以后考了八年進士都沒有中。遷居嘉定安亭江邊,讀書講學。學生常達幾百人,都稱他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歸有光才考取進士,授官長興(今浙江湖州)知縣。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論和做法來進行治理。每次審理案件,把婦女兒童領到案前,說著尖細的吳語,斷完案,把人打發(fā)走,不寫判決書。上級的吩咐不切實際,就束之高閣,不去執(zhí)行。與上司有所爭吵,就徑自照自己的意思辦。大官們大多不喜愛他。就調他去順德(今屬廣東)通判,專管馬政。明代,進士作縣令沒有晉升副職的人,因此,調任通判名為提升,事實上是很重的貶謫。隆慶四年(1570),高校士高拱、趙貞吉平素與有光交好,引薦他作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