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具體
HS
編碼見表1-1:表1-1木制林產品分類——HS編碼表商品分類HS編碼原木HS4403鋸材HS4406、HS4407單板HS4408、HS4409人造板HS4410、HS4411、HS4412、HS4413木制品HS4414-HS4421木漿HS4701-HS4707回收紙HS4707紙及紙板HS48木制家具HS940161、HS940169、HS940330、HS940340、HS940350、HS9403601.5研究對象的選取由于我國在2010—2019年間與加拿大、捷克、剛果(金)、瑞典、印度、新西蘭、俄羅斯、巴基斯坦、美國、墨西哥這10個國家之間的的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量相對其他國家比較大,而且這些國家的自然地理范圍覆蓋了亞非歐、北美、南美以及澳洲,同時這些選中的樣本國家也都加入了一些有中國加入的經濟組織。因為這些國家極具代表性,因此我們選擇了這10個市場作為樣本市場。2文獻回顧與評述2.1文獻回顧2.1.1國內文獻綜述國內學者通常通過總結過去的發(fā)展來研究木質林產品的貿易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這樣才能更好地分析我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和特點。在全球化經濟的背景下,世界木質林產品貿易的貿易量和貿易總額在恢復增長后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降,顯示出新的增長趨勢[5]。由于目前我國的森林資源相對匱乏,人均的森林種植占地和土壤覆蓋率相對較低,我國木質林產品貿易呈現(xiàn)出單向補缺型的貿易特征[6]。我國木質林產品產業(yè)及相關加工產業(yè)發(fā)展不完善,木材和木制品供應缺口較大,國際競爭力存在明顯弊端[7]。程寶棟說,中非木材和林產品貿易的現(xiàn)狀已經有所改善,中非木材和林產品貿易形勢是互補的。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森林資源非常貧乏,需要大量進口非洲木材;由于非洲初級林產品制造業(yè)不發(fā)達,需要主要從中國進口加工產品。兩國之間的貿易將繼續(xù)增加兩國之間的木材產品貿易[8]。吳國春回顧了我國林產品貿易發(fā)展現(xiàn)狀,認為目前我國林產品貿易高度依賴進口市場,出口市場經濟活動十分普遍;林產品貿易結構仍需調整;目前林產品出口貿易受到諸多貿易壁壘的制約,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綠色貿易壁壘與新興綠色貿易壁壘并存[9]的特點。2.1.2國外文獻綜述與國內研究相比,國外針對林產品貿易現(xiàn)狀的研究也較為成熟。聯(lián)合國糧食與農業(yè)組織(FAO)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機構均會每年發(fā)布一份關于林產品及其衍生物的年鑒,包括分析世界范圍內各國林產品的市場和其貿易狀態(tài)等指標。此外,許多學者正在對林產品貿易的發(fā)展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國外學者中,G.DavidPuttoek[10]MarcSabourin[11]&KarlD.Meilke[12]概述了世界林產品貿易的現(xiàn)狀,并概述了全球林產品生產的關鍵情況和貿易流向。主要詳述了影響林產品貿易的國際政策,例如非關稅壁壘和自由貿易協(xié)定。NaotoShinji[13]研究了林產品貿易對各國森林資源稟賦的影響。他認為貿易自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資源豐富國家的森林積累,減少資源貧乏國家的相關森林積累。R.Islam[14]對貿易和環(huán)境、森林認證和可持續(xù)森林發(fā)展進行了研究。他認為,林產品之所以在貿易過程中會對環(huán)境造成很大影響,主要是因為林產品的貿易競爭力受到了影響。因此,為了支持林產品貿易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需要在林產品貿易中建立可持續(xù)的利益和資源。2.1.3關于引力模型的相關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貿易的引力模型就被大量地應用到現(xiàn)代經濟學的研究當中。JeromeTrotignon(2010)[15]在面板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實證分析,并構筑引力模型來檢驗區(qū)域一體化與多邊貿易流量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區(qū)域一體化能夠有效地促進區(qū)域的內部和外部成員國集團相互的進出口貿易。近年來,學者們逐漸使用引力模型來研究影響雙邊或多邊貿易流動的主要因素。萬璐(2017)[16]利用2005-2014年時間內中國與其他中東歐多個國家的森林產品的雙邊貿易市場數(shù)據(jù)對比,將中國與其他中東歐林產品的雙邊貿易市場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做了一次綜合統(tǒng)計分析,建立了其雙邊貿易市場引力的分析模型,并以此數(shù)據(jù)作為判斷考察其是否受到國際影響的重要因素,并且還對其具有貿易增長潛力的部分進行了系統(tǒng)計算和數(shù)據(jù)分析。熊立春(2017)[17]采用改進的引力模型來分析林產品進出口貿易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他認為人均GDP和人口規(guī)模的雙邊差異是導致林產品進出口成本較高的重要因素,而且貿易國在對外貿易的開放水平又會促使原木與鋸材之間的進出口貿易費用成本提高。蔡婷(2017)[18]極具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三維引力模型研究中國影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木質林產品貿易規(guī)模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兩國之間的距離、GDP、匯率和貿易壁壘。該學者特別指出這些可能受到直接影響的因素對于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的主要木質林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都可能具有很大的影響,并提出要加強與潛在貿易伙伴進行貿易等的建議。國外學者在深入地研究林業(yè)產品貿易過程中所使用的引力模型相對來說比較少,,而且所構建的引力模型也比較簡單,沒有引用任何可能會影響林業(yè)產品貿易的具體變量[19-23]。而相較而言,國內專家學者已經能在林產品貿易中廣泛地運用引力模型[24-27]并引入新的變量,基于這些變量,便能夠被應用來計算出貿易潛力的系數(shù),并可以準確地識別與某些國家貿易過度和經濟發(fā)展?jié)摿^低的情況[28]。因此,引力模型已經在中國林產品貿易等各個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動。例如,有一些學者在深入地分析中國人造板對外貿易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其發(fā)展?jié)摿31],以及當前正在深入研究中國木地板對外貿易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其發(fā)展?jié)摿32]時,基本上他們會以此思路作為研究依據(jù),并思考出具體的參考方案來展開研究。然而,在我國木質林產品生產和商品貿易研究方面,現(xiàn)有的研究可能會缺乏關于構建引力模型的主要影響因素和變量思考。因此,很少有學者能夠從兩國進出口貿易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影響我國貿易流量的主要因素。2.2文獻評述綜上所述,現(xiàn)有學者的相關研究主要是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角度出發(fā),主要從我國供需狀況、結構特征、木材林產品、各國市場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但是,國內外學者對木質林產品貿易影響因素的研究具有相似的研究方向,一般從進出口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般而言,通過考察一國的資源豐富程度、經濟規(guī)模、同一經濟組織的成員身份以及匯率變化等因素來反映對一國產業(yè)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此類情況,一般建立的研究方法是最小二乘回歸或協(xié)整分析方法。此外,還會分析經濟增長與對外貿易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些研究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木質林產品市場的深入了解和認識。但是由于各個學者研究的不同時期所選國家的維度不同,時間維度有一定的差異,最終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然而,現(xiàn)有的研究并沒有充分分析我國木質林產品貿易的現(xiàn)狀,也缺乏充分運用測量工具后對影響我國林產品進出口的主要影響因素的分析。盡管一些文獻研究分析了影響因素,但無法說明哪些因素對進出口的影響最大。因此,本文重點討論影響木質林產品進出口的具體因素。3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分析3.1中國國內木質林產品發(fā)展概況改革開放后,我國林產品進出口發(fā)展迅速。2008年進口貿易額384.39億美元,出口貿易額334.88億美元。與上一時期相比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降,這也影響了我國的貿易,使得我國貿易逆差不斷加大。2009年我國對木質林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加。然而受到2008年經濟危機的沖擊,世界經濟都呈現(xiàn)出下行趨勢。歐美等許多國家限制木質林產品出口以確保本國的經濟穩(wěn)定。而且當年我國房地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相當緩慢,多重因素加成導致我國對木質林產品的需求呈下降趨勢。受此影響,2009年我國木質林產品價格下跌,相應的進口貿易也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滑。我國林產品進口降幅遠大于出口降幅,形成了貿易順差。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中國木質林產品的進出口大幅提高的背景下,林產品的供需基本保持平衡。2010年,我國林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中進口貿易額為447.4億美元,出口貿易額143.84億美元。2011年,我國的林產品貿易總額和供給總量仍然一直處于穩(wěn)定的快速增長期,但是由于我國國內的林產品供給量比上年的增加幅度遠沒有上年我國進口貿易的同比增加幅度多,即我國國內的林產品需求量增加速度遠遠大于出口量的增加速度。2011年,我國林產品進口貿易額574.95億美元,出口貿易額184億美元,貿易逆差非常明顯。2012年,我國林產品貿易市場低迷。當時,我國林產品出口貿易額為195.7億美元。同時,進口貿易額也同比下降5.13%。我國林產品的全市場供求均大幅下降。圖3-1與圖3-2為2010年至2019年我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的變化趨勢:圖3-12010年-2019年我國木質林產品進口值變化趨勢圖3-22010年-2019年我國木質林產品出口值變化趨勢林業(yè)是改善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安全的重要公益事業(yè),林產品是林業(yè)的中心。我國林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與國際國內市場的生存能力息息相關,林產品貿易也是促進我國林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林產品外貿方面,林產品外貿可以引進新技術,提高國家林業(yè)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優(yōu)化森林資源配置,保護和利用國家森林資源。林產品的國內外貿易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近年來,木材等林產品對外貿易額大幅增長。作為經濟GDP的一部分,外貿增長一直是學者研究一國經濟增長因素的重要研究課題。而對外貿易是經濟發(fā)展的中心,占據(jù)中心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外貿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對任何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要,國民經濟增長的研究與對外貿易的研究密切相關。林產品貿易是許多發(fā)達國家經濟財富積累的基礎,正在迅速成為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當前國內外市場環(huán)境就是這樣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盡管貿易爭端時有發(fā)生,但改革開放和對外開放是我國應該采取的重要行動。作為我國進出口貿易發(fā)展的一部分,我國林業(yè)貿易也容易受到國內外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要保證我國林業(yè)發(fā)展的健康發(fā)展,我國林業(yè)發(fā)展具有經濟增長的力量,保證林業(yè)及其衍生品未來的健康發(fā)展。3.2中國與其他國家木質林產品總體貿易概況由于近幾年中國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以及大量的基礎設施建成,對木質林產品的市場需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有所擴大。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木質林產品的市場消費量也在顯著上升,但是我國國內的木質林產品卻仍然面臨著市場供給能力欠缺的問題。一方面,國內林產品并沒有滿足木制品市場的需要。長期的過度砍伐及廉價的樹木供給減少了森林資源的覆蓋,也破壞了該地區(qū)森林經濟。另外,由于當前我國的林業(yè)落后、生產工藝滯后、生產成本結構失衡等原因,國內的林產品生產企業(yè)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與此同時,我國正在積極地改善自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提升我國森林資源的覆蓋率,從而有效減緩我國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快速惡化。在我國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對木材供給的影響最大,該保護工程的實施中禁止砍伐天然林這一政策性要求進一步嚴重地加劇了當前我國木質林產品產業(yè)的供需矛盾。據(jù)圖3-3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我國木質林產品進口額達437億,但與此同時,據(jù)圖3-4顯示,2010年我國出口額只有134億元,遠遠不及進口額的三分之一。圖3-32010年中國與其他國家木質林產品進口額比較圖3-42010年中國與其他國家木質林產品出口額比較如圖3-5,2019年我國與其他國家木質林產品進口額已經達到635億元,但同時由圖3-6可知:我國2019年出口額仍舊不足200億。究其原因,則是近些年來我國國內對木質林產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由于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限制和我國國內木材不適用于林產品生產,我國的木質林產品出口貿易始終無法和進口貿易相媲美,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我國的林產品加工業(yè)發(fā)展如火如荼,始終作為林業(yè)產業(yè)的支撐促進我國林業(yè)產業(yè)的發(fā)展。圖3-52019年中國與其他國家木質林產品進口額比較圖3-62019年中國與其他國家木質林產品出口額比較3.3中國與其他國家分類別木質林產品貿易概況我國一直都是世界重要的原木木材及其制成品的產量大國和貿易大國。近年來,在國內消費市場、出口商品的雙重拉動下,我國對于木質林產品的貿易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其中進出口總額從2016年的1011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18年的1201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9%。從2019年開始,受當前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中美貿易關系緊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對木質林產品的貿易總量下降至1099億美元,同比減幅達8.5%,其中木質林產品進口總量大幅減少了14.9%,出口總量下降2.3%。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進口的木質林產品種類為原木、樹皮、木材及紙漿等小規(guī)模的初級產品。2019年進口貿易額大約為498億美元,其中木材和紙漿進口就約占全部木制品貿易總額的70.6%。2018年,幾乎所有主要木質產品的全球生產量和貿易量都創(chuàng)下了歷史最高值。原木、鋸材、人造板、木漿、木炭和木質顆粒燃料的產量、進出口量達到自1947年糧農組織開始統(tǒng)計全球森林產品以來的最大值。其中,在2018年主要木質產品組的產量增長幅度從1%(人造板)到5%(工業(yè)原木)不等。其中,增長最快的是亞太、北美和歐洲地區(qū),增長的原因可能與這些地區(qū)的經濟正增長有關。2018年,全球幾乎所有重要林產品的產量和貿易量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自1947年糧農組織開始統(tǒng)計全球森林產品以來,原木、木材、人造板、紙漿、木炭和木質顆粒燃料的產量、進出口量達到了幾十年以來的頂峰。其中,2018年主要木質林產品的產量增長率從1%(人造板)到5%(工業(yè)原木)不等。其中增長最快的是亞太地區(qū)、北美地區(qū)和歐洲地區(qū)。而增長的原因則可能與這些地區(qū)的經濟正增長相關。中國目前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生產人造板和天然紙張的最大主要生產國和最主要的消費國,我國目前作為對林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和最主要的消費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中國對于木質林產品的國際貿易也因此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中國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業(yè)原木、鋸材原料進口國,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出口的大國。2019年12月中國對歐洲工業(yè)原木的進口貿易總量同比增長了8%。此外,中國鋸材和人造板的生產量和消費量以持續(xù)高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速度正在高速增長。3.3.1原木貿易量及進出口量2018年,世界工業(yè)原木貿易量達到1.38億立方米,約占總產量的7%。從2014-2018年全球原木貿易總量和凈貿易量變化來看:2015年全球原木貿易量下降了6%,2016年增長了5%,2018年增長了7%。從區(qū)域來看,亞太地區(qū)是工業(yè)原木的凈進口區(qū)域,2018年凈進口量為4100萬立方米,約占亞太地區(qū)消費量的7%。其他地區(qū)均為凈出口地區(qū),其中歐洲和北美是工業(yè)原木凈出口的主要地區(qū),2018年凈出口量分別為1200萬立方米和1300萬立方米。與其他林產品相比,工業(yè)原木的出口量相對較小,每年只有20至25個國家向全球其他國家出口原木,出口量約100萬立方米。2018年五大出口國工業(yè)原木出口總量為6800萬立方米,相當于全球工業(yè)原木出口總量的50%。新西蘭首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yè)原木出口國(相較2017年增長了11%)。俄羅斯出口量近年來略有下降,位居第二。其他主要的原木出口國還有美國、捷克共和國和加拿大這幾個國家。2018年,美國原木出口量增加,但加拿大則在減少。在捷克共和國,由于樹皮甲蟲破壞森林從而導致原木供應過剩的風險,該國原木出口量在2016年至2018年間增長了59%。而各個國家對原木的進口也值得關注:中國的工業(yè)原木進口量在2018年達到了6000萬立方米,約占總消費量的25%,主要進口于新西蘭和俄羅斯聯(lián)邦。而繼中國之后,奧地利、瑞典、德國和芬蘭等國家都已經成為了全球范圍內工業(yè)原木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奧地利在2016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原木進口國,而瑞典在2018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原木進口國。2019年,我國進口原木6057萬立方米,比上一年增加了1.5%。其中,針葉喬木樹種及其原木的實際進口總產量為4526萬立方米,比上一全年同期大幅增長了8.8%;闊葉喬木樹種及其原木的實際進口總產量大約為1531萬立方米,同比減少15.3%。在進口材料和加工價格調整方面,2019年我國實際進口美國原木的平均材料單價為156美元/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下降15.4%。其中,針葉原木的平均市場單價在125美元/立方米左右,比上年大幅同比下降10.3%,闊葉原木的平均市場單價大約為248美元/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了13.9%。3.3.2鋸材貿易量及進出口量2018年,全球鋸材貿易量達到1.55億立方米,占總產量的31%。鋸材貿易量趨勢類似于鋸材生產量變化趨勢。自2014年以來,鋸材貿易量一直在穩(wěn)步增長,增長趨勢最明顯的地區(qū)是北美地區(qū)、亞太地區(qū)和歐洲地區(qū)。與此同時,2014年至2018年,全球各地區(qū)間鋸材凈貿易量持續(xù)增長。兩個最主要的鋸材進口地區(qū)是非洲地區(qū)和亞太地區(qū)。2018年兩個地區(qū)的凈進口量分別為600萬立方米和5500萬立方米。而歐洲地區(qū)和北美地區(qū)是最重要的鋸材出口地區(qū),凈出口量分別為5400萬立方米和900萬立方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則緊隨其后,在2018年總共出口了400萬立方米的木材。2018年,俄羅斯聯(lián)邦鋸材出口總額較2014年增長42%,成為全球最大鋸材出口國。在此期間,德國和芬蘭的木材進口量有所大幅度增加,但瑞典在此期間也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2018年中國和美國鋸材進口總產量分別為3800萬立方米和2700萬立方米。其他主要的鋸材進口國則是英國、日本和德國。2018年,這五個國家累計進口了8400萬立方米鋸材,占到了全球鋸材總進口量的55%。在所有這些國家中,進口商品數(shù)量占了本國鋸材生產和消費量的很大一部分,中國為29%,美國為26%,日本為40%。在鋸材產品的進口價格走勢方面,2019年9月我國進口優(yōu)質鋸材的平均進口單價為225美元/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5%。其中,針葉鋸材的平均原木單價大約是172美元/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4.3%;闊葉鋸材平均成交單價大約為387美元/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11.6%。3.3.3人造板貿易量及進出口量人造板的國際貿易流量從2014年就開始嶄露頭角。2018年增長了3%,達到9100萬立方米,占全球產量的22%。從2014年以來,歐洲和亞太地區(qū)的人造板出口貿易規(guī)模在進一步擴大。2014年至2018年的5年間,北美地區(qū)、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的人造板貿易量也有所增加。2018年,北美地區(qū)是人造板最主要的凈進口地區(qū),進口量為900萬立方米。而非洲地區(qū)以200萬立方米的凈進口量緊隨其后。與此同時,亞太地區(qū)向世界其他地區(qū)出口了600萬立方米人造板,成為最大的凈出口地區(qū)。在歐洲,西歐已發(fā)展成為人造板凈進口國,而東歐已成為最大的凈出口國之一。而人造板貿易順差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則是區(qū)域內貿易的發(fā)生。2018年人造板行業(yè)出口的前五名國家分別為:中國、加拿大、德國、俄羅斯以及泰國,五個出口大國的人造板行業(yè)出口產品總量為4100萬立方米,占世界人造板出口量的44%。自2015年以來,中國對于人造板的出口規(guī)模就穩(wěn)定為1400萬立方米。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和泰國對于人造板的出口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1%和33%。2014年至2018年,加拿大和德國的對于人造板的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2016年,俄羅斯和泰國對人造板的出口數(shù)量遠遠超過了馬來西亞,使得馬來西亞成為全球第六大人造板出口國。2018年的時候,美國就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人造板進口國,其中人造板的進口總額占消費總額的33%。然后就是德國、日本、波蘭和英國。到了2018年,這五個國家的人造板進口總量大約為3300萬立方米,占全球進口總量的33%。自2014年以來,除了日本外,所有這些國家的進口量均有所增加。來自美國和波蘭的進口增長最快,增幅達70%。德國和英國在過去幾年中穩(wěn)步增長。波蘭在2018年首次超過英國和加拿大,成為全球第四大人造板進口國。但2019年,我國人造板出口市場仍然面臨著許多來自國內外市場的機遇和挑戰(zhàn)。首先,在對原材料的進口方面,美國闊葉材已經作為目前我國高端家具制造商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在此次中美貿易戰(zhàn)中被加征5%~25%的懲罰性關稅,導致木制家具、木地板等一系列高附加值商業(yè)產品的原材料的成本增加,進口的難度也不斷提高,而一些低附加值的林產品生產也在逐步地向東南亞各國轉移。就國際市場而言,美國是作為我國木制林產品的主要進出口市場,對于我國的木制家具、人造板等產品需要征收25%的進口關稅,這就導致了我國的出口遭到阻礙??傮w而言,我國木質林產品的出口情況日益嚴峻,而且高附加值的產品也正在逐漸成為促進木質林產品出口總額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9年我國各類人造板實現(xiàn)出口5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8.4%。其中,膠合板出口總額44.8億美元,比去年減少了19.2%;纖維板出口總額為9.5億美元,同比減少15.8%;刨花板出口總額為9610萬美元,同比增長11.2%。其中,作為占據(jù)我國木質林產品出口份額最大的木制家具,2019年的出口量也受到較大影響。木制家具是我國的傳統(tǒng)出口產品,占我國木材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受2019年中美雙邊貿易糾紛的影響,我國對木制家具的出口總額已經降至198億美元,降幅超過了13%。從目標市場的角度來看,美國依舊是我國最重要的木制家具產品出口市場。2019年出口11681萬臺,比上年下降了24.3%,出口總金額為70.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了30%。同時,我國通過加快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市場建設的舉措,能夠從一定意義上彌補我國和這些國家國內傳統(tǒng)市場的不足。2019年,我國對南非、沙特阿拉伯、荷蘭、菲律賓等多個國家的木制品出口額分別比去年增長了40.7%、34.5%、14.7%、38%和8%。3.3.4紙和紙板貿易量及進出口量在國際貿易中,世界上大約四分之一的紙和紙板產品都會出口到國際市場。2014年到2018年,世界貿易量則逐漸穩(wěn)定在1.12億噸左右。因此,全球需求的變化(如亞太地區(qū)需求強勁增長,而歐洲和北美需求下降)似乎對全球的紙和紙板貿易的影響有限。從區(qū)域之間來看,2014年至2018年區(qū)域間紙和紙板的凈貿易量略有增加。其中,歐洲和北美地區(qū)都是是2018年紙和印刷品的凈出口地區(qū),凈出口總產能分別達到1400萬噸和700萬噸,而亞太、拉丁美洲、加勒比和非洲均是紙和印刷品的凈進口地區(qū)。凈進口分別為800萬噸、700萬噸和500萬噸。2018年,5大主要出口國(德國、美國、芬蘭、瑞典以及加拿大)的紙和紙板的總出口量為5300萬噸,占全球總出口量的45%。其中,2014年-2018年,紙和紙板的出口份額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0%和3%,分別來自德國和芬蘭,而瑞典出口持平,美國和加拿大出口分別增長4%和11%。2014—2018年間,中國的紙和紙板的進口量則在2018年翻了一番,達到了600萬噸,成為全球第3大紙和紙板進口國,在2017年時我國還是全球第6;而同期的美國則下降了5%,英國下降了8%;相較而言,德國的紙和紙板進口量則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意大利增長了13%,成為2018年第4大進口國,意大利在2016年超過法國,在2018年超過了英國。2019年,我國出口紙、紙板和其他紙制品近220億美元,同比上年增長15%,超越了木質家具,成為目前我國林產品品類中出口額最大的一種木質林產品。近年來,隨著國內環(huán)保措施的進一步深化和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我國造紙及紙制品制造業(yè)的供需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由”漸進式”逐漸向“質的提升”這一發(fā)展趨勢有機轉變,積極響應國際市場,發(fā)展成效顯著。2019年除了美國外,所有主要的國際市場上對外貿易的出口都將大幅度地提高。其中,出口商品到美國的紙質印刷品價值大約為30.8億美元,比上年減少8.2%,位居前列。對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區(qū)的紙質印刷品進出口總量比上年均增長20.8%、46.0%、57.4%、17.8%和50.0%。4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實證分析目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具體是哪一種因素對我國木質林產品貿易的變動影響較大,還需要我們來深入地探究分析。如何確定一個影響我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關鍵因素,這對于推動中國木質林產品貿易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和林業(yè)產業(yè)優(yōu)化轉型升級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4.1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影響因素模型設定4.1.1模型數(shù)據(jù)來源樣本市場與中國之間木質林產品的雙邊貿易流量數(shù)據(jù)來自聯(lián)合國商品貿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UNComtrade);人口數(shù)據(jù)來自于世界銀行的世界發(fā)展數(shù)據(jù)庫;樣本市場與中國之間的距離是指北京與各樣本市場政治中心的理論空中距離,數(shù)據(jù)取自谷歌地圖;每個樣本市場的森林覆蓋率數(shù)據(jù)均取自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AO)發(fā)布的《2020年世界森林資源評估報告》(該報告每五年評估一次);與樣本市場是否同樣加入APEC的數(shù)據(jù)來自于亞太經合組織官網;與樣本市場是否簽署自由貿易區(qū)協(xié)定的數(shù)據(jù)來自中國自由貿易區(qū)服務網;與樣本市場是否同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一帶一路網。4.1.2模型數(shù)據(jù)選?。?)被解釋變量為了分別研究影響中國木質林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兩方面的影響因素,本文將把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額(TIMij)和木質林產品出口貿易額(TEXij)
作為本文的被解釋變量。(2)基本解釋變量本文將以經濟規(guī)模變量、人口變量和距離變量[19-21]作為基本解釋變量。首先,進口國的人口越多,此時的需求就越大,從而就會鼓勵更多的進口。如果出口國的人口比較多,則需求增加,出口減少。因此,將雙方的人口(POPij)作為人口統(tǒng)計變量,但該變量對木質林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目前無法預測。其次,經濟規(guī)模是反映一個國家出口或進口需求的能力的指標。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的經濟實力越雄厚,其能夠推動國際貿易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本文以雙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ij)作為經濟規(guī)模變量。本文預測該變量將對我國木質林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有積極影響。最后,距離(Dij)反映了運輸成本,在本文中代表阻抗因子。一般來說,兩個國家間的距離越短,運輸成本越低,兩國就有很大的可能進行國際貿易。因此,本文預測兩國之間的距離對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消極的。(3)擴展解釋變量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33,37],引入森林資源面積差異和匯率作為擴展解釋變量。首先,木質林產品的生產和貿易必須建立在森林資源的基礎上,而兩國的森林資源面積的差異越大,就越有可能觸發(fā)木質林產品貿易的發(fā)生[33]。因此,本文將會引入森林與其他林地覆蓋面積差異的變量(Sij)。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森林資源越豐富,面積越大,木質林產品能夠出口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進口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本文預測森林及其他林地面積差異(Sij)對木質林產品的進出口具有消極的作用。其次,匯率(Eij)是貿易引力模型中比較常用的解釋變量。一般來說,木質林產品的附加值是相對比較低的,很容易受到國際或國內匯率波動的影響。本文采用間接標價法來表示匯率因素。在這種定價方法中,數(shù)據(jù)增加就表示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貶值就會導致中國出口增加,進口減少;數(shù)據(jù)減少則意味著人民幣升值,此時進口增加,出口減少。因此,(Eij)預計將對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產生消極影響,對出口貿易產生積極影響。(4)虛擬變量按照國內外學者之前的研究結果[33,37-38],本文引入三個虛擬變量:是否同屬于一個經濟組織(APEC),是否有優(yōu)惠貿易協(xié)定(FTA),以及是否同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guī)定這3個虛擬變量的賦值原則是:“是”則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當貿易雙方都屬于同一經濟組織時,貿易規(guī)模會由于經濟組織的優(yōu)惠性貿易政策而增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合作組織,大部分成員國與中國都有貿易往來,因此選取是否同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APEC)
作為是否同屬一個經濟組織的虛擬變量;其次,如果貿易雙方達成了自由貿易協(xié)定,在自貿區(qū)范圍內進行貿易往來,則雙方國家的關稅減免將增加貿易雙方之間發(fā)生木質林產品貿易的可能性;最后,如果貿易雙方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兩國雙邊貿易也會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因此,本文預測這3個虛擬變量將對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產生積極的影響。根據(jù)國內外的研究結果[33,37-38],本文提出三個虛擬變量:是否屬于同一經濟組織(APEC)、是否與中國簽訂優(yōu)惠貿易協(xié)定(FTA)以及是否同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三個虛擬變量的賦值原則定義如下:“是”設置為1,“否”設置為0。如果兩個貿易伙伴屬于同一個貿易組織,貿易組織的優(yōu)惠貿易政策會增加貿易規(guī)模,亞太經合組織(APEC)是亞洲最大的經濟合作機構,與大多數(shù)成員國都會進行貿易往來。因此,選擇的虛擬變量為兩國屬于同一個經濟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其次,如果兩國在自貿區(qū)內達成自貿協(xié)定,兩國之間的關稅減免將增加貿易方之間木材產品貿易的機會。最后,如果貿易雙方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雙邊貿易也有激勵作用。因此,本文采用這三個虛擬變量,預計會對中國木質林產品產生積極影響。4.1.3三維引力模型構建Tinbergen[34]和Poyhonen[35]是最早將物理萬有引力定律引入國際貿易研究的學者,他們也在雙邊貿易流量的定量分析中引用貿易引力模型。隨著貿易引力模型的廣泛應用,國內外學者不斷引入新的解釋變量來達到各種研究目的,因此貿易引力模型就在不斷地擴展[36-41]。在諸多學者中,Linnemann首先引入了人口數(shù)量作為解釋變量[36],引入人口數(shù)量的貿易引力模型是后來使用最廣泛的貿易模型。lnTIMij=α0lnTEXij=α0式中TIMij與TEXij為市場i與市場j的貿易額;
POPiPOPj為i、j兩個市場的人口數(shù);GDPij分別為i、j兩個市場的國內生產總值;Dij為i、j兩個市場之間的距離,通常用政治中心或經濟中心球面距離或主要港口間的航海距離來表示;α0為常數(shù)項;綜合上述變量選取,以式(4-1)和式(4-2)為基礎[35-36],構建對數(shù)形式的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引力擴展模型以及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擴展模型:lnTIMij=αlnTEXij=在上式中,TIMij是從市場i到市場j的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額;TEXij是市場i對市場j的木質林產品的出口貿易額;市場i則是指中國市場,市場j是指樣本市場;α0~
α8當我們采取面板數(shù)據(jù)構建模型,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執(zhí)行回歸時可能會導致結果出現(xiàn)異方差和序列的自相關性這兩個維度的問題,所以利用面板廣義最小二乘估計法執(zhí)行回歸來消除這種影響。其他解釋變量及其預期符號如表4-1所示:表4-1各解釋變量及其預期符號解釋表解釋變量含義預期符號人口規(guī)模+國民生產總值+產品運輸距離-匯率變動+或-森林及其他林地覆蓋面積+是否同屬APEC成員國+是否簽署FTA+是否同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2實證結果與分析4.2.1總體分析基本引力模型的回歸結果表明:(1)進口貿易引力模型中的的經濟規(guī)模變量(GDPij)和兩國之間的距離變量Dij可以通過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而人口規(guī)模變量(POPij)可以通過10%的顯著性水平檢驗,(2)出口貿易引力模型的經濟規(guī)模變量(GDPij)、人口規(guī)模變量(POPij)、距離變量Dij這3個基本解釋變量都能夠通過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貿易具體數(shù)據(jù)結果可通過表4-2和表4-3來展現(xiàn):表4-2進口貿易引力模型數(shù)值表變量進口貿易引力模型基本模型拓展模型最終模型數(shù)值T值數(shù)值T值數(shù)值T值常數(shù)項-0.416-0.342-0.028-0.025//-0.087*-1.8500.411***-3.054-0.176***-4.6750.42112.675-0.114***15.3560.438***23.879-0.317***-5.388-0.280***-3.9870.147***-4.976//-0.041***-2.246-0.045**6.976//0.115***7.8760.127***9.657//0.678***7.9800.873***10.876//0.507***4.6320.466***4.876//0.476***5.9780.658***/AdjustedR20.356/0.878/0.887/說明:***、**、*分別表示符合1%、5%、10%的顯著性水平。表4-3出口貿易引力模型數(shù)值表變量出口貿易引力模型基本模型拓展模型最終模型數(shù)值T值數(shù)值T值數(shù)值T值常數(shù)項-10.031***-11.786-14.875-15.870-14.875-15.870-0.357***-16.162-0.321***-12.769-0.321***-12.7690.895***54.1840.879***50.9440.879***50.944-0.863***-17.987-4.976***-9.786-4.976***-9.786//0.076**5.5660.076**5.566//-0.146***6.214-0.146***6.214//0.578***8.9870.578***8.987//0.467***6.7650.467***6.765//0.658***6.1350.658***6.135AdjustedR20.825/0.887/0.887/說明:***、**、*分別表示符合1%、5%、10%的顯著性水平。為了進一步研究驗證其它因素影響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將所有新的解釋變量都加入到基本引力模型,并對其進行回歸綜合分析,得到了新的基于進口、出口拓展引力分析模型的綜合回歸分析結果,結果表明:進口拓展引力模型的大多數(shù)解釋變量都滿足理論上的擬合預期。這也就意味著本文目前選擇的各種計量模型與和模型相關的解釋變量都是比較合理的,模型在整體設計上都可以通過計量檢驗,具有很強的解釋變量能力。經優(yōu)化后的擴展的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引力模型和出口引力模型分別為:lnTIMij=?0.176lnPOPijlnTEXij=?14.8754.2.2進口貿易分析lnPOPij的系數(shù)為負,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表明中國或樣品市場的人口每同比增加1%,進口貿易總額下降0.176%,說明人口數(shù)量對進口貿易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對此,較為合理的定義是:中國木質林產品在進口方面的的貿易同盟大多數(shù)是發(fā)展中國家[30],這些國家的人口數(shù)量增長速度較快,而中國人口增幅較小,但如果這些樣本市場的人口總數(shù)增多則他們國內的需求就會加大,就會導致中國的進口相對減少;lnGDPij的系數(shù)為正,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與預計值完全相符,表明樣品市場的GDP值每增加1%,中國的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額就會增加0.438%;lnDij的彈性系數(shù)為負,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表明中國與樣本之間的市場距離每提高1%,其木質林產品的進口總額將減少0.147%。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由于大部分木質林產品體積龐大不方便運輸,距離問題lnSij的彈性系數(shù)為正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了檢驗,即中國與樣本市場之間的的森林資源差異每增加1%,中國從其市場進口的木質林產品就會增加0.127%,說明森林及其他林地資源的差異的確是影響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木質林產品主要是以森林資源作為原材料來開發(fā)和生產的,中國森林資源十分匱乏,為此我們就需要從一些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qū)方大量進口原材料型的木質林產品;lnEij的彈性系數(shù)為負,并在5%的顯著水平下通過檢驗,表明樣本市場貨幣對人民幣匯率每升值1%,即人民幣每貶值APEC的系數(shù)為正,并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能夠通過檢驗,這表明中國從APEC的其他成員國進口的木質林產品數(shù)量要高于樣本市場為非APEC成員的木質林產品;FTA的系數(shù)為正,并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即雙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簽署對中國木質林產品的進口規(guī)模擴大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這表明中國從已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貿易伙伴進口的木質林產品比其他國家(地區(qū))的數(shù)量要多。即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經濟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有效達成和順利簽署對于推動中國進口木質林產品的國際貿易規(guī)模擴大快速增長已經產生了顯著的積極推動作用;B&R系數(shù)為正,并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能夠通過檢驗,這表明兩國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于兩國發(fā)展木質林產品進口貿易來說是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就是中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木質林產品數(shù)量要高于不屬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口數(shù)量。4.2.3出口貿易分析經過回歸數(shù)據(jù)表明,距離對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的影響要高于對進口的影響。在出口貿易引力模型中,經濟規(guī)模、人口、距離、森林及其他林地資源面積的差異、匯率以及是否同屬于APEC成員國、是否簽署自貿協(xié)定、是否同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諸多因素都會對中國木質產品出口貿易流量有著顯著的影響。lnPOPij的系數(shù)為負,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表明中國或樣品市場的總人口每增長1%,出口貿易總額就會減少0.321%。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中國從事木質林產品出口和商業(yè)貿易的合作伙伴主要都是些發(fā)達國家,這些發(fā)達國家的人口數(shù)量變化幅度比較小,而我國人口數(shù)量由于基數(shù)大導致變化相對顯著。中國國內市場需求一旦增大,中國木質林產品的出口就會減少;lnGDPij的系數(shù)為正,并在1%的顯著水平下通過檢驗,表明中國或樣本市場的GDP每增加1%,中國的木質林產品出口貿易就會增加0.879%,即一個國民經濟總體規(guī)模越大的國家或地區(qū),對木質林產品的需求就越大,中國對其商品的出口就會越多;lnSij的彈性系數(shù)為負,并在1%的顯著水平下完全通過了檢驗,即中國與樣本市場的森林資源差異每增加1%,中國向該樣品市場出口的木質林產品就會減少0.146%。從我國森林資源多樣性的角度來看,中國目前就是一個森林資源匱乏的國家,而樣本市場與我國的森林及其他林地資源差異越大,也就是說樣本市場的森林資源越豐富,該國國內木質林產品的供應能力就越強,對外出口的需求就相對較弱,因此中國對此類市場的木質林產品的出口就更少無論是是對于進口還是出口,森林及其他林地資源的差異對木質林產品進出口的影響都很大;lnEAPEC的系數(shù)為正,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完全通過了檢驗,表明中國向APEC成員國出口的木質林產品交易額相比向非APEC成員國出口的稍多一些,這說明APEC作為亞太地區(qū)最具代表性的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能夠幫助國家之間互相進行貿易往來各;FTA的系數(shù)為正,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了檢驗,即雙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簽署和實施對中國木質林產品市場的出口規(guī)模擴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B&R系數(shù)為正,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完全通過了檢驗,即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木質林產品出口貿易比與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guī)模要更大一些。5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5.1研究結論無論是共性因素還是個性因素,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中國木質林產品的進口貿易和商品出口貿易。中國和樣本市場之間的經濟規(guī)模、人口規(guī)模、地理距離、森林及其他林地資源面積之間的差別、匯率及是否同屬于APEC的成員國、是否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xié)定、是否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諸多因素都將會對中國木質林產品的的進出口貿易起到顯著的影響。根據(jù)最終修訂過后的引力模型顯示,貿易雙方的森林及其他林地資源差異對中國與10個樣本市場的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木質林產品的生產依賴森林資源,但我國的森林資源本身就無法滿足內需,況且自從我國開始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項目之后,我國能夠提供適合木質林產品制造和生產的森林資源就更加稀少。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和中國的森林資源水平差異越高,這些國家國內的木質林產品的供應能力也就越強,對外的需求就會逐漸變少。因此我國目前仍舊在發(fā)展林產品加工的相關產業(yè),對砍伐樹木進行最基本的木制林產品生產方面還是有很大的缺口,依舊要通過大量進口才能滿足目前所需。雖然全球林產品貿易的規(guī)模在2018年達到了歷史新高,但隨著貿易保護主義、全球產業(yè)結構性的變化和主要發(fā)達國家林產品貿易政策的走向,2019年全球木質林產品貿易的發(fā)展并不如人意。未來幾年全球林產品的貿易發(fā)展仍然存在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而以中小微企業(yè)為經營者主體的林產品制造及其外貿產品行業(yè)必然會面臨再次洗牌。從中長期角度來看,中美貿易戰(zhàn)以及多重貿易壁壘對未來世界各地林產品供應鏈的威脅正逐漸加深,進而直接導致我國大量林產品生產者的減工、林產品大量出口需求的下降、與林產品進出口有密切相關的貿易壁壘日益增多。5.2政策建議在外部林業(yè)市場經濟競爭條件不斷急劇惡化的背景下,木質林產品行業(yè)進出口加工企業(yè)更是應該越來越多地注重自身”內功”的不斷修煉,加大對其他林產品質量的基本改善和性能的提升,以及國內林業(yè)市場和新興消費市場的技術研究與創(chuàng)新開發(fā),還應密切關注當前我國林產品市場的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市場形勢變動,及早地做好風險應對的準備,降低了林品產業(yè)鏈的安全風險。綜上,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具體提升我國木制林產品貿易的進出口貿易數(shù)量和質量:1.制定可持續(xù)且能夠發(fā)展的全球木質林產品貿易規(guī)則。由于目前木質林產品的主流商業(yè)模式建立在以適當?shù)某杀緛慝@取比較優(yōu)勢的基礎之上,所以林產品行業(yè)正在大力地向全球貿易開放。許多新興的發(fā)展中國家擁有豐富且寶貴的森林資源,并渴望通過天然的資源稟賦來獲得更多的加工業(yè)就業(yè)機會,以尋求其原材料的附加值。因此,以國際貿易為主導的跨國投資者紛紛投資這些新興國家的林產品制造業(yè),從而促進了全球林產品貿易的日益活躍。但正因為這樣的機會給很多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帶來了希望,導致現(xiàn)在在行業(yè)內出現(xiàn)了亂象。因此,我們需在國際層面上,來制定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全球林產品貿易規(guī)則,以此來確保林產品的國際貿易是建立在公平合法且可持續(xù)利用森林的勞動條件和公平的利益分享基礎之上的。2.產品貿易產業(yè)的國際化分工主要以我國的森林資源為依托,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也相對比較匱乏,所以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要素稟賦的國家正是我們進行林產品貿易發(fā)展的重點對象。而且在第四章節(jié)中的對于進口和出口貿易引力模型的研究可以看出,森林及其他林地資源之間的差別都是對木質林產品貿易的重大影響。綜上所述,我國政府應該積極地開展與一些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之間的合作,特別是與一些和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存在著天然要素稟賦優(yōu)勢相互補充的國家,我們更多地應該充分利用這個雙邊優(yōu)勢,積極地尋求自由貿易擴大發(fā)展的機會,從而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木質林產品對外貿易的長遠穩(wěn)定和健康發(fā)展。3.我國政府應當加強對國際貿易基礎性的建設,降低雙邊木質林產品的貿易成本。第四章節(jié)中的木質林產品進口、出口貿易引力模型的回歸估算結果表明,我國和各貿易同伴之間的貿易運輸距離差異對于我國木質林產品的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都是重大的阻礙因素。在當前的現(xiàn)實情況下,兩個國家間的貿易距離已經無法發(fā)生改變,但我們仍然可以考慮通過加快貿易基礎性配套設施建設的完善來提升其貿易方式的便捷化和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從而有效地降低一些制度性的貿易費用和成本,減小這種由于距離和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消極影響,維持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性對于促進我國林業(yè)貿易的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4.我國還應通過多種途徑來加強城區(qū)之間的合作機制,不斷地推進其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本文第四章節(jié)中的木質林產品進口、出口貿易引力模型中的回歸估算分析結果表明:兩個地區(qū)同為APEC組織的成員,已簽署自由貿易協(xié)定以及同為”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這三個因素對我們在這一時期內木質林產品的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都具有明顯的積極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國應進一步充分利用APEC組織便捷的貿易伙伴關系與合作平臺,始終堅持并貫徹落實各種關于加強多邊經貿合作的政策與各項規(guī)定,不斷推動我國對外投資的持續(xù)擴展。在FTA制定的框架下,兩個成員國之間能否簽訂并貫徹落實一項實質性的貿易協(xié)定,是一項有助于逐漸消除貿易壁壘,減少貿易障礙,促進各個國家之間的產品和其他生產要素之間自由流動的良好舉措。只有這樣做,才能夠促進多邊貿易水平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因此我國要積極地開展與其他各個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談判,堅定不移地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自由化的推進。在2013年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倡議,正好是為了滿足國際上諸多地區(qū)和國家在未來想要打開亞洲市場、實現(xiàn)其貿易和經濟的多元化、從而增強我們在經濟領域抵御風險的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要求,而我們本身就是想要得到更加豐富多樣化的資源供給和新興產品市場,這個戰(zhàn)略倡議正好是為了讓國與國之間更好地實現(xiàn)優(yōu)勢互惠和共贏,而且我們的相關林業(yè)企業(yè)也認為我們應該準確地把握住這些全球性的協(xié)同合作體系所帶來的變革和發(fā)展契機,始終創(chuàng)新,追求可持續(xù)的林業(yè)產業(yè)發(fā)展。5.我國應當不斷強化產品質量、持續(xù)提倡科技創(chuàng)新,促進我國木質林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和經濟可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我國要繼續(xù)加強對外貿易方式的便利化建設和進一步深化國際區(qū)域伙伴關系的合作機制、推動對外貿易走向自由化的進程外,更應該積極地致力于改善和提升出口商品的產業(yè)質量、檔次,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有的技術和產品更新?lián)Q代的效率,積極地創(chuàng)建本土的知名品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和對市場的控制能力,通過質量競爭、差別化的競爭方式來替代數(shù)量性的競爭和價格性的競爭[42],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有效地保障和維護我國現(xiàn)有的市場份額,不斷地挖掘我國已有的貿易潛力來擴大市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讓中國木質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得到長期可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參考文獻繆東玲,中國木質林產品貿易與環(huán)境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4:11-14戴永務,劉燕娜,余建輝.中美木質林產品產業(yè)內貿易的實證研究:基于1992—2009年的進出口貿易數(shù)據(jù)[J].技術經濟,2011,30(6):85-91侯方淼,卜善雯.中美木質林產品貿易互補性與依存度分析[J]Y.林業(yè)經濟評論,2014,4(2):66-6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中國海關統(tǒng)計年鑒2018[R].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8.陳紹志.中國林產品貿易形勢與人造板產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J].國際木業(yè),2015,(02):1-4鄭仰南.WTO貿易政策對中國林產品貿易政策的影響[J].學術交流,2003,(02):62-65.劉先,羅堯,安棟.關于中國木質林產品貿易發(fā)展的思考——基于國家競爭優(yōu)勢理論的研究[J].林業(yè)經濟問題,2010,(03):278-282程寶棟,李冉,田園等.中國與非洲木質林產品貿易分析[J].世界林業(yè)研究,2010,(03):73-76吳國春,高瑞.新形勢下中國林產品貿易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22):7533-7536G.DAVIDPUTTOCK.GlobalConcernsforForestResourceUtilization,SustainableUseandManagement,1999.MARCSABOURNAL,GlobalTimberMarket:ImplicationofChangeinEconomicGrowth,TimberSupply,andTechnologyTrends,ForestPolicyandEconomics.Nol2000:53-69.KARLD.MEILKE.Short-andlong-exchangerateeffectsonforestproducttradeEvidencefrompaneldata.JournalofForestEconomics,2006(11):205-221NaotoJinji.InternationalTradeandTerrestrialOpen-AccessRenewableResourcesinaSmallOpenEconomy.2006,39(3):790-808.R.ISLAM,C.SIWAR.TradeandEnvironmentinForestFactonTowardsSustainableForestManagement.AsianJournalofScientificResearch[J].2010(3):l-17.SamH.Schurr.Energy,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M].TaylorandFrancis:2013(2):10-18.萬璐,高利,程寶棟.基于引力模型的林產品雙邊貿易潛力研究:以中國—中東歐沿線國家為例[J].林業(yè)經濟問題,2017,37(1):63-67.熊立春,程寶棟.中國林產品貿易成本測算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7(11):25-35.蔡婷,侯方淼.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出口貿易實證分析—以林產品為例[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01):50—55.BUONGIORNOJ,TENNYPA,GILLESSJK.Econonieandpoliticalinfuencesoninternationaltrade
of
tropical
logs
[J].Agricultural
Systems,1980,6(1):53-66.AKYOZK
CYILDIRIM
IBALABANY,etal.ExaminationofforestproductstradebetweenTurkeyandEuropeanUnioncountrieswithgravitymodelapproach[J].AjricanJournalof
Biotechnology,2010.9(16):2375-
23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度環(huán)保設備采購及運營維護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納崗位培訓聘用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定制家具設計與制造合同協(xié)議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行業(yè)車輛維修承包合同3篇
- 個人與個人之間特許經營權轉讓合同(2024版)3篇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育種技術合作開發(f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棄土清運及環(huán)保處理服務合同
- 2025年圍墻安裝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連接合同3篇
- 室內設計公司2025年度合作框架合同3篇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教學課件緒論
- 寵物會展策劃設計方案
- 孤殘兒童護理員(四級)試題
- 梁湘潤《子平基礎概要》簡體版
- 醫(yī)院急診醫(yī)學小講課課件:急診呼吸衰竭的處理
- 腸梗阻導管在臨床中的使用及護理課件
- 調料廠工作管理制度
- 小學英語單詞匯總大全打印
- 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安全生產隱患全面排查
- GB/T 15114-2023鋁合金壓鑄件
- 貨物驗收單表格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