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講“之”的用法一、考點一、考點掌握“之”在初中文言文中常見的幾種用法。二、課內引入二、課內引入翻譯下列句子,理解“之”的意思,并分析其用法。問所從來,俱答之?!短一ㄔ从洝凡偕咧衤勚??!队薰粕健吠雷院髷嗥涔桑鄶乐??!独恰匪懖菽局ǎ蓯壅呱蹀??!稅凵徴f》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稅凵徴f》宋何罪之有?!赌印す敗否R之千里者?!恶R說》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独恰份z耕之壟上?!蛾惿媸兰摇啡?、知識講解三、知識講解1.作代詞(1)代人,如“學而時習之”(代指學過的知識)。(2)代物,如“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代指城)。(3)代事,如“聞之,欣然規(guī)往”(代指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這件事)。2.作動詞解釋為“去、到、往”,如“吾欲之南?!?。3.作助詞(1)結構助詞“的”,如“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保?)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如“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薄#?)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如“何陋之有”。(4)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保?)補足音節(jié),無實義,如“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彼摹⒗}解析四、例題解析一、選擇題1.下列句中“之”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C.友人慚,下車引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何陋之有”中“之”的用法是()A.結構助詞,“的”B.賓語前置的標志C.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代詞,代指“陋室”3.下列句中“之”字用作動詞的是()A.送孟浩然之廣陵B.水陸草木之花C.無絲竹之亂耳D.處處志之4.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與“輟耕之壟上”中的“之”相同的是()A.悵恨久之B.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C.二世殺之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二、解釋下列句中“之”字的含義和用法1.肉食者謀之()2.小大之獄()3.公將鼓之()4.吾妻之美我者()5.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三、翻譯下列句子,并指出“之”的用法1.漁人甚異之。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3.弗之怠?!敬鸢浮恳弧⑦x擇題1.B(A、C、D中的“之”均為代詞,B中的“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2.B(“何陋之有”是賓語前置句,“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3.A(“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之”是動詞,“去、到”的意思)4.D(“輟耕之壟上”和“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中的“之”都是動詞,“去、到”的意思)二、解釋下列句中“之”字的含義和用法1.代詞,代指這件事2.結構助詞,“的”3.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4.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5.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三、翻譯下列句子,并指出“之”的用法1.漁人對這件事感到十分詫異。“之”,代詞,代指桃花源的景象。2.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之”,定語后置的標志。3.不敢懈怠它。“之”,代詞,代指抄書這件事。五、自主練習五、自主練習(一)卓茂讓馬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嘗出門,有人認其馬。茂問之曰:“子亡①馬幾何時?”對曰:“月余日矣?!泵旭R數(shù)年,心知其謬,默然解以與之,挽②車而去。將去,顧③而謂曰:“若非公之馬,幸④至丞相府歸我?!彼?馬主別得亡者,乃詣⑤丞相府歸馬,叩頭謝⑥之。(選自《后漢書·卓茂傳》)[注釋]①亡:丟失。②挽:拉。③顧:回頭。④幸:希望。⑤詣:前往。⑥謝:道歉。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A.茂問之曰久之,目似瞑(蒲松齡《狼》)B.默然解以與之與人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C.嘗出門嘗射于家圃(歐陽修《賣油翁》)D.挽車而去學而不思則罔(《〈論語〉十二章》)【答案】C【解析】A.代詞,他/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B.給/和,跟;C.均為“曾經”的意思;D.連詞,表承接/連詞,表轉折?!咀g文】卓茂,字子康,是南陽郡宛人。卓茂曾有一次(坐馬車)出門,有人說那馬是他丟失的。于是卓茂問他:“你丟馬多長時間了?”那人說:“一個多月了?!弊棵瘬碛羞@馬已經幾年,心里知道那人弄錯了,但還是默默解開馬給了他,自己拉了車要離開。將要離開時,回頭對那人說:“如果不是您的馬,希望您到丞相府還給我?!边^了幾日,那人在別處尋得自己丟的馬,于是前往丞相府還了卓茂的馬,磕頭向卓茂道歉。(二)1.陳寔,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餒,有盜夜入其室,棲于梁上。起陰見之,乃起整衣,呼兒孫起,正色訓之,曰:“夫國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成性遂至于斯。”兒孫曰:“孰也?”寵指梁上盜曰:“梁上君子者是也?!北I大驚,自投于地,叩頭歸罪。徐諭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省為善?!敝湄?,乃令人與之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者。(選自《后漢書》)【注釋】①餒:鬧饑荒。②陰:暗中。③夫:發(fā)語詞,用在句首表示要發(fā)議論,引起下文。④歸:承認。③徐:慢慢地。諭:告誡。下面句中的“之”與“正色訓之”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下車引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弈秋,通國之善弈者D.是陰見之【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之”的用法?!罢栔敝械摹爸笔谴~,代指兒孫們。A.之:代詞,代指元方;B.之:代詞,泛指某種人或事物;C.之:結構助詞,的D.之:代詞,代指這件事;故選C。(三)【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固,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逼浯酥^乎!【乙】昔者倉頡①作書,容成歷,胡曹為衣,后稷耕穡,儀狄作酒,奚仲為車。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圣智之跡,故人作一事而遺后世,非能一人而獨兼有之。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見者何?萬物至眾,而知不足以奄②之。周室以后,無六子之賢,而皆修其業(yè):當世之人,無一人之才,知其六賢之道者何?教順③施續(xù),而知能流道。由此觀之,學不可已,明矣。節(jié)選自《淮南子》,有刪改【注釋】①倉:人名。后文“容成”“胡曹”“后稷”“儀狄”“奚仲”均為人名。②奄:覆蓋。③教順施續(xù):順,同“訓”,訓練。施,施行,推行。續(xù),傳遞。下列選項中與例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皆有神明之道A.何陋之有B.鳴之而不能通其意C.忘路之遠近D.學而時習之【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例句“皆有神明之道”,句意為都有神奇的本領,“之”為“助詞,的”的意思。A.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B.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了卻不能明白它的意思。之:語氣助詞,無實際意義;C.忘路之遠近:忘記了路程的遠近。之:助詞,的;D.學而時習之:學習了并且按時復習。之:代詞,代學過的知識;故選C。(四)《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平?人不知而不怪,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煛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弊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呷缢狗颍缓瑫円??!薄稒C器人》將作①大匠楊務廉甚有巧思。嘗于沁州市內刻木作僧,手執(zhí)一碗,自能行。碗中錢滿,關鍵忽發(fā),自然作聲,云:“布施!”市人競觀,欲其作聲,施者日盈數(shù)千矣。注釋:①將作:官名,古代掌管修建宗廟、宮室等土木工程。下列句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學而時習之B.擇其善者而從之C.下車引之D.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答案】C【解析】考查對一詞多義的理解和辨析。A.之:代詞,指學過的知識;B.之:代詞,指好的方面;C.之:代詞,他;D之:動詞,到;故選D。六、當堂總結六、當堂總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課后作業(yè)七、課后作業(yè)(一)晏子治東阿三年,景公召而數(shù)之曰:“吾以子為可,而使子治東阿,今子治而亂。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將加大誅于子?!标套訉υ唬骸俺颊埜牡酪仔卸螙|阿,三年不治,臣請死之?!本肮S之。于是明年上計(年終考核地方官的治績),景公迎而賀之曰:“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晏子對曰:“前臣之治東阿也,屬托不行,貨賂不至:陂(池塘)池之魚,以利貧民。當此之時,民無饑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東阿也,屬托行,貨賂至,并會賦斂,倉庫少內,便事左右,陂池之魚,入于權家。當此之時,饑者過半矣,君乃反迎而賀。臣愚,不能復治東阿,愿乞骸骨,避賢者之路?!本肮讼孪x之曰:“子強復治東阿。東阿者,子之東阿也。寡人無復與焉?!?.解釋下列加點的字。①景公召而數(shù)之曰__________②景公許之__________③而君反以罪臣__________④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__________2.下列句子的“之”與“景公召而數(shù)之曰”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景公許之B.曾子之妻之市C.山川之美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3.下列對文意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A.晏子先前治理東阿無方,治理混亂,因而受到公的責怪。B.晏子對景公錯誤的態(tài)度有看法,要求辭職,景公醒悟,決定不再干預晏子治理東阿。C.晏子重新治理東阿,忠于國事,政效顯著,第二年年終考核地方官治績,景公親自迎接并向他祝賀。D.晏子受到景公責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東阿自請死罪的軍令狀,改道易行,廉潔自律,一心為民。4.將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東阿者,子之東阿也。寡人無復與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數(shù):數(shù)落②許:答應③罪:怪罪,責怪④謝:道歉(2)A(3)B(4)東阿,是您的東阿。我不再干涉了。(二)【甲】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選自《河中石獸》)【乙】生而眇①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骸叭罩疇钊玢~盤?!笨郾P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②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龠,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選自蘇東坡《日喻》)【注釋】①眇(miǎo):瞎。②龠(yuè):古代一種樂器,形狀像笛子,但比笛子短。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______________(2)轉轉不已______________(3)或告之曰______________(4)道之難見也甚于日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一老河兵聞之B.皆求道之過也C.問之有目者D.求之下流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老河兵和盲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輛掛車買賣合同范例
- 國家出境旅游合同范例
- 化工代理采購合同范例
- 雙匯供銷合同范例
- 客戶居間服務合同范例
- 湖北企業(yè)靈活用工合同范例
- 與林地建房合同范例
- 建筑外墻粉刷合同范例
- 紹興商標注冊代理合同范例
- 冬季清雪合同范例
- 失竊的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
- 三年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案
- 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B3a-Self-check課件 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DB64∕T 1770-2021 化工企業(yè)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編寫規(guī)范
- 科達H系列高清視頻會議終端工程安裝手冊
- 美劇迷失全六季下載地址
- 04預埋件與結構檢查及偏差處理方案
- 機場物流園弱電系統(tǒng)前端設備維保外包項目維護方案
- 資產處置拆除施工現(xiàn)場消防、安全保障協(xié)議書
- 口腔科診斷證明書模板
- 商業(yè)銀行授權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