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論述類文本閱讀(考題練習)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題。友邦驚詫論魯迅“只要略有知覺的人就都知道:這回學生的請愿,是因為日本占據(jù)了遼吉,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lián),而國聯(lián)卻正和日本是一伙。讀書呀,讀書呀,不錯,學生是應該讀書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爺們不至于葬送土地,這才能夠安心讀書。報上不是說過,東北大學逃散,馮庸大學逃散,日本兵看見學生模樣的就槍斃嗎?放下書包來請愿,真是已經(jīng)可憐之至。不道國民黨政府卻在十二月十八日通電各地軍政當局文里,又加上他們‘搗毀機關,阻斷交通,毆傷中委,攔劫汽車,橫擊路人及公務人員,私逮刑訊,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罪名,而且指出結果,說是‘友邦人士,莫名驚詫,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可是‘友邦人士’一驚詫,我們的國府就怕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獎,永遠‘國’下去一樣。幾句電文,說得明白極了:怎樣的黨國,怎樣的‘友邦’?!寻睢覀內嗣裆硎茉赘?,寂然無聲,略有‘越軌’,便加屠戮;黨國是要我們遵從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則,他就要‘通電各地軍政當局’,‘即予緊急處置,不得有誤’了!”1.
學生請愿的原因是()A.不想讀書,故意搗亂B.日本侵略東北,南京政府不作為C.受他人蠱惑,參與暴力活動D.為了破壞社會秩序答案:B解析:由“這回學生的請愿,是因為日本占據(jù)了遼吉,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lián)”可知,學生請愿是因為日本侵略東北而南京政府無所作為。2.
國民黨政府給學生加上一系列罪名的目的是()A.維護社會秩序B.保護“友邦人士”C.掩蓋自身的賣國行徑,鎮(zhèn)壓學生愛國運動D.彰顯其執(zhí)法公正答案:C解析:國民黨政府面對日本侵略不作為,卻對請愿學生羅織罪名,其目的是為了掩蓋自己賣國的事實,同時打壓學生的愛國行動。3.
文中“友邦人士”的真實態(tài)度是()A.真正關心中國的社會秩序B.與日本勾結,共同瓜分中國C.站在正義一方,譴責學生D.因學生行為損害其利益而驚詫答案:B解析:國聯(lián)與日本是一伙,所謂“友邦人士”對學生請愿驚詫,不過是與日本勾結,妄圖瓜分中國的列強們的虛偽表現(xiàn),并非真正關心中國。4.
請簡要分析“讀書呀,讀書呀,不錯,學生是應該讀書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爺們不至于葬送土地,這才能夠安心讀書”這句話的內涵。答案:這句話揭示了學生的矛盾處境與合理訴求。一方面學生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有學業(yè)追求;另一方面,在國家主權喪失,南京政府賣國致使國土被占的情況下,學生無法安心讀書。他們請愿是為了促使政府有所作為,以保障能夠有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讀書學習,表達了對南京政府不作為的不滿與抗議。解析:從學生對讀書的認知和國家現(xiàn)狀對讀書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請愿的動機等方面進行剖析。5.
作者是如何揭露國民黨政府和“友邦人士”的丑惡嘴臉的?答案:作者先陳述學生請愿的正當原因是日本侵略而政府無策,接著揭露國民黨政府給請愿學生強加罪名的行徑,通過其顛倒黑白的做法,揭示其賣國求榮、鎮(zhèn)壓愛國力量的丑惡嘴臉;對于“友邦人士”,作者指出國聯(lián)與日本勾結的事實,暗示“友邦人士”所謂“驚詫”的虛偽性,他們是與日本共同瓜分中國的幫兇,以犀利的語言和嚴密的邏輯對二者進行了深刻揭露。解析:闡述作者先說明事件背景,再分別針對國民黨政府和“友邦人士”的具體揭露手法,如對政府是揭示其行為本質,對“友邦人士”是揭露其勾結關系與虛偽態(tài)度。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小題。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①但是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據(jù)我看來,如果不糾正這類缺點,就無法使我們的工作更進一步,就無法使我們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的偉大事業(yè)中更進一步。②首先來說研究現(xiàn)狀。像我黨這樣一個大政黨,雖則對于國內和國際的現(xiàn)狀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績,但是對于國內和國際的各方面,對于國內和國際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們所收集的材料還是零碎的,我們的研究工作還是沒有系統(tǒng)的。二十年來,一般地說,我們并沒有對于上述各方面作過系統(tǒng)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調查研究客觀實際狀況的濃厚空氣。“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這種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還在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xù)存在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認真地研究情況,從客觀的真實的情況出發(fā),而不是從主觀的愿望出發(fā);我們的許多同志卻直接違反這一真理。③其次來說研究歷史。雖則有少數(shù)黨員和少數(shù)黨的同情者曾經(jīng)進行了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不論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的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地研究現(xiàn)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歷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④其次說到學習國際的革命經(jīng)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許多同志的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似乎并不是為了革命實踐的需要,而是為了單純的學習。所以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這種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別是對于中級以上的干部,害處更大。⑤上面我說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這些都是極壞的作風。這種作風傳播出去,害了我們的許多同志。⑥確實的,現(xiàn)在我們隊伍中確有許多同志被這種作風帶壞了。對于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qū)內外的具體情況,不愿作系統(tǒng)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僅僅根據(jù)一知半解,根據(jù)“想當然”,就在那里發(fā)號施令,這種主觀主義的作風,不是還在許多同志中間存在著嗎?⑦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特別重要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和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經(jīng)濟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軍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簡直還沒有人認真動手去研究。有些人對于自己的東西既無知識,于是剩下了希臘和外國故事,也是可憐得很,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撿來的。⑧我們學的是馬克思主義,但是我們中的許多人,他們學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直接違反馬克思主義的。這就是說,他們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所諄諄告誡人們的一條基本原則:理論和實際統(tǒng)一。他們既然違背了這條原則,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條相反的原則:理論和實際分離。在學校的教育中,在在職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jīng)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jīng)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諸如此類。其結果,謬種流傳,誤人不淺。在延安學了,到富縣就不能應用。經(jīng)濟學教授不能解釋邊幣和法幣,當然學生也不能解釋。這樣一來,就在許多學生中造成了一種反常的心理,對中國問題反而無興趣,對黨的指示反而不重視,他們一心向往的,就是從先生那里學來的據(jù)說是萬古不變的教條。⑨當然,上面我所說的是我們黨里的極壞的典型,不是說普遍如此。但是確實存在著這種典型,而且為數(shù)相當?shù)囟啵瑸楹ο喈數(shù)卮?,不可等閑視之的。4.對②③段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我們黨對近二十年來的國內外現(xiàn)狀,既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成果,也缺乏研究的普遍氛圍。B.對自己的工作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應有的工作態(tài)度。C.對于近代以來的歷史和現(xiàn)狀,類似的研究從未曾啟動過。D.有些馬克思主義者對于祖國現(xiàn)狀和歷史的研究都很缺乏。5.將下面這段文字放回原文,最合理的地方是(
)幾十年來,很多學生都犯過這種毛病。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他們起了留聲機的作用,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chuàng)造新鮮事物的責任。這種毛病,也傳染給了共產(chǎn)黨。A.第⑤段和第⑥段之間B.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間。C.第⑦段和第⑧段之間D.第⑧段和第⑨段之間。6.對第⑨段的分析與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總結上文,強調其問題的典型性,意在提請重視。B.運用“當然”對上文內容進行補充論證,使表述更嚴密。C.兩個“相當?shù)亍?,強調問題嚴重性,提醒全體同志注意。D.從比例和危害性角度,表達作者對這種工作方式的極度失望。7.概述上述選文的行文思路?!敬鸢浮?.C5.C
6.D
7.(1)首先提出我們有缺點,且不改正便無法將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的事業(yè)更進一步的觀點。(2)其次從三個角度“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分別闡述缺點所在,并總結這三種作風都是極壞的作風,會害了我們的同志。(3)接著指出壞作風帶來“主觀主義作風”的壞影響,并以歷史研究重外國不重本國的態(tài)度類比黨內部分人士違反“理論和實際統(tǒng)一”原則的反馬克思主義學習方法,教條主義嚴重。(4)最后強調壞典型數(shù)量多,危害大,必須加以重視和改造。【解析】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C.“類似的研究從未曾啟動過”錯誤,根據(jù)“研究歷史。雖則有少數(shù)黨員和少數(shù)黨的同情者曾經(jīng)進行了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認真地研究現(xiàn)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歷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可見,并非未曾啟動過,只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且研究空氣不濃厚。故選C。5.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之語句復位的能力。第五段是總結上文三種壞作風;第六段強調壞作風對于共產(chǎn)黨隊伍的不良影響。第七段批評有些人不研究本國歷史而只知道外國故事;第八段批判黨內部分人士學習馬克思主義卻違反“理論和實際統(tǒng)一”的原則,不研究中國特點而導致學生對中國問題不感興趣。第九段總結上面壞典型的危害。該語段“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chuàng)造新鮮事物的責任”與第七段講有些人不懂也不去研究自己國家的歷史,只知道“希臘和外國故事”“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撿來”的內容銜接緊密;而“這種毛病,也傳染給了共產(chǎn)黨”,與第八段所講共產(chǎn)黨隊伍中“理論和實際分離”,不研究中國本身特點,導致學生“對中國問題反而無興趣,對黨的指示反而不重視”的問題相呼應。故選C。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段論點、論據(jù)與論證方法的能力。D.“表達作者對這種工作方式的極度失望”錯誤,應該是表達作者對這類問題的高度重視,希望能夠糾正不正之風,改造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態(tài)度。故選D。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提出“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這一觀點。接著二、三、四三段分別從研究現(xiàn)狀、研究歷史、學習國際的革命經(jīng)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三個角度闡述“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這一觀點。第五段總結這三種作風都是極壞的作風,會害了我們的同志。第六段具體說明壞作風的危害,導致“不愿作系統(tǒng)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想當然”的“主觀主義的作風”。第七段闡述學者不研究自己國家歷史,只會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撿來”外國故事的現(xiàn)狀,指出這種風氣也影響到共產(chǎn)黨;第八段具體講黨內人員受該風氣影響,“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所諄諄告誡人們的一條基本原則:理論和實際統(tǒng)一”“造出了一條相反的原則:理論和實際分離”的現(xiàn)狀,導致教師不研究中國特點,學生對中國問題毫無興趣,一心只追求“萬古不變的教條”的教條主義問題。第九段強調上文所述情況是“極壞的典型”,而且“而且為數(shù)相當?shù)囟?,為害相當?shù)卮?,不可等閑視之”,即壞典型數(shù)量多,危害大,必須加以重視和改造。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題。材料一(《改造我們的學習》節(jié)選)“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如果我們回想一下,我黨在幼年時期,我們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和對于中國革命的認識是何等膚淺,何等貧乏,則現(xiàn)在我們對于這些的認識是深刻得多,豐富得多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jīng)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但是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據(jù)我看來,如果不糾正這類缺點,就無法使我們的工作更進一步,就無法使我們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的偉大事業(yè)中更進一步?!辈牧隙ㄏ嚓P評論文章節(jié)選)“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常常導致諸多問題。一些人空有理論知識,卻在實際工作中不知所措。而正確的做法應是如成功的革命歷程所展示的,把理論深度融入實踐的廣度,用實踐來檢驗和發(fā)展理論?;仡櫄v史,當理論與實踐緊密攜手,革命力量便蓬勃發(fā)展;反之則遭受挫折。這充分表明,學習中二者結合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且這種結合需要持續(xù)地探索與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
材料一與材料二都強調的核心觀點是()A.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歷程B.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高深C.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D.中國革命的偉大成就答案:C解析:材料一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使革命面貌一新且強調不糾正理論與實踐結合方面的缺點無法進步;材料二論述學習中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以及二者結合在革命歷程中的重要性,都圍繞理論與實踐結合展開。2.
根據(jù)材料內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共產(chǎn)黨在成立初期就完美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結合B.只要有理論知識就能在實際工作中取得成功C.理論與實踐結合是一個動態(tài)的、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D.理論與實踐結合與否對革命影響不大答案:C解析:材料一提到黨幼年時期對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認識膚淺,說明并非初期就完美結合,A錯;材料二表明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會在實際工作中不知所措,B錯;材料二強調結合需持續(xù)探索調整,說明是動態(tài)過程,C正確;材料均體現(xiàn)理論與實踐結合對革命影響重大,D錯。3.
材料一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jīng)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A.總結中國共產(chǎn)黨過去的失敗教訓B.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積極效果C.說明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獨特性D.引出中國共產(chǎn)黨當前面臨的問題答案:B解析:此句重點在于闡述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后給中國革命帶來的積極改變,即強調結合的良好效果,B正確,A、C、D均不準確。4.
請簡要概括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國共產(chǎn)黨在理論與實踐結合方面存在的問題。答案:中國共產(chǎn)黨雖然在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使對二者的認識深刻豐富且推動了革命,但仍然存在缺點。文中未詳細闡述具體問題,但指出若不糾正這些缺點,將無法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偉大事業(yè)中取得進一步發(fā)展,暗示在二者結合的深度、廣度、方式方法或適應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解析:從材料中關于既有成果和存在不足的表述進行分析推理,總結出對存在問題的概括內容。5.
結合材料二,談談如何在現(xiàn)代社會更好地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答案:在現(xiàn)代社會,首先要重視理論學習,深入理解理論內涵與邏輯架構。同時,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要以實踐結果檢驗理論的正確性與適用性,對于不適應實踐的理論部分進行修正與完善。并且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關注社會發(fā)展變化,不斷調整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式,以適應新形勢、新需求,從而推動個人成長、社會進步與事業(yè)發(fā)展。解析:根據(jù)材料二關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二者脫節(jié)危害以及結合需探索調整等內容,分點闡述在現(xiàn)代社會實現(xiàn)良好結合的方法與要點。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題。材料一(《“友邦驚詫”論》節(jié)選)“只要略有知覺的人就都知道:這回學生的請愿,是因為日本占據(jù)了遼吉,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lián),而國聯(lián)卻正和日本是一伙。讀書呀,讀書呀,不錯,學生是應該讀書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爺們不至于葬送土地,這才能夠安心讀書。報上不是說過,東北大學逃散,馮庸大學逃散,日本兵看見學生模樣的就槍斃嗎?放下書包來請愿,真是已經(jīng)可憐之至。不道國民黨政府卻在十二月十八日通電各地軍政當局文里,又加上他們‘搗毀機關,阻斷交通,毆傷中委,攔劫汽車,橫擊路人及公務人員,私逮刑訊,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罪名,而且指出結果,說是‘友邦人士,莫名驚詫,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材料二(相關歷史資料節(jié)選)“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所謂的‘友邦’并非真心希望中國繁榮穩(wěn)定。它們在中國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企圖通過扶持國民黨政府來獲取經(jīng)濟特權、控制戰(zhàn)略要地等。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實際上也是對其他列強在華利益格局的沖擊。而國民黨政府卻未能看清這一復雜局勢,一味地寄希望于國聯(lián)的調解,對國內學生的愛國請愿進行污蔑鎮(zhèn)壓,以迎合‘友邦’的態(tài)度,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統(tǒng)治。這種賣國求榮、對內鎮(zhèn)壓的行徑,進一步暴露了國民黨政府的反動本質以及‘友邦’的虛偽嘴臉?!?.
兩篇材料共同揭示的主要內容是()A.學生請愿的正義性B.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統(tǒng)治C.日本侵略中國的暴行D.國民黨政府與“友邦”的丑惡本質答案:D解析:材料一主要講述國民黨政府污蔑學生請愿并以“友邦驚詫”為借口,材料二闡述國民黨政府為迎合“友邦”賣國求榮、鎮(zhèn)壓學生,揭示了國民黨政府與“友邦”的丑惡本質。2.
材料一中提到學生請愿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侵略導致學校無法正常上課B.國民黨政府對日本侵略不作為C.響應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援助呼吁D.為了爭取一個能安心讀書的環(huán)境答案:C解析:材料一指出學生請愿是因為日本占據(jù)遼吉,國民黨政府無作為,學校被破壞,學生為了能安心讀書,未提及響應國際社會援助呼吁。3.
從材料二可知“友邦”對中國的真實態(tài)度是()A.真心幫助中國抵抗侵略B.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C.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妄圖控制中國D.對中國內部事務秉持公正中立態(tài)度答案:C解析:材料二表明“友邦”在中國有利益訴求,企圖通過國民黨政府獲取特權等,并非真心幫助中國,是想控制中國。4.
請簡要分析材料一中國民黨政府給學生強加罪名的目的。答案:國民黨政府給學生強加罪名,一是為了掩蓋自身面對日本侵略時的束手無策和賣國行徑,將公眾視線從其外交失敗和對國家主權的不作為上轉移開;二是企圖通過污蔑學生來鎮(zhèn)壓學生的愛國請愿活動,以維護其反動統(tǒng)治,同時迎合所謂“友邦人士”的態(tài)度,獲取“友邦”的支持,繼續(xù)維持其在國內的統(tǒng)治地位。解析:從國民黨政府自身的統(tǒng)治危機、外交失敗以及與“友邦”的關系等方面分析其目的。5.
結合材料二,談談“友邦”與國民黨政府相互勾結的表現(xiàn)及危害。答案:表現(xiàn):“友邦”妄圖通過扶持國民黨政府獲取經(jīng)濟特權、控制戰(zhàn)略要地等,國民黨政府則寄希望于“友邦”,對“友邦”言聽計從,面對學生愛國請愿,按照“友邦”意愿進行污蔑鎮(zhèn)壓。危害:這種勾結導致中國主權喪失,國家利益被出賣,國內愛國力量被打壓,使中國在日本侵略面前更加被動,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也讓中國人民遭受更多的苦難,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獨立和發(fā)展進程。解析:先闡述勾結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再從主權、民族、人民等角度分析其帶來的危害。五、閱讀《人生的境界(節(jié)選),完成下面1~5小題。“哲學的任務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這里更清楚地解釋一下這個話的意思,似乎是恰當?shù)?。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覺他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成各人的人生境界,這是我的說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于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作者認為哲學的任務是()A.增加實際知識B.提高人的精神境界C.指導人們做事D.解釋世界的本質答案:B解析:文中明確提出“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2.
下列關于人生境界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同的人做相同的事,人生境界就相同B.人生境界只取決于做事的多少C.人的覺解程度影響人生境界的高低D.人生境界只有三個等級答案:C解析:文中提到“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于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說明人的覺解程度對人生境界有影響。3.
人生境界從低到高的順序是()A.功利境界、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B.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C.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自然境界D.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答案:B解析:原文表述“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4.
請簡要解釋“覺解”在人生境界形成中的作用。答案:覺解使一個人在做事時清楚自己的行為以及行為的意義。不同的覺解程度讓相同的事對不同的人產(chǎn)生不同意義,這些不同意義組合成整體便構成了各人的人生境界。覺解程度低,人生境界可能處于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覺解程度高,如能認識到社會的整體利益等,則可能達到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它是區(qū)分不同人生境界的關鍵因素。解析:從覺解與做事意義、人生境界的關聯(lián)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5.
試舉例說明不同人生境界的特點。答案:自然境界中的人,做事往往順其本能或社會習俗,比如一些人按部就班地勞作、生活,對自身行為缺乏深入思考。功利境界的人,行為以利己為目的,例如商人追求利潤最大化,多從自身利益得失考慮事情。道德境界的人,行事以社會整體利益為出發(fā)點,像那些舍己為人的英雄,他們?yōu)榱舜蟊娎娌幌奚晕?。天地境界的人,則能超越世俗,從宇宙的高度看待人生,如一些智者能將個人命運與天地萬物相融合,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諦并依此行動,他們的行為和思想具有一種超越性與深邃性。解析:分別對四種人生境界舉例并簡要概括其特點。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題。人應當堅持正義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探討了正義的諸多問題。蘇格拉底面臨被處死的判決,他的朋友試圖勸說他越獄逃生,然而蘇格拉底卻展開了一場關于正義的深刻思辨。他認為,正義是一種至善的理念,不應被世俗的困境與利益所左右。一個城邦的正義在于各個階層各司其職,而個人的正義則是靈魂內部的和諧有序。對于他自身而言,若越獄逃走,看似保全了生命,實則違背了雅典的法律與正義的原則。他將自己與城邦的關系類比為子女與父母,即使父母的判決可能有誤,但子女也不應以違背的方式來對抗,而應遵循一種更高層次的正義理念。蘇格拉底強調,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應被恐懼死亡或者追求活命的本能所驅使而做出不義之舉。那些只著眼于眼前利益,如以越獄來換取暫時生存的行為,是短視且違背正義的。正義如同燈塔,在復雜的塵世中為人們指引正確的方向。即使面對不公正的對待,也不能用不正義的手段去回應,因為這樣只會讓靈魂陷入混亂與墮落。從更深層次來看,堅持正義是對真理和智慧的堅守。如果因為外在的壓力或者誘惑就放棄正義,那么人類社會將陷入無序與混亂。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利益的裁決者,而不顧及整體的正義與公平。蘇格拉底選擇坦然面對死亡,正是他對正義理念的堅定踐行,他相信靈魂不朽,而在這一抉擇中,正義的靈魂將獲得永恒的榮耀與安寧,而非正義的靈魂則會遭受痛苦與墮落。這種對正義的執(zhí)著追求,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道德完善,更是為了整個城邦乃至人類社會樹立一種崇高的價值典范,讓人們在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時,始終能夠堅守內心的正義底線,不被世俗的洪流所淹沒。1.
蘇格拉底拒絕越獄的主要原因是()A.害怕越獄后被再次抓捕受到更嚴厲懲罰B.認為越獄違背了雅典法律與正義原則C.對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判決表示默認D.想通過犧牲自己來喚起民眾對他的同情答案:B解析:文中提到蘇格拉底將自己與城邦的關系類比為子女與父母,即使判決有誤也不應違背,認為越獄違背了雅典法律與正義原則,所以選擇B。2.
按照柏拉圖的觀點,個人正義體現(xiàn)在()A.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B.靈魂內部的和諧有序C.對他人的絕對服從D.能夠逃避法律的制裁答案:B解析:文中明確表述個人的正義是靈魂內部的和諧有序,故答案為B。3.
蘇格拉底認為堅持正義的意義不包括()A.避免靈魂陷入混亂與墮落B.實現(xiàn)個人利益的快速增長C.為人類社會樹立價值典范D.堅守對真理和智慧的追求答案:B解析:文中未提及堅持正義能實現(xiàn)個人利益快速增長,A選項可從“用不正義的手段回應會讓靈魂陷入混亂與墮落”推出;C選項從“為整個城邦乃至人類社會樹立崇高價值典范”可知;D選項從“堅持正義是對真理和智慧的堅守”可得,所以答案是B。4.
請簡要概括蘇格拉底將自己與城邦關系類比為子女與父母的內涵。答案:這種類比內涵在于強調即使城邦的判決可能存在錯誤,如同父母可能會有不當?shù)膶Υ?,但個人對城邦(如同子女對父母)應有一種敬重與遵循的態(tài)度。這并非是對不公正的無條件接受,而是從更高的正義理念出發(fā),認識到城邦的法律與秩序有其整體的價值與意義,個人不能輕易地以違背的方式去破壞這種秩序,應在遵循正義原則的基礎上對待城邦的決定,體現(xiàn)了個人對城邦所代表的整體利益與正義體系的尊重與維護。解析:從類比所體現(xiàn)的對城邦秩序的尊重以及正義理念的遵循角度進行分析闡述。5.
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正義是一種至善的理念,不應被世俗的困境與利益所左右”這句話的理解。答案:正義作為至善理念,意味著它具有超越性。在世俗中,人們常面臨各種困境如生死抉擇、利益誘惑等。然而,若因恐懼死亡而像蘇格拉底面臨的越獄求生這種違背法律正義之事,或者因追求利益而拋棄正義,那么正義就失去了其崇高性。正義應如蘇格拉底所堅持的,即使面對不公正判決,也要堅守內心正義底線,不被眼前困境和利益改變行動準則。因為一旦被左右,個人靈魂會陷入混亂,社會也會因人們對正義的隨意踐踏而失去秩序,只有堅守正義,才能讓個人靈魂和諧,社會有序發(fā)展,彰顯其至善的價值與意義。解析:從正義的超越性、世俗中的誘惑與堅守正義的結果等方面進行理解性闡述。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題。材料一: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優(yōu)秀的革命者、建設者們常常以筆為犁,以夢為馬,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充分抒發(fā)了共產(chǎn)黨人崇高的理想主義情懷。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風起云涌,青年毛澤東勇立潮頭。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園春·長沙》謳歌壯麗的秋景,發(fā)出了時代之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而回答又是無比堅定的,是“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因為他們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開創(chuàng)者。只有他們,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只有他們,才能擔負起“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崇高使命。1936年2月,指揮紅軍東征的毛澤東,在陜北的一個小山溝里又寫下了《沁園春·雪》。北國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筆下,氣勢恢宏,氣象萬千;北國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當時的紅軍依然困難重重,但毛澤東對革命斗爭充滿激情,對革命前途、革命勝利充滿信心。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誰才是主宰歷史浮沉的主人?誰才是這個時代的風流人物?毛澤東再一次回應了十年前自己的時代之問:“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鼻О偃f勞動人民,無產(chǎn)階級大眾,才是歷史和時代的真正主人。毛澤東詩詞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深情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毛澤東的詩詞創(chuàng)作,好似一幅幅長篇畫卷,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中國革命斗爭與建設事業(yè)的偉大實踐,特別是記錄了若干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標志性事件,堪稱一代詩史。隨著歲月的流轉,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時時吟誦的名句名篇。這些充滿強大戰(zhàn)斗精神的火紅詩句,這些高度凝練中國革命與建設各個不同階段奮斗精神的史詩篇章,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毛澤東詩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生動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五次反圍剿,敵強我弱,戰(zhàn)斗是殘酷的,但在毛澤東筆下,“當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菩薩蠻·大柏地》)。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與人類歷史的英雄傳奇。紅軍戰(zhàn)士突破重重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取得偉大勝利。在毛澤東筆下,長征的千山萬水,深溝險壑,不過是“泥丸”“細浪”,充分體現(xiàn)出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魄,展示了共產(chǎn)黨人一往無前的革命斗志。這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精神,它體現(xiàn)為“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藐視一切困難的戰(zhàn)略定力,體現(xiàn)為敢于“掃除一切害人蟲”的強大自信,體現(xiàn)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定決心。中國革命斗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在這一進程中表現(xiàn)出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毛澤東以他的壯麗詩篇對這一歷史進程、偉大實踐進行了高度概括與總結。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前,他在這里締造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軍第一師,領導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三十八年后,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又面臨著種種重大挑戰(zhàn)與考驗?;仡櫄v史,是為了總結經(jīng)驗,更好地創(chuàng)造未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就是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偉大的歷史總結,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前進動力。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也一定能夠達到。(摘編自康震《風展紅旗如畫》)材料二:《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跋鼗蕽h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币浴跋А弊制鸸P,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說。1958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義,批判兩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y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chǎn)階級?!本蛡€體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兒事的是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人超過他的”。他甚至說過:“解決中國的問題,須馬克思加秦始皇?!彼凇镀呗伞ぷx〈封建論〉呈郭老》中寫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泵珴蓶|評價漢武帝劉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毛澤東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白怨拍苘姛o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東征西討,毛澤東稱其是“一代天驕”。(摘編自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詩詞記錄了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詩詞中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B.面對風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無比堅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擔負歷史使命。C.隨著歲月流轉,毛澤東詩詞中的佳句被人們吟詠銘記,世代流傳,緣于毛澤東詩詞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特點。D.在毛澤東筆下,長征途中的殘酷現(xiàn)實,不過是“泥丸”“細浪”,這充分體現(xiàn)出其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精神。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北國雪霽的壯美景色,在毛澤東詩詞中以現(xiàn)實主義手法表現(xiàn)為“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體現(xiàn)了他對革命斗爭的激情。B.毛澤東詩詞對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的歷程做了高度概括與總結,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提供了前進的動力。C.材料二中,毛澤東在回復郭沫若的詩里提到,人們對“焚書坑儒”可能存在誤解,說明“焚書坑儒”并非事實。D.材料二中,毛澤東在詩詞中肯定古代帝王的歷史功績,特別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軍事方面的高超的指揮才能。3.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能體現(xiàn)毛澤東詩詞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一項是(
)A.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B.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C.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D.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4.結合材料二內容,談談毛澤東對古代帝王的評價對我們有何啟示。5.請簡要梳理分析材料一的行文結構。【答案】1.C2.B
3.D
4.一、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在整體上要認清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二、在個體上,要肯定歷史人物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也要肯定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5.全文為總分總結構。①第一段總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革命的詩詞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是其中杰出的代表。②第二至五段分說,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抒發(fā)了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主義情懷;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風格,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③最后一段總說,以毛澤東詩篇為例,體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表現(xiàn)出的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緣于毛澤東詩詞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特點”強加因果。從材料一第四段“這些高度凝練中國革命與建設各個不同階段奮斗精神的史詩篇章,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的描述中,可知,這才是其世代流傳的原因。毛澤東詩詞風格與詩詞中的佳句被人們吟詠銘記,世代流傳沒有因果關系。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以現(xiàn)實主義手法表現(xiàn)為‘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說法錯誤?!凹t裝素裹,分外妖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是浪漫主義手法。C.“說明‘焚書坑儒’并非事實”說法錯誤。毛澤東并沒有否認“焚書坑儒”的真實性,只是強調對其認識和評價可能有誤解。D.“特別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軍事方面的高超的指揮才能”說法錯誤。通過材料二第二段“毛澤東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可知,毛澤東推崇的是唐太宗的指揮才能。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是對事件的客觀描述,是寫實。B.“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描寫了寒冷夜里的行軍情景,是對客觀事實的描述,是寫實。C.“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是對事實的描述,是寫實。D.“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是作者的想象,里面運用夸張的修辭,體現(xiàn)浪漫主義風格。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對于本題的解答,既要仔細閱讀材料二,從材料中找到與問題相關的內容,也要聯(lián)系平時對相關問題知識的積累,對答案內容有所補充。在材料二第一段中,“他在《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義,批判兩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chǎn)階級?!睆闹锌芍?,毛主席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有從總體上看的一面?!胺捶饨ㄖ髁x,批判兩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表明毛主席對歷史人物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是非常清楚地。同時,從材料二第二段“就個體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毛澤東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等內容可知,在對待具體的歷史人物時,毛主席對他們對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的行為給予肯定,對他們自身的優(yōu)點也予以了贊揚。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首先給出了革命詩詞的定義,“優(yōu)秀的革命者,建設者們……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比缓筇岢觥懊珴蓶|詩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從而提出問題。第二、三段主要是說“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充分抒發(fā)了共產(chǎn)黨人崇高的理想主義情懷”;第四段主要是說“毛澤東詩詞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深情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第五段主要是說“毛澤東詩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生動刻畫了共產(chǎn)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從三個方面論證了毛澤東詩詞的特點。第六段則是對全文的總結,“中國革命斗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在這一進程中表現(xiàn)出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毛澤東以他的壯麗詩篇對這一歷史進程,偉大實踐進行了高度概括與總結”。指出了毛澤東詩詞的巨大作用。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論證有力,層次清晰。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題。《“科技萬能論”可休矣》在當今時代,科技以迅猛的速度發(fā)展,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然而,一種“科技萬能論”的思潮也悄然興起。有些人認為,科技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無論是人類面臨的疾病、貧困,還是環(huán)境惡化、社會矛盾等,只要科技不斷進步,所有難題都將迎刃而解。他們看到醫(yī)學科技讓許多曾經(jīng)的絕癥有了治愈的可能,便幻想科技遲早會攻克所有疾病,讓人類實現(xiàn)永生。在農(nóng)業(yè)領域,轉基因等技術提高了糧食產(chǎn)量,于是就篤定科技會永遠保障全球糧食無憂。面對環(huán)境問題,寄希望于未來的某種高科技手段能瞬間將污染清除,使地球恢復如初。但事實上,科技并非萬能??萍嫉陌l(fā)展往往伴隨著新的問題。例如,工業(yè)革命帶來了生產(chǎn)力的巨大飛躍,但也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倫敦的“霧都”之名曾是工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