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重慶市長壽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中國傳統(tǒng)詩文和小說中的物象,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場景或道具意義上對象化的存在——如鋪敘場景陳設,以展現(xiàn)人物活動環(huán)境;描寫山川風物,以展現(xiàn)大自然的壯美;呈現(xiàn)日用起居之器皿,以暗示人物身份等等。中國文學中的物象更多地被表現(xiàn)為一種“意象”,可以“賦”、可以“比”、也可以“興”。它投射和寄托了太多的人類情感和過往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說,“物”就是“心”的外在形式。一方面,淚眼可以問花,人與隔雨的紅樓,也可以心物相望,彼此窺探心思;另一方面,物象恰恰是時間流逝的見證,是時間箭鏃的回響,是瞬息萬變的時間之物中較為恒定的標識物。中國人用來記述、追憶時間的物象通常有兩類。第一類是名勝古跡,它作為歷史遺存,大至巍峨的城池宮殿、巷陌街道,小至埋入沙中的箭頭、坐轎前的斷腸鑾鈴。將箭頭磨洗即可聽到前朝的蕭蕭馬嘶,而感慨東風周郎、銅雀春深;夜雨聞鈴則令人腸斷欲絕,仿佛連行宮的月色也凄冷刺心。另一類用于標刻時間和空間的物象,則是自然之景。對楊慎或是辛棄疾而言,滾滾東去的長江,儼然就是慣看秋月春風的白發(fā)漁樵,在青山常在的背景中,目睹夕陽幾度、朝代興替、檣櫓灰飛煙滅。而陳與義在“長溝流月去無聲”的寂靜之中,也感受到了“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的傷感與悲痛。在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詠嘆之中,一國之興衰,似乎不過是不變山河的浮光掠影。在國家破碎、身世飄零之際,竟然也有“山河仍在”的慰藉。毋庸諱言,在所有山川風物之中,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歌詠最多的核心意象,正是“月亮”這個超級典故。每當詩人們抬頭望月之時,月亮顯然就成了聯(lián)想和記憶的樞紐。一方面,它所凸顯的是同被朗照的共時性幻覺,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似乎整個長安城在融融的月光下都沉浸在一片此起彼伏的杵聲之中,而“搗衣”這一行為,與遠在千里之外的“玉關良人”聯(lián)系在一起?!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亦形象生動地將自己與遠在他鄉(xiāng)的思慕對象,置于同一個蒼穹之下。另一方面,月色自古就有,賞月之人亦如恒河沙數(shù)。被月光所照亮的,既有秦、漢的雄關,唐、宋的二十四橋,也有明、清的秦淮河水。將時間“縱軸上”的意象,強行拉至空間并置的“橫截面”,自然的物象所串聯(lián)起來的,恰恰是紛亂歷史的時間碎片。有時,“望月”這一日常行為所連接起來的,還有時間長河中的蕓蕓眾生———詩人在這里抒發(fā)的幽思,并無一個特定的對象,而正是歷史性的無名個體。詩歌所呈現(xiàn)的主題既非懷人,亦非思婦,而是對時間本身的抽象思考。(摘編自格非《物象中的時間》)材料二:詩人比常人更敏銳地意識到:生死問題乃是時間問題的核心,人的時間意識,從本質(zhì)上講是一種生命意識。人的生命恰處于時間的有限與無限一對基本矛盾之中,一方面,人的個體生命是絕對的有限。另一方面,人又于群體生命的延綿中體驗到無限的含義,每個人都在本能地渴求以有限之身而入無限之境。這樣,人對自身生命的思考就很自然地集中到對時間的思考上,時間相對于人生也就具有了普遍而本質(zhì)的意義。如何化解有限與無限這一對基本矛盾呢?中國人不接受彼岸世界的誘惑,這決定了中國詩人只能采取從此岸亦即從有限中體驗無限的方式,而這只有通過有限時間的價值絕對化才能實現(xiàn)。中國詩人主觀地賦予他所體驗到的時間一種普遍意義,通過時間的價值生成而將過去、現(xiàn)在、未來聯(lián)系起來,由此突破具體時間的限制而體驗到無限的意義。中國詩人實現(xiàn)了一種時間的轉換,即在內(nèi)心轉換一下時間的透視側面,使時間的具體意義無礙地升華為一種普遍意義。正是在這樣的時間意識支配下,中國詩人建成了自己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藝術時空體系。在這一體系中,詩人自我超越了具體時空限制而化為茫茫宇宙唯一的認知標準,時間可以因人而宜,人心可以自由往返吐納,具體時間被淡化了、被消溶了,有的仿佛只是一體同仁、普運周流。詩人可以對不同時空中的經(jīng)驗一見如故,所謂“攪碎古今巨細,入其興會”,個體時間被衍化為一種歷史時間乃至宇宙時間,人也由此實現(xiàn)了對有限的超越。中國詩人透視時間的視野非常廣闊、貫通,面對歷史和宇宙,他所關注的不是具體的表象,而恰是未被分割、川流不息的現(xiàn)象本身。這使得中國詩人意識中的時間既可流淌于巨山長川之間,也可棲止于小花小草之上,但無論在永恒的山川還是在易凋的花草,時間都具有同樣自足的意義。無疑,這種時間已在很深層次上接近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命題,從本質(zhì)上講,它無法完全被邏輯和經(jīng)驗所接納,而只能屬于詩,一種本體的詩。(摘編自王向東《中國古典詩歌與時間》)(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文學中的物象寄托著太多的人類情感和記憶,既是心靈的投射,也是不斷變遷的時間之物中較為恒定的標識物。B.作為記述時間的物象中被歌詠最多的意象,月亮能凸顯出同被朗照的共時性幻覺,所以能夠聯(lián)結不同時空的眾生。C.每個人的生命都難以擺脫時間的有限與無限這一對基本的矛盾,中國詩人只能通過有限時間的價值絕對化來化解。D.中國詩人意識中的時間在深層次上接近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命題,很難用常規(guī)的邏輯與經(jīng)驗來解釋,而只能屬于詩。(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居處陳列著西洋鐘、鎖子錦靠背、雕漆痰盒等用品,由此可見其身份地位。B.楊慎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和陳與義的“長溝流月去無聲”在表情達意上頗有相近之處。C.標刻時間的物象通??煞譃闅v史遺存和自然風景兩類,故《虞美人》中的“朱顏”應無時間意義。D.杜甫關注的非具體表象而是未被分割、川流不息的現(xiàn)象本身,《登高》中長江在時間上意義自足。(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B.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盌.蘇軾《赤壁賦》:“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4)材料一在論述“物象中的時間”時,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請簡要分析。(5)聞一多稱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具有“宇宙意識”。請結合材料,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為例談談你的理解。(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醋栗①契訶夫這天,獸醫(yī)伊萬?伊萬內(nèi)奇和中學教師布爾金講起了弟弟的故事:弟弟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比我小兩歲。我們的童年是在鄉(xiāng)間自由自在度過的。我們跟所有農(nóng)家孩子一樣,喜歡待在田野上、樹林里,看守馬匹、捕魚,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尼古拉從十九歲起就坐進省稅務局的辦公室。多年過去了,他還是坐在同一個位子上,抄寫那些老一套的公文,喜歡看報,只讀廣告欄,說某地有若干俄畝耕地,連同草場、莊園一并出售。他總想著一件事情:怎樣回到鄉(xiāng)下去。他的這種念頭漸漸成為一種明確的愿望、一種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邊或湖畔買下一座小小的田莊。他腦子里經(jīng)?;没龌▓@的小徑、花叢、果樹等畫面,可是不知為什么,所有的畫面里必定有醋栗叢。他不能想象一座莊園,一處饒有詩意的安樂窩,居然會沒有醋栗。他是個溫和善良的人,我喜歡他,可是這種把自己關在自家小莊園里過一輩子的愿望,我素來不同情。人們通常說:一個人只需要三俄尺的土地。三俄尺的土地是死尸所需要的地方,不是活人需要的。盼望有個莊園,像是不錯。可要知道,這種莊園也就是三俄尺土地。離開城市,離開斗爭,離開生活的喧囂,隱居起來,躲在自己的莊園里,這算不得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個莊園,而是整個地球,整個大自然。在那廣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夠盡情發(fā)揮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質(zhì)和特點。他常畫他田莊的草圖,而每一回他的草圖上都離不了這幾樣東西:(甲)主人的正房,(乙)仆人的下房,(丙)菜園,(丁)醋栗。他生活節(jié)儉,省吃省喝,上帝才知道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活像叫花子,可是他不斷地攢錢,存在銀行里。我一瞧見他就痛心,常給他點錢,可是他連這點錢也收藏起來。幾年后他被調(diào)到另一個省工作,已年過四十,還在讀報上的廣告,還在攢錢。后來聽說他結婚了,目的還是買一座有醋栗的莊園。他娶了一個年老而難看的寡婦,他對她毫無感情,只因為她手里有幾個臭錢。他倆一起生活,他變得很吝嗇,經(jīng)常讓她吃個半飽,把她的錢存進銀行卻寫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郵政支局局長,她過慣了吃餡餅、喝果子露酒的生活?,F(xiàn)在,家里連黑面包也不多見,三年不到干脆把靈魂交給了上帝。當然。我的弟弟從來沒有想過對她的死負有責任。金錢如同伏特加,能把人變成怪物。妻子死后,他通過代售人買了一個百余俄畝的田莊,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園,但沒有果園,沒有醋栗。河倒是有,可是河水的顏色跟咖啡一樣,因為田產(chǎn)的一邊是造磚廠,另一邊是制膠廠。我的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毫不氣餒,立即訂購了二十叢醋栗,動手栽下,過起地主的生活來了。我去探望過他。那天的天氣很熱,到處都是溝渠、圍墻、籬笆,和栽成一行行的杉樹,弄得人不知道怎樣才能走進院子里去。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來了一條毛色紅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幾聲,可又懶得張嘴。廚房里走出來一個廚娘,光著腳,很胖,像剛灌好的香腸。她告訴我,老爺吃過飯正在休息。我走進屋里,他坐在床上,膝頭蓋著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發(fā)松,他的臉頰、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眼看就要跟豬那樣咕咕叫著鉆進被子里去了?!芭?,你在這兒過得怎么樣?”我問他?!案兄x上帝,我過得挺好。”他已經(jīng)不是從前那個膽小怕事可憐的小職員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爺。他已經(jīng)習慣這里的生活,過得很有滋味,吃得很多。他已經(jīng)跟村社和兩個工廠打過土地官司。農(nóng)民若不稱呼他“老爺”,他就大為惱火。他還帶著老爺氣派做起好事來,然而那是什么樣的好事?。∷锰K打和蓖麻子油給農(nóng)民治各種病,到了他的命名日就在村子中央作一回謝恩祈禱,然后擺出半桶白酒來請農(nóng)民喝,他們喝酒,嚷著:“烏拉!”喝醉了的人就給他叩頭。生活只要變得好一點,吃得飽,喝得足,閑著不做事,就會在俄羅斯人身上培養(yǎng)出頂頂驕橫的自大。當初在稅務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個人的見解,現(xiàn)在呢,說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氣?!拔伊私饫习傩眨視Ω端麄?。”他說,“老百姓都喜歡我。我只消動一動手指頭,他們就會替我辦好我想要辦的所有事情?!边@些話,他都是面帶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說出來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復復地說:“我們這些貴族,我,作為一名貴族……”顯然他已經(jīng)不記得我們的祖父是個農(nóng)民、父親是兵了。傍晚,我們喝茶的時候,廚娘端來滿滿一盤自家種的醋栗,頭一回收摘。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眉開眼笑,對著醋栗默默地瞧了一分鐘,眼睛里含著一泡眼淚,他興奮得說不出話來。隨后他把一枚果子放進嘴里,得意地瞧著我,那副神態(tài)就像一個小孩子終于得到了自己心愛的玩具。“真好吃!”他貪婪地吃著,不斷地重復道,“嘿,真好吃!你也嘗一嘗!”那些醋栗又硬又酸,可是普希金說得好:“我們喜愛使人高興的謊話,勝過喜愛許許多多的真理?!雹谖铱匆娏艘粋€幸福的人,他的心心念念的夢想顯然已經(jīng)實現(xiàn),他的生活目標已經(jīng)達到,他所向往的東西已經(jīng)到手,他對他的命運和他本人都滿意了。不知什么緣故,往常我一想到人的幸福,就不免帶一點哀傷的感覺,這一回親眼看到幸福的人,我竟生出一種跟絕望相近的沉重感覺。實際上有多少滿足而幸福的人啊!這是一種多么令人沮喪的勢力!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每一個幸福而滿足的人的房門背后都應當站上一個人,拿一個小錘子經(jīng)常敲著門,提醒他:天下還有不幸的人,不管他自己怎樣幸福,可是生活早晚會向他露出爪子來,災難早晚會降臨。那天夜里,我心頭特別沉重……(有刪改)【注】①本文作于1898年。②引自普希金的詩《英雄》,原文是“我們喜愛使人高興的謊話,勝過喜愛許許多多卑微的真理”。(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莊園是尼古拉人生的全部理想,他希望回到鄉(xiāng)下盡情感受自然風光,這說明他的理想是過上自由自在、富有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B.小說中尼古拉面對并不十分理想的田莊,他毫不氣餒,馬上動手改造,甚至與周圍人打官司,這說明他對于夢想非常執(zhí)著。C.尼古拉年過四十依然生活吝嗇,他娶了和自己毫無感情、又老又丑的寡婦做妻子,而且不善待妻子,甚至失去人性,這無疑都源于其對莊園的追求。D.盡管醋栗又硬又酸,但是尼古拉對著醋栗,眼里含著淚,興奮得說不出話來,他得意的姿態(tài)不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而是真的覺得自己很幸福。(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契訶夫的《醋栗》同《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樣,以社會下層小人物作為主角,深刻剖析了當時那個時代的社會弊病,見微知著,褒貶鮮明。B.“到處都是溝渠……弄得人不知道怎樣才能走進院子里”,此處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莊園規(guī)模之大,布置之繁華,戒備之森嚴。C.小說中“醋栗”多次出現(xiàn),尼古拉對于醋栗的“追求”貫穿了文章始終,“醋栗”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D.小說敘事看似平淡,實則細節(jié)刻畫精準到位,多處運用前后呼應的創(chuàng)作手法,令作品渾然一體,真實自然而結構嚴謹。(3)契訶夫被列夫?托爾斯泰譽為“一流的幽默作家”,請結合本文分析契訶夫在手法運用上是如何體現(xiàn)這種幽默諷刺風格的。(4)整篇文章的敘述視角有何變化?有什么效果?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秦惠王謂寒泉子曰:“蘇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東山之君,從以欺秦。趙固負其眾,故先使蘇秦以幣帛約乎諸侯。諸侯不可一,猶連雞之不能俱止于棲之明矣。寡人忿然,含怒日久。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寒泉子曰:“不可。夫攻城墮邑,請使武安子。善我國家使諸侯,請使客卿張儀?!鼻鼗萃踉唬骸熬词苊??!睆垉x欲以漢中與楚,謂秦王曰:“有漢中,蠹。種樹不處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財,則傷本。漢中南邊為楚利,此國累也。”甘茂謂王曰:“地大者,固多憂乎!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為和楚,楚必畔天下而與王。王今以漢中與楚,即天下有變,王何以市楚也?”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曰:“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王用儀言,取皮氏卒萬人,車百乘,以與魏。(魏)犀首戰(zhàn)勝威王,魏兵罷弊,恐畏秦,果獻西河之外。張儀惡陳軫于秦王。曰:“軫馳楚、秦之間,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軫,然則是軫自為而不為國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聽乎?”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陳軫曰:“然?!蓖踉唬骸皟x之言果信也?!痹唬骸胺仟殐x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①愛其親,天下欲以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為臣。賣仆妾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xiāng)曲者,良婦也?!岵恢矣诰?,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吾不之楚,何適乎?”秦王曰:“善。”乃止之也。(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注】①孝己:傳說為殷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因遭后母讒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B.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C.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D.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諸侯,是古代分封制時各方君主的統(tǒng)稱,歷代皆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次。B.敬,恭敬端肅之意,用上敬下,表示尊賢;下敬上,表示尊敬冒昧,與“敢以煩執(zhí)事”的“敢”用法相似。C.“有漢中,蠹”與“獨是成氏子以蠹貧”(《促織》)中的“蠹”含義不同。D.“魏兵罷弊”與“率疲弊之卒”(《過秦論》)中的“弊”含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秦企圖與六國訂立合縱盟約反反復復與秦國抵抗,秦惠王對蘇秦早已懷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B.寒泉子認為武安子善于攻城掠地,而張儀則善于外交,能擔當出使諸侯重任。秦惠王認可他的觀點。C.張儀認為漢中是楚國利益所在,會成為秦國禍患,因此建議秦惠王割讓給楚國,但甘茂表示反對。D.陳軫常奔走在秦、楚之間,而楚國對秦不友好卻對陳軫很友善,致使張儀懷疑陳軫將要背叛秦國而投奔楚國。(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趙固負其眾,故先使蘇秦以幣帛約乎諸侯。②忠且見棄,吾不之楚,何適乎?(5)面對張儀的猜疑和秦王的質(zhì)問,陳軫的應答采用了怎樣的論述技巧?請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聞武均州①報已復西京②陸游白發(fā)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懸知寒食朝陵使③,驛路梨花處處開?!咀ⅰ竣傥渚荩杭次渚?。當時武巨任果州團練使,知均州,兼管內(nèi)安撫使,節(jié)度忠義軍。②西京:指洛陽。③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詩人得知捷報后興奮不已,揮筆喜賦此詩,歌頌白發(fā)將軍武巨收復西京的壯舉,感佩武將軍老當益壯,雄心猶存。B.頷聯(lián)用“千年計”和“一日回”進行對比,強調(diào)天道正義在南宋一方,金主想統(tǒng)治中原千年的計謀終成迷夢,一朝破滅。C.頸聯(lián)使用“疾風雷”的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國家中興的赦令會像風雷一樣迅速頒布到收復的西京,安撫歸順后的臣民。D.本詩和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異,相同的是都有收復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詩含有對自己功業(yè)無成的傷感。(2)本詩的尾聯(lián)在藝術手法上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學之道》中的“”說明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是說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2)在《過秦論》中,諸侯為了削弱秦國,“”,以此來招納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但當秦國軍隊“開關延敵”時,“九國之師”則“”。(3)“煙”在古詩詞中意蘊豐富。既有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炊煙,如陶淵明的“依依墟里煙”;又有預示戰(zhàn)爭的烽煙,如高適的“”;還有代表著夢想的虛無縹緲,如李商隱的“”。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0分)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對聯(lián)常書寫張貼或者刻畫懸掛到楹柱上,故也稱“楹聯(lián)”。楹聯(lián),根據(jù)不同場合、不同時間,可分為春聯(lián)、喜聯(lián)、廟聯(lián)、車聯(lián)等。它是以漢語獨特的語言藝術為基礎的一種文化樣式,其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不僅在于以整齊雅致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具有形式上的美感,還在于在對仗節(jié)奏中體現(xiàn)聲律美,音樂感。春聯(lián)作為年俗的楹聯(lián),兩千年來盛傳不衰,已成為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朵藝術奇葩?,F(xiàn)在我們經(jīng)??吹降?、下來的一副經(jīng)典春聯(lián)“()”,其意蘊便來自年俗傳統(tǒng)的祝福儀式。它不僅代表了喜慶,還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愿望。楹聯(lián)是中國文化的獨特標志,就像一面旗幟飄揚在中國文化的天空,燦爛出彩。楹聯(lián)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它,內(nèi)蘊豐富宏大,內(nèi)涵幽遠深邃。它擔負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在楹聯(lián)形式的基礎上,根據(jù)新時代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楹聯(lián)文化。(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名目繁多突現(xiàn)流傳無所不至B.五花八門突顯留傳無所不至C.五花八門突現(xiàn)留傳無所不包D.名目繁多突顯流傳無所不包(2)下列最適合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一項是A.猛虎嘯山顯威勢,寒梅傲雪見精神B.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C.山水秀美風光麗,虎躍龍騰日日新D.雙玉初諧琴瑟調(diào),五花新授鳳鸞封(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指出錯誤類型并修改。(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對人類來說,病毒①。比如有一種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它能夠感染生活在人體內(nèi)的一些細菌,發(fā)揮抗感染的作用。不同于抗生素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噬菌體②,通常不會針對那些對人體有益的細菌。當然也有一些病毒,③,最后卻走向反面,例如腫瘤病毒。它們平時在宿主細胞的基因組里復制、傳代,并不會損害宿主細胞。但是在某些狀態(tài)下它們可以形成轉化蛋白,不再接受細胞的調(diào)節(jié),導致疾病??茖W家巧妙利用病毒的遺傳特性,將它們作為基因工程的工具,利用病毒載體將特定的遺傳物質(zhì)運送進細胞,使其在細胞內(nèi)發(fā)揮各種特定作用。這種利用病毒載體的模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廣泛地用于生命科學研究和治療。(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試用一個含有因果關系的句子概括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30個字。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雕塑是一種造型藝術,其基本手法中的“雕”與“塑”是兩個恰好相反的過程?!暗瘛笔亲鰷p法,通過剔除材料中的某些部分來實現(xiàn)造型;“塑”是做加法,通過把材料疊加在一起來完成作品。有人說,每塊材料都可以成為藝術品,只要減掉它多余的部分;也有人說,每塊材料都可以成為藝術品,只要給它加上合適的部分。雕塑是這樣,做人做事也是這樣。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學年重慶市長壽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中國傳統(tǒng)詩文和小說中的物象,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場景或道具意義上對象化的存在——如鋪敘場景陳設,以展現(xiàn)人物活動環(huán)境;描寫山川風物,以展現(xiàn)大自然的壯美;呈現(xiàn)日用起居之器皿,以暗示人物身份等等。中國文學中的物象更多地被表現(xiàn)為一種“意象”,可以“賦”、可以“比”、也可以“興”。它投射和寄托了太多的人類情感和過往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說,“物”就是“心”的外在形式。一方面,淚眼可以問花,人與隔雨的紅樓,也可以心物相望,彼此窺探心思;另一方面,物象恰恰是時間流逝的見證,是時間箭鏃的回響,是瞬息萬變的時間之物中較為恒定的標識物。中國人用來記述、追憶時間的物象通常有兩類。第一類是名勝古跡,它作為歷史遺存,大至巍峨的城池宮殿、巷陌街道,小至埋入沙中的箭頭、坐轎前的斷腸鑾鈴。將箭頭磨洗即可聽到前朝的蕭蕭馬嘶,而感慨東風周郎、銅雀春深;夜雨聞鈴則令人腸斷欲絕,仿佛連行宮的月色也凄冷刺心。另一類用于標刻時間和空間的物象,則是自然之景。對楊慎或是辛棄疾而言,滾滾東去的長江,儼然就是慣看秋月春風的白發(fā)漁樵,在青山常在的背景中,目睹夕陽幾度、朝代興替、檣櫓灰飛煙滅。而陳與義在“長溝流月去無聲”的寂靜之中,也感受到了“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的傷感與悲痛。在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詠嘆之中,一國之興衰,似乎不過是不變山河的浮光掠影。在國家破碎、身世飄零之際,竟然也有“山河仍在”的慰藉。毋庸諱言,在所有山川風物之中,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歌詠最多的核心意象,正是“月亮”這個超級典故。每當詩人們抬頭望月之時,月亮顯然就成了聯(lián)想和記憶的樞紐。一方面,它所凸顯的是同被朗照的共時性幻覺,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似乎整個長安城在融融的月光下都沉浸在一片此起彼伏的杵聲之中,而“搗衣”這一行為,與遠在千里之外的“玉關良人”聯(lián)系在一起?!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亦形象生動地將自己與遠在他鄉(xiāng)的思慕對象,置于同一個蒼穹之下。另一方面,月色自古就有,賞月之人亦如恒河沙數(shù)。被月光所照亮的,既有秦、漢的雄關,唐、宋的二十四橋,也有明、清的秦淮河水。將時間“縱軸上”的意象,強行拉至空間并置的“橫截面”,自然的物象所串聯(lián)起來的,恰恰是紛亂歷史的時間碎片。有時,“望月”這一日常行為所連接起來的,還有時間長河中的蕓蕓眾生———詩人在這里抒發(fā)的幽思,并無一個特定的對象,而正是歷史性的無名個體。詩歌所呈現(xiàn)的主題既非懷人,亦非思婦,而是對時間本身的抽象思考。(摘編自格非《物象中的時間》)材料二:詩人比常人更敏銳地意識到:生死問題乃是時間問題的核心,人的時間意識,從本質(zhì)上講是一種生命意識。人的生命恰處于時間的有限與無限一對基本矛盾之中,一方面,人的個體生命是絕對的有限。另一方面,人又于群體生命的延綿中體驗到無限的含義,每個人都在本能地渴求以有限之身而入無限之境。這樣,人對自身生命的思考就很自然地集中到對時間的思考上,時間相對于人生也就具有了普遍而本質(zhì)的意義。如何化解有限與無限這一對基本矛盾呢?中國人不接受彼岸世界的誘惑,這決定了中國詩人只能采取從此岸亦即從有限中體驗無限的方式,而這只有通過有限時間的價值絕對化才能實現(xiàn)。中國詩人主觀地賦予他所體驗到的時間一種普遍意義,通過時間的價值生成而將過去、現(xiàn)在、未來聯(lián)系起來,由此突破具體時間的限制而體驗到無限的意義。中國詩人實現(xiàn)了一種時間的轉換,即在內(nèi)心轉換一下時間的透視側面,使時間的具體意義無礙地升華為一種普遍意義。正是在這樣的時間意識支配下,中國詩人建成了自己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藝術時空體系。在這一體系中,詩人自我超越了具體時空限制而化為茫茫宇宙唯一的認知標準,時間可以因人而宜,人心可以自由往返吐納,具體時間被淡化了、被消溶了,有的仿佛只是一體同仁、普運周流。詩人可以對不同時空中的經(jīng)驗一見如故,所謂“攪碎古今巨細,入其興會”,個體時間被衍化為一種歷史時間乃至宇宙時間,人也由此實現(xiàn)了對有限的超越。中國詩人透視時間的視野非常廣闊、貫通,面對歷史和宇宙,他所關注的不是具體的表象,而恰是未被分割、川流不息的現(xiàn)象本身。這使得中國詩人意識中的時間既可流淌于巨山長川之間,也可棲止于小花小草之上,但無論在永恒的山川還是在易凋的花草,時間都具有同樣自足的意義。無疑,這種時間已在很深層次上接近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命題,從本質(zhì)上講,它無法完全被邏輯和經(jīng)驗所接納,而只能屬于詩,一種本體的詩。(摘編自王向東《中國古典詩歌與時間》)(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中國文學中的物象寄托著太多的人類情感和記憶,既是心靈的投射,也是不斷變遷的時間之物中較為恒定的標識物。B.作為記述時間的物象中被歌詠最多的意象,月亮能凸顯出同被朗照的共時性幻覺,所以能夠聯(lián)結不同時空的眾生。C.每個人的生命都難以擺脫時間的有限與無限這一對基本的矛盾,中國詩人只能通過有限時間的價值絕對化來化解。D.中國詩人意識中的時間在深層次上接近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命題,很難用常規(guī)的邏輯與經(jīng)驗來解釋,而只能屬于詩。(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A.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居處陳列著西洋鐘、鎖子錦靠背、雕漆痰盒等用品,由此可見其身份地位。B.楊慎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和陳與義的“長溝流月去無聲”在表情達意上頗有相近之處。C.標刻時間的物象通??煞譃闅v史遺存和自然風景兩類,故《虞美人》中的“朱顏”應無時間意義。D.杜甫關注的非具體表象而是未被分割、川流不息的現(xiàn)象本身,《登高》中長江在時間上意義自足。(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A.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盉.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D.蘇軾《赤壁賦》:“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4)材料一在論述“物象中的時間”時,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請簡要分析。(5)聞一多稱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具有“宇宙意識”。請結合材料,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為例談談你的理解?!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及課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熟悉課文內(nèi)容,讀懂材料,對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2)本題主要考查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據(j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要求,明確相關材料的論點,然后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選擇。(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證結構特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5)本題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對概念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結合詩句分析一定建立在原文的正確理解基礎上?!窘獯稹浚?)B.“記述時間的物象中被歌詠最多的意象”理解錯誤,根據(jù)原文“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歌詠最多的核心意象,正是‘月亮’這個超級典故”,是自然物象中被歌詠最多的核心意象,擴大范圍。故選:B。(2)C.“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故國的宮殿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經(jīng)青春不再了。借“朱顏”也表達時間的流逝,推理錯誤。故選:C。(3)材料二談論的論題是“中國古典詩歌呈現(xiàn)的時間要素”。A.曹操的詩句“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表達的是對人才的渴望,不能支撐材料二觀點。B.“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以黃河水的奔流到海不復回,比喻時間的流逝。C.“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在朝代更迭中蘊含的是時間的流逝。D.“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以生生不息表現(xiàn)時間的永恒。故選:A。(4)第一段“物象恰恰是時間流逝的見證,是時間箭鏃的回響,是瞬息萬變的時間之物中較為恒定的標識物”,提出物象是較為恒定的時間標識物;第二段“中國人用來記述、追憶時間的物象通常有兩類。一類是名勝古跡”論述了名勝古跡中的時間。第三至五段“另一類用于標刻時間和空間的物象,則是自然之景”“在所有山川風物之中,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歌詠最多的核心意象,正是‘月亮’這個超級典故”“月色自古就有,賞月之人亦如恒河沙數(shù)”,論述自然之景中的時間,重點圍繞月亮展開論述。第一段提出觀點,后面具體展開論述,所以文章結構為總分式。論述自然之景中的時間,用了兩個自然段,以月亮為例,從兩方面展開論述,是材料論述的重點:“每當詩人們抬頭望月之時,月亮顯然就成了聯(lián)想和記憶的樞紐”“將時間‘縱軸上’的意象,強行拉至空間并置的‘橫截面’”,“自然的物象所串聯(lián)起來的,恰恰是紛亂歷史的時間碎片”,重點論述了自然之景在標刻時間和空間上的作用。(5)結合“有時,‘望月’這一日常行為所連接起來的,還有時間長河中的蕓蕓眾生——詩人在這里抒發(fā)的幽思,并無一個特定的對象,而正是歷史性的無名個體。詩歌所呈現(xiàn)的主題既非懷人,亦非思婦,而是對時間本身的抽象思考”分析,“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一代地無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詩句打破了時空界限,以永恒的江月連接代代無窮的無名個體,呈現(xiàn)出對時間本身的抽象思考。結合“中國詩人建成了自己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藝術時空體系。在這一體系中,詩人自我超越了具體時空限制而化為茫茫宇宙唯一的認知標準,時間可以因人而宜,人心可以自由往返吐納,具體時間被淡化了、被消溶了,有的仿佛只是一體同仁、普運周流。詩人可以對不同時空中的經(jīng)驗一見如故”分析,詩句通過“代代”“年年”把具體時間淡化,將個體時間衍化為一種歷史時間乃至宇宙時間具備了“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藝術效果。答案:(1)B(2)C(3)A(4)①使用總分結構,先指出物象是較為恒定的時間標識物,然后分述了名勝古跡和自然之景兩類物象中的時間。②以月亮為例,重點論述了自然之景在標刻時間和空間上的作用。(5)①該句打破了時空界限,以永恒的江月連接代代無窮的無名個體,呈現(xiàn)出對時間本身的抽象思考。②詩句通過“代代”“年年”把具體時間淡化,將個體時間衍化為一種歷史時間乃至宇宙時間具備了“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藝術效果。(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醋栗①契訶夫這天,獸醫(yī)伊萬?伊萬內(nèi)奇和中學教師布爾金講起了弟弟的故事:弟弟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比我小兩歲。我們的童年是在鄉(xiāng)間自由自在度過的。我們跟所有農(nóng)家孩子一樣,喜歡待在田野上、樹林里,看守馬匹、捕魚,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尼古拉從十九歲起就坐進省稅務局的辦公室。多年過去了,他還是坐在同一個位子上,抄寫那些老一套的公文,喜歡看報,只讀廣告欄,說某地有若干俄畝耕地,連同草場、莊園一并出售。他總想著一件事情:怎樣回到鄉(xiāng)下去。他的這種念頭漸漸成為一種明確的愿望、一種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邊或湖畔買下一座小小的田莊。他腦子里經(jīng)?;没龌▓@的小徑、花叢、果樹等畫面,可是不知為什么,所有的畫面里必定有醋栗叢。他不能想象一座莊園,一處饒有詩意的安樂窩,居然會沒有醋栗。他是個溫和善良的人,我喜歡他,可是這種把自己關在自家小莊園里過一輩子的愿望,我素來不同情。人們通常說:一個人只需要三俄尺的土地。三俄尺的土地是死尸所需要的地方,不是活人需要的。盼望有個莊園,像是不錯??梢?,這種莊園也就是三俄尺土地。離開城市,離開斗爭,離開生活的喧囂,隱居起來,躲在自己的莊園里,這算不得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個莊園,而是整個地球,整個大自然。在那廣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夠盡情發(fā)揮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質(zhì)和特點。他常畫他田莊的草圖,而每一回他的草圖上都離不了這幾樣東西:(甲)主人的正房,(乙)仆人的下房,(丙)菜園,(?。┐桌?。他生活節(jié)儉,省吃省喝,上帝才知道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活像叫花子,可是他不斷地攢錢,存在銀行里。我一瞧見他就痛心,常給他點錢,可是他連這點錢也收藏起來。幾年后他被調(diào)到另一個省工作,已年過四十,還在讀報上的廣告,還在攢錢。后來聽說他結婚了,目的還是買一座有醋栗的莊園。他娶了一個年老而難看的寡婦,他對她毫無感情,只因為她手里有幾個臭錢。他倆一起生活,他變得很吝嗇,經(jīng)常讓她吃個半飽,把她的錢存進銀行卻寫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郵政支局局長,她過慣了吃餡餅、喝果子露酒的生活?,F(xiàn)在,家里連黑面包也不多見,三年不到干脆把靈魂交給了上帝。當然。我的弟弟從來沒有想過對她的死負有責任。金錢如同伏特加,能把人變成怪物。妻子死后,他通過代售人買了一個百余俄畝的田莊,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園,但沒有果園,沒有醋栗。河倒是有,可是河水的顏色跟咖啡一樣,因為田產(chǎn)的一邊是造磚廠,另一邊是制膠廠。我的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毫不氣餒,立即訂購了二十叢醋栗,動手栽下,過起地主的生活來了。我去探望過他。那天的天氣很熱,到處都是溝渠、圍墻、籬笆,和栽成一行行的杉樹,弄得人不知道怎樣才能走進院子里去。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來了一條毛色紅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幾聲,可又懶得張嘴。廚房里走出來一個廚娘,光著腳,很胖,像剛灌好的香腸。她告訴我,老爺吃過飯正在休息。我走進屋里,他坐在床上,膝頭蓋著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發(fā)松,他的臉頰、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眼看就要跟豬那樣咕咕叫著鉆進被子里去了?!芭叮阍谶@兒過得怎么樣?”我問他。“感謝上帝,我過得挺好?!彼呀?jīng)不是從前那個膽小怕事可憐的小職員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爺。他已經(jīng)習慣這里的生活,過得很有滋味,吃得很多。他已經(jīng)跟村社和兩個工廠打過土地官司。農(nóng)民若不稱呼他“老爺”,他就大為惱火。他還帶著老爺氣派做起好事來,然而那是什么樣的好事??!他用蘇打和蓖麻子油給農(nóng)民治各種病,到了他的命名日就在村子中央作一回謝恩祈禱,然后擺出半桶白酒來請農(nóng)民喝,他們喝酒,嚷著:“烏拉!”喝醉了的人就給他叩頭。生活只要變得好一點,吃得飽,喝得足,閑著不做事,就會在俄羅斯人身上培養(yǎng)出頂頂驕橫的自大。當初在稅務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個人的見解,現(xiàn)在呢,說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氣?!拔伊私饫习傩眨視Ω端麄??!彼f,“老百姓都喜歡我。我只消動一動手指頭,他們就會替我辦好我想要辦的所有事情?!边@些話,他都是面帶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說出來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復復地說:“我們這些貴族,我,作為一名貴族……”顯然他已經(jīng)不記得我們的祖父是個農(nóng)民、父親是兵了。傍晚,我們喝茶的時候,廚娘端來滿滿一盤自家種的醋栗,頭一回收摘。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眉開眼笑,對著醋栗默默地瞧了一分鐘,眼睛里含著一泡眼淚,他興奮得說不出話來。隨后他把一枚果子放進嘴里,得意地瞧著我,那副神態(tài)就像一個小孩子終于得到了自己心愛的玩具?!罢婧贸裕 彼澙返爻灾?,不斷地重復道,“嘿,真好吃!你也嘗一嘗!”那些醋栗又硬又酸,可是普希金說得好:“我們喜愛使人高興的謊話,勝過喜愛許許多多的真理?!雹谖铱匆娏艘粋€幸福的人,他的心心念念的夢想顯然已經(jīng)實現(xiàn),他的生活目標已經(jīng)達到,他所向往的東西已經(jīng)到手,他對他的命運和他本人都滿意了。不知什么緣故,往常我一想到人的幸福,就不免帶一點哀傷的感覺,這一回親眼看到幸福的人,我竟生出一種跟絕望相近的沉重感覺。實際上有多少滿足而幸福的人啊!這是一種多么令人沮喪的勢力!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每一個幸福而滿足的人的房門背后都應當站上一個人,拿一個小錘子經(jīng)常敲著門,提醒他:天下還有不幸的人,不管他自己怎樣幸福,可是生活早晚會向他露出爪子來,災難早晚會降臨。那天夜里,我心頭特別沉重……(有刪改)【注】①本文作于1898年。②引自普希金的詩《英雄》,原文是“我們喜愛使人高興的謊話,勝過喜愛許許多多卑微的真理”。(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莊園是尼古拉人生的全部理想,他希望回到鄉(xiāng)下盡情感受自然風光,這說明他的理想是過上自由自在、富有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B.小說中尼古拉面對并不十分理想的田莊,他毫不氣餒,馬上動手改造,甚至與周圍人打官司,這說明他對于夢想非常執(zhí)著。C.尼古拉年過四十依然生活吝嗇,他娶了和自己毫無感情、又老又丑的寡婦做妻子,而且不善待妻子,甚至失去人性,這無疑都源于其對莊園的追求。D.盡管醋栗又硬又酸,但是尼古拉對著醋栗,眼里含著淚,興奮得說不出話來,他得意的姿態(tài)不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而是真的覺得自己很幸福。(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BA.契訶夫的《醋栗》同《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樣,以社會下層小人物作為主角,深刻剖析了當時那個時代的社會弊病,見微知著,褒貶鮮明。B.“到處都是溝渠……弄得人不知道怎樣才能走進院子里”,此處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莊園規(guī)模之大,布置之繁華,戒備之森嚴。C.小說中“醋栗”多次出現(xiàn),尼古拉對于醋栗的“追求”貫穿了文章始終,“醋栗”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D.小說敘事看似平淡,實則細節(jié)刻畫精準到位,多處運用前后呼應的創(chuàng)作手法,令作品渾然一體,真實自然而結構嚴謹。(3)契訶夫被列夫?托爾斯泰譽為“一流的幽默作家”,請結合本文分析契訶夫在手法運用上是如何體現(xiàn)這種幽默諷刺風格的。(4)整篇文章的敘述視角有何變化?有什么效果?【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全文,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對小說整體通讀后,針對每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指定的某種寫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根據(jù)題干中相關寫作特色的提示,準確理解藝術特色含義,結合文本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4)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敘述視角變化及其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小說,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解答】(1)A.“他希望回到鄉(xiāng)下盡情感受自然風光,這說明他的理想是過上自由自在、富有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有誤。尼古拉想在鄉(xiāng)村居住并有自己的莊園,只是希望能享受貴族生活,喜歡那種以權勢和地位命令并欺壓勞動者,自己卻不付出勞動就能坐享其成的生活方式。故選A。(2)B.“莊園規(guī)模之大,布置之繁華,戒備之森嚴”錯誤,作者借此環(huán)境描寫,批判了尼古拉生活的封閉和對現(xiàn)實的逃避。尼古拉借莊園周圍密布的“溝渠、籬笆和圍墻”來與世隔絕,逃避現(xiàn)實。故選B。(3)根據(jù)原文“迎面來了一條毛色紅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幾聲,可又懶得張嘴。廚房里走出來一個廚娘,光著腳,很胖,像剛灌好的香腸。她告訴我,老爺吃過飯正在休息。我走進屋里,他坐在床上,膝頭蓋著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發(fā)松,他的臉頰、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看上去,跟豬那樣陷進被窩里”可知,這些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尼古拉的狗比作皮球、廚娘比作香腸和他本人比作豬,表現(xiàn)他們的可笑與慵懶無聊,極具諷刺性。根據(jù)原文“他生活節(jié)儉,省吃省喝,上帝才知道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活像叫花子,可是他不斷地攢錢,存在銀行里。我一瞧見他就痛心,常給他點錢,可是他連這點錢也收藏起來”“已年過四十,還在讀報上的廣告,還在攢錢”“他老了,胖了,皮肉發(fā)松,他的臉頰、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看上去,跟豬那樣陷進被窩里”可知,這些描寫有夸張意味,夸大他為買到田莊而不顧一切存錢的行為,夸大他成為地主后的肥胖,有幽默諷刺效果。根據(jù)原文“經(jīng)常讓她吃個半飽,把她的錢存進銀行卻寫在自己名下”“他用蘇打和蓖麻子油給農(nóng)民治各種病,到了他的命名日就在村子中央作一回謝恩祈禱,然后擺出半桶白酒來請農(nóng)民喝,自以為事情就該這么辦。當初在稅務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個人的見解,現(xiàn)在呢,說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氣”“‘真好吃!’他貪婪地吃著,不斷地重復道,‘嘿,真好吃!你也嘗一嘗!’”可知,這些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他的吝嗇自私、偽善做作和對平庸生活的滿足。根據(jù)原文“他已經(jīng)不是從前那個膽小怕事可憐的小職員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爺。他已經(jīng)習慣這里的生活,過得很有滋味,吃得很多。他已經(jīng)跟村社和兩個工廠打過土地官司。農(nóng)民若不稱呼他‘老爺’,他就大為惱火。他還帶著老爺氣派做起好事來,然而那是什么樣的好事啊”“當初在稅務局里甚至害怕持有個人的見解,現(xiàn)在呢,說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氣”可知,這些描述運用對比,突顯了他的愚蠢可笑,幽默中有冷峻的思考,直諷社會現(xiàn)實。根據(jù)原文“迎面來了一條毛色紅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幾聲,可又懶得張嘴。廚房里走出來一個廚娘,光著腳,很胖,像剛灌好的香腸。她告訴我,老爺吃過飯正在休息。我走進屋里,他坐在床上,膝頭蓋著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發(fā)松,他的臉頰、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看上去,跟豬那樣陷進被窩里”可知,這些從側面烘托了主人的慵懶和滿足于平庸生活的形象,極具諷刺性。根據(jù)原文“他還帶著老爺氣派做起好事來,然而那是什么樣的好事??!他用蘇打和蓖麻子油給農(nóng)民治各種病”可知,“蘇打和蓖麻油”是不可能包治百病的,所以“好事”運用反語,正話反說,突出了他的偽善做作,極具諷刺性。(4)結合“我們的童年是在鄉(xiāng)間自由自在度過的”“他是個溫和善良的人,我喜歡他”等可知,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有限敘述視角講述故事。整篇小說是通過“我”的視角,觀察和講述尼古拉的故事的,“我們弟兄兩個,我伊萬?伊萬內(nèi)奇和弟弟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他比我小兩歲”,“我”是主人公的哥哥,“他是個溫和善良的人,我喜歡他”“當然,我的弟弟從來沒有想過對她的死負有責任。金錢如同伏特加,能把人變成怪物”,“我”見證了尼古拉為實現(xiàn)個人的小幸福,不斷拋棄善良,最終人性扭曲的過程,使小說條理清晰,也全面展現(xiàn)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此外,“我”見證了弟弟尼古拉的故事,“我”是一個講述者,真實可信,也拉近了作品與讀者的距離。結合“尼古拉從十九歲起就坐進省稅務局的辦公室”“他生活節(jié)儉,省吃省喝”“幾年后他被調(diào)到另一個省工作,已年過四十,還在讀報上的廣告,還在攢錢。后來聽說他結婚了,目的還是買一座有醋栗的莊園”“他通過代售人買了一個百余俄畝的田莊”“他已經(jīng)不是從前那個膽小怕事可憐的小職員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爺”等分析,可知故事的主體部分是第三人稱的全知敘述視角。作者在這部分之所以要進行變化,是因為“我”不可能無時無刻觀察到弟弟的言行舉止,知曉他的心理,因此用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可以較為自由地展現(xiàn)事件過程、人物心理,突破了開篇以第一人稱寫“我”的所見所聞的局限,更具有客觀性。此外,結合全文可知,敘述視角的跳躍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答案:(1)A(2)B(3)①比喻:如把尼古拉的狗比作皮球、廚娘比作香腸和他本人比作豬,刻畫了他們的可笑形象,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成為地主之后的尼古拉生活的慵懶無聊,極具諷刺性。②夸張(漫畫式):如反復描寫尼古拉對有醋栗的田莊的執(zhí)念,夸大他為買到田莊而不顧一切存錢的行為,夸大他成為地主后的肥胖驕橫等,達到了幽默諷刺效果。③細節(jié)描寫:如尼古拉把妻子的錢存進銀行卻寫在自己名下的細節(jié),突出了他的吝嗇自私;尼古拉用蘇打和蓖麻油給農(nóng)民包治百病,擺出半桶白酒的細節(jié),突出了他的偽善做作;尼古拉心滿意足吃醋栗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對平庸生活的滿足。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運用,使人物可笑可悲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在幽默詼諧中傳達出強烈的批判性。④對比:過對尼古拉在得到田莊前后待人接物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突顯了他的思蠢可笑,幽默中有冷峻的思考,直諷社會現(xiàn)實。⑤側面烘托:寫尼古拉的狗又胖又懶,廚娘邋遢肥胖,從側面烘托了主人尼古拉慵懶和滿足于平庸生活的形象,極具諷刺性。⑥反語:如“他做好事,用蘇打和蓖麻油給農(nóng)民包治百病”,正話反說,突出了他的偽善做作,極具諷刺性。(4)變化: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有限敘述視角講述故事,故事的主體部分是第三人稱的全知敘述視角。效果:①用第一人稱的有限視角講述弟弟尼古拉的故事,見證了他從善良到自私吝嗇、冷酷無情,不斷扭曲的過程,突出主人公的形象,使小說條理清晰,真實可信,拉近了作品與讀者的距離。②主體故事采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視角,較為自由地展現(xiàn)事件過程、人物心理,突破了開篇以第一人稱寫“我”的所見所聞的局限,更具有客觀性。③敘述視角的跳躍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秦惠王謂寒泉子曰:“蘇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東山之君,從以欺秦。趙固負其眾,故先使蘇秦以幣帛約乎諸侯。諸侯不可一,猶連雞之不能俱止于棲之明矣。寡人忿然,含怒日久。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焙釉唬骸安豢伞7蚬コ菈櫼?,請使武安子。善我國家使諸侯,請使客卿張儀?!鼻鼗萃踉唬骸熬词苊!睆垉x欲以漢中與楚,謂秦王曰:“有漢中,蠹。種樹不處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財,則傷本。漢中南邊為楚利,此國累也?!备拭^王曰:“地大者,固多憂乎!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為和楚,楚必畔天下而與王。王今以漢中與楚,即天下有變,王何以市楚也?”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曰:“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王用儀言,取皮氏卒萬人,車百乘,以與魏。(魏)犀首戰(zhàn)勝威王,魏兵罷弊,恐畏秦,果獻西河之外。張儀惡陳軫于秦王。曰:“軫馳楚、秦之間,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軫,然則是軫自為而不為國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聽乎?”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陳軫曰:“然?!蓖踉唬骸皟x之言果信也?!痹唬骸胺仟殐x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①愛其親,天下欲以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為臣。賣仆妾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xiāng)曲者,良婦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吾不之楚,何適乎?”秦王曰:“善。”乃止之也。(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注】①孝己:傳說為殷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因遭后母讒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CA.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B.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C.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D.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zhàn)勝復聽/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諸侯,是古代分封制時各方君主的統(tǒng)稱,歷代皆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次。B.敬,恭敬端肅之意,用上敬下,表示尊賢;下敬上,表示尊敬冒昧,與“敢以煩執(zhí)事”的“敢”用法相似。C.“有漢中,蠹”與“獨是成氏子以蠹貧”(《促織》)中的“蠹”含義不同。D.“魏兵罷弊”與“率疲弊之卒”(《過秦論》)中的“弊”含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蘇秦企圖與六國訂立合縱盟約反反復復與秦國抵抗,秦惠王對蘇秦早已懷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B.寒泉子認為武安子善于攻城掠地,而張儀則善于外交,能擔當出使諸侯重任。秦惠王認可他的觀點。C.張儀認為漢中是楚國利益所在,會成為秦國禍患,因此建議秦惠王割讓給楚國,但甘茂表示反對。D.陳軫常奔走在秦、楚之間,而楚國對秦不友好卻對陳軫很友善,致使張儀懷疑陳軫將要背叛秦國而投奔楚國。(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趙固負其眾,故先使蘇秦以幣帛約乎諸侯。②忠且見棄,吾不之楚,何適乎?(5)面對張儀的猜疑和秦王的質(zhì)問,陳軫的應答采用了怎樣的論述技巧?請簡要概括?!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2)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文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解答此題,關鍵在于平時的識記與積累,有時也需要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判斷。(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題,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此題,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篩選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題,首先在文中找到相關內(nèi)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信息加以概括。【解答】(1)句意:(您)不如幫助魏國以便強化魏國的勢力,假如魏國能戰(zhàn)勝(楚國),從此就會更加聽命于秦國,一定送來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戰(zhàn)敗,那魏國就不能守住邊塞,大王就可以將魏國奪取過來。“不如與魏以勁之”中,“之”為動詞“勁”的賓語,動賓結構后要斷開,且“魏戰(zhàn)勝”是主謂結構,不能斷開,故排除AD?!叭搿钡馁e語為“西河之外”,構成動賓結構,之間不能斷開,“外”后斷開,排除B。故選C。(2)A.“歷代皆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次”說法錯誤,并非歷代如此,如漢代僅分封“王”“侯”。B.“敢以煩執(zhí)事”的“敢”,恭敬端肅之意,用上敬下,表示尊賢;下敬上,表示尊敬冒昧。句意:(我)怎敢用這種方式來麻煩你呢。C.“有漢中,蠹”中“蠹”,禍害。句意:漢中是一個禍害?!蔼毷浅墒献右泽钾殹保ā洞倏棥罚┲械摹绑肌?,侵蝕、消耗。句意:唯獨這個叫成名的人因為官吏的侵害而貧窮。D.“魏兵罷弊”的“弊”,困乏、疲憊。句意:(得勝的)魏軍已是疲憊不堪。“率疲弊之卒”的“弊”,疲憊、無力。句意: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故選A。(3)A.“蘇秦企圖與六國訂立合縱盟約反反復復與秦國抵抗”中“反反復復”說法錯誤,“反覆”意為“改變策略”;“欲除之而后快”于文無據(jù),文中只說到“寡人忿然,含怒日久。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是說要派白起去攻打趙國,并沒有說要除掉蘇秦。故選A。(4)①“固”,原來,本來;“負”,依憑;“幣”,禮物;“約”,聯(lián)合訂約。譯文:趙國原來就自負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蘇秦用重禮聯(lián)合諸侯訂立合縱盟約。②“且”,尚且;“見”,被;“適”,到。譯文:忠心耿耿尚且被遺棄、被放逐,我不去楚國又去哪里呢?(5)由“非獨儀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愛其親,天下欲以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為臣。賣仆妾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xiāng)曲者,良婦也?!岵恢矣诰嗪我暂F為忠乎?忠且見棄,吾不之楚,何適乎?”可知,面對秦王的質(zhì)問,陳軫首先說“非獨儀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肯定張儀認為自己將要離開秦國到楚國的想法,這樣以退為進,體現(xiàn)了游說之士的權謀機變。然后再列舉“孝己”“子胥”“賣仆妾”“出婦”幾個事例,通過他們的做法與自己的事情同類相比,取譬設喻,證明自己對秦國的忠誠,從而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進而善待他。陳軫所舉出的“賣仆妾”“出婦”事例,都是現(xiàn)實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這些事例真實可信,增強了觀點的說服力,取得了非常好的說服效果。答案:(1)C(2)A(3)A(4)①趙國原來就自負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蘇秦用重禮聯(lián)合諸侯訂立合縱盟約。②忠心耿耿尚且被遺棄、被放逐,我不去楚國又去哪里呢?(5)①肯定張儀的看法,以退為進,體現(xiàn)了游說之士的權謀機變。②巧妙設喻,類比推理,闡述自己的觀點,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進而善待他。③舉例通俗,真實可信,增強觀點的說服力。參考譯文:秦惠王對寒泉子說:“蘇秦欺負我們太甚,(他)企圖憑一個人的智慧(雄辯之術),改變山東六國君主的政策,企圖連結合縱之盟來抗拒和欺擾秦國。趙國原來就自負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蘇秦用重禮聯(lián)合諸侯訂立合縱盟約。諸侯各懷心思,企圖和步調(diào)的不可一致性,就像把很多雞綁起來不能棲息在一處,(合縱不成)這是很明顯的道理。寡人為蘇秦的事痛恨已久,因此想派武安君白起去會見崤山以東的各諸侯,讓他們明白天下的局勢?!焙诱f:“不可以這樣。攻城掠地,可以派武安君率軍前往,假如是為我們秦國爭取利益出使諸侯,(大王)就應該派張儀才行!”秦惠王說:“我接受你的意見?!睆垉x想要把漢中讓給楚國,對秦惠王說:“漢中是一個禍害。就好像樹種得不是地方,別人必定要傷害它;又如同家里有不相宜的財物,也一定要遭受損害?,F(xiàn)在漢中南邊為楚國利益的所在,這是秦國的憂患。”甘茂對秦惠王說:“土地廣大,憂患就一定多!天下一有禍亂,大王您就讓漢中去求和,楚國必定會背離天下諸侯與大王親善。大王今天拿出漢中給楚國(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么禍亂,大王您又拿什么去與楚國作交易呢?”楚國攻打魏國。張儀對秦王說:“(您)不如幫助魏國以便強化魏國的勢力,假如魏國能戰(zhàn)勝(楚國),從此就會更加聽命于秦國,一定送來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戰(zhàn)敗,那魏國就不能守住邊塞,大王就可以將魏國奪取過來。”秦王采納張儀的計策,調(diào)派皮氏的士兵一萬人和戰(zhàn)車一百輛,援助魏國。(魏國大將)犀首戰(zhàn)勝楚威王的軍隊。得勝的魏軍已是疲憊不堪,害怕秦國,果真把西河之外的地方獻給了秦國。張儀在秦王前面誹謗陳軫,說:“陳軫奔走于楚國和秦國之間,但現(xiàn)在楚國不見得對秦友好,反而卻和陳軫的關系非常親密。如此看來,陳軫一切舉動都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秦國。況且陳軫企圖離開秦國而投奔楚國,大王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于是秦王就問陳軫說:“我聽人說你準備背秦而去楚國,有這回事嗎?”陳軫回答說:“有這回事。”秦王有點生氣地說:“那么張儀所說的話是真的了?”陳軫回答:“何止張儀知道這件事,就連路人也知道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己(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順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孝己做自己的兒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賣仆妾時如果能賣到本鄉(xiāng),那就證明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鄉(xiāng),那就證明他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愛國,忠誠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遺棄、被放逐,我不去楚國又去哪里呢?”秦王感動地說:“賢卿言之有理。”于是就把陳軫挽留下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聞武均州①報已復西京②陸游白發(fā)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懸知寒食朝陵使③,驛路梨花處處開?!咀ⅰ竣傥渚荩杭次渚?。當時武巨任果州團練使,知均州,兼管內(nèi)安撫使,節(jié)度忠義軍。②西京:指洛陽。③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首聯(lián)寫詩人得知捷報后興奮不已,揮筆喜賦此詩,歌頌白發(fā)將軍武巨收復西京的壯舉,感佩武將軍老當益壯,雄心猶存。B.頷聯(lián)用“千年計”和“一日回”進行對比,強調(diào)天道正義在南宋一方,金主想統(tǒng)治中原千年的計謀終成迷夢,一朝破滅。C.頸聯(lián)使用“疾風雷”的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國家中興的赦令會像風雷一樣迅速頒布到收復的西京,安撫歸順后的臣民。D.本詩和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異,相同的是都有收復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詩含有對自己功業(yè)無成的傷感。(2)本詩的尾聯(lián)在藝術手法上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痉治觥浚?)本題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藝術手法的能力。分析時第一步準確說出藝術手法,再結合詩句分析,最后點明表達效果?!窘獯稹浚?)D.“本詩含有自己功業(yè)無成的傷感”錯誤。從全詩看,詩人寫這首詩時的情緒是樂觀的,毫無傷感可言。故選:D。(2)“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意為:可以料想明年寒食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绑A路梨花處處開”是一處想象的景色,詩人聽聞了“武均州報已復西京”的消息,可以說欣喜若狂,但本句卻不直接寫自己的心情,而是通過想象來年梨花處處盛開,掃墓使者經(jīng)過驛道前來向先帝報告喜訊的景象,通過梨花的繁盛開放來形象細膩地表達自己“心花怒放”之喜悅,形象而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喜悅之情,借景抒情,也是以景結情。這不是現(xiàn)實之景而是想象之景,也采用了想象的手法。答案:(1)D(2)①尾聯(lián)運用了想象和以景結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②詩人想象收復西京后,在來年的寒食節(jié)朝廷派出的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③“驛路梨花處處開”畫面優(yōu)美,充滿詩意,形象而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喜悅之情,令人回味無窮。譯文:武巨將軍雖老但仍英勇豪邁,收復西京捷報昨夜傳來。金人癡心妄想要永占中原,哪里知道上天永佑我大宋興泰。大宋列圣仁澤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詔令快似疾風迅雷??梢粤舷朊髂旰臣罀咚蜗鹊哿昴沟氖拐?,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賞析:公元1161年(紹興三十一爭)九月,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十二月,知均州武巨派鄉(xiāng)兵總轄杜隱北進,曾一度收復西京洛陽。這時陸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聞報興奮不已,寫下此詩。首聯(lián)寫武均州的壯行,表明收復失地之意;頷聯(lián)抒發(fā)作者對侵略者的痛恨和戰(zhàn)斗勝利的喜悅;頸聯(lián)表達對朝廷圣恩和中興的期盼,再次表明作者內(nèi)心的激動喜悅之情;尾聯(lián)運用了想象和以景結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詩人想象收復西京后,在來年的寒食節(jié)朝廷派出的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绑A路梨花處處開”畫面優(yōu)美,充滿詩意,形象而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喜悅之情,令人回味無窮。(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學之道》中的“致知在格物”說明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物格而后知至”是說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2)在《過秦論》中,諸侯為了削弱秦國,“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此來招納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但當秦國軍隊“開關延敵”時,“九國之師”則“逡巡而不敢進”。(3)“煙”在古詩詞中意蘊豐富。既有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炊煙,如陶淵明的“依依墟里煙”;又有預示戰(zhàn)爭的烽煙,如高適的“漢家煙塵在東北”;還有代表著夢想的虛無縹緲,如李商隱的“藍田日暖玉生煙”?!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名句?!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重點字:致)(2)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逡巡而不敢進(重點字:逡、巡)(3)漢家煙塵在東北藍田日暖玉生煙(重點字:暖)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0分)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對聯(lián)常書寫張貼或者刻畫懸掛到楹柱上,故也稱“楹聯(lián)”。楹聯(lián),根據(jù)不同場合、不同時間,可分為春聯(lián)、喜聯(lián)、廟聯(lián)、車聯(lián)等。它是以漢語獨特的語言藝術為基礎的一種文化樣式,其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不僅在于以整齊雅致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具有形式上的美感,還在于在對仗節(jié)奏中體現(xiàn)聲律美,音樂感。春聯(lián)作為年俗的楹聯(lián),兩千年來盛傳不衰,已成為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朵藝術奇葩?,F(xiàn)在我們經(jīng)??吹降?、下來的一副經(jīng)典春聯(lián)“()”,其意蘊便來自年俗傳統(tǒng)的祝福儀式。它不僅代表了喜慶,還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愿望。楹聯(lián)是中國文化的獨特標志,就像一面旗幟飄揚在中國文化的天空,燦爛出彩。楹聯(lián)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它,內(nèi)蘊豐富宏大,內(nèi)涵幽遠深邃。它擔負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在楹聯(lián)形式的基礎上,根據(jù)新時代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楹聯(lián)文化。(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荄A.名目繁多突現(xiàn)流傳無所不至B.五花八門突顯留傳無所不至C.五花八門突現(xiàn)留傳無所不包D.名目繁多突顯流傳無所不包(2)下列最適合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一項是BA.猛虎嘯山顯威勢,寒梅傲雪見精神B.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C.山水秀美風光麗,虎躍龍騰日日新D.雙玉初諧琴瑟調(diào),五花新授鳳鸞封(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指出錯誤類型并修改?!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必須加強對詞語的積累識記,在此基礎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題的正確率。(2)本題考查學生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把握語段,注意前后語段的關聯(lián)。再結合語境合理推導出所要填寫內(nèi)容。(3)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結合常見病句的六種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句式雜糅等?!窘獯稹浚?)第一處,“名目繁多”,事物的花樣或名稱非常多?!拔寤ò碎T”,變幻多端或比喻花樣繁多。根據(jù)后面“春聯(lián)、喜聯(lián)、廟聯(lián)、車聯(lián)”可知,此處是說楹聯(lián)的名稱很多,應使用“名目繁多”。第二處,“突顯”,突出地顯露?!巴滑F(xiàn)”,突然出現(xiàn)。此處是說顯露出音樂感,應使用“突顯”。第三處,“流傳”,事跡或作品等從歷史上傳下來并傳播開去?!傲魝鳌?,遺留下來傳給后輩。前者可以是縱向,也可以是橫向,而后者只能是縱向;前者依靠傳的對象自身的生命力和輻射力,產(chǎn)生跨時空的影響,后者帶有主觀色彩,有時甚至是當事人刻意要把某些東西保存下來并傳遞下去。語境是說春聯(lián)的傳承,是依靠其自身的生命力,應使用“流傳”。第四處,“無所不至”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壞事都做絕了。“無所不包”,沒有什么不被包括進去的。形容包含的內(nèi)容極為豐富。此處是說楹聯(lián)包含的內(nèi)容豐富,應使用“無所不包”。故選:D。(2)由語境“春聯(lián)”“其意蘊便來自年俗傳統(tǒng)的祝福儀式。它不僅代表了喜慶,還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愿望”可知,此處需填入春聯(lián),代表喜慶,含有祝福,寄托對新年的愿望。A.“猛虎嘯山”“傲雪寒梅”展現(xiàn)的是人的精神氣魄,凸顯人的卓爾不群的氣概,沒有體現(xiàn)新年祝福。B.“天增歲月”“春滿乾坤”點出春節(jié)的節(jié)點,巧妙融入了美好的祝愿:“人增壽”“福滿門”。C.“山水秀美風光麗”是寫春景之秀美,“虎躍龍騰日日新”是說人的奮起行動,有所作為的狀態(tài),與語境“喜慶”“新年的愿望”“祝?!辈缓希摇吧剿忝馈笔侵髦^結構,而“虎躍龍騰”是并列結構,“風光麗”是主謂結構,“日日新”是偏正結構,不符合對仗的結構。D.由“雙玉”“琴瑟”“鳳鸞”等可知,這應是婚聯(lián)。故選:B。(3)劃線部分有兩處語病:第一處,“它擔負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動賓搭配不當,“傳統(tǒng)文化”應是“承載”;第二處,“我們應在楹聯(lián)形式的基礎上”缺少謂語動詞,應是“繼承楹聯(lián)形式……”。答案:(1)D(2)B(3)類型一:搭配不當,修改:將“擔負”改為“負載”或“承載”;類型二:成分殘缺,修改:“應在”后面添加“繼承”或“傳承”。(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七課《生命之間》配套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2章2.1.2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1.2.1《有理數(shù)》聽評課記錄
- 冀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聽評課記錄1
-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聽課評課記錄1(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末復習口算練習題三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小結練習》聽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數(shù)學二年級
- 小學生營養(yǎng)餐飯?zhí)霉ぷ魅藛T聘用合同范本
- 人員派遣租賃協(xié)議書范本
- (正式版)FZ∕T 80014-2024 潔凈室服裝 通 用技術規(guī)范
- 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材料投放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定量論文)8700字】
- 剪映專業(yè)版:PC端短視頻制作(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3章 短視頻剪輯快速入門
-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 帶狀皰疹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HZ與PHN)
- 漢密爾頓抑郁和焦慮量表
- 風電場事故案例分析
- 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初中數(shù)學《平行四邊形》單元教材教學分析
- EPC項目設計及施工的配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