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浙江專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十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和古代科技與文化第30講宋明理學及明_第1頁
2019屆浙江專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十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和古代科技與文化第30講宋明理學及明_第2頁
2019屆浙江專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十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和古代科技與文化第30講宋明理學及明_第3頁
2019屆浙江專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十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和古代科技與文化第30講宋明理學及明_第4頁
2019屆浙江專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十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和古代科技與文化第30講宋明理學及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0講宋明理學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考試標準考試內(nèi)容考核要求考情播報考查頻度必考加試1.宋明理學(1)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2)儒學復興運動和理學出現(xiàn)的背景(3)宋明時期理學的發(fā)展b

bc(2015·10月,6)考查王陽明思想主張(2016·10月,6)考查王陽明思想主張4次2考2.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1)黃宗羲的思想主張及其影響(2)顧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張及其代表作(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張(4)明清時期“提倡個性”“批判專制”等主張的思想價值cbb

c(2017·4月,6)考查明末清初進步思想的意義4次1考考點一宋明理學[梳理·基礎知識]一、(加試)儒學復興運動和理學出現(xiàn)的背景(b+)1.東漢末年儒學的權威性被嚴重削弱。2.魏晉時期道教和_____廣泛傳播,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進一步被削弱。3.唐代中后期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的主張,提出了儒家的“道統(tǒng)”思想。李翱提出要從“性命之源”的高度來理解孔子之道。成為北宋儒學復興和理學創(chuàng)立的先聲。4.北宋士大夫們掀起了_________運動。理學就是在這場儒學復興運動中孕育而生。佛教儒學復興二、(加試)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c+)1.理學的概念:北宋五子將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關系的嚴密思想體系,又稱新儒學。2.成熟:南宋朱熹,全面總結了北宋以來的理學成就,建立了龐大而嚴密的理學體系,是理學的集大成者。3.發(fā)展:南宋的陸九淵是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明代的王陽明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學理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心學的出現(xiàn)標志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論任務已經(jīng)完成。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b)1.北宋程顥、程頤及其思想主張(1)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原。(2)理學的最高范疇是“天理”。(3)天理的核心和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仁”。2.南宋朱熹及其思想主張(1)理氣論:___比氣更根本,理先于氣;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不能離開氣。理(2)修養(yǎng)論:強調(diào)日積月累和循序漸進,即所謂“慎思明辨,_________”;“仁”是一切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應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3)社會政治理論:道的價值內(nèi)涵是“_________”;儒家干預政治的關鍵是“_______”。(4)影響①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集注為《____》,成為理學的經(jīng)典。格物致知三綱五常正君心四書②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被譽為一代儒學宗師,他的思想作為官方正統(tǒng)儒學,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史論要點]

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糅合了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學體系,是對儒學的繼承和發(fā)展,對過去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達,用“理”代替了過去的“天”,標志著儒家思想的成熟。3.陸九淵與王守仁的思想主張代表主張影響陸九淵(南宋)(1)核心命題是“_________”,意思是本心即天理(2)主張“_________”,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準則(3)剝落和掃除“物欲”和“意見”是_____的開創(chuàng)者,深刻影響了后世的思想體系心即理也發(fā)明本心心學王守仁(明)(1)學以至圣的修養(yǎng)關鍵在于“致良知”(2)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3)強調(diào)_________建立系統(tǒng)的心學理論,心學的__________意義心學的出現(xiàn),標志著_________信仰的理論任務已經(jīng)完成知行合一集大成者重建儒家[微點撥]

“致良知”王守仁的思想核心,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這就強調(diào)了自我的主動作用,激勵人們奮發(fā)立志。[突破·核心要點]要點一(加試)儒學復興運動與理學出現(xiàn)的背景

史料一

萬物森羅,不離兩儀所有;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

史料二

(明)丁云鵬繪《三教圖》[讀史用史]史料一中“三教”指儒、佛、道三教;史料二圖中的三人從右至左分別是老子、釋迦牟尼、孔子。史料反映了魏晉時期出現(xiàn)了三教合一的歷史趨勢。結合所學,概述這一趨勢和理學形成有何聯(lián)系?提示:①使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受到?jīng)_擊,推動唐宋儒學復興運動興起;②兩宋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統(tǒng)治者要求調(diào)整統(tǒng)治思想,以適應唐末以來重建倫理綱常和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促使宋代理學形成。要點二(加試)從理學到心學的發(fā)展

史料一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窮其理,然后足以致知?!祆?/p>

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蹶柮?/p>

史料二[讀史用史](1)史料一體現(xiàn)朱熹與王陽明窮理的途徑分別是什么?如何理解其“殊途同歸”?提示:“格物致知”和內(nèi)心反省;實質(zhì)都是用儒家綱常倫理來約束社會,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以維護專制統(tǒng)治。(2)觀察史料二圖示,結合所學,簡述“致良知”的提出對儒學發(fā)展有何重要意義?提示:“致良知”是王守仁的思想核心,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這就強調(diào)了自我的主動作用,標志著重建儒學信仰的理論任務完成,理學的成熟。[精練·選考題組]【例1】

史料考查宋明理學代表人物及主張

(2016·浙江10月選考)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認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他所主張的是() A.格物致知 B.發(fā)明本心 C.心外無物 D.知行合一

解析

根據(jù)材料“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可知這是主張知行合一。

答案

D練1

史料考查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及主張

(2015·浙江10月選考)“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闭Z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解析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的主張。王陽明并非生活在北宋,故A項錯誤;王陽明并非生活在南宋,故B項錯誤;王陽明生活在明代,為了遏止偽善流行,他特別強調(diào)“知行合一”,故C項正確;王陽明并非生活在清代,故D項錯誤。

答案

C練2

考查宋代心學的代表人物及主張

(2017·衢州質(zhì)檢)中國古代某思想家基于“心即理”的認識,提出為學的關鍵在于通過內(nèi)心的體認、省察去“剝落心蔽”,“發(fā)明本心”。這一人物生活在()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解析

南宋陸九淵主張通過內(nèi)心的體認,發(fā)明本心,即“心即理”,故B項正確。

答案

B練3

史論認知考查朱熹理學

(改編)英國著名史學家李約瑟曾說:“理學本質(zhì)上是科學性的。”下列理學理論成果,最能佐證其觀點的是() A.二程的“天理說”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陸九淵的“本心體悟” D.王陽明的“致良知”

解析

朱熹提出“格物致知”,認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由近及遠,由粗到精,與科學探究的方法相似,與材料中“本質(zhì)上是科學性”的相等,故B項正確。

答案

B【例2】

(加試)考查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

(2017·杭州高三期末)宋代的一位儒家學者曾引用老子的話來證說自己的主張:“老子曰:‘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意思是說,道本來很簡單、容易,人們偏偏要把它弄得很復雜、晦澀。”對這則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材料反映出該學者贊同道家“逍遙無為”的主張 B.材料能反映理學的發(fā)展過程借鑒了道家的思想 C.該學者引述老子的話是肯定“格物致知”的觀點 D.該學者理解的“大道”涵義等同于儒學的“天理”解析

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是儒、釋、道三教長期爭論和融合的果實,也是春秋戰(zhàn)國和漢代這一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思想體系的完善過程;根據(jù)題干材料可知理學借鑒了道家的思想,故B項符合題意。答案

B練4

(加試)史論考查宋明時期儒學發(fā)展

費正清在《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中指出:“理學并不僅僅是對前秦和兩漢儒學的繼承和發(fā)展。它部分是對傳統(tǒng)的重新發(fā)展,部分是全新的創(chuàng)造。”“全新的創(chuàng)造”是指() A.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學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學發(fā)展形成新的理論體系 C.強調(diào)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并且凸顯人性的尊嚴 D.強化了儒家綱常倫理道德并借此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解析

題干提供的信息是“理學”的創(chuàng)新,這里應該理解為理學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項是西漢時期董仲舒的新儒學,排除;C項理學的作用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排除;D項并未說明理學的創(chuàng)新,故排除。答案

B考點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梳理·基礎知識]一、黃宗羲的思想主張及其影響(c)1.著作:《明夷待訪錄》。2.思想主張(1)政治上:批判_________(最精彩),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限制君權的主張,廢除君主專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學校是決定是非的最高機構。君主專制(2)經(jīng)濟上:反對重農(nóng)抑商,認為_________(是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產(chǎn)生發(fā)展的反映)。3.影響(1)其主張是明朝末年社會生產(chǎn)關系發(fā)生變化的具體反映。(2)其思想為近代中國反專制主義斗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工商皆本二、顧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張及其代表作(b)1.代表作:《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2.思想主張(1)批判君主專制,提出“_____”的主張?!耙蕴煜轮畽?,寄之天下之人”。(2)提倡_________,注重實學。(3)指出“亡國”與“亡天下”區(qū)別,認為保衛(wèi)整個國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責任(梁啟超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3.地位: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經(jīng)世致用思潮的推動者。眾治經(jīng)世致用三、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張(b)1.著作:《船山遺書》。2.主要思想主張(1)政治上:主旨是“____________”。抨擊“孤秦”“陋宋”,揭露歷代帝王把天下當做私產(chǎn)的做法。(2)哲學上:提出尊重_____________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強調(diào)“天地之化日新”。循天下之公物質(zhì)運動規(guī)律3.地位:其哲學思辨代表著中國古代哲學發(fā)展的頂峰。四、明清時期“提倡個性”、“批判專制”等主張的思想價值(c+)1.明清之際早期啟蒙思想的特點(1)反傳統(tǒng)、反教條。(2)反對封建專制,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3)提倡經(jīng)世致用。(4)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2.思想價值(1)明清時期“提倡個性”、“批判專制”等主張,具有鮮明的反專制啟蒙色彩,成為近代進步思想的先聲。(2)盡管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儒學在政治、文化上的統(tǒng)治地位,仍是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判繼承,但促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儒學)重新煥發(fā)生機。[突破·核心要點]要點一黃宗羲的思想主張及影響

史料

黃氏之說,根本上不脫儒家思想理路,卻將儒家政治、社會觀推演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藍圖……若以為其所論仍與“現(xiàn)代”不侔(móu,相當)而定其為無新見,則失于以“現(xiàn)代”事物為絕對尺度?!w軼峰《十七世紀中國政治、社會思想訴求的維度》[讀史用史]據(jù)史料,概括說明黃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脫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體現(xiàn)了“新見”。提示:儒家思想理路:以民為本(民本思想,民貴君輕);保留君主制。新見: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臣分治);君臣平等。要點二(加試)明清啟蒙思想的思想價值

史料一

《明夷待訪錄》(書影)[識圖解史]

黃宗羲創(chuàng)作《明夷待訪錄》,其思想為近代反對封建君主專制主義思想提供了有力武器。結合所學,指出得出此觀點的依據(jù)是什么?提示:《明夷待訪錄》是一部具有啟蒙性質(zhì)的批判君主專制、呼喚民主政體的名著,對清末的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產(chǎn)生了啟蒙作用。史料二

清初之儒,皆講“致用”,所謂“經(jīng)世之務”是也。(黃)宗羲以史學為根柢,故言之尤辯。其最有影響于近代思想者,則《明夷待訪錄》也?!说日撜{(diào),由今日觀之,固甚普通、甚膚淺,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極大膽之創(chuàng)論也,故顧炎武見之而嘆,謂“三代之治可復”。爾后梁啟超、譚嗣同輩倡民權共和之說,則將其書節(jié)抄,印數(shù)萬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簡⒊肚宕鷮W術概論》[讀史用史]史料二肯定了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的影響,結合所學,概括指出明清之際的進步主張的思想價值。提示:批判繼承傳統(tǒng)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促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啟蒙的歷史進步性。[精練·選考題組]【例1】

綜合考查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思想主張的歷史地位

(2017·浙江4月選考)明清之際,黃宗羲提出振聾發(fā)聵的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顧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則猛烈抨擊“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聲 B.說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專制制度不斷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學思想體系

解析

材料體現(xiàn)批判君主專制,具有民生啟蒙思想性質(zhì),A項正確。

答案

A練1

考查明清進步思想特點及代表作品

(2017·名校協(xié)作體聯(lián)考)明清以來,一些文人學者認識到空疏的理學是于事無補之學,轉(zhuǎn)而研求農(nóng)政、刑名、河工、漕運、幣制、戰(zhàn)守、輿地等學。下列著作不能體現(xiàn)這一治學風格的是() A.《四書集注》 B.《日知錄》 C.《天下郡國利病書》 D.《海國圖志》

解析

《四書集注》是儒家理學名著,為朱熹的代表作之一,與材料“研求農(nóng)政、刑名、河工、漕運、幣制、戰(zhàn)守、輿地等學”不符,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

答案

A練2

史料考查黃宗羲思想主張的認識

(2017·浙江名校協(xié)作體高二聯(lián)考)清代學者黃宗羲曾指出:“治天下者既輕其賦斂矣,而民間之習俗未去,蠱惑不除,奢侈不革,則民仍不可使富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