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281-2024《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_第1頁
DB4401T+281-2024《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_第2頁
DB4401T+281-2024《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_第3頁
DB4401T+281-2024《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_第4頁
DB4401T+281-2024《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CCSA47

DB4401廣 州 市 地 方 標 準DB4401/T281—2024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Meteorologicalrisklevelsofurbanwaterlogging2024—10—142024—10—142024—11—14廣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DB4401/T281—2024DB4401/T281—2024目 次前言 III范圍 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與定義 1符號和縮略語 2城鎮(zhèn)內澇等級劃分 2內澇降雨等級劃分 3潛在內澇風險等級劃分 4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劃分 4內澇氣象風險等級劃分 5參考文獻 6IIDB4401/T281—2024DB4401/T281—2024前 言GB/T1.1—20201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廣州市氣象局提出并歸口。胡琳、王婧琛、劉霞、馮嘉寶。IIIIIIDB4401/T281—2024DB4401/T281—2024DB4401/T281—2024DB4401/T281—2024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城鎮(zhèn)內澇氣象風險等級相關的術語和定義、城鎮(zhèn)內澇等級劃分、內澇降雨等級劃分、潛在內澇風險等級劃分、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劃分、內澇氣象風險等級劃分等內容。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1222—2017城鎮(zhèn)內澇防治技術規(guī)范術語與定義3.1城鎮(zhèn)內澇urbanwaterlogging城鎮(zhèn)范圍內的強降雨或連續(xù)性降雨超過城鎮(zhèn)雨水設施消納能力,導致城鎮(zhèn)地面產生積水的現象。3.1城鎮(zhèn)內澇urbanwaterlogging城鎮(zhèn)范圍內的強降雨或連續(xù)性降雨超過城鎮(zhèn)雨水設施消納能力,導致城鎮(zhèn)地面產生積水的現象。[來源:GB51222—2017,2.1.2]3.2積水深度depthofpondingwater水浸最深時刻,最低洼處積水表面距地面的深度。3.3最大允許退水時間maximumallowablewaterwithdrawaltime雨停后地面積水的最大允許排干時間。3.4積水范圍rangeofpondingwater水浸最深時積水的淹沒范圍。3.5城鎮(zhèn)內澇等級urbanwaterlogginglevel依據積水深度、最大允許退水時間、積水范圍等指標劃分的城鎮(zhèn)內澇風險等級。3.6易澇點waterloggingarea降雨量較大時容易產生積水的地點。3.7內澇降雨等級waterloggingrainfallgrade引發(fā)不同等級城鎮(zhèn)內澇的降雨強度等級。13.81小時雨強one—hourrainfallintensity內澇發(fā)生時,易澇點周邊3km范圍內氣象測站錄得的最大1小時降水量。3.92小時雨強two—hourrainfallintensity內澇發(fā)生時,易澇點周邊3km范圍內氣象測站錄得的最大2小時降水量。3.10潛在內澇風險等級potentialwaterloggingrisklevel以不透水地面和地面洼地為主要影響因子劃分的內澇孕災環(huán)境風險等級。3.11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occurancelevelofwaterlogging綜合易澇點潛在內澇風險等級和歷史積澇情況劃分的易澇點內澇易發(fā)等級。3.12內澇氣象風險指數meteorologicalriskindexofwaterlogging根據內澇降雨等級和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計算的反映易澇點內澇風險的氣象指數。符號和縮略語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猂2:2小時雨強?!狿:內澇降雨等級分值?!狢: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分值。——R2:2小時雨強?!狿:內澇降雨等級分值?!狢: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分值?!狪r:內澇氣象風險指數。5城鎮(zhèn)內澇等級劃分(2022版1表1城鎮(zhèn)內澇等級劃分表2類型等級積水深度/cm最大允許退水時間/h積水范圍/ha城鎮(zhèn)主次干道重度內澇>50>2/中度內澇>30且≤50>1/輕度內澇>15且≤30>1/涵隧立交重度內澇>45>1/中度內澇>35且≤45>0.5/輕度內澇>27且≤35>0.5/表3涵隧立交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表4居住區(qū)和工商業(yè)區(qū)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3表3涵隧立交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表4居住區(qū)和工商業(yè)區(qū)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3類型等級積水深度/cm最大允許退水時間/h積水范圍/ha居住區(qū)和工商業(yè)區(qū)重度內澇>40/>100中度內澇>25且≤40/>1且≤100輕度內澇>10且≤25/≤1地鐵出入口重度內澇>45>1/中度內澇>30且≤45>0.5/輕度內澇>15且≤30>0.5/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2~表23對應可能觸發(fā)輕度內澇的降雨閾值。表2城鎮(zhèn)主次干道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降雨等級對應雨強(mm)對應內澇等級1高潮期R1≥40或R2≥55重度內澇非高潮期R1≥60或R2≥702高潮期25≤R1<40或40≤R2<55中度內澇非高潮期35≤R1<60或50≤R2<703高潮期15≤R1<25或30≤R2<40輕度內澇非高潮期20≤R1<35或40≤R2<50降雨等級對應雨強(mm)對應內澇等級1高潮期R1≥45或R2≥50重度內澇非高潮期R1≥55或R2≥602高潮期35≤R1<45或35≤R2<50中度內澇非高潮期45≤R1<55或50≤R2<603高潮期20≤R1<35或25≤R2<35輕度內澇非高潮期25≤R1<45或35≤R2<50降雨等級對應雨強(mm)對應內澇等級1高潮期R1≥40或R2≥55重度內澇非高潮期R1≥50或R2≥80表4居住區(qū)和工商業(yè)區(qū)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續(xù))降雨等級對應雨強(mm)對應內澇等級2高潮期25≤R1<40或45≤R2<55中度內澇非高潮期40≤R1<50或55≤R2<803高潮期15≤R1<25或30≤R2<45輕度內澇非高潮期20≤R1<40或45≤R2<55表5地鐵出入口內澇降雨等級劃分表降雨等級對應雨強(mm)對應內澇等級1高潮期R1≥50或R2≥60重度內澇非高潮期R1≥70或R2≥802高潮期40≤R1<50或50≤R2<60中度內澇非高潮期50≤R1<70或60≤R2<803高潮期25≤R1<40或30≤R2<50輕度內澇非高潮期30≤R1<50或40≤R2<60利用不透水地面和地面洼地兩類主要影響因子,將易澇點潛在內澇風險劃分為低風險、較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五類,各等級劃分標準按照表6進行。表6潛在內澇風險等級劃分表8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劃分利用不透水地面和地面洼地兩類主要影響因子,將易澇點潛在內澇風險劃分為低風險、較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五類,各等級劃分標準按照表6進行。表6潛在內澇風險等級劃分表8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劃分級劃分為高易發(fā)、中易發(fā)、低易發(fā)三級,各等級的劃分標準按照表7進行。表7易澇點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劃分表4類別透水地面不透水地面非洼地低風險較低風險洼地洼地深度<0.5m中風險0.5m≤洼地深度<1.5m較高風險洼地深度≥1.5m高風險歷史最嚴重內澇等級潛在內澇風險等級高風險較高風險中風險較低風險低風險重度內澇高易發(fā)高易發(fā)中易發(fā)中易發(fā)中易發(fā)表9內澇氣象風險等級發(fā)布標準、服務提示及對應影響5表7易澇點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劃分表表9內澇氣象風險等級發(fā)布標準、服務提示及對應影響5歷史最嚴重內澇等級潛在內澇風險等級高風險較高風險中風險較低風險低風險中度內澇高易發(fā)中易發(fā)中易發(fā)低易發(fā)低易發(fā)輕度內澇中易發(fā)中易發(fā)低易發(fā)低易發(fā)低易發(fā)內澇氣象風險等級劃分利用風險矩陣法,根據內澇降雨等級分值(P)和綜合內澇易發(fā)等級分值(C)計算易澇點內澇氣象風險指數(Ir),見公式(1):Ir=?×? (1)式中:Ir——內澇氣象風險指數;P1P=32P=23P=1;CC=3C=2C=1。(Ir)(9)、二級(中風險,Ir34)、三級(低風險,Ir12)89表8內澇氣象風險等級劃分表內澇氣象風險指數(Ir)內澇降雨等級分值(P)321內澇易發(fā)等級分值(C)39(一級)6(一級)3(二級)26(一級)4(二級)2(三級)13(二級)2(三級)1(三級)風險等級(含義)服務提示對應影響一級(高風險)風險高,致災的可能性大,應嚴密防范可能出現重度內澇二級(中風險)風險較高,致災的可能性較大,應加強防范可能出現中度內澇三級(低風險)風險較低,有一定致災可能性,應注意防范可能出現輕度內澇參考文獻GB/T39195—2020城市內澇風險普查技術規(guī)范DB33/T2025—2017暴雨過程危險性等級評估技術規(guī)范DB33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