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平衡及其應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新教材新高考)_第1頁
等效平衡及其應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新教材新高考)_第2頁
等效平衡及其應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新教材新高考)_第3頁
等效平衡及其應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新教材新高考)_第4頁
等效平衡及其應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新教材新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考點精講精練】復習講義

考點44等效平衡及其應用

疆本講?講義概要

一、等效平衡

知識精講

二、等效平衡的應用

選擇題:20題建議時長:60分鐘

課后精練

非選擇題:5題實際時長:________分鐘

%夯基?知識精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等效平衡

1.等效平衡的含義

在一定條件下(恒溫恒容或恒溫恒壓)下,同一可逆反應體系,不管是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

還是正、逆反應同時投料,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任何相同組分的百分含量(質量分數(shù)、物質的量分數(shù)、體

積分數(shù)等)均相同。

2.等效平衡的判斷方法

(1)恒溫恒容條件下反應前后體積改變的反應

判斷方法:極值等量即等效。

例如:2SO2(g)+O2(g)2SO3(g)

①2mol1mol0

②002mol

③0.5mol0.25mol1.5mol

④amolbmolcmol

上述①②③三種配比,按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關系均轉化為反應物,則SO2均為2mol,O2均為1

mol,三者建立的平衡狀態(tài)完全相同。

④中a、6、c三者的關系滿足c+a=2,g+6=l,即與上述平衡等效。

形成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時各物質的轉化率(a)、百分含量(w%)、物質的量(n)、物質的質量(m)、

物質的量濃度(c)、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必)、混合氣體的密度S)、壓強(P)等所有物理量完全相同,即

平衡狀態(tài)完全相同。

(2)恒溫恒壓條件下反應前后體積改變的反應

判斷方法:極值等比即等效。

例如:2sO2(g)+O2(g)12so3(g)

?2mol3mol0

②1mol1.5mol2mol

③amolbmolcmol

n(S02)2

按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關系均轉化為反應物,則①②中“、-=三,故互為等效平衡。

c+a2

③中a、6、c三者關系滿足:——=-,即與①②平衡等效。

^+b§

形成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時各物質的轉化率(a)、百分含量(w%)、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瓦)、

物質的量濃度(c)、混合氣體的密度(p)、壓強(P)相同,但各氣體的物質的量(n)、物質的質量(m)、體積(V)不

同但成比例。

(3)恒溫條件下反應前后體積不變的反應

判斷方法:無論是恒溫恒容,還是恒溫恒壓,只要極值等比即等效,因為壓強改變對該類反應的化學

平衡無影響。

例如:-2HI(g)

H2(g)+I2(g)-

①1mol1mol0

②2mol2mol1mol

③amolbmolcmol

①②兩種情況下,?(H2):W(I2)=1:1,故互為等效平衡。

③中a、b、c三者關系滿足(g+a):(g+b)=1:1或以a:6=l:l,c>0,即與①②平衡等效。

形成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時各物質的轉化率(a)、百分含量(w%)、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M)相

同,但各氣體的物質的量(n)、物質的質量(m)、物質的量濃度(c)、混合氣體的密度(p)、壓強(P)、反應達到

平衡時所需的時間(。不同但成比例。

3.虛擬“中間態(tài)”法構建等效平衡

(1)構建恒溫恒容平衡思維模式

新平衡狀態(tài)可認為是兩個原平衡狀態(tài)簡單的疊加并壓縮而成,相當于增大壓強。由增大壓強平衡移動

方向分析物質的轉化率、百分含量、物質的量濃度、放出或吸收熱量的變化情況。

起始平衡

(2)構建恒溫恒壓平衡思維模式(以氣體物質的量增加的反應為例,見圖示)

新平衡狀態(tài)可以認為是兩個原平衡狀態(tài)簡單的疊加,壓強不變,平衡不移動。

4.等效平衡判斷“四步曲”

I第一步,看觀察可逆反應特點(物質狀態(tài)、氣體分子數(shù)),判斷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可逆反應

還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改變的可逆反應;

I第二步,挖挖掘反應條件,是恒溫恒容還是恒溫恒壓,注意密閉容器不等于恒容容器;

第三步,倒采用一邊倒法,將起始物質按可逆反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轉化成同一邊的物質;

|第四步,聯(lián)聯(lián)系等效平衡判斷依據(jù),結合題目條件判斷是否為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的應用

1.可逆反應MtA(g)+“B(g)=^pC(g)+qD(g)的轉化率分析

(1)若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達到平衡后,它們的轉化率相等。

(2)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右移動,B轉化率增大,A轉化率降低。即: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反應物達到

平衡時,增加其中一種反應物濃度,其它反應物的轉化率提高,而自身轉化率降低。

(3)恒溫、恒容時,若按原反應物比例同倍數(shù)增大A和B的量,等效于壓縮容器容積(或增大壓強),氣體

反應物的轉化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有關。

①當加+時,A、B的轉化率都增大;

②當+時,A、B的轉化率都減??;

③當加+"=p+q時,A、B的轉化率都不變(此時為人%一定△〃=()時的“量比等效”);

(4)恒溫、恒壓時,若按原反應物比例同倍數(shù)增大A和B的量,達新平衡時,此時為7、P一定時的“量

比等效”,A、B的轉化率都不變。

2.可逆反應wtA(g)==^B(g)+gC(g)的轉化率分析

(1)恒溫、恒容時,若增加A的量

①當加時,A的轉化率增大;

②當〃?g+q時,A的轉化率減小;

③當〃z=p+q時,A的轉化率不變(此時為7\廠一定A"=0時的“量比等效”);

(2)恒溫、恒壓時,若增加A的量,達新平衡時,此時為7、尸一定時的“量比等效”,A、B的轉化率都不

變。

哪提能?課后精練

1.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4HCl(g)+O2(g)2Cl2(g)+2H2O(g)o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容積/L投料200。(3時HC1平衡轉化率4000c時HC1平衡轉化率

容器I14molHCl(g)>1molO2(g)90%75%

容器II2xmolHCl(g)>2moiC)2(g)(X1S

A.該反應的AH>0

Q1

B.4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了

4

C.400。(2時,若x>8,則電>75%

D.400七時,向容器I平衡體系中再加入1molO2?和1molCl2(g),此時1)正<1)逆

2.70(FC時,H2(g)+CC)2(g)=H2O(g)+CO(g)o該溫度下,在甲、乙、丙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H?

和CC)2,起始濃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經(jīng)2min達平衡時,v(%。)為0.025mol/(Lnin),下列判斷不正確的

是()

起始濃度甲乙丙

C(H2)/mol/L0.10.20.2

C(CO2)/mol/L0.10.10.2

A.平衡時,乙中CO2的轉化率大于50%

B.當反應平衡時,丙中c(CC>2)是甲中的2倍

C.溫度升至800。。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25/16,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其他條件不變,若起始時向容器乙中充入O.lOmol/L%和0.20mol/LCC)2,到達平衡時c(CO)與乙不

3.可逆反應A(g)+3B(g)『-2C(g),△H=-QkJ/mol有甲、乙兩個容積相同且不變的密閉容器,向甲容器中

加入1molA和3moiB,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為QikJ;在相同的條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

C達到平衡后吸收熱量為Q2kJ;已知QI=3Q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中A的轉化率為75%

B.QI+Q2=Q

C.達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molA、0.75molB>1.5molC,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乙中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g)=A(g)+3B(g)AH=+Q2kJ/mol

4.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CO(g)+H2O(g)^CO2(g)+H2(g),其正反應放熱?,F(xiàn)有三個相同的2L恒容絕熱

(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密閉容器I、II、IIL在I中充入ImolCO和ImolHzO,在II中充入ImolCO2和Imol

H2,在HI中充入2moic0和2moiH2O,700。(2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I、II中正反應速率相同

B.容器I、m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

c.容器i中co的物質的量比容器n中的多

D.容器I中co的轉化率與容器II中co2的轉化率之和等于1

5.一定溫度下,在甲、乙、丙、丁四個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SO2(g)和02(g),其起始物質的量及S02的平

衡轉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T

密閉容器體積/L2221

n(SO)/mo

20.40.80.80.4

1

起始物質的量

n(O2)/mol0.240.240.480.24

SO2的平衡轉化率/%80%以2口3

A.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小于乙

B.該溫度下,甲和乙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均為400

C.SO2的平衡轉化率:ai>a2=a3

D.容器中SO3的物質的量濃度:丙>甲=丁

6.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A(g)+2B2(g)-C(g)

其中容器I中的反應在5min時達平衡。

起始物質的量/mol平衡物質的量/mol

溫度

容器編號

/℃B(g

A(g)2C(g)C(g)

)

I5000.51.000.4

II500ab0.250.4

III6000.250.50.250.3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容器I中的反應在前5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8mol-L^-min1

B.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容器n中起始時a=0.25,b=0.5

D.若起始時向容器I中加入AO.8mol、B21.6mol,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80%

7.甲、乙、丙三個容器中起始物質及其物質的量如圖所示,三個容器最初的容積、溫度相同,反應中甲、

丙的容積不變,乙中的壓強不變,在一定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

A.平衡時各容器內c(NC>2)的大小順序為乙>甲>丙

B.平衡時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平衡時甲中NO2與丙中N2O4的轉化率一定相同

D.其它條件不變,向平衡后的丙容器中再加入少量N2O4,新平衡后寰1M的值變大

C(N2O4)

8.在相同溫度下,在三個大小完全一樣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保持容器體積不變):

1

3H2(g)+N2(g).^2NH3(g>H=-92kJ.moro開始時投料情況如下:A中3m。1凡伍)和

lmolN2(g);B中2moiNH“g);C中4moiNH3(g),當反應都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B、C中NH3的轉化率關系:a(B)>a(C)

B.容器A放出的熱量為92kJ,B容器中吸收熱量為92kJ

C.達到平衡后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

D.容器B中氨氣的平衡濃度是容器C中氨氣平衡濃度的一半

9.溫度為T時,在三個起始體積均為1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

AH=-197kJ-mor1.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容器編號容器類型起始物質的量/mol平衡時SO3的物質的量/mol

so2o2SO3

I恒溫恒容2101.8

II恒溫恒壓210a

III絕熱恒容002b

A.容器I中SO2的轉化率小于容器II中S02的轉化率

B.容器I中放出的熱量為177.3kJ

C.平衡時SO3的物質的量:a>1.8,b>1.8

D.容器n的平衡常數(shù)大于容器III中的平衡常數(shù)

10.如圖所示,關閉K,向A、B中各充入2moiX和ImolY,起始VA=VB=aL,在相同溫度和催化劑的條

件下,兩容器中各自發(fā)生反應:2X(g)+Y(g)—Z(g)+W(g);達到平衡時,VA=0.9aL,則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B

A.達到平衡時,A中壓強比B中壓強小

B.達到平衡時,A中丫的轉化率為10%

C.達到平衡后,向B中充入Imol惰性氣體,則B中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打開K,一段時間后達到新平衡時,VA=0.8aL(連通管中氣體體積不計)

11.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M(g)+N(g)U2E(g),若開始時只充入2molE氣體,達到平

衡時,混合氣體的壓強比起始增大了20%;若開始時只充入了3molM和ImolN的混合氣體,達到平衡時

M的轉化率為

A.<60%B.=40%C.<40%D.>60%

12.如圖所示,隔板I固定不動,活塞II可自由移動,M、N兩個容器中均發(fā)生反應:A(g)+2B(g)Q

xC(g)J77=-192kJmol1o向M、N中都通入ImolA和2molB的混合氣體,初始M、N容積相同,保持溫度

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N二

III

A.若x=3,達到平衡后A的體積分數(shù)關系為:cp(M)>(p(N)

B.若x>3,達到平衡后B的轉化率關系為:a(M)>a(N)

C.若x<3,C的平衡濃度關系為:c(M)>c(N)

D.x不論為何值,起始時向N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C,平衡后N容器中A的濃度均相等

13.己知:4co(g)+2NC)2(g)U4co2(g)+N2(g)A//=-1200kJ-molT。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按照下表中甲、

乙兩種方式進行投料,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甲中C0的轉化率為5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甲乙

0.2molNO20.1molNO2

0.4molCO0.2molCO

A.放熱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

B.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5

C.達平衡時,NO2的濃度:甲〉乙

D.達平衡時,底的體積分數(shù):甲〈乙

14.在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溫度進行反應:H2(g)+Br2(g)^=^2HBr(g),已知加入1mol玨

和2moiBn達到平衡后,生成了amolHBro在相同條件下,若起始時加入的H2、Br2>HBr分別為xmol、

ymohzmol(均不為0)且平衡時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都不變,則以下推斷中一定正確的是

①x、y、z應滿足的關系為4x+z=2y②達到平衡時HBr的物質的量為[(x+y+z)勻amol③達到平衡時HBr

的物質的量為amol④x、y、z應滿足的關系為x+y=z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

15.相同溫度下,有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甲容器中充入lgN2和摩氏,乙容器中充入2gN2和

2gH2,分別進行合成氨反應。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化學反應速率:乙>甲B.平衡后N2的濃度:乙〉甲

C.印的平衡轉化率:乙〉甲D.平衡混合氣體中H2的體積分數(shù):乙〉甲

16.煙氣中的NO經(jīng)過。3預處理,再用CaSC>3懸濁液吸收去除。預處理時發(fā)生反應:NO(g)+O3(g)^NO(g)

=

+c)2(g)。測得:VjEkjfC(NO),C(O3),丫逆=左逆C(NO2>C(C)2),k正、左逆為速率常數(shù),受溫度影響。向容積均

為2L的甲、乙兩個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3,測得NO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8

5

0.4molNO0.4molNO

0.6molO0.6molOg

33o

z

X9

)

/T2)

A.高溫有利于提高容器中NO的平衡轉化率

0.15

B.「時,反應在tmin內的平均速率以。2)=-—molL-'min-1

C.Ti時,NO(g)+O3(g)UNO2(g)+O2(g)的左下<3左逆

D.時,向2L密閉容器中充入0.6molNO、0.4mol03,到達平衡時c(NC)2)小于乙容器中平衡時c(NO2)

17.如圖所示,在兩個體積均為2L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4molN?和4moiH?,其中A容器中活塞尸無摩擦,

可自由滑動,尸停留在1處。在相同溫度下,兩容器中均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g)AH<0,

達到平衡后,A中N2的轉化率為3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P-

AB

A.B容器反應達到平衡時,M的轉化率小于30%

B.B容器反應達到平衡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631?/mof

C.若開始時只將B容器進行絕熱處理,則平衡后NH3的體積分數(shù):A>B

D.若開始時將A容器的活塞P固定在2處,則平衡后c(H?):2A<B

18.一定條件下,向容積均為2L的兩個恒溫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發(fā)生反應:

CO(g)+H2O(g)CO2(g)+H2(g)A^=-41kJ/mol,達平衡后獲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起始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mol

容器編號達到平衡的時間/min達到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

HOCO

CO22H2

①1400A放出32.8kJ熱量

②2800,2放出QkJ熱量

A.①中反應達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80%B.平衡時c(CO):①二②

C.達到平衡的時間:@>@D.反應②中,。=65.6

19.在體積均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甲、乙中,起始投料量如表,在不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CO2(g)+C(s)U

2CO(g)oCO的平衡濃度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容器

n(CO2)/moln(C)/moln(CO)/mol

甲0.10.30

乙000.4

▲()><molI.)

0.40

A.曲線I對應的是甲容器

B.a、b兩點所處狀態(tài)的壓強大小關系:9pa>14pb

4

C.c點:CO的體積分數(shù)>,

D.900K時,若起始向容器乙中加入CO、CO?、C各Imol,貝Uv(正)>v(逆)

20.一定溫度下,在3個體積均為L0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s)+H2O(g)『±H2(g)+CO(g)

AH>0,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已知:炭粉足量)。

物質的起始濃度/(moir1)

物質的平衡濃度

T/

容器

c(CO)(molL-1)

c(H⑼。(凡)c(CO)

IT.1.00000.85

IIT.01.001.00X

IIIT22.00001.6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2>T,B.達到平衡所需時間:t(I)<t(III)

C.x=0.85D.T2℃,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6.4

21.近年來,我國化工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

甲醇(CEOH)是其中的一個研究項目。該研究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I.CO與H2反應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II.CO2與H?反應合成甲醇:CO2(g)+3H2(g)UCH30H⑷+叢。?

(1)上述反應符合原子經(jīng)濟性的是反應______(I或11)=

(2)在某一時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應I的反應速率減小的措施是0

A.恒溫恒容下,再充入COB.升高溫度

C.恒溫恒容下,向其中充入ArD.恒溫恒壓下,向其中充入Ar

(3”02是大氣污染物,同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備硫酸?;卮鹣铝袉栴}:

$。2在丫2。5作用下的催化氧化是工業(yè)上生產(chǎn)硫酸的主要反應,催化反應的機理如下。

1

第一步:S02(g)+V2O5(s)S03(g)+V2O4(s)\H=+akJ-mol

1

第二步:V2O4(s)+O2(g)+2SO2(g)2VOSO4(s)AH=-Z7kJ.mof

1

第三步:4VOSO4(S)+02(g)2V2O5(S)+4SO3(g)A//=-ckJ-mof

①寫出so2催化氧化的熱化學方程式。

②為研究①中so,催化氧化的反應(AH<0),某同學設計了如圖三種已裝固體V2O5催化劑的密閉容器。

恒溫恒容絕熱恒容恒溫恒壓

可移動

活塞

甲乙丙

在初始體積與溫度相同的條件下,甲、乙、丙中均按2moiSO?、lmolC)2投料,達到平衡時,三個容器中S0?

的轉化率從大到小的順序為(用“甲、乙、丙”表示)。

(4)硝化法既能生產(chǎn)硫酸,也能處理SO?,主要反應為NO2(g)+SO2(g)USC)3(g)+NO(g)AH<0。PC時,

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等物質的量的NO?和so?,達到平衡時NO和NO2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3:1。rc

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0尸C時,向某容器中同時充入NO>SO?、SO3、NO各ImoL則

此時v正v逆(填“〈”或“=”)。

22.硫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

⑴2so2(g)+O2(g)U2s03(g)411=-198口加01-1是制備硫酸的一個重要反應,在容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分別

充入2moiSO2和ImoQ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反應體系的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與實驗a相比,

實驗b改變的條件是。

(2)二氧化硫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發(fā)生如下反應:SO2(g)+NO2(g)SO3(g)+NO(g)411=-42150101-1。在1L恒

容密閉容器中充入SO2(g)和NO2(g),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編號溫度起始時物質的量/mol平衡時物質的量/mol

n(SO2)n(NO2)n(NO)

甲Ti0.800.200.18

乙0.200.800.16

T2

丙0.200.30a

T2

①在實驗甲中,若2min時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是4.2kJ,則0?2min內,用SC)2(g)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v(SO2)=o

②在實驗丙中,達到平衡時,NO2的轉化率為0

③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推知,「12(填“>”“〈”或“=”),判斷的理由是o

23.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工業(yè)上使用水煤氣(CO與H2的混合氣體)轉

化成甲醇(CH3OH)。

(1)已知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CO(g)+H2O(g)C02(g)+H2(g)AH|=-41.2KJ/mol

CH3OH(g)+H2O(g)CO2(g)+3H2(g)AH2=+49.5KJ/mol

該條件下,水煤氣(CO與H2的混合氣體)轉化成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是o

(2)工業(yè)上使用水煤氣轉化成甲醇,CO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要使A點變到B點除增大壓強外還可以。

②A、C兩點的平衡轉化率相等的原因是0

③C點條件下假設壓強為P2千帕,往容器內充入ImolCO與2.5molH2發(fā)生反應。平衡時H2的體積分數(shù)

是、Kp=0

(3)工業(yè)上也可以用C02和氏合成甲醇:3H2(g)+C02(g)CH3OH(g)+H2O(g)AH=-48.0kJmor'0

在T°C時,甲、乙、丙三個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測得平衡時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容器甲乙丙

3molH2(g)ImolCH30H(g2molCH3OH(g

起始反應物投入量))

lmolCO2(g

)lmolH2O(g)2molH2O(g)

c(CH3OH)/mol-U'ClC2C3

反應的能量變化/kJXyz

平衡數(shù)據(jù)

體系壓強/PaPlP2P3

反應物轉化率

aia2a3

①若x=19.2,貝[]ai=o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選項字母)。

A.2c2?3B.z>2y,x=yC.p3<2piD.ai=a2

③若反應CO2(g)+3H②(g)=CH30H(g)+H20(g)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分別為:

1111

A.V(H2)=O.Olmol-L--sB.v(CH3O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