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下列四位同學關于下圖的看法錯誤的是。

A.中國已經(jīng)進入“鐵器時代”B.擴大了農業(yè)墾荒的規(guī)模C.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D.直接確立了土地私有制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動了農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和發(fā)展,又促進了鮮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遷都洛陽B.整頓吏治C.移風易俗D.頒布均田令3、據(jù)《元和郡縣圖志》載:“730年吳郡(江蘇蘇州)戶6萬8千,洪州(江西南昌)戶5萬5千。到810年,兩地分別增加到10萬戶與9萬戶”。據(jù)此,可推知A.南方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加快B.南方人口總量超過了北方C.江東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最迅速D.藩鎮(zhèn)割據(jù)威脅中央權力4、下列有關對“因信稱義”理解不正確的是A.核心內容是“信仰耶穌即可得救”B.主張通過閱讀《圣經(jīng)》,虔誠地信仰C.《圣經(jīng)》是人們惟一信仰的神圣權威D.主張由教士引導信仰上帝,從而獲救5、王安石推行新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觸動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出現(xiàn)新法危害百姓的現(xiàn)象C.用人不當D.變法法令違背經(jīng)濟規(guī)律6、春秋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法規(guī)定“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臘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個地區(qū)部落,以部落為單位進行選舉。兩者體現(xiàn)的共同趨勢是A.國家走向統(tǒng)一B.權力趨向集中C.貴族政治走向瓦解D.封建制度逐漸形成7、史籍記載,東漢南陽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頃、廣起廬舍,高樓連閣.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魚贏梨果,檀棘桑麻,閉門成市,兵弩器械,資至百萬”。由此可知A.漢代莊園本質是一種地方割據(jù)B.莊園經(jīng)濟的自給自足程度高C.均田制下農耕生產(chǎn)水平有進步D.精耕細作的小農經(jīng)濟很發(fā)達8、《禮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說:“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道德經(jīng)》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薄俄n非子》中說:“言無二貴,法不兩適?!边@反映當時的學者們A.相互競爭、百家爭鳴B.重視規(guī)則和秩序C.維護君主專制統(tǒng)治D.強調變革和法律9、古代雅典的梭倫在詩中寫道:“我寫下法律,同為高貴者與低微者,為每個人調諧公平的正義”;在《致城邦》體現(xiàn)了“分配性正義”,指責城邦公民“他們毫不尊重圣潔的或者公共的財產(chǎn)”。據(jù)此可知,梭倫A.批判專制制度B.維護公共利益C.抨擊社會不公D.主張權利平等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10、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與完善。

(1)確立:公元前6世紀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發(fā)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紀,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榮。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7題,共14分)11、(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隨著改革開放的推行和中國戰(zhàn)略發(fā)展任務的轉變;從建國之初沿襲而至的司法觀念;審判制度、管理體制等已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司法改革勢在必然,主要發(fā)生了以下事件:1988年11月,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在黑龍江、浙江、福建、內蒙古四省區(qū)實行在覺的領導下法院干部以上級法院管理為主的體制改革試點;199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一個五年改革綱要》,內容主要涉及審判方式改革、審判組織改革、法官管理體制改革、法院內設機構改革等內容。這個階段是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起步階段,剛開始審慎分析中國司法的現(xiàn)狀,并嘗試探討本土資源、國際資源和當代國情結合的可能性。

——摘編自單忠獻《中國司法改革的進程及向度分析》(1)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20世紀80;90年代我國司法改革的特點。

(2)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簡析20世紀80、90年代我國司法改革的歷史意義。12、材料公元前685一前643年;齊桓公在位,他任用管仲為相,一方面“作內政以寄軍令”,改革內政將全國分為21鄉(xiāng),其中有15個士鄉(xiāng),6個工商鄉(xiāng)。士鄉(xiāng)即為農鄉(xiāng),以五家為一軌,十軌就為一里,四里為一連,十連為一鄉(xiāng),五鄉(xiāng)為一軍。平時,農夫耕田,士食田:戰(zhàn)時農夫當兵,士當家士和小軍方。每家出一人,五人為伍。伍有軌長;五十人為小戎,小戎有里有司,二百人為卒,卒有連長,二千人為旅,旅有良鄉(xiāng)人:五旅一萬人為一軍,一國有三軍,而工商自然專心本業(yè),免服共役。士經(jīng)過三次審選,可為“上御之贊”。管仲還以土地的好壞,分等定賦稅的輕重:主張適當征發(fā)力役禁止掠奪家畜,規(guī)定了以軍器和金屬贖罪的辦法;設鹽官;鐵官發(fā)展鹽鐵生產(chǎn);鑄造和管理貨幣以調劑物價,幾年之間,國力大振。

——摘編自《古代中期政治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內容。

(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管仲改革產(chǎn)生的影響。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安史之亂以后;劉晏針對“時天下錢少貨輕”“商賈不通”,土地荒蕪,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對唐朝的賦稅制度進行改革。他提出了“理財以愛民為先”“戶口滋多,則賦稅自廣”的改革思想。同時劉晏認為,“辦集眾務,在于得人”。主張選拔和任用一批堅決擁護改革,而又精通經(jīng)濟管理的人才。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據(jù)年景好壞,“常年平斂之,荒年蠲救之”“豐則貴取,饑則賤與”。與此同時,劉晏還采用因地區(qū)生產(chǎn)特點來確定稅收方式的辦法,以解決人民當時嚴重缺糧的困難。如,對于嶺南深山;沼湖地區(qū)的人民,可以用竹、紙、漆器、綾錦等當?shù)氐耐撂禺a(chǎn)代替租稅,把糧食留歸民用;對于特別不便于運輸?shù)牡胤?,讓農民把貨物集中到附近的產(chǎn)礦區(qū),換取銅、鉛等就地鑄錢納稅。劉晏經(jīng)濟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經(jīng)濟得到恢復發(fā)展。史稱劉晏理財“以愛民為先”,富其國而“不勞于民”。

——黃玉生《中唐時期劉晏的經(jīng)濟改革思想》(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晏改革的主張。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劉晏改革的影響。14、(10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其一:你們這些財物山積;豐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應當抑制你們貪婪的心情,壓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執(zhí)一個有力的盾牌,站在兩個階級的前面,不許它們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著優(yōu)勢。其三:我制定法律,無分貴賤,一視同仁。按照正義,人人各得其所。

———梭倫。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禮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為說)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

———《戊戌變法》

材料四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撼

———《夢蕉亭雜記》

請回答:

(1)依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梭倫改革的出發(fā)點是什么?(2分)

(2)根據(jù)材料二;三;分別指出商鞅、康有為為什么能取得最高統(tǒng)治者支持?(4分)

(3)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的性質分別是什么?(2分)

(4)據(jù)材料一、四分別指出兩場改革一成一敗的主要原因。從中你得出什么啟示?(2分)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雍正元年(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規(guī)定“奏銷錢糧米石,物價工料,必須詳查核實,開造清冊具奏,毋得虛開浮估”。隨后命親信怡親王、隆科多等四大臣主事,下轄左右兩司,設滿漢郎中各二員,員外郎各二員,主事各二員,筆帖式十員。“凡一切錢糧奏銷事務,均由會考府審核”。會考府可批復審查新案件,也可對積年舊案,調取有關檔案或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查核。會考府不隸屬于任何部門,也非部院管轄,獨自承擔案件審查,即使如怡親王允祥所轄戶部、允禩所管工部,也會不時被會考府抽查。辦案時直接受命于皇帝,亦可直接上呈奏本或請旨,在往來函件行文上均屬平行文,其中不乏對所查部門的批評指責之詞。雍正三年八月,皇帝上諭:“會考府本屬有益,但恐設立日久,多一衙門即多一事端著將會考府停止。”

(1)根據(jù)材料;概括雍正朝會考府的特點。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雍正朝設置會考府的影響?!幾詮埥ū蟆队赫?jīng)濟審查機構:會考府》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明朝初年,賦稅以征收實物為主,但民間白銀的使用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明成祖遷都北京后,“京師百官月俸,皆持俸帖(領取俸祿的票據(jù))赴領南京。米賤時,俸帖七八石,僅易米一兩”。1433年,“江南巡撫周忱,請減重額官田極貧下戶,兩稅準折金花銀,每兩當米四石,解京充俸,民出甚少,而官俸長足”?!案倍加分茔尳ㄗh于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不通舟楫處,將稅糧折收布絹白銀,解京充俸?!苯餮矒嶷w新亦以為言,戶部尚書黃福復條以請。帝以問行在戶部尚書胡濙,濙對以太祖嘗折納稅糧于陜西浙江,民以為便。遂仿其制。米麥一石折銀二錢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廣西,米麥共四百余萬石折銀百萬余兩入內承運庫;謂之金花銀?!捌浜蟾判杏谔煜?,遂以銀為正賦矣?!苯鸹ㄣy送往內庫,一部分用于發(fā)放官俸,一部分供皇帝賞賜和揮霍。金花銀給明代財政制度及社會經(jīng)濟帶來很大的變化。明朝初年,賦稅以征收實物為主,但民間白銀的使用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明成祖遷都北京后,“京師百官月俸,皆持俸帖(領取俸祿的票據(jù))赴領南京。米賤時,俸帖七八石,僅易米一兩”。1433年,“江南巡撫周忱,請減重額官田極貧下戶,兩稅準折金花銀,每兩當米四石,解京充俸,民出甚少,而官俸長足”。“副都御史周銓建議于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不通舟楫處,將稅糧折收布絹白銀,解京充俸?!苯餮矒嶷w新亦以為言,戶部尚書黃福復條以請。帝以問行在戶部尚書胡濙,濙對以太祖嘗折納稅糧于陜西浙江,民以為便。遂仿其制。米麥一石折銀二錢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廣西,米麥共四百余萬石折銀百萬余兩入內承運庫;謂之金花銀?!捌浜蟾判杏谔煜拢煲糟y為正賦矣。”金花銀送往內庫,一部分用于發(fā)放官俸,一部分供皇帝賞賜和揮霍。金花銀給明代財政制度及社會經(jīng)濟帶來很大的變化。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金花銀制度出現(xiàn)的背景。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金花銀制度帶來的影響?!幾浴睹魇贰ぶ艹纻鳌贰独m(xù)文獻通考·卷二·田賦考》等17、(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城郊有個叫克里埃尼圖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貧困,不具備擔任官職的財產(chǎn)資格。后來,克里埃尼圖斯開辦公工作坊,生產(chǎn)葡萄酒并銷往市場。5年后,他的年總收入達到了280麥斗,躋身于第三等級。

請回答:

(1)按梭倫立法;躋身第三等級的克里埃尼圖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權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國,依據(jù)商鞅之法,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提高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2分)

(2)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剝奪了貴族特權,在此過程中,兩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二者改革的性質是什么?(2分)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1題,共4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人物的個性作用的發(fā)揮要以既定社會條件為舞臺;不能造背經(jīng)濟必然性的客觀規(guī)律,社會總趨勢不會因此改變,在這個意義上,沒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個性作用:在承認這些的前提下,由承認具有不同個性的人物對歷史發(fā)展的作用確實是不同甚至極其不相同的,在這個意義上,歷史人物個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質。

——《試論歷史人物的個性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概括并論證材料闡述的觀點。(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思路清晰、表達通順)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4題,共36分)19、【歷史一一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雍正登基后;即敕戶部全面清查錢糧虧空,中央成立了會考府專門負責清查。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親王允祥主管,告誡他“爾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并不能清查,朕必親自查出?!睘榱耸冠E官無處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辦法,讓貪官退出贓銀,歸還國庫,為避免貪官轉移和隱匿贓物,往往對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時抄檢。對已經(jīng)離任的官吏,一樣清查到底。在打擊貪官污吏的同時,戒飭官吏要“以循良為楷模,以貪墨為鑒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對操守廉潔,秉公執(zhí)政的官員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過廣布耳目;擴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強對各級官員的監(jiān)督。他的這些措施相互補充,切中時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對清廉.向來為史家所稱道。

——摘編自黃云《簡評雍正的吏治整頓》

(1)根據(jù)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特點。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雍正吏治改革的影響20、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城郊有個叫克里埃尼圖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貧困,不具備擔任官職的財產(chǎn)資格。后來,克里埃尼圖斯開辦作坊,生產(chǎn)葡萄酒并銷往海外市場。5年后,他的年總收入達到了280麥斗,躋身于第三等級。

請回答:

(1)根據(jù)梭倫立法;躋身第三等級的克里埃尼圖斯能享受怎樣的政治權利?(3分)

(2)如何評價梭倫確立的財產(chǎn)等級制度?(6分)

(3)除此之外,梭倫對國家權力機構和司法制度又進行了哪些改革?(6)21、請從下面表格列舉的改革措施中選擇三項;

(1)說明它屬于哪項改革(3分);簡單解釋該項改革措施的內容(3分)。

(2)說明三項改革分別代表的歷史發(fā)展趨勢。(6分)

。序號。

改革措施。

1

軍功爵制。

2

因信稱義。

3

解負令。

4

廢除包稅制。

5

易服裝;講漢話。

6

先定論。

7

設京師大學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贖買。

10

殖產(chǎn)興業(yè)。

22、19世紀60年代;面對“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中日兩國幾乎同時開展了旨在“富國強兵”的自強運動──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然而甲午一戰(zhàn)表明,兩國的“富國強兵”結局卻大相徑庭,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李鴻章認為:“吾中國之政教文物風俗;無一不優(yōu)于他國,所不及者,惟槍耳,炮耳,鐵路耳,機器耳。吾但學此,而洋務之能事畢矣?!?/p>

──摘自梁啟超著《論李鴻章》

材料二(日本)該國近年改變舊制其變衣冠;易正朔,每為識者所譏。然如改習西洋兵法,仿造鐵路火車,添置電報,開煤礦,自鑄洋錢,于國計民生不無利益。并多派學生赴西國學習器藝,多借洋倆,與英人暗結黨援,其勢日張,其志不小。故敢稱雄東土,藐視中國,有窺犯臺灣之舉。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鴻章給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鴻章舉辦“洋務”的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洋務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變革”舉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鴻章對日本明治維新有什么認識?

(3)試結合材料及相關歷史背景,簡要評析中日兩國“富國強兵”結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從圖片是看不到土地私有制的確立的,所以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鐵農具的出現(xiàn)是能夠中國已經(jīng)進入“鐵器時代”的,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鐵農具也能夠擴大農業(yè)墾荒的規(guī)模,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鐵農具的確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2、D【分析】根據(jù)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均田令實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為定居農耕的小農,加快了少數(shù)民族的封建化進程,故D項正確。遷都洛陽有利于胡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不符合促進了農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和發(fā)展,排除A。整頓吏治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于政治的清明,與題意不符,排除B。移風易俗推動了鮮卑族的封建化,但不符合促進了農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和發(fā)展,排除C。3、A【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730年吳郡(江蘇蘇州)戶6萬8千,洪州(江西南昌)戶5萬5千。到810年,兩地分別增加到10萬戶與9萬戶”可知洪州(江西南昌)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加快,故A項正確;從材料中戶的增加無法得出人口總量的對比,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出江東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最迅速且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藩鎮(zhèn)割據(jù)威脅中央權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4、D【分析】【詳解】

“因信稱義”主張人人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圣經(jīng)》是惟一的神圣權威,人人可以對《圣經(jīng)》的含義作出個人的價值判斷與理解,不必尊崇教皇和教會,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排除。5、A【分析】【詳解】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變法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反對,故A正確;用人不當以及新法危害百姓的現(xiàn)象雖然存在,但不是主要的,排除BC;王安石變法措施并沒有違背經(jīng)濟規(guī)律,排除D。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敗的主要原因”,聯(lián)系所學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分析回答。6、C【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商鞅變法和克利斯提尼改革。材料“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建立十個地區(qū)部落,以部落為單位進行選舉”反映了商鞅變法獎勵軍功,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為基礎劃分十個行政選區(qū),二者都打破了傳統(tǒng)的血緣關系,削弱了貴族的勢力,使貴族政治走向瓦解,故C正確;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時期不存在國家走向統(tǒng)一的特征,故A排除;克利斯提尼改革是民主政治改革,并不是權力趨向集中,故B排除;克利斯提尼改革時期是奴隸制,不是封建制度逐漸形成,故D排除。

【點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材料信息“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建立十個地區(qū)部落,以部落為單位進行選舉”,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商鞅變法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削弱貴族的勢力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確答案。7、B【分析】從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莊園實行了農;林、牧、漁多種經(jīng)營方式;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廣泛。“資至百萬”說明樊氏莊園經(jīng)濟力量強大,“閉門成市”反映自給自足程度很高,B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地方割據(jù)”,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東漢豪強地主的莊園經(jīng)濟,均田制是國有土地制度,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東漢豪強地主的莊園經(jīng)濟,不是小農經(jīng)濟,D錯誤。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能治田”“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魚贏梨果,檀棘桑麻”“閉門成市”“資至百萬”,結合所學漢朝莊園經(jīng)濟的特點分析解答。8、B【分析】【詳解】

依舊材料;《禮記》強調序,《孟子》強調規(guī)矩,《道德經(jīng)》和《韓非子》強調的是“法道”“法自然”和“無二”,共同反映了當時學者重視規(guī)則和秩序,故B項正確。材料中學者的觀點趨向一致,不是相互競爭,排除A項。材料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專制統(tǒng)治尚未建立,故C項錯誤。法家強調變革和法律,道家崇尚自然,故排除D項。

【點睛】

材料式選擇題要把握住材料的中心,這是解題的關鍵。對材料的理解要注意幾個原則:一是全面性,不要斷章取義,也不能以偏代全,二是準確性,不要曲解材料的原意。對選項的理解要注意說法是否符合史實;要注意說法與材料是否相關;還要注意說法是否體現(xiàn)材料的中心。9、B【分析】【詳解】

依據(jù)材料“為每個人調諧公平的正義”、“公共的財產(chǎn)”可知,梭倫維護的是公共利益,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當時雅典實行民主政治,材料中并未涉及批判專制制度;依據(jù)材料可知梭倫并不只是強調每個人的公平正義,還強調公共財產(chǎn)至上,因此C選項表述不夠全面,錯誤;依據(jù)材料可知梭倫并不只是強調每個人的公平正義、權利平等,還強調公共財產(chǎn)至上,因此D選項表述也不夠全面,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10、略

【分析】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劃分十個地區(qū)部落取代過去的四個氏族部落,以五百人會議代替梭倫創(chuàng)立的四百人會議,創(chuàng)立十將軍委員會和陶片放逐法,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級官職向廣大公民開放,為貧苦公民參加政權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質保證,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榮。故答案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窘馕觥靠死固崮岵死锶⒉牧戏治鲱}(共7題,共14分)11、略

【分析】【詳解】

(1)特點:根據(jù)材料“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在黑龍江;浙江、福建、內蒙古四省區(qū)實行在黨的領導下法院干部以上級法院管理為主的體制改革試點”“嘗試探討本土資源、國際資源和當代國情結合的可能性”可從建立范圍角度、國情角度進行分析。

(2)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司法改革的時間正好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可以從社會穩(wěn)定角度、依法治國角度、司法發(fā)展角度進行分析?!窘馕觥浚?)先試點后推廣;內容具有廣泛性;結合國情。

(2)為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利于維護社會公正、公平;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有效實施。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根據(jù)材料“一方面“作內政以寄軍令””得出進行內政改革;加強齊國的軍事力量:寓兵于農;發(fā)展工商業(yè)以增強齊國的經(jīng)濟實力:依據(jù)才能選拔官員;按照地力分等級征收賦稅;重視農業(yè)發(fā)展;設置專職官員發(fā)展鹽鐵業(yè);國家壟斷貨幣的鑄造權。

(2)增強了齊國的綜合國力,為春秋初期齊國的稱霸奠定了基礎:對中國古代的經(jīng)濟政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為后來的改革樹立了典范,如商鞅變法、漢武帝的改革等【解析】(1)進行內政改革;加強齊國的軍事力量:寓兵于農;發(fā)展工商業(yè)以增強齊國的經(jīng)濟實力:依據(jù)才能選拔官員;按照地力分等級征收賦稅;重視農業(yè)發(fā)展;設置專職官員發(fā)展鹽鐵業(yè);國家壟斷貨幣的鑄造權。

(2)增強了齊國的綜合國力,為春秋初期齊國的稱霸奠定了基礎:對中國古代的經(jīng)濟政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為后來的改革樹立了典范,如商鞅變法、漢武帝的改革等1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主張:根據(jù)材料“他提出了‘理財以愛民為先’‘戶口滋多;則賦稅自廣’的改革思想”可得出,愛惜民力,有效增加人口是增加賦稅的重要前提;根據(jù)材料“主張選拔和任用一批堅決擁護改革,而又精通經(jīng)濟管理的人才”可得出,選拔和作用精通經(jīng)濟管理的人才;根據(jù)材料“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據(jù)年景好壞”可得出,制定常平法,根據(jù)年景好壞進行收稅;根據(jù)材料“劉晏還采用因地區(qū)生產(chǎn)特點來確定稅收方式的辦法,以解決人民當時嚴重缺糧的困難”可得出,根據(jù)地區(qū)生產(chǎn)特點來確定稅收方式。

(2)影響:根據(jù)材料“劉晏經(jīng)濟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經(jīng)濟得到恢復發(fā)展”可得出,促進唐經(jīng)濟恢復發(fā)展;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賦稅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根據(jù)材料“史稱劉晏理財‘以愛民為先’‘不勞于民’”可得出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根據(jù)材料“安史之亂以后,劉晏針對‘時天下錢少貨輕’‘商賈不通’,土地荒蕪,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對唐朝的賦稅制度進行改革”可得出,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鞏固政權;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為后世經(jīng)濟賦稅改革提供借鑒?!窘馕觥浚?)主張:愛惜民力;有效增加人口是增加賦稅的重要前提;選拔和作用精通經(jīng)濟管理的人才;制定常平法,根據(jù)年景好壞進行收稅;根據(jù)地區(qū)生產(chǎn)特點來確定稅收方式。

(2)影響:促進唐經(jīng)濟恢復發(fā)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緩和社會矛盾,有利于鞏固政權;為后世經(jīng)濟賦稅改革提供借鑒。14、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梭倫改革的出發(fā)點。從材料一中的“應當抑制你們貪婪的心情;壓制它,使它平衡”“站在兩個階級的前面,不許它們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著優(yōu)勢”“無分貴賤,一視同仁。按照正義,人人各得其所”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梭倫改革的出發(fā)點是緩和貴族與平民矛盾,維護奴隸制統(tǒng)治;振興雅典城邦。

(2)“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禮者不足多?!笨梢钥闯錾眺标U述法家理論;列舉歷朝興亡史實來取得統(tǒng)治者的支持;“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笨梢耘袛嗫涤袨榈姆椒ㄖ饕晕鞣?、日本變法取得成功為例證。

(3)本題考查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的行政。根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梭倫改革是奴隸主性質的政治改革,梭倫從經(jīng)濟基礎到上層建筑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是雅典平民古希臘民主政治反對貴族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對雅典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而商鞅變法是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改革運動,促進了中央集權的建立和發(fā)展。

(4)梭倫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包括中庸;緩和矛盾,取得廣泛的支持;“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撼”,康有為失敗的原因是過于激進,激化了矛盾。我們應該得到的啟示,應該開放思維,答題要點為注意改革的策略或者說漸進性;不急于求成等均可。

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倫改革;歷史上重大改革·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思想解放的潮流·維新思想·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解析】(1)出發(fā)點:緩和貴族與平民矛盾;維護奴隸制統(tǒng)治;振興雅典城邦。(2分)

(2)商鞅:闡述法家理論;列舉歷朝興亡史實。(2分)康有為:以西方;日本變法取得成功為例證。(2分)

(3)性質:梭倫改革是奴隸主性質的政治改革;商鞅變法是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改革運動。(2分)

(4)梭倫:中庸,緩和矛盾,取得廣泛的支持;康有為:過于激進,激化矛盾。(1分)啟示:注意改革的策略(漸進性、不急于求成等,意思相近者酌情給分)。(1分)15、略

【分析】【分析】

(1)

特點:根據(jù)材料“下轄左右兩司;設滿漢郎中各二員,員外郎各二員,主事各二員,筆帖式十員”可歸納出機構簡單;人員皆為皇帝親信;根據(jù)材料“也可對積年舊案,調取有關檔案或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查核”可歸納出糾察時間跨度長、范圍廣、力度大;根據(jù)材料“辦案時直接受命于皇帝,亦可直接上呈奏本或請旨”可歸納出服務于皇權需要,具有獨立性、權威性;根據(jù)材料“會考府本屬有益,但恐設立日久,多一衙門即多一事端”可歸納出存在時間短,具有臨時性、短暫性。

(2)

影響:結合上述分析的特點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打擊官場腐敗、利于財政節(jié)流、加強了皇權,維護雍正朝政權穩(wěn)定、為后來軍機處的設置和財政經(jīng)濟管理等提供制度借鑒等角度進行分析。

【點睛】【解析】(1)特點:①機構簡單;人員皆為皇帝親信;②糾察時間跨度長、范圍廣、力度大;③服務于皇權需要;具有獨立性、權威性;④存在時間短,具有臨時性、短暫性。

(2)影響:①加大了監(jiān)察審核,打擊了官場腐敗,有利于財政節(jié)流;②打壓了皇子勢力等政敵,加強了皇權,維護了雍正朝政權穩(wěn)定;③為后來軍機處的設置和財政經(jīng)濟管理等提供了制度借鑒。16、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民間白銀的使用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得出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白銀貨幣化的趨勢已經(jīng)出現(xiàn);根據(jù)“京師百官月俸,皆持俸帖(領取俸祿的票據(jù))赴領南京。米賤時,俸帖七八石,僅易米一兩”得出政治中心轉移后“北俸南支”損害了官員的切身利益;根據(jù)“請減重額官田極貧下戶”得出官田賦稅重,農民貧困;根據(jù)“江南巡撫周忱,請減重額官田極貧下戶,兩稅準折金花銀,而官俸長足”得出國家其他方面的折銀舉措有先例可循;根據(jù)“江西巡撫趙新亦以為言,戶部尚書黃福復條以請”得出官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2)根據(jù)“遂以銀為正賦矣”得出改革了賦稅制度;推動了田賦貨幣化;根據(jù)“金花銀給明代財政制度及社會經(jīng)濟帶來很大的變化”得出促進了農產(chǎn)品商品化,推動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有利于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根據(jù)“金花銀送往內庫,一部分用于發(fā)放官俸”得出解決了京官異地兌俸的弊端,并緩解了民眾的賦稅負擔,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根據(jù)“一部分用于發(fā)放官俸,一部分供皇帝賞賜和揮霍”得出送往內庫,公私并用,助長了宮廷用度奢靡之風,加重了百姓負擔。

【點睛】【解析】(1)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白銀貨幣化的趨勢已經(jīng)出現(xiàn);政治中心轉移后“北俸南支”損害了官員的切身利益;官田賦稅重,農民貧困;國家其他方面的折銀舉措有先例可循;官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2)改革了賦稅制度,推動了田賦貨幣化(成為白銀為正賦的開始,實物地租向貨幣地租轉化);促進了農產(chǎn)品商品化,推動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有利于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解決了京官異地兌俸的弊端,并緩解了民眾的賦稅負擔,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但送往內庫,公私并用,助長了宮廷用度奢靡之風,加重了百姓負擔17、略

【分析】試題分析:(1)聯(lián)系梭倫改革確立財產(chǎn)等級制度;按財產(chǎn)的多少劃分四個等級,財產(chǎn)越多,等級越高,享受的權利越多,所要盡的義務也越多;商鞅變法獎勵耕織,按軍功授爵。

(2)梭倫改革與商鞅變法的比較。

。

梭倫改革。

商鞅變法。

時代背景。

雅典奴隸制時代。

中國處于向封建社會轉化時代。

時代背景。

上的共性。

1.二者都處于社會變動之中;

2.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出現(xiàn)矛盾。

生存環(huán)境。

最大不同。

一個是城邦國之間。

→奠定雅典的城邦民主。

一個是諸侯國之間。

→為秦開帝業(yè),建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

目的。

緩和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挽救貴族統(tǒng)治的嚴重危機。

順應社會大變革形勢;實現(xiàn)富國強兵。

內容。

1.解負令;廢除債務,廢除六一漢制度;

2.確立財產(chǎn)等級制度;并把它變成法律;

3.建立“四百人會議”;恢復公民會議作為最高權力機關;

4.根據(jù)國情和地緣條件;獎勵發(fā)展農工商業(yè)。

1.獎勵軍功,削弱“世卿世祿”

2.“選賢任能”

3.以農求富的經(jīng)濟改革(獎勵耕織;重農抑商)

4.

特點。

折中(中庸);公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崇尚中庸(調和);手段溫和。

講求誠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厲風行。

不畏權貴;嚴刑峻法。

影響。

1.政治體制。

2.經(jīng)濟政策。

1.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會基礎。

2.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促進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奴隸制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

1.有利于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2.重農抑商;打擊了奴隸制經(jīng)濟,促進了封建農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

考點: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點評:本題以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的相關內容為切入點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比較歷史事物的能力。第(1)問主要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第(2)問要在結合時代背景的情況下對兩個改革在限制特權、維護社會公正方面的內容進行歸納其策略的不同主要從希臘的民主和中國的專制方面對比分析【解析】(1)擔任低級官職(或除執(zhí)政官外的各級職官的選舉和任職資格)。(2分)

立軍功;努力耕織(2分)

(2)梭倫:崇尚中庸(調和);手段溫和。(2分)

商鞅:不畏權貴;嚴刑峻法。(2分)

梭倫改革是奴隸主性質的改革,商鞅改革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2分)四、論述題(共1題,共4分)18、略

【分析】【詳解】

本題屬于開放題型,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依據(jù)材料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依據(jù)材料和所學對于提出的觀點進行闡釋。本小問,首先依據(jù)材料“承認具有不同個性的人物對歷史發(fā)展的作用確實是不同甚至極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觀點是歷史人物的個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程。闡述結合商鞅變法的背景、影響解答即可?!窘馕觥坑^點:歷史人物的個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程。

闡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處于大變革時期,導致各國進行改革,鍥而不舍、不畏強權、主張嚴刑峻法的商鞅順應時勢,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富國強兵的改革,促使秦國實力增強,迅速崛起,為秦國完成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五、簡答題(共4題,共36分)19、略

【分析】(1)雍正吏治改革的特點可以從材料中概括:“中央成立了會考府專門負責清查”說明有專門的機構負責;“采用抄家的辦法;讓貪官退出臟銀”等表明措施比較嚴厲;“戒飭官吏要‘以循良為楷模,以貪墨為鑒戒’”表明把懲治貪官與樹立楷模相結合;“通過廣布耳目;擴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強對各級官員的監(jiān)督”中提到采用密折制度加強對官員的監(jiān)督。這些措施相互補充,切中時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根據(jù)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分析出吏治改革的作用。積極方面來看: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確實打擊了一批貪官;使吏治相對清廉;而吏治的清廉又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從而起到鞏固封建政權的作用。但是消極作用也比較明顯:在封建專制統(tǒng)治之下,單靠皇帝一人的熱心,不能從制度上去防止腐敗,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貪腐問題。

點睛:從材料中基本可以歸納出雍正吏治改革的特點和作用。這是近幾年高考試題的一大特點,考生一定不要脫離材料?!窘馕觥浚?)特點:成立專門的機構;措施嚴厲(嚴懲貧官);

將懲治貪官與樹立精模相結合;

采用密折制度加強對官員的監(jiān)督。相互補充;切中時弊。

(2)積極:一定程度上打擊貪官;使吏治清廉。有利于級解社會矛盾,鞏固封建政權。

消極:在封建專制統(tǒng)治之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貪腐問題。20、略

【分析】試題分析:第(1)問;練習課本所學的梭倫改革中所實施的財產(chǎn)等級制度回答即可,根據(jù)財產(chǎn)等級制度可知,克里埃尼圖斯的年總收入達到了280麥斗,躋身于第三等級,等級享有的權利主要是擔任低級官吏(或除執(zhí)政官外各級職官選舉和任職資格);第(2)問,對于梭倫的財產(chǎn)等級制度在評價時要注意辯證的評價,既要看到其進步性又要看到其局限;第(3)問,聯(lián)系課本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考點:梭倫改革。

點評:梭倫改革的評價。1.歷史意義: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打破貴族對政權的壟斷;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大大促進了農業(yè)和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